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9861A - 柜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9861A
CN110089861A CN201910090011.6A CN201910090011A CN110089861A CN 110089861 A CN110089861 A CN 110089861A CN 201910090011 A CN201910090011 A CN 201910090011A CN 110089861 A CN110089861 A CN 110089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main body
door
lighting device
installation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00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本良平
棚田慎哉
中谷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868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2376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868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1150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810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1452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810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6715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810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5560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89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9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04Personal or domestic articles
    • F21V33/0012Furni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67/00Chests; Dressing-tables; Medicine cabinets or the like; Cabin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drawers
    • A47B67/02Cabinets for shaving tackle, medicine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20/00General furniture construction, e.g. fittings
    • A47B2220/0075Lighting
    • A47B2220/0077Lighting for furniture, e.g. cupboards and ra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67/00Chests; Dressing-tables; Medicine cabinets or the like; Cabin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drawers
    • A47B67/005Mirror cabinets; Dressing-tab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柜具备:柜主体,形成有向前方开口的收纳空间;镜面门,设于所述柜主体的前侧并能够开闭地封闭所述收纳空间;以及照明单元,与所述镜面门并列地设于所述柜主体的前侧;所述照明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安装基座,相对于所述柜主体安装;以及照明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座的前侧,具有沿上下方向隔着一定的间隔地并列的多个光源,所述照明装置的前端位于所述镜面门的厚度范围内,从所述镜面门的前面不突出。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2014年4月14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80021355.7(国际申请号PCT/JP2014/002095),发明名称为“柜”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而言涉及柜,更详细而言涉及具备照明装置的柜。
背景技术
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第2007-98034号(以下称为文献1)中,公开了以往的柜。该文献1所记载的柜在封闭柜主体的收纳空间的门上设有照明装置。该门具备门体与镜板。镜体安装于门体的前面。照明装置安装为在镜体的前面与镜体并列。
可是,文献1的照明装置直接安装于门体。因此,根据照明装置的厚度,该照明装置的前端从镜体的前面大为突出,或者与镜体的前面相比大为位于后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形而提出的,其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门的前面的位置配置照明装置的前端的位置的柜。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方式的柜具备:柜主体,形成有向前方开口的收纳空间;镜面门,设于所述柜主体的前侧并能够开闭地封闭所述收纳空间;以及照明单元,与所述镜面门并列地设于所述柜主体的前侧;所述照明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安装基座,相对于所述柜主体安装;以及照明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座的前侧,具有沿上下方向隔着一定的间隔地并列的多个光源,所述照明装置的前端位于所述镜面门的厚度范围内,从所述镜面门的前面不突出。
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方式的柜具备柜主体、门、以及照明单元。在柜主体中,形成有向前方开口的收纳空间。门设于柜主体的前侧并能够开闭地封闭收纳空间。照明单元与门并列地设于柜主体的前侧。照明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安装基座、以及照明装置。安装基座相对于柜主体安装。照明装置安装于安装基座的前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1的柜的主要部分水平剖面图,为图3的A部分放大图。
图2为具备实施方式1的柜的洗脸化妆台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方式1的柜的水平剖面图。
图4为实施方式1的卸下左侧的门后的柜的主视图。
图5为实施方式1的柜的卸下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斜视图。
图6为实施方式1的柜的卸下门的状态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7为图6的B-B′线剖面图。
图8为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仰视图。
图9为实施方式1的照明单元的分解斜视图。
图10为实施方式1的照明单元的分解斜视图。
图11为安装了厚度大的门和与之对应的安装基座的柜的剖面图。
图12为表示实施方式2的柜的照明单元的斜视图。
图13为实施方式2的柜的水平剖面图。
图14为图13的A部分放大图。
图15为实施方式2的照明单元的从下侧且前侧观察时的斜视图。
图16为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照明单元中从安装基座上卸下照明装置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17为表示实施方式2的安装基座以及安装于此的光源模块的斜视图。
图18为表示实施方式2的设有强磁性体以及磁铁的柜的主要部分斜视图。
图19为实施方式3的柜的斜视图。
图20A为实施方式3的柜的剖面图。图20B为图20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1为实施方式3的柜的分解斜视图。
图22A为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斜视图。图22B为照明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3为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柜的剖面图。
图24为实施方式4的柜主体的分解斜视图。
图25为实施方式4的柜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6A为实施方式4的照明装置的斜视图。图26B为照明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7为实施方式4的照明单元的分解图。
图28为实施方式4的柜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9为实施方式5的柜的分解斜视图。
图30为实施方式5的柜的斜视图。
图31为实施方式5的柜的俯视图。
图32为实施方式5的柜的主要部分水平剖面图。
图33为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34为实施方式5的柜的省略了一方的照明装置以及门的图示而得的斜视图。
图35为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的柜的斜视图。
图36为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的柜的分解斜视图。
图37为实施方式5的进一步的变形例的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2示出了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柜1的洗脸化妆台。另外,在以下,以图2所示的柜1的设置状态下的方向为基准来记述。即,在以下,定义图2中的D1所示的方向为上方、D2所示的方向为下方来记述。另外,在以下,定义图3中的D3所示的方向定义为前方、D4所示的方向为后方、D5所示的方向为左方、D6所示的方向为右方来记述。
图2所示的洗脸化妆台具备洗脸台2与柜1。洗脸台2在使后面侧沿着房间的墙壁的状态下设置于地板上。
洗脸台2具备洗脸池20。洗脸池20设于洗脸台2的上部。在洗脸池20的上面,形成有向下方凹陷向上方开口的池部(未图示)。在洗脸池20的上面的后端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立壁部200。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柜1具备柜主体3、多个照明单元4、以及多个门8。
柜主体3例如为合成树脂制。另外,柜主体3的材料不限于合成树脂。
柜1例如在使柜主体3的后面侧沿着房间的墙壁的状态下,利用多个螺丝等固定于墙壁。另外,柜主体3也可以不固定于房间的墙壁。
柜主体3配置于洗脸台2的立壁部200的上方。柜主体3与洗脸台2的立壁部200相比向前方突出。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柜主体3具有顶棚部30(顶板)、底部31、一对侧壁部32(一对侧板)、后壁部33、多个收纳空间34、以及多个间隔壁部35(图3)。以下,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将柜主体3的两侧的侧壁部32中的左侧的侧壁部32记为侧壁部32A,右侧的侧壁部32记为侧壁部32B。
顶棚部30的上面为柜主体3的上面。底部31的下面为柜主体3的下面。两侧壁部32的外面为柜主体3的外侧面。后壁部33的后面为柜主体3的后面。
如图3所示,多个收纳空间34左右并列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空间34设于柜主体3的左右方向的两侧以及中央共计3处。各收纳空间34朝向前方开口。
以下,特别区别的情况下,将形成于柜主体3的左侧的收纳空间34记为收纳空间34A。另外,将形成于柜主体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的收纳空间34记为收纳空间34B。另外,将形成于柜主体3的右侧的收纳空间34记为收纳空间34C。
在柜主体3的两侧壁部32之间,如图3所示,形成有2个间隔壁部35。两间隔壁部35左右并列。各间隔壁部35从后壁部33朝向前方突出。即,间隔壁部35形成于后壁部33的两侧壁部32之间的部分的左右两侧。各间隔壁部管35为竖长。各间隔壁部35从顶棚部30形成到底部31。
各间隔壁部35的前面与顶棚部30的前面以及底部31的前面相比位于后方。另外,顶棚部30的前面与底部31的前面在前后方向上为相同位置。
以下,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将形成于柜主体3的左侧的间隔壁部35记为间隔壁部35A,形成于柜主体3的右侧的间隔壁部35记为间隔壁部35B。
在主视观察下,柜主体3的左侧的收纳空间34A为由左侧的侧壁部32A、左侧的间隔壁部35A、顶棚部30、以及底部31包围而成的空间。在主视观察下,柜主体3的中央的收纳空间34B为由两间隔壁部35A、35B、顶棚部30、以及底部31包围而成的空间。左侧的间隔壁部35A位于左侧的收纳空间34A与中央的收纳空间34B之间。即、左侧的间隔壁部35A为左侧的收纳空间34A与中央的收纳空间34B之间的部分。
在主视观察下,柜主体3的右侧的收纳空间34C为由右侧的侧壁部32B、右侧的间隔壁部35B、顶棚部30、以及底部31包围而成的空间。右侧的间隔壁部35B位于右侧的收纳空间34C与中央的收纳空间34B之间。即、右侧的间隔壁部35B为右侧的收纳空间34C与中央的收纳空间34B之间的部分。
像这样,柜主体3的由顶棚部30、底部31、两侧的侧壁部32以及后壁部33包围而成的空间由竖长的2个间隔壁部35间隔。据此,在柜主体3中,形成有多个内部成为收纳空间34的收纳部。
如图1~3所示,各照明单元4设于柜主体3的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间隔壁部35上设有照明单元4。
如图1所示,各照明单元4具备安装基座6与照明装置5。各照明单元4的安装基座6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形(竖长),剖面在全长上形成为U形。
各照明单元4的安装基座6安装于间隔壁部35。在该状态下,安装基座6的后面抵着并接触间隔壁部35的前面。
各安装基座6例如由铝、铁、铜等导热率优异的金属材料形成。各照明单元4的安装基座6的剖面形状形成为向前方开口的U形。各照明单元4的安装基座6除了形成有后述的螺钉用孔600之处以外,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形状在整个长度方向上一样。各照明单元4的安装基座6通过切断长条部件来形成。长条部件长于安装基座6,并且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形状与安装基座6相同。另外,由一个长条部件形成的安装基座6既可以为一根,也可以为多根。
各安装基座6具有后片部61、以及一对侧片部60。后片部61构成安装基座6的深处部分。后片部61的后面为安装基座6的后面。侧片部60从后片部61的两侧(详细的为两侧端部)朝向前方突出。各侧片部60的外面为安装基座6的外侧面。
各安装基座6具有向前方以及上下开口的收纳槽62。各安装基座6的收纳槽62由两侧片部60与后片部61形成。收纳槽62在安装基座6的上下方向的全长上形成。收纳槽62的里面为后片部61的前面。收纳槽62的内侧面为侧片部60的内面。
本实施方式的柜主体3还具有图1或者图5所示的、多个凹部37以及多个嵌入槽部36。
如图5所示,凹部37形成于在柜主体3的顶棚部30的上面与各间隔壁部35对应之处。各凹部37朝向下方凹陷。各凹部37的底面为顶棚部30的上面的一部分。各凹部37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矩形形状,向上方以及前方开口。
嵌入槽部36形成于在柜主体3的底部31以及顶棚部30与各间隔壁部35对应之处的前面。各嵌入槽部36向前方开口。以下,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将形成于顶棚部30的嵌入槽部36(参照图10)记为嵌入槽部36A,形成于底部31的嵌入槽部36(参照图1)记为嵌入槽部36B。
如图10所示,形成于顶棚部30的各嵌入槽部36A形成于各凹部37的底面的前端部。嵌入槽部36A靠近凹部37的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的端部设置。各嵌入槽部36A上下贯通顶棚部30。各嵌入槽部36A的上开口部形成于凹部37的底面。各嵌入槽部36A从上开口部朝向上方开口。
如图1所示,形成于底部31的各嵌入槽部36B上下贯通底部31。各嵌入槽部36B的下开口部形成于底部31的下面。各嵌入槽部36B从下开口部朝向下方开口。
如图5所示,各安装基座6的上端部嵌入至柜主体3的顶棚部30的嵌入槽部36A。各安装基座6的收纳槽62朝向上方开口,通到对应的凹部37。
如图1所示,各安装基座6的下端部嵌入至柜主体3的底部31的嵌入槽部36B(安装基座6的下端部位于嵌入槽部36B内)。各安装基座6的收纳槽62朝向下方开口,通到柜主体3的底部31的下侧。
各安装基座6的后片部61通过从前方插入的螺丝13固定于间隔壁部35。据此,在作为柜主体3中左右并列的收纳空间34之间的部位的间隔壁部35,设有向前方开口的收纳槽62。
各安装基座6的两侧片部60的前端部与柜主体3的顶棚部30以及底部31相比向前方突出。
各照明装置5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形(竖长)。各照明装置5安装于对应的安装基座6的前侧。即、各照明装置5经由对应的安装基座6安装于柜主体3的前侧。
如图9所示,各照明装置5具备导光部件51与光源模块54。本实施方式的各照明装置5还具备支架(holder)50、下帽52(参照图8)、上帽53、散热片55、散热板56、正面盖57、以及散热板盖58。
各照明装置5的支架50为沿上下延伸的竖长的部件。各支架50例如为合成树脂制。
各照明装置5的支架50的上下长度与对应的安装基座6大致相同。各照明装置5的支架50具有保持槽部500。各保持槽部500朝向前方开口。各保持槽部500遍及支架50的上下地形成。
各照明装置5的导光部件51形成为竖长棒状。各导光部件51的与该导光部件5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形状在整个长度方向上相同。各导光部件51的上下长度与对应的支架50的上下长度大致相同。各导光部件51由例如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等透明的树脂形成。各导光部件51具有透光性。各导光部件51通过如图1所示嵌入至保持槽部500内,从而被保持于对应的支架50。
如图9所示,各导光部件51具有入光部510(入射面)、反射部511、以及出光部512(出射面)。各导光部件51的上端面从支架50的保持槽部500的上开口部朝向支架50的上方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导光部件51的上端面为入光部510。各导光部件51的入光部510配置于供光源模块54所具有的光源541发出的光入射的位置。
如图1所示,在各导光部件51的后面,设有反射部511。各导光部件51的反射部511通过在例如导光部件51的后面经印刷或蒸镀设置反射性的物质、或者设置微细的凹凸、或者经共注塑成型设置反射部分来形成。
从各导光部件51的入光部510入射至导光部件51的光在各导光部件51的内部朝向下方行进的过程中,经反射部511扩散并向前侧反射。换言之,各导光部件51的反射部511构成为将从入光部510入射至导光部件51的光扩散并向前侧反射。
各导光部件51的出光部512为面对导光部件51的前方的前面。各导光部件51的出光部512从支架50的保持槽部500的前开口部朝向支架50的前方露出。各导光部件51的出光部512构成为将经反射部511反射的光向前侧射出。
各照明装置5的下帽52(参照图8)沿支架50的下端面配置。各照明装置5的下帽52通过图8所示的螺丝14安装于支架50的下端部。各照明装置5的下帽52位于被保持于支架50的导光部件51的正下方。各照明装置5的下帽52限制导光部件51向下方的移动。
各照明装置5的图9所示的上帽53覆盖支架50的上端部。据此,各支架50的上端部嵌入至对应的上帽53的内侧。
各照明装置5的上帽53位于被保持于支架50的导光部件51的正上方。各照明装置5的上帽53限制导光部件51向上方的移动。
各照明装置5的上帽53具有窗口部530。各上帽53的窗口部530在上帽53上形成于与导光部件51的入光部510对置之处。各上帽53的窗口部530例如为孔或者切口。各上帽53的窗口部530上下贯通。
在各照明装置5的上帽53上,光源模块54所具有的电路基板540将其一面朝下地被载置。各照明装置5的电路基板540的下面的一部分与对应的上帽53的窗口部530对置。
在各照明装置5的电路基板540,设有光源541。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照明装置5的光源模块54由电路基板540与光源541构成。光源541为点光源,例如为发光二极管。另外,光源541既可以为发光二极管以外的点光源,也可以为点光源以外的光源。
各照明装置5的光源541安装在对应的电路基板540的下面面对窗口部530的部分。
各照明装置5的光源541配置于上帽53的窗口部530,与导光部件51的入光部510对置。各照明装置5的光源541朝向下方照射光。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源541为了抑制光源模块54的发热量在电路基板540仅设有一个,但也可以设置多个。
在各照明装置5的电路基板540的上面,层叠有散热片55。本实施方式的各散热片55直接层叠于电路基板540的上面。散热片55例如由硅酮等导热率优异的材料形成。
在各照明装置5的电路基板540上(详细而言为散热片55上),配置有散热板56。各散热板56是使在光源模块54产生的热发散的散热部。
各照明装置5的散热板56由导热率优异的材料形成。各散热板56为例如铝等金属制。另外,各散热板56例如也可以由铁、铜等铝以外的材料形成。
各照明装置5的散热板56在俯视观察下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各散热板56具有突出部560。各散热板56的突出部560形成于散热板56的前端部的一方的侧端部。各突出部560从散热板56的侧端部朝向前方突出。
在俯视观察下为大致矩形形状的各散热板56的突出部560侧的角部,包括突出部560在内的前侧的部分为夹持部561。另外,在俯视观察下为大致矩形形状的各散热板56的突出部560侧的角部,与夹持部561相比后侧的部分为固定部562。
各散热板56的固定部562直接载置在对应的上帽53上。在各散热板56的固定部562,作为固定器具的多个螺钉70从上方插通。这些螺钉70经上帽53被拧入对应的支架50。据此,各散热板56安装于对应的支架50。各照明装置5的上帽53在支架50与通过螺钉70安装至该支架50的固定部562之间被上下夹入从而固定。
各照明装置5的散热板56的夹持部561经由散热片55配置在电路基板540上。在各照明装置5中,通过夹持部561与上帽53从上下夹入电路基板540与散热片55。据此,各照明装置5的散热板56经由散热片55热连接至电路基板540。
若在各照明装置5中光源模块54的光源541发光,则光源541以及安装有光源541的电路基板540发热。像这样在光源模块54产生的热经由散热片55传导至散热板56,从散热板56发散。
各照明装置5的正面盖57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长形状。各正面盖57例如为合成树脂制。各正面盖51的上下长度与对应的支架50的上下长度以及导光部件51的上下长度大致相同。
如图1所示,各照明装置5的正面盖57为向后方开口的U形。本实施方式的各照明装置5的正面盖57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形状在整个长度方向上相同。
各照明装置5的正面盖57具有前片部570和一对挂止片部571。前片部570的前面为正面盖57的前面。挂止片部571从前片部570的两侧朝向后方突出。
各照明装置5的正面盖57通过将两挂止片部571挂在并固定(挂止)于支架50的前部,从而以覆盖导光部件51的前面的方式从前侧安装至支架50。各照明装置5的正面盖57的前片部570位于照明装置5的前端部。各正面盖57的前面为照明装置5的前面。
各照明装置5的正面盖57具有透光性。从各照明装置5的导光部件51的出光部512射出的光透过正面盖57的前片部570向柜主体3的前侧射出。即、各正面盖57成为在照明装置5中向前方发出光的发光部分。
如图9所示,各照明装置5的散热板盖58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厚度薄的箱状。如图6所示,各散热板盖58覆盖散热板56。各照明装置5的散热板56嵌入至散热板盖58,并收纳于散热板盖58。
如图9所示,各照明装置5的散热板盖58具有突部582与多个挂止部583。各散热板盖58的突部582位于散热板盖58的前面部580的侧端部。各散热板盖58的突部582的水平剖面形状呈向后方开口的U形。各散热板盖58的突部582以从散热板盖58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弯曲。在各散热板盖58的突部582中,收纳有散热板56的突出部560。
在各散热板盖58的两侧面部581的下边缘的前后,形成有挂止部583。各挂止部583从散热板盖58的侧面部581朝向下方突出。
如图6所示,各挂止部583具有爪部584。爪部584形成于各挂止部583的下部。各爪部584朝向散热板盖58的内侧方(左右方向的内侧)突出。
各挂止部583的爪部584挂在并固定于对应的散热板56的侧边缘部的下面。据此散热板盖58安装于散热板56。
如图1所示,照明装置6的支架50嵌入至安装基座6的收纳槽62。
各照明装置5的支架50具有被限制部503。各照明装置5的被限制部503具有一对被挂止部504。在各照明装置5的支架50的后面的两侧,形成有钩挂片部501。各钩挂片部501朝向后方突出。被挂止部504形成于支架50的两钩挂片部501。各被挂止部504从钩挂片部501的后端部朝向支架50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突出。
另一方面,各安装基座6具有限制部63。限制部63限制对应的照明装置5的被限制部503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各限制部63具有一对挂止部630和一对后止部631。挂止部630形成于安装基座6的各侧片部60。各挂止部630从侧片部60的后部朝向安装基座6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内侧突出。
后止部631形成于安装基座6的后片部61的左右两侧。各后止部631从后片部61朝向前方突出。各后止部631位于对应的挂止部630的后方。
各钩挂片部501的被挂止部504嵌入至安装基座6的对应的挂止部630与对应的后止部631之间。据此,各被挂止部504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受限。即、各被挂止部504挂在安装基座6的对应的挂止部630的后面从而向前方的移动受限。另外,各被挂止部504与对应的后止部631对置,配置于该后止部631的前面附近或者与其接触。据此,各被挂止部504向后方的移动受限。各照明装置5的被限制部503能够相对于对应的安装基座6的限制部63沿上下方向滑动(即、限制部63不限制被限制部503的上下方向的移动)。
各照明装置5的安装基座6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螺钉用孔600(参照图5)。螺钉用孔600只在安装基座6的长度方向上的一处形成。另外,螺钉用孔600只要在安装基座6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于相同位置,则既可以形成于两侧片部60,也可以仅形成于两侧片部60之中的一方的侧片部60。
在各螺钉用孔600中,从安装基座6的外侧方插通有作为固定器具的螺钉71。各螺钉71拧入对应的支架50。据此支架50相对于安装基座6的侧片部60固定。各支架50相对于对应的安装基座6只在长度方向上的一处通过螺钉71固定,因此在由螺钉71固定于安装基座6之处以外的部分,能够相对于安装基座6上下滑动。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安装基座6与支架50的热所致的膨胀率的差异导致安装基座6或者支架50变形等。
如图1所示,各照明装置5的支架50以及导光部件51与柜主体3的顶棚部30的前面以及底部31的前面相比向前方突出。另外,各照明装置5的正面盖57的前面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封闭收纳空间34的各门8的前面大致相同的位置(详细而言稍后方位置)。
如图6所示,在柜主体3的各凹部37中,配置有对应的照明装置5的散热板56以及散热板盖58。各照明装置5的散热板盖58嵌入柜主体3的对应的凹部37。
如图7所示,各散热板盖58的各挂止部583的下端(详细而言为爪部584的下端)抵着并接触柜主体3的对应的凹部37的底面、或者配置于柜主体3的对应的凹部37的底面附近。据此,在各散热板56的下面与对应的凹部37的底面之间,形成有位于散热板56的正下方的空间12(间隙)。
在各散热板盖58的除了突出部560以外的前面部580与对应的凹部37的底面的前边缘部之间,形成有图5所示的开口10。位于各散热板56的下侧的空间12从开口10起向成为柜主体3的外方的前方开放。因此,传导至各散热板56的热从对应的空间12经由开口10向成为柜主体3的外部的前侧排出。
在各安装基座6的收纳槽62内的导光部件51的后侧,形成有图1所示的通风路74。各通风路74在俯视观察下为由安装基座6的收纳槽62与支架50的后面部包围而成的空间。各通风路74沿上下方向延伸,为竖长。各通风路74在收纳槽6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全长上形成。
如图1以及图8所示,设于各支架50的下端部的下帽52位于安装基座6的后片部61的前方。在下帽52与后片部61之间介有间隙73。各通风路74的下端部经由间隙73向柜主体3的外方(详细而言为下方)开放。据此,各通风路74的下端部通到柜主体3的下方的空间。
存在于柜主体3的外部的空气经由间隙73导入至各通风路74。即、设于各支架50的下端部的间隙73成为用于向对应的通风路74导入柜主体3的外部的空气的吸气口。
各通风路74的上端部通到位于散热板56的正下方的空间12。为了使各通风路74的上端部通到空间12,例如如图7所示,配置于支架50上的上帽53的后部隔着间隙72配置于支架50的上端面的上方。该情况下,在支架50的上端面与上帽53的后部之间形成有间隙72,通风路74的上端部经由间隙72通到散热板56正下方的空间12。因此,存在于通风路74的空气在通风路74中上升后,经由间隙72导入空间12,此后,从空间12经由开口10向柜主体3的前方导出。另外,使通风路74的上端部通到空间12的方法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上帽53上形成使通风路74与空间12连通的孔,通过该孔使通风路74的上端部通到空间12。
柜1所具有的多个门8(参照图2)设于柜主体3的前面。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柜主体3的每个收纳空间34设有门8。
本实施方式的各门8是前面为镜面的镜面门。即、本实施方式的柜1是以构成前面的门8为镜面门的镜柜。多个门8在柜主体3的前面与照明单元4左右并列地安装。
各门8的作为悬挂的侧端部中,上端部经由门页11安装于柜主体3的顶棚部30的前面。另外,各门8的作为悬挂的侧端部中,下端部经由门页11安装于柜主体3的底部31的前面。
像这样,各门8经由门页11安装于柜主体3,因此能够从封闭对应的收纳空间34的位置起到开放收纳空间34的前方的位置为止左右转动。另外,配置于封闭收纳空间34的位置的各门8配置于柜主体3的顶棚部30以及底部31的前侧,覆盖顶棚部30以及底部31的前侧。
以下,特别区别的情况下,将配置于柜1的左侧的门8记为门8A。另外,将配置于柜1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的门8记为门8B。另外,将配置于柜1的右侧的门8记为门8C。
关闭各门8时,在中央的门8B与左侧的门8A之间、以及中央的门8B与右侧的门8C之间,形成间隙15(参照图1)。如图1所示,在这些间隙15中,配置有从照明装置5的安装基座6向前方突出的前端部。即、在这些间隙15中,配置有正面盖57的整体、支架50的前端部、以及导光部件51的前部。
设于柜1的各照明装置5由光源541发光,由此从导光部件51向柜1的前侧发出光。具体而言从光源541朝下照射的光从作为导光部件51的上端面的入光部510导入导光部件51,此后,在朝向导光部件51的下端侧的过程中,经反射部511扩散并向前侧反射。该光从出光部512向前侧射出,透过位于相邻的门8之间的正面盖57的前片部570向柜1的前侧射出。据此,利用设于门8的前面的镜面的利用者能够利用从出光部512透过正面盖57射出的光,来进行化妆或洗脸等。
在各照明装置5的光源541发光时,各照明装置5的光源541以及电路基板5发热。该热经由散热片55传导至设于作为柜主体3的外面的上面的散热板56,经散热板56发散。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柜1的左右的门8C、8A按柜1的每个型号不同。因此,柜1具备前后厚度不同的多种类的门80、81作为左右的门8C、8A。并且,作为左右的门8C、8A,按每个柜1采用厚度不同的门80、81。另外,相同的柜1的左右的门8C、8A采用厚度相同的同种的门(即、左侧的门8A的厚度与右侧的门8C的厚度相同)。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柜1具备前后长度不同的多种类的安装基座6a、6b作为安装基座6。并且,针对各照明单元4所具有的安装基座6,采用根据按每个柜1而不同的左右的门8C、8A的厚度从多种类的安装基座6a、6b之中选择的安装基座6a或者安装基座6b。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左右的门8C、8A采用图1所示的厚度薄的门80(以下、称为“第1门80”)、或者图11所示的厚度厚的门81(以下,称为“第2门81”)。因此,通过选择第1门80或者第2门81作为左右的门8C、8A,能够制造具备图1所示的第1门80的柜1与具备图11所示的第2门81的柜1。
省略详细的图示,图1所示的第1门80在构成后面的面板上,安装有构成前面的镜板并整体地形成为一张板形状。第1门80作为柜1的左侧的门8A利用时,关闭时的右侧作为悬挂侧,作为右侧的门8C利用时,关闭时的左侧作为悬挂侧。即、在作为左侧的门8A利用时,关闭时的右侧的端部经由门页11安装至柜主体3,作为右侧的门8C利用时,关闭时的左侧的端部经由门页11安装至柜主体3。因此,在关闭柜1的中央的门8B的状态下,通过将左右的门8C、8A转动至前侧,能够将设于柜主体3的三扇门8作为三面镜利用。
另一方面,图11所示的厚度厚的第2门81具有后门体83、门页84、以及前门体85。门页84安装于后门体83的侧端部。前门体85经由门页84能够绕纵轴(左右)转动地安装于后门体83。
前门体85为与第1门80大致相同的厚度。前门体85的前面为镜面。如图11所示,前门体85能够从后面沿后门体83的前面的关闭位置转动到从后门体83的前面向前方离开的打开位置。
省略图示,后门体83的与门页84相反侧的侧端部经由门页11安装于柜主体3。因此,后门体83与前门体85的打开方向为逆方向。
具体而言,第2门81作为柜1的左侧的门8A利用时,关闭时的左侧作为悬挂侧,后门体83的左侧经由门页11安装于柜主体3。另外,第2门81作为柜1的右侧的门8C利用时,关闭时的右侧作为悬挂侧,后门体83的右侧经由门页11安装于柜主体3。据此,通过将左右的门8C、8A的后门体83向前方打开,能够开放对应的收纳空间34。另外,在关闭柜1的中央的门8B,且关闭左右的门8C、8A的后门体83的状态下,将左右的门8C、8A的前门体85向前方打开,据此能够将设于柜主体3的三扇门8A~8C作为三面镜利用。即、通过将第2门81作为柜1的左右的门8C、8A来利用,能够将柜1作为双开门型三面镜来利用。
另外,第2门81也可以是:在作为左侧的门8A利用时,后门体83的右侧经由门页11安装至柜主体3,作为右侧的门8C利用时,后门体83的左侧经由门页11安装至柜主体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2门81设为具有后门体83以及能够转动地安装于其的前门体85的双开门型的门,但第2门81也可以为一张板状的门。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柜1的左右的门8C、8A采用第1门80以及第2门81的任何一扇门8时,柜1的中央的门8B都采用与第1门80相同厚度的门。
另外,中央的门8B通过变更门页11等,即使门8A、8C为第1门80或者第2门81中的任何一个,也以在关闭各门8时门8B的前面与门8A、8C的前面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的方式安装于柜主体3。另外,作为柜1的中央的门8B也可以利用与左右的门8C、8A同种的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基座6,准备有图1所示的前后长度短的安装基座6a(以下,称为“第1安装基座6a”)以及图11所示的前后长度长的安装基座6b(以下,称为“第2安装基座6b”)这两种类。
第1安装基座6a与第2安装基座6b的上下长度以及左右宽度相同。第1安装基座6a与第2安装基座6b相比,从后片部61的两侧起向前方突出的两侧片部60的突出长度变短。
图1所示的第1安装基座6a的限制部63与图11所示的第2安装基座6b的限制部63形成于在前后方向上距前端的距离大致相同的位置。具体而言,形成于图1所示的第1安装基座6a的两侧片部60的挂止部630与形成于图11所示的第2安装基座6b的两侧片部60的挂止部630形成为大小形状相同的半球形状。即、第1安装基座6a以及第2安装基座6b具有共通(大小形状相同)的挂止部630。因此,在两安装基座6a、6b上,能够挂住并固定共通(大小形状相同)的照明装置5的支架50。
另外,从第1安装基座6a的后面起直到第1安装基座6a的挂止部630为止的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La(参照图1)短于从第2安装基座6b的后面起直到第2安装基座6b的挂止部630为止的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Lb(参照图11)。具体而言,距离La与距离Lb之差ΔL(ΔL=Lb-La)为与第1门80的厚度ta和第2门81的厚度tb之差Δt(Δt=tb-ta)大致相同的尺寸。
另外,在第2安装基座6b上,后止部631形成于各侧片部60。第2安装基座6b的各后止部631朝向安装基座6b的内侧方突出。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安装基座6a的限制部63与第2安装基座6b的限制部63形成于在前后方向上距前端的距离大致相同的位置。因此,在对柜主体3安装了第1门80以及第2门81中的任何一扇门8的情况下,都能够使成为照明装置5的发光部分的正面盖57相对于关闭的门8的前面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大致一致。
另外,省略图示,形成于第1安装基座6a的螺钉用孔600与形成于第2安装基座6b的螺钉用孔600为大小形状相同的孔。因此,在形成于第1安装基座6a的螺钉用孔600与形成于第2安装基座6b的螺钉用孔600中,能够插通相同(大小形状相同)的螺钉71。
其中,从第1安装基座6a的后面起直到第1安装基座6a的螺钉用孔600为止的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与从第2安装基座6b的后面起直到第2安装基座6b的螺钉用孔600为止的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存在差。该差为与第1门80的厚度ta和第2门81的厚度tb之差Δt大致相同的尺寸。因此,照明装置5能够利用共通的螺钉71固定于第1安装基座6a以及第2安装基座6b中的任何一个。即、照明装置5能够同样地挂在并固定于第1安装基座6a以及第2安装基座6b中的任何一个。
可是,以往的柜对柜主体直接安装照明装置。因此,在以往的柜中,在柜主体的前侧与门并列地设置照明装置的情况下,例如门的厚度厚时,照明装置容易配置于相对于门靠后的位置。另外,门的厚度薄时,照明装置容易配置在相对于门靠前的位置。即、存在如下可能性,根据设于柜主体的门的厚度,照明装置与门相比向前侧大为突出,或者与门相比配置于非常靠后侧,柜的外观大为改变。另外,也担心根据设于柜主体的门的厚度而照明装置相对于门的前后位置改变,因此给予利用照明装置时的利用者的印象改变。
对此,也考虑使照明装置的前后长度根据门的厚度变化,但存在如下可能性,即该情况下按每扇厚度不同的门皆需要照明装置,柜的成本会变高。
本实施方式的柜1能够通过以下的特征解决该以往的问题。
即、本实施方式的柜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1特征。即、柜1具备柜主体3、门8、以及照明单元4。在柜主体3中,形成有向前方开口的收纳空间34。门8设于柜主体3的前侧并能够开闭地封闭收纳空间34。照明单元4与门8并列地设于柜主体3的前侧。照明单元4具有安装基座6和照明装置5。安装基座6相对于柜主体3安装。照明装置5安装于安装基座6的前侧。
该柜1仅仅根据门8的厚度变更安装基座6,便能够将共通的照明装置5配置于与门8的厚度相应的前后位置。因此,能够防止由于门8的厚度导致照明装置5与门8相比向前侧大为突出或者与门8相比配置于非常靠后侧。另外,不管门8的厚度如何,使照明装置5相对于门8的前面的前后位置大致一定,也能够在照明时针对利用者给予同样的印象。另外,能够利用共通的照明装置5,因此能够抑制柜1的成本的增加。
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柜,能够将共通的照明装置配置于与门的厚度相应的前后位置。另外,能够利用共通的照明装置,因此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1特征的柜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2特征。柜1具备具有不同的前后长度的多种类的安装基座6(例如,第1安装基座6a、第2安装基座6b)。安装于柜主体3的安装基座6能够根据设于柜主体3的门8的厚度从多种类的安装基座6之中选择。在该柜1中,设置从具有不同的前后长度的多种类的安装基座6之中选择的安装基座6,由此能够在与门8相应的位置设置照明装置5。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1特征或第2特征的柜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3特征。照明装置5为沿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长形。安装基座6为沿照明装置5延伸的长形。安装基座6具有向前方开口的收纳槽62。照明装置5从收纳槽62的前侧嵌入。该柜1能够将照明装置5从前侧嵌入并简单地安装至基座6的收纳槽62。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3特征的柜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4特征。安装基座6具有限制部63。照明装置5被限制部63限制前后方向的移动。例如仅通过螺丝固定长形的照明装置5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螺丝固定照明装置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中央等,通过螺丝固定照明装置5的长度方向的多处。可是,具有第3特征的柜1能够通过限制部63限制照明装置5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因此能够减少通过螺丝固定之处,能够容易地将照明装置5安装至柜1。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4特征的柜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5特征。照明装置5能够相对于限制部63沿安装基座6的长度方向滑动。在将照明装置5固定于安装基座6时,存在如下隐患:由于照明装置5与安装基座6因热所致的膨胀率的差异,照明装置5或者安装基座6变形等。可是,若如具有第5特征的柜1那样地照明装置5能够相对于限制部63沿安装基座6的长度方向滑动,则能够吸收照明装置5与安装基座6因热所致的收缩率的差异,能够抑制所述变形的产生。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3~第5的任一项的特征的柜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6特征。安装基座6通过切断长于安装基座6且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形状与安装基座相同的长条部件来形成。在该柜1中,能够通过切断剖面形状与安装基座6相同并且长于安装基座6的部件来形成具有希望的长度的安装基座6。因此,能够根据柜1的尺寸等以低成本制造安装基座6。
另外,第2~第6特征为任意附加于第1特征的特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从2种类的安装基座6之中选择的安装基座6,但也可以根据柜1的种类数(门8的种类数),采用从前后长度不同的3种类以上的安装基座6之中选择的安装基座6。另外,门8不同的多种类的柜1也可以为具备共通的柜主体3的柜。即、该情况下,针对柜主体3安装有从厚度不同的多种类的门8之中选择的门8,采用与该门8的厚度对应的安装基座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替换安装前后长度不同的安装基座6,但也可以设为能够通过调节安装基座6的前后长度来对应多种类的门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通风路74的下端部向柜1的下方开口,但只要通到柜主体3的外部即可,例如也可以向柜1的前方开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柜主体3的上面与散热板56的下面之间的空间12向柜主体3的前方开口。可是,只要空间12通到柜主体3的外部即可,也可以向侧方或后方等前方以外的方向开口。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柜1上设置2个照明装置5,但也可以在柜1上设置1个照明装置5。另外,设于柜1的门8不限于3扇。另外,门8也可以是镜面门以外的门,另外,也可以是省略门8的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螺钉71将照明装置5固定于安装基座6,但也可以不采用螺钉71地将照明装置5固定于安装基座6。例如,该情况下,可以考虑照明装置5仅通过将各被挂止部504牢固地嵌入至安装基座6的对应的挂止部630与对应的后止部631之间来固定于安装基座6。另外,也可以考虑在该固定之外还通过柜主体3的底部31的一部分支持照明装置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5以及安装基座6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形,但照明装置5以及安装基座6的长度方向不限于上下方向,例如也可以为左右方向等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
另外,柜1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宜地进行其他变更。
(实施方式2)
接着,基于图12~18说明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2的柜其大部分为与实施方式1的柜1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关于实施方式2,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有关共通之处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1的柜主体3由合成树脂形成。但是,若柜主体为合成树脂制,则柜主体有可能变形。若柜主体变形,则外观或功能有可能受损。另外,例如在柜主体上设有门时,还有可能门倾斜或门相对于柜主体的位置错位。另外,若对柜主体设置加强专用的加强部件,则担心制造成本增加。
本实施方式便是鉴于这些情况而提出的。即、本实施方式的柜101为抑制制造成本且柜主体103难以变形的柜。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柜101具备柜主体103、多个照明单元104、以及多个门108。
柜主体103为合成树脂制。该柜主体103为与实施方式1的柜主体3相同的结构。
各照明单元104设于柜主体3的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间隔壁部135上设有照明单元104。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各照明单元104具备安装基座106与照明装置105。
各照明单元104的安装基座106为金属制。安装基座106例如由铝、铁、铜等导热率优异的金属材料形成。安装基座106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形(竖长)。
如图16所示,各照明单元104的安装基座106具有收纳槽部160和延出部161。各安装基座106的收纳槽部160形成为竖长且向前方以及上下开口的U形。各安装基座106的延出部161从收纳槽部160的上端部起向上侧延出。
如图14所示,各安装基座106的收纳槽部160具有后片部600和一对侧片部601。各安装基座106的后片部600为收纳槽部160的槽里侧部分。各安装基座106的后片部600的后面为收纳槽部160的后面。各安装基座106的侧片部601从后片部600的两侧朝向前方突出。各侧片部601为收纳槽部160的侧壁。各侧片部601的外面为收纳槽部160的外侧面。
各照明单元104的安装基座106如图14所示,收纳槽部160的后面抵着并接触(抵接)间隔壁部135的前面。
如图15所示,各安装基座106的延出部161具有立片部610与突出片部611。各安装基座106的立片部610从收纳槽部160的后片部600起朝向上方延出。各安装基座106的突出片部611从立片部610的上端部起朝向前侧突出。
各安装基座106的突出片部611按照后部与前部相比高一级的方式弯曲。各安装基座106的突出片部611的后部位于从收纳槽部160的上端开口隔着空间612向上方离开之处。即、空间612位于突出片部611的下方。空间612向左右两侧方开放。
各安装基座106的收纳槽部160的上端部嵌入至对应的嵌入槽部136A。设于各安装基座106的上端部的、图15所示的突出片部611配置于对应的凹部37(参照图10)内。突出片部611与凹部37的底面相比位于上方。据此,形成于突出片部611的后部与收纳槽部160的上端开口之间的空间612经凹部37内的空间通到柜主体103的外方。
如图14所示,各安装基座106的收纳槽部160的下端部嵌入至形成于柜主体103的底部31的嵌入槽部36B。各安装基座106的收纳槽部160的下端部朝向下方开口,通到柜主体103的底部31的下侧。
各安装基座106的后片部600通过从前方插入的螺丝113固定于间隔壁部135。据此,在柜主体103的前侧,安装有多个从柜主体103的上端部形成到下端部为止的安装基座106。另外,在作为柜主体103中左右并列的收纳空间134之间的部位的间隔壁部135上,设有向前方开口的收纳槽部160。
各安装基座106的收纳槽部160的两侧片部601与柜主体103的顶棚部30以及底部31相比向前方突出(参照图5)。
如图12所示,各照明装置105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形(竖长)。各照明装置105安装于安装基座106的前侧。即、各照明装置105经由对应的安装基座106安装于柜主体103的前侧。
如图15~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各照明装置105具有光源模块154、支架150、导光部件151、下帽152以及正面盖155。
如图17所示,各照明装置105的光源模块154具备电路基板540和设于电路基板540的光源541。
各照明装置105的电路基板540沿设于安装基座106的上端部的突出片部611的前部的下面进行安装。据此,各照明装置105的电路基板540热连接至安装基座106。因此,在发光的光源541或安装有光源541的电路基板540中产生热时,该热传导至安装基座106,经安装基座106发散。即、本实施方式的安装基座106成为发散由光源541或电路基板540产生的热的散热部。
另外,各照明装置105的电路基板540的上面既可以直接接触突出片部611的前部的下面,也可以经由由硅酮等导热率优异的材料形成的散热片等间接地接触突出片部611。
光源541安装于电路基板540的下面。光源541为点光源,例如为发光二极管。另外,光源541既可以为发光二极管以外的点光源,也可以为点光源以外的光源。
各照明装置105的光源541以朝向下方的状态设于电路基板540。各照明装置105的光源541朝向下方射出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光源模块154的发热量而在电路基板540仅设有一个光源541,但也可以在电路基板540上设置多个光源541。
如图16所示,各照明装置105的支架150为沿上下延伸的竖长的部件。各支架150例如为合成树脂制。各照明装置105的支架150的上下长度与对应的安装基座106大致相同。该支架150为与实施方式1的支架50相同的结构。
各照明装置105的导光部件151形成为竖长棒状。各导光部件151的与该导光部件15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的形状在整个长度方向上相同。该导光部件151为与实施方式1的导光部件51相同的结构。
如图15所示,各照明装置105的下帽152沿支架50的下端面进行配置。各照明装置105的下帽152通过螺丝14安装于支架150的下端部。下帽152位于由支架150保持的导光部件151的正下方,限制导光部件151向下方移动。该下帽152为与实施方式1的下帽52相同的结构。
各照明装置105的支架150的后部上端面(参照图16)在与电路基板540相比后侧的位置抵着并接触安装基座106的突出片部611的前部的下面。各安装基座106的突出片部611的前部通过多个螺钉70固定于支架150的上端部。
各照明装置105的正面盖155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长形状。各照明装置151的正面盖155的上下长度与支架150的上下长度以及导光部件151的上下长度大致相同。该正面盖155为与实施方式1的正面盖57相同的结构。
如图14所示,安装基座106具有限制部163。限制部163限制对应的照明装置105的被限制部503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另外,该限制部163为与实施方式1的限制部63相同的结构。
各照明装置105的支架150以及导光部件151与柜主体103的顶棚部30的前面以及底部31的前面相比向前方突出。另外,各照明装置105的正面盖155的前面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封闭收纳空间134的各门108的前面大致相同的位置(详细而言稍后方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各门108是前面为镜面的镜面门。即、本实施方式的柜101是以构成前面的门108为镜面门的镜柜。
设于柜101的各照明装置105通过使图17所示的光源541发光而从导光部件151向柜101的前侧发光。即、从光源541朝向下照射的光从作为导光部件151的上端面的入光部510(入射面)(参照图16)导入至导光部件151,此后,在朝向导光部件151的下端侧的过程中,经反射部511(图14)扩散并向前侧反射。该光从出光部512(射出面)向前侧射出,透过正面盖155向柜主体101的前侧射出。据此,利用设于门108的前面的镜面的利用者能够利用从出光部512透过正面盖155射出的光,来进行化妆或洗脸等。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柜10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7特征。即、柜101具备柜主体103、安装基座106、以及照明单元105。柜主体103为合成树脂制。安装基座106安装于柜主体103。安装基座106为金属制且长形。照明装置105安装于安装基座106。该柜101能够通过金属制且长形的安装基座106加强合成树脂制的柜主体103,能够抑制柜主体103变形。在例如将柜主体103在使后部沿着房间的墙壁的状态下采用多个螺钉等固定于墙壁的情况下,担心因墙壁的不平整而导致柜主体103变形,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柜主体103不易变形。另外,能够利用用于将照明装置105安装于柜主体103的安装基座106加强柜主体103。因此,能够减少柜101的部件数,且抑制柜101的制造成本增加。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7特征的柜10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8特征。安装基座106从柜主体103的上端部形成到下端部。在该柜101中,能够通过从柜主体103的上端部形成到下端部的安装基座106加强柜主体103。
可是,以往的柜(例如,日本公开特许公报2007-98034号公报所公开的镜柜)存在如下可能性,即在使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时产生热,因该热滞留而产生照明装置的故障等。
因此,优选的是,具有第7~8特征的柜10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9特征。照明装置105具有电路基板540、光源541、以及导光部件151。光源541设于电路基板540。导光部件151为沿安装基座0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导光部件151安装于安装基座106。安装基座106为热连接至电路基板540的金属制的散热部。该柜101能够将在光源541发光时由光源541以及电路基板540产生的热传导至安装基座106并发散。因此,在进行照明装置105的照明时,热难以滞留。
另外,第7特征为任意附加至实施方式1的第1~5特征的特征。另外,第9特征为任意附加于第7或者第8特征的特征。
另外,优选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柜101具有以下所示的构成。柜101具备设于柜主体103的前侧的门108。柜主体103具有向前方开口并通过门108开闭的收纳空间134。在柜主体103的前侧安装有安装基座106。该柜101能够通过安装基座106抑制柜主体103的前侧的变形。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柜主体103的前侧部分的变形而导致门108配置于相对于柜主体103从设计位置错开的位置。
例如,如图18所示,有时在柜主体103的前面设有磁铁117。在关闭门108时,磁铁117在吸引设于门108的背面的强磁性体116从而关闭门108的状态下保持。
可是,在这样的柜101中,担心若柜主体103的前部变形,则磁铁117相对于强磁性体116的位置错开,而无法通过磁铁117以较大的力吸引强磁性体116。
对此,本实施方式的柜101,能够通过安装基座106抑制柜主体103的前侧的变形,因此难以产生这样的情况。另外,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在门108设有强磁性体116,在柜主体103设有磁铁117,但也可以在门108设有磁铁117,在柜主体103设有强磁性体116。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通风路74的下端部向柜101的下方开口,但只要通到柜主体103的外部,例如也可以向柜101的前方开口。另外,通风路74的上端部也不限于在凹部37开口,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通到柜主体103的外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柜101上设两个照明装置105,但也可以在柜101上设有1个或3个以上照明装置105。另外,门108也可以为镜面门以外的门。另外,能够省略门10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螺钉将照明装置105固定于安装基座106,但也可以不采用螺钉地将照明装置105固定于安装基座106。例如在该情况下,可以考虑照明装置105仅通过将各被挂止部504牢固地嵌入至安装基座106的对应的挂止部630与对应的后止部631之间固定于安装基座106。另外,也可以考虑除了该固定之外还通过柜主体103的底部31的一部分支持照明装置10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05以及安装基座106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形,但照明装置105以及安装基座106的长度方向不限于上下方向,例如也可以为左右方向等、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
另外,柜101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宜地进行其他变更。
(实施方式3)
接着,基于图19~23说明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3的柜其大部分为与实施方式1的柜1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关于实施方式3,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有关共通之处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柜201(带照明的柜)为镜柜。如图19所示,柜201具备多个收纳体204、以及照明单元206。如图20A所示,多个收纳体204按照侧板248彼此邻接的方式(即、侧板248彼此处于抵接的状态)并列设置。
柜201具备柜主体245、以及门254。
如图21所示,柜245具备多个收纳体204。柜主体245具备中央收纳体204A、以及侧收纳体204B、204C作为多个收纳体204。左侧的侧收纳体204C为主视观察下左侧的收纳体204。中央收纳体204A为主视观察下的中央的收纳体204。右侧的侧收纳体204B为主视观察下右侧的收纳体204。
如图19所示,各收纳体204(即、右侧的侧收纳体204B、中央收纳体204A、左侧的侧收纳体204C)在前方设有门254。
门254开闭自如地安装于柜主体245的前方。在门254上,在整个面上安装有镜板255,据此,门254构成镜面门。右侧的侧收纳体204B的门254的左端部被轴支承于柜主体245。中央收纳体204A的门254的左端部被轴支承于柜主体245。另外,左侧的侧收纳体204C的门254的右端部被轴支承于柜主体245。据此,本实施方式的柜201构成三面镜。
另外,沿左右方向相邻的门254彼此隔着一定的间隙地配置。如图20A所示,沿左右方向相邻的门254之间的间隙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为与收纳体204的侧板248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尺寸。
如图21所示,柜主体245具备顶板246、底板247、一对侧板248、里面板249,朝向前方开口。柜主体245在内部具有收纳空间250。该收纳空间250为由顶板246、底板247、以及一对侧板248包围而得的空间。柜主体245由木板构成。收纳空间250例如由间隔板251间隔地使用。用户在对置的侧板248之间的希望高度位置架设间隔板251,据此,能够沿上下间隔收纳空间250。
顶板246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宽度,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度。顶板246构成柜主体245的上端面。另外,中央收纳体204A的顶板246的上面与侧收纳体204B、204C的顶板246的上面相比位于下方。
底板247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宽度,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度。底板247构成柜主体245的下端面。中央收纳体204A的底板247的下面与侧收纳体204B、204C的底板247的下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各侧板248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宽度,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度。一对的侧板248以在左右方向上离开的状态对置配置。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的宽度形成为短于侧收纳体204B、204C的侧板248的宽度。另外,中央收纳体204A的一对侧板248的前端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以及侧收纳体204B、204C的前端面相比位于后方。
换而言之,收纳体204的一对侧板248中的相邻的收纳体204(侧收纳体204B或者204C))侧的侧板248(即、中央收纳体204A的两侧的侧板248)的前端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相比位于后方。再有,本实施方式的收纳体204为:收纳体204的相邻的两块侧板248之中的任一方侧板248的前端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相比位于后方。
另外,在侧板248的后端部,设有沿上下方向连续的槽部252。槽部252设于位于距侧板248的后端面稍前方处。槽部252设于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两侧板248,形成为互相平行。槽部252设为相互相向。槽部252朝向内侧以及上方开口。在该槽部252中,里面板249从上方插入。
里面板249沿前后方向具有宽度,沿左右方向具有长度,形成为主视观察下的矩形形状。里面板249构成收纳体204的内部的里面。
如图20B所示,收纳体204中,中央收纳体204A的一对侧板248的前端面与其他部分的前端面(中央收纳体204A的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侧收纳体204B、204C的各前端面)相比位于后方,据此,形成收容部253。即、收容部253与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的前端面相比处于前方,并且,与侧收纳体204B、204C的侧板248邻接。在该收容部253中,收纳配置有后述的照明单元206的导光部208。
照明单元206安装于收纳空间250。照明单元206具有照明装置216、以及安装基座281。如图22A所示,照明装置216具备光源部207、以及导光部208。导光部208沿上下方向以长形状形成。光源部207安装于导光部208的长边方向的一方的端部。
如图20B所示,光源部207具备光源模块277、散热板273、以及散热板盖276。光源模块277具备光源271、以及电路基板272。光源部207固定于导光部208。
光源271配设为朝向导光部208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入射面)发光。光源271例如为由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构成的点光源。光源271安装于电路基板272的下面。另外,光源271在电路基板272上仅设有一个,但也可以设有多个。
在电路基板272上,安装有散热板273。散热板273在接触状态下安装于电路基板272的上面。散热板273例如为由铝等金属构成。散热板273具备俯视观察下为矩形形状的散热部274、以及从该散热部274的前端部的一部分起朝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275。突出部275经由固定器具与后述的支架287固定,热连接至电路基板272。据此,由于光源271发光所产生的热经由电路基板272传导至突出部275,之后,传导至散热板274。并且,散热部274能够与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据此,由光源271产生的热经由散热板273散热。
另外,在该散热板273上,安装有散热板盖276。该散热板盖276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箱状。在散热板盖276的内部,嵌入有散热板273。据此,散热板盖276覆盖散热板273的上方以及侧方。另外,散热板盖276的下端构成为与散热板273的下面相比位于下方。据此,在散热板盖276安装于散热板273的状态下,散热板盖276在设置面(即、收纳体204的顶板246的上面)与散热板273的下面之间形成间隙。
导光部208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度。如图20A所示,导光部208收纳配置于收容部253。另外,若导光部208收纳配置于收容部253,则导光部208的前面构成为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成为同一平面。该导光部208具备安装基座281、支架287、导光部件291、以及正面盖295。
另外,在此所言的“同一平面”不仅包括严密的同一平面,也包括能够视为同一平面的范围,若干误差包含于“同一平面”的范围。
安装基座28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宽度,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度,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深度。安装基座281的宽度与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的宽度为相同大小。安装基座281具备后片282、以及从该后片28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起朝向前方延出的侧片283,形成为剖面大致U形。在安装基座281的后片282上,设有用于固定至侧板248的固定部284。固定部284例如由固定器具插通孔构成。
另外,该固定部284也可以设于侧片283。在固定部284设于侧片283的情况下,安装基座281经由固定器具固定于侧收纳体204B、204C的侧板248的侧面。
如图20B所示,在各侧片283上,设有卡止部285。卡止部285将支架287沿前后方向装卸自如地卡止。卡止部285由朝向彼此对置的方向(中央侧)突出的突起286构成。
在支架287上,固定有导光部件291。支架287嵌入并固定于安装基座281的侧片283之间。支架287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度。支架287的长度为与安装基座281的长度相同大小。在支架287上,向前方开口的保持槽部288在长度方向的全长上设置。在支架287的后端部,设有与卡止部285装卸自如地卡合的被卡止部289。另外,在支架287的前端部上,设有用于保持正面盖295的保持部290。
导光部件291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度,形成为棒状。在导光部件291上,设有后方突出部292。导光部件291通过后方突出部292保持于保持槽部288,并被固定于支架287。导光部件291例如采用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等透明的树脂来形成,具有透光性。
导光部件291在长度方向的任一方的端面具有入射面(未图示),在前面具有射出面293。另外,在导光部件291的后面,设有反射部294。反射部294例如通过在导光部件291的后面经印刷或蒸镀设置反射性的物质、或者设置微细的凹凸、或者经共注塑成型设置反射部分来形成。
导光部件291的上端面从支架287露出。导光部件291的上端面与光源271对置配置。据此,从光源271发出的光经由入射面入射至导光部件291。
正面盖295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支架287的保持部290。正面盖295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度。正面盖295的长度形成为与支架287或导光部件291的长度大致相同大小。正面盖295形成为剖面大致C形。正面盖295覆盖导光部件291的前面(即、射出面293)。正面盖295具有透光性,能够使从导光部件291射出的光透过。
若光从光源271发出,则该光经由导光部件291的入射面入射至导光部件291。从入射面入射至导光部件291的光在导光部件291的内部朝向下方一边全反射一边行进,经反射部294扩散反射。经反射部294扩散反射的光经由射出面293射出,经由正面盖295朝向前方行进。据此,照明装置216从门254之间的间隙在收纳体204的上下方向的全长上发光。
如此的构成的照明装置216按照导光部208收纳配置于收容部253的方式,安装于收纳体204。照明装置216分别收纳配置于中央收纳体204A的左右方向的两侧的收容部253。
施工人员将安装基座281经由固定器具固定于中央收纳体204A的两块侧板248的前端面。此后,施工人员将安装有导光部件291以及正面盖295的支架287从前方朝向安装基座281侧嵌入。
如图20B所示,导光部208的进深(前后方向的尺寸)形成为与从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的前端面起到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为止的尺寸大致相同尺寸。另外,导光部208的宽度(左右方向的尺寸)形成为与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的厚度大致相同尺寸。据此,导光部208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侧面(中央收纳体204A的内部侧的侧面)与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的内侧面成为同一平面。
如图19所示,光源部207载设于中央收纳体204A的顶板246的上面。此时,中央收纳体204A的顶板246的上面与侧收纳体204B、204C的顶板246的上面相比位于稍下方,因此光源部207的上面与侧收纳体204B、204C的顶板246的上面成为同一平面。
另外,实施方式3的柜201在多个收纳体204之中仅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沿前后方向较短地形成。可是,该构成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图23所示。另外,图23为中央收纳体204A与右侧的侧收纳体204B的相邻的部分的图,中央收纳体204A与左侧的侧收纳体204C为相同结构。
即、该柜201为: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的前端面和侧收纳体204B、204C的侧板248的前端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相比位于后方。即、收纳体204的相邻的两块侧板248的前端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相比均位于后方。
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的前端面与侧收纳体204B、204C的侧板248的前端面成为同一平面。在该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与侧收纳体204B、204C的侧板248的两侧板248的前方形成有收容部253。
导光部208的宽度(左右方向的尺寸)形成为与将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的厚度和侧收纳体204B、204C的侧板248的厚度相加而得的尺寸相同大小。即、导光部208的宽度方向的侧面形成为与收纳体204的侧板248的内侧面成为同一平面。另外,导光部208的前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成为同一平面。
另外,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门254彼此隔着一定间隙地配置。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门254之间的间隙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与将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的厚度和侧收纳体204B、204C的侧板248的厚度相加而得的尺寸大致相同。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柜20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10特征。即、本实施方式的第10特征在实施方式1、2中的第1~9特征之外,柜主体245还具备多个收纳体204。多个收纳体204按照侧板248彼此邻接的方式相邻地配置。相邻的收纳体204中的至少一方的收纳体204的位于其他收纳体204侧的侧板248的前端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相比位于后方。照明单元206配置于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相比位于后方的侧板248的前端面的前侧。
如此,本实施方式的柜201中,照明单元206收容配置于侧板248的前端面的前方。据此,能够将照明装置216很好地收纳并安装于收纳体204。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10特征的柜20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11特征。作为第11特征,一对收纳体204的相邻的两块侧板248之中的任一方侧板248的前端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相比位于后方。像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柜201,仅对相邻的收纳体204之中的一方的收纳体204,将侧板248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变短即可,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性。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10特征的柜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12特征。作为第12特征,柜主体245的相邻的两块侧板248的前端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相比均位于后方。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柜201,即使针对侧板248的厚度薄的柜201,也能够将导光部208很好地收纳并设置。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10~12特征的柜1具有以下所示的第13特征。作为第13特征,导光部208的前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成为同一平面。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柜201,能够防止导光部208从收纳体204的前端面突出而形成障碍。
特别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柜201在前面安装有门254。因此,若打开门254,则收纳体204的前端面露出。即、通过导光部208的前面与收纳体204的前端面成为同一平面,据此即使在门打开的状态下,也能够防止用户将物品或手指等钩挂在导光部208上。
再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柜201,光源部207配置于收纳体204的顶板246的上方。因此,能够尽量地扩展收纳体204内的收纳空间250。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柜201,能够在收纳空间250之间配置照明装置216,并且尽量地扩展收纳空间25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柜201设为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的前端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相比位于后方,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设中央收纳体204A的侧板248的前端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为同一平面,使侧收纳体204B、204C的侧板248的前端面与顶板246以及底板247的前端面相比位于后方。即、也可以在侧收纳体204B、204C的侧板248的前方形成收容部253。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源271设于导光部208的上端侧,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光源271与导光部208的下端面对置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导光部208的前面与收纳体204的顶板246或底板247成为同一平面,但也可以不一定成为同一平面。
(实施方式4)
接着,基于图24~28说明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4的柜其大部分为与实施方式1的柜1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关于实施方式4,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有关共通之处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柜(带照明的柜)与实施方式1~3同样地,如图24、25所示,具备柜主体345、门354、以及多个照明单元306。另外,柜主体345具备多个收纳体304。
本实施方式的柜主体345具备中央收纳体304A、以及侧收纳体304B,304C作为多个收纳体304。侧收纳体304B、304C具有右侧的侧收纳体304B、以及左侧的侧收纳体304C。侧收纳体304C为主视观察下左侧的收纳体304。中央收纳体304A为主视观察下的中央的收纳体304。侧收纳体304B为主视观察下的右侧的收纳体304。
如图25所示,门354开闭自如地安装于柜主体345的前方。门354具有多个镜面门356。镜面门356逐一安装于各收纳体304。右侧的侧收纳体304B的镜面门356的左端部被轴支承。中央收纳体304A的镜面门356的左端部被轴支承。另外,左侧的侧收纳体304C的镜面门356的右端部被轴支承。据此,本实施方式的柜构成三面镜。
如图25所示,镜面门356具备门主体357、以及镜板355。镜板355安装于门主体357的前面。镜板355在门主体357的整面上设置。
另外,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镜面门356彼此隔着一定间隙地配置。如图25所示,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镜面门356彼此之间的间隙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为与收纳体304的侧板348的厚度大致相同的尺寸。
如图24所示,柜主体345具备顶板346(上壁部)、下壁部347、一对侧板348(竖壁部)、以及里壁部349,朝向前方开口。
顶板346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宽度,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度。顶板346构成柜主体345的上端面。另外,中央收纳体304A的顶板346的上面与侧收纳体304B、304C的顶板346的上面相比位于下方。
下壁部347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宽度,在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度。下壁部347构成柜主体345的下端面。中央收纳体304A的下壁部347的下面与侧收纳体304B、304C的下壁部347的下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侧板348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宽度,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度。侧板348设有一对,以在左右方向上分离的状态对置配置。
该顶板346的前端面、下壁部347的前端面、以及侧板348的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另外,在此所言的“同一平面上”不仅包括严密的同一平面上的意思,也包括能够视为同一平面上的范围,若干误差包含于“同一平面上”的范围。
另外,柜主体345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的柜主体245比较,所有的侧板348的前端面与下壁部347的前端面以及顶板346的前端面为同一平面这一点不同,其他结构相同。
如图25所示,照明单元306具备照明装置316、以及安装基座381。照明装置316具备与实施方式3的光源部207同样的光源部307、以及导光部308。导光部308沿上下方向以长形状形成。光源部307安装于导光部308的长边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
照明装置316设为沿着门354的左右方向上的端缘。具体而言,照明装置316以沿中央收纳体304A的镜面门356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的端缘的方式设置。照明装置316固定于被安装至柜主体345的前侧的安装基座381。如图26A所示,照明装置316具备光源部307、以及导光部308。导光部308沿上下方向以长形状形成。光源部307安装于导光部308的长边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
如图26B所示,光源部307具备光源371、电路基板372、散热板373、以及散热板盖376。由光源371与电路基板372构成光源模块。光源部307经由帽部件396固定于导光部308。另外,光源部307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的光源部307的结构相同。
导光部308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度。导光部308如图25所示,后端部经由安装基座381固定于柜主体345的前端面(侧板348的前端面)。另外,导光部308的前端与门354的前面相比位于后方(换言之,导光部308的顶端从门354的前面不突出)。如图27所示,该导光部308具备支架387、导光部件391、以及正面盖395。
安装基座381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度,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宽度,在前后方向上具有深度。安装基座381的宽度形成为与中央收纳体304A的侧板348的宽度相同尺寸。安装基座381具备后片382、以及从该后片382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起朝向前方延出的侧片383,形成为剖面大致C形。在安装基座381的后片382上,设有用于固定至侧板348的固定部384。固定部384例如由固定器具插通孔构成。安装基座381例如由铝等金属材料构成。
在各侧片383的前端部,设有卡止部385。卡止部385将支架387沿前后方向装卸自如地卡止。卡止部385朝向相互相向的方向(中央侧)突出。
在支架387上,固定有导光部件391。支架387嵌入并固定于安装基座381的侧片383之间。支架387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度。支架387的长度为与安装基座381的长度相同大小。在支架387上,设有保持槽部388。保持槽部388在左右方向上凹入。保持槽部388在支架387的长度方向的全长上设置。
在支架387的后端部,设有被卡止部389。被卡止部389由从支架387的左右方向的侧面朝向侧方突出的凸条构成。被卡止部389被安装基座381的卡止部385在前后方向上卡止。
另外,在支架387上,设有用于保持正面盖395的保持部390。
导光部件391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度,形成为棒状。在导光部件391上,设有卡止凸部392。导光部件391通过将卡止凸部392保持于保持槽部388从而被固定于支架387。导光部件391例如采用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等透明的树脂来形成,具有透光性。
导光部件391在长度方向的任一方的端面具有入射面(未图示),在前面具有射出面393。另外,在导光部件391的后面,设有反射部394。反射部394例如通过在导光部件391的后面经印刷或蒸镀设置反射性的物质、或者设置微细的凹凸、或者经共注塑成型设置反射部分来形成。若在导光部件391内全反射并行进的光在反射部394反射,则反射部394使该光漫反射并扩散,从射出面393射出。
导光部件391的上端面从支架387露出。导光部件391的上端面与光源371对置配置。据此,从光源371发出的光经由入射面入射至导光部件391。
正面盖395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支架387的保持部390。正面盖395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度。正面盖395的长度形成为与支架387或导光部件391的长度大致相同大小。正面盖395形成为剖面大致C形。正面盖395覆盖导光部件391的前面(即、射出面393)。正面盖395具有透光性,能够使从导光部件391射出的光透过。
若光从光源371发出,则该光经由导光部件391的入射面入射至导光部件391。从入射面入射至导光部件391的光在导光部件391的内部朝向下方一边全反射一边行进,经反射部394扩散反射。经反射部394扩散反射的光经由射出面393射出,经由正面盖395朝向前方行进。据此,照明装置316从门354之间的间隙朝向前方地在收纳体304的上下方向上的全长上发光。
这样构成的照明单元306以安装基座381的后端面抵接至侧板348的前端的状态被安装于柜主体345。
施工人员将安装基座381经由固定器具固定于中央收纳体304A的侧板348的前端面。此后,施工人员将安装有导光部件391以及正面盖395的支架387从安装基座381的前方朝向安装基座381侧嵌入。
如图25所示,导光部308的进深(前后方向的尺寸)形成为短于从收纳体304的前端面起到门354的前面为止的尺寸。另外,导光部308的宽度(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形成为短于中央收纳体304A的镜面门356的端缘和与之对置的侧收纳体304B、304C的镜面门356的端缘之间的尺寸。
如图24所示,光源部307载设于中央收纳体304A的顶板346的上面。换言之,光源部307设于柜主体345的上端部。此时,中央收纳体304A的顶板346的上面与侧收纳体304B、304C的顶板346的上面相比位于稍下方,因此光源部307的上面与侧收纳体304B、304C的顶板346的上面成为同一平面。
另外,该光源部307上下颠倒地设于下壁部347的下端部亦可。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316具备导光部308,但也可以是不具备导光部308的图28那样的构成。
柜主体345具备顶板346、下壁部347、以及侧板348(参照图24)。柜主体345由合成树脂构成。另外,该柜主体345为与实施方式4的柜主体345相同的结构。
在侧板348(在实施方式1中为间隔壁部35)上,安装有安装基座381。安装基座381呈向前方开口的大致C形。在该安装基座381上,设有卡止部385。在该卡止部385上,装卸自如地安装有支架387。
在支架387上,设有被安装于安装基座381的卡止部385的被卡止部389。被卡止部389设于支架387的后端部。另外,支架387具有光源收容部397。在光源收容部397中,配置有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LED(光源)的光源371。
该光源371沿门354的长边(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边)设有多个。多个光源371隔着一定的间隔地并列。在该光源371的前方,设有正面盖395。
正面盖395具有透光性,使从光源371发出的光一边扩散一边透过。正面盖395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支架387。正面盖395的前端与镜面门356的前面相比位于后方,即从门354的前面不突出。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柜在实施方式1~3的柜的第1~9的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所示的第14特征。作为第14特征,照明装置316的前端并非从门354的前面突出。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柜中,照明装置316固定于柜主体345的前端面,据此,照明装置316的前端从门354的前面不突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柜,能够防止照明装置316的前端从门354的前面突出而有损美感。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14特征的柜具有以下所示的第15特征。即、作为第15特征,照明装置316的前端与门354的前面相比位于后方。
另外,在照明装置316的前端与门354的前面成为同一平面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提升柜的美感。但是,该情况下,要使照明装置316的前端在全长上与门354的前面一致,需要高精度。即、若照明装置316或门354产生变形,则会存在局部地非成为同一平面之处,反而导致美感下降。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柜中,构成为使照明装置316的前端与门354的前面相比位于后方。据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柜,能够防止制造上产生误差而有损美感。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14或者15特征的柜具有以下所示的第16特征。即、作为第16特征,照明装置316具备光源部307以及导光部308。光源部307配置于柜主体345的上端部或者下端部。导光部308以沿门354的左右方向的端缘的方式设置。另外,导光部308构成为来自光源部307的光从长边方向的端面入射并且入射的光从前面射出。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柜通过将光源部307设于柜主体345的上端部或者下端部,能够将导光部308配置于柜主体345的前端面。据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柜,热难以滞留在柜主体345与门354之间。再有,本实施方式的柜中,光源部307配置于柜主体345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即、光源部307配置于有别于柜主体345与门354之间的地方。据此,能够易于进行如使导光部308的前端不从门354的前面突出这样的设计。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14~16特征的柜具有以下所示的第17特征。即、在第17特征中,门354具备至少一对的镜面门356。照明装置316配置于一对镜面门356之间。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柜,能够从一对镜面门356之间朝向用户发光。其结果是,用户能够一边有效地照亮希望的部分(脸等)一边确认自己的反射像。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14~17特征的柜具有以下所示的第18特征。即、在第18特征中,具备顶板346、下壁部347、以及侧板348。顶板346的前端面、下壁部347的前端面、以及侧板348的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导光部308的后端部固定于侧板348的前端面。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柜,无需在柜主体345设置用于安装导光部308的空间。据此,能够将以往的柜主体345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柜主体345中,顶板346、下壁部347、以及侧板348的各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但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如实施方式1的柜主体3那样地,侧板348的前端面与顶板346的前端面以及下壁部347的前端面相比位于后方。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柜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3个收纳体304,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由一个收纳体构成。该情况下,侧板348包括柜主体345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的侧壁、以及柜主体345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的间隔壁。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316沿中央收纳体304A的门354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缘设置,但也可以沿左右方向上的任一方的端缘设置。
(实施方式5)
接着,基于图29~34说明实施方式5。实施方式5的柜其大部分为与实施方式1的柜1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关于实施方式5,主要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有关共通之处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5的柜(系统柜)如图30所示,安装有照明装置的中央柜(带照明的柜)与未安装照明装置的其他柜并列地设置来构成系统柜。另外,在以下,将中央柜记为“第一柜402”,将与第一柜402相邻的其他的一对柜记为“第二柜405”。
柜由第一柜402、以及在第一柜402的左右并列的第二柜405构成。第一柜402作为系统柜的中央柜来利用。第二柜405作为系统柜的侧柜来利用。
第一柜402以及第二柜405具备门421。门421设于第一柜402的前侧。另外,门421设于第二柜405的前侧。在门421的前面,安装有镜板(将安装有该镜板的门421设为“镜面门”)。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柜为镜柜。
柜如图35所示,在安装于第一柜402的安装器具403上安装有照明单元404。柜具备第一柜402、第二柜405、安装器具403、以及照明单元404。
第二柜405的基本构成与第一柜402相同。因此,在以下,主要说明第一柜402,关于在第二柜405中与第一柜402共通的点尽量省略说明。
如图30所示,第一柜402的前后长度以及上下长度与第二柜405大致相同,但左右宽度大于第二柜405。如图31所示,第一柜402具备中央收纳体420A、以及门421。中央收纳体420A为木制,如图34所示,形成为组合顶板4200、底板4201、一对侧板4202、以及背板4203并向前方开口的箱状。在中央收纳体420A中,形成有由顶板4200、底板4201、一对侧板4202、以及背板4203包围而成的向前方开放的收纳空间4204。在收纳空间4204中能够收纳物品。
在中央收纳体420A的顶板4200上,以沿顶板4200的上面的状态安装有板状的间隔物(spacer)422。间隔物422为从顶板4200突出至上方的部分,顶板4200的左右两端部的上面比间隔物422的上面低一级。据此,在间隔物422的左右两侧方,形成有向上方以外侧方开口的凹处4206。
即、本实施方式的柜具备柜主体406、以及门421。门421安装于柜主体406的前部。柜主体406具备多个收纳体420(中央收纳体420A、右侧的侧收纳体420B、左侧的侧收纳体420C)。即、柜主体406具备至少一对收纳体420。
另外,间隔物422未设于第二柜405。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9所示,在中央收纳体420A的两侧安装有一对安装器具403。在各安装器具403上安装有照明装置414。各安装器具403安装于中央收纳体420A的外侧面即侧板4202的外面。安装器具403安装于中央收纳体420A的前侧,即、安装于柜主体406的前侧。
两安装器具403为左右对称。各安装器具403为金属制。如图29所示,各安装器具403具有照明单元安装部430、以及从照明单元安装部430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431。照明单元安装部430整体地形成为侧面观察下L形。
照明单元安装部430为竖长,具有与第一柜402大致相同的上下长度。如图32所示,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由向前方以及上下开口的竖长的槽部4300、以及连接槽部4300的两侧片部4302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彼此的连接片部4301构成。
如图29所示,突出部431为横长,具有与第一柜402大致相同的前后长度。突出部431的长度方向的剖面形状为与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相同。突出部431由向上方以及前后开口的横长的槽部4310、以及连接槽部4310的两侧片部4312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彼此的连接片部4311(参照图3)构成。
突出部431如图29所示,前端从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槽部4300的下端部朝向后方突出。突出部431通过例如焊接等连接至槽部4300。
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左右宽度与突出部431的左右宽度相同。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第一柜402侧的侧面(侧片部4302的外面)与突出部431的第一柜402侧的侧面(侧片部4312的外面)无高低差地连接成为同一平面。另外,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与第一柜402相反侧的侧面(侧片部4302的外面)和突出部431的与第一柜402相反侧的侧面(侧片部4312的外面)也无高低差地连接成为同一平面。
通过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第一柜402侧的侧片部4302与突出部431的第一柜402侧的侧片部4312,构成了安装于第一柜402的中央收纳体420A的外侧面的被安装部432。
通过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与第一柜402相反侧的侧片部4302和突出部431的与第一柜402相反侧的侧片部4312,构成了抵接于第二柜405的侧收纳体420B、420C的外侧面的抵接部433。
在被安装部432中,形成有多个用于供螺丝493插通的左右贯通的螺丝用孔(未图示)。另外,在抵接部433中各螺丝用孔所对应之处,如图29所示,形成有供旋转操作螺丝493的旋具等工具穿通的左右贯通的工作用孔4330。在图示例子中,螺丝用孔以及工作用孔4330设于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上下方向上的多处以及突出部431的左右方向上的多处。
为了将安装器具403安装至中央收纳体420A的外侧面,首先,将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被安装部432沿第一柜402的侧板4202的外面配置。并且,在该状态下,将螺丝493从第一柜402的相反侧穿过各螺丝用孔,将这些螺丝493拧入第一柜402的侧板4202。另外,安装器具403也可以将从中央收纳体420A的内侧穿过侧板4202的螺丝拧入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被安装部432来进行安装。
安装器具403的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柜402的侧板4202的前端面平行,并且,突出部43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柜402的侧板4202的下端面平行。照明单元安装部430从第一柜402的侧板4202的上端部形成到下端部。突出部431从第一柜402的侧板4202的前端部形成到后端部。另外,在前后方向上,被安装部432的前端(两侧片部4302的前端)与第一柜402的侧板4202的前端面对齐。另外,在上下方向上,突出部431的下端面(槽部4310的下面)与第一柜402的侧板4202的下端面对齐。另外,在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下端部,安装有封闭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下端开口的端帽434。
照明单元404安装于安装器具403的前侧。照明单元404具有如图32所示的支架441、导光部件442、正面盖447、上帽444(图33)、光源模块445、散热板446、散热板盖448、下帽443(通过这些构成照明装置414)、以及安装基座440。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单元404具有照明装置414、以及安装基座440。其中,散热板446构成使光源模块445产生的热发散的散热部446A。
安装基座440如图32所示,为竖长且剖面形状形成为向前方开口的U形。另外,安装基座440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安装基座6的结构相同。
支架441为竖长的部件。支架441的上下长度与安装基座440大致相同。在支架441上,遍及上下地形成有向前方开口的保持槽部4410。该支架44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支架50的结构相同。
导光部件442形成为竖长棒状,保持于支架441。导光部件442具有光入射部4422(入射面)、光反射部4420(反射部)、以及光射出部4421(射出面)。
导光部件442采用例如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等透明的树脂来形成,具有透光性。导光部件442嵌入至支架441的保持槽部4410内并保持于支架441。
导光部件442的上端面露出至支架441的上方。导光部件442的上端面构成供从图33所示的光源模块445所具有的光源4451发出的光入射的光入射部4422。
如图32所示,在导光部件442的后面设光反射部4420。光反射部4420例如通过在导光部件442的后面经印刷或蒸镀设置反射性的物质、或者设置微细的凹凸、或者经共注塑成型设置反射部分来形成。从光入射部4422入射至导光部件442的光在导光部件442的内部朝向下方行进的过程中,经光反射部4420扩散并向前侧反射。导光部件442的前面为光射出部4421。光射出部4421面对柜主体406的前方,将经光反射部4420反射的光向前侧射出。
如图29所示,下帽443沿支架441的下端面配置。下帽443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支架441的下端部。下帽443位于保持于支架441的导光部件442的正下方,限制导光部件442向下方移动。
上帽444以覆盖支架441的上端部的方式嵌入。上帽444位于保持于支架441的导光部件442的正上方,限制导光部件442向上方移动。
正面盖447为竖长,其长度与支架441或导光部件442大致相同。正面盖447的前面构成照明装置414的前面部。另外,正面盖447的结构为与实施方式1的正面盖57相同的结构。
正面盖447的前面(前片部)成为向前方射出光的出光部分。照明装置414以将该出光部分朝向前侧的状态安装于安装器具403。
若使光源模块445的点光源4451发光,则点光源4451以及安装有点光源4451的电路基板4450发热。像这样在光源模块445产生的热传导至散热板446,从散热板446发散。
散热板盖448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箱状。散热板盖448为与实施方式1的散热板盖58相同的结构。
如图32所示,照明单元404的支架441嵌入至U形的安装基座440。在支架441的后面两侧,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钩挂片部4411。各钩挂片部4411挂止在安装基座440的对应的侧片部的内面上突出设置的挂止部4400上。另外,支架441也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支架440的下端部。
支架441以及导光部件442与中央收纳体420A的顶板4200或底板4201相比向前方突出。正面盖447的前面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与中央收纳体420A的门421的前面大致相同的位置。
第一柜402以及第二柜405利用固定器具等个别地安装于所述房间的墙壁。此时,位于第一柜402的两侧的第二柜405以将第一柜402侧的外侧面(侧板4202的外面)抵接于对应的安装器具403的抵接部433的状态,与第一柜402并列地配置。如图31所示,设于第一柜402的两侧的安装器具403以及安装于其的照明单元404配置于在第一柜402的外侧面与第二柜405的外侧面之间所形成的间隙。
另外,如图30所示,第一柜402的间隔物422的上面位于与一对第二柜405的上面(顶板4200的上面)相同的高度。因此,在第一柜402的上方设置顶柜等设置物时,能够使该设置物抵接于间隔物422的上面或者位于附近从而很好地收纳并配置。
如图32所示,在关闭第一柜402的门421以及第二柜405的门421时,在两门421之间形成有间隙。在该间隙中,配置有照明单元404的从安装基座440向前方突出的前端部、即、正面盖447或支架441的前部、以及导光部件442的前部(即、照明装置414)。
设于第一柜402的各照明单元404能够通过使点光源4451发光从而从导光部件442向前侧发光。即、从点光源4451朝向下照射的光从导光部件442的上端面即光入射部4422导入至导光部件442,此后,在朝向导光部件442的下端侧的过程中,经光反射部4420扩散并向前侧反射。该光从光射出部4421向前侧射出,透过位于相邻的门421之间的正面盖447的前片部4470向第一柜402的前侧射出。据此,利用洗脸化妆台的利用者能够利用从光射出部4421透过正面盖447射出的光,来进行化妆或洗脸等。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柜1在实施方式1~4的柜的第1~9、14~18的特征之外,还具有以下所示的第19特征。作为第19特征,照明单元404相对于柜主体406,通过安装器具403安装于该柜主体406的前侧。安装器具403具备照明单元安装部430、以及被安装部432。照明单元安装部430以照明单元404的出光部分朝向前方的状态,保持该照明单元404。被安装部432设于该照明单元安装部430,且安装于柜主体406的外侧面。
由此,能够将被安装部432安装于柜402的外侧面,对照明单元安装部430安装照明单元404,将照明单元404经由安装器具403安装于柜主体406。因此,能够抑制对柜实施大规模的加工,并且对柜安装照明单元404,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另外,能够将安装器具403或照明单元404设于柜主体406的外侧面,因此能够无妨碍地利用柜的收纳空间4204。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19特征的柜具有以下所示的第20特征。作为第20特征,照明单元安装部430形成为竖长并沿柜主体406的外侧面的前部配置。安装器具403具备从照明单元安装部430沿柜主体406的外侧面向后侧突出的突出部431。突出部431的左右宽度为与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左右宽度相同的尺寸。
由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地,在第一柜402的侧方并列地设置第二柜405时,能够将左右宽度相同的照明单元安装部430与突出部431作为配置于第一柜402与第二柜405之间的间隔物来利用。
特别是,该情况下,在第一柜402与第二柜405之间,在前部能够配置照明单元安装部430,在后部能够配置突出部431。因此,能够通过照明单元安装部430抑制第二柜405的前部靠近柜402的前部。另外,能够通过突出部431抑制第二柜405的后部靠近柜402的后部。因此,第二柜405难以相对于第一柜402倾斜。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20特征的柜具有以下所示的第21特征。作为第21特征,柜主体406具备至少一对收纳体420。安装器具403配置于一对收纳体420之间。
由此,能够将安装器具403以及安装于其的照明单元404配置于第一柜402与第二柜405之间。因此,能够无妨碍地利用第二柜405的收纳空间4204。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21特征的柜具有以下所示的第22特征。作为第22特征,照明装置414具备竖长的导光部件442、电路基板4450、以及设于电路基板4450的点光源4451(光源)。点光源4451设于与导光部件442的上端面对置的位置。导光部件442具有光入射部4422、光反射部4420、以及光射出部4421。光入射部4422设于导光部件442的上端面,导入从点光源4451发出的光。光反射部4420设于导光部件442的后面,反射从光入射部4422导入的光。光射出部4421设于导光部件442的前面,供在光反射部4420反射后的光射出。照明装置414还具备热连接于电路基板4450的散热部446A。该散热部446A配置于一对收纳体420之间。
由此,通过使点光源4451发光,能够将从点光源4451照射的光从光入射部4422导入至导光部件442,此后,使之反射并从光射出部4421射出。另外,能够将在使点光源4451发光时由点光源4451或电路基板4450产生的热传导至散热部446A并发散,能够抑制因点光源4451发光时所产生的热导致照明装置414发生故障。另外,能够利用形成于第一柜402与第二柜405之间的间隙来配置散热部446A。
另外,优选的是,具有第19~22特征的柜具有以下所示的第23特征。作为第23特征,在柜主体406的一对外侧面安装有安装器具403。
由此,能够通过设于柜的左右两侧的照明装置414进行照明。另外,仅通过在第一柜402的两侧设置未安装有照明装置414的第二柜405,就能够设为具有多个收纳空间的系统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柜具备安装器具403、第一柜402、以及照明装置414。安装器具403的被安装部432安装于柜402的外侧面。安装器具403的照明单元安装部4430沿第一柜402的外侧面的前部配置。照明装置414以将其出光部分朝向前侧的状态安装于照明单元安装部430。
在该柜中,能够经由安装器具403将照明装置414安装于第一柜402。因此,能够抑制对第一柜402实施大规模的加工,并且对柜402安装照明装置414,能够抑制成本的增加。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突出部431在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下端部仅设有一个,但也可以如图36所示,设于照明单元安装部430的多处。
安装器具403B如图36所示,在照明单元安装部430B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多个从照明单元安装部430B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431B。2个突出部431B中的一个设于照明单元安装部430B的上端部。两个突出部431B中的另一个设于照明单元安装部430B的下端部。据此,安装器具403B形成为侧面观察下大致C形。
设于安装器具403B的下端部的突出部431B是与上述的突出部431相同的结构。设于安装器具403B的上端部的突出部431B是使设于安装器具403B的下端部的突出部431B上下颠倒而得的突出部。即、突出部431B由向下方以及前后开口的横长的槽部4310、以及连接槽部4300的两侧片部4312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彼此的连接片部4311构成。
照明单元安装部430B的左右宽度与上下的突出部431B的左右宽度相同。因此,照明单元安装部430B的第一柜402侧的侧面与上下的突出部431B的第一柜402侧的侧面无高低差地连接成为同一平面。另外,照明单元安装部430B的与第一柜402相反侧的侧面和上下的突出部431B的与第一柜402相反侧的侧面也无高低差地连接成为同一平面。
另外,通过照明单元安装部430B的第一柜402侧的侧片部4302与上下的突出部431B的第一柜402侧的侧片部4312,构成了安装于第一柜402的柜主体406的外侧面的被安装部432。在此,在上方的突出部431B也与下方的突出部431B同样地,设有螺丝用孔以及工作用孔4330。因此,上方的突出部431B也与下方的突出部431B同样地,螺丝固定于第一柜402。另外,通过照明单元安装部430B的与第一柜402相反侧的侧片部4302和上下的突出部431B的与第一柜402相反侧的侧片部4312,构成了抵接至第二柜405的柜主体406的外侧面的抵接部433。
在该柜中,在第一柜402的与照明单元安装部430B相比为后侧的部分,在第一柜402与第二柜405之间配置有多个突出部431B。因此,能够通过多个突出部431B抑制第二柜405的后部靠近柜402的后部。因此,第二柜405更难以相对于第一柜402倾斜。
另外,在导光部件442的下方也可以设有反射板449。该情况下,如图37所示,照明单元404具备设于导光部件442的下侧的反射板449。反射板449按照后垂的方式倾斜(即、按照越向后方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反射板449具有反射面部490。反射面部490由与导光部件442的下端面对置的上侧的面部构成。反射面部490按照越向后方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
反射板449例如以在导光部件442的下端面的前部或者全部以越向后方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在使反射板449的上面即反射面部490沿着该倾斜面的状态下,安装于照明单元404的导光部件442或支架441等。另外,反射板449也可以按照不同于上述的方法设于照明单元404。
在本实施方式的柜中使点光源4451发光时,导入至导光部件442的光的一部分也从导光部件442的下端面朝向下方射出。并且,如图37的箭头所示,该光到达反射板449的反射面部490并朝向后侧反射。因此,能够通过经反射面部490反射的光对第一柜402的下面侧进行照明。
即、优选的是,具有第19~23特征的柜具有以下所示的第24特征。作为第24特征,在导光部件442的下方设有反射面部490。反射面部490使从该导光部件442的下端面朝向下方射出的光反射。该反射面部490以越向后方越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
通过该构成,将从导光部件442的下端面朝向下方射出的光经反射面部490向后侧反射,从而能够对柜的下面侧进行照明。另外,特别是在将柜设于洗脸台的上方来利用时,能够对第一柜402的下面侧的前后方向上的广阔范围进行照明,能够使洗脸台的使用性变好。
另外,在该柜设有反射面部490,但反射面部490也可以设于实施方式1~5的柜的任一个。另外,通过反射板449的一面构成反射面部490,但通过例如在导光部件442的以后垂的方式倾斜的下端面上经印刷或蒸镀设置反射性的物质、或者设置微细的凹凸来形成反射面部490。
另外,实施方式5的柜为具有多个柜的系统柜,但也可以为单独的柜。另外,门421也可以为镜面门以外的门。另外,第一柜402也可以为省略门421的柜。另外,实施方式5的柜对第一柜402设有2个照明单元404,但也可以对第一柜402设有1个或3个以上的照明单元404。

Claims (3)

1.一种柜,其特征在于,具备:
柜主体,形成有向前方开口的收纳空间;
镜面门,设于所述柜主体的前侧并能够开闭地封闭所述收纳空间;以及
照明单元,与所述镜面门并列地设于所述柜主体的前侧;
所述照明单元具有:
至少一个安装基座,相对于所述柜主体安装;以及
照明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基座的前侧,具有沿上下方向隔着一定的间隔地并列的多个光源,
所述照明装置的前端位于所述镜面门的厚度范围内,从所述镜面门的前面不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的前端与所述镜面门的前面相比位于后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柜,其特征在于,
所述镜面门是至少一对镜面门,
所述照明装置配置于所述一对镜面门之间。
CN201910090011.6A 2013-04-17 2014-04-14 Pending CN1100898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6864 2013-04-17
JP2013086864A JP6323769B2 (ja) 2013-04-17 2013-04-17 取付具及び照明装置付きキャビネット
JP2013086866 2013-04-17
JP2013-086868 2013-04-17
JP2013086869 2013-04-17
JP2013-086866 2013-04-17
JP2013086865A JP6111505B2 (ja) 2013-04-17 2013-04-17 照明付きキャビネット
JP2013086868 2013-04-17
JP2013-086865 2013-04-17
JP2013-086869 2013-04-17
JP2014-081053 2014-04-10
JP2014081055A JP6614524B2 (ja) 2013-04-17 2014-04-10 キャビネット
JP2014081054A JP6667152B2 (ja) 2013-04-17 2014-04-10 照明付きキャビネット
JP2014081053A JP6555607B2 (ja) 2013-04-17 2014-04-10 キャビネット
JP2014-081054 2014-04-10
JP2014-081055 2014-04-10
CN201480021355.7A CN105120715B (zh) 2013-04-17 2014-04-14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1355.7A Division CN105120715B (zh) 2013-04-17 2014-04-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9861A true CN110089861A (zh) 2019-08-06

Family

ID=517310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1355.7A Active CN105120715B (zh) 2013-04-17 2014-04-14
CN201910090011.6A Pending CN110089861A (zh) 2013-04-17 2014-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1355.7A Active CN105120715B (zh) 2013-04-17 2014-04-14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2) CN105120715B (zh)
DE (1) DE112014002018T5 (zh)
TW (1) TWI568378B (zh)
WO (1) WO201417112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2833A (zh) * 2020-01-22 2021-07-23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9657A (zh) * 2017-11-30 2018-06-29 平湖市欧文洁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浴室柜的柜体
JP7429901B2 (ja) * 2020-04-15 2024-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キャビネット及び照明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904038U1 (de) * 1999-03-05 1999-05-27 Sanipa Gmbh Badeinrichtungen Leuchtmöbelelement in vertikaler Anbringung
JP2009028254A (ja) * 2007-07-26 2009-02-1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ミラーキャビネット
KR20110006421U (ko) * 2009-12-18 2011-06-24 김정기 엘이디램프를 활용한 다기능 욕실장
JP2013022259A (ja) * 2011-07-21 2013-02-04 Panasonic Corp ミラーキャビネット
CN202791483U (zh) * 2012-08-29 2013-03-13 东莞市中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无暗区拼接灯条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40076U (zh) * 1973-08-10 1975-04-24
JPH0531640U (ja) * 1991-10-15 1993-04-27 ナスステンレス株式会社 手元照明付き化粧ユニツト
JP3613105B2 (ja) * 1999-12-22 2005-01-26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ミラーキャビネットの照明器具の取付構造
JP2005066122A (ja) * 2003-08-26 2005-03-1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付き収納体の構造
JP4508068B2 (ja) * 2005-10-07 2010-07-21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ミラーキャビネット
CN201081510Y (zh) * 2007-08-29 2008-07-02 浙江上工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有照明灯的冰柜门体
CN201518913U (zh) * 2009-09-30 2010-07-07 东莞莱姆森科技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门柜
JP5495815B2 (ja) * 2010-01-26 2014-05-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ミラーキャビネット
CN202775092U (zh) * 2012-09-19 2013-03-13 志邦厨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灯具的厨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904038U1 (de) * 1999-03-05 1999-05-27 Sanipa Gmbh Badeinrichtungen Leuchtmöbelelement in vertikaler Anbringung
JP2009028254A (ja) * 2007-07-26 2009-02-1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ミラーキャビネット
KR20110006421U (ko) * 2009-12-18 2011-06-24 김정기 엘이디램프를 활용한 다기능 욕실장
JP2013022259A (ja) * 2011-07-21 2013-02-04 Panasonic Corp ミラーキャビネット
CN202791483U (zh) * 2012-08-29 2013-03-13 东莞市中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无暗区拼接灯条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2833A (zh) * 2020-01-22 2021-07-23 青岛海信商用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8378B (zh) 2017-02-01
WO2014171123A1 (ja) 2014-10-23
TW201501670A (zh) 2015-01-16
CN105120715B (zh) 2019-03-01
CN105120715A (zh) 2015-12-02
DE112014002018T5 (de) 2016-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81283B2 (ja) 冷蔵庫
CN105120715B (zh)
TW201144725A (en) Refrigerator
EP3392582A1 (en) Refrigerator
JP6213811B2 (ja) 照明装置
JP6325203B2 (ja) 貯蔵庫
JP2009074778A5 (zh)
JP2006330910A (ja) 自動販売機
JP6484899B2 (ja) 照明付き鏡および洗面化粧台
KR200479680Y1 (ko) 수납기능을 가지는 장식판
CN210374281U (zh) 冰箱的抽屉用照明结构
KR20130003394U (ko) 간접조명이 내장된 천장마감 몰딩
JP5685741B1 (ja) キャビネット
JP6132192B2 (ja) キャビネット
WO2020228548A1 (zh) 冰箱
JP6614524B2 (ja) キャビネット
KR200451268Y1 (ko) 경사식 전단지 광고판
JP2014171805A (ja) キャビネット
JP6323769B2 (ja) 取付具及び照明装置付きキャビネット
JP3124949U (ja) ペット用仏壇
JP4419215B2 (ja) 収納ユニットの照明取付構造
JP6355042B2 (ja) 鏡面台
JP2003249118A (ja) 間接照明付き間仕切装置
WO2014141625A1 (ja) 照明装置及びキャビネット
JP7085341B2 (ja) キャビネ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洗面化粧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