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6970A - 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6970A
CN110126970A CN201910516929.2A CN201910516929A CN110126970A CN 110126970 A CN110126970 A CN 110126970A CN 201910516929 A CN201910516929 A CN 201910516929A CN 110126970 A CN110126970 A CN 110126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s
velocity composite
car frame
main car
semi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69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张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5169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69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6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6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11/1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包括主车架,所述主车架的前端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前轴,且前轴下方转动安装有前轮,所述主车架下方后端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后轮,所述主车架上方后端的两侧均设有座椅,所述主车架下方中间位置处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半轴,且两组半轴之间连接有速度合成机构,所述速度合成机构包括行星齿轮和差速器,所述行星齿轮的内侧设有差速器;本发明通过速度合成机构实现了速度合成功能,即将两个驾驶者大小不同的脚踏板速度合成为一个速度输出并驱动,适合力量差距不同的老人、成年人、小孩等家庭为单位出行驾驶,让两个驾驶者脚蹬的力量随时随刻都能起到驱动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脚踏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
背景技术
在“环保、休闲、健身”的时代主题下,家庭远距离出行,外出野餐时大多喜欢采用脚踏车这种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但现有的双人脚踏车具有以下缺点:不具有速度合成功能,即在两个驾驶者脚蹬速度大小不同时,蹬慢的人会有明显的“蹬空感”,驾驶者脚蹬的力量很多时候都不能起到驱动的作用;座椅为固定式结构,乘坐不舒服,长时间骑乘容易劳累,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该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通过速度合成机构实现了速度合成功能,即将两个驾驶者大小不同的脚踏板速度合成为一个速度输出并驱动,适合力量差距不同的老人、成年人、小孩等家庭为单位出行驾驶,让两个驾驶者脚蹬的力量随时随刻都能起到驱动的作用,速度合成功能可以充分体现家庭成员间脚蹬协作共同驾驶的乐趣,它为驾驶者提供了并排的交流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包括主车架,所述主车架的前端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前轴,且前轴下方转动安装有前轮,所述主车架下方后端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后轮,所述主车架上方后端的两侧均设有座椅,所述主车架下方中间位置处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半轴,且两组半轴之间连接有速度合成机构,所述速度合成机构包括行星齿轮和差速器,所述行星齿轮的内侧设有差速器,两组所述半轴的内端均与所述差速器连接,所述主车架下方前端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轮盘,所述轮盘上设有脚踏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两组所述半轴的外端均设有第一齿盘,两组所述第一齿盘通过链条分别与两组所述轮盘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车架下方的后端转动安装有联动轴,且联动轴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变速齿轮组,所述行星齿轮通过链条与所述变速齿轮组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联动轴上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齿盘,两组所述后轮的内侧均设有第三齿盘,所述第二齿盘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三齿盘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车架下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托架,且托架前端的两侧均设有锁死装置,所述锁死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单向轴承与所述半轴相适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前轴的上端设有横拉杆,且横拉杆的后端设有梯形臂把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坐板和垫腿架,所述坐板的前端铰接有垫腿架,且垫腿架上方的两侧均铰接有扶手,所述坐板的后端铰接有靠板,所述扶手的后端与所述靠板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速度合成机构实现了速度合成功能,即将两个驾驶者大小不同的脚踏板速度合成为一个速度输出并驱动,适合力量差距不同的老人、成年人、小孩等家庭为单位出行驾驶,让两个驾驶者脚蹬的力量随时随刻都能起到驱动的作用,速度合成功能可以充分体现家庭成员间脚蹬协作共同驾驶的乐趣,它为驾驶者提供了并排的交流空间,同时它的驾驶是独立式的,当一个驾驶者驾驶时,输入速度合成机构的速度只有一个,通过单向轴承可以起到卡死的功能,实现一个驾驶者脚蹬时另一边卡死,使单独输入速度合成机构速度时另一边不会造成干扰,即一人驾驶时,另一人可以一起驾驶或舒适的休息,这样,不同人群可以在他人的陪同下乘坐该车,在惬意的交流环境中享受休闲娱乐的生活,另外,采用平行四边形式铰接机构的变型原理,可以任意调整座椅靠板的角度,以满足驾驶者对座椅不同角度的舒适感,当靠板完全水平呈180度时即是完全平铺的一张床,可以使驾驶者感受到床的温馨与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链传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速度合成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梯形臂把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座椅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普通锥齿轮式速度合成机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速度合成机构原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差速器组件受力和运动分析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两侧阻力不相等时转速关系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两侧半轴驱动力矩差别较大时转速关系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两侧半轴驱动力矩不相等时转速关系图。
其中:1、主车架;2、前轴;3、前轮;4、后轮;5、座椅;6、半轴;7、速度合成机构;8、行星齿轮;9、差速器;10、轮盘;11、脚踏板;12、第一齿盘;13、联动轴;14、变速齿轮组;15、第二齿盘;16、第三齿盘;17、锁死装置;18、单向轴承;19、横拉杆;20、梯形臂把手;21、坐板;22、垫腿架;23、扶手;24、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2、3、4、5、6、7、8、9、10、11、12、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包括主车架1,所述主车架1的前端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前轴2,且前轴2下方转动安装有前轮3,所述主车架1下方后端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后轮4,所述主车架1上方后端的两侧均设有座椅5,所述主车架1下方中间位置处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半轴6,且两组半轴6之间连接有速度合成机构7,所述速度合成机构7包括行星齿轮8和差速器9,所述行星齿轮8 的内侧设有差速器9,两组所述半轴6的内端均与所述差速器9连接,所述主车架1下方前端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轮盘10,所述轮盘10上设有脚踏板11。
合成原理:
速度合成
本作品的设计中速度合成机构中的差动轮系有两个自由度,故可独立输入两个主动运动,输出运动即为此两运动的合成.速度合成机构是将人脚蹬输入的速度合二为一的装置,允许前进时输入两种不同的速度。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中ωH为速度合成器的输出角速度;ω1、ω3分别为左右两个输入半轴的角速度,如图3速度合成机构。根据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
F=3n-(2p1+ph)得F=2【n为活动构件,p1为低副, ph为高副】
即机构自由度为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详见图8,
根据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
【m、n周转轮系中的齿轮,行星架为H】
(齿轮1与3的齿数相等)
得ω1H=-(ω3H)
ω13=2ωH (1)
即n1+n3=2nH速度合成器两端输入的速度合成。
显然,当一侧半轴不转时,另一侧半轴将以两倍的速度合成器盆齿角速度旋转;当速度合成器盆齿不转时,左右半轴能等速反向旋转。由公式(1)可得,左右两半轴的转速是输出转速的两倍。而左右半轴的转速可在0----2ω0之间任意分配:当两个人脚蹬速度大小相等时,ω1=ω3,左右轴转速相等;当左边的人脚蹬速度大于右边的人时,ω1大于ω3;当右边的人脚蹬速度大于左边的人时,ω1小于ω3。差速器的这种调整是自动的,这是因为“最小能耗原理”,在差别明显的不同脚蹬速度下输入大小差别很大的扭矩时会自动趋向能耗最低的状态,自动地按照扭矩的不同实现合成扭矩的输出,实现速度的合成。
力矩合成
详见图9,速度合成机构中左右齿轮1、3的齿数、半径均相等,当左右两半轴输入不同扭矩时,总有一个合转矩输出。
根据力矩平衡公式可得:
T1+T3=TH即两端输入转矩之和等于行星架的输出转矩。
⑴、当一个驾驶者脚蹬时,即就是由一侧半轴脚蹬输入,壳体输出。因为齿轮1、3转向相反,当一个驾驶者脚蹬时,另一侧半轴利用单向轴承锁死
当利用一侧半轴驱动,将另一侧半轴锁死后,驱动半轴齿轮将带动行星齿轮在锁死半轴齿轮齿面上自转,行星齿轮通过行星轮架带动壳体,绕半轴齿轮轴心进行公转。壳体转速为输入半轴转速的一半,转矩为输入半轴转矩的2倍。
⑵、当两个驾驶者同时脚蹬输入,即由两侧半轴同向输入、壳体输出①两侧半轴驱动力矩相等
当两侧半轴齿轮受到的驱动力相等时。行星齿轮将无自转,且行星齿轮经行星轮架带动壳体一起绕半轴齿轮中心作公转。壳体转速为半轴齿轮转速和的—半,壳体输出力矩为半轴输入力矩之和。两侧半轴输入转速相等时,其转速关系与动力由壳体输入、两侧半轴阻力相等时相同;两个半轴输入转速不相等时,其转速关系如图11。
②两侧半轴驱动力矩不相等
当两侧半轴齿轮驱动力矩不相等时,行星齿轮受到两侧大小不相等的同向外力作用,由大力矩侧向小力矩侧发生自转,同时绕半轴齿轮中心作公转。当壳体负载较小或半轴输入力矩差别不大时,输入力矩较大半轴转速高于输入力矩较小半轴,壳体转速为二者转速和的一半,其转速关系,如图12所示。
如果壳体受到的阻力很大,两侧半轴输入驱动力矩差别悬殊时,承受较小驱动力矩的半轴齿轮甚至会发生反向运动,其转速关系,如图13所示。
考虑到两侧半轴输入驱动力矩差别悬殊时,承受较小驱动力矩的半轴齿轮甚至会发生反向运动,设计时我们在两边各加了一对单向轴承,利用单向轴承的单向传递动力原理防止反向运动的发生。
Ⅲ、转动传递特性理论分析
根据此次设计知道,当转矩由两侧输入时,r1=r3,设ω13分别为两个输入半轴的角速度,ω2为行星轮自转角速度,ω0为壳体角速度, r为半轴齿轮和壳体的有效旋转半径,r2,4为行星齿轮的有效旋转半径。其中,T1,T3分别为左右半轴上施加的转矩,F为壳体上承受的作用力, F1、F3和F'1、F'3为相应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详见图10,
①、通过行星轮系机构的传动原理及规律
w1r=w0r+w2,4r2,4
w3r=w0r-w2,4r2,4
w1+w3=2w0
②、当转矩由两侧输入时,两侧驱动转矩为
T3=Fr/2+I3w'3+I2w'2r/r2
T1=Fr/2+I1w′1-I2w'2r/r2
TH=T1+T3=Fr/2+I3w'3+Fr/2+I1w′1=Fr+I3w'3+I1w′1
有速度关系ω13=2ωH,壳体输出力矩为半轴输出力矩之和即为TH=T1+T3,最终达到合成速度和合成力的目的。
两组所述半轴6的外端均设有第一齿盘12,两组所述第一齿盘 12通过链条分别与两组所述轮盘10连接,踩脚踏板11,使轮盘10 带动第一齿盘12旋转。
所述主车架1下方的后端转动安装有联动轴13,且联动轴13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变速齿轮组14,所述行星齿轮8通过链条与所述变速齿轮组14连接,行星齿轮8带动变速齿轮组14旋转。
所述联动轴13上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齿盘15,两组所述后轮4的内侧均设有第三齿盘16,所述第二齿盘15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三齿盘 16连接,变速齿轮组14通过联动轴13带动第二齿盘15旋转,第二齿盘15带动第三齿盘16及后轮4旋转。
所述主车架1下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托架,且托架前端的两侧均设有锁死装置17,所述锁死装置17包括安装座和单向轴承18,所述单向轴承18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单向轴承18与所述半轴6 相适配,当一个驾驶者驾驶时,输入速度合成机构7的速度只有一个,通过单向轴承18可以起到卡死的功能,实现一个驾驶者脚蹬时另一边卡死,使单独输入速度合成机构7速度时另一边不会造成干扰。
所述前轴2的上端设有横拉杆19,且横拉杆19的后端设有梯形臂把手20,采用可伸缩的横拉杆19,使梯形臂把手20可以随着横拉杆19调整距离以满足不同身高驾驶者的需求
所述座椅5包括坐板21和垫腿架22,所述坐板21的前端铰接有垫腿架22,且垫腿架22上方的两侧均铰接有扶手23,所述坐板 21的后端铰接有靠板24,所述扶手23的后端与所述靠板24铰接,采用平行四边形式铰接机构的变型原理,可以任意调整座椅5靠板 24的角度,以满足驾驶者对座椅5不同角度的舒适感,当靠板24完全水平呈180度时即是完全平铺的一张床,可以使驾驶者感受到床的温馨与舒适感。
该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通过速度合成机构7实现了速度合成功能,即将两个驾驶者大小不同的脚踏板11速度合成为一个速度输出并驱动,适合力量差距不同的老人、成年人、小孩等家庭为单位出行驾驶,让两个驾驶者脚蹬的力量随时随刻都能起到驱动的作用,速度合成功能可以充分体现家庭成员间脚蹬协作共同驾驶的乐趣,它为驾驶者提供了并排的交流空间,同时它的驾驶是独立式的,当一个驾驶者驾驶时,输入速度合成机构7的速度只有一个,通过单向轴承 18可以起到卡死的功能,实现一个驾驶者脚蹬时另一边卡死,使单独输入速度合成机构7速度时另一边不会造成干扰,即一人驾驶时,另一人可以一起驾驶或舒适的休息,这样,不同人群可以在他人的陪同下乘坐该车,在惬意的交流环境中享受休闲娱乐的生活,另外,采用平行四边形式铰接机构的变型原理,可以任意调整座椅5靠板24 的角度,以满足驾驶者对座椅5不同角度的舒适感,当靠板24完全水平呈180度时即是完全平铺的一张床,可以使驾驶者感受到床的温馨与舒适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包括主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1)的前端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前轴(2),且前轴(2)下方转动安装有前轮(3),所述主车架(1)下方后端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后轮(4),所述主车架(1)上方后端的两侧均设有座椅(5),所述主车架(1)下方中间位置处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半轴(6),且两组半轴(6)之间连接有速度合成机构(7),所述速度合成机构(7)包括行星齿轮(8)和差速器(9),所述行星齿轮(8)的内侧设有差速器(9),两组所述半轴(6)的内端均与所述差速器(9)连接,所述主车架(1)下方前端的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轮盘(10),所述轮盘(10)上设有脚踏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半轴(6)的外端均设有第一齿盘(12),两组所述第一齿盘(12)通过链条分别与两组所述轮盘(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1)下方的后端转动安装有联动轴(13),且联动轴(13)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变速齿轮组(14),所述行星齿轮(8)通过链条与所述变速齿轮组(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轴(13)上的两端均设有第二齿盘(15),两组所述后轮(4)的内侧均设有第三齿盘(16),所述第二齿盘(15)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三齿盘(1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1)下端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托架,且托架前端的两侧均设有锁死装置(17),所述锁死装置(17)包括安装座和单向轴承(18),所述单向轴承(18)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且单向轴承(18)与所述半轴(6)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2)的上端设有横拉杆(19),且横拉杆(19)的后端设有梯形臂把手(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5)包括坐板(21)和垫腿架(22),所述坐板(21)的前端铰接有垫腿架(22),且垫腿架(22)上方的两侧均铰接有扶手(23),所述坐板(21)的后端铰接有靠板(24),所述扶手(23)的后端与所述靠板(24)铰接。
CN201910516929.2A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 Pending CN110126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6929.2A CN110126970A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6929.2A CN110126970A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6970A true CN110126970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7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6929.2A Pending CN110126970A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697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32866Y (zh) * 2008-12-09 2009-10-28 龙彪 自动坐卧椅
CN203698565U (zh) * 2014-01-07 2014-07-09 霍晓佩 一种具有主副驱动的可增速双人自行车
US20140346752A1 (en) * 2012-01-12 2014-11-27 Recreation Systems, Inc. Cycle and associated components
CN205632891U (zh) * 2016-03-09 2016-10-12 宁波萨瑞通讯有限公司 速度合成双人脚踏车
CN107161264A (zh) * 2017-06-04 2017-09-15 罗轶 踏步式自行包
CN107933779A (zh) * 2017-11-24 2018-04-20 廖智 一种单双人组合自动驾驶躺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32866Y (zh) * 2008-12-09 2009-10-28 龙彪 自动坐卧椅
US20140346752A1 (en) * 2012-01-12 2014-11-27 Recreation Systems, Inc. Cycle and associated components
CN203698565U (zh) * 2014-01-07 2014-07-09 霍晓佩 一种具有主副驱动的可增速双人自行车
CN205632891U (zh) * 2016-03-09 2016-10-12 宁波萨瑞通讯有限公司 速度合成双人脚踏车
CN107161264A (zh) * 2017-06-04 2017-09-15 罗轶 踏步式自行包
CN107933779A (zh) * 2017-11-24 2018-04-20 廖智 一种单双人组合自动驾驶躺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26970A (zh) 一种速度合成双人休闲脚踏车
CN108791633A (zh) 一种手驱动手控制差动齿轮传动式代步器
CN201890339U (zh) 座椅式轴传动自行车
KR101195422B1 (ko) 주행속도 향상을 위한 자전거용 가속장치
CN206501968U (zh) 一种连杆‑差动轮系组合式双驱动骑行车
CN200974577Y (zh) 休闲式前轮驱动自行车
CN211943639U (zh) 一种左、右脚踏各自向前或向后蹬都能向前行驶的自行车
CN204548357U (zh) 一种改进型展开能形成自行车的折叠行李车
CN206826828U (zh) 一种可折叠无链条自行车
CN103587632A (zh) 双驱动三轮自行车
CN203921108U (zh) 一种前后轮360°转向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CN203698565U (zh) 一种具有主副驱动的可增速双人自行车
CN207208307U (zh) 一种座椅控制钢丝绳牵引转向的多档位手摇自行车
CN107444553B (zh) 一种手摇娱乐自行车
CN107323582B (zh) 一种座椅控制同步带传动转向的多档位手摇自行车
CN208036521U (zh) 可折叠无链无座挂式停放自行车
CN206968905U (zh) 一种座椅控制同步带传动转向的多档位手摇自行车
CN110065581A (zh) 一种自行车省力装置
CN201220731Y (zh) 前轮双驱动头控后轮转向自行车
CN207617889U (zh) 一种三轮代步车
CN2683088Y (zh) 多功能组合轮椅车
CN104097738B (zh) 一种前后轮360°转向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CN206394773U (zh) 一种双向骑行自行车
CN214565968U (zh) 自行车前驱助力传动装置
CN202686661U (zh) 一种新型用于休闲娱乐的双驱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