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2227A - 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52227A
CN110152227A CN201910442839.3A CN201910442839A CN110152227A CN 110152227 A CN110152227 A CN 110152227A CN 201910442839 A CN201910442839 A CN 201910442839A CN 110152227 A CN110152227 A CN 110152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pump
outlet
petrol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28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52227B (zh
Inventor
俞颖飞
傅炜荣
求迪飞
吕杭科
寿建禄
傅华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unhua Zhik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OQ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OQ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OQ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428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52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52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2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52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52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27/00Fire-fighting land veh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28Accessories for delivery devices, e.g. suppo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3/00Hose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3/00Hose accessories
    • A62C33/04Supports or clamps for fire h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3/00Hose accessories
    • A62C33/06Hose or pipe brid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7/00Control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5/00Making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s immediately before use
    • A62C5/02Making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s immediately before use of foa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防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包括灭火装置、水带和用于牵引水带的水带牵引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接通至一进水分流过渡总管,所述进水分流过渡总管还接通有至少两根进水分流支管,其中,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还接通至一汽油机泵,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还接通至一电机泵,所述汽油机泵和电机泵还都分别接通有一向上延伸的出水分流支管,所有出水分流支管均接通至一出水汇流总管,所述出水汇流总管还接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具有用于与所述水带相连的出水口,可以扩大灭火区域范围。

Description

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消防车进行灭火,都是在消防车附近进行灭火,消防车需要靠近灭火地点进行灭火,如公开号为107281675A公开的一种消防车,消防车包括:车身、伸展臂架和消防炮;车身上设置有防护装置,车身内设置有驾驶舱,驾驶舱为密封式结构,以防止毒气的进入;伸展臂架与车身转动连接;消防炮与伸展臂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消防炮通过布置在伸展臂架上的管道与设置在车身上的灭火剂箱连接。通过将伸展臂架与车身转动连接,并将消防炮与伸展臂架的顶部转动连接,实现消防炮可跟随伸展臂架进入火场内部,直指火源,实施快速有效的灭火,提高灭火的精准度,进而减少火势蔓延的时间,降低财产的损失;由于消防炮与伸展臂架的顶部转动连接,可实现消防炮的360度旋转,扩大了消防车的灭火范围,进而提高消防车的适用范围。虽然这种消防车已经改善了灭火效率问题,但是当沿途有路障等消防车难以靠近灭火现场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不便,使用还是有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扩大灭火区域范围的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包括灭火装置、水带和用于牵引水带的水带牵引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接通至一进水分流过渡总管,所述进水分流过渡总管还接通有至少两根进水分流支管,其中,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还接通至一汽油机泵,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还接通至一电机泵,所述汽油机泵和电机泵还都分别接通有一向上延伸的出水分流支管,所有出水分流支管均接通至一出水汇流总管,所述出水汇流总管还接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具有用于与所述水带相连的出水口。
通过水带牵引装置可以代替消防车或者人工将水带送至更远距离的灭火现场,将水带接通现场的灭火设备就能进行有效的灭火,水带牵引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小型智能化运载设备,同时,通过电机泵和汽油机泵这种水增压设备,保证,水带长距离输送后,最终输出的水压得以保证,达到有效灭火的目的,水带牵引装置移动更加灵活,并可以带着水带在很多复杂路段行进。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水带牵引装置为机器人运输车。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灭火装置具有1号汽油机泵、2号汽油机泵、3号汽油机泵和电机泵。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1号汽油机泵、2号汽油机泵、3号汽油机泵和电机泵从左向右依次间隔排列。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1号汽油机泵、2号汽油机泵、3号汽油机泵的额定压力均为0.6MPa且流量均为16L/s。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电机泵的额定压力为0.5MPa及流量为28L/s。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出水分流支管和出水汇流总管之间通过一水平过渡管连通。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出水管上安装一个泡沫比例混合器,所述泡沫比例混合器还接通至泡沫液泵。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泡沫液泵具有两台,一台为380V交流电驱动泡沫液泵,另一台为48V直流电驱动泡沫液泵。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灭火装置配备一个立方体状的外防护罩。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增压用的泵的设计以及管路是涉及,使得水的增压更加稳定,设备的可靠性更高,不容易出现故障,同时能将水带输送至更加远的地方并可以经过复杂路段等,灭火区域得到极大提升,安全性也更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得以保障。
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另一种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包括基础承载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承载台上的灭火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灭火装置的控制柜和用于牵引水带的水带牵引装置,所述灭火装置具有用于与所述水带相连的出水口,所述基础承载台上具有用于承载所述灭火装置的第一上表面和用于承载所述控制柜的第二上表面以及用于停放所述水带牵引装置的第三上表面,所述第一上表面、所述第二上表面和所述第三上表面两两之间的相对位置当在所述灭火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偏移距离不超过50cm。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一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住。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一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三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住。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二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三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住。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第一上表面上铺设有一框型安装架,所述灭火装置安装在所述框型安装架上。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框型安装架为由四根外边框首尾依次相连接形成的矩形状框架,其中有两根相对的外边框之间安装有若干间隔排列的第一加强梁,而另外两根相对的外边框之间安装有若干间隔排列的第二加强梁。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灭火装置在竖直投影平面内有80%以上的投影处于所述框型安装架的四根所述外边框所包围的区域内。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灭火装置中90%上的部分处于所有第一加强梁和第二加强梁中位置最低的加强梁的上方区域内。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水带牵引装置为机器人运输车且其上安装有一用于夹持水带的夹头。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灭火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接通至一进水分流过渡总管,所述进水分流过渡总管还接通有至少两根进水分流支管,其中,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还接通至一汽油机泵,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还接通至一电机泵,所述汽油机泵和电机泵还都分别接通有一向上延伸的出水分流支管,所有出水分流支管均接通至一出水汇流总管,所述出水汇流总管还接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具有所述出水口。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个系统通过基础承载台将各个装置集中在一起,方便一起运输,而且当使用的时候,水带牵引装置可以离开第三上表面对水带进行牵引,也即将送水的距离延长,将堆放好的水带牵引至灭火现场,而不用整个系统都移动过去,使用起来更加灵活,而且这种集成式的结构的本身结构稳定性和使用时的稳定性都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上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结构连接水带后的右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结构配有外防护罩后的后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前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承载台,2、灭火装置,3、控制柜,4、水带牵引装置,20、出水口,11、第一上表面,12、第二上表面,13、第三上表面,5、框型安装架,501、第一加强梁,502、第二加强梁,40、夹头,21、进水管,211、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1、进水分流支管,2112、出水分流支管,212、出水汇流总管,213、出水管,44、水带,6、蓄电池,7、汽油箱,7a 、1号汽油机泵,7b、2号汽油机泵,7c 、3号汽油机泵,7d、电机泵,7e、泡沫液泵,5a、左边框,5b、右边框,5c、前边框,5d、后边框,200、进水口,2112a 、1号支管,2112b、2号支管,2112c、 3号支管,2112d、 4号支管,2112e、水平过渡管,2112f、弧形过渡连接管,77、泡沫比例混合器,9、外防护罩,51、第一加强板,52、第二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2、3、4、5所示,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包括基础承载台1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承载台1上的灭火装置2、用于控制所述灭火装置2的控制柜3和用于牵引水带44的水带牵引装置4,所述灭火装置2具有用于与所述水带44相连的出水口20,灭火装置2可以采用现有的直接喷水的灭火设备或者是水源输出同时混合泡沫的泡沫灭火设备,或者可以采用本实施例后续提供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进行优化后的灭火装置2。
控制柜3可以采用现有的PLC控制柜来对灭火装置中各个机电设备的开关等进行控制作业,PLC控制柜是指可编程控制柜,控制柜指成套的控制柜,可实现电机开关的控制的电气柜,PLC控制柜具有过载、短路、缺相保护等保护功能。PLC综合控制柜具有过载、短路、缺相保护等保护功能。它具有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功能齐全。可以根据实际控制规摸大小,进行组合,既可以实现单柜自动控制,也可以实现多柜通过工业以太网或工业现场总线网络组成集散DCS控制系统。PLC控制柜能适应各种大小规模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场合。广泛应用在电力、冶金、化工、造纸、环保污水处理等行业中。PLC控制柜可完成设备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控制,实现完美的网络功能,性能稳定、可扩展、抗干扰强等特点,是现代工业的核心和灵魂。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量身设计PLC控制柜,满足用户要求,并可搭配人机界面触摸屏,达到轻松操作的目的,设备更可与DCS总线上位机 modbus、profibus等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或者接入工控机、以太网等实现的控制和监控,这样就可以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通信连接到遥控设备或者远程控制设备以实现遥控控制或者远程控制,当然控制柜3本身可以实现就地控制。
所述基础承载台1上具有用于承载所述灭火装置2的第一上表面11和用于承载所述控制柜3的第二上表面12以及用于停放所述水带牵引装置4的第三上表面13,所述第一上表面11、所述第二上表面12和所述第三上表面13两两之间的相对位置当在所述灭火装置2工作时产生的偏移距离不超过50cm。基础承载台1的左右宽度尽量保持在3m以内,优选为2.5-2.9m左右,基础承载台1的前后长度尽量保持在8m以内,优选为5米左右为宜,基础承载台1可以由若干平板拼接组装完成,也可以通过制作一整块大的平板实现,其应具有至少三个区域并具有至少三个上表面,也即第一上表面11、第二上表面12和第三上表面13,控制柜3应该与第二上表面12保持位置稳定,在运输过程中或者灭火装置2工作过程中,两者应尽量保持两者位置固定的状态为宜,所以控制柜可以依靠其本身重量直接放置在第二上表面12上,并可以进一步通过螺栓螺母等锁紧件与基础承载台1的第二上表面12固定的更加牢固,同样的,在运输过程中或者灭火装置2工作过程中,虽然灭火装置2本身在工作时有较大的抖动,但是其位置也应与第一上表面11保持稳定为宜,所以,灭火装置2也可以依靠其本身重量直接放置在第一上表面11上,并可以进一步与进行现有的普通固定方式安装固定在第一上表面11上,也可采用本实施例后续提供的灭火装置的新的安装方式。而水带牵引装置4则有些不同,其在运输过程中应停放在第三上表面13上保持位置的稳定,但是在灭火过程中,他是需要脱离基础承载台1去向灭火目的地的,所以水带牵引装置4不能一直固定在第三上表面13上,只能是临时的停放,其是灵活使用关键的部分。由此,整个系统是可以通过消防车或者普通货车进行运输的,并在非工作状态下,是集成在基础承载台1上,所以在运输过程中或者是非工作状态下为一体式的结构,而当工作状态下,也即灭火装置2启动后要进行灭火的时候,灭火装置2和控制柜是不会离开基础承载台1的,还是在基础承载台1上并保持位置的稳定,而水带牵引装置4就会拖着水带44离开基础承载台1行进到需要灭火的地点,使得送水的距离延长,将堆放好的水带44牵引至灭火现场,而不用整个系统都移动过去,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水带牵引装置4也是可以通过控制柜直接进行操控,或者是与控制柜有通信的遥控设备或者远程控制设备来进行控制,而在灭火装置2工作时,基础承载台1应保持本身结构的稳定,所以需要,作为载面的第一上表面11、第二上表面12和第三上表面13三者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稳定,不要产生又较大的位置偏移,本实施例上述的方案是要求在所述灭火装置2工作时其中每两个表面之间的偏移距离均不超过50cm,当然,最优选是0cm,但是如果是拼接或者组合式的基础承载台1时,可能还是会有位置的变动,所以,较好的方案,是基础承载台1可以加工成一整块的矩形状底板,例如,基础承载台1定做成整块的集装箱底板,例如,现有的钢铁制的集装箱的底板,而灭火系统其他部分设置在基础承载台1上,并可组装配上其他集装箱的侧板、顶板,箱门等,就能将灭火系统相当于设置在集装箱中,可以形成一个集装箱的箱体结构,可以方便运输、防护等,集成性也更好,运输到相应的区域,打开集装箱门就可以进行灭火作业了。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表面11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上表面12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住;所述第一上表面11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三上表面13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住;所述第二上表面12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三上表面13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连接住,三者可以是上述做成整块的集装箱底板的上表连续三个一体连接的表面部分,保持三个载面的位置稳定。有利于灭火工作的稳定性和动力输出。
对于灭火装置的安装方式,可以通过下述方案实现:所述第一上表面11上铺设有一框型安装架5,所述灭火装置2安装在所述框型安装架5上,框型安装架5平铺放置在第一上表面11上,框型安装架5尽量处于基础承载台1整个上表靠后半部分的区域,或者进一步说,框型安装架5的覆盖的区域80%以上处于基础承载台1整个上表靠后侧这一半部分的区域内;
所述框型安装架5优选为由四根外边框首尾依次相连接形成的矩形状框架,首尾连接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丝螺接等现有常规固定方式实现,整个框型安装架5覆盖在基础承载台1上的区域面积优选控制在基础承载台1上表区域面积的40%-70%,其中有两根相对的外边框之间安装有若干间隔排列的第一加强梁501,而另外两根相对的外边框之间安装有若干间隔排列的第二加强梁502,这里4根外边框可以分为左边框5a、右边框5b、前边框5c、后边框5d,左右边框相对,前后边框相对,左右边框之间优选安装若干间隔排列的第一加强梁501,第一加强梁501排列方向优选是前后方向而其本身长度延伸方向优选为左右方向且可以垂直于左右边框本身的前后延伸方向,而前后边框之间优选安装若干间隔排列的第二加强梁502,第二加强梁502排列方向优选是左右方向而其本身长度延伸方向优选为前后方向且可以垂直于前后边框本身的左右延伸方向,第一加强梁501和第二加强梁502就也可以相互垂直呈垂直交叉状。第一加强梁501和第二加强梁502可以通过焊接或者插接等方式安装固定到相对的两个边框之间。
另外,所述水带牵引装置4为机器人运输车且其上安装有一用于夹持水带44的夹头40。机器人运输车现有技术中已经非常成熟了,就例如是可控性更好的无人驾驶车,可以代替人将水带44牵引到灭火现场,水带牵引装置4同样可以通过控制柜、遥控或者远程等方式来控制,水带牵引装置4的行驶速度优选在每分钟60米为宜,系统工作时,水带44的进口连接到灭火装置2的出水口20,另一头也即出口的一头由夹头40夹住,夹头40可以采用上下半圆箍的拼接式夹持结构,然后控制水带牵引装置4行进至指定位置,松开夹头,人工或者自动将水带44出口对接现场的管网或者灭火喷头等以有效出水灭火,夹头两半可以分别连接在气缸或者丝杆上并由通过控制柜、遥控或者远程等方式来控制夹紧和松开的作业。机器人运输车进一步可以安装机械手,并在机械手上安装有视觉系统,用于自动对接水带44与灭火现场管网,也可以配置远距离图形传输系统、红外夜视360°旋转摄像头,使得人员在安全范围内观察火情;当然可以机械手可以设置多个,其中有一个机械手可以代替夹头来完成夹住或者松开水带44的作业。
关于灭火装置2的进一步设计如下:可以包括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接通至一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所述进水分流过渡总管还接通有至少两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其中,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还接通至一汽油机泵,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还接通至一电机泵,所述汽油机泵和电机泵还都分别接通有一向上延伸的出水分流支管2112,所有出水分流支管2112均接通至一出水汇流总管212,所述出水汇流总管212还接通有出水管213,所述出水管213具有所述出水口20。
根据上述设计的灭火装置中基本的管路流通结构,具体的连通关系和各个管道的设计如下:所述进水管21可选用前后延伸的直通管,优选仅仅具有一个出口和一个进口并分别在前后侧,进水管21进口作为进水口200,进水管21的出口连通至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7的进口,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7可选用一个进口和多个出口的,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7的每个出口均可连通至一进水分流支管2111的进口,那就有两根以上的进水分流支管2111,进水分流支管2111也可采用前后延伸的直通管,也是优选仅仅具有一个出口和一个进口并分别在前后侧,其中,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的出口连通至一汽油机泵的进口,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的出口连通至一电机泵的进口,所述汽油机泵的出口连通有向上延伸的一出水分流支管2112的进口,所述电机泵的出口也连通有一向上延伸的出水分流支管2112的进口,出水分流支管2112可采用上下延伸的直通管,并优选仅仅具有一个出口和一个进口并分别在上下侧,一个泵配一根出水分流支管2112和一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所有出水分流支管2112的出口均连通至一出水汇流总管212,所以出水汇流总管212可选用多个进口和一个出口的,这样,每根出水分流支管2112的出口可以对应连通到出水汇流总管212的其中一个进口,而出水汇流总管212的出口只有一个,并接通出水管213的进口,而出水管213的出口即为出水口20,出水管213可选用前后延伸的直通管,优选仅仅具有一个出口和一个进口并分别在前后侧;
进水管21的进口与消防栓连接,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的若干出口用于接通进水分流支管2111的进口,进水分流支管2111的出口要么连接到汽油机泵的进口,要么连接至电机泵的进口,本实施例中优选三台汽油机泵和一台电机泵,分别标记为1号汽油机泵7a、2号汽油机泵7b、3号汽油机泵7c和电机泵7d,这些泵都用来给水增压并输出,每台汽油机泵优选为额定压力0.6MPa、流量为16L/s的,电机泵7d优选为380V电机驱动管道增压泵且优先额定功率为22KW 、额定压力为0.5MPa及流量为28L/s,每台泵的进出口处,均装有电动蝶阀,控制进水与出水,泵的出口处还均设有止回阀,防止压力水倒流或者互串,这4个泵的出口都配有一出水分流支管2112并与出水分流支管2112进口连通,分别标记为1号支管2112a、2号支管2112b、3号支管2112c和4号支管2112d,出水分流支管2112和出水汇流总管212之间还可以配置一段水平过渡管2112e来连通以优化性能。进一步优化布置:进水管21从后向前延伸并优选处在框型安装架5左右靠中间的位置,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位于进水管21的前侧并在左右方向延伸,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的进口在其后侧部位靠左右中间的位置,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的出口优选为4个,左右两侧各一个出口,然后其前侧部位上具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出口,这样就有从左到右4个间隔分布的出口并且这四个出口分别连通从左向右间隔设置的四根向前水平延伸的进水分流支管2111;从左向右数三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依次分别接通1号汽油机泵7a、2号汽油机泵7b、3号汽油机泵7c的进口,最右侧的进水分流支管2111接通电机泵7d的进口,所以这4个泵呈左右间隔分布,1号汽油机泵7a、2号汽油机泵7b、3号汽油机泵7c的进口均优选朝后方而出口朝上方且进一步优选呈垂直状,电机泵7d的进口均优选朝后方而出口朝前方且进一步优选前后相对的直线延伸状;1号汽油机泵7a、2号汽油机泵7b、3号汽油机泵7c和电机泵7d出口分别依次接通1号支管2112a、2号支管2112b、3号支管2112c和4号支管2112d的进口,1号支管2112a、2号支管2112b、3号支管2112c和4号支管2112d的出口连通至出水汇流总管212的相应进口,出水汇流总管212在左右方向延伸且其进口优选为4个,左右两侧各一个进口,然后其后侧部位上具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进口,这样就有从左到右4个间隔分布的进口并且这四个进口分别连通从左向右间隔设置的1号支管2112a、2号支管2112b、3号支管2112c和4号支管2112d的出口, 1号支管2112a、2号支管2112b、3号支管2112c优选处于前后间相同的位置并位于出水汇流总管212的后侧,而4号支管2112d优选在3号支管2112c的右前方并还在出水汇流总管212右前方,出水汇流总管212的右侧进口和4号支管2112d的上侧出口之间可以通过一根向右前方向延伸的水平过渡管2112e来连通,而1号支管2112a、2号支管2112b、3号支管2112c的上侧出口和出水汇流总管212的进口之间则可以分别通过向前延伸的水平过渡管2112e来接通,出水汇流总管212的仅优选一个出口并位于其前侧部位靠左右中间的位置,该出口接通有出水管213的进口,出水管213向前延伸,所述出水管213的出口即为出水口20,出水口20用于和水带44进口连接;另外,各个邻近的需要接通的管道和管道或者是管道和泵之间彼此相应的要接通的管口如果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即对接的两个管口朝向存在一定角度的情况下,优选采用一根弧形过渡连接管2112f来过渡,例如,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的左侧出口和左侧的进水分流支管2111的后侧进口之间就优选配置一段弧形过渡连接管2112f来连接接通。综上,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出水通路,该系统可以实现额定工作压力:1.2MPa,额定工作流量:27L/S,当然,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各个泵的工作方式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来调整各个工作参数,以满足不同环境灭火的需求,而达到有效灭火的目的,又可以保持系统结构的稳定;另外,可以通过65mm口径的消防栓供水,水带44可以采用80mm口径的;整个系统自动移动至50 米以内任一指定工位投入灭火战斗的作业可以非常好地实现,不仅使用灵活,灭火效果好,而且设备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可控性高,安全性高,设备的故障率非常低。具有操作简单、启动方便、压力高、流量大、工作稳定可靠灯特点,还可以配备泡沫液泵,使得水与泡沫液自动混合后出水,可灭A类、B类火,适用于电站,城市/乡镇易燃易爆生产型企业,大型仓库,油库车站,码头,等需要消防防范的单位。本系统中可以配置两个泡沫液泵7e,优选一台380V交流电驱动泡沫液泵和一台48V直流电驱动泡沫液泵,如果是需要泡沫液混合的灭火,出水管213上前后出口和进口之间的管道部位上还需要再开通一个泡沫液进口并在该进口位置安装一个泡沫比例混合器77,泡沫比例混合器77和两个泡沫液泵7e之间都可以直接通过长的连接管接通即可,泡沫液泵7e再接通至泡沫液罐等泡沫供应设备,泡沫液泵7e从泡沫液罐吸入泡沫液,再通过连接管送至泡沫比例混合器77,当出水管213有压力水经过时,自动吸入泡沫液,泡沫比例混合器77可选用6%泡沫比例混合器。
灭火装置还应该配备蓄电池6,可以为控制柜、汽油机泵启动、直流泡沫液泵、阀门开闭、箱体照明及百叶窗和换气扇供电;箱体顶部装有太阳能板,可为蓄电池6和牵引水带的机器人运输车电池充电,还应配备汽油箱7为汽油机泵提供存储燃料汽油。
基于上述设计,本系统可以采用多种工作方式,例如,当没有市电时,主要由蓄电池6供电,蓄电池6支持3台汽油机泵和48V直流电驱动泡沫液泵工作,根据需求启用一台或者两台或者三台汽油机泵,如果需要混合泡沫液,则还可以开启48V直流电驱动泡沫液泵,优选其中两台汽油机泵为主要泵,一台为备用泵,可以自动选择启动任意两台汽油机泵并配合48V直流电驱动泡沫液泵使用;当有市电, 3台汽油机泵、电机泵7d、380V交流电驱动泡沫液泵和48V直流电驱动泡沫液泵均可以使用,根据需要任意选择搭配来进行灭火。该系统无需多余的操作,运用控制柜PLC控制各个部件的启动与停机,当遇到火灾,没市电时直接运行汽油机泵组,按下按钮就自动启动,供水,当有市电时,可任意选择各个泵搭配的灭火工作。
所述灭火装置2还可以配备一个立方体状的外防护罩9,架在所述框型安装架5的四根外边框上,外防护罩9的前后左右都可开设通风窗口以利于通风检修等,并在其可以另配备换气扇和电动百叶窗,使用时换气扇与电动百叶窗自动开启,保证灭火装置2区域空气流通,电动百叶窗可以安装在外防护罩9左右两侧部位上,换气扇可以安装在外防护罩9后侧部位靠上的位置,电动百叶窗的风量优选为换气扇的两倍以上,外防护罩9的前后具有供出水管和进水管伸出和限位的开孔,外防护罩9的顶部还开设有供汽油机泵的尾气管向上伸出并限位的开孔。
所述灭火装置2在竖直投影平面内有80%以上的投影处于所述框型安装架5的四根所述外边框所包围的区域内。也即,灭火装置2从进水管21的进水口200到出水口20之间的所有安装在框型安装架5上的器件尽可能处在框型安装架5的区域内,供其更好地进行支撑以及提高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灭火装置2中90%上的部分处于所有第一加强梁501和第二加强梁502中位置最低的加强梁的上方区域内。第一加强梁501和第二加强梁502优选是高出基础承载台1上表并处于悬空状态,并保持灭火装置2中的器材基本上都要在最低的加强梁的上方,减少灭火装置2中的器材工作时与基础承载台1的碰触,也为了有较好的减振效果。灭火装置2也即进水管21、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进水分流支管2111、汽油机泵、电机泵、出水分流支管2112、出水汇流总管212、出水管213。进一步优选:所述框型安装架5安装有从前向后三根第一加强梁501以及从左向右两根第二加强梁502,这三根第一加强梁501的高度一致,这两根第二加强梁502的高度一致,第一加强梁501的高度大于第二加强梁502的高度,第一加强梁501靠在第二加强梁502的上表面上,三个汽油机泵的底部直接安装在最前方的第一加强梁501的上表面部位上,仅通过最前方的那一根第一加强梁501来支撑,而电机泵则不同,电机泵安装在一个第一加强板51的上部,第一加强板51可以采用矩形板并且其同时架设固定在最前方的第一加强梁501和中间的第一加强梁501的上表面上,所以电机泵由前中两根间隔的第一加强梁501来支撑,这样,结构的稳定性更好,而且各个泵之间的共振风险降低;上述两个泡沫液泵是分别安装在左右两根第二加强梁502的上部且均处于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后侧,其中,两个泡沫液泵还处在进水管的左右两侧,这两根第二加强梁502也处在进水管的左右两侧,这两根第二加强梁502分别可以固定一第二加强板52,这两个泡沫液泵分别安装在这两个第二加强板52上,这两个第二加强板52这位于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后侧并处于进水管的左右两侧;第一加强梁501和第二加强梁502均可以采用矩形管状结构梁,第一加强梁501内部在其左右延伸方向左右贯通以形成中空管结构,第二加强梁502内部在其前后延伸方向前后贯通以形成中空管结构,进一步,第一加强梁501和第二加强梁502的中空处可以填充吸音棉,整个结构的散热性、稳定性、减噪性等均得到极大提升;所有汽油机泵的泵轴沿前后方向设置,电机泵的泵轴沿上下方向设置,所有泡沫液泵的泵轴沿左右方向设置;左侧泡沫液泵的重心在靠左侧的第二加强板52的左侧位置,右侧泡沫液泵的重心在靠右侧的第二加强板52的右侧位置,汽油机泵的重心在最前方的第一加强梁501的正上方区域内,电机泵的重心在最前方的第一加强梁501和中间的第一加强梁501之间的上方靠中间的区域内;所有加强板、加强梁、外边框都可以采用金属结构,例如钢铁制的结构。
实施例2,其为实施例1的一种简化结构,不限于集成式的结构,具体为:一种灭火系统,包括灭火装置2、水带44和用于牵引水带的水带牵引装置4,所述灭火装置2包括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接通至一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所述进水分流过渡总管还接通有至少两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其中,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还接通至一汽油机泵,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还接通至一电机泵,所述汽油机泵和电机泵还都分别接通有一向上延伸的出水分流支管2112,所有出水分流支管2112均接通至一出水汇流总管212,所述出水汇流总管212还接通有出水管213,所述出水管213具有用于与所述水带相连的出水口20。
灭火装置可以和水带牵引装置4直接配合作为一种灵活的移动系统使用,灭火装置可以设置在移动的设备或者固定的工作场合都可以。
同样的,所述水带牵引装置4也可以是机器人运输车。所述灭火装置2同样可以具有1号汽油机泵7a、2号汽油机泵7b、3号汽油机泵7c和电机泵7d,并且所述1号汽油机泵7a、2号汽油机泵7b、3号汽油机泵7c和电机泵7d也是可以从左向右依次间隔排列,等等,实施例1中中灭火装置的均可以沿用。

Claims (10)

1.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灭火装置(2)、水带(44)和用于牵引水带的水带牵引装置(4),所述灭火装置(2)包括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接通至一进水分流过渡总管(211),所述进水分流过渡总管还接通有至少两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其中,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还接通至一汽油机泵,至少有一根进水分流支管(2111)还接通至一电机泵,所述汽油机泵和电机泵还都分别接通有一向上延伸的出水分流支管(2112),所有出水分流支管(2112)均接通至一出水汇流总管(212),所述出水汇流总管(212)还接通有出水管(213),所述出水管(213)具有用于与所述水带相连的出水口(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带牵引装置(4)为机器人运输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2)具有1号汽油机泵(7a)、2号汽油机泵(7b)、3号汽油机泵(7c)和电机泵(7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号汽油机泵(7a)、2号汽油机泵(7b)、3号汽油机泵(7c)和电机泵(7d)从左向右依次间隔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号汽油机泵(7a)、2号汽油机泵(7b)、3号汽油机泵(7c)的额定压力均为0.6MPa且流量均为16L/s。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泵(7d)的额定压力为0.5MPa及流量为28L/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分流支管(2112)和出水汇流总管(212)之间通过一水平过渡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213)上安装一个泡沫比例混合器(77),所述泡沫比例混合器(77)还接通至泡沫液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液泵具有两台,一台为380V交流电驱动泡沫液泵,另一台为48V直流电驱动泡沫液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2)配备一个立方体状的外防护罩(9)。
CN201910442839.3A 2019-05-25 2019-05-25 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 Active CN110152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2839.3A CN110152227B (zh) 2019-05-25 2019-05-25 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2839.3A CN110152227B (zh) 2019-05-25 2019-05-25 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2227A true CN110152227A (zh) 2019-08-23
CN110152227B CN110152227B (zh) 2020-07-10

Family

ID=67632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2839.3A Active CN110152227B (zh) 2019-05-25 2019-05-25 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522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0447A (zh) * 2020-05-19 2020-07-28 新乡市金升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柴油机驱动型撬装泡沫灭火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04044A (en) * 1995-08-05 1997-03-12 Iveco Magirus A fire-fighting robot
CN2753415Y (zh) * 2004-11-30 2006-01-25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子母式消防机器人
CN105396242A (zh) * 2015-12-21 2016-03-16 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车管路系统
CN206700551U (zh) * 2017-05-05 2017-12-05 宁波华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带增压装置的消防机器人
CN107537113A (zh) * 2017-10-09 2018-01-05 烟台致远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箱式集成移动灭火装置
CN108815754A (zh) * 2018-06-20 2018-11-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驱动的智能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04044A (en) * 1995-08-05 1997-03-12 Iveco Magirus A fire-fighting robot
CN2753415Y (zh) * 2004-11-30 2006-01-25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子母式消防机器人
CN105396242A (zh) * 2015-12-21 2016-03-16 广东永强奥林宝国际消防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车管路系统
CN206700551U (zh) * 2017-05-05 2017-12-05 宁波华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带增压装置的消防机器人
CN107537113A (zh) * 2017-10-09 2018-01-05 烟台致远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独立箱式集成移动灭火装置
CN108815754A (zh) * 2018-06-20 2018-11-16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驱动的智能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0447A (zh) * 2020-05-19 2020-07-28 新乡市金升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柴油机驱动型撬装泡沫灭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52227B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2046A (zh) 一种自动喷涂机
CN110152227A (zh) 智能化移动灭火系统
CN101238965A (zh) 高效墙体自动清洗系统
CN110124232A (zh) 一体式灭火系统
CN205216010U (zh) 一种氮气消防车
CN114452563A (zh) 一种停车场新能源汽车消防灭火系统
CN102302833A (zh) 一种网格分布式文物古建筑灭火系统
CN213131689U (zh) 一种四向穿梭车自动灭火装置
CN217099795U (zh) 一种应急保障淋浴车
US4726566A (en) Truck-mounted cable pulling system
CN203209356U (zh) 大型清洗车间冷热水清洗系统
CN115352346A (zh) 消防车
EP1907135B1 (en) Transportable and modular washing unit for turboprops of aircraft
CN105457186A (zh) 轮轨式消防列车组
CN205811497U (zh) 一种集控式张力放线系统
CN106369285B (zh) 一种燃气应急抢险移动式高压燃气管道放散系统
RU2632628C1 (ru) Мобиль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дегазации, дезактивации и дезинфекции
CN102335490B (zh) 高压细水雾防化洗消车
CN209519259U (zh) 一种多功能小型电动消防车
CN209392639U (zh) 一种可搭载多种救援器材的移动平台
CN204147455U (zh) 轮轨式消防列车组
CN2930893Y (zh) 环保型多功能空调系统机器人清洗机
CN205825586U (zh) 模块化深冷制氮装置
CN103300798A (zh) 一种新型墙壁清洗装置
CN216988870U (zh) 一种混凝土工程车高压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9

Address after: 311800 floor 1-2, east side, No. 357, Zhongyang Road, Diankou Town, Zhuji Ci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Junhua Zhik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1800 fishing village, shop Town, Zhuji, Zhejiang, Shaoxing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WOQ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telligent mobile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0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Zhuji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Junhua Zhikong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