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0495A - 一种多元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元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80495A
CN110180495A CN201910458587.3A CN201910458587A CN110180495A CN 110180495 A CN110180495 A CN 110180495A CN 201910458587 A CN201910458587 A CN 201910458587A CN 110180495 A CN110180495 A CN 110180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sium
magnesium silicate
based composite
adsorption material
carbo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85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80495B (zh
Inventor
杨儒
朱永泉
徐杰
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chen Industrial Co Ltd
Changzhou Institute for Advanced Material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ichen Industrial Co Ltd
Changzhou Institute for Advanced Material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ichen Industrial Co Ltd, Changzhou Institute for Advanced Materials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iche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85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80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80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0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80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80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04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alkaline earth metals or magnes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04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compounds of alkali metals, alkaline earth metals or magnesium
    • B01J20/043Carbonates or bicarbonates, e.g. limestone, dolomite, aragoni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1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silica or silic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8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20/28014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B01J20/28016Particle for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该方法以硅酸盐溶液和镁盐溶液为原料,制备硅酸镁浆料;进一步向硅酸镁浆料中加入碳酸盐溶液,获得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经陈化、过滤和洗涤,得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最后进行干燥成型处理,即得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本发明添加其他有效成分,拓展了材料的应用范围;采取制浆的方式,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均一性和结构完整性。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和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显著提高。采用滚球造粒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获得的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由于具有完整的结构形貌,便于工业化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元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酸盐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元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吸附是最常用也是最经济的去除各种流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方法。这些流体包括水、各类气体、各种动植物油脂和矿物油。需要去除的污染物包括水体内各类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盐,各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油脂中的游离酸、重金属、过氧化物和皂化物等。
目前研究较多的吸附材料包括:天然沸石、炭材料、硅胶以及硅酸盐材料。其中,硅酸盐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层片状结构和特殊的表面电荷吸附性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硅酸镁则是最具代表性的硅酸盐材料,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和绿色环保的优点。但是天然硅酸镁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小(<300m2/g),吸附量较低,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和使用效果。因此,开发一种高比表面积、高吸附性能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pH值条件下的复合沉淀法制备高比表面积、高吸附量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元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以硅酸盐溶液和镁盐溶液为原料,制备硅酸镁浆料;
步骤二,向步骤一所述硅酸镁浆料中加入碳酸盐溶液,获得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
步骤三,步骤二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经陈化、过滤和洗涤,得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
步骤四,步骤三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进行干燥成型处理,即得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
上述硅酸镁浆料的具体操作为:使用酸或碱调节硅酸盐溶液pH值至9-13,将镁盐溶液缓缓加到硅酸盐溶液中,控制反应的温度和搅拌速率,获得硅酸镁浆料。
进一步地,硅酸盐溶液pH值优选为10-12,再更优选为10.5-11.5;所述硅酸盐溶液pH值通过加入酸或碱溶液调节;所述酸为硫酸、盐酸或硝酸,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所述酸浓度为c(H+)=0.1mol/L-3mol/L,优选为0.3mol/L-2mol/L,更优选为0.5mol/L-1.5mol/L,再更优选为0.8mol/L-1.3mol/L,所述碱浓度为c(OH-)=0.1mol/L-3mol/L,优选为0.3mol/L-2mol/L,更优选为0.5mol/L-1.5mol/L,再更优选为0.8mol/L-1.3mol/L。
进一步地,反应的温度为10℃-100℃,优选为30℃-90℃,更优选为50℃-85℃,再更优选为55℃-80℃;反应时间为60-180min,优选为70-150min,更优选为90-120min;搅拌速率为60-200rpm,优选为80-150rpm,再更优选为100-130rpm,且依据实际反应过程,适当进行微调。
上述镁盐溶液中的镁离子与硅酸盐溶液中的硅原子的摩尔比为1:0.5-1:3,优选为1:0.8-1:2.5,更优选为1:1-1:2,再更优选为1:1.5-1:2;
上述碳酸盐溶液中碳酸根与硅酸盐溶液中硅原子的摩尔比为1:1-1:100,优选为1:2-1:20,更优选为1:2.5-1:10,再更优选为1:3-1:5。
上述硅酸盐溶液中c(SiO2)=0.1mol/L-3mol/L,优选为0.3mol/L-2mol/L,更优选为0.5mol/L-1.5mol/L,再更优选为0.8mol/L-1.3mol/L,所述硅酸盐溶液为硅酸钠溶液或硅酸钾溶液;
上述镁盐溶液中c(Mg2+)=0.1mol/L-3mol/L,优选为0.3mol/L-2mol/L,更优选为0.5mol/L-1.5mol/L,再更优选为0.8mol/L-1.3mol/L,所述镁盐溶液为硫酸镁溶液、氯化镁溶液或硝酸镁溶液;
上述碳酸盐溶液中c(CO3 2-)=0.1mol/L-3mol/L,优选为0.3mol/L-2mol/L,更优选为0.5mol/L-1.5mol/L,再更优选为0.8mol/L-1.3mol/L,所述碳酸盐溶液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铵、碳酸氢铵溶液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碳酸盐溶液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和碳酸氢钾时,可用于食品领域。
上述陈化的时间为3-48h,优选为5-36h,更优选为8-24h,再更优选为12-18h。
上述干燥成型的具体操作包括:
方法一: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中加入去离子水和粘结剂,搅拌均匀,胶体磨分散,获得均化的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颗粒,即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
方法二: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中加入去离子水和粘结剂,搅拌均匀,胶体磨分散,高速均浆乳化,制得均化的乳化泡沫状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颗粒,即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
方法三: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进行干燥处理和球磨,获得干粉,之后加入去离子水和粘结剂,进行滚球造粒成形;最后进行干燥和煅烧处理,得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即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
进一步地,方法一和方法三中所述粘结剂为膨润土、凹凸棒土、高岭土、水玻璃、羟甲基纤维素、高粘淀粉、瓜尔胶和明胶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地,方法二所述粘结剂为羟甲基纤维素和高粘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方法一中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中加入去离子水和粘结剂制浆的步骤在匀浆机中进行,所述高速均浆机的转速设定为500-1500rpm,优选为800-1300rpm,更优选为900-1200rpm,再更优选为1000-1100rpm。
进一步地,方法二中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中加入去离子水和粘结剂制浆的步骤在匀浆机中进行,所述高速均浆机的转速设定为500-2000rpm,优选为800-1800rpm,更优选为1000-1600rpm,再更优选为1300-1500rpm。
进一步地,方法一和方法二中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00℃-500℃,优选为120℃-350℃,更优选为150℃-230℃,再更优选为180℃-220℃;喷雾干燥的出风温度为80℃;
进一步地,方法一和方法二中所述分散采用胶体磨,分散时间控制为3-20min,优选为5-15min,更优选为8-12min;胶体磨的磨间隙控制为0.2-1.0mm,优选为0.3-0.8mm,更优选为0.4-0.7mm,再更优选为0.5-0.6mm。
进一步地,方法一和方法二中加入去离子水和粘结剂制得的浆料的固含量为5%-60%,优选为8%-50%,更有选为10%-40%,再更优选为10%-25%;所述粘结剂与该浆料中固体物质的质量比为1:100-30:100,优选为2:100-20:100,更优选为5:100-15:100,再更优选为8:100-12:100。
进一步地,方法三中所述粘结剂与干粉的质量比为1:100-30:100,优选为2:100-20:100,更优选为5:100-15:100,再更优选为8:100-12:100;所述去离子水与干粉的质量比为10:100-200:100,优选为20:100-150:100,更优选为30:100-100:100,再更优选为40:100-80:100;所述干粉的粒径为20-80微米;方法三中所述的干粉也可以为方法一和方法二制得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
进一步地,方法三所述干燥采用的干燥设备包括鼓风干燥机、带式干燥机、盘式干燥机或闪蒸干燥设备,干燥温度为100℃-200℃,干燥时间为30-180min,优选为40-150min,更优选为50-120min,在更优选为60-90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煅烧采用的设备包括回转窑或马弗炉,煅烧温度为300℃-500℃,煅烧时间为10-60min,优选为15-50min,更优选为18-40min,在更优选为20-30min。
进一步地,使用多级分样筛对方法三中滚球造粒成形的球形颗粒进行分筛,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不同孔径的分样筛,筛孔尺寸分别为4目、6目、10目、18目和35目,通过筛分,依次获得粒径为大于4.75mm、3.35mm~4.75mm、2mm~3.35mm、1mm~2mm、0.5mm~1mm和小于1mm等6个粒径分布的球形颗粒;所得粒径大于4.75mm和小于0.5mm的球形颗粒混合后进行破碎,破碎后所得物料作为造粒原料进入滚动成型设备滚制新的球形颗粒;所得粒径为3.35mm~4.75mm、2mm~3.35mm、1mm~2mm和0.5mm~1mm的球形颗粒,依据产品要求,进行继续滚大操作或者滚动密实,随后继续进行多级筛分,获得粒径为1-5mm的球形颗粒。
进一步地,方法一和方法二中所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粒径为3-120μm;
进一步地,方法三中所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粒径为1-5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以硅酸盐溶液为硅源,向其中加入镁盐溶液,制备硅酸镁浆料;进一步向硅酸镁浆料中加入碳酸盐溶液,获得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经陈化、过滤和洗涤,得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最后进行干燥成型处理,即得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本发明创造性地添加其他有效成分,拓展了材料的应用范围;采取制浆的方式制备复合吸附材料,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均一性和结构完整性。
2.本发明采取喷雾干燥法或者滚球造粒法进行干燥成型处理。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通过添加各种助黏剂,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或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采用滚球造粒成形的方法,添加的粘结剂经煅烧后,为吸附材料制造了更多的空隙,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获得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由于具有完整的结构形貌,便于工业化大规模应用。
3.本发明提供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吸附能力比现有的硅酸镁吸附材料更高。该材料也是一个优良的吸附材料基材,以此为基础,复合其他的有效组成,有力于拓宽材料的应用范围;复合吸附材料中的碳酸镁成分有利于脱酸。
4.本发明通过使用酸或碱调节硅酸盐溶液的pH值的方式,控制了硅酸盐溶液中硅酸根离子的聚合程度,进而控制共沉淀反应制得硅酸镁吸附材料中氧化硅和氧化镁的比例,获得组成完全不同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同时也能控制反应制得的硅酸镁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
5.本发明通过使用酸或碱调节硅酸盐溶液的pH值的方式,调控共沉淀反应后浆料中未反应的镁离子的含量,通过精确的实验和计算,加入配比合适的碳酸盐溶液,从而控制了产品中硅酸镁和碳酸镁的比例,同时也达到充分利用反应原料的目的,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样品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SEM照片;
图2是实施例2样品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SEM照片;
图3是实施例3样品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SEM照片;
图4是实施例4样品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SEM照片;
图5是实施例5样品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照片;
图6是实施例6样品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照片;
图7是实施例7样品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照片;
图8是实施例8样品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釜内加入0.8mol/L的硅酸钠溶液300mL,并使用氢离子浓度为0.1mol/L的硫酸溶液调节其pH至11.26,将0.8mol/L的硫酸镁溶液150mL缓缓加入硅酸钠溶液中,控制反应的温度为55℃,反应时间90分钟,搅拌速率100rpm,获得硅酸镁浆料。
(2)向步骤(1)所述的硅酸镁浆料中加入0.8mol/L的碳酸钠溶液95mL,获得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
(3)将步骤(2)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陈化12h,经过滤和洗涤,得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
(4)将步骤(3)中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置入高速均浆机,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浆料的固含量为10%,加入3克羟甲基纤维素,调节高速均浆机转速1500rpm,搅拌均匀;使用胶体磨对浆料进行进一步分散,胶体磨磨间距为0.5mm,分散时间为8分钟;进一步使用高速均浆机对浆料进行充分搅拌,制得均化的泡沫状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然后于180℃喷雾干燥,得到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
所制备的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该产品的平均粒径为18微米,粒径分布为3-100微米正态分布,比表面积为496m2·g-1。经分析,产品组成为MgO·5.46SiO2·1.70MgCO3·4.29H2O。样品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SEM照片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釜内加入0.1mol/L的硅酸钾溶液3L,并使用氢离子浓度为3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其pH至11.39,将0.1mol/L的氯化镁溶液1.5L缓缓加入硅酸钾溶液中,控制反应的温度为10℃,反应时间60分钟,搅拌速率60rpm,获得硅酸镁浆料。
(2)向步骤(1)所述的硅酸镁浆料中加入0.1mol/L的碳酸氢钾溶液0.43L和0.1mol/L的碳酸钾溶液0.43L,获得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
(3)将步骤(2)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陈化3h,经过滤和洗涤,得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
(4)将步骤(3)中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置入高速均浆机,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浆料的固含量为5%,加入0.5克高粘淀粉,调节高速均浆机转速1300rpm,制浆;使用胶体磨对浆料进行进一步分散,胶体磨磨间距为0.2mm,分散时间为3分钟;进一步使用高速均浆机对浆料进行充分搅拌,制得均化的泡沫状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然后于100℃喷雾干燥,得到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
所制备的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该产品的平均粒径为53微米,粒径分布为20-100微米正态分布,比表面积为454m2·g-1。经分析,产品组成为MgO·4.67SiO2·1.33MgCO3·3.83H2O。样品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SEM照片如图2所示。
实施例3
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釜内加入1.3mol/L的硅酸钠溶液20L,并使用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11.94,将1.3mol/L的硫酸镁溶液10L缓缓加入硅酸钠溶液中,控制反应的温度为80℃,反应时间120分钟,搅拌速率130rpm,获得硅酸镁浆料。
(2)向步骤(1)所述的硅酸镁浆料中加入1.3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4L,获得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
(3)将步骤(2)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陈化18h,经过滤和洗涤,得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
(4)将步骤(3)中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置入高速均浆机,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浆料的固含量为25%,加入200克凹凸棒土和300克膨润土,调节高速均浆机转速1100rpm,制浆;使用胶体磨对浆料进行进一步分散,胶体磨磨间距为0.6mm,分散时间为12分钟,获得均一的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然后于220℃喷雾干燥,得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
所制备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该产品的平均粒径为11微米,粒径分布为3-40微米正态分布,比表面积为524m2·g-1。经分析,产品组成为MgO·2.52SiO2·0.27MgCO3·4.23H2O。样品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SEM照片如图3所示。
实施例4
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釜内加入3mol/L的硅酸钠溶液3L,并使用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调节其pH至13.47,将3mol/L的硝酸镁溶液1L缓缓加入硅酸钠溶液中,控制反应的温度为100℃,反应时间180分钟,搅拌速率200rpm,获得硅酸镁浆料。
(2)向步骤(1)所述的硅酸镁浆料中加入3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10ml和3mol/L的碳酸铵溶液20ml,获得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
(3)将步骤(2)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陈化48h,经过滤和洗涤,得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
(4)将步骤(3)中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置入高速均浆机,加入去离子水调节浆料的固含量为60%,加入200克高岭土和220克水玻璃,调节高速均浆机转速1500rpm,制浆;使用胶体磨对浆料进行进一步分散,胶体磨磨间距为1mm,分散时间为20分钟,获得均一的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然后于500℃喷雾干燥,得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
所制备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该产品的平均粒径为88微米,粒径分布为30-120微米正态分布,比表面积为488m2·g-1。经分析,产品组成为MgO·1.66SiO2·0.1Mg2(OH)2CO3·2.55H2O。样品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SEM照片如图4所示。
实施例5
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釜内加入0.8mol/L的硅酸钠溶液300mL,并使用氢离子浓度为0.1mol/L的硝酸溶液调节其pH至11.76,将0.8mol/L的硝酸镁溶液200mL缓缓加入硅酸钠溶液中,控制反应的温度为55℃,反应时间90分钟,搅拌速率100rpm,获得硅酸镁浆料。
(2)向步骤(1)所述的硅酸镁浆料中加入0.8mol/L的碳酸钾溶液100mL,获得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
(3)将步骤(2)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陈化12h,经过滤和洗涤,得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
(4)使用鼓风干燥机于100℃对步骤(3)中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进行干燥处理60分钟,获得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干粉;将所述干粉球磨至合适的粒径300目。取100克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干粉,加入8克羟甲基纤维素和40克去离子水,进行滚球造粒,使用多级分样筛对球形颗粒进行分筛,并使用带式干燥机于100℃对其进行干燥60分钟,使用马弗炉于400℃进行煅烧20分钟获得不同粒径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
经实测,该产品的比表面积为489m2·g-1。经分析,产品组成为MgO·3.26SiO2·0.64MgCO3·4.19H2O。样品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照片如图5所示。
实施例6
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釜内加入1.3mol/L的硅酸钠溶液20L,并使用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11.94,将1.3mol/L的硫酸镁溶液10L缓缓加入硅酸钠溶液中,控制反应的温度为80℃,反应时间120分钟,搅拌速率130rpm,获得硅酸镁浆料。
(2)向步骤(1)所述的硅酸镁浆料中加入1.3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4L,获得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
(3)将步骤(2)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陈化18h,经过滤和洗涤,得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
(4)使用盘式干燥机于150℃对步骤(3)中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进行干燥处理90分钟,获得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干粉;将所述干粉球磨至合适的粒径400目。取1000克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干粉,加入120克凹凸棒土和800克去离子水,进行滚球造粒,使用4目、6目、10目、18目和35目的多级分样筛对球形颗粒进行分筛,并使用盘式干燥机于200℃对其进行干燥90分钟,使用回转窑于500℃进行煅烧10分钟获得不同粒径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
经实测,该产品的比表面积为466m2·g-1。经分析,产品组成为MgO·2.52SiO2·0.27MgCO3·4.23H2O。样品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照片如图6所示。
实施例7
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釜内加入3mol/L的硅酸钠溶液3L,并使用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12.75,将3mol/L的硝酸镁溶液1L缓缓加入硅酸钠溶液中,控制反应的温度为100℃,反应时间180分钟,搅拌速率2000rpm,获得硅酸镁浆料。
(2)向步骤(1)所述的硅酸镁浆料中加入3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100ml和3mol/L的碳酸铵溶液200ml,获得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
(3)将步骤(2)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陈化3h,经过滤和洗涤,得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
(4)使用闪蒸干燥设备于200℃对步骤(3)中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进行干燥处理30分钟,获得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干粉;将所述干粉球磨至合适的粒径200目。取1000克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干粉,加入10克高粘淀粉和100克去离子水,进行滚球造粒,使用4目、6目、10目、18目和35目的多级分样筛对球形颗粒进行分筛,并使用鼓风干燥机于100℃对其进行干燥180分钟,使用回转窑于300℃进行煅烧60分钟获得不同粒径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
经实测,该产品的比表面积为459m2·g-1。经分析,产品组成为MgO·1.81SiO2·0.22Mg2(OH)2CO3·2.65H2O。样品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照片如图7所示。
实施例8
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在反应釜内加入1.3mol/L的硅酸钠溶液20L,并使用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至12.00,将1.3mol/L的硫酸镁溶液10L缓缓加入硅酸钠溶液中,控制反应的温度为80℃,反应时间120分钟,搅拌速率130rpm,获得硅酸镁浆料。
(2)向步骤(1)所述的硅酸镁浆料中加入1.3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4L,获得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
(3)将步骤(2)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陈化48h,经过滤和洗涤,得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
(4)使用闪蒸干燥设备于200℃对对步骤(3)中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进行干燥处理30分钟,获得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干粉;将所述干粉球磨至合适的粒径200目。取100克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干粉,加入30克膨润土和200克去离子水,进行滚球造粒,使用多级分样筛对球形颗粒进行分筛,并使用带式干燥机于100℃对其进行干燥180分钟,使用回转窑于500℃进行煅烧30分钟获得不同粒径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
经实测,该产品的比表面积为428m2·g-1。经分析,产品组成为MgO·2.25SiO2·0.14MgCO3·3.41H2O。样品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照片如图8所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多元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以硅酸盐溶液和镁盐溶液为原料,制备硅酸镁浆料;
步骤二,向步骤一所述硅酸镁浆料中加入碳酸盐溶液,获得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
步骤三,步骤二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经陈化、过滤和洗涤,得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
步骤四,步骤三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进行干燥成型处理,即得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硅酸镁浆料的具体操作为:使用酸或碱调节硅酸盐溶液pH值至9-13,将镁盐溶液缓缓加到硅酸盐溶液中,控制反应的温度为10℃-100℃、反应时间为60-180min和搅拌速率为60-200rpm,获得硅酸镁浆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酸盐溶液中c(SiO2)=0.1mol/L-3mol/L,所述硅酸盐溶液为硅酸钠溶液或硅酸钾溶液;
所述镁盐溶液中c(Mg2+)=0.1mol/L-3mol/L,所述镁盐溶液为硫酸镁溶液、氯化镁溶液或硝酸镁溶液;
所述碳酸盐溶液中c(CO3 2-)=0.1mol/L-3mol/L,所述碳酸盐溶液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铵、碳酸氢铵溶液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镁盐溶液中的镁离子与硅酸盐溶液中的硅原子的摩尔比为1:0.5-1:3;
所述碳酸盐溶液中碳酸根与硅酸盐溶液中硅原子的摩尔比为1:1-1: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陈化的时间为3-48h。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成型的方法包括:
方法一: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中加入去离子水和粘结剂,搅拌均匀,胶体磨分散,获得均化的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颗粒,即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
方法二: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中加入去离子水和粘结剂,搅拌均匀,胶体磨分散,高速均浆乳化,获得均匀乳化泡沫状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浆料;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空心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颗粒,即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
方法三:所述硅酸镁碳酸镁复合滤料进行干燥处理和球磨,获得干粉,之后加入去离子水和粘结剂,进行滚球造粒成形;最后进行干燥和煅烧处理,得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即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一和方法三中所述粘结剂为膨润土、凹凸棒土、高岭土、水玻璃、羟甲基纤维素、高粘淀粉、瓜尔胶和明胶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
方法二中所述粘结剂为羟甲基纤维素和高粘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一和方法二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00℃-500℃,喷雾干燥的出风温度为80℃;
方法三中所述干燥温度为100℃-200℃,干燥时间为30-180min;所述煅烧温度为300℃-500℃,煅烧时间为10-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一和方法二中所述分散采用胶体磨,分散时间控制为3-20min,胶体磨的磨间隙控制为0.2-1.0mm;
所述方法三中滚球造粒成形的球形颗粒使用多级分样筛进行分筛,从上往下依次设置不同孔径的分样筛,筛孔尺寸分别为4目、6目、10目、18目和35目,通过筛分,依次获得粒径为大于4.75mm、3.35mm~4.75mm、2mm~3.35mm、1mm~2mm、0.5mm~1mm和小于1mm6个粒径分布的球形颗粒;所得粒径大于4.75mm和小于0.5mm的球形颗粒混合后进行破碎,破碎后所得物料作为造粒原料进入滚动成型设备滚制新的球形颗粒;所得粒径为3.35mm~4.75mm、2mm~3.35mm、1mm~2mm和0.5mm~1mm的球形颗粒,依据产品要求,进行继续滚大操作或者滚动密实,随后继续进行多级筛分,获得粒径为1-5mm的球形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一和方法二中加入去离子水和粘结剂制得固含量为5%-60%的浆料,所述粘结剂与该浆料中固体物质的质量比为1:100-30:100;
方法三中所述粘结剂与干粉的质量比为1:100-30:100;所述去离子水与干粉的质量比为10:100-200:100;所述干粉的粒径为20-8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一和方法二中所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微球的粒径为3-120μm;
方法三中所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球形颗粒的粒径为1-5mm。
11.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
CN201910458587.3A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多元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 Active CN110180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8587.3A CN110180495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多元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8587.3A CN110180495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多元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0495A true CN110180495A (zh) 2019-08-30
CN110180495B CN110180495B (zh) 2022-04-12

Family

ID=67718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8587.3A Active CN110180495B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多元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8049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8742A (zh) * 2023-10-27 2023-12-01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酸改性硅酸镁铝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51A (zh) * 1992-12-08 1994-10-26 恩格尔哈德公司 用于催化裂化中钝化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5348A (zh) * 2012-10-29 2014-05-14 日铁住金环境株式会社 有害物质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CN104971691A (zh) * 2015-06-17 2015-10-1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硅酸镁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60375422A1 (en) * 2015-06-29 2016-12-2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dsorption materia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8516570A (zh) * 2018-04-25 2018-09-11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颗粒状无水碳酸镁晶体的制备方法
CN109342382A (zh) * 2018-11-23 2019-02-15 复旦大学 一种带有pH响应荧光探针的脱酸功能纸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51A (zh) * 1992-12-08 1994-10-26 恩格尔哈德公司 用于催化裂化中钝化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85348A (zh) * 2012-10-29 2014-05-14 日铁住金环境株式会社 有害物质处理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CN104971691A (zh) * 2015-06-17 2015-10-14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硅酸镁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60375422A1 (en) * 2015-06-29 2016-12-2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dsorption materia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8516570A (zh) * 2018-04-25 2018-09-11 华北科技学院 一种颗粒状无水碳酸镁晶体的制备方法
CN109342382A (zh) * 2018-11-23 2019-02-15 复旦大学 一种带有pH响应荧光探针的脱酸功能纸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林顺编著: "《水污染控制工程》", 30 November 2018 *
赵春燕: ""多孔硅酸镁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8742A (zh) * 2023-10-27 2023-12-01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酸改性硅酸镁铝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80495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972B (zh) 一种凹凸棒土的改性方法
CN110975795A (zh) 一种提锂吸附剂的合成方法
CN107855104A (zh) 煤气化粗渣制备复合介孔材料的方法及制得的介孔材料
CN101406825A (zh) 一种利用高岭土合成4a分子筛干燥剂的方法
CN103571334B (zh) 氧化铈抛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Yan et al. Removal of phosphate from etching wastewater by calcined alkaline residue: Batch and column studies
CN109012575A (zh) 一种提高焙烧硅藻土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的方法
CN101863501B (zh) 一种用氯化铝溶液生产超细氢氧化铝、氧化铝的方法
CN106220190A (zh) 一种利用高铝粉煤灰制备莫来石的方法
CN103769045B (zh) 一种粉煤灰基高性能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354029A (zh) 一种由粉煤灰制备介孔氧化硅的方法
CN110180495A (zh) 一种多元共沉淀法制备硅酸镁基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
Li et al. Study on the high-efficiency separation of Fe in extracted vanadium residue by sulfuric acid roasting and the solidification behavior of V and Cr
CN110302739B (zh) 选择性吸附含氮有机染料的InVO4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Xu et al. Synthesis of ordered mesoporous silica from biomass ash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2 adsorption
CN103626222B (zh) 一种微米级二氧化锡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6865565A (zh) 一种粉煤灰合成x型沸石的方法
CN113264531B (zh) 一种颗粒状饲料添加剂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10170298A (zh) 一种浆态复合法制备硅酸镁碳酸镁复合吸附材料的方法
CN103787354A (zh) 一种利用粉煤灰制备mcm-41分子筛的方法及应用
CN102079950A (zh) 单分散稀土抛光粉制备方法
Namvar et al. Highly efficient green synthesis of highly pure microporous nanosilica from silicomanganese slag
CN101450805B (zh) 湿法加碱煅烧粉煤灰合成分子筛工艺
CN109603300A (zh) 低品位硅藻土生产低堆密度复合助滤剂的方法
JP6926521B2 (ja) 銀担持ゼオライト成形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