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2906A -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2906A
CN110092906A CN201910467801.1A CN201910467801A CN110092906A CN 110092906 A CN110092906 A CN 110092906A CN 201910467801 A CN201910467801 A CN 201910467801A CN 110092906 A CN110092906 A CN 110092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weight content
acid
molar ratio
m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78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冬
李东阵
张海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dong Yipuwan New Material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dong Yipuwan New Material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dong Yipuwan New Material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dong Yipuwan New Material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6780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29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92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2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5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from at least two different diamines or at least two different di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9/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9/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amino-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C08G69/28Preparatory proces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重量含量为60~90%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重量含量为5~2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混合物,所述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重量含量为5~2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脂肪族二元酸和脂环族二元胺的混合物。本申请通过重量含量为60~90%的组分A、重量含量为5~20%的组分B和重量含量为5~20%的组分C聚合而成得到具有微晶结构,且耐高温、耐化学、高透明的共聚尼龙,其透光率为85~95%,雾度为2~5%,熔点为200~250℃,玻璃纤维增强后热变形温度达到175~230℃,且耐化学性能好。

Description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尼龙制品,尤其涉及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杜邦公司的华莱士·卡罗瑟斯在20世纪30年代申请了聚酰胺。聚酰胺具有高机械强度、良好的抗冲击性能、优异的耐高温性、耐磨性和耐油性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和化工,在水利、国防、交通等国民经济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尼龙透明性差,在某些对材料透明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很难发挥作用。为此,国内外广泛展开对透明尼龙的研究。透明尼龙一般为无定形聚合物,透光率和光学玻璃相近,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汽车制造、电器工业、医学部门、食品包装、工程和机械部件、近海作业部门、体育和Hi-Fi(高保真)/影像/密纹软盘部门。
现有技术中,合成的透明聚酰胺主要有脂肪族透明聚酰胺,芳香族透明聚酰胺,半芳香族透明聚酰胺。其中,脂肪族透明聚酰胺是脂肪族二元酸和二元胺的无规共聚,如尼龙6/66共聚物,Emer公司的尼龙6/12共聚物等。然而,直链脂肪族单体无规共聚对产物序列规整性的破坏有限,而且聚酰胺结晶速度较快,工艺条件很难控制。而芳香族透明聚酰胺,半芳香族透明聚酰胺因为芳香族单体的存在,工艺过程较为复杂。因此,需要继续对透明聚酰胺进行改进。
申请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该共聚透明尼龙具有微晶结构,具有结晶材料的耐高温和耐化学性能优点,同时具备较高的透明度,较常规尼龙6、尼龙66和尼龙6/66共聚物具有更优异的透明性和综合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60~90%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5~2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混合物,所述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
重量含量为5~2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脂肪族二元酸和脂环族二元胺的混合物。
本申请通过重量含量为60~90%的组分A、重量含量为5~20%组分B和重量含量为5~20%的组分C聚合而成得到具有微晶结构,且耐高温、耐化学、高透明的共聚尼龙,其具有清晰的熔点,在透明和耐高温方面达到了较好的平衡。本发明人发现微晶结构的形成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其一是分子尺寸,其二是化学结构,其三是晶核的尺寸与分子结构的匹配度,分子尺寸太小则无法实现较大的空间位阻,无法形成透明所需的足够比例的非晶区;分子尺寸太大对结晶度的破坏非常大,很容易将材料变成以无定形为主,从而丧失结晶性材料固有的耐高温、耐有机溶剂等优良特性。基于此,本发明人采用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混合物的组分B和摩尔比为1:1的脂肪族二元酸和脂环族二元胺的混合物的组分C聚合可满足以上三个因素的平衡。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聚合釜中,在所述聚合釜中加热搅拌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聚合反应中通过加热搅拌、并进行脱水反应可使得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将水排出反应体系,以提高反应速率,促进酰胺键的生成以形成高分子尼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60~90%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5~2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混合物,所述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
重量含量为5~2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脂肪族二元酸和脂环族二元胺的混合物。
本申请的共聚透明尼龙的其透明性和耐高温性皆较好,其透光率为85~95%,雾度为2~5%,熔点为200~250℃,玻璃纤维增强后热变形温度达到175~230℃,且耐化学性能好。
进一步的,所述组分A的重量含量为80~90%,所述组分B的重量含量为5~10%,所述组分C的重量含量为5~10%。
进一步的,组分A的重量含量可为60%、65%、70%、75%、80%、85%、90%,组分B的重量含量可为5%、8%、10%、13%、15%、17%、20%,组分C的重量含量可为5%、8%、10%、13%、15%、17%、20%。
进一步的,所述脂肪族二元酸为己二酸。所述脂环族二元胺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和异佛尔酮二胺(IPDA)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聚合釜中,在所述聚合釜中加热搅拌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进一步的,所述聚合釜中压力为1~27bar,温度为220~320℃。具体的,压力可为1bar、5bar、10bar、15bar、20bar、25bar、27bar,温度可为220℃、250℃、280℃、300℃、320℃。
以下对于本申请的共聚尼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中的原料皆可通过市售获得。
实施例1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80%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的混合物。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中,在聚合釜的压力为15bar、温度为300℃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实施例2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65%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2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5%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的混合物。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中,在聚合釜的压力为15bar、温度为300℃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实施例3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75%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5%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2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的混合物。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中,在聚合釜的压力为15bar、温度为300℃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实施例4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80%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间苯二甲酸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的混合物。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中,在聚合釜的压力为15bar、温度为300℃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实施例5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80%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异佛尔酮二胺(IPDA)的混合物。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中,在聚合釜的压力为15bar、温度为300℃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实施例6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80%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脂环族二元胺的混合物,脂环族二元胺为摩尔比为1:1的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和异佛尔酮二胺(IPDA)混合物。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中,在聚合釜的压力为15bar、温度为300℃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实施例7
一种共聚透明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80%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与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的混合物。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中,在聚合釜的压力为25bar、温度为280℃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对比例1
一种共聚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80%的组分A:己内酰胺(CPL);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间苯二甲胺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的混合物。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中,在聚合釜的压力为15bar、温度为300℃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对比例2
一种共聚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80%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间苯二甲胺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的混合物。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中,在聚合釜的压力为15bar、温度为300℃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对比例3
一种共聚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80%的组分A:己内酰胺(CPL);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1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PACM)的混合物。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中,在聚合釜的压力为15bar、温度为300℃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对比例4
一种共聚尼龙,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80%的组分A:己内酰胺(CPL);
重量含量为2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和组分B输入带有搅拌器的自动控制聚合釜中,在聚合釜的压力为15bar、温度为300℃下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申请所述的共聚透明尼龙的性能,本申请人对实施例1~7及对比例1~4制备的尼龙分别进行耐高温性、透明性和耐化学性测试,其中耐高温性以熔点和耐热性进行表征,透明性以尼龙的透光率和雾度进行表征,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测试手段为:
熔点:利用《ISO 11357-3-2011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方法进行测试,并记录熔融峰值。
耐热性:利用《ISO 75-2负荷下热变形温度测试方法》方法进行测试,并记录30%玻纤增强后的热变形温度。
透明性:利用《GB/T 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方法测试透光率和雾度以表征尼龙的透明性。
耐化学性:用酒精布擦拭20次,看透明度是否明显下降。
表1实施例1~7和对比例1~4的各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1可知,采用本申请的共聚尼龙的耐高温性能、透明度、耐化学性各方面的总体性能更佳。对比例1采用的组分B为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间苯二甲胺的混合物,对比例2采用的B组分为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间苯二甲胺的混合物,两者均含有芳香族二元胺,会形成更严重的无规共聚,导致材料成为无定形结构。对比例3的A组分为己内酰胺(CPL),经双组分无规共聚后耐热性能会下降更明显。对比例4为普通的PA6/66聚合物,其为直链脂肪族单体无规共聚,对聚合物序列规整性的破坏有限,而且聚酰胺结晶速度较快,因而透明性不佳,无法满足应用端对透明的需求。
相对于对比例1~4,实施例1~7的组分A为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组分B为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混合物,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通过此组分A和组分B,再与组分C聚合可得到具有微晶结构,且耐高温、耐化学、高透明的共聚尼龙,其透光率为85~95%,雾度为2~5%,熔点为200~250℃,玻璃纤维增强后热变形温度达到175~230℃,且耐化学性能好。
应当指出,以上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阅读了本申请之后,在本申请保护范围的宗旨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如对各组分的含量的替换,脂肪族二元酸、脂环族二元胺等物质具体组分的替换,制备参数的调整等应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共聚透明尼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组分聚合而成:
重量含量为60~90%的组分A:摩尔比为1:1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的混合物;
重量含量为5~20%的组分B: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芳香族二元酸的混合物,所述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
重量含量为5~20%的组分C:摩尔比为1:1的脂肪族二元酸和脂环族二元胺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透明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的重量含量为80~90%,所述组分B的重量含量为5~10%,所述组分C的重量含量为5~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透明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二元酸为己二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透明尼龙,其特征在于,所述脂环族二元胺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和异佛尔酮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组分A、组分B和组分C输入聚合釜中,在所述聚合釜中加热搅拌进行脱水反应;
2)进行反应后,注入氮气排出反应生成的水分,然后再加压排出共聚透明尼龙熔体,熔体通过模头铸带成型,经冷却切粒而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聚透明尼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釜中压力为1~27bar,温度为220~320℃。
CN201910467801.1A 2019-05-30 2019-05-30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0929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7801.1A CN110092906A (zh) 2019-05-30 2019-05-30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7801.1A CN110092906A (zh) 2019-05-30 2019-05-30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2906A true CN110092906A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49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7801.1A Pending CN110092906A (zh) 2019-05-30 2019-05-30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290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0596A (zh) * 2021-01-27 2021-06-0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高透明度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461934A (zh) * 2021-06-18 2021-10-01 山东东辰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点透明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414A (zh) * 2021-10-29 2021-12-31 山东东辰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放射线自清洁透明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5894A (zh) * 2022-05-31 2022-08-02 广州辰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聚酰胺、包含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4917A (en) * 1968-11-25 1972-05-23 Rhodiaceda Soc Two-component polyamide yarns
CN104974342A (zh) * 2014-12-02 2015-10-14 淮安市欣佳尼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尼龙610的制备方法及其牙刷丝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4917A (en) * 1968-11-25 1972-05-23 Rhodiaceda Soc Two-component polyamide yarns
CN104974342A (zh) * 2014-12-02 2015-10-14 淮安市欣佳尼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尼龙610的制备方法及其牙刷丝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0596A (zh) * 2021-01-27 2021-06-0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高透明度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461934A (zh) * 2021-06-18 2021-10-01 山东东辰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熔点透明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414A (zh) * 2021-10-29 2021-12-31 山东东辰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放射线自清洁透明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5894A (zh) * 2022-05-31 2022-08-02 广州辰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聚酰胺、包含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5894B (zh) * 2022-05-31 2023-10-20 广州辰东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聚酰胺、包含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2906A (zh)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72147A (zh) 共聚透明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1471B (zh) 含有me-bht的聚酰胺,含有此类聚酰胺的组合物,含有此类聚酰胺或此类组合物的成型物品
US4018746A (en) Transparent copolyamides from m-xylylene diamine, an aliphatic diamine and terephthalic acid
JP6328629B2 (ja) 新規ポリアミド、その調製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
CN108203507A (zh) 具有高断裂拉伸应变的透明聚酰胺模制组合物
US4511709A (en) Wholly aromatic or aliphatic aromatic block copolyamides and process therefor
CN103113577B (zh) 醇溶性共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US2172374A (e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EP2726537B1 (en) Branched polyamide with different blocks
US20170298181A1 (en) Copolyamides with alternating repeat units
US9321888B2 (en) Branched polyamide
JP2006509878A (ja) コポリアミド
JPH0253823A (ja) ブロックコポリアミドの製造法
TW201226440A (en) Copolyamides
WO2019121823A1 (en) Piperidine-containing semi-aromatic polyamide
JPH04233943A (ja) 無定形コポリアミ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AU663327B2 (en) Copolyadipamide containing trimethylhexamethyleneadipamide units and products prepared therefrom
CN104812802B (zh) 聚酰胺、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0746596B (zh) 一种共聚透明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US4196108A (en) Caprolactam copolyamides useful as hot melt adhesives for textiles
US2296555A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ynthetic polyamides
US4195164A (en) Transparent polyamides
US2756257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compositions from 6-caprolactam and hexamethylene diamine
CN115181262B (zh) 一种透明共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