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0403A - 使用极化编码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中的错误检测 - Google Patents

使用极化编码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中的错误检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0403A
CN110100403A CN201780079783.9A CN201780079783A CN110100403A CN 110100403 A CN110100403 A CN 110100403A CN 201780079783 A CN201780079783 A CN 201780079783A CN 110100403 A CN110100403 A CN 110100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channel
value
decoding
free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97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0403B (zh
Inventor
清汉·许
余飞·布兰肯斯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0100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0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H03M13/098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using single parity b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7Decoding methods or techniques, not specific to the particular type of coding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3M13/03 - H03M13/35
    • H03M13/3738Decoding methods or techniques, not specific to the particular type of coding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3M13/03 - H03M13/35 with judging correct de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04L1/0063Single parity che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involving signal re-en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解码极化编码信号的方法包括:确定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的信道可靠性,所述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包括多个冻结比特信道和非冻结比特信道;选择冻结比特信道;计算与冻结比特信道相关联的比特估计的似然值;响应于似然值生成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将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与在冻结比特信道上发送的冻结比特的已知值进行比较;响应于确定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与在冻结比特信道上发送的冻结比特的已知值不同,更新累积的不确定度;将累积的不确定度与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响应于该比较来确定已发生解码错误。

Description

使用极化编码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中的错误检测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主题一般涉及电信。某些实施例更具体地涉及在使用极化码发送的数据中执行错误检测的电信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由E.Arikan在“Channel Polarization: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apacity-Achieving Codes for Symmetric Binary-Input Memoryless Channels”(IEEE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Vol.55,Issue 7,第3051-3073页,200年7月)中提出的极化码是第一类构造编码方案,其可证明其在低复杂度连续消除(SC)解码器下实现二进制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的对称容量。然而,与诸如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和Turbo码之类的其他现代信道编码方案相比,SC下的极化码的有限长度性能没有竞争力。后来,在I.Tal等人的“List Decoding of Polar Codes”(2011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Information Theory Proceedings,第1-5页,2011年7月31日-8月5日)中提出了SC列表(SCL)解码器,其可以接近最佳最大似然(ML)解码器的性能。通过将简单的CRC编码级联,示出了级联的极化码的性能与优化良好的LDPC和Turbo码的性能相当。结果是,极化码被认为是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第5代或5G系统)的候选方案。在Leroux等人的“A Semi-Parallel Successive-Cancellation Decoder for Polar Codes”(IEEE TRANSACTIONSON SIGNAL PROCESSING,VOL.61,NO.2,2013年1月15日)中描述了半并行连续消除解码器。
极化编码通常涉及将一对相同的二进制输入信道重复地变换成两个不同质量的不同信道,一个比原始二进制输入信道质量更好,一个比原始二进制输入信道质量更差。通过针对二进制输入信道的独立使用重复这种成对极化操作M次,可以获得不同质量的N=2M个“比特信道”的组。作为应用于发送比特的编码的结果,一些比特信道几乎是完美的(即没有错误),而其余的比特信道几乎是无用的(即完全是噪声)。极化编码使用几乎完美的信道将数据发送给接收器,同时将无用信道的输入设置为具有接收器已知的固定值或冻结值(例如0)。由于这个原因,几乎无用的信道的输入比特通常被称为冻结比特,而几乎完美的信道的输入比特被称为非冻结(或信息)比特。只有非冻结比特用于携带极化码中的数据。
发明内容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解码极化编码信号的方法包括:确定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的信道可靠性,所述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包括多个冻结比特信道和非冻结比特信道;选择所述多个冻结比特信道中的冻结比特信道;计算与冻结比特信道相关联的比特估计的似然值;响应于似然值生成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将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与在冻结比特信道上发送的冻结比特的已知值进行比较;响应于确定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与在冻结比特信道上发送的冻结比特的已知值不同,更新累积的不确定度;将累积的不确定度与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响应于累积的不确定度与阈值的比较来确定已发生解码错误。
似然值可以包括对数似然值LLR。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针对多个候选解码路径中的每个候选解码路径重复以下步骤:(a)选择多个冻结比特信道中的冻结比特信道,(b)计算与所述冻结比特信道相关联的比特估计的似然值,(c)响应于所述似然值生成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d)比较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与在冻结比特信道上发送的冻结比特的已知值,以及(e)响应于确定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与在冻结比特信道上发送的冻结比特的已知值不同,更新累积的不确定度。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丢弃累积的不确定度超过预定阈值的任何候选解码路径。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在丢弃候选解码路径之后剩余的任何候选解码路径,以及响应于确定没有剩余的候选解码路径而中止解码过程。
更新累积的不确定度包括:根据下式,基于所选择的冻结比特信道的可靠性和所述比特估计的似然值来更新所述累积的不确定度:
Zp=Zp+f(Ii,|LLRp,i|),
其中,Zp可以是累积的不确定度,Ii可以是所选择的冻结比特信道的可靠性,LLRp,i可以是比特估计的似然值。
f(Ii,|LLRp,i|)的值可以由下式给出:
f(Ii,|LLRp,i|)=Ii·|LLRp,i|。
f(Ii,|LLRp,i|)的值可以由下式给出:
f(Ii,|LLRp,i|)=|LLRp,i|。
在一些实施例中,f(Ii,|LLRp,i|)的值可以等于Ii。在一些实施例中,f(Ii,|LLRp,i|)的值可以等于常数。在一些实施例中,f(Ii,|LLRp,i|)的值可以等于1。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确定已发生解码错误而中止解码过程。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确定已发生解码错误,使用更强大的解码算法重新开始解码过程。
冻结比特可以是奇偶校验比特,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先前解码的比特估计生成冻结比特的期望奇偶校验值,以及如果冻结比特的估计值不对应于冻结比特的期望奇偶校验值,则确定已发生解码错误。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确定冻结比特的估计值不对应于冻结比特的期望奇偶校验值而丢弃当前解码路径。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可操作以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解码模块。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通信设备中运行时,使通信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极化编码器中编码多个信息比特以在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上传输的方法包括:接收多个信息比特;确定多个比特信道中的多个冻结比特的信道索引;生成奇偶校验比特;以及将奇偶校验比特分配给与多个冻结比特相对应的比特信道之一。
可以基于分配给比特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息比特的值来确定奇偶校验比特的值,所述比特信道具有比可以分配有所述奇偶校验比特的比特信道更低的信道索引。
生成奇偶校验比特可以包括:生成多个奇偶校验比特;以及将奇偶校验比特分配给比特信道之一可以包括:将多个奇偶校验比特分配给与多个冻结比特相对应的多个比特信道。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化解码器中的解码在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上接收的多个信息比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生成与冻结比特相对应的软值;确定冻结比特是否可以是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生成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硬判决值;计算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期望值;比较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硬判决值;以及基于确定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硬判决值可以与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期望值不同,确定已发生解码错误。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确定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硬判决值可以与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期望值不同,丢弃针对其检测到冻结比特的候选解码路径。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极化解码器中的解码在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上接收的多个信息比特的方法包括:生成所接收的信息比特和冻结比特的估计矢量u和与所接收的信息比特和冻结比特的估计矢量u相对应的似然值;基于估计的信息比特似然值生成信道比特似然值;通过根据信道比特似然值获取硬判决值来生成第一码字;重新编码所接收的信息的估计矢量以形成第二码字;比较第一码字和第二码字;以及响应于第一码字和第二码字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发生了解码错误。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确定发生了解码错误,丢弃针对其生成第一码字的候选解码路径。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极化解码器中的解码在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上接收的多个信息比特的方法包括:生成所接收的信息比特和冻结比特的估计矢量u和与所接收的信息比特和冻结比特的估计矢量u相对应的似然值;基于估计的信息比特似然值生成信道比特似然值;通过根据信道比特似然值获取硬判决值来生成第一码字;计算第一码字的校验子;比较第一码字的校验子与期望校验子;以及响应于第一码字的校验子与期望校验子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发生了解码错误。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确定发生了解码错误,丢弃针对其生成第一码字的候选解码路径。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可操作以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模块。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通信设备中运行时,使通信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所公开主题的所选择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特征。
图1示出了N=8的极化码结构的示例。
图2示出了N=8的极化码编码器的示例。
图3示出了N=8的基于蝶形的SC解码器的示例。
图4示出了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实施例的通信系统。
图5A、图5B、图6、图7和图8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系统/方法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A示出了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
图9B示出了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
图10A示出了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实施例的无线电接入节点。
图10B示出了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接入节点。
图11示出了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电接入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呈现了所公开主题的各种实施例。这些实施例被呈现为教导示例,并且不被解释为限制所公开的主题的范围。例如,在不脱离所公开主题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修改、省略或扩展所述实施例的某些细节。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冻结比特的对数似然比(LLR)的值来检测极化解码中的块错误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冻结比特的LLR的值的符号可以用作校验子以确定是否已经发生解码错误。
一些实施例通过比较与信息矢量相关联的两个估计的码字来检测极化解码中的码字错误,其中两个估计的码字包括估计的接收码字和重新编码的码字。
一些实施例通过检查与信息矢量相关联的校验子来检测码字错误。
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或全部实施例可以通过利用极化解码器的错误检测机制来帮助减少以其他方式获得给定级别的错误检测性能所需的CRC比特的数量。一些实施例可以使极化解码器能够在完成整个比特块的解码之前声明解码错误,这可以允许解码器更快地采取行动(例如通过使用更强大的解码算法重新开始)来校正解码错误。
示出长度为8的极化码的结构的示例在图1中示出。如其中所示,定义了具有值u0至u7的8比特输入数据矢量u。输入数据矢量u包括冻结比特和非冻结比特两者。极化操作将相同的物理信道划分为8个比特信道,这些比特信道被分配有0至7的信道索引(i)。在该示例中,位置u0、u1、u2和u4(对应于信道索引0、1、2和4)处的比特是已被分配有0值的冻结比特,而位置u3、u5、u6和u7(对应于信道索引3、5、6和7)处的比特是非冻结信息比特。
将冻结比特或非冻结比特分配给单独的信道是基于信道的可靠性。每个比特信道具有可靠性I(Wi),其对应于信道上发送比特和接收比特之间的相互信息。也就是说,低可靠性指示输入到比特信道的比特和比特信道输出的比特不是高度相关的,而高可靠性指示输入到比特信道的比特和比特信道输出的比特高度相关。在该示例中,具有索引0、1、2和4的信道具有相对低的可靠性,因此被分配有冻结比特,而具有索引3、5、6和7的信道具有相对高的可靠性,因此被分配有信息比特。在具有较大数量的比特信道的系统中,比特信道的可靠性之间的差异通常比在该示例中示出的更加极端。
极化编码/解码系统中的冻结比特是固定的并且对于发送器和接收器两者是已知的。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冻结比特的值为0。冻结比特可以采用其他值,只要这些值对于接收器是先验已知的或者可以由接收器计算得到。下面描述的一些实施例利用该属性来执行错误检测。
如图1所示,由i编索引的每个比特位置与对应的比特信道Wi的可靠性相关联。可靠性值可以是该比特与接收信号之间的相互信息I(Wi),如图1左侧所示,或者它们可以是比特信道的预先计算的块错误概率。可以针对冻结比特位置和信息比特位置两者预先确定这些可靠性值。当相关联的比特位置用于携带信息比特时,高可靠性值对应于较低的比特错误概率。
图2示出了在编码过程的每个级生成的中间信息比特sl,i,其中,l∈{0,1,…,n}是编码级或级别,i∈{0,1,…,N-1}是N=8的极化编码的信道索引。参考图1和图2,输入数据矢量u被输入编码器,输入数据矢量u在图1的示例中具有值[0 0 0 1 0 1 0 1],该编码器通过一系列“异或(XOR)”操作将数据编码为中间信息比特sl,i。在编码过程的输出处,获得用于在信道W上传输的传输数据矢量x(在该示例中对应于中间信息比特s3,i)。在图1的示例中,传输数据矢量x具有值[1 1 0 0 0 0 1 1]。由于每个比特使用相同的物理信道,因此假设每个信道W的信道属性是相同的。在与传输数据矢量x相对应的信道W上接收的值的矢量y具有值y=[y0 y1 y2 y3 y4 y5 y6 y7]。接收的数据矢量y的值yi用于计算对数似然比(LLR)的值,该对数似然比(LLR)的值指示发送传输数据矢量x的对应值的概率。如应理解的是,LLR值具有大小和符号两者,其中LLR值的符号指示接收的符号(例如,负号对应于‘1’,而正号对应于‘0’),LLR值的大小指示这种符号正确的可能性。通过解码过程,接收器根据接收的值y生成输入数据矢量u的估计
中间信息比特sl,I通过下式相关:
i∈{0,1,…,N-1}且l∈{0,1,…,n-1},s0,i≡ui是信息比特,且sn,i三xi是级别n处的码比特,其中i∈{0,1,…,N-1}。
图3示出了“蝶形”解码器,其可以用于解码N=8的情况下的极化编码信息。在解码器中传递的消息是表示为Ll,i的对数似然比(LLR)值,其中l和i分别对应于解码器级索引和行索引。
如上所述,LLR值Ll,i的特征在于它们具有大小和符号。另外,Ln,i是级n(解码器的第一级)处的LLR,其直接根据信道输出yi计算。解码器的基本组件是由等式给出的两个函数:
l∈{0,1,…,n-1}并且i∈{0,1,…,N-1},其中B(l,i)表示i的二进制表示中的第l有效比特,并且其中表示中间信息比特sl,i的估计。
从图3中可以看出,解码器使用LLR值Ln,i来计算与比特索引0相对应的软判决值L0,0,在函数节点14-1至14-6处仅使用等式[3]的“f”函数。通过判决块12处理软判决值L0,0,以生成信道索引0的比特估计为了生成用于生成信道索引1的比特估计的软判决值L0,1,解码器在函数节点14-7处使用“f”函数和“g”函数两者,其取与软判决值L0,0相对应的中间信息比特估计作为输入。因此,在确定了信道索引0的比特估计之后,确定信道索引1的比特估计以类似的方式连续地确定随后的比特估计。
随着生成每个连续比特估计,解码器生成与两个可能的比特值相对应的两个解码路径,每个路径具有相关联的正确概率。解码器可以在任何给定时间在存储器中保留最大数量的Lpath个这样的路径,仅保留Lpath个最可能的解码路径并丢弃不太可能的解码路径。当解码器到达数据的末尾时,选择与最可能的解码路径相对应的估计的矢量作为解码后的数据矢量。
在所公开的主题的某些实施例中,方法和/或装置利用极化编码/解码的方案来提供错误检测。该错误检测基于极化码构造本身,而不是基于发送信息中包括的CRC比特。一些实施例的基本原理是在图3中所示的判定块12处将冻结比特强制为已知的硬值(通常为零)之前,尝试基于冻结比特的软解码值来检测错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判定块12的输入处的解码后的软冻结比特值的符号被用作接收的编码比特块的校验子。当足够数量的解码后的软冻结比特值的符号(特别是与具有高可靠性的比特信道相关联的那些符号)与已知的冻结比特的符号不一致时,可以声明错误。这是因为信息比特的判决与冻结比特的已知值有关。一组对信息比特的正确判决应该可能导致后续软冻结比特值的正确符号。
与常规方法相比,某些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或多种潜在益处,例如以下示例。极化解码器可以使用固有的错误检测机制,从而可以减少CRC比特的数量以降低开销。通常明确附加CRC比特以用于错误检测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解码过程结束之前声明解码错误,这可以允许解码器在解码错误的情况下更早地切换到更鲁棒的解码方法。
某些实施例还可以避免与常规方法相关联的各种缺点,例如以下示例。现有的极化解码器类型包括连续消除(SC)、SC的列表解码(SCL)等。对于SC和SCL两者,没有不依赖CRC比特而提供固有的错误检测的机制。为了检测错误的块,需要将一些CRC比特附加到信息比特的块,之后将它们一起馈送到极化解码器。这引发额外的开销。结果是,其增加了编码器/解码器处的编码率,并使给定量的传输资源的链路性能下降。
经由冻结比特的错误检测
如上所述,极化解码器中的冻结比特是固定的并且对于发送器和接收器两者是已知的。在解码期间(使用SC或SCL),随着使用上面所示的“f”等式和“g”等式进行处理,LLR值Ll,i从解码器右手侧的信道LLR值朝向左手侧的估计信息比特和冻结比特的存储体(bank)传播。当LLR值到达最左侧的节点(即L0,i值),并且节点对应于冻结比特时,根据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的系统/方法检测解码错误,如图4所示。
首先,预先确定每个冻结比特和信息比特位置的可靠性(框402)。出于该示例的目的,令Ii表示与比特位置i相对应的可靠性值。针对Lpath候选解码路径列表上的每个解码路径p∈{1,2,…,Lpath},将累积的不确定度Zp初始化为零。
假设冻结节点值的LLR未知,则系统/方法然后选择索引i处的下一个冻结比特(框403),并且计算索引i处给定冻结比特的LLR值(框404)。针对每个候选解码路径p∈{1,2,…,L},系统/方法然后使用图3中所示的判决块12来确定冻结比特的硬值(框406)。
接下来,针对每个候选路径,系统/方法将与冻结比特的已知值进行比较(框408)。
如果检测到未对准,即针对给定路径p∈{1,2,…,Lpath},如果冻结比特的估计值与冻结比特的已知值不同,则根据下式,将LLR的绝对值和该冻结比特位置的可靠性Ii的某函数加至该路径的累积的不确定度Zp(框410):
Zp=Zp+f(Ii,|LLRp,i|) [5]
在一个实施例中,等式[5]中的函数f()简单为针对该冻结比特获得的可靠性与LLR的绝对值的乘积,即f(Ii,|LLRp,i|)=Ii·|LLRp,i|。在另一实施例中,f()简单为LLR的绝对值:f(Ii,|LLRp,i|)=|LLRp,i|。在又一实施例中,f()简单为可靠性值Ii:f(Ii,|LLRp,i|)=Ii。在又一实施例中,f(Ii,|LLRp,i|)=1或任何常数值,在这种情况下,累积的不确定度对应于其中解码后的软冻结比特值的符号与已知的冻结比特值的符号未对准的冻结比特的数量。
接下来,解码器检查以查看候选解码路径p的累积的不确定度是否超过某个预定阈值δ(框412)。如果超过,则可以丢弃该候选解码路径(框414)。否则,保留候选路径(框416),并且继续对剩余的候选路径进行解码。
如果所有候选路径的累积的不确定度超过阈值,则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方法可以声明解码错误并中止解码过程。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中止现有的解码尝试,并且使用更强大的解码算法(例如,使用具有更大列表大小L的SC列表(SCL)解码算法)开始新的解码尝试。
如果在解码过程结束时,针对至少一个候选路径的累积的不确定度低于预定义阈值δ,则解码器可以声明解码成功。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SC或SCL解码器完成解码之后,可以对候选路径的最终列表执行检查每个候选解码路径的累积的不确定度是否超过阈值的步骤。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到达最后的信息比特或冻结比特之后,系统/方法检查以查看最终列表中的最佳候选解码路径(或者备选地,每个候选解码路径)的累积的不确定度是否超过预定阈值δ。如果超过,则可以声明解码错误并且中止解码过程,或者可以中止当前解码尝试,并且使用更强大的解码算法(例如,具有更大列表大小L的SC列表(SCL)解码算法)开始新的解码尝试。
如果累积的不确定度低于预定阈值δ,则解码器可以声明解码成功。
经由PC冻结比特的错误检测
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通过预编码步骤扩展极化码,在该预编码步骤中,构造奇偶校验(PC)比特的矢量并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使用。可以将PC比特分配给u矢量的预定冻结比特位置。PC比特与信息比特类似,因为PC比特的值不是固定的且先验已知的;然而,PC比特可以从信息比特中导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选择PC比特使得它们可以从先前估计的信息比特计算得到。例如,可以从索引i<3的信息比特或PC比特的值计算得到索引i=3的PC比特。
PC比特与冻结比特类似,因为PC比特不直接携带信息。PC比特有时被称为“PC冻结比特”。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使用奇偶校验比特的编码操作在图5A中示出。如其中所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极化编码器的操作包括接收用于编码的信息比特(框504),确定冻结比特的索引(框504)。编码器基于信息比特和/或冻结比特生成奇偶校验比特(框506),并将奇偶校验比特分配给冻结比特位置(框508)。
当根据一些实施例使用PC极化时,PC冻结比特的一部分可以用于辅助解码器,而其他PC冻结比特可以用于错误检测目的。例如,可以为K比特的信息矢量生成Npf=20个PC冻结比特的矢量。然后,在解码期间,可以使用Npf1=12个比特以在精简候选路径中辅助列表解码。剩余的Npf2=20-12=8个PC冻结比特可以在解码期间被视为信息比特。然后在解码之后,可以使用Npf2个PC冻结比特来执行如上所述的错误检测。
注意,对于Npf个PC冻结比特的给定矢量,由解码器实现来决定如何将其分为Npf1子矢量和Npf2子矢量。较大的Npfl提供更好的错误校正性能,但错误检测性能更差。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使用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极化解码器的操作在图5B中示出。如其中所示,对于给定的候选解码路径,操作包括生成与冻结比特相对应的软LLR值(框512),确定冻结比特是否对应于奇偶校验(PC)冻结比特(框514),获得PC冻结比特的硬判决值(框516);计算PC冻结比特的期望值(框518),比较PC冻结比特的硬判决值与PC冻结比特的期望值(框520),以及响应于确定PC冻结比特的硬判决值与PC冻结比特的期望值不相等来确定候选解码路径无效(框522)。
经由码字验证的错误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估计的信息块可以由极化解码器重新编码并与估计的码字进行比较。例如,在下面的示例中,解码器输出的估计的信息块可以由极化解码器重新编码,以形成重新编码后的码字(codeword_B),并且可以将结果与输入到解码器的估计的码字(codeword_A)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已发生解码错误。
例如,参考图3和图6,可以以二进制矢量的形式生成估计的信息比特块,这些信息比特的对应LLR值被输入到决策块12以获得该估计的信息比特块(框602)。
然后,系统/方法通过将信息比特的LLR值(即,在图2的左手侧)传播到图2的右手侧来生成信道比特LLR值Ly(框604)。也就是说,使用极化编码器处理与估计的信息比特相对应的LLR值,以在编码器的右手侧获得一组编码后的LLR值。
然后,系统/方法对在信道上发送的每个比特的信道比特作硬判决(框606)。获得的码字被称为估计的codeword_A。
然后,系统/方法采用二进制矢量并使用极化编码器将其编码为第二码字codeword_B(框608)。
然后,系统/方法通过比较codeword_A和codeword_B来执行对解码器输出的错误检测(框610),并确定是否发生了解码错误(框612)。如果codeword_A等于codeword_B,则认为解码后的码字是正确的。然而,如果codeword_A不等于codeword_B,则认为解码后的码字不正确,并且声明解码错误。可以中止现有的解码尝试,并且可以例如使用更强大的解码算法来开始新的解码尝试。
经由校验子验证的错误检测
本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通过重新编码来计算估计的信息比特块的校验子。可以基于估计的信息比特块的冻结比特的LLR值的符号来计算校验子。将该校验子与正确的已知校验子值(通常为零)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已发生解码错误。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系统/方法的操作。如其中所示,系统/方法可以生成估计的信息块,二进制矢量(框702)。
然后,系统/方法可以通过将LLR值从图2的编码器的左手侧传播到右手侧来生成信道比特LLR值Ly(框704)。
然后,系统/方法可以对在信道上发送的每个比特的信道比特作硬判决(框706)。所获得的码字被称为长度N的估计的codeword A。
然后,系统/方法可以计算codeword_A的(N-K)比特校验子,其中K是码字中信息比特的数量(框708)。计算校验子的一种可能方法是将codeword_A作为输入馈送到极化编码器中,并基于已知的冻结比特位置的比特反转索引来从其输出中提取校验子。
然后,系统/方法将codeword_A的校验子与相同长度的全零矢量进行比较(框710),以确定是否发生了解码错误(框712)。如果校验子等于零矢量,则认为解码的码字是正确的。然而,如果校验子不等于零矢量,则认为解码的码字不正确,并声明解码错误。
注意,上述计算码字的校验子的方法是可能的,因为可以通过对编码后的码字进行重新编码来获得极化码字的校验子。
通信系统和设备
所公开主题的实施例(例如任何上述方法和/或被配置为执行这些方法的装置)可以在支持任何合适的通信标准和使用任何合适的组件的任何适合类型的通信系统中实现。作为一个示例,某些实施例可以在通信系统(例如,图4中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实现。尽管针对LTE系统和有关术语描述了某些实施例,但是所公开的构思不限于LTE或3GPP系统。另外,尽管可以参考术语“小区”,但是所描述的构思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上下文(例如,在第五代(5G)系统中使用的波束)中。
参考图8,通信系统100包括多个无线通信设备105(例如,UE、机器类型通信[MTC]/机器对机器[M2M]UE)和多个无线电接入节点110(例如,eNodeB或其它基站)。通信系统100被组织成小区115,小区115经由对应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10连接到核心网120。无线电接入节点110能够与无线通信设备105以及与适于支持无线通信设备之间或无线通信设备与另一通信设备(比如陆线电话)之间的通信的任何附加元素进行通信。
尽管无线通信设备105可以表示包括硬件和/或软件的任何合适组合的通信设备,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这些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表示例如在图9A和图9B中更详细示出的那些设备。类似地,尽管所示无线电接入节点可以表示包括硬件和/或软件的任何合适组合的网络节点,但是在特定实施例中,这些节点可以表示如由图10A、图10B和图11中更详细示出的那些设备之类的设备。
参考图9A,无线通信设备200A包括处理器205(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存储器210、收发器215和天线220。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备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210)上存储的指令,来提供被描述为由UE、MTC或M2M设备和/或任意其它类型的无线通信设备所提供的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功能。备选实施例可以包括图9A所示这些组件之外的附加组件,这些附加组件可以负责提供设备的功能的某些方面,包括本文中所述的任何功能。
参考图9B,无线通信设备200B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一个或多个对应功能的至少一个模块225。这些功能的示例包括如本文中参考无线通信设备所描述的各种方法步骤或方法步骤的组合。通常,模块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执行对应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任何合适组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相关联的平台上执行时,模块包括被配置为执行对应功能的软件,如图9A中所示。具体地,无线通信设备200B可以包括:极化编码模块225A,被配置为实现如上所述的极化编码器;以及极化解码模块225B,被配置为实现如上所述的极化解码器。
参考图10A,无线电接入节点300A包括控制系统320,控制系统320包括节点处理器305(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存储器310和网络接口315。另外,无线电接入节点300A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电单元325,其包括至少一个发送器335和耦接到至少一个天线330的至少一个接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电单元325在控制系统320的外部,并且经由例如有线连接(例如,光缆)连接到控制系统320。然而,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无线电单元325和可能的天线330与控制系统320集成在一起。节点处理器305操作为提供如本文所述的无线电接入节点300A的至少一个功能3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以例如存储在存储器310中并由节点处理器305执行的软件来实现。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节点处理器305执行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图10A中所示的存储器310)上存储的指令,来提供被描述为由基站、节点B、eNodeB和/或任意其它类型的网络节点所提供的功能中的一些或全部功能。无线电接入节点300的备选实施例可以包括附加组件以提供附加功能,比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和/相关支持功能。
参考图10B,无线电接入节点300B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一个或多个对应功能的至少一个模块350。这些功能的示例包括如本文中参考无线电接入节点所描述的各种方法步骤或方法步骤的组合。通常,模块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执行对应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任何合适组合。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相关联的平台上执行时,模块包括被配置为执行对应功能的软件,如图10A中所示。具体地,无线电接入节点3200B可以包括:极化编码模块325A,被配置为实现如上所述的极化编码器;以及极化解码模块325B,被配置为实现如上所述的极化解码器。
图11是示出根据所公开主题的实施例的虚拟化无线电接入节点400的框图。可以将关于图7描述的构思类似地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网络节点。此外,其它类型的网络节点可以具有类似的虚拟化架构。如本文所使用的,“虚拟化无线电接入节点”指(例如,经由在网络中的物理处理节点上执行的虚拟机)无线电接入节点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被实现为虚拟组件的无线电接入节点的实现。
参考图11,无线电接入节点400包括如关于图10A所描述的控制系统320。
控制系统320经由网络接口315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420,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420与网络425耦接或被包括在网络425中而作为网络425的一部分。每个处理节点42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5(例如,CPU、ASIC、FPGA等)、存储器410和网络接口415。
在该示例中,本文所描述的无线电接入节点300A的功能345在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420处实现,或者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分布在控制系统320和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42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文所描述的无线电接入节点300A的功能345中的一些或所有功能被实现为由在由处理节点420托管的虚拟环境中实现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机执行的虚拟组件。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使用处理节点420和控制系统320之间的附加信令或通信,以便执行期望功能345中的至少一些功能。如虚线所指示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控制系统320,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单元325经由适当的网络接口直接与处理节点420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无线电接入节点(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110或300A)或根据本文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的虚拟环境中实现无线电接入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另一节点(例如,处理节点420)的功能。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上述方法中,所描述的步骤可以结合在上下文中可能具体提及或可能未具体提及的附加步骤(例如获得(例如接收、接入、确定、计算等)指定信息、发送(例如发送、传送等)指定信息等)来执行。
尽管以上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呈现了所公开的主题,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所公开的主题的总体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39)

1.一种解码极化编码信号的方法,包括:
确定(402)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的信道可靠性,所述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包括多个冻结比特信道和非冻结比特信道;
选择所述多个冻结比特信道中的冻结比特信道(403);
计算(404)与所述冻结比特信道相关联的比特估计的似然值;
响应于所述似然值,生成(406)所述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
将所述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与在所述冻结比特信道上发送的冻结比特的已知值进行比较(408);
响应于确定所述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与在所述冻结比特信道上发送的冻结比特的已知值不同,更新(410)累积的不确定度;
将所述累积的不确定度与阈值进行比较(412);以及
响应于所述累积的不确定度与阈值的比较来确定已发生解码错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似然值包括对数似然值LLR。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针对多个候选解码路径中的每个候选解码路径,重复以下步骤:
(a)选择所述多个冻结比特信道中的冻结比特信道(403);
(b)计算(404)与所述冻结比特信道相关联的比特估计的似然值;
(c)响应于所述似然值,生成(406)所述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
(d)将所述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与在所述冻结比特信道上发送的冻结比特的已知值进行比较(408);以及
(e)响应于确定所述比特估计的硬判决值与在所述冻结比特信道上发送的冻结比特的已知值不同,更新(410)累积的不确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丢弃所述累积的不确定度超过预定阈值的任何候选解码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在丢弃所述候选解码路径之后剩余的任何候选解码路径;以及
响应于确定没有剩余的候选解码路径,中止解码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更新所述累积的不确定度包括:根据下式,基于所选择的冻结比特信道的可靠性和所述比特估计的似然值来更新所述累积的不确定度:
Zp=Zp+f(Ii,|LLRp,i|),
其中,Zp是累积的不确定度,Ii是所选择的冻结比特信道的可靠性,以及LLRp,i是所述比特估计的似然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f(Ii,|LLRp,i|)由下式给出:
f(Ii,|LLRp,i|)=Ii·|LLRp,i|。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f(Ii,|LLRp,i|)由下式给出:
f(Ii,|LLRp,i|)=|LLRp,i|。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f(Ii,|LLRp,i|)等于Ii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f(Ii,|LLRp,i|)等于常数。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f(Ii,|LLRp,i|)等于1。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已发生解码错误而中止解码过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已发生解码错误,使用更强大的解码算法重新开始解码过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冻结比特是奇偶比特,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先前解码的比特估计生成所述冻结比特的期望奇偶值(518);以及
如果所述冻结比特的估计值不对应于所述冻结比特的期望奇偶值,则确定已发生解码错误(52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冻结比特的估计值不对应于所述冻结比特的期望奇偶值而丢弃当前解码路径。
16.一种通信设备(200,300),操作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通信设备(200,300),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解码模块。
18.一种用于通信设备(200,300)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所述通信设备(200,300)中运行时,使所述通信设备(200,30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在极化编码器中编码多个信息比特以在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上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信息比特(502);
确定多个比特信道中的多个冻结比特的信道索引(504);
生成奇偶校验比特(506);以及
将所述奇偶校验比特分配给与所述多个冻结比特相对应的比特信道之一(508)。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分配给具有比分配有所述奇偶校验比特的比特信道更低的信道索引的比特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息比特的值来确定所述奇偶校验比特的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奇偶校验比特包括:生成多个奇偶校验比特;以及其中,将所述奇偶校验比特分配给比特信道之一包括:将所述多个奇偶校验比特分配给与所述多个冻结比特相对应的多个比特信道。
22.一种通信设备(200,300),操作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通信设备(200,300),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编码模块。
24.一种用于通信设备(200,300)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所述通信设备(200,300)中运行时,使所述通信设备(200,30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极化解码器中的解码在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上接收的多个信息比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与冻结比特相对应的软值(512);
确定所述冻结比特是否是奇偶校验冻结比特(514);
生成所述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硬判决值(516);
计算所述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期望值(518);
比较所述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硬判决值(520);以及
基于确定所述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硬判决值与所述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期望值不同,确定已发生解码错误(522)。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硬判决值与所述奇偶校验冻结比特的期望值不同,丢弃针对其检测到所述冻结比特的候选解码路径。
27.一种通信设备(200,300),操作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5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通信设备(200,300),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5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解码模块。
29.一种用于通信设备(200,300)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所述通信设备(200,300)中运行时,使所述通信设备(200,30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5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极化解码器中的解码在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上接收的多个信息比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所接收的信息比特和冻结比特的估计矢量u和与所接收的信息比特和冻结比特的估计矢量u相对应的似然值(602);
基于估计的信息比特似然值生成信道比特似然值(604);
通过根据所述信道比特似然值获取硬判决值来生成第一码字(606);
重新编码(608)所接收的信息的估计矢量以形成第二码字;
将所述第一码字和所述第二码字进行比较(610);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一码字和所述第二码字的比较来确定(612)是否发生了解码错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发生了解码错误,丢弃针对其生成所述第一码字的候选解码路径。
32.一种通信设备(200,300),操作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30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3.一种通信设备(200,300),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30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解码模块。
34.一种用于通信设备(200,300)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所述通信设备(200,300)中运行时,使所述通信设备(200,30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30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极化解码器中的解码在多个极化编码比特信道上接收的多个信息比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所接收的信息比特和冻结比特的估计矢量u和与所接收的信息比特和冻结比特的估计矢量u相对应的似然值(702);
基于估计的信息比特似然值生成信道比特似然值(704);
通过根据所述信道比特似然值获取硬判决值来生成第一码字(706);
计算所述第一码字的校验子(708);
将所述第一码字的校验子与期望校验子进行比较(710);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一码字的校验子与期望校验子的比较,确定(712)是否发生了解码错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发生了解码错误,丢弃针对其生成所述第一码字的候选解码路径。
37.一种通信设备(200,300),操作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34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一种通信设备(200,300),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34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解码模块。
39.一种用于通信设备(200,300)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所述通信设备(200,300)中运行时,使所述通信设备(200,300)执行根据权利要求34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79783.9A 2016-11-11 2017-11-10 使用极化编码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中的错误检测 Active CN1101004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21190P 2016-11-11 2016-11-11
US62/421,190 2016-11-11
PCT/IB2017/057057 WO2018087717A1 (en) 2016-11-11 2017-11-10 Error detec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polar coded data transmis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0403A true CN110100403A (zh) 2019-08-06
CN110100403B CN110100403B (zh) 2022-06-03

Family

ID=60574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9783.9A Active CN110100403B (zh) 2016-11-11 2017-11-10 使用极化编码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中的错误检测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303300B2 (zh)
EP (1) EP3539237B1 (zh)
CN (1) CN110100403B (zh)
WO (1) WO20180877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227A (zh) * 2020-06-30 2020-10-20 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虚检过滤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接收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5914B (zh) * 2017-01-26 2023-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Polar码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US10742238B2 (en) * 2017-05-05 2020-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ozen bits based pruning and early termination for polar decoding
US10985779B2 (en) * 2018-08-27 2021-04-20 Polaran Haberlesme Teknolojileri Anonim Sirketi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coding data using compressed channel output information
KR20210006807A (ko) 2019-07-09 2021-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TWI731441B (zh) * 2019-10-18 2021-06-21 國立清華大學 用於列表型連續消去的解碼器及其解碼方法
LU101567B1 (en) * 2019-12-17 2021-06-17 Univ Bremen Method for a sending entity and method for a receiving entity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14337925B (zh) * 2021-12-28 2024-01-26 福州大学 非正交多址接入下基于极化码与物理层的联合编译码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17344A1 (en) * 2011-11-08 2013-05-09 Warren GROS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coding Polar Codes
CN103684477A (zh) * 2012-09-24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极性码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
CN104124979A (zh) * 2013-04-27 2014-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装置
US20150333775A1 (en) * 2014-05-15 2015-11-19 Broadcom Corporation Frozen-Bit Selection for a Polar Code Decoder
CN105553892A (zh) * 2015-12-23 2016-05-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polar码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5811998A (zh) * 2016-03-04 2016-07-27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密度演进的极化码构造方法及极化码编译码系统
WO2016172940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64073B2 (en) * 2011-09-02 2016-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reezing-based LDPC decoder and method
US9317365B2 (en) * 2014-03-06 2016-04-19 Seagate Technology Llc Soft decoding of polar codes
KR102128471B1 (ko) * 2014-03-11 2020-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폴라 부호의 리스트 복호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메모리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17344A1 (en) * 2011-11-08 2013-05-09 Warren GROS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coding Polar Codes
CN103684477A (zh) * 2012-09-24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极性码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
CN104124979A (zh) * 2013-04-27 2014-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装置
US20150333775A1 (en) * 2014-05-15 2015-11-19 Broadcom Corporation Frozen-Bit Selection for a Polar Code Decoder
WO2016172940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装置
CN105553892A (zh) * 2015-12-23 2016-05-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polar码的信道估计方法
CN105811998A (zh) * 2016-03-04 2016-07-27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密度演进的极化码构造方法及极化码编译码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608863 Evaluation of channel coding schemes for control channel"", 《3GPP TSG_RAN\WG1_RL1》 *
HUAWEI: "Evaluation of channel coding schemes for control channel", 《3GPP R1-1608863》 *
樊婷婷等: "Polar码M-QAM系统编码码率及误比特率性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0227A (zh) * 2020-06-30 2020-10-20 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虚检过滤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接收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39237A1 (en) 2019-09-18
US20190260391A1 (en) 2019-08-22
US11728829B2 (en) 2023-08-15
US20220231703A1 (en) 2022-07-21
US11303300B2 (en) 2022-04-12
WO2018087717A1 (en) 2018-05-17
EP3539237B1 (en) 2022-08-03
CN110100403B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0403A (zh) 使用极化编码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中的错误检测
US11025278B2 (en) Polar coding encoding/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660264B (zh) 高性能极化码译码算法
US7716561B2 (en) Multi-threshold reliability decoding of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JP6451955B2 (ja) 多段ソフト入力デコード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0797729B2 (en) Polar-code based encoder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divide and conquer structure of polar-code based encoder
JP6446730B2 (ja) データをデコード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コーダ
CN108574494B (zh) 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EP3602794B1 (en) Check bit concatenated polar codes
CN110995279B (zh) 一种极化码联合scf球形列表翻转译码方法
US10651873B2 (en) Polar code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 decoding
Lu et al. Deep learning aided SCL decoding of polar codes with shifted-pruning
CN110391874A (zh) 极化码的速率匹配、解速率匹配方法及设备
CN111130564B (zh) 译码方法及装置
KR20070084951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JP7452694B2 (ja) Polar符号の回帰的復号反復法を用いた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4785451B (zh) 上行图像分割多址接入传输的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1496978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harandabi On Polarization Adjusted Convolutional Codes over Fading and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Channels
WO2022255913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decoding of a word
Hong et al. A Simple Relaxation Scheme for Polar Codes
CN117713842A (zh) 译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JPH09135177A (ja) ビタビ復号同期判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