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7821B - 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17821B CN110117821B CN201910288626.XA CN201910288626A CN110117821B CN 110117821 B CN110117821 B CN 110117821B CN 201910288626 A CN201910288626 A CN 201910288626A CN 110117821 B CN110117821 B CN 1101178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trusion
- stirring
- pipe
- fixedly connected
-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Treatment of filament-forming or like material
- D01D1/06—Feeding liquid to the spinning head
- D01D1/065—Addition and mixing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Homogenis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Treatment of filament-forming or like material
- D01D1/06—Feeding liquid to the spinning head
- D01D1/09—Control of pressure, temperature or feeding rate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D01D5/0069—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inning section, e.g. capillary tube, protrusion or pin
-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D01D5/0076—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llecting device, e.g. drum, wheel, endless belt, plate or gr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包括混合搅拌装置、熔融挤出机和静电纺丝机;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主搅拌罐、下固定板、下固定块、分搅拌罐、上固定板、上固定块、连接支撑杆、支撑脚、连接管,熔融挤出机包括底座、垫块、控制箱、挤出桶、加热管、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挤出螺杆、皮带轮、传动电机、皮带、皮带轮罩、料斗、进料管、散热风机、散热支管、散热干管、进风管、挤出管;静电纺丝机包括壳体、底脚、挤入管、针头、电源、限位辊、隔板、风道过滤网、负压风扇、转动装置、支架底板、转动电机。本发明对混合搅拌装置、熔融挤出机、静电纺丝机均进行改进,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制备效率,系统运行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纤维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
背景技术
纳米纤维是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具有一定长径比的线状材料,此外,将纳米颗粒填充到普通纤维中对其进行改性的纤维也称为纳米纤维。狭义上讲,纳米纤维的直径介于1nm到100nm之间,但广义上讲,纤维直径低于1000nm的纤维均称为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的用途很广,如将纳米纤维植入织物表面,可形成一层稳定的气体薄膜,制成双疏性界面织物,既可防水,又可防油、防污;用纳米纤维制成的高级防护服,其织物多孔且有膜,不仅能使空气透过,具可呼吸性,还能挡风和过滤微细粒子,对气溶胶有阻挡性,可防生化武器及有毒物质。
纳米纤维的吸附性能是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改善纳米纤维的本身的吸附性可以提高纳米纤维成膜后对颗粒的阻隔率,并提高水和空气通量。制备高吸附性能的纳米纤维的工艺过程为原料混合搅拌、挤出、纺丝、涂覆、烘干、收丝等过程,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有诸多技术缺陷:(1)现有混合搅拌设备无法满足纳米纤维丝新原液配方的混合搅拌,使用同一搅拌设备混合,使不同反应阶段组分间发生污染。一种纳米纤维原液采用质量分数计取25-45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0-35份纳米银、15-30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5-13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反应3-4小时后,接着加入8-14份纳米氧化锌和3-5份抗静电剂搅拌混合30-50分钟,制得纳米纺丝原液。(2)现有的搅拌装置内对原料搅拌不够均匀,导致原液反应不充分,影响纳米纤维的吸附性能。(3)现有的挤出机设备单台通常设置仅有单个挤出口,进入挤出机的原液仅能从单个出口挤出,挤出的效率较低。(4)挤出机未设有加热、隔热装置,原液挤出时无法保证有合适的温度使原理处于最佳挤出状态,挤出过程不顺畅,甚至影响原液的物理、化学性质。(5)现有技术使用静电纺丝机实现纺丝功能的设备,聚合物溶液经喷射纺丝拉伸后,纤维丝落入接地目标物上再进行传送或直接连接传送辊对纤维丝进行传送。前者当纤维丝落入接地上后再对纤维丝输送,往往存在纤维丝之间混乱打结的情况出现,影响纤维丝的收卷质量与效率;后着通过传送辊直接对纤维丝传送时,纤维丝与传送辊之间无缓冲阶段,纤维丝易产生较大应力,易导致纤维丝折断现象。对纤维丝收卷质量均较差,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包括混合搅拌装置、熔融挤出机和静电纺丝机;所述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主搅拌罐、下固定板、下固定块、分搅拌罐、上固定板、上固定块、连接支撑杆、支撑脚、连接管,所述主搅拌罐设置于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下固定块周向设置于所述主搅拌罐外壁,所述下固定块底面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块侧面与所述主搅拌罐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搅拌罐包括主罐体、主加料管、主出料管、主搅拌电机、主搅拌杆、传动齿轮、主搅拌桨叶、侧搅拌杆、侧固定杆、连接齿轮、侧搅拌桨叶,所述主加料管设置于所述主罐体顶端一侧,所述主出料管设置于所述主罐体底端中心;所述主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主罐体顶端中心,所述主搅拌杆设置于所述主罐体内,所述主搅拌杆顶端与所述主搅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主搅拌杆顶端侧壁,与所述主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主搅拌桨叶设置于所述主搅拌杆底端,与所述主搅拌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侧搅拌杆设置于所述主搅拌杆两侧,每个所述侧搅拌杆顶端与所述主罐体内顶面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侧固定杆设置于所述侧搅拌杆中间一侧,所述侧固定杆一端与所述主罐体内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侧固定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侧搅拌杆实现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齿轮设置于所述侧搅拌杆顶端侧壁,与所述侧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侧搅拌桨叶设置于所述侧搅拌杆底端,与所述侧搅拌杆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分搅拌罐设置于所述主搅拌罐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上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分搅拌罐底端,所述上固定块周向设置于所述分搅拌罐外壁,所述上固定块底面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块侧面与所述分搅拌罐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分搅拌罐包括分罐体、分加料管、分出料管、分搅拌电机、分搅拌杆、分搅拌桨叶,所述分加料管设置于所述分罐体顶端一侧,所述分出料管设置于所述分罐体底端中心;所述分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分罐体顶端中心,所述分搅拌杆设置于所述分罐体内,所述分搅拌杆顶端与所述搅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分搅拌桨叶设置于所述分搅拌杆底端,与所述分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杆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底面一侧,所述连接支撑杆底端与所述下固定板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底面另一侧和所述下固定板底面;所述连接管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分出料管连接,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主罐体侧壁贯通固定连接;
所述熔融挤出机设置于所述混合搅拌装置一端,所述熔融挤出机包括底座、垫块、控制箱、挤出桶、加热管、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挤出螺杆、皮带轮、传动电机、皮带、皮带轮罩、料斗、进料管、散热风机、散热支管、散热干管、进风管、挤出管;所述垫块设置于所述底座下表面,与底座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控制箱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控制箱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挤出桶设置于所述控制箱上方;所述挤出桶包括挤出外桶和挤出内桶,所述挤出内桶设置于所述挤出外桶内,所述挤出内桶与所述挤出外桶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出内桶和挤出外桶间形成挤出桶隔腔,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隔腔内,所述加热管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挤出外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控制箱顶面,所述第一支架底端与所述控制箱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顶端与所述挤出外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支架底端与所述底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顶端与所述挤出外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出螺杆设置于所述挤出内桶内,所述挤出螺杆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挤出内桶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皮带轮设置于所述挤出螺杆一端,与所述挤出螺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于所述控制箱一侧,所述传动电机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底座实现固定;所述皮带轮与所述传动电机通过皮带连接实现传动;所述皮带轮罩设置于所述皮带轮外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控制箱实现固定;
所述料斗设置于所述挤出外桶顶面一端,所述料斗与所述挤出外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料斗包括外料斗和内料斗,所述内料斗设置于所述外料斗内,所述内料斗顶端、底端均与所述外料斗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内料斗和外料斗之间形成料斗隔腔;所述外料斗与所述挤出外桶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内料斗与所述挤出内桶贯通;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所述料斗顶端,所述进料管与所述料斗垂直固定连接,与所述内料斗贯通,所述混合搅拌装置的主出料管与所述熔融挤出机的进料管通过管道实现连通;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所述外料斗一侧顶端,与所述外料斗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支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上表面一侧,所述散热支管与所述挤出外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支管底端与所述挤出桶隔腔贯通;所述散热干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上方,所述散热干管一端与所述料斗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干管一端与所述料斗隔腔贯通,所述散热支管顶端与所述散热干管底端贯通连接;所述进风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下表面一侧,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挤出外桶垂直固定连接,与所述挤出桶隔腔贯通;所述挤出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下表面一侧,所述挤出管与所述挤出桶固定设置,所述挤出管一端与所述挤出内桶贯通;
所述静电纺丝机设置于所述熔融挤出机一端,所述静电纺丝机为若干个,每个所述静电纺丝机包括壳体、底脚、挤入管、针头、电源、限位辊、隔板、风道过滤网、负压风扇、转动装置、支架底板、转动电机;所述壳体呈长方体形状,为中空结构;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壳体下底面,与所述壳体底面垂直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挤入管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面,所述挤入管与所述壳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静电纺丝机的挤入管与所述熔融挤出机的挤出管连接,所述挤入管底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针头设置于所述挤入管底端,与所述挤入管固定贯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一侧,所述电源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壳体实现固定,所述电源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针头实现电连接,所述电源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隔板实现电连接;所述壳体一侧呈开口状,形成纤维丝出口,所述限位辊设置于所述纤维丝出口内,所述限位辊两端通过轴实现与所述纤维丝出口两侧转动连接;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部呈贯通结构,形成负压风道,所述风道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负压通道一侧,与所述负压通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负压风扇设置于所述负压风道另一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负压风道实现固定;
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隔板中心,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层板、第二层板、二层轴承、二层转圈、第三层板、三层轴承、三层转圈、第四层板、四层轴承、四层转圈,所述第二层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层板固定连接,所述二层转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层板外,所述第二层板与所述二层转圈通过二层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层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层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层板固定连接,所述三层转圈设置于所述第三层板外,所述第三层板与所述三层转圈通过三层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层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层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三层板固定连接,所述四层转圈设置于所述第四层板外,所述第四层板与所述四层转圈通过四层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底板设置于所述转动装置底面,与所述转动装置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面,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壳体实现固定,所述转动电机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支架底板垂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块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主加料管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主搅拌桨叶数量为四片,每片所述主搅拌桨叶周向设置于所述主搅拌杆底端,所述主搅拌桨叶底边一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桨叶凹槽,所述桨叶凹槽呈圆弧状;所述主搅拌桨叶侧边与所述主罐体内壁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侧搅拌桨叶数量为四片,每片所述侧搅拌桨叶周向设置于所述侧搅拌杆底端;每片所述侧搅拌桨叶呈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分搅拌罐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搅拌罐两侧;所述分搅拌罐设置高度大于所述主搅拌罐的设置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分加料管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分搅拌桨叶分为两层,每层所述分搅拌桨叶数量为四片,每层所述分搅拌桨叶周向设置于所述分搅拌杆侧壁;每片所述分搅拌桨叶呈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底端设有支撑脚垫片,每个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支撑脚垫片垂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挤出桶的内径由一端至另一端呈阶梯状变小;所述挤出桶的内径呈四段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周向设置于所述挤出外桶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挤出螺杆的长度与所述挤出桶的深度相适应,所述挤出螺杆的形状、螺纹直径与所述挤出桶的内壁形状、内径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挤出螺杆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支管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底端内壁设有进风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挤出管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挤出管设置于所述挤出内桶内径缩小端一侧;每个所述挤出管与所述挤出桶斜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纺丝机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静电纺丝机位置与所述挤出管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挤入管呈下窄上宽结构,所述挤入管底端内径与所述针头内径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辊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辊呈上下设置;每个所述限位辊呈两边宽中间窄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针头的正下方,所述转动装置的圆心与所述针头的圆心垂于同一竖直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板、第二层板、第三层板和第四层板的直径大小依次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板上表面周向设有第一层板孔,所述第一层板孔数量为十二个,每个所述第一层板孔贯穿所述第一层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板上表面周向设有第二层板孔,所述第二层板孔数量为八个,每个所述第二层板孔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层板上表面周向设有第三层板孔,所述第三层板孔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三层板孔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层板上表面周向设有第四层板孔,所述第四层板孔数量为一个,每个所述第四层板孔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层板、第二层板、第三层板和第四层板。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紧固件为膨胀螺丝、螺栓、螺母、螺钉、自攻螺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本发明使用时,使用混合搅拌装置进行原料搅拌。向四个分罐体内分别通过三个不同的分加料管向分罐体内加入不同组分、不同量的第一反应原料,启动分搅拌电机带动分搅拌杆转动,分搅拌桨叶带动三种组分的原料在分罐体内转动搅拌、反应,四个分罐体同时进行搅拌反应;当其中一个分罐体内原料搅拌时间达到4小时后,打开分出料管,分罐体内的第一次混合料通过连接管流入主罐体内,通过主罐体的两个主加料管分别加入不同组分、不同量的第二反应原料,启动主搅拌电机带动主搅拌杆转动,主搅拌杆底端主搅拌桨叶转动,同时主搅拌杆顶端通过传动齿轮带动连接齿轮转动,侧搅拌杆同时转动,侧搅拌桨叶转动,第一次混合料和第二反应原料混合搅拌、反应,主搅拌桨叶带动液面底端正向转动,侧搅拌桨叶带动液面顶端反向转动,当主搅拌罐的原料搅拌时间达到50分钟后,打开主出料管排空主罐体内原液后,接着打开二个分罐体的分出料管,使分罐体内第一次混合料流入主罐体内搅拌反应。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对每个分罐体内原液进行搅拌混合,整个装置可达到循环连续搅拌过程。
搅拌后的纳米纤维原液通过管道进入进料管并加入至内料斗中,通过启动传动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同时挤出螺杆旋转,内料斗内的原液通过重力作用进入挤出内桶中,并伴随着挤出螺杆旋转向内输送,经过每个挤出管时,原液通过挤出管向外排出,原液可分别通过挤出内桶连接的多个挤出管同时排出;启动加热管,可对挤出桶隔腔内加温,保持挤出内桶的原液保持适宜挤出的温度;同时,启动散热风机,料斗隔腔内形成负压,带动风经过进风管吸入挤出桶隔腔内,并经过换热依次通过散热支管、散热干管将热空气送入料斗隔腔内,可对内料斗中的原液进行预热恒温,使原液进入挤出内桶后可快速升温至适宜温度值。
熔融挤出机将原液通过挤出管挤入静电纺丝机的针头内,接通电源,通过电源在针头处产生电场,将针头处的原液变为圆锥形,圆锥尖端延展得到纤维细丝,碳纤维丝以螺旋形状向下延展,直至落上转动装置上表面,将纳米纤维丝一端穿过纤维丝出口的两限位辊之间,纳米纤维丝通过收卷装置向外收卷;同时启动转动电机,电机带动支架底板和转动装置转动,纳米纤维丝通过转动装置辅助向外传送,当纤维丝传送存在速度差时,纤维丝通过与二层转圈、三层转圈和四层转圈侧壁的摩擦,每层转圈可差速转动,释放纤维丝收卷产生的应力;启动负压风机,空气通过风道过滤网进入风道,并通过负压风扇排出,当具有一定流速的空气流过转动装置底面时,在第一层板孔、第二层板孔、第三层板孔和第四层板孔处产生微弱的负压,使转动装置上方的纳米纤维丝更易吸附于转动装置顶面,防止纳米纤维丝飘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针对了一种纳米纤维纺丝原液配方的搅拌过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原液混合搅拌装置,满足原液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一次加料混合和二次加料混合的需求,通过设置多个分搅拌罐和主搅拌罐的结构形式,将一次加料混合过程在分搅拌罐中进行,将二次加料混合过程在主搅拌罐中进行,将两次反应过程进行分开进行,避免了不同反应组分之间的产生污染;同时可将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进行错时进行,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反应时间,提高了装置的混合搅拌效率。
(2)本发明改良设计原液混合搅拌装置,将主搅拌罐内的搅拌装置设置呈主搅拌杆配合侧搅拌杆联动搅拌的形式,可对搅拌罐混合液的底部和顶部实现分层搅拌,使混合液搅拌时更加激荡,使反应更充分,反应速率快,提高了主搅拌罐的搅拌效率。
(3)本发明通过改良设计挤出机的挤出桶形式,将挤出桶内径设置为多级递减的阶梯状形式,配合了挤出螺杆,使原液在挤出桶中可实现通过多个挤出管同时挤出,且每个挤出桶的挤出速率可保持均衡状态,实现多个挤出管同时挤出原液,挤出机系统运行稳定,提高了挤出机的挤出效率。
(4)本发明将挤出桶设计成为挤出内桶与挤出外桶的双层结构,同时在挤出桶隔腔内设置有加热管,可实现对挤出桶内的原液进行控温,将原始始终保持于最佳的挤出温度,提高了挤出桶内原液流通的通畅性,挤出效率高;同时,将料斗设计成为内料斗与外料斗的双层结构,使挤出桶隔腔内多余的热量可进入料斗隔腔内,预先针对内料斗内的原液进行预热,使原料进入挤出桶内时控温更为便捷,系统进行余热回收,能量利用率高,设备节能性强。
(5)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可将静电纺丝后产生的纳米纤维丝先落于转动装置表面,再通过转动装置与收卷装置的配合将纤维丝进行输送,避免纺丝后的纤维丝直接与收卷辊连接收卷,导致纤维丝受力不均产生断裂现象;纤维丝可接触转动装置上的各层转圈,每侧转圈可实现差速转动,可自动调节纤维丝的收卷松紧,释放纤维丝的应力,进一步提高纺丝后收卷的稳定性;同时,在静电纺丝装置底端设有负压风道与负压风机,可对壳体内产生一定的负压,使纤维丝可准确的落入于转动装置上,保持的系统的平稳持久运行,结构运行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混合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主搅拌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分搅拌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熔融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熔融挤出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静电纺丝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静电纺丝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静电纺丝机的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混合搅拌装置1、主搅拌罐1-1、主罐体1-1-1、主加料管1-1-2、主出料管1-1-3、主搅拌电机1-1-4、主搅拌杆1-1-5、传动齿轮1-1-6、主搅拌桨叶1-1-7、桨叶凹槽1-1-71、侧搅拌杆1-1-8、侧固定杆1-1-9、连接齿轮1-1-10、侧搅拌桨叶1-1-11、下固定板1-2、下固定块1-3、分搅拌罐1-4、分罐体1-4-1、分加料管1-4-2、分出料管1-4-3、分搅拌电机1-4-4、分搅拌杆1-4-5、分搅拌桨叶1-4-6、上固定板1-5、上固定块1-6、连接支撑杆1-7、支撑脚1-8、支撑脚垫片1-8-1、连接管1-9、熔融挤出机2、底座2-1、垫块2-2、控制箱2-3、挤出桶2-4、挤出外桶2-4-1、挤出内桶2-4-2、挤出桶隔腔2-4-3、加热管2-5、第一支架2-6、第二支架2-7、挤出螺杆2-8、皮带轮2-9、传动电机2-10、皮带2-11、皮带轮罩2-12、料斗2-13、外料斗2-13-1、内料斗2-13-2、料斗隔腔2-13-3、进料管2-14、散热风机2-15、散热支管2-16、散热干管2-17、进风管2-18、进风过滤网2-18-1、挤出管2-19、静电纺丝机3、壳体3-1、纤维丝出口3-1-1、负压风道3-1-2、底脚3-2、挤入管3-3、针头3-4、电源3-5、限位辊3-6、隔板3-7、风道过滤网3-8、负压风扇3-9、转动装置3-10、第一层板3-10-1、第一层板孔3-10-11、第二层板3-10-2、第二层板孔3-10-21、二层轴承3-10-3、二层转圈3-10-4、第三层板3-10-5、第三层板孔3-10-51、三层轴承3-10-6、三层转圈3-10-7、第四层板3-10-8、第四层板孔3-10-81、四层轴承3-10-9、四层转圈3-10-10、支架底板3-11、转动电机3-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焊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本发明中所提及的主搅拌电机、分搅拌电机、传动电机和转动电机均为普通的三项异步交流电动机,所提的散热风扇和负压风扇均为低速直流风扇,产品为市场中可直接购买获得的产品,其结构原理为该领域人员所熟知的公知技术,在本发明中不做赘述。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包括混合搅拌装置、熔融挤出机和静电纺丝机;所述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主搅拌罐、下固定板、下固定块、分搅拌罐、上固定板、上固定块、连接支撑杆、支撑脚、连接管,所述主搅拌罐设置于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下固定块周向设置于所述主搅拌罐外壁,所述下固定块底面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块侧面与所述主搅拌罐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搅拌罐包括主罐体、主加料管、主出料管、主搅拌电机、主搅拌杆、传动齿轮、主搅拌桨叶、侧搅拌杆、侧固定杆、连接齿轮、侧搅拌桨叶,所述主加料管设置于所述主罐体顶端一侧,所述主出料管设置于所述主罐体底端中心;所述主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主罐体顶端中心,所述主搅拌杆设置于所述主罐体内,所述主搅拌杆顶端与所述主搅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主搅拌杆顶端侧壁,与所述主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主搅拌桨叶设置于所述主搅拌杆底端,与所述主搅拌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侧搅拌杆设置于所述主搅拌杆两侧,每个所述侧搅拌杆顶端与所述主罐体内顶面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侧固定杆设置于所述侧搅拌杆中间一侧,所述侧固定杆一端与所述主罐体内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侧固定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侧搅拌杆实现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齿轮设置于所述侧搅拌杆顶端侧壁,与所述侧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侧搅拌桨叶设置于所述侧搅拌杆底端,与所述侧搅拌杆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分搅拌罐设置于所述主搅拌罐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上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分搅拌罐底端,所述上固定块周向设置于所述分搅拌罐外壁,所述上固定块底面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块侧面与所述分搅拌罐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分搅拌罐包括分罐体、分加料管、分出料管、分搅拌电机、分搅拌杆、分搅拌桨叶,所述分加料管设置于所述分罐体顶端一侧,所述分出料管设置于所述分罐体底端中心;所述分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分罐体顶端中心,所述分搅拌杆设置于所述分罐体内,所述分搅拌杆顶端与所述搅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分搅拌桨叶设置于所述分搅拌杆底端,与所述分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杆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底面一侧,所述连接支撑杆底端与所述下固定板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底面另一侧和所述下固定板底面;所述连接管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分出料管连接,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主罐体侧壁贯通固定连接;
所述熔融挤出机设置于所述混合搅拌装置一端,所述熔融挤出机包括底座、垫块、控制箱、挤出桶、加热管、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挤出螺杆、皮带轮、传动电机、皮带、皮带轮罩、料斗、进料管、散热风机、散热支管、散热干管、进风管、挤出管;所述垫块设置于所述底座下表面,与底座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控制箱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控制箱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挤出桶设置于所述控制箱上方;所述挤出桶包括挤出外桶和挤出内桶,所述挤出内桶设置于所述挤出外桶内,所述挤出内桶与所述挤出外桶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出内桶和挤出外桶间形成挤出桶隔腔,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隔腔内,所述加热管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挤出外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控制箱顶面,所述第一支架底端与所述控制箱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顶端与所述挤出外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支架底端与所述底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顶端与所述挤出外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出螺杆设置于所述挤出内桶内,所述挤出螺杆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挤出内桶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皮带轮设置于所述挤出螺杆一端,与所述挤出螺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于所述控制箱一侧,所述传动电机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底座实现固定;所述皮带轮与所述传动电机通过皮带连接实现传动;所述皮带轮罩设置于所述皮带轮外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控制箱实现固定;
所述料斗设置于所述挤出外桶顶面一端,所述料斗与所述挤出外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料斗包括外料斗和内料斗,所述内料斗设置于所述外料斗内,所述内料斗顶端、底端均与所述外料斗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内料斗和外料斗之间形成料斗隔腔;所述外料斗与所述挤出外桶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内料斗与所述挤出内桶贯通;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所述料斗顶端,所述进料管与所述料斗垂直固定连接,与所述内料斗贯通,所述混合搅拌装置的主出料管与所述熔融挤出机的进料管通过管道实现连通;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所述外料斗一侧顶端,与所述外料斗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支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上表面一侧,所述散热支管与所述挤出外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支管底端与所述挤出桶隔腔贯通;所述散热干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上方,所述散热干管一端与所述料斗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干管一端与所述料斗隔腔贯通,所述散热支管顶端与所述散热干管底端贯通连接;所述进风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下表面一侧,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挤出外桶垂直固定连接,与所述挤出桶隔腔贯通;所述挤出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下表面一侧,所述挤出管与所述挤出桶固定设置,所述挤出管一端与所述挤出内桶贯通;
所述静电纺丝机设置于所述熔融挤出机一端,所述静电纺丝机为若干个,每个所述静电纺丝机包括壳体、底脚、挤入管、针头、电源、限位辊、隔板、风道过滤网、负压风扇、转动装置、支架底板、转动电机;所述壳体呈长方体形状,为中空结构;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壳体下底面,与所述壳体底面垂直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挤入管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面,所述挤入管与所述壳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静电纺丝机的挤入管与所述熔融挤出机的挤出管连接,所述挤入管底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针头设置于所述挤入管底端,与所述挤入管固定贯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一侧,所述电源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壳体实现固定,所述电源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针头实现电连接,所述电源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隔板实现电连接;所述壳体一侧呈开口状,形成纤维丝出口,所述限位辊设置于所述纤维丝出口内,所述限位辊两端通过轴实现与所述纤维丝出口两侧转动连接;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部呈贯通结构,形成负压风道,所述风道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负压通道一侧,与所述负压通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负压风扇设置于所述负压风道另一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负压风道实现固定;
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隔板中心,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层板、第二层板、二层轴承、二层转圈、第三层板、三层轴承、三层转圈、第四层板、四层轴承、四层转圈,所述第二层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层板固定连接,所述二层转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层板外,所述第二层板与所述二层转圈通过二层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层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层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层板固定连接,所述三层转圈设置于所述第三层板外,所述第三层板与所述三层转圈通过三层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层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层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三层板固定连接,所述四层转圈设置于所述第四层板外,所述第四层板与所述四层转圈通过四层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底板设置于所述转动装置底面,与所述转动装置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面,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壳体实现固定,所述转动电机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支架底板垂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块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主加料管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主搅拌桨叶数量为四片,每片所述主搅拌桨叶周向设置于所述主搅拌杆底端,所述主搅拌桨叶底边一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桨叶凹槽,所述桨叶凹槽呈圆弧状;所述主搅拌桨叶侧边与所述主罐体内壁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侧搅拌桨叶数量为四片,每片所述侧搅拌桨叶周向设置于所述侧搅拌杆底端;每片所述侧搅拌桨叶呈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分搅拌罐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搅拌罐两侧;所述分搅拌罐设置高度大于所述主搅拌罐的设置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分加料管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分搅拌桨叶分为两层,每层所述分搅拌桨叶数量为四片,每层所述分搅拌桨叶周向设置于所述分搅拌杆侧壁;每片所述分搅拌桨叶呈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底端设有支撑脚垫片,每个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支撑脚垫片垂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挤出桶的内径由一端至另一端呈阶梯状变小;所述挤出桶的内径呈四段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周向设置于所述挤出外桶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挤出螺杆的长度与所述挤出桶的深度相适应,所述挤出螺杆的形状、螺纹直径与所述挤出桶的内壁形状、内径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挤出螺杆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支管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底端内壁设有进风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挤出管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挤出管设置于所述挤出内桶内径缩小端一侧;每个所述挤出管与所述挤出桶斜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静电纺丝机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静电纺丝机位置与所述挤出管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挤入管呈下窄上宽结构,所述挤入管底端内径与所述针头内径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辊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辊呈上下设置;每个所述限位辊呈两边宽中间窄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针头的正下方,所述转动装置的圆心与所述针头的圆心垂于同一竖直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板、第二层板、第三层板和第四层板的直径大小依次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板上表面周向设有第一层板孔,所述第一层板孔数量为十二个,每个所述第一层板孔贯穿所述第一层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层板上表面周向设有第二层板孔,所述第二层板孔数量为八个,每个所述第二层板孔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层板上表面周向设有第三层板孔,所述第三层板孔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第三层板孔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第三层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层板上表面周向设有第四层板孔,所述第四层板孔数量为一个,每个所述第四层板孔依次贯穿所述第一层板、第二层板、第三层板和第四层板。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紧固件为膨胀螺丝、螺栓、螺母、螺钉、自攻螺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本发明使用时,使用混合搅拌装置进行原料搅拌。向四个分罐体内分别通过三个不同的分加料管向分罐体内加入不同组分、不同量的第一反应原料,启动分搅拌电机带动分搅拌杆转动,分搅拌桨叶带动三种组分的原料在分罐体内转动搅拌、反应,四个分罐体同时进行搅拌反应;当其中一个分罐体内原料搅拌时间达到4小时后,打开分出料管,分罐体内的第一次混合料通过连接管流入主罐体内,通过主罐体的两个主加料管分别加入不同组分、不同量的第二反应原料,启动主搅拌电机带动主搅拌杆转动,主搅拌杆底端主搅拌桨叶转动,同时主搅拌杆顶端通过传动齿轮带动连接齿轮转动,侧搅拌杆同时转动,侧搅拌桨叶转动,第一次混合料和第二反应原料混合搅拌、反应,主搅拌桨叶带动液面底端正向转动,侧搅拌桨叶带动液面顶端反向转动,当主搅拌罐的原料搅拌时间达到50分钟后,打开主出料管排空主罐体内原液后,接着打开二个分罐体的分出料管,使分罐体内第一次混合料流入主罐体内搅拌反应。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对每个分罐体内原液进行搅拌混合,整个装置可达到循环连续搅拌过程。
搅拌后的纳米纤维原液通过管道进入进料管并加入至内料斗中,通过启动传动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同时挤出螺杆旋转,内料斗内的原液通过重力作用进入挤出内桶中,并伴随着挤出螺杆旋转向内输送,经过每个挤出管时,原液通过挤出管向外排出,原液可分别通过挤出内桶连接的多个挤出管同时排出;启动加热管,可对挤出桶隔腔内加温,保持挤出内桶的原液保持适宜挤出的温度;同时,启动散热风机,料斗隔腔内形成负压,带动风经过进风管吸入挤出桶隔腔内,并经过换热依次通过散热支管、散热干管将热空气送入料斗隔腔内,可对内料斗中的原液进行预热恒温,使原液进入挤出内桶后可快速升温至适宜温度值。
熔融挤出机将原液通过挤出管挤入静电纺丝机的针头内,接通电源,通过电源在针头处产生电场,将针头处的原液变为圆锥形,圆锥尖端延展得到纤维细丝,碳纤维丝以螺旋形状向下延展,直至落上转动装置上表面,将纳米纤维丝一端穿过纤维丝出口的两限位辊之间,纳米纤维丝通过收卷装置向外收卷;同时启动转动电机,电机带动支架底板和转动装置转动,纳米纤维丝通过转动装置辅助向外传送,当纤维丝传送存在速度差时,纤维丝通过与二层转圈、三层转圈和四层转圈侧壁的摩擦,每层转圈可差速转动,释放纤维丝收卷产生的应力;启动负压风机,空气通过风道过滤网进入风道,并通过负压风扇排出,当具有一定流速的空气流过转动装置底面时,在第一层板孔、第二层板孔、第三层板孔和第四层板孔处产生微弱的负压,使转动装置上方的纳米纤维丝更易吸附于转动装置顶面,防止纳米纤维丝飘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针对了一种纳米纤维纺丝原液配方的搅拌过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原液混合搅拌装置,满足原液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一次加料混合和二次加料混合的需求,通过设置多个分搅拌罐和主搅拌罐的结构形式,将一次加料混合过程在分搅拌罐中进行,将二次加料混合过程在主搅拌罐中进行,将两次反应过程进行分开进行,避免了不同反应组分之间的产生污染;同时可将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进行错时进行,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反应时间,提高了装置的混合搅拌效率。
(2)本发明改良设计原液混合搅拌装置,将主搅拌罐内的搅拌装置设置呈主搅拌杆配合侧搅拌杆联动搅拌的形式,可对搅拌罐混合液的底部和顶部实现分层搅拌,使混合液搅拌时更加激荡,使反应更充分,反应速率快,提高了主搅拌罐的搅拌效率。
(3)本发明通过改良设计挤出机的挤出桶形式,将挤出桶内径设置为多级递减的阶梯状形式,配合了挤出螺杆,使原液在挤出桶中可实现通过多个挤出管同时挤出,且每个挤出桶的挤出速率可保持均衡状态,实现多个挤出管同时挤出原液,挤出机系统运行稳定,提高了挤出机的挤出效率。
(4)本发明将挤出桶设计成为挤出内桶与挤出外桶的双层结构,同时在挤出桶隔腔内设置有加热管,可实现对挤出桶内的原液进行控温,将原始始终保持于最佳的挤出温度,提高了挤出桶内原液流通的通畅性,挤出效率高;同时,将料斗设计成为内料斗与外料斗的双层结构,使挤出桶隔腔内多余的热量可进入料斗隔腔内,预先针对内料斗内的原液进行预热,使原料进入挤出桶内时控温更为便捷,系统进行余热回收,能量利用率高,设备节能性强。
(5)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可将静电纺丝后产生的纳米纤维丝先落于转动装置表面,再通过转动装置与收卷装置的配合将纤维丝进行输送,避免纺丝后的纤维丝直接与收卷辊连接收卷,导致纤维丝受力不均产生断裂现象;纤维丝可接触转动装置上的各层转圈,每侧转圈可实现差速转动,可自动调节纤维丝的收卷松紧,释放纤维丝的应力,进一步提高纺丝后收卷的稳定性;同时,在静电纺丝装置底端设有负压风道与负压风机,可对壳体内产生一定的负压,使纤维丝可准确的落入于转动装置上,保持的系统的平稳持久运行,结构运行稳定性强。
Claims (10)
1.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包括混合搅拌装置、熔融挤出机和静电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主搅拌罐、下固定板、下固定块、分搅拌罐、上固定板、上固定块、连接支撑杆、支撑脚、连接管,所述主搅拌罐设置于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下固定块周向设置于所述主搅拌罐外壁,所述下固定块底面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块侧面与所述主搅拌罐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主搅拌罐包括主罐体、主加料管、主出料管、主搅拌电机、主搅拌杆、传动齿轮、主搅拌桨叶、侧搅拌杆、侧固定杆、连接齿轮、侧搅拌桨叶,所述主加料管设置于所述主罐体顶端一侧,所述主出料管设置于所述主罐体底端中心;所述主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主罐体顶端中心,所述主搅拌杆设置于所述主罐体内,所述主搅拌杆顶端与所述主搅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主搅拌杆顶端侧壁,与所述主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主搅拌桨叶设置于所述主搅拌杆底端,与所述主搅拌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侧搅拌杆设置于所述主搅拌杆两侧,每个所述侧搅拌杆顶端与所述主罐体内顶面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侧固定杆设置于所述侧搅拌杆中间一侧,所述侧固定杆一端与所述主罐体内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侧固定杆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侧搅拌杆实现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齿轮设置于所述侧搅拌杆顶端侧壁,与所述侧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侧搅拌桨叶设置于所述侧搅拌杆底端,与所述侧搅拌杆垂直固定连接;
所述分搅拌罐设置于所述主搅拌罐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上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分搅拌罐底端,所述上固定块周向设置于所述分搅拌罐外壁,所述上固定块底面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块侧面与所述分搅拌罐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分搅拌罐包括分罐体、分加料管、分出料管、分搅拌电机、分搅拌杆、分搅拌桨叶,所述分加料管设置于所述分罐体顶端一侧,所述分出料管设置于所述分罐体底端中心;所述分搅拌电机设置于所述分罐体顶端中心,所述分搅拌杆设置于所述分罐体内,所述分搅拌杆顶端与所述搅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分搅拌桨叶设置于所述分搅拌杆底端,与所述分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杆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底面一侧,所述连接支撑杆底端与所述下固定板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脚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固定板底面另一侧和所述下固定板底面;所述连接管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分出料管连接,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主罐体侧壁贯通固定连接;
所述熔融挤出机设置于所述混合搅拌装置一端,所述熔融挤出机包括底座、垫块、控制箱、挤出桶、加热管、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挤出螺杆、皮带轮、传动电机、皮带、皮带轮罩、料斗、进料管、散热风机、散热支管、散热干管、进风管、挤出管;所述垫块设置于所述底座下表面,与底座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控制箱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控制箱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挤出桶设置于所述控制箱上方;所述挤出桶包括挤出外桶和挤出内桶,所述挤出内桶设置于所述挤出外桶内,所述挤出内桶与所述挤出外桶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出内桶和挤出外桶间形成挤出桶隔腔,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隔腔内,所述加热管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挤出外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控制箱顶面,所述第一支架底端与所述控制箱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顶端与所述挤出外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所述第二支架底端与所述底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顶端与所述挤出外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挤出螺杆设置于所述挤出内桶内,所述挤出螺杆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挤出内桶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皮带轮设置于所述挤出螺杆一端,与所述挤出螺杆垂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于所述控制箱一侧,所述传动电机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底座实现固定;所述皮带轮与所述传动电机通过皮带连接实现传动;所述皮带轮罩设置于所述皮带轮外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控制箱实现固定;
所述料斗设置于所述挤出外桶顶面一端,所述料斗与所述挤出外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料斗包括外料斗和内料斗,所述内料斗设置于所述外料斗内,所述内料斗顶端、底端均与所述外料斗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内料斗和外料斗之间形成料斗隔腔;所述外料斗与所述挤出外桶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内料斗与所述挤出内桶贯通;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所述料斗顶端,所述进料管与所述料斗垂直固定连接,与所述内料斗贯通,所述混合搅拌装置的主出料管与所述熔融挤出机的进料管通过管道实现连通;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所述外料斗一侧顶端,与所述外料斗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支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上表面一侧,所述散热支管与所述挤出外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支管底端与所述挤出桶隔腔贯通;所述散热干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上方,所述散热干管一端与所述料斗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干管一端与所述料斗隔腔贯通,所述散热支管顶端与所述散热干管底端贯通连接;所述进风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下表面一侧,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挤出外桶垂直固定连接,与所述挤出桶隔腔贯通;所述挤出管设置于所述挤出桶下表面一侧,所述挤出管与所述挤出桶固定设置,所述挤出管一端与所述挤出内桶贯通;
所述静电纺丝机设置于所述熔融挤出机一端,所述静电纺丝机为若干个,每个所述静电纺丝机包括壳体、底脚、挤入管、针头、电源、限位辊、隔板、风道过滤网、负压风扇、转动装置、支架底板、转动电机;所述壳体呈长方体形状,为中空结构;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壳体下底面,与所述壳体底面垂直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挤入管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面,所述挤入管与所述壳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静电纺丝机的挤入管与所述熔融挤出机的挤出管连接,所述挤入管底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针头设置于所述挤入管底端,与所述挤入管固定贯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一侧,所述电源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壳体实现固定,所述电源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针头实现电连接,所述电源一端通过导线与所述隔板实现电连接;所述壳体一侧呈开口状,形成纤维丝出口,所述限位辊设置于所述纤维丝出口内,所述限位辊两端通过轴实现与所述纤维丝出口两侧转动连接;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部呈贯通结构,形成负压风道,所述风道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负压风道 一侧,与所述负压风道 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负压风扇设置于所述负压风道另一侧,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负压风道实现固定;
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隔板中心,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层板、第二层板、二层轴承、二层转圈、第三层板、三层轴承、三层转圈、第四层板、四层轴承、四层转圈,所述第二层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层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层板固定连接,所述二层转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层板外,所述第二层板与所述二层转圈通过二层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层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层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层板固定连接,所述三层转圈设置于所述第三层板外,所述第三层板与所述三层转圈通过三层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层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层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三层板固定连接,所述四层转圈设置于所述第四层板外,所述第四层板与所述四层转圈通过四层轴承实现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底板设置于所述转动装置底面,与所述转动装置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面,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壳体实现固定,所述转动电机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支架底板垂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搅拌桨叶数量为四片,每片所述主搅拌桨叶周向设置于所述主搅拌杆底端,所述主搅拌桨叶底边一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桨叶凹槽,所述桨叶凹槽呈圆弧状;所述主搅拌桨叶侧边与所述主罐体内壁形状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搅拌罐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搅拌罐两侧;所述分搅拌罐设置高度大于所述主搅拌罐的设置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搅拌桨叶分为两层,每层所述分搅拌桨叶数量为四片,每层所述分搅拌桨叶周向设置于所述分搅拌杆侧壁;每片所述分搅拌桨叶呈长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桶的内径由一端至另一端呈阶梯状变小;所述挤出桶的内径呈四段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螺杆的长度与所述挤出桶的深度相适应,所述挤出螺杆的形状、螺纹直径与所述挤出桶的内壁形状、内径相适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管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挤出管设置于所述挤出内桶内径缩小端一侧;每个所述挤出管与所述挤出桶斜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辊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辊呈上下设置;每个所述限位辊呈两边宽中间窄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针头的正下方,所述转动装置的圆心与所述针头的圆心垂于同一竖直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板、第二层板、第三层板和第四层板的直径大小依次递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88626.XA CN110117821B (zh) | 2019-04-11 | 2019-04-11 | 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88626.XA CN110117821B (zh) | 2019-04-11 | 2019-04-11 | 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17821A CN110117821A (zh) | 2019-08-13 |
CN110117821B true CN110117821B (zh) | 2021-06-04 |
Family
ID=67520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88626.XA Active CN110117821B (zh) | 2019-04-11 | 2019-04-11 | 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178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76428B (zh) * | 2020-09-30 | 2021-11-30 | 江西省蒙恩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玉石纤维混纺混合机 |
CN117144533B (zh) * | 2023-10-24 | 2024-01-02 | 山东恒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透气防晒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02460B2 (ja) * | 1991-01-17 | 1997-04-23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紡糸ノズル及び該紡糸ノズルを用いた金属化合物の繊維前駆体の製造法ならびに無機酸化物繊維の製造法 |
CN105780152B (zh) * | 2016-04-28 | 2018-05-25 | 北京化工大学 | 一种气流集束旋转加捻的纳米捻线制备装置及工艺 |
US11105017B2 (en) * | 2017-01-18 | 2021-08-31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Fibe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fiber manufacturing method |
CN108486661A (zh) * | 2018-02-08 | 2018-09-04 | 东华大学 | 取向纳米纤维纱线制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KR101954223B1 (ko) * | 2018-09-12 | 2019-03-05 | 한국화학연구원 | 플랫 타입 나노 파이버 대량 생산 용융 전기 방사 장치 및 무용매 용융 전기 방사 방법 |
-
2019
- 2019-04-11 CN CN201910288626.XA patent/CN11011782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17821A (zh) | 2019-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17821B (zh) | 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工装 | |
CN105252872B (zh) | 一种高效阻燃透光篷盖布的制作方法 | |
RU2448831C2 (ru) | Экструзионная линия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плоской нити из синтетического сырья | |
CN107012522A (zh) | 生产三维卷曲中空型涤纶短纤的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 |
CN203295674U (zh) | 一种微分分流离心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的装置 | |
CN105648545B (zh) | 一种离心螺旋纺丝装置 | |
CN108642584B (zh) | 一种分纤母丝纺牵联合机 | |
CN208055513U (zh) | 一种纺丝机的循环冷切装置 | |
RU2447995C2 (ru) | Экструзионный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плоской нити из синтетического сырья | |
CN115352013A (zh) | 一种高强度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761182A (zh) | 一种化纤制造用的熔融反应装置 | |
CN205934590U (zh) | 一种使无纺织布光滑细腻的生产设备 | |
CN105734701A (zh) | 聚乳酸切片添加二氧化钛消光纺丝生产工艺 | |
CN107820340B (zh) | 石墨烯加热膜及其生产方法 | |
CN110103436B (zh) | 一种高吸附性能纳米纤维制备用熔融挤出机 | |
CN108456946A (zh) | 一种新型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纺丝设备 | |
CN210394616U (zh) | 一种丙纶工业丝生产用纺丝设备 | |
CN104357929A (zh) | 单螺杆挤压式色粉纺丝系统 | |
CN103465452A (zh) | 塑料挤出草坪单丝机组 | |
CN204224758U (zh) | 单螺杆挤压式色粉纺丝系统的色粉计量喷射装置 | |
CN214820710U (zh) | 一种热熔挤出线材收卷装置 | |
CN107366026A (zh) | 一种化纤制造用的熔融反应装置 | |
CN111593488B (zh) | 一种医用熔喷无纺布生产加工方法 | |
CN105690702B (zh) | 聚乳酸切片添加二氧化钛消光纺丝生产系统 | |
RU2388854C2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волокнист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з термопластов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