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1343B - 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1343B
CN110171343B CN201910456143.6A CN201910456143A CN110171343B CN 110171343 B CN110171343 B CN 110171343B CN 201910456143 A CN201910456143 A CN 201910456143A CN 110171343 B CN110171343 B CN 110171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bracket
acting cylinder
seat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61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1343A (zh
Inventor
何兴华
金佳白
徐志强
朱健
周杰
王兴
唐黾逸
唐燕
王铖
朱欢成
徐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Huado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Huad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Huado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Huado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61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1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1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1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1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1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9/0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 B60S9/02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 B60S9/1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by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3/00Tractor-trailer combinations; Road tr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包括车辆底盘、厢体和一对液压缸,特点:还包括托架、托架收回机构、设备翻转底座和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托架的左端与厢体底板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铰接、右端为托架升降自由端,托架收回机构设在厢体底板上且与托架的左端连接,设备翻转底座的一端与托架的左端同轴铰接在厢体底板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另一端为自由端,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连接在车辆底盘的左端,托架上设设备束缚机构,一对液压缸与托架铰接,该对液压缸柱朝向下且与液压缸柱连接座连接,液压缸柱连接座与车辆底盘固定。对设备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设备在举升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越过垂直极限位置并跌落而引发事故,确保安全。

Description

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专用车辆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的专用车辆也可称特种车辆。前述车载式设备的典型的例子如电抗器,电抗器在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耐压检测试验中用于稳定及调整检测设备产生的高电压。但前述的车载式设备并非限于所述的电抗器,例如可以是圆柱体形状的各种大型天线,等等。
由于上述设备的长度较长(如电抗器的长度达到8m左右)、质量达到数吨(如电抗器的质量即重量达到9吨左右)并且通常长期搭载在车辆上,使用时举升至竖直状态,反之则处于卧置状态,因而需在车辆上配备举升装置,典型的例子如中国专利CN207128702U推荐的“车载式电抗器立起装置”,该专利的具体结构是:在车辆的车厢内设置电抗器,将立起装置的结构体系的液压缸铰接在车辆的厢体的厢体底板上,而将液压缸的推杆(即缸柱)铰接在电抗器上,电抗器连接车厢的后门,而该后门铰接在车厢的底板上(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6段)。该专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兑现其在说明书第0011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缺乏供设备即缺乏供专利所称的电抗器支承的托架,因而一方面不利于对设备的保护,另一方面在非启用状态下特别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颠簸、遇到急弯、急刹车之类的情形时,设备远离后门即朝向车头的一端会出现上下颤跳和/或左右游动(晃动)现象,极易损及设备;其二,由于对设备(即专利所称的电感器)自卧置状态举升至垂直于厢体底板的状态以及自垂直于厢体底板的状态恢复至卧置状态均由唯一配备的一对液压缸担当,缺乏有效的防骤然跌落措施,因而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在将设备举升至垂直于厢体底板的过程中,一旦越过垂直临界点,则有可能会出现反向倒伏而引发事故,又如在将设备回复至卧置状态的过程中,当越过旋转轴如专利的液压缸的推杆与设备铰接的铰接轴的垂直面,则有可能会出现设备突然下坠的情形,前述两种情况均会严重损坏设备乃至造成设备报废;其三,由于缺乏对设备在举升以及回复过程中的束缚,因而在举升以及恢复过程中无法保障设备的平稳性。鉴于前述,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供设备支承而得以避免设备在随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出现诸颤跳及左右晃动以利起到对设备的良好的保护作用、既有利于避免设备在举升过程中越过垂直极限位置又有益于防止设备在自垂直状态向卧置状态恢复的过程中出现骤然跌落而得以保障安全、有便于使设备在处于有效的束缚状态下举升及收复而得以确保举升与收复的平稳性的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包括一车辆底盘、设置在车辆底盘上的一厢体和一对液压缸,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托架、一托架收回机构、一设备翻转底座和一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托架的左端与厢体的厢体底板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铰接,而托架的右端构成为托架升降自由端,托架收回机构在对应于所述托架的左端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厢体底板上并且与托架的左端连接,设备翻转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托架的左端同轴铰接在所述厢体的厢体底板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而设备翻转底座的另一端构成为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在对应于所述设备翻转底座的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的位置连接在所述车辆底盘的左端并且伸展到所述厢体底板的上方与设备翻转底座配合或解除配合,其中在所述托架上间隔设置有设备束缚机构,所述的一对液压缸与所述托架铰接,该对液压缸的液压缸柱朝向下并且与液压缸柱连接座连接,而该液压缸柱连接座与所述车辆底盘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托架包括一前托臂和一后托臂,该前托臂和后托臂彼此并行并且该前托臂和后托臂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设备卧置腔,在前托臂和后托臂之间并且在对应于设备卧置腔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设备托持件,前托臂和后托臂的相向一侧的下部之间由间隔分布的托臂连结横梁连结,在前托臂的左端底部延伸有一前托臂铰接座,在后托臂的左端底部延伸有一后托臂铰接座;所述托架收回机构同时与所述前托臂的左端以及后托臂的左端连接;所述设备翻转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前托臂铰接座的左端端部以及所述后托臂铰接座的左端端部同轴铰接在所述厢体的厢体底板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所述车辆底盘包括一对在长度方向既彼此间隔又相互保持并行的底盘大梁,在一对底盘大梁之间间隔连接有底盘横梁,所述厢体设置在一对底盘大梁上;所述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在对应于一对底盘大梁的左端的位置连接在所述底盘横梁上;所述的设备束缚机构以彼此对应的状态间隔设置在所述前托臂和后托臂的上部;所述的一对液压缸在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下分别与所述前托臂以及后托臂铰接,所述的液压缸柱通过液压缸柱销轴与所述的液压缸柱连接座连接,而该液压缸柱连接座在对应于所述厢体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位置与所述底盘大梁固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前托臂以及后托臂均为镂空的框架状构造,在前托臂的左端下部固定有一前托臂液压缸铰接座,在后托臂的左端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前托臂液压缸铰接座的位置固定有一后托臂液压缸铰接座,所述的一对液压缸中的位于前方的一个液压缸的缸体通过液压缸缸体铰接销轴与前托臂液压缸铰接座铰接,而一对液压缸中的位于后方的一个液压缸的缸体同样通过液压缸缸体铰接销轴与后托臂液压缸铰接座铰接;在所述厢体的厢体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液压缸柱连接座的位置开设有厢体底板液压缸柱连接座让位腔,液压缸柱连接座在对应于厢体底板液压缸柱连接座让位腔的位置与所述的底盘大梁固定;在所述厢体底板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前托臂的右端下方以及后托臂的右端下方的位置各设置有一托臂缓冲垫。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托架收回机构包括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和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托架收回前作用缸在对应于前托臂的左端的位置铰接在所述厢体底板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该托架收回前作用缸的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朝向左并且与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的一端铰接,而该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的另一端与前托臂的左端铰接,托架收回后作用缸位于托架收回前作用缸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后托臂的左端的位置同样铰接在所述厢体底板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该托架收回后作用缸的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同样朝向左并且与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的一端铰接,而该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的另一端与后托臂的左端铰接;所述的托架收回前作用缸以及托架收回后作用缸为油缸。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厢体的厢体底板的左端朝向上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前托臂铰接座的位置固定有一厢体底板前销轴座Ⅰ,而在对应于所述后托臂铰接座的位置固定有一厢体底板后销轴座Ⅱ,在所述设备翻转底座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厢体底板前销轴座Ⅰ的位置延伸有一设备翻转底座前铰接耳Ⅰ,而在对应于厢体底板后销轴座Ⅱ的位置延伸有一设备翻转底座后铰接耳Ⅱ,设备翻转底座前铰接耳Ⅰ通过翻转底座前铰接耳销轴Ⅰ与所述的前托臂铰接座同轴铰接在厢体底板前销轴座Ⅰ上,而设备翻转底座后铰接耳Ⅱ通过翻转底座后铰接耳销轴Ⅱ与所述的后托臂铰接座同轴铰接在厢体底板后销轴座Ⅱ上,其中,在所述设备翻转底座朝向所述设备的一侧固定有一设备固定盘。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包括一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一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一前拉簧和一后拉簧,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的下部通过前作用缸缸体销轴铰接在前作用缸缸体支承座上,而该前作用缸缸体支承座固定在所述底盘横梁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的上部穿过所述的厢体底板伸展到厢体底板的上方并且该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柱与所述设备翻转底座的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相配合或解除配合,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的下部通过后作用缸缸体销轴铰接在后作用缸缸体支承座上,而该后作用缸缸体支承座在对应于前作用缸缸体支承座的后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底盘横梁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的上部穿过所述厢体底板伸展到厢体底板的上方并且该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柱同样与所述设备翻转底座的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相配合或解除配合,前拉簧的一端固定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的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厢体底板上,后拉簧的一端固定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的缸体上,另一端同样固定在所述厢体底板上。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厢体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以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厢体底板作用缸让位腔,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以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的上部途经厢体底板作用缸让位腔伸展到厢体底板的上方,并且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的缸体的上部构成有一缸体前拉簧固定耳,而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的缸体的上部构成有一缸体后拉簧固定耳,缸体前拉簧固定耳与所述前拉簧相对应,缸体后拉簧固定耳与所述后拉簧相对应,在厢体底板上并且在对应于缸体前拉簧固定耳的右侧的位置固定有一前拉簧固定座,而在对应于缸体后拉簧固定耳的右侧的位置固定有一后拉簧固定座,所述前拉簧的一端与缸体前拉簧固定耳固定,而另一端与前拉簧固定座固定,所述后拉簧的一端与缸体后拉簧固定耳固定,而另一端与后拉簧固定座固定。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设备翻转底座的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柱的位置固定有一前支撑配合销,而在对应于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柱的位置固定有一后支撑配合销,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柱的末端固定有一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该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构成有一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该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与前支撑配合销相配合或解除配合,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柱的末端固定有一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该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构成有一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该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与后支撑配合销相配合或解除配合;所述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以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为油缸。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束缚机构在所述后托臂的上部的设置方式是与在所述前托臂的上部的设置方式相同的,并且设置于前托臂上的设备束缚机构与设置于后托臂上的设备束缚机构相互配成对使用的;设置于所述前托臂的上部的所述设备束缚机构包括一设备抱箍铰接座、一设备抱箍和一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设备抱箍铰接座固定在所述前托臂的上部,设备抱箍铰接座的中部通过设备抱箍铰接销轴与设备抱箍铰接座铰接,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的缸体在对应于设备抱箍铰接座的前方的位置与前托臂的上部铰接,该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的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柱朝向上并且该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柱的末端通过缸柱铰接销轴与设备抱箍的前端铰接,而设备抱箍的后端构成为设备抱箍自由端,其中,设备抱箍背对设备抱箍铰接座的一侧构成有抱箍半圆形腔。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设备托持件为金属或非金属的半圆形托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厢体的厢体底板上设置了供设备支承的托架,因而得以避免设备在随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出现诸如上下颤跳、前后晃动以及左右窜动,以起到对设备的良好的保护作用;之二,由于设置了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因而有利于避免设备在举升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越过垂直极限位置并跌落而引发事故,确保安全;之三,由于设置了托架收回机构,因而既可防止托架连同设备在自垂直状态向卧置状态收回的过程中出现骤然跌落,又能保障托架连同设备收回时的平稳性;之四,由于在托架上设置了设备束缚机构,因而在将设备举升或收回的过程中由设备束缚机构束缚,得以充分保护设备以及充分体现设备在升降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托架、托架收回机构、设备翻转底座、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以及设备束缚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对液压缸的缸体与托架相固定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设备在厢体内支承于托架上并且由设备束缚机构束缚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托架在一对液压缸的作用下带动设备举升至垂直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托架与设备分离并返回于厢体底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以图1和图2当前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目的为了便于公众理解本发明,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车辆底盘1、设置在车辆底盘1上的一厢体2和一对液压缸4。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车载设备举升分离装置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托架5、一托架收回机构6、一设备翻转底座7和一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8,托架5的左端与厢体2的厢体底板2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铰接,而托架5的右端构成为托架升降自由端,托架收回机构6在对应于前述托架5的左端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厢体底板21上并且与托架5的左端连接,设备翻转底座7的一端与前述托架5的左端同轴铰接在前述厢体2的厢体底板2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而设备翻转底座7的另一端构成为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8在对应于前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的位置连接在前述车辆底盘1的左端并且伸展到前述厢体底板21的上方与设备翻转底座7配合或解除配合,其中在前述托架5上间隔设置有设备束缚机构9,前述的一对液压缸4与前述托架5铰接,该对液压缸4的液压缸柱41朝向下并且与液压缸柱连接座411连接,而该液压缸柱连接座411与前述车辆底盘1固定。
在图1中还示出了设备3,在本实施例中,设备3为电抗器,但并不受到电抗器的限制,例如其它圆柱体形状的各种大型天线,等等。
通过申请人的上述说明可知:一对液压缸4显然是用来将托架5连同设备3自卧置状态举升至与厢体底板21相垂直的状态或者将托架5连同设备3自前述垂直的状态收回至卧置于厢体底板21的状态,鉴于此,可以将一对液压缸4称为“托架升降驱动液压缸”;前述的设备3置于托架5上并且与设备翻转底座7固定连接;在设备3随托架5举升以及收回的过程中,由前述设备束缚机构束缚。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托架5包括一前托臂51和一后托臂52,该前托臂51和后托臂52彼此并行并且该前托臂51和后托臂5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设备卧置腔53,在前托臂51和后托臂52之间并且在对应于设备卧置腔53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位置循着设备卧置腔5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设备托持件55,前托臂51和后托臂52的相向一侧的下部之间由间隔分布的托臂连结横梁54连结,在前托臂51的左端底部延伸有一前托臂铰接座511,在后托臂52的左端底部延伸有一后托臂铰接座521。
前述托架收回机构6同时与前述前托臂51的左端以及后托臂52的左端连接;前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一端与前述前托臂铰接座511的左端端部以及前述后托臂铰接座521的左端端部同轴铰接在前述厢体2的厢体底板2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前述车辆底盘1包括一对在长度方向既彼此间隔又相互保持并行的底盘大梁11,在一对底盘大梁11之间间隔连接有底盘横梁12,前述厢体2设置在一对底盘大梁11上;前述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8在对应于一对底盘大梁11的左端的位置连接在前述底盘横梁12上;前述的设备束缚机构9以彼此对应的状态间隔设置在前述前托臂51和后托臂52的上部;前述的一对液压缸4在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下分别与前述前托臂51以及后托臂52铰接,前述的液压缸柱41通过液压缸柱销轴412与前述的液压缸柱连接座411连接,而该液压缸柱连接座411在对应于前述厢体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位置与前述底盘大梁11固定。
由图1和图2所示可知,前述前托臂51以及后托臂52均为镂空的框架状构造,在前托臂51的左端下部固定有一前托臂液压缸铰接座512,在后托臂52的左端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前托臂液压缸铰接座512的位置固定有一后托臂液压缸铰接座522,前述的一对液压缸4中的位于前方的一个液压缸的缸体通过液压缸缸体铰接销轴42与前托臂液压缸铰接座512铰接,而一对液压缸4中的位于后方的一个液压缸的缸体同样通过液压缸缸体铰接销轴42与后托臂液压缸铰接座522铰接;在前述厢体2的厢体底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液压缸柱连接座411的位置开设有厢体底板液压缸柱连接座让位腔211,液压缸柱连接座411在对应于厢体底板液压缸柱连接座让位腔211的位置与前述的底盘大梁11固定;在前述厢体底板21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前托臂51的右端下方以及后托臂52的右端下方的位置各设置有一托臂缓冲垫212。
请参见图3,在图3中示出了前述一对液压缸4中的位于前侧的一个液压缸的缸体的下部通过一液压缸缸体铰接销轴42与前托臂液压缸交铰接座512铰接并且还示出了将前托臂液压缸铰接座512采用一组螺栓5121与前托臂51固定的情形。
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液压缸4优选采用多节式液压缸,多节式液压缸的末尾的一个液压缸即位于图示状态最下方的一个液压缸的前述液压缸柱41的末端通过前述液压缸柱销轴412与所述液压缸柱连接座411铰接,而该液压缸柱连接座411通过一对过渡支架4111与前述的底盘大梁11固定,也就是说,液压缸柱连接座411固定在一对过渡支架4111上,而一对过渡支架要4111与底盘大梁11固定。在图3中还示出了液压缸4的液压缸进回油孔43,在使用状态下,将液压油管接头在对应于液压缸进回油孔43的位置与液压缸4的液压缸柱41固定。由于一对液压缸4中的后方的一个液压缸与前述同例,因而不再赘述,此外,由于上面提及的多节式液压缸的具体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因而同样不再赘述。
继续见图1和图2,前述的托架收回机构6包括托架收回前作用缸61、托架收回后作用缸62、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63和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64,托架收回前作用缸61在对应于前托臂51的左端的位置铰接在前述厢体底板2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该托架收回前作用缸61的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611朝向左并且与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63的一端铰接,而该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63的另一端与前托臂51的左端铰接,托架收回后作用缸62位于托架收回前作用缸61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后托臂52的左端的位置同样铰接在前述厢体底板2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该托架收回后作用缸62的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图中未标注附图标记)同样朝向左并且与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64的一端铰接,而该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64的另一端与后托臂52的左端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托架收回前作用缸61以及托架收回后作用缸62为油缸。
由1和图2所示,在前述厢体底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托架收回前作用缸61以及托架收回后作用缸62的右端的位置各固定有一托架收回作用缸铰接座24,在前述前托臂51的左端端面上固定有一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铰接座513,而在前述后托臂52的左端端面上固定有一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铰接座523,前述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611通过销轴与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63的一端铰接,而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63的另一端通过前作用缸柱连杆销轴631与前述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铰接座513铰接;前述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通过销轴与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64的一端铰接,而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64的另一端通过后作用缸柱连杆销轴641与前述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铰接座523铰接。
请重点见图2,在前述厢体2的厢体底板2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前托臂铰接座511的位置固定有一厢体底板前销轴座Ⅰ22,而在对应于前述后托臂铰接座521的位置固定有一厢体底板后销轴座Ⅱ23,在前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厢体底板前销轴座Ⅰ22的位置延伸有一设备翻转底座前铰接耳Ⅰ71,而在对应于厢体底板后销轴座Ⅱ23的位置延伸有一设备翻转底座后铰接耳Ⅱ72,设备翻转底座前铰接耳Ⅰ71通过翻转底座前铰接耳销轴Ⅰ711与前述的前托臂铰接座511的左端端部同轴铰接在厢体底板前销轴座Ⅰ22上,而设备翻转底座后铰接耳Ⅱ72通过翻转底座后铰接耳销轴Ⅱ721与前述的后托臂铰接座521的左端端部同轴铰接在厢体底板后销轴座Ⅱ23上。其中,在前述设备翻转底座7朝向前述设备3的一侧优选以焊接方式固定有一设备固定盘73,在该设备固定盘73上间隔开设有设备固定盘螺栓孔731,前述设备3的左端构成有一设备固定法兰盘31(图1标注),该设备固定法兰盘31通过螺栓与前述的设备固定盘螺栓孔731固定。
重点参见图2,前述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8包括一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一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一前拉簧83和一后拉簧84,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的下部通过前作用缸缸体销轴811铰接在前作用缸缸体支承座812上,而该前作用缸缸体支承座812固定在前述底盘横梁12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的上部穿过前述的厢体底板21伸展到厢体底板21的上方并且该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柱813与前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相配合或解除配合,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下部通过后作用缸缸体销轴821铰接在后作用缸缸体支承座822上,而该后作用缸缸体支承座822在对应于前作用缸缸体支承座812的后方的位置固定在前述底盘横梁12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上部穿过前述厢体底板21伸展到厢体底板21的上方并且该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柱823同样与前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相配合或解除配合,前拉簧83的一端固定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的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前述厢体底板21上,后拉簧84的一端固定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缸体上,另一端同样固定在前述厢体底板21上。
继续见图2,在前述厢体底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以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厢体底板作用缸让位腔213,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以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上部途经厢体底板作用缸让位腔213伸展到厢体底板21的上方,并且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的缸体的上部构成有一缸体前拉簧固定耳814,而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缸体的上部构成有一缸体后拉簧固定耳824,缸体前拉簧固定耳814与前述前拉簧83相对应,缸体后拉簧固定耳824与前述后拉簧84相对应,在厢体底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缸体前拉簧固定耳814的右侧的位置固定有一前拉簧固定座214,而在对应于缸体后拉簧固定耳824的右侧的位置固定有一后拉簧固定座215,前述前拉簧83的一端与缸体前拉簧固定耳814固定,而另一端与前拉簧固定座214固定,前述后拉簧84的一端与缸体后拉簧固定耳824固定,而另一端与后拉簧固定座215固定。
在前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即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上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柱813的位置固定有一前支撑配合销74,而在对应于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柱823的位置固定有一后支撑配合销75,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柱813的末端固定有一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8131,该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8131构成有一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81311,该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81311与前支撑配合销74相配合或解除配合,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柱823的末端固定有一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8231,该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8231构成有一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82311,该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82311与后支撑配合销75相配合或解除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以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为油缸。
请参见图4并且结合图2,前述设备束缚机构9在前述后托臂52的上部的设置方式是与在前述前托臂51的上部的设置方式相同的,并且设置于前托臂51上的设备束缚机构9与设置于后托臂52上的设备束缚机构9相互配成对使用的;设置于前述前托臂51的上部的前述设备束缚机构9包括一设备抱箍铰接座91、一设备抱箍92和一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93,设备抱箍铰接座91优选以焊接方式固定在前述前托臂51的上部,设备抱箍铰接座91的中部通过设备抱箍铰接销轴921与设备抱箍铰接座91铰接,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93的缸体在对应于设备抱箍铰接座91的前方的位置与前托臂51的上部铰接,该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93的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柱931朝向上并且该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柱931的末端通过缸柱铰接销轴9311与设备抱箍92的前端铰接,而设备抱箍92的后端构成为设备抱箍自由端,其中,设备抱箍92背对设备抱箍铰接座91的一侧构成有抱箍半圆形腔922。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设备托持件55为金属的半圆形托带,但也可以使用非金属的半圆形托带。
请参见图5并且结合图1,在图1和图5中示出了车头10,车头10与前述车辆底盘1连接(属于公知技术),在前述厢体2的厢体右侧板的上部以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设置有一对顶板油缸25,该对顶板油缸25的顶板油缸柱251与厢体顶板26的内侧铰接,并且厢体顶板26的右端与厢体2的前述厢体右侧板的上部铰链连接。在一对顶板油缸25的工作下,带动厢体顶板26向下翻转至图1所示的状态或者向上升起至由图5所示的状态,从而由厢体顶板26将厢体2的厢体腔的右端上部关闭或开启。
请继续见图4并且结合图1 和图5,在前述厢体底板21的前侧和后侧(即图4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和右侧)各设置有至少一对车厢板翻转油缸27,该车厢板翻转油缸27的车厢板翻转油缸柱271与车厢板28连接,由一对车厢板翻转油缸柱271带动车厢板28翻转,向上翻转时,则对厢体2的侧面及上部的左端关闭,反之亦然,具体的状态由图4示意。前述的车厢板28的下部通过厢板铰链282与厢体底板21铰接。
在图1和图4及图5中除示出了配置于车厢板28上的支腿281外,还示出了寄存于前述车辆底盘1上的支撑脚20(包括由图1和图4以及图6示意的左支撑脚以及中部支撑脚),由于支撑脚20的结构以及作用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可以参见CN102146662B(组合式网障的坡度补偿机构)、CN102061670B(能与车辆分离的组合式网障)以及CN102061671B(组合式网障的车、障分离机构),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阐述。
请参见图6,图6示出了设备3处于使用状态的情形,本发明的托架5的结构体系的前托臂51和后托臂52以卧置状态支承在厢体底板21上,即处于与设备3分离的状态。
申请人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发明的使用,在设备处于非使用状态时,由图1所示,设备卧置在托架5的前、后托臂51、52之间的前述设备卧置腔53内并且由间隔分布的一组设备托持件55托持以由一组设备束缚机构9束缚。
前述束缚机构9是这样来对设备3束缚(即限定)或解除束缚的,当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93工作时,由于带动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柱931向缸体外伸展,使设备抱箍92朝着前述设备卧置腔53的方向翻转并对应到设备3的上方,将设备3限定。
当车辆抵达使用场所并驻车后,需将设备3由图1的卧置状态举升至由图6所示的垂直状态时,那么首先开启厢体顶板26以及两侧的车厢板28,前述的支脚281以及支撑脚20呈图5所示状态。接着由一对液压缸4工作,将托架5的前、后托臂51、52连同设备3一起举升,并且直至使设备3举升至图5所示状态,在前述设备3举升的过程中,托架收回机构6的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63以及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64自图2所示的折叠状态演变为直至由图5所示的拉直状态,在整个过程,整个托架回收机构6处于自由动作状态,由于设备翻转底座7随设备3翻转,因而在设备3的重心越过旋转轴如前述的设备翻转底座前铰接耳销轴Ⅰ711以及设备翻转底座后铰接耳销轴Ⅱ721的重垂面前,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8的工作下,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后作用缸81、82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后作用缸柱813、823向缸体外伸展并且设备翻转底座7上的前述前支撑配合销74与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81311相接触(即相配合),而设备翻转底座7上的前述后支撑配合销75与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82311相接触(即相配合),对设备翻转底座7提供一定的阻力,防止设备3在重力及惯性作用下向左加速跌落,以确保设备3安全地从由图1所示的卧置状态举升至图5所示的垂直状态。依据专业常识,随着设备翻转底座7的自由端如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上端继续向左翻转的过程中,前述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后作用缸柱813、823缓慢向缸体内回缩并直至呈由图5所示的状态
设备3在前、后托臂51、52的帮助下举升至相对于厢体底板21呈垂直(竖直)状态时,即在设备3在完成了举升后,按前述相反过程而解除设备束缚机构9对设备3的束缚,具体而言,设备抱箍92朝着背离设备卧置腔53的方向转动。与此同时,前述的托架收回前、后作用缸62反向动作,使托架收回前、后作用缸柱连杆63、64由前述的并且由图5所示的伸直状态变为由图6所示的收回折合状态,从而将托架5的前、后托臂51、52拉回,待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611以及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的回缩行程结束时,举升托架5可以依据其自重完成回复并呈由图6所示的状态。
当要将处于由图6所示的垂直状态的设备3收回时,则按申请人在上面所述,由一对液压缸4工作,使托架5的前、后托臂51、52举升,在整个过程中由托架收回机构6提供一定的阻力,防止机架5在越过前述的旋转轴的重垂面后出现突然下坠。当托架5被举升到与设备3接触的程度时,也就是当设备3进入设备卧置腔53内时,按前述动作,由设备束缚机构9的设备抱箍92将设备抱住,托架收回机构6工作,前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前、后支撑配合销74、75分别离开前、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8131、8231,也就是说前、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8131、8231分别与前、后支撑配合销74、75分离,托架5连同设备3在自重下完成收复,在收复过程中,一对液压缸4可提供一定的阻力,以确保收复时的平稳性。完成了收复后再按前述相反过程使车厢板28以及厢体顶板26恢复至图1所示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6)

1.一种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包括一车辆底盘(1)、设置在车辆底盘(1)上的一厢体(2)和一对液压缸(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托架(5)、一托架收回机构(6)、一设备翻转底座(7)和一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8),托架(5)的左端与厢体(2)的厢体底板(2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铰接,而托架(5)的右端构成为托架升降自由端,托架收回机构(6)在对应于所述托架(5)的左端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厢体底板(21)上并且与托架(5)的左端连接,设备翻转底座(7)的一端与所述托架(5)的左端同轴铰接在所述厢体(2)的厢体底板(2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而设备翻转底座(7)的另一端构成为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8)在对应于所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的位置连接在所述车辆底盘(1)的左端并且伸展到所述厢体底板(21)的上方与设备翻转底座(7)配合或解除配合,其中在所述托架(5)上间隔设置有设备束缚机构(9),所述的一对液压缸(4)与所述托架(5)铰接,该对液压缸(4)的液压缸柱(41)朝向下并且与液压缸柱连接座(411)连接,而该液压缸柱连接座(411)与所述车辆底盘(1)固定;所述的托架(5)包括一前托臂(51)和一后托臂(52),该前托臂(51)和后托臂(52)彼此并行并且该前托臂(51)和后托臂(5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设备卧置腔(53),在前托臂(51)和后托臂(52)之间并且在对应于设备卧置腔(53)的高度方向的上部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设备托持件(55),前托臂(51)和后托臂(52)的相向一侧的下部之间由间隔分布的托臂连结横梁(54)连结,在前托臂(51)的左端底部延伸有一前托臂铰接座(511),在后托臂(52)的左端底部延伸有一后托臂铰接座(521);所述托架收回机构(6)同时与所述前托臂(51)的左端以及后托臂(52)的左端连接;所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一端与所述前托臂铰接座(511)的左端端部以及所述后托臂铰接座(521)的左端端部同轴铰接在所述厢体(2)的厢体底板(2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所述车辆底盘(1)包括一对在长度方向既彼此间隔又相互保持并行的底盘大梁(11),在一对底盘大梁(11)之间间隔连接有底盘横梁(12),所述厢体(2)设置在一对底盘大梁(11)上;所述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8)在对应于一对底盘大梁(11)的左端的位置连接在所述底盘横梁(12)上;所述的设备束缚机构(9)以彼此对应的状态间隔设置在所述前托臂(51)和后托臂(52)的上部;所述的一对液压缸(4)在彼此前后对应的状态下分别与所述前托臂(51)以及后托臂(52)铰接,所述的液压缸柱(41)通过液压缸柱销轴(412)与所述的液压缸柱连接座(411)连接,而该液压缸柱连接座(411)在对应于所述厢体(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位置与所述底盘大梁(11)固定;所述的托架收回机构(6)包括托架收回前作用缸(61)、托架收回后作用缸(62)、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63)和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64),托架收回前作用缸(61)在对应于前托臂(51)的左端的位置铰接在所述厢体底板(2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该托架收回前作用缸(61)的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611)朝向左并且与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63)的一端铰接,而该托架收回前作用缸柱连杆(63)的另一端与前托臂(51)的左端铰接,托架收回后作用缸(62)位于托架收回前作用缸(61)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后托臂(52)的左端的位置同样铰接在所述厢体底板(2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该托架收回后作用缸(62)的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同样朝向左并且与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64)的一端铰接,而该托架收回后作用缸柱连杆(64)的另一端与后托臂(52)的左端铰接;所述的托架收回前作用缸(61)以及托架收回后作用缸(62)为油缸;所述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8)包括一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一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一前拉簧(83)和一后拉簧(84),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的下部通过前作用缸缸体销轴(811)铰接在前作用缸缸体支承座(812)上,而该前作用缸缸体支承座(812)固定在所述底盘横梁(12)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的上部穿过所述的厢体底板(21)伸展到厢体底板(21)的上方并且该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柱(813)与所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相配合或解除配合,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下部通过后作用缸缸体销轴(821)铰接在后作用缸缸体支承座(822)上,而该后作用缸缸体支承座(822)在对应于前作用缸缸体支承座(812)的后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底盘横梁(12)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上部穿过所述厢体底板(21)伸展到厢体底板(21)的上方并且该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柱(823)同样与所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相配合或解除配合,前拉簧(83)的一端固定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的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厢体底板(21)上,后拉簧(84)的一端固定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缸体上,另一端同样固定在所述厢体底板(21)上;所述设备束缚机构(9)在所述后托臂(52)的上部的设置方式是与在所述前托臂(51)的上部的设置方式相同的,并且设置于前托臂(51)上的设备束缚机构(9)与设置于后托臂(52)上的设备束缚机构(9)相互配成对使用的;设置于所述前托臂(51)的上部的所述设备束缚机构(9)包括一设备抱箍铰接座(91)、一设备抱箍(92)和一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93),设备抱箍铰接座(91)固定在所述前托臂(51)的上部,设备抱箍铰接座(91)的中部通过设备抱箍铰接销轴(921)与设备抱箍铰接座(91)铰接,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93)的缸体在对应于设备抱箍铰接座(91)的前方的位置与前托臂(51)的上部铰接,该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93)的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柱(931)朝向上并且该设备抱箍铰接座驱动作用缸柱(931)的末端通过缸柱铰接销轴(9311)与设备抱箍(92)的前端铰接,而设备抱箍(92)的后端构成为设备抱箍自由端,其中,设备抱箍(92)背对设备抱箍铰接座(91)的一侧构成有抱箍半圆形腔(9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托臂(51)以及后托臂(52)均为镂空的框架状构造,在前托臂(51)的左端下部固定有一前托臂液压缸铰接座(512),在后托臂(52)的左端下部并且在对应于前托臂液压缸铰接座(512)的位置固定有一后托臂液压缸铰接座(522),所述的一对液压缸(4)中的位于前方的一个液压缸的缸体通过液压缸缸体铰接销轴(42)与前托臂液压缸铰接座(512)铰接,而一对液压缸(4)中的位于后方的一个液压缸的缸体同样通过液压缸缸体铰接销轴(42)与后托臂液压缸铰接座(522)铰接;在所述厢体(2)的厢体底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液压缸柱连接座(411)的位置开设有厢体底板液压缸柱连接座让位腔(211),液压缸柱连接座(411)在对应于厢体底板液压缸柱连接座让位腔(211)的位置与所述的底盘大梁(11)固定;在所述厢体底板(21)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前托臂(51)的右端下方以及后托臂(52)的右端下方的位置各设置有一托臂缓冲垫(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厢体(2)的厢体底板(2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前托臂铰接座(511)的位置固定有一厢体底板前销轴座Ⅰ(22),而在对应于所述后托臂铰接座(521)的位置固定有一厢体底板后销轴座Ⅱ(23),在所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一端并且在对应于厢体底板前销轴座Ⅰ(22)的位置延伸有一设备翻转底座前铰接耳Ⅰ(71),而在对应于厢体底板后销轴座Ⅱ(23)的位置延伸有一设备翻转底座后铰接耳Ⅱ(72),设备翻转底座前铰接耳Ⅰ(71)通过翻转底座前铰接耳销轴Ⅰ(711)与所述的前托臂铰接座(511)同轴铰接在厢体底板前销轴座Ⅰ(22)上,而设备翻转底座后铰接耳Ⅱ(72)通过翻转底座后铰接耳销轴Ⅱ(721)与所述的后托臂铰接座(521)同轴铰接在厢体底板后销轴座Ⅱ(23)上,其中,在所述设备翻转底座(7)朝向所述设备(3)的一侧固定有一设备固定盘(7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厢体底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以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厢体底板作用缸让位腔(213),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以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上部途经厢体底板作用缸让位腔(213)伸展到厢体底板(21)的上方,并且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的缸体的上部构成有一缸体前拉簧固定耳(814),而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的缸体的上部构成有一缸体后拉簧固定耳(824),缸体前拉簧固定耳(814)与所述前拉簧(83)相对应,缸体后拉簧固定耳(824)与所述后拉簧(84)相对应,在厢体底板(21)上并且在对应于缸体前拉簧固定耳(814)的右侧的位置固定有一前拉簧固定座(214),而在对应于缸体后拉簧固定耳(824)的右侧的位置固定有一后拉簧固定座(215),所述前拉簧(83)的一端与缸体前拉簧固定耳(814)固定,而另一端与前拉簧固定座(214)固定,所述后拉簧(84)的一端与缸体后拉簧固定耳(824)固定,而另一端与后拉簧固定座(215)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翻转底座(7)的设备翻转底座自由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柱(813)的位置固定有一前支撑配合销(74),而在对应于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柱(823)的位置固定有一后支撑配合销(75),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柱(813)的末端固定有一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8131),该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8131)构成有一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81311),该前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81311)与前支撑配合销(74)相配合或解除配合,在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柱(823)的末端固定有一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8231),该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8231)构成有一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82311),该后支撑配合销支承叉腔(82311)与后支撑配合销(75)相配合或解除配合;所述的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前作用缸(81)以及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后作用缸(82)为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托持件(55)为金属或非金属的半圆形托带。
CN201910456143.6A 2019-05-29 2019-05-29 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Active CN110171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6143.6A CN110171343B (zh) 2019-05-29 2019-05-29 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6143.6A CN110171343B (zh) 2019-05-29 2019-05-29 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1343A CN110171343A (zh) 2019-08-27
CN110171343B true CN110171343B (zh) 2024-02-13

Family

ID=67696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6143.6A Active CN110171343B (zh) 2019-05-29 2019-05-29 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13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2064B (zh) * 2022-07-19 2023-10-24 西安索睿科技有限公司 大型制氢电解槽装配用调平翻转一体化工艺装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0461Y (zh) * 1995-10-11 1996-11-20 吉林市环卫汽车改装厂 封闭式自卸汽车
JP2007331677A (ja) * 2006-06-19 2007-12-27 Hanamidai Jidosha:Kk 車輌の荷台傾動装置及び荷台傾動方法
CN104325919A (zh) * 2014-10-29 2015-02-04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展示车的展示平台支撑立柱自动控制装置
CA2943066A1 (en) * 2016-09-22 2018-03-22 Bernardo Sawatzky Pick-up truck cargo lift system and method
CN210047386U (zh) * 2019-05-29 2020-02-11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40461Y (zh) * 1995-10-11 1996-11-20 吉林市环卫汽车改装厂 封闭式自卸汽车
JP2007331677A (ja) * 2006-06-19 2007-12-27 Hanamidai Jidosha:Kk 車輌の荷台傾動装置及び荷台傾動方法
CN104325919A (zh) * 2014-10-29 2015-02-04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展示车的展示平台支撑立柱自动控制装置
CA2943066A1 (en) * 2016-09-22 2018-03-22 Bernardo Sawatzky Pick-up truck cargo lift system and method
CN210047386U (zh) * 2019-05-29 2020-02-11 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1343A (zh)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01933C (en) Impact absorbing tailgate
CN110171343B (zh) 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US20190061847A1 (en) Tandem lift auxiliary axle assembly
CN105691277B (zh) 隧道清障车
CN1665712A (zh) 支柱
CN210047386U (zh) 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CN202463748U (zh) 大型车辆侧面防撞保险护栏
US3091431A (en) Jack
CN101973251B (zh) 车载机械支腿
CN108146522A (zh) 一种框架式液压备胎支架
CN207466780U (zh) 微型电动消防车底盘
CN209892255U (zh) 一种支护装置以及锚杆钻车
JP2007176465A (ja) 運搬車両
US3012813A (en) Truck body cover having foldable, hinged panels
NL1014496C1 (nl) Anti-beklemmingsinrichting voor open veiligheidsframes van bijvoorbeeld vorkheftrucks.
CN205674988U (zh) 一种翻斗车防撞装置
CN211943563U (zh) 一种消防机器人的底盘防倾覆机构
CN213948571U (zh) 高强度自动焊接车架
CN214031445U (zh) 用于吊装设备的跟随翻转设备
CN204713011U (zh) 自卸汽车后防钻装置及具有该后防钻装置的自卸车
CN204701407U (zh) 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
CN218343614U (zh) 一种新型平板运输车
CN217598504U (zh) 一种半挂车的后防护装置
CN219315566U (zh) 一种道路限高装置
RU148442U1 (ru) Эвакуатор-автово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