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04C - 电连接器及其触头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其触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604C CN1101604C CN98122800A CN98122800A CN1101604C CN 1101604 C CN1101604 C CN 1101604C CN 98122800 A CN98122800 A CN 98122800A CN 98122800 A CN98122800 A CN 98122800A CN 1101604 C CN1101604 C CN 110160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hangnail
- chamber
- dividing wall
- electric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舌状触头,其具有较大的触头卡持力,同时当触头卡持在壳体中时避免应力集中。电连接器1具有绝缘壳2,绝缘壳2具有在上下腔46、46’之间的隔离壁37,用于与垂直延伸的倒刺(第一倒刺)76接合;在同一排的腔54,用于与倒刺(第二倒刺)78接合,从而通过触头70的接合而防止绝缘壳内的应力集中。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触头,特别涉及用于固定沿插入方向隔开的具有垂直和水平方向倒刺的触头的电连接器,以及这种电连接器的触头。
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在触头的两侧边设置倒刺,以在倒刺和腔内壁之间实现干涉配合而将触头固定在绝缘壳的腔内。例如,JP-A-6-150999公开了一种如图14所示具有触头卡持件的电连接器100。
插入电连接器100中腔102的是具有倒刺104、106的触头110,倒刺104、106卡入隔离壁112而产生应力从而配合相邻腔102、104之间的隔离壁。
由于是通过倒刺在隔离壁中产生应力,隔离壁通常要具有足够的厚度,从而提供必要的强度,使得很难将触头设置得更近(或高密度地设置)。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倒刺104、106相互偏离而用于有效地避免在隔离壁中的应力集中。然而,有效卡持力的大小受到一定的限制。
考虑了上述原因,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较大触头卡持力的电连接器及用于电连接器的触头,这种电连接器不会产生由壳体的裂缝等降低强度的不合理的较大应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在插入壳体时具有较大卡持力的触头。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包括具有倒刺的触头,触头插入并由倒刺卡持在绝缘壳的多排腔中,其特征在于倒刺包括伸入上排腔和下排腔之间的隔离壁的第一倒刺和伸入同一排的相邻腔之间的隔离壁并与第一倒刺在轴向偏离的第二倒刺。
本发明的触头在纵向上一端为舌状接触部而另一端为U形部,其中倒刺在接触部的侧边和U形部的自由端形成。
壳体中上排腔和下排腔之间的隔离壁最好比同一排的相邻腔之间的隔离壁厚。
与水平倒刺接合的腔最好在垂直方向的一侧是开口的。倒刺最好为锯齿状的。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平面图;
图4为图1中电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5为图2中点划线环绕部分的放大局部主视图;
图6为图4中点划线环绕部分的放大局部后视图;
图7为沿图2中7-7线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与通过托架与另一触头相连的本发明的舌状触头的平面图;
图9为图8中舌状触头的主视图;
图10为从图8中箭头A的方向看到的侧视图;
图11为图7中虚线环绕的卡持部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
图12为沿图2中12-12线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虚线环绕部分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
图14为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2、3和4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主视图、平面图和后视图。下面参照图1-4描述电连接器1。绝缘壳2由任一种合适的塑料制成并具有长方形的凸缘4和从凸缘4向前伸出的配合部6。配合部6形成有用于容纳信号舌状触头(下面简称为触头)70的配合凹部8(见图8和9)和容纳电源插头(未示出)的腔10。腔10从壳体2的配合面12延伸到后端。
配合部6在两排垂直腔之间形成有容纳可配合连接器的隔离壁的槽14。此外,配合部6的侧壁16和18在连接器1的插入和抽出方向上形成有键槽16a、18a、18b,用于固定可配合的连接器。凸缘4在其两端形成有圆形开口22和椭圆形开口24。在先将圆形开口22与面板(未示出)上的安装孔对齐而后将椭圆形开口24与面板上的另一安装孔对齐之后,凸缘4通过螺栓安装在面板上。椭圆形开口24适于吸收面板上安装孔的任意公差。
如图1和2中清楚示出的,在配合凹部中设置有用来在其两个表面设置信号触头70的板部26。在板部26的两个表面形成多个在其中放置触头70的通道28。触头70的形状及其卡持方式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图2中的长方形开口32针对制成下面描述的卡臂30模具的芯针形成。
下面参照图5和6描述触头70的安装部。图5为图2中点划线环绕区域的放大主视图。多个隔离壁52以预定的间隙形成在板部26上,板部26具有导向端部26a和与导向端部26a连续形成的锥部26b、26e。锥部52a靠近各隔离壁52的端部形成,用于与导引可配合连接器的锥部26a、26e相协作。通过板部26的底表面26d,通道28在隔离壁52之间形成。
各触头70插入各通道28的底。腔54延伸到配合凹部8的底壁36而与板部26的表面26d对齐。触头70适于穿过腔54。触头70通过隔离壁52的侧壁52b与触头70的两侧边79重叠而保持就位(见图8)。
图6示出的是图4中点划线环绕区域的局部放大的后视图。可以看到触头70在凸形腔46中的横截面。各触头70在U形接触部分的自由端形成有倒刺76a和76b(在图8中总的用76表示),用于与对应腔46的内表面干涉配合(见图8)。下面将详细描述倒刺76。
图7示出的是沿图2中7-7线的纵向剖视图。板部26从大致配合凹部8底壁36的中心向配合面12延伸。板部26的导向端部26a较细并且通过锥部26b与较粗的基部26c连接。在基部26c形成放置触头70的通道28。
触头70由通道28和底壁36卡持并向后延伸通过。壳体2在其后端形成有容纳单个连接器(未示出)的开口38。放在配合凹部8和开口38中的触头部分为接触部74、77,用于与配合连接器电连接。在开口38内形成从底壁36向向后延伸的卡臂30。向内延伸的凸起30a在卡臂30的前端形成,用于与插入的连接器接合并将其卡持住。在凸起30a的后面的开口38的内表面44之间形成有间隙42而使卡臂30可以偏离。
下面参照图8至10描述触头70的结构和形状。图8为由载体72互相连接的两触头70的平面图。图9至10为分别为触头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首先参照图8和9。接触部74是平面形的并具有微宽的前部74a、大致在中心部与载体72相连的连接部74b、位于侧边的两锯齿倒刺(第二倒刺)78a、78b。倒刺78a、78b总称为倒刺78。在用于电连接器之前,触头70沿剪切线C从载体72上剪下。接触部77形成U形,在接触部77的自由端部朝着画面的前部形成两锯齿倒刺76a和76b(第一倒刺),如图9所示。显然,倒刺76和78在触头的轴向或纵向上偏离。导向锥部76c在触头部77的后端形成。倒刺78a、78b水平延伸而形成,而倒刺76a、76b垂直延伸而形成。图10为从图9中箭头A方向看到的侧视图,清楚示出了接触部77的U形部。
图11中示出的是图7中点划线环绕的卡持部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接触部77的倒刺76a、76b与底壁36中腔46的内壁接合。在本实施例中,腔46、46’形成两排,触头70放置在腔中而使在上下排腔中的倒刺76a、76b相互面对。电连接器的上下排腔之间的隔离壁37通常比同一排相邻腔之间的隔离壁52厚。因此,触头70通过深深插入隔离壁37的倒刺76a、76b而固定在底壁部分,因为倒刺76a、76b向着垂直腔46,46’之间的隔离壁37垂直延伸,故不与水平腔46之间的隔离壁53接合。由于与水平相邻腔之间的隔离壁52相比,垂直方向的隔离壁37足够厚,接合或卡持足够牢固,并能保证触头在底壁36不会因较大的倒刺76a、76b应力产生裂缝。另一方面,倒刺78a、78b与板部26内的通道28接合,下面参照图12和13进行描述。
图12中示出的是沿图2中12-12线的剖视图,图13示出的是图12中点划线环绕的放大的局部剖视图。参照图12和13描述触头70的卡持。在图12中,示出的是不带触头的电源触头的腔10。在腔46、54中放置的是触头70。腔46或底壁36中的触头70与腔46的内表面接合,通过腔54中的倒刺78a、78b而与通道28稍微接合,从而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
从这些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薄的隔离壁52可使触头70设置得更紧密,从而获得较高的密度。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隔离壁52的宽度远远小于触头70的宽度。
尽管本发明参照上述实施例详细地进行了描述,应该明白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具体的应用或需要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通过在上下排腔之间的垂直隔离壁内延伸的第一倒刺和在同一排相邻腔之间的隔离壁内延伸的第二倒刺而实现触头的卡持,从而呈现下述优点。
相邻腔之间的隔离壁内可以有效地避免应力集中并同时提供足够的触头卡持力。这保证了触头的高密度设置,并通过可靠的电连接使电连接器小型化而不会在壳体中产生裂缝。
本发明的触头包括在纵向上一端的舌状接触部和另一端的U形部,倒刺分别在接触部的侧边和U形部的自由端形成。该结构简单并易于制造。此外,连接器以较大的卡持力保持在壳体中。
Claims (2)
1.一种电连接器(1),包括具有倒刺(76,78)的多个触头(70),所述触头(70)卡持在绝缘壳体(2)的多排腔中,其特征在于,倒刺(76,78)包括伸入上排腔(46)和下排腔(46′)之间的隔离壁(37)的第一倒刺(76)和伸入同一排的相邻腔(46,54)之间的隔离壁(52)并与第一倒刺(76)在轴向偏离的第二倒刺(78)。
2.一种电连接器的触头(70),包括在纵向上一端的舌状接触部(77)和另一端的U形部,其中倒刺(76,78)在所述接触部(77)的侧边和所述U形部的自由端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SG98000300 | 1998-01-06 | ||
SG1998000030A SG71747A1 (en) | 1998-01-06 | 1998-01-06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tact therefo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22774A CN1222774A (zh) | 1999-07-14 |
CN1101604C true CN1101604C (zh) | 2003-02-12 |
Family
ID=20429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81228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604C (zh) | 1998-01-06 | 1998-12-08 | 电连接器及其触头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324747B2 (zh) |
CN (1) | CN1101604C (zh) |
SG (1) | SG7174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3088418A (ja) * | 2021-12-15 | 2023-06-27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1998
- 1998-01-06 SG SG1998000030A patent/SG71747A1/en unknown
- 1998-10-21 JP JP30017398A patent/JP332474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12-08 CN CN98122800A patent/CN110160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H11204187A (ja) | 1999-07-30 |
JP3324747B2 (ja) | 2002-09-17 |
SG71747A1 (en) | 2000-04-18 |
CN1222774A (zh) | 1999-07-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224C (zh) | 电路板安装用连接器的紧固装置 | |
CN101626125B (zh) |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方法 | |
US4767350A (en) | Receptacle and plug assembly | |
CN2588566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909577Y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197206C (zh) | 防水式绝缘位移式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320708C (zh) | 电信插座组件 | |
CN1897365A (zh) | 电信插座组件 | |
CN1221519A (zh) | 屏蔽式缆线连接器 | |
KR20020046224A (ko) | 터미널 포지션 하우징 조립품 | |
CN1610191A (zh) | 电连接器 | |
CN1604399A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系统 | |
US5542851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 |
EP2051338A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JPH10100814A (ja) | 電気接続箱の接続構造及び接続方法 | |
CN1607699A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1282284C (zh) | 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 |
CN1146081C (zh) | 具有终端对准装置的电连接器 | |
CN1947311A (zh) | 具有改进的触头阻挡件的电连接器外壳以及包括所述外壳的电连接器 | |
CN1247391A (zh) | 接插件和连接方法 | |
KR20030084651A (ko) | 와이어 유지 커넥터 블록 | |
CN1485952A (zh) | 卡连接结构及其使用的卡连接器 | |
CN1101604C (zh) | 电连接器及其触头 | |
WO2020009925A1 (en) | Connector hous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
CN1871746A (zh) | 电缆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212 Termination date: 2011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