CN110182084A - 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及其散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及其散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82084A
CN110182084A CN201910491583.5A CN201910491583A CN110182084A CN 110182084 A CN110182084 A CN 110182084A CN 201910491583 A CN201910491583 A CN 201910491583A CN 110182084 A CN110182084 A CN 110182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e tank
liquid
liquid reserve
heat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15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富明
邵敏峰
方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igong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igong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igong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igong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915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820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82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20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2Cooling of charg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及其散热方法,属于充电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桩体,桩体内设有内腔,内腔的腔底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桩体的每侧竖直外侧壁上均通过两个防撞机构固定连接有一块防撞板;散热机构包括储液箱、冷却液、制冷器、铜管、风机、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若干个导热棒,储液箱固定连接在内腔的底部,冷却液填充在储液箱内,制冷器固定连接在储液箱内的箱底,铜管固定连接在储液箱的顶部,铜棒均设置在铜管内。该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能够解决目前的充电桩一般采用散热风扇进行扇热,散热效果不是很好,不能够快速对充电桩进行散热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及其散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及其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动汽车日益增多,其配套充电设施的建设也要随之进行。充电桩是固定在地面上为电动汽车提供直流/交流电的充电装置。其中,交流充电桩是通过交流电网凭借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装置;直流充电桩是通过交流电网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直接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另外,两种充电方式在充电速度上也有很大区别。对一辆普通电池容量的电动汽车进行完全充电时,利用交流充电桩需要八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可以完成。而利用直流充电桩进行完全充电时,只需要两到三个小时。直流充电桩输出电压和电流较大,所以其输出功率也很大,因此直流充电桩可以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进行快速充电。现有的高速公路或城市建设周边使用的公用充电桩大多均为直流充电桩。
充电桩作为充电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一些地区己经投入使用。但是,由于现有充电桩的平均使用使用寿命较短,甚至部分区域的充电桩使用寿命不足两年。其损坏的主要原因来自以下两方面,一、内部散热;由于充电桩设置在于公路两侧,在夏季,道路两侧的温度很高,内部散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使得充电桩内部的温度升高,温升较高时不仅导致内部电源模块会降低输出功率,延长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甚至还会对内部构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二、外部碰撞,现有充电桩设置在于公路两侧,处于无人看管状态,经常来至于各种人为或其它自然原因的造成的撞击,导致充电桩的受到非正常损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及其散热方法,以解决目前的充电桩散热效果不是很好,不能够快速对充电桩进行散热、以及经常外部撞击等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桩体、散热机构和防撞机构三部分。
桩体,其内部设有的内腔体,在内腔体内设置有变压器、充电电路板和其它辅助装置;其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关于桩体对称开设有多个螺栓孔。
散热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腔体的底部。
防撞机构,设置在桩体的每侧竖直外侧壁上,将两个防撞板与每侧竖直外侧壁相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强制空气冷却或液体冷却以及两种方式的组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采用强制空气冷却,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腔底部的储液箱,填充在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内的箱底的制冷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的顶部、且外径与储液箱的直径相近的铜管,设置在铜管内、且呈矩阵均匀等距的贯穿储液箱的顶部并向冷却液内延伸的导热棒,安装在铜管远离储液箱一端的内管壁上的风机,在所述铜管靠近储液箱一端位置的管壁上对称开设的多个通风孔,以及固定安装在内腔的一侧竖直腔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风机的输出端朝向储液箱设置;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和控制器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风机和制冷器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棒具体为:铜棒、铝棒、泡沫铜或泡沫铝制成棒状导热件。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采用液体冷却,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腔底部的储液箱,填充在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内的箱底的制冷器,设置于靠近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上一侧的多个热交换装置,一端分别贴合于所述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上、且另一端插入于所述热交换装置、用于热量交换的多个金属散热片,用于连接所述金属散热片与热交换装置的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管靠近储液箱一端上的循环泵,以及固定安装在内腔的一侧竖直腔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使得冷却液体在所述冷却管、储液箱、制冷器、热交换装置之间组成的闭合回路上循环流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包含两组相互平行且交叉穿过的冷却交换系统;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腔底部的储液箱,填充在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内的箱底的制冷器,设置于靠近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上两侧的两组热交换装置,中间部分分别贴合于所述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上、且两端分别插入于所述两个热交换装置、用于热量交换的多个金属散热片,用于连接所述金属散热片与储液箱的两套相互独立的冷却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冷却管靠近储液箱一端上的两个循环泵,以及固定安装在内腔的一侧竖直腔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每一个金属散热片上均连接有两套相互独立的冷却系统,使得冷却液体在所述冷却管、储液箱、制冷器热交换装置之间组成的闭合回路上循环流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桩体的每侧竖直侧壁上的缓冲筒,设置在所述缓冲筒两侧的支撑缓冲结构以及防撞板三部分;
支撑缓冲结构包括:支撑杆、两个T型滑槽、两个弹簧、两个T型滑块和两根传动杆;其中,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撞板靠近桩体的一端,两个所述T型滑槽对称开设在支撑杆的杆壁上,两根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T型滑槽远离桩体一端的槽壁上,其另一端分别与两个T型滑块相连接,两个所述T型滑块滑动连接在对应的T型滑槽中,所述T型滑块靠近T型滑槽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远离滚动槽槽底的一端穿过滚动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设置,且所述滚珠滚动连接在T型滑槽的槽底;两根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块T型滑块远离T型滑槽槽底的一端,两根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均铰接在桩体的竖直侧壁上;
所述缓冲筒的内筒壁上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远离桩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撞板上;所述活塞的环形侧壁上开设有活塞槽,所述活塞槽内套设有活塞环,所述活塞环远离活塞槽槽底的一端穿过活塞槽的槽口并与缓冲筒的内筒壁相抵;所述缓冲筒靠近筒口位置的内筒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两个所述限位块关于活塞杆对称设置。
另一方面,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降温方法,采用强制空气冷却的方式,其冷却方法具体为:
步骤1、温度传感器对桩体的内腔内的温度进行监控,当内腔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风机和制冷器启动,制冷器对储液箱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步骤2、利用铜棒自身优良的导热性,将铜管内的热量通过铜棒传递到冷却液中,对筒管内的空气进行降温;
步骤3、风机启动,将内腔内的热空气吸入到铜管中,再通过通风孔排出铜管,加快铜管内热空气与铜棒之间的流速,加快了对充电桩进行散热的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强制空气冷却的方式可以替换为液体冷却的方式,其冷却方法具体为:
步骤1、温度传感器对桩体的内腔内的温度进行监控,当内腔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控制器循环泵和制冷器启动,制冷器对储液箱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步骤2、循环泵启动,将制冷器低温冷却液传输至热交换装置内,并时高温冷却液传输至制冷器重新进行制冷;
步骤3、利用金属散热片优良的导热性,直接与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进行热交换,对充电桩内各易发热组件进行降温。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及其散热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通过采用强制空气冷却或液体冷却以及两种方式的组合组成的散热机构进行散热,制冷器对储液箱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较现有的充电桩采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的方式,加快了对充电桩进行散热的效率。
2、该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通过设置支撑杆、T型滑槽、弹簧和T型滑块组成一个防撞机构,对撞击力进行消耗,加强了充电桩受到撞击时对充电桩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散热机构的系统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防撞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桩体1、内腔2、散热机构3、防撞机构4、防撞板5、支撑板6、螺栓孔7、缓冲筒8、活塞9、活塞杆10、滚动槽11、滚珠12、活塞槽13、活塞环14、限位块15、波纹板16、铜导管17、储液箱301、冷却液302、制冷器303、铜管304、风机305、温度传感器306、控制器307、导热棒308、通风孔309、热交换装置310、金属散热片311、冷却管312、循环泵313、支撑杆401、T型滑槽402、弹簧403、T型滑块404。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桩体1,桩体1内设有内腔2,内腔2的腔底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3,桩体1的每侧竖直外侧壁上均通过两个防撞机构4固定连接有一块防撞板5。
散热机构3包括储液箱301、冷却液302、制冷器303、铜管304、风机305、温度传感器306、控制器307和若干根导热棒308,储液箱301固定连接在内腔2的底部,冷却液302填充在储液箱301内,制冷器303固定连接在储液箱301内的箱底,用于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铜管304固定连接在储液箱301的顶部,导热棒308均设置在铜管304内,且导热棒308呈矩阵均匀等距的贯穿储液箱301的顶部并向冷却液302内延伸,其中,所述导热棒具体为:铜棒、铝棒、泡沫铜或泡沫铝制成棒状导热件。风机305安装在铜管304远离储液箱301一端的内管壁上,风机305的输出端朝向储液箱301设置,铜管304靠近储液箱301一端位置的管壁上对称开设有通风孔309,温度传感器306和控制器307均固定连接在内腔2的一侧竖直腔壁上,温度传感器306的输出端和控制器307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控制器307的输出端与风机305和制冷器303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温度传感器306对桩体1的内腔2内的温度进行监控,当内腔2内温度达到指定温度时,控制器307控制风机305和制冷器303启动,制冷器303对储液箱301内的冷却液302进行降温,利用导热棒308自身优良的导热性,将铜管304内的热量通过导热棒308传递到冷却液302中,风机305启动将内腔2内的热空气吸入到铜管304中,再通过通风孔309排出铜管304,加快铜管304内热空气与导热棒308之间的流速,加快了对充电桩进行散热的效率。上述强制空气冷却结构相较与现有散热风扇进行散热相比,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公路采用的沥青、水泥和混凝土等材料,在夏天时,其温度甚至可以达到60℃,此时,道路两侧的充电桩的环境温度较高,传统的散热风扇根本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而本设计中的设置有制冷装置,能够提供足够大的温度差,保证散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充电桩露天设置在道路两侧,雨水、灰尘和树叶等杂质容易通过散热风扇进入充电桩内部,吸附在变压器和电路板上,进一步影响散热,而本设计不存在该问题。
防撞机构4包括一根支撑杆401、两个T型滑槽402、两个弹簧403、两个T型滑块404和两根传动杆405,支撑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撞板5靠近桩体1的一端,两个T型滑槽402对称开设在支撑杆401的杆壁上,两根弹簧403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T型滑槽402远离桩体1一端的槽壁上,两根弹簧40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T型滑块404相连接,两个T型滑块404滑动连接在对应的T型滑槽402中,两根传动杆405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块T型滑块404远离T型滑槽402槽底的一端,两根传动杆405的另一端均铰接在桩体1的竖直侧壁上,防撞板5到撞击时带动支撑杆401向桩体1方向运动,由于传动杆405对T型滑块402施加一个支撑力,使得T型滑块404与T型滑槽402之间做相对运动,对T型滑槽402内的弹簧403进行压缩,对撞击力进行消耗,加强了充电桩受到撞击时对充电桩的保护效果。
桩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上关于桩体1对称开设有螺栓孔7,通过螺栓孔7和螺栓的配合方便的对支撑板6进行安装。
桩体1的每侧竖直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缓冲筒8,缓冲筒8设置在两个防撞机构4之间,缓冲筒8的内筒壁上滑动连接有活塞9,活塞9远离桩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0,活塞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撞板5上,防撞板5受力时通过活塞杆10带动活塞9压缩缓冲筒8内的空气,对撞击力进行进一步的消耗,加强了对充电桩的保护效果。
T型滑块44靠近T型滑槽402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滚动槽11,滚动槽11内设有滚珠12,滚珠12远离滚动槽11槽底的一端穿过滚动槽11的槽口并向外延伸设置,且滚珠12滚动连接在T型滑槽402的槽底,T型滑块404运动时带动滚珠12在T型滑槽42的槽底滚动,使得T型滑块404在T型滑槽402内运动的更加稳定。
活塞9的环形侧壁上开设有活塞槽13,活塞槽13内套设有活塞环14,活塞环14远离活塞槽13槽底的一端穿过活塞槽13的槽口并与缓冲筒8的内筒壁相抵,通过活塞环14增加了活塞9与缓冲筒8之间的气密性。
缓冲筒8靠近筒口位置的内筒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且两个限位块15关于活塞杆10对称设置,防止活塞9从缓冲筒8内脱离。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如附图7所示,在桩体外部每侧竖直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的防撞件,所述防撞件由四个相互正交的的波浪形波纹板16焊接而成的封闭筒形,并通过铜导管17与桩体1内部相接通。一方面,由于上述防撞件的截面为波浪形,使得形变空间更大,减缓压力更佳,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效果,作为最后一层撞击保护。另一方面,由于波纹板16与外界空气接触面积较大,通过铜导管17与桩体1内部相连接,在正常温度下,能够导出内腔2的热量,起到一个较好的散热效果。在该实施例中,波纹板16不仅能够吸能抗冲击,还能用于散热,对于充电桩来说,其有效地解决了防撞和散热的问题,该防撞件散热无需制冷装置。
综上,为了方便理解实施例1中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技术方案,对其工作原理做出简要说明:该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正常使用时,通过波纹板16对充电桩的内腔2的空气进行散热;温度传感器306对桩体1的内腔2内的温度进行监控,当内腔2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控制器307控制风机305和制冷器303启动,制冷器303对储液箱301内的冷却液302进行降温,利用导热棒308自身优良的导热性,将铜管304内的热量通过导热棒308传递到冷却液302中,风机305启动将内腔2内的热空气吸入到铜管304中,再通过通风孔309排出铜管304,加快铜管304内热空气与导热棒308之间的流速,加快了对充电桩进行散热的效率;防撞板5到撞击时带动支撑杆401向桩体1方向运动,由于传动杆405对T型滑块402施加一个支撑力,使得T型滑块404与T型滑槽402之间做相对运动,对T型滑槽402内的弹簧403进行压缩,对撞击力进行消耗,加强了充电桩受到撞击时对充电桩的保护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散热机构3机构的部分机构进行替换或改进,将实施例1中采用强制空气冷却更改为液体冷却的散热方式。其具体结构包括:储液箱301、冷却液302、制冷器303、热交换装置310、金属散热片311、冷却管312、循环泵313、温度传感器306和控制器307。
其中,储液箱301固定连接在内腔2底部,在储液箱301内填充有冷却液302;其中,所述冷却液302优选无毒、非易燃、流动性好、具有较高比热容的液体,可以为纯水、有机硅油或者其中一种液体混合有一种或多种能够改进其功能的添加剂的组合物,优选有机硅油作为本实施例的冷却液302,由于有机硅油具有低导电性,即使泄露,也对电路状的正常运行物影响。制冷器303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301内的箱底,用于冷却液302的制冷。在靠近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一侧均设置有多个热交换装置310,金属散热片311一端分别贴合于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另一端插入于所述热交换装置310;用于热量交换。冷却管312用于连接所述金属散热片311与热交换装置310,循环泵313设置在所述冷却管312靠近储液箱301一端上;使得冷却液302体在所述冷却管312、储液箱301、制冷器303、热交换装置310之间组成的闭合回路上循环流动。在内腔2的一侧竖直腔壁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06和控制器307;用于控制整个散热系统的工作。
在进一步实施过程中,热交换装置310与冷却管312连接端设置远离充电桩易发热组件一侧,并尽可能的远离易发热组件;在具体实施应用中,可以通过延长热交换装置310或冷却管312连接口的长度。根据实际经验发现,发生冷却液302泄露频率最高的位置为冷却管312与热交换装置310的连接处,即使在冷却管312老化或与热交换装置310之间松动时,渗出的冷却液302不会影响充电桩的正常工作。
综上,为了方便理解实施例2中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技术方案,对其工作原理做出简要说明:正常使用时,通过波纹板16对充电桩的内腔2的空气进行散热;温度传感器306对桩体1的内腔2内的温度进行监控,当内腔2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控制器307循环泵313和制冷器303启动,制冷器303对储液箱301内的冷却液302进行降温;循环泵313启动,将制冷器303低温冷却液302传输至热交换装置310内,并时高温冷却液302传输至制冷器303重新进行制冷;利用金属散热片311优良的导热性,直接与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进行热交换,对充电桩内各易发热组件进行降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散热机构3机构的部分机构进行替换或改进,将实施例2中所述散热机构3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且交叉穿过的冷却交换系统;其包括:储液箱301、冷却液302、制冷器303、热交换装置310、金属散热片311、冷却管312、循环泵313、温度传感器306和控制器307。
其中,储液箱301固定连接在内腔2底部,在储液箱301内填充有冷却液302;其中,所述冷却液302优选无毒、非易燃、流动性好、具有较高比热容的液体,可以为纯水、有机硅油或者其中一种液体混合有一种或多种能够改进其功能的添加剂的组合物,优选有机硅油作为本实施例的冷却液302,由于有机硅油具有低导电性,即使泄露,也对电路状的正常运行物影响。制冷器303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301内的箱底,用于冷却液302的制冷。在靠近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两侧均设置有两组热交换装置310,金属散热片311中间部分分别贴合于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两端分别插入于两组热交换装置310;用于热量交换。冷却管312用于连接所述金属散热片311与热交换装置310,循环泵313设置在所述冷却管312靠近储液箱301一端上;使得冷却液302体在所述冷却管312、储液箱301、制冷器303、热交换装置310之间组成的闭合回路上循环流动。在内腔2的一侧竖直腔壁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06和控制器307;用于控制整个散热系统的工作。
其中,每一个金属散热片311上均连接有两套相互独立的冷却系统,冷却液302体在所述冷却管312、储液箱301、制冷器303热交换装置310之间组成的闭合回路上循环流动。一方面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充电桩分布距离较远,工作人员往往不能够及时发现和维修充电桩,上述装置能够在充电桩一套冷却回路发生故障时,另一冷却回路仍能够正常工作,保证充电桩的正常运行。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9)

1.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桩体,其内部设有的内腔体,在内腔体内设置有变压器、充电电路板和其它辅助装置;其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关于桩体对称开设有多个螺栓孔;
散热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内腔体的底部;
防撞机构,设置在桩体的每侧竖直外侧壁上,将两个防撞板与每侧竖直外侧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强制空气冷却、液体冷却或两种方式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采用强制空气冷却,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腔底部的储液箱,填充在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内的箱底的制冷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的顶部、且外径与储液箱的直径相近的铜管,设置在铜管内、且呈矩阵均匀等距的贯穿储液箱的顶部并向冷却液内延伸的导热棒,安装在铜管远离储液箱一端的内管壁上的风机,在所述铜管靠近储液箱一端位置的管壁上对称开设的多个通风孔,以及固定安装在内腔的一侧竖直腔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所述风机的输出端朝向储液箱设置;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和控制器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风机和制冷器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棒具体为:铜棒、铝棒、泡沫铜或泡沫铝制成棒状导热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采用液体冷却,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腔底部的储液箱,填充在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内的箱底的制冷器,设置于靠近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上一侧的多个热交换装置,一端分别贴合于所述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上、且另一端插入于所述热交换装置、用于热量交换的多个金属散热片,用于连接所述金属散热片与热交换装置的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管靠近储液箱一端上的循环泵,以及固定安装在内腔的一侧竖直腔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使得冷却液体在所述冷却管、储液箱、制冷器、热交换装置之间组成的闭合回路上循环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含两组相互平行且交叉穿过的冷却交换系统;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腔底部的储液箱,填充在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固定安装在所述储液箱内的箱底的制冷器,设置于靠近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上两侧的两组热交换装置,中间部分分别贴合于所述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上、且两端分别插入于所述两个热交换装置、用于热量交换的多个金属散热片,用于连接所述金属散热片与储液箱的两套相互独立的冷却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冷却管靠近储液箱一端上的两个循环泵,以及固定安装在内腔的一侧竖直腔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每一个金属散热片上均连接有两套相互独立的冷却系统,使得冷却液体在所述冷却管、储液箱、制冷器热交换装置之间组成的闭合回路上循环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桩体的每侧竖直侧壁上的缓冲筒,设置在所述缓冲筒两侧的支撑缓冲结构以及防撞板三部分;
支撑缓冲结构包括:支撑杆、两个T型滑槽、两个弹簧、两个T型滑块和两根传动杆;其中,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撞板靠近桩体的一端,两个所述T型滑槽对称开设在支撑杆的杆壁上,两根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T型滑槽远离桩体一端的槽壁上,其另一端分别与两个T型滑块相连接,两个所述T型滑块滑动连接在对应的T型滑槽中,所述T型滑块靠近T型滑槽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远离滚动槽槽底的一端穿过滚动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设置,且所述滚珠滚动连接在T型滑槽的槽底;两根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块T型滑块远离T型滑槽槽底的一端,两根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均铰接在桩体的竖直侧壁上;
所述缓冲筒的内筒壁上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远离桩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防撞板上;所述活塞的环形侧壁上开设有活塞槽,所述活塞槽内套设有活塞环,所述活塞环远离活塞槽槽底的一端穿过活塞槽的槽口并与缓冲筒的内筒壁相抵;所述缓冲筒靠近筒口位置的内筒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两个所述限位块关于活塞杆对称设置。
8.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强制空气冷却的方式,其冷却方法具体为:
步骤1、温度传感器对桩体的内腔内的温度进行监控,当内腔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控制器控制风机和制冷器启动,制冷器对储液箱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步骤2、利用铜棒自身优良的导热性,将铜管内的热量通过铜棒传递到冷却液中,对筒管内的空气进行降温;
步骤3、风机启动,将内腔内的热空气吸入到铜管中,再通过通风孔排出铜管,加快铜管内热空气与铜棒之间的流速,加快了对充电桩进行散热的效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强制空气冷却的方式可以替换为液体冷却的方式,其冷却方法具体为:
步骤1、温度传感器对桩体的内腔内的温度进行监控,当内腔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控制器循环泵和制冷器启动,制冷器对储液箱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步骤2、循环泵启动,将制冷器低温冷却液传输至热交换装置内,并时高温冷却液传输至制冷器重新进行制冷;
步骤3、利用金属散热片优良的导热性,直接与变压器、充电用电路板、电流输出/输入端进行热交换,对充电桩内各易发热组件进行降温。
CN201910491583.5A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及其散热方法 Pending CN1101820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1583.5A CN110182084A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及其散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1583.5A CN110182084A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及其散热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2084A true CN110182084A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20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1583.5A Pending CN110182084A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及其散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8208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6708A (zh) * 2020-11-06 2021-02-12 株洲瑞尔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113285377A (zh) * 2021-05-12 2021-08-20 广东景呈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台架
CN115158910A (zh) * 2022-07-04 2022-10-11 四川晨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甲基mq树脂原料储存监测系统
CN116331032A (zh) * 2023-05-17 2023-06-27 广东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6563A (zh) * 2017-11-11 2018-03-30 西藏世峰高科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防盗防潮型充电桩
CN108674221A (zh) * 2018-05-02 2018-10-19 杨秀波 一种防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09228945A (zh) * 2018-11-12 2019-01-18 合肥众建翔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09263506A (zh) * 2018-10-13 2019-01-25 樊六九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桩及其方法
CN208665001U (zh) * 2018-08-09 2019-03-29 马鞍山中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WO2019062982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桩以及车辆
CN208798300U (zh) * 2018-08-10 2019-04-26 云南科威液态金属谷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液态金属散热装置及其充电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2982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桩以及车辆
CN107856563A (zh) * 2017-11-11 2018-03-30 西藏世峰高科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防盗防潮型充电桩
CN108674221A (zh) * 2018-05-02 2018-10-19 杨秀波 一种防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8665001U (zh) * 2018-08-09 2019-03-29 马鞍山中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8798300U (zh) * 2018-08-10 2019-04-26 云南科威液态金属谷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充电桩的液态金属散热装置及其充电桩
CN109263506A (zh) * 2018-10-13 2019-01-25 樊六九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充电桩及其方法
CN109228945A (zh) * 2018-11-12 2019-01-18 合肥众建翔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6708A (zh) * 2020-11-06 2021-02-12 株洲瑞尔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CN113285377A (zh) * 2021-05-12 2021-08-20 广东景呈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台架
CN115158910A (zh) * 2022-07-04 2022-10-11 四川晨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甲基mq树脂原料储存监测系统
CN115158910B (zh) * 2022-07-04 2023-07-21 四川晨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甲基mq树脂原料储存监测系统
CN116331032A (zh) * 2023-05-17 2023-06-27 广东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2084A (zh) 一种带有制冷装置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及其散热方法
CN113812032A (zh) 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系统
CN205753113U (zh) 一种具有散热防尘功能的开关柜
CN207800831U (zh) 一种车用锂电池散热装置
CN111627654A (zh) 一种具有循环降温功能的变压器箱体结构
CN102222993B (zh) 一种自然冷却用的液泵驱动热管冷却装置
CN107613735A (zh) 一种节能降温的电力箱
CN210693186U (zh) 一种配电箱散热装置
CN206895115U (zh) 一种电子通讯设备的散热器
CN112172566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隔绝式散热充电桩
CN208046024U (zh) 一种一体化多功能配电箱
CN208078878U (zh) 一种节能变频器的散热结构
CN108092163B (zh) 一种节能配电柜
CN111509593A (zh) 一种基于智慧用电且防护效果好的新型配电箱
CN211958507U (zh) 一种地下管廊电气智能开关柜的风冷散热结构
CN108807768A (zh) 一种主动散热的锂电池箱
CN211297520U (zh) 一种一体化数据处理机柜
CN210948868U (zh) 一种发动机用散热装置
CN106654409A (zh) 一种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CN207134448U (zh) 电池冷却系统
CN218839221U (zh) 一种降温散热充电桩
CN211654905U (zh) 一种网电修井机用储能电池
CN213460756U (zh) 一种防撞性能好的配电柜
CN217216278U (zh) 一种发动机的内嵌式电机冷却结构
CN218991780U (zh) 多功能风力发电机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