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7981A - 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7981A
CN110087981A CN201680091600.0A CN201680091600A CN110087981A CN 110087981 A CN110087981 A CN 110087981A CN 201680091600 A CN201680091600 A CN 201680091600A CN 110087981 A CN110087981 A CN 110087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ior member
mounting portion
seat
member mounting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16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7981B (zh
Inventor
前田康幸
中西孝文
大石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87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7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7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7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4Rear l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28Other additional equipment, e.g. back-rests for childr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23/00Other pro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在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中,使得车体框架侧的结构能够简化。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具备:乘员用的把手部件(50),其被安装至车体框架(10)的后部;以及外装部件(38),其设置于把手部件(50)的后方,把手部件(50)具备:把手部(51、51),其设置于车体框架(10)的左右;以及连结部(52),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把手部(51、51),在连结部(52)设置有:被固定至车体框架(10)的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和安装腿部(56、56);以及固定外装部件(38)的外装部件安装部。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其具备被安装至车体框架的乘员用的把手部件和设置于把手部件的后方的外装部件(尾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外装部件被安装在设置于车体框架的撑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887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中,外装部件用的专用撑架被设置于车体框架,因此车体框架侧的结构容易变得复杂。若车体框架侧的结构变得复杂,则通过部件的替换等实现的鞍乘型车辆的外观变更的自由度会下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中,能够简化车体框架侧的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其具备:乘员用的把手部件50,其被安装至车体框架10的后部;以及外装部件38、235,其设置于该把手部件50的后方,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件50具备:把手部51,其被设置到所述车体框架10的左右;以及连结部52,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所述把手部51,在所述连结部52设置有:被固定至所述车体框架10的车体侧安装部55、56;以及固定所述外装部件38、235的外装部件安装部57、257。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外装部件38是尾灯38,其借助设置于该尾灯38的壳体84的安装部87而被安装至所述外装部件安装部57。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车宽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有多个所述外装部件安装部57、257,所述车体侧安装部55设置于在车宽方向上分离的该外装部件安装部57、257之间的位置处。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车体侧安装部具备从所述连结部52向下方延伸的筒状的安装腿部56,所述车体侧安装部通过贯插于该安装腿部56中的固定件61而被固定至所述车体框架10。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所述把手部51具备比所述连结部52向后方延伸的后部把手51b,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外装部件安装部57、257被配置在与由左右的所述后部把手51b和所述连结部52划分出的空间重叠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外装部件235是后中央罩235,该后中央罩235在被乘员用座椅14从上方覆盖的位置处安装于所述外装部件安装部257。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其具备:乘员用的把手部件,其被安装至车体框架的后部;以及外装部件,其设置于把手部件的后方,把手部件具备:把手部,其被设置到车体框架的左右;以及连结部,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把手部,在连结部设置有:被固定至车体框架的车体侧安装部;以及固定外装部件的外装部件安装部。由此,能够将外装部件安装于把手部件的连结部的外装部件安装部,因此能够简化车体框架侧的结构。而且,能够将安装有外装部件的状态的把手部件相对于车体框架进行拆装,因此作业时的装卸性良好。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外装部件是尾灯,其借助设置于尾灯的壳体的安装部而被安装至外装部件安装部。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使用尾灯的壳体的安装部这样简单的结构将尾灯安装至把手部件。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在车宽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有多个外装部件安装部。根据该结构,利用在车宽方向上彼此分离的位置处的外装部件安装部,能够以高刚性将外装部件安装于把手部件。此外,利用沿车宽方向排列的多个外装部件安装部之间的空间,能够紧凑地设置车体侧安装部。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车体侧安装部具备从连结部向下方延伸的筒状的安装腿部,车体侧安装部通过贯插于安装腿部中的固定件而被固定至车体框架。根据该结构,即使不改变车体框架侧的形状,也能够通过安装腿部的长度而容易地调整把手部件及外装部件的安装高度。因此,能够简化车体框架侧的结构。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左右的把手部具备比连结部向后方延伸的后部把手,在俯视观察时,外装部件安装部配置在与由左右的后部把手和连结部划分出的空间重叠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由左右的后部把手和连结部划分出的空间接近外装部件安装部,外装部件安装部的装卸的作业性良好。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外装部件是后中央罩,后中央罩在被乘员用座椅从上方覆盖的位置处安装于外装部件安装部。根据该结构,能够用座椅遮挡外装部件安装部从而提高外观性。此外,如果不使座椅移动则难以拆下后中央罩,因此防盗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二轮车的右视图。
图2是座椅的下方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从左后方侧观察自动二轮车的后端部的立体图。
图4是从左前方侧观察把手部件和尾灯单元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沿图4中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从左前方侧观察后部车架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下方侧观察把手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从左前方侧观察插入开口的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9是沿图4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从前方侧观察把手部件的图。
图11是从后方侧观察尾灯单元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XII-XII线的剖视图。
图13是沿图3中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3中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沿图3中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此外,各图所示的标号“前”表示车体前方,标号“上”表示车体上方,标号“左”表示车体左方。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二轮车1的右视图。另外,在图1中,作为左右一对设置的部件,包括标号仅图示右侧的部件。
自动二轮车1是这样的车辆:在车体框架10上支承有作为动力单元的发动机11,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的前叉12以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于车体框架10的前端,支承后轮3的摆臂13设置在车体框架10的后部侧。自动二轮车1是供乘员骑跨乘坐的座椅被设置在车体框架10的后部上方的鞍乘型车辆。
车体框架10具有前立管15、主车架16、左右一对后部车架17、17、以及枢轴车架18。
前立管15位于车体框架10的前端部。
主车架16从前立管15沿着车宽的中心以一根的方式向后下方延伸。
后部车架17、17是从主车架16的后部向左右分支并向后方延伸的管状的车架。各后部车架17具备:前侧延伸部17a,其从主车架16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倾斜部17b,其从前侧延伸部17a的后端前低后高地延伸;以及后侧延伸部17c,其从倾斜部17b的上端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
枢轴车架18从前侧延伸部17a、17a的后部侧向下方延伸。
前叉12以能够转向的方式由前立管15支承。在前叉12的上部设置有转向手柄12a。
摆臂13的前端部被轴支承于沿车宽方向贯通枢轴车架18的枢轴19,摆臂13以枢轴19为中心上下摆动。后轮3被轴支承于摆臂13的后端部。
在摆臂13的后部与后部车架17、17的后侧延伸部17c、17c之间架设有后悬架20、20。
发动机11具备曲轴箱21和从曲轴箱21的前部向前方延伸的气缸部22。发动机11是气缸部22的轴线22a大致水平延伸的水平发动机。
发动机11在枢轴车架18的前方以从车体框架10悬挂的方式被支承。
发动机11的动力通过连接发动机11与后轮3的驱动链(未图示)而被传递到后轮3。
发动机11的进气装置(未图示)配置在气缸部22的上方。
发动机11的排气管23从气缸部22的下部向后方延伸,与后轮3的侧方的消声器24连接。
图2是座椅14的下方的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自动二轮车1具备能够收纳头盔等物品的收纳箱25和燃料箱26。
收纳箱25是上表面开口的箱。收纳箱25配置在倾斜部17b、17b的前方且前侧延伸部17a、17a的上方,收纳箱25被支承于后部车架17、17。
燃料箱26位于收纳箱25的上部的后方且后轮3的上方,燃料箱26被配置在左右的后侧延伸部17c、17c之间。
座椅14从上方覆盖收纳箱25及燃料箱26。座椅14通过设置在收纳箱25的前端部的上部的铰链部25a而与收纳箱25连结。座椅14能够以铰链部25a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转动。
当座椅14向前方转动而打开时,收纳箱25的上表面的开口及燃料箱26在上方露出。
座椅14一体地具备驾驶员用的前侧座椅14a和同乘者用的后侧座椅14b。
如图1所示,自动二轮车1具备覆盖车体框架10、发动机11等车体的车体罩29。
车体罩29具备:前罩30,其从前方覆盖前立管15等;顶盖31,其覆盖转向手柄12a的中央部;上侧腿部护罩32,其在座椅14的前方从后方侧覆盖前立管15及主车架16;以及下侧腿部护罩33,其在上侧腿部护罩32的下方覆盖气缸部22。
此外,车体罩29具备覆盖座椅14的下方部分的左右一对侧罩34、34和从上方覆盖座椅14的后方部分的后中心罩35。
侧罩34、34从侧方覆盖后部车架17、17、收纳箱25及燃料箱26。侧罩34、34从座椅14的前端部的下方位置延伸到比座椅14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侧罩34、34以其上缘34a沿着座椅14的下缘14c的方式向后方延伸,侧罩34、34在上下方向上与座椅14连续地设置。
此外,自动二轮车1具备后挡泥板36和从上方覆盖前轮2的前挡泥板37。后挡泥板36具备:挡泥板前部36a(图2),其在燃料箱26的下方从上方覆盖后轮3;以及挡泥板后部36b,其从挡泥板前部36a的后端侧向后下方延伸。
图3是从左后方侧观察自动二轮车1的后端部的立体图。
在座椅14的后方设置有尾灯单元38(外装部件、尾灯)。尾灯单元38是一体地具备以下部分的组合灯:尾灯部38a,其配置在车宽的中央;以及方向指示灯部38b、38b,其配置在尾灯部38a的左右。
在尾灯单元38中,在尾灯部38a的下方且左右的方向指示灯部38b、38b之间,安装有后部中央罩39。在后部中央罩39设有反射镜39a。
尾灯单元38在挡泥板后部36b的上方配置在左右的侧罩34、34的后端部之间。
后中心罩35设置成与侧罩34、34的后端部的上缘34a、34a连续,后中心罩35位于尾灯单元38的上方。
此外,自动二轮车1在后侧座椅14b的附近具备供同乘者等把持的把手部件50。
图4是从左前方侧观察把手部件50和尾灯单元38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沿图4中的V-V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5中,还增加图示了座椅14。图6是从左前方侧观察后部车架17、17的立体图。
参照图4~图6,把手部件50安装于车体框架10,尾灯单元38安装于把手部件50。
车体框架10具备:横梁17d,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后部车架17、17的倾斜部17b、17b的上部;以及后部横梁17e,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后侧延伸部17c、17c的后端。
并且,车体框架10具备:台座部41,其设置在后部横梁17e的上表面;以及撑架42,其从后部横梁17e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向上方延伸。
台座部41设置在后部横梁17e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台座部41具备:台座面41a,其与后部横梁17e的上表面大致平行地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侧壁部41b、41b,其分别从台座面41a的左右缘部向下方延伸。
台座部41通过使侧壁部41b、41b的下端与后部横梁17e的上表面结合而固定于后部横梁17e。台座面41a是大致水平的面,由在车宽方向上比前后方向长的板部件构成。
在台座部41上设置有在车宽方向上彼此分离设置的螺母部41c、41c。
撑架42具备从后部横梁17e的后部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42a和设置在上方延伸部42a的上端的板状的固定部42b。
上方延伸部42a通过台座部41的后方而向上方延伸,比台座面41a更向上方延伸。上方延伸部42a的下端部与后部横梁17e的后表面结合,并且上下的中间部的前部42c与台座面41a的后缘结合。
上方延伸部42a形成为管状,固定部42b设置成从上方堵塞上方延伸部42a的上端。在固定部42b的上表面设置有螺母部42d。固定部42b位于台座面41a的后方且上方。
如图2及图5所示,座椅14具备:座椅底板14d(底面)、支承于座椅底板14d的上表面的座垫14e、以及覆盖座垫14e的表皮14f。
在座椅14的后端部设置有从座椅底板14d向下方突出并与车体侧卡合的卡合部45。
卡合部45使棒材弯曲而形成。卡合部45具备:前后延伸部45a,其在座椅底板14d的下方沿前后方向延伸;腿部45b,其从前后延伸部45a的前端向上方延伸,并与座椅底板14d结合;以及腿部45c,其从前后延伸部45a的后端向上方延伸,并与座椅底板14d结合。卡合部45设置在自动二轮车1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
图7是从下方侧观察把手部件50的立体图。
参照图3、图4、图5及图7,把手部件50具备:把手部51、51,它们分别设置在后侧座椅14b的左右;以及连结部52,其在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连结把手部51、51。把手部件50例如由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把手部51、51与连结部52形成为一体。另外,把手部件50也可以由树脂材料构成。
把手部51、51是供乘员等把持的部分,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棒状。
把手部件50经连结部52而安装于车体框架10。此外,将座椅14锁定在闭合状态的座椅锁扣部件70安装于连结部52。
连结部52具备:基板53,其沿前后及左右延伸,为板状;侧方延伸部54、54,其分别从基板53的后部向左右的外侧延伸;以及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车体侧安装部),其在基板53的后部设置在车宽的中央。
此外,把手部件50包括:安装腿部56、56(车体侧安装部),其从连结部52向下方延伸;以及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其从连结部52的后缘部向后方延伸。安装腿部56、56相对于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分别设置在左右位置。
而且,在连结部52的上表面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连结部52的插入开口58。
插入开口58形成在自动二轮车1的车宽中央部、即连结部52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插入开口58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比车宽方向长的长孔状,插入开口58从连结部52的后部沿前后延伸到连结部52的前端。插入开口58形成至连结部52的前端,由此在连结部52的前缘形成有向前方开放的开放部59。
通过使插入开口58配置在车宽中央,基板53具有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插入开口58的一侧(左侧)的一侧部53a、以及位于插入开口58的另一侧(右侧)的另一侧部53b。
图8是从左前方侧观察插入开口58的周边部的立体图。
参照图4、图7及图8,插入开口58具有:狭窄部58a,其开口的宽度比该开口的其他部分窄;宽幅部58b,其形成在狭窄部58a的后方;以及宽幅部58c,其形成在狭窄部58a的前方。宽幅部58b、58c的宽度比狭窄部58a宽。宽幅部58c的前端成为开放部59。
在连结部52的前缘及前部的侧缘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壁部60。壁部60形成为在前缘侧比连结部52的侧缘上下更长。
如图7所示,壁部60具有从一侧部53a的宽幅部58c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的开口侧壁部60a。
图9是沿图4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4、图5、图7及图9,连结部52的安装腿部56、56形成为从连结部52的下表面52a向下方延伸的圆筒状。安装腿部56、56在车宽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有一对,安装腿部56、56相对于插入开口58分别配置在左右的位置上。即,在一侧部53a和另一侧部53b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腿部56、56。此外,安装腿部56、56设置在连结部52的后部。
各安装腿部56具备上下贯通安装腿部56的贯插孔56a和位于贯插孔56a的上方的座部56b。座部56b是使基板53的后部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而形成的孔部。
把手部件50通过从上方贯插至安装腿部56、56的贯插孔56a、56a中的螺栓61、61(固定件)而固定于台座部41。详细地说,安装腿部56、56通过在其下表面部与台座面41a抵接的状态下将螺栓61、61紧固于螺母部41c、41c而被固定。螺栓61、61的头部61a、61a由座部56b、56b承受。
安装腿部56、56形成为在从台座部41向上方延伸的撑架42的左右侧方分别上下延伸的柱状。
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具备上下贯通基板53的后部的贯插孔55a和从贯插孔55a的周围向上方延伸的周壁部55b。周壁部55b形成为从左右侧方及后方包围贯插孔55a。
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的贯插孔55a在车宽的中央位于插入开口58的后方,并且位于比安装腿部56、56靠后方的位置。
并且,把手部件50通过从上方贯插至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的贯插孔55a中的螺栓62而固定于撑架42。详细地说,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通过在其下表面与撑架42固定部42b的螺母部42d抵接的状态下将螺栓62紧固于螺母部42d而被固定。
即,把手部件50借助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及安装腿部56、56安装于车体框架10。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撑架42的固定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的固定部42b相对于固定安装腿部56、56的台座面41a位于上方,因此即使是利用柱状的安装腿部56、56将把手部件50支承在较高位置的结构,也能够牢固地固定把手部件50。
如图8及图9所示,在基板53的后部形成有厚壁部65,该厚壁部65的板厚形成得比基板53的前部厚,从而向上方高出一节。在厚壁部65中,在座部56b、56b的前方的位置上设置有承受座椅14的载荷的载荷承受部65a、65a。载荷承受部65a、65a分别设置在一侧部53a及另一侧部53b,载荷承受部65a、65a相对于插入开口58设置在左右。
座椅14具有从其后部的座椅底板14d向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抵接部14g、14g。抵接部14g、14g例如由橡胶构成。
座椅14的后部的载荷通过抵接部14g、14g从上方与载荷承受部65a、65a抵接,而经过把手部件50由车体框架10承受。
如图4及图7所示,把手部51、51具有:前部把手51a、51a,其从侧方延伸部54、54向前方延伸;以及后部把手51b、51b,其从侧方延伸部54、54向后方延伸。
前部把手51a、51a比连结部52向前方延伸。后部把手51b、51b比连结部52向后方延伸。
图10是从前方侧观察把手部件50的图。
参照图4、图5以及图7至图10,座椅锁扣部件70安装在把手部件50的连结部52的下表面52a上。详细地说,座椅锁扣部件70安装在连结部52的一侧部53a的下表面52a上,位于连结部52的下方。
如图5所示,座椅锁扣部件70通过从上方与座椅14的插入连结部52的插入开口58中的卡合部45卡合,而将座椅14锁定在闭合状态。
座椅锁扣部件70具备外壳71、能够在外壳71内移动的锁定片72、以及操作线缆73(图4、图5)。
外壳71具备安装于一侧部53a的外壳主体部74和位于插入开口58的下方的锁定部75。
锁定部75具备供座椅14的卡合部45从上方插入的锁定孔75a和与锁定片72抵靠的抵靠部75b。
从前方观察,锁定孔75a是前后贯通锁定部75的上下较长的孔,并且向上方开放。
锁定片72在与抵靠部75b抵靠的状态下堵塞锁定孔75a的上部的开放部。
座椅14的卡合部45通过将前后延伸部45a的位置限制在锁定片72与锁定孔75a之间而被锁定于座椅锁扣部件70。
锁定片72以能够在外壳71内沿车宽方向滑动的方式设置,锁定片72通过内置于外壳71的施力部件(未图示)而与抵靠部75b抵靠。
锁定片72与操作线缆73的操作联动地进行动作,锁定片72例如通过利用乘员所持有的钥匙对操作线缆73进行操作而进行动作。当操作操作线缆73时,锁定片72克服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向离开抵靠部75b的方向沿车宽方向滑动。由此,锁定片72形成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座椅14的卡合部45能够向上方脱离。
锁定片72在上表面具备以朝向抵靠部75b侧下降的方式倾斜的凸轮面72a。当座椅14的卡合部45从上方插入至插入开口58时,前后延伸部45a的下表面推开凸轮面72a,锁定片72向离开抵靠部75b的方向滑动。当前后延伸部45a插入到锁定片72的下方时,锁定片72通过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成为与抵靠部75b抵靠的状态。由此,座椅14成为锁定状态。
座椅14的卡合部45当从上方插入至插入开口58时,被插入开口58的周缘部引导。详细地说,插入开口58的狭窄部58a形成为比卡合部45的车宽方向的厚度稍宽,以便能够引导卡合部45。在以铰链部25a为中心转动而闭合的座椅14在车宽方向上稍微错开的情况下,卡合部45与狭窄部58a抵接而被引导。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插入开口58设置于把手部件50的连结部52,因此能够使座椅锁扣部件70的结构简化。
如图8所示,基板53具备上下贯通基板53的定位孔53c。
座椅锁扣部件70具备从下方插入至定位孔53c的轴状的定位部76。
此外,在座椅锁扣部件70的外壳71上紧固有从上方贯插于基板53的座椅锁扣固定螺栓77。
即,座椅锁扣部件70利用定位部76被定位于基板53,并且通过座椅锁扣固定螺栓77固定于基板53。
参照图3~图5,在闭合座椅14的状态下,把手部件50被由座椅锁扣部件70锁定的座椅14的后部从上方覆盖,座椅锁扣部件70安装在把手部件50的连结部52的下表面52a,由连结部52从上方覆盖。
因此,参照图3,即使在欲用棒等将座椅14的下缘14c与侧罩34、34之间撬开从而接近座椅锁扣部件70的情况下,连结部52成为障碍,难以接近座椅锁扣部件70。因此,难以从外部打开座椅14而进入收纳箱25等,因此能够提高防盗性。
此外,参照图1、图3及图5,把手部51、51位于座椅锁扣部件70的外侧方,并且在侧视观察时,把手部51、51与座椅14的下缘14c及侧罩34的上缘34a重叠,从外侧方覆盖下缘14c及上缘34a。因此,即使是欲从座椅14的下缘14c与侧罩34、34之间接近座椅锁扣部件70的情况下,把手部51、51也会成为障碍,因此能够提高防盗性。
而且,座椅锁扣部件70由连结部52的壁部60从前方及侧方覆盖,并且由左侧的安装腿部56及撑架42从后方覆盖。由此,难以从外侧接近座椅锁扣部件70,因此能够提高防盗性。
图11是从后方侧观察尾灯单元38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沿图11中的XII-XII线的剖视图。在图11中,座椅锁扣部件70未示出。
参照图4、图5、图7、图11及图12,尾灯单元38通过尾灯固定螺栓80、80而安装于把手部件50的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
连结部52具备纵壁部81,纵壁部81构成左右的安装腿部56、56的座部56b、56b的后壁。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形成为从纵壁部81向后方突出的板状,比连结部52的后缘52b向后方延伸。
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相对于位于车宽中央的插入开口58及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设置在左右的位置。
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位于左右的后部把手51b、51b之间且连结部52的后缘52b的后方。此外,如图12所示,在侧视观察时,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位于比后部把手51b、51b靠下方的位置。
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在后部具备从其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的筒状部57a、57a。在筒状部57a、57a的内周部形成有紧固尾灯固定螺栓80、80的固定孔57b。
在筒状部57a、57a的外周部嵌合有圆筒状的轴环82、82。轴环82、82是由橡胶等构成的防振部件。在轴环82、82的外周部形成有圆环状的槽部82a、82a。
参照图4、图5、图11及图12,尾灯单元38具备向后方开口的壳体84和设置成覆盖壳体84的后表面的开口的灯罩85。
使尾灯部38a和方向指示灯部38b、38b发光的各发光体86a、86b被支承于壳体84。
壳体84一体地具备尾灯部38a的壳体即中央壳体部84a和分别设置在中央壳体部84a的左右的侧方壳体部84b、84b。侧方壳体部84b、84b是方向指示灯部38b、38b的壳体。
中央壳体部84a具有左右一对从其上部向前方延伸的安装部87、87。
各安装部87一体地具备大致水平设置的板状的上表面侧安装部88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的侧面侧安装部89。
上表面侧安装部88从中央壳体部84a的上表面部向前方延伸。侧面侧安装部89从中央壳体部84a的侧面部向前方延伸。
在上表面侧安装部88上形成有上下贯通上表面侧安装部88的嵌合孔88a。在上表面侧安装部88中,在嵌合孔88a的外侧方设置有后中心罩固定孔88b。
在侧面侧安装部89设置有侧罩固定孔89a。
尾灯单元38通过将壳体84的上表面侧安装部88、88固定于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而被安装于把手部件50。
详细地说,上表面侧安装部88、88通过在嵌合孔88a、88a(图12)与轴环82、82的槽部82a、82a嵌合的状态下将轴环82、82夹持在尾灯固定螺栓80、80与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的上表面之间而被安装。
在尾灯固定螺栓80、80的头部与筒状部57a、57a的上端之间夹设有垫圈90、90。轴环82、82被夹持在垫圈90、90与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的上表面之间。
即,尾灯单元38借助轴环82、82而被橡胶支承于把手部件50。
图13是沿图3中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如图13所示,壳体84的下部被后部中央罩39从后方覆盖。在壳体84的下部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卡合部91。
在挡泥板后部36b的上部设置有卡合孔36c,卡合部91从后方与卡合孔36c卡合。
即,尾灯单元38通过设置在上部的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和设置在下部的卡合部91而安装在车体侧。
图14是沿图3中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3及图14,后中心罩35具备分别从其下表面的左右缘部向下方突出的卡合部35a。后中心罩35通过使卡合部35a从上方与尾灯单元38的后中央罩固定孔88b卡合而安装于尾灯单元38。
此外,后中心罩35还通过使设置在其后部的卡定片(未图示)与设置在灯罩85的上表面的卡定孔85a(图11)卡定而安装于尾灯单元38。
如图3和图5所示,后中心罩35向前方延伸直到其前端位于座椅14的后端的下方,后中心罩35从上方覆盖隐藏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及尾灯固定螺栓80、80等。因此外观性良好。
此外,如图4、图7及图11所示,在俯视观察时,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配置在与由左右的后部把手51b、51b和连结部52的后缘52b划分的区域重叠的位置。因此,在打开座椅14的状态下,能够利用后部把手51b、51b与连结部52的后缘52b之间的空间接近尾灯固定螺栓80、80,尾灯单元38的维护性良好。
而且,如图5所示,尾灯固定螺栓80、80被座椅14的后端从上方覆盖。因此,能够在座椅14的后端隐藏尾灯固定螺栓80、80。
参照图3、图11及图14,侧罩34、34具备从其后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卡合部34b、34b。侧罩34、34的后部通过使卡合部34b、34b从外侧方与壳体84的侧罩固定孔89a、89a卡合而被安装于尾灯单元38。
在生产自动二轮车1时,预先组装出小组装体95(图4),在该小组装体95中,座椅锁扣部件70和尾灯单元38被一体地安装于把手部件50。
在自动二轮车1的生产线上,相对于车体框架10的台座部41和撑架42安装小组装体95。由此,座椅锁扣部件70、把手部件50以及尾灯单元38被一次安装于车体框架10。因此,自动二轮车1的制造很容易。
此外,由于不需要将座椅锁扣部件70和尾灯单元38的安装部设置在车体框架10上,因此能够简化车体框架10的结构。
而且,座椅锁扣部件70被安装在把手部件50的下表面,因此把手部件50的上表面侧的形状的自由度高,例如,能够使连结部52的上表面大致平坦。因此,能够提高座椅底板14d的形状的自由度。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具有:座椅14,其设置成能够开闭;座椅锁扣部件70,其将座椅14保持在闭合状态;以及乘员用的把手部件50,其安装于车体框架10,把手部件50具备:把手部51、51,其设置在座椅14的左右;以及连结部52,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把手部51、51,在连结部52的上表面设置有插入开口58,该插入开口58供座椅14的与座椅锁扣部件70卡合的卡合部45从上方插入,座椅锁扣部件70在连结部52的下方安装于连结部52的下表面52a。由此,供座椅14的卡合部45从上方插入的插入开口58被设置在把手部件50的连结部52的上表面,并且,座椅锁扣部件70被安装于连结部52的下表面52a,因此能够简化座椅锁扣部件70的形状及车体框架10侧的形状。此外,能够将安装有座椅锁扣部件70的状态的把手部件50相对于车体框架10进行拆装,因此作业时的拆装性良好。而且,由于座椅锁扣部件70设置在连结部52的下方,因此能够抑制从外侧接近座椅锁扣部件70,防盗性良好。
此外,连结部52具备向下方延伸的壁部60,座椅锁扣部件70由壁部60从外侧覆盖。因此,能够通过壁部60抑制从外侧接近座椅锁扣部件70,防盗性良好。
此外,座椅14在座椅底板14d上具备抵接部14g,插入开口58在连结部52上沿前后方向延伸,连结部52在插入开口58的左右两侧具备承受座椅14的抵接部14g的载荷承受部65a。由此,能够利用插入开口58的左右两侧的较大空间来设置承受座椅14的抵接部14g的载荷承受部65a,因此座椅14的形状的设定自由度高。
而且,把手部件50借助从连结部52向下方延伸的安装腿部56、56而安装于车体框架10,因此即使不改变车体框架10侧的形状,也能够通过安装腿部56、56的长度容易地调整把手部件50的安装高度。因此,能够简化车体框架10侧的结构。
而且,安装腿部56从后方覆盖座椅锁扣部件7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安装腿部56能够抑制从后方侧接近座椅锁扣部件70,防盗性良好。
此外,插入开口58在把手部件50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连结部52具备在车宽方向上位于插入开口58的一侧的一侧部53a和位于插入开口58的另一侧的另一侧部53b,座椅锁扣部件70安装于一侧部53a的下表面。由此,能够在连结部52的一侧部53a紧凑地设置座椅锁扣部件70,并且能够在连结部52的另一侧部53b确保空余空间。在该空余空间中能够配置其他部件。
此外,把手部51、51在座椅14的左右侧方沿前后方向延伸,把手部51、51从外侧覆盖座椅14的下缘14c,因此能够通过把手部51、51抑制从座椅14的下缘14c的间隙接近座椅锁扣部件70,防盗性良好。
此外,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自动二轮车1具备:乘员用的把手部件50,其安装在车体框架10的后部;以及作为外装部件的尾灯单元38,其设置在把手部件50的后方,把手部件50具备:把手部51、51,其设置在车体框架10的左右;以及连结部52,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把手部51、51,在连结部52设置有:固定于车体框架10的、作为车体侧安装部的安装腿部56、56及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和固定尾灯单元38的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由此,能够将尾灯单元38安装于把手部件50的连结部52的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因此能够简化车体框架10侧的结构。而且,能够将安装有尾灯单元38的状态的把手部件50相对于车体框架10进行拆装,因此作业时的拆装性良好。
此外,尾灯单元38借助设置在其壳体84的安装部87、87而安装于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因此能够以使用尾灯单元38的壳体84的安装部87、87的简单结构将尾灯单元38安装于把手部件50。
此外,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在车宽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有多个,因此通过在车宽方向上彼此分离的位置处的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能够以高刚性将尾灯单元38安装于把手部件50。此外,利用沿车宽方向排列的多个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之间的空间,能够紧凑地设置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
而且,车体侧安装部具备从连结部52向下方延伸的筒状的安装腿部56、56,并通过贯插于安装腿部56、56的螺栓61而固定于车体框架10,因此,即使不改变车体框架10侧的形状,也能够通过安装腿部56、56的长度容易地调整把手部件50和尾灯单元38的安装高度。因此,能够简化车体框架10侧的结构。
此外,左右把手部51、51具备比连结部52向后方延伸的后部把手51b、51b,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在俯视观察时配置在与由左右的后部把手51b、51b和连结部52划分的空间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利用由左右的后部把手51b、51b和连结部52划分的空间接近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外装部件安装部57、57的拆装作业性良好。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5,对应用了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外装部件而将尾灯单元38安装于把手部件5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而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外装部件而将车体罩安装于把手部件50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沿图3中的XIV-XIV线的剖视图。
如图15所示,把手部件50在左右具备从连结部52的后缘部向后方延伸的外装部件安装部257、257(右侧的未图示)。外装部件安装部257、257具备筒状部57a、57a。后部车体侧安装部55在车宽方向上设置在左右的外装部件安装部257、257之间的位置。
外装部件安装部257、257在筒状部57a、57a的外侧方具备沿上下方向贯通板状的外装部件安装部257、257的卡合孔257b、257b。
后中央罩235(外装部件)是与后中央罩35相同的罩,具备卡合部35a。后中央罩235通过使卡合部35a从上方与外装部件安装部257、257的卡合孔257b、257b卡合而被安装至把手部件50。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安装后中央罩235。
参照图3、图5及图15,卡合孔257b、257b位于筒状部57a、57a的外侧方,在前后方向上,卡合孔257b、257b位于被座椅14的后端从上方覆盖的位置。
根据本第2实施方式,作为外装部件的后中央罩235在被座椅14从上方覆盖的位置处安装于外装部件安装部257、257。由此,能够用座椅14遮挡外装部件安装部257、257而提高外观性。此外,如果不打开座椅14使其向上方移动,则难以拆下后中央罩235,因此防盗性高。
另外,也可以代替卡合部35a,通过贯插于卡合孔257b、257b中的螺栓等固定件将后中央罩235安装至外装部件安装部257、257上。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以自动二轮车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具备两个前轮或后轮的三轮鞍乘型车辆、具备四轮以上的鞍乘型车辆、以及速可达等鞍乘型车辆。
标号说明
1: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14:座椅;
10:车体框架;
38:尾灯单元(外装部件、尾灯);
50:把手部件;
51、51:把手部;
51b、51b:后部把手;
52:连结部;
55:后部车体侧安装部(车体侧安装部);
56、56:安装腿部(车体侧安装部);
57、57、257、257:外装部件安装部;
61、61:螺栓(固定件);
84:壳体;
87、87:安装部;
235:后中央罩(外装部件)。

Claims (6)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其具备:乘员用的把手部件(50),其被安装至车体框架(10)的后部;以及外装部件(38、235),其设置于该把手部件(50)的后方,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部件(50)具备:把手部(51),其被设置到所述车体框架(10)的左右;以及连结部(52),其在车宽方向上连结左右的所述把手部(51),
在所述连结部(52)设置有:被固定至所述车体框架(10)的车体侧安装部(55、56);以及固定所述外装部件(38、235)的外装部件安装部(57、2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装部件(38)是尾灯(38),其借助设置于该尾灯(38)的壳体(84)的安装部(87)而被安装至所述外装部件安装部(5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车宽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有多个所述外装部件安装部(57、257),所述车体侧安装部(55)设置于在车宽方向上分离的该外装部件安装部(57、257)之间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侧安装部具备从所述连结部(52)向下方延伸的筒状的安装腿部(56),所述车体侧安装部通过贯插于该安装腿部(56)中的固定件(61)而被固定至所述车体框架(1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左右的所述把手部(51)具备比所述连结部(52)向后方延伸的后部把手(51b),
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外装部件安装部(57、257)被配置在与由左右的所述后部把手(51b)和所述连结部(52)划分出的空间重叠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装部件(235)是后中央罩(235),该后中央罩(235)在被乘员用座椅(14)从上方覆盖的位置处安装于所述外装部件安装部(257)。
CN201680091600.0A 2016-12-28 2016-12-28 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 Active CN1100879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89077 WO2018123010A1 (ja) 2016-12-28 2016-12-28 鞍乗り型車両の外装部材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7981A true CN110087981A (zh) 2019-08-02
CN110087981B CN110087981B (zh) 2020-12-04

Family

ID=62708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1600.0A Active CN110087981B (zh) 2016-12-28 2016-12-28 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695446B2 (zh)
CN (1) CN110087981B (zh)
BR (1) BR112019010895B1 (zh)
PH (1) PH12019501334A1 (zh)
WO (1) WO201812301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9090U (zh) * 1986-10-07 1988-04-20
JP2002114185A (ja) * 2001-09-03 2002-04-16 Honda Motor Co Ltd 小型車両の収納ボックス
CN1778620A (zh) * 2004-11-22 2006-05-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扶手杆安装结构
JP2010083271A (ja) * 2008-09-30 2010-04-15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CN101712350A (zh) * 2008-09-30 2010-05-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车辆
CN102381398A (zh) * 2010-08-30 2012-03-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02642477A (zh) * 2011-02-16 2012-08-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
CN103171659A (zh) * 2011-12-22 2013-06-26 张永书 摩托车后扶手安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8435Y2 (zh) * 1988-04-30 1993-09-29
JP5174605B2 (ja) * 2008-09-30 2013-04-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車両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9090U (zh) * 1986-10-07 1988-04-20
JP2002114185A (ja) * 2001-09-03 2002-04-16 Honda Motor Co Ltd 小型車両の収納ボックス
CN1778620A (zh) * 2004-11-22 2006-05-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的扶手杆安装结构
JP2010083271A (ja) * 2008-09-30 2010-04-15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CN101712350A (zh) * 2008-09-30 2010-05-2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小型车辆
CN102381398A (zh) * 2010-08-30 2012-03-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骑乘式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02642477A (zh) * 2011-02-16 2012-08-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
CN103171659A (zh) * 2011-12-22 2013-06-26 张永书 摩托车后扶手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19501334A1 (en) 2020-02-24
BR112019010895B1 (pt) 2022-10-04
JPWO2018123010A1 (ja) 2019-11-14
JP6695446B2 (ja) 2020-05-20
CN110087981B (zh) 2020-12-04
WO2018123010A1 (ja) 2018-07-05
BR112019010895A2 (pt) 201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47139B1 (en) Motorcycle
CN104925180B (zh) 摩托车的前部结构
EP2532574B1 (en) Front structure of straddle type vehicle
CN104870302B (zh) 骑乘式车辆
JP546052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前部構造
JP5460511B2 (ja) 車両用のリヤフェンダ
US8366169B2 (en) Article storage structure of motorcycle
JP4078341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車体カバー構造
JP4778919B2 (ja) 自動二輪車
JP519623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配線保持構造
CN107406112B (zh) 摩托车的头灯防护结构
JP6756032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ヘッドライト支持構造
CN110087981A (zh) 鞍乘型车辆的外装部件安装结构
CN110121459A (zh) 鞍乘型车辆的座椅锁扣结构
CN103043150B (zh) 两轮机动车的后部结构
JP6563993B2 (ja) 鞍乗型車両
JP6484422B2 (ja) 車両
JP4424606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ヘルメットホルダ取付構造
JP2006240419A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構造
EP3971069A1 (en) Straddled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raddled vehicle
WO2017134832A1 (ja) 鞍乗型車両
EP3348464B1 (en) Muffler support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JP2010155578A (ja) 自動2輪車のカバー装置
JP2021049946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インナーカバー締結構造
PH12019000078A1 (en) Meter peripheral structure of saddle riding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