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3035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3035A
CN110083035A CN201910053898.1A CN201910053898A CN110083035A CN 110083035 A CN110083035 A CN 110083035A CN 201910053898 A CN201910053898 A CN 201910053898A CN 110083035 A CN110083035 A CN 110083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rming
image
colour killing
toner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38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3035B (zh
Inventor
川口贵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83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3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3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3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mode of operation, e.g. standby, warming-up, err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G03G15/6585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by using non-standard toners, e.g. transparent toner, gloss add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1Details of unit for expo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21Details of unit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95Secure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management, maintenance, service or repai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28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attached to the image data, e.g. file header, transmitted message header, information on the same page or in the same computer file as the image
    • H04N1/32133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attached to the image data, e.g. file header, transmitted message header, information on the same page or in the same computer file as the image on the same paper sheet, e.g. a facsimile page head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22Increasing security of the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0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user, sender, addressee, machine or electronic recording medium
    • H04N2201/3205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user, sender, addressee, machine or electronic recording medium of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e.g. name or ID c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而以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一部分图像。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第一图像形成部、第二图像形成部、定影器及控制部。第一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一图像形成材料形成图像。第二图像形成部使用通过在比消色温度高的温度的加热下成为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的第二图像形成材料形成图像。定影器以比消色温度高的第一温度或者比消色温度低的第二温度,在介质上定影图像形成材料。当选择了使第二图像形成材料以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识别信息时,控制部通过定影器以第一温度对转印有第一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一图像形成材料形成的图像和第二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二图像形成材料形成的表示识别信息的图像的介质进行定影处理。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通过加热能够消色的消色调色剂来形成图像的功能和用不能消色的非消色调色剂来形成图像的功能。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消色调色剂和非消色调色剂的定影温度不同,在用消色调色剂进行印刷时,以消色调色剂不会消色的低温的定影温度进行定影处理。假设以非消色调色剂的定影温度进行消色调色剂的定影处理,用消色调色剂形成的图像很可能消色而无法视觉辨认。因此,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为选择定影温度不同的消色调色剂或者非消色调色剂的任一方来执行印刷的方法。换言之,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存在不能同时印刷消色调色剂的图像和非消色调色剂的图像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根据用户的选择而以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一部分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第一图像形成部、第二图像形成部、定影器以及控制部。第一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一图像形成材料形成图像。第二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二图像形成材料形成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材料在比消色温度高的温度的加热下成为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定影器以比所述消色温度高的第一温度或者比所述消色温度低的第二温度,在介质上定影图像形成材料。当选择了使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材料以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识别信息时,控制部通过所述定影器以所述第一温度对转印有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一图像形成材料形成的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二图像形成材料形成的表示所述识别信息的图像的介质进行定影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数字复合机的构成例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数字复合机的构成例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数字复合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管理印刷模式下印刷带识别信息的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印刷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数字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2…打印机、3…扫描仪、4…操作面板、5…系统控制部、14…定影器、30E…第一图像形成部、30K…第二图像形成部、71…处理器、72…存储器、74…通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包含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数字复合机(MFP)1的构成例的图。
数字复合机1是具有打印机2、扫描仪3、操作面板4以及系统控制部5等的复合机。打印机2、扫描仪3以及操作面板4根据系统控制部5的控制而动作。另外,数字复合机1还具有经由网络6与作为外部装置的PC7通信的功能。
打印机2具有用可消色的调色剂(消色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功能和用不能消色的调色剂(非消色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功能。消色调色剂是通过加热而消色(变为透明)的调色剂。例如,消色调色剂是能够通过加热而消色的蓝色调色剂。非消色调色剂是不因热而改变颜色等的调色剂。例如,非消色调色剂可以是黑色等的用于形成黑白图像的调色剂,也可以是黄、品红、青、黑等的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多色的调色剂(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各色的调色剂)。
扫描仪3是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装置。扫描仪3对承载在原稿台的原稿面的图像进行读取。另外,扫描仪3也可以具备输送原稿的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原稿输送器),读取由ADF输送的原稿的面。
操作面板4是用户接口。操作面板4具有显示引导的显示部以及用于输入来自用户的操作指示等的操作部等。例如,操作面板4具有带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和操作按钮。
系统控制部5通过后述的处理器执行各种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例如,系统控制部5经由内部接口与数字复合机1内的各部分连接,并控制数字复合机1内的各部分。另外,系统控制部5还具有处理图像数据的功能等。另外,系统控制部5还具有用于经由网络6与PC7通信的接口等。
此外,数字复合机1还可以连接处理纸张的修整器或进行传真的接收发送的传真单元等设备。另外,本实施方式还能够应用于与非消色的图像一起能够选择性地印刷消色的图像的装置,还可以应用于省略扫描仪等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接着,说明打印机2的硬件构成。
图2是示出数字复合机1的打印机2的硬件的构成例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打印机2具备供纸盒11、输送系统12、图像形成单元13、定影器14以及系统控制部5等。
供纸盒11设置成对于数字复合机1的壳体装卸自如。供纸盒11容纳形成有图像的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
输送系统12输送从供纸盒11供给的纸张。输送系统12具有拾取辊21、输送辊22、定位辊23以及排纸辊24等。拾取辊21、输送辊22、定位辊23以及排纸辊24分别通过由系统控制部5控制的电机等而驱动。
拾取辊21从供纸盒11取出纸张。输送辊22将拾取辊21取出的纸张输送到定位辊23侧。定位辊23将纸张输送到转印带32和二次转印辊35之间的二次转印位置。例如,纸张在定位辊23的附近临时停止后,根据转印带32上的调色剂像移动的定时被送至二次转印位置。通过二次转印位置的纸张被供给至定影器14。
定影器14实施将纸张上的色调剂像定影在纸张上的定影处理。定影器14具有后述的加压辊51以及定影带52等。定影器14由系统控制部5控制。例如,定影带52被温度控制成系统控制部5设定的温度。在定影器14,纸张通过定影带52和加压辊51之间的夹持部(定影位置)时,纸张上的调色剂被加热以及加压从而在纸张定影。定影带52和加压辊在加热以及加压的状态下输送通过旋转穿过夹持部的纸张。在定影器14进行定影处理后的纸张通过排纸辊24向排纸部排纸。此外,定影器14还具有用于检测温度的传感器等。
图像形成单元13具备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站)30(30E、30K)、曝光装置31、转印带32、驱动辊33、从动辊34、二次转印辊35以及张力辊36、37等。
图像形成部30包括用消色调色剂形成图像的第一图像形成部和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图像的第二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30E是用消色调色剂形成图像(调色剂像)的第一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30E将用消色调色剂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于转印带32。图像形成部30K是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图像(调色剂像)的第二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30K将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于转印带32。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部30K设为通过作为非消色调色剂的黑色调色剂来形成图像。但是,图像形成部30可以是具有三个以上图像形成部的结构。例如,可以有多个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在设为用多个非消色调色剂形成彩色图像的结构时,可以设置通过构成彩色的各色非消色调色剂来形成图像的多个图像形成部。
曝光装置31向各图像形成部30E、30K中的作为图像载体的感光鼓41(41e、41k)的表面照射激光。曝光装置31由发出激光的发光部以及将激光引导到感光鼓41表面的多面镜等光学系统等构成。曝光装置31通过系统控制部5根据印刷用图像数据来控制发光部以及光学系统等在感光鼓41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转印带32是用于转印各图像形成部30E以及30K形成的图像(调色剂像)的转印体(中间转印体)。转印带32卷绕在驱动辊33、从动辊34以及张力辊36、37。转印带32通过驱动辊33旋转,向图1中箭头示出的方向旋转。转印带32在各图像形成部30E、30K各自的转印位置(一次转印位置)转印各图像形成部30E、30K形成的调色剂像。驱动辊33和二次转印辊35相对设置形成二次转印位置。
各图像形成部30(30E、30K)分别具备感光鼓41(41e、41k)、带电装置42(42e、42k)、一次转印辊43(43e、43k)、显影器44(44e、44k)以及清洁器45(45e、45k)等。在感光鼓41的周围配置有带电装置42、显影器44以及清洁器45。如图中箭头所示,感光鼓41根据转印带32的动作而旋转。带电装置42使感光鼓41的表面带有预定电位。带预定电位的感光鼓41的表面被照射来自曝光装置31的激光。由此,在感光鼓41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器44将由调色剂以及载体形成的显影剂供给至形成在感光鼓41表面的静电潜像。例如,显影器44e用由消色调色剂以及载体形成的显影剂使感光鼓41e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消色调色剂通过加热而变为透明(消色)。消色调色剂例如是以无色染料为主成分的蓝色(E)的调色剂。另外,消色调色剂在高于用于使消色调色剂定影在纸张上的第一定影温度的温度(消色温度)下消色(变为透明)。
另外,显影器34k用非消色调色剂以及载体形成的显影剂使感光鼓41k上的静电潜像显影。非消色调色剂是色调几乎不因温度变化的不能消色的非消色调色剂。例如,非消色调色剂是以颜料为主要成分的黑色(K)的调色剂。
各图像形成部30E、30K以夹着转印带32并与感光鼓41相对的方式配置有一次转印辊43。感光鼓41和一次转印辊43夹着转印带32的位置是一次转印位置。在一次转印位置,通过显影器44而显影的感光鼓41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至转印带32。此外,清洁器45清洁在转印带32上转印调色剂像后残留在感光鼓41表面的调色剂。
另外,通过各图像形成部30被转印至转印带32上的调色剂像随着转印带32移动在二次转印位置被转印至纸张上。在与驱动辊33和二次转印辊35相对的二次转印位置被转印调色剂像的纸张进一步被供给至定影器14。
定影器14具有加热单元(加热器)50、加压辊51以及定影带52等。
加热单元50是加热定影带52的加热器。加热单元50与定影带52相邻配置。加热单元50具备由铁氧体形成的铁芯和线圈,通过在线圈上流过高频电流来加热定影带52。
定影带52形成为将相对于纸张的输送方向的正交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筒状。定影带52沿着纸张的输送方向被支持为能够旋转。定影带52形成为与纸张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比纸张的宽度(X轴方向的尺寸)大。定影带52例如是以聚酰亚胺套管为原料的部件。在定影带52的外侧形成有Ni层、Cu层等金属层。另外,在定影带52的内侧与加压辊5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由耐热性的树脂等构成的加压垫。
加压辊51具备将长度方向作为与纸张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金属制的芯部材料以及层叠在芯部材料的外周面的橡胶层等。加压辊51的长度与定影带52的长度大致相等。加压辊51通过弹性部件等在朝向定影带52的方向上施力。加压辊51经由定影带52按压设置在定影带52内侧的加压垫。通过该构成,加压辊51的表面和定影带52的表面成为紧贴的状态。加压辊51的表面和定影带52的表面紧贴的部分成为定影处理的纸张通过的夹持部。
定影带52被加热单元50加热。另外,定影带52从动于加压辊51的旋转而旋转。即,定影带52在与加压辊51之间形成夹持部的状态下,经过加热单元50的线圈,若加压辊51旋转,则一边旋转一边加热。由此,定影带52在被热控制成按照达到系统控制部5设定的温度的方式状态下与加压辊51一起旋转。
接着,说明数字复合机1的控制系统的构成例。
图3是示出数字复合机1的控制系统的构成例的框图。
在数字复合机1中,系统控制部5经由接口与打印机2、扫描仪3以及操作面板4等各部分连结。由此,系统控制部5统一控制打印机2、扫描仪3以及操作面板4等各部分。
例如,系统控制部5控制扫描仪3的动作。由此,系统控制部5获取扫描仪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
另外,系统控制部5控制带触摸面板的显示器以及操作按钮等的操作面板4的各部分。例如,操作面板4根据系统控制部5的控制在显示器显示引导或GUI(Graphical User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等。另外,操作面板4将用户通过GUI或者操作按钮等输入的信息提供给系统控制部5。
并且,在图3示出的构成例中,系统控制部5还与打印机2的输送系统12、图像形成部30(30E、30K)、曝光装置31、定影器14等各部分连接。由此,系统控制部5控制输送系统12、图像形成部30(30E、30K)、曝光装置31、驱动辊33、定影器14等各部分从而控制打印机2的动作。
系统控制部5通过控制驱动输送系统12的输送辊等的驱动电机来控制纸张的输送。例如,输送系统12的定位辊23通过系统控制部5控制的定位电机而驱动。系统控制部5通过接通定位电机而将到达定位辊23的纸张送纸到二次转印位置。
系统控制部5进行如下控制:如上所述,通过控制图像形成部30E内的各部分的动作来形成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另外,系统控制部5进行如下控制:通过控制图像形成部30K内的各部分的动作来形成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另外,系统控制部5通过根据印刷图像控制曝光装置31,在各图像形成部30E、30K的感光鼓41e、41k上分别形成像。即,系统控制部5通过协作控制各图像形成部30E、30K和曝光装置31,形成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和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
系统控制部5通过控制使驱动辊33驱动的驱动电机来控制通过驱动辊33而旋转的转印带32的动作。系统控制部5使转印带32旋转,在一次转印位置将各图像形成部30E、30K形成的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和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带32上。并且,系统控制部5使转印带32旋转,在二次转印位置将被转印(一次转印)到转印带32上的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和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转印在纸张上。
系统控制部5控制定影器14的定影处理。例如,系统控制部5通过控制定影电机来控制定影器14的加压辊51以及定影带52的动作。另外,系统控制部5通过温度传感器来监测定影带52的温度,通过控制加热单元50来进行定影带52的温度控制。
另外,如图3所示,系统控制部5具有处理器71、存储器72、接口(I/F)73以及通信部74等。
处理器71例如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处理器71通过执行存储器72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处理器71经由内部接口与打印机2内的各部分、扫描仪3以及操作面板4等各部分连接。处理器71通过执行程序来控制各部分。
存储器72包括程序存储器、工作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等。程序存储器是用于存储处理器71执行的程序的存储器。程序存储器例如由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NVM(Non-volatile Memory:非易失存储器)、HDD(Hard Disk Device:硬盘)、SSD(Solid StateDisk:固态硬盘)等非易失性的存储器构成。工作存储器是存储作业用数据等的存储器。工作存储器由例如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等可改写的存储器构成。数据存储器是保持各种数据的存储器。数据存储器例如由HDD、SSD等的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
接口73是用于连接数字复合机1内的各部分的接口。例如,系统控制部5的处理器71经由接口73与各部分连接。
通信部74是用于与PC7等的外部装置通信的通信接口。例如,通信部74是用于与网络6连接的LAN接口等的网络接口。由此,通信部74经由网络6与PC7通信。另外,通信部74也可以包含无线通信用的接口。另外,通信部74可以是与外部装置进行串行通信的串行接口等。
另外,PC7是具有经由网络6以及通信部74与数字复合机1进行通信的功能的外部装置。PC7是具有处理器、存储器、接口的计算机。PC7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各种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PC7安装有作为用于向数字复合机1请求印刷的程序的打印机驱动器。
PC7通过处理器执行打印机驱动器的程序,向数字复合机1请求印刷。即,PC7能够通过打印机驱动器将在后述的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印刷指示以及印刷设定等输送给数字复合机1。此外,PC7只要是能够执行打印机驱动器等的程序并向数字复合机1请求印刷的设备即可,也可以是便携电话、智能手机或平板终端等信息设备。
接着,概要地说明如上述构成的数字复合机1的印刷处理。
数字复合机1通过系统控制部5执行预先安装的程序来执行印刷处理。在常用印刷模式下,数字复合机1使用消色调色剂或者非消色调色剂的任一种在纸张上印刷图像。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常印刷模式下,将用消色调色剂形成的可视觉辨认的状态的图像或者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的图像的任一个印刷在纸张上。
在通常印刷模式下使用消色调色剂印刷图像时,系统控制部5根据用消色调色剂印刷的图像来控制曝光装置31以及图像形成部30E。由此,在感光鼓41e上形成有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形成在感光鼓41e上的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被转印(一次转印)至转印带32。系统控制部5根据转印带32上的调色剂像移动的定时,将纸张P输送到转印带32和二次转印辊35之间(二次转印位置)。由此,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从转印带32被转印到纸张上。
在定影器14对在二次转印位置被转印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的纸张进行定影处理。在将消色调色剂定影至纸张时,系统控制部5使用加热单元50以消色调色剂的定影温度(第一温度)加热定影带52。消色调色剂的定影温度(第一温度)是比消色调色剂消色的消色温度低,且比非消色调色剂的定影温度(第二温度)低的温度。
系统控制部5向加热到第一温度的定影带52和加压辊51之间(夹持部)输送转印有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的纸张。转印有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的纸张在通过作为定影位置的夹持部时被加热以及加压。由此,在纸张通过定影器14的夹持部时,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被定影在纸张上,而不会消色。通过定影器14的纸张通过排纸辊24向排纸部排纸。
另外,在通常印刷模式下使用非消色调色剂印刷图像时,系统控制部5根据用非消色调色剂印刷的图像控制曝光装置31以及图像形成部30K。由此,系统控制部5在感光鼓41k上形成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形成在感光鼓41k上的调色剂像被转印(一次转印)至转印带32。系统控制部5根据转印带32上的调色剂像移动的定时将纸张P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由此,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纸张P上。
在定影器14对在二次转印位置转印有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的纸张进行定影处理。在将非消色调色剂定影至纸张时,系统控制部5以非消色调色剂的定影温度(第二温度)加热定影带52。系统控制部5向以第二定影温度加热的定影带52和加压辊51之间(夹持部)输送转印有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的纸张。在通过作为定影位置的夹持部时以第二温度加热转印有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的纸张,从而定影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
接着,说明数字复合机1的在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印刷处理。
数字复合机1除上述的通常印刷模式之外,还具有管理印刷模式。管理印刷模式是与作为印刷对象的图像一起将用于管理文档等的条形码等的识别信息印刷在纸张上的模式。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管理印刷模式下,将作为管理对象的文档的图像和识别信息印刷在一张纸上。在管理印刷模式下印刷在纸张上的识别信息是用于管理文档(印刷的图像或者印刷结果)的信息。识别信息例如作为条形码印刷在纸张上。下面,作为识别信息,作为印刷条形码的识别信息进行说明。
在管理印刷模式下,选择使消色调色剂以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条形码还是使非消色调色剂以能够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条形码。例如,在管理印刷模式下,设为用户能够选择是否以消色的状态(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条形码。
当选择为以能够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条形码的情况下,数字复合机1用非消色调色剂将文档的图像和条形码印刷在纸张上。在该情况下,数字复合机1将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的文档的图像和条形码转印在纸张上,并以非消色调色剂的定影温度对该纸张进行定影处理。由此,以能够视觉辨认的状态将用非消色调色剂印刷的文档的图像和条形码印刷在纸张上。
另外,在选择为以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消色的状态)印刷条形码时,数字复合机1用消色调色剂形成条形码并转印在纸张上。与此同时,数字复合机1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识别信息之外的图像并转印在该纸张上。由此,在纸张上转印用消色调色剂形成的条形码和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的条形码之外的图像。数字复合机1以非消色调色剂的定影温度对转印有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和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的纸张进行定影处理。其结果为,用消色调色剂形成的条形码的图像消色而成为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用非消色调色剂印刷的图像成为能够视觉辨认的状态,并被印刷在纸张上。
但是,成为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的消色调色剂为颜色用于加热而变为透明(与纸张的底色相同的颜色)从而成为人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即,纸张上的消色调色剂由于高温下的加热而成为不能视觉辨认的颜色(消色的状态),但构成消色调色剂的树脂自身保持残留在纸张上。例如,消色的调色剂的树脂在人的肉眼下虽不能识别,但能够利用与纸张的反射率的差异等而通过扫描仪读取。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利用扫描仪读取以消色状态的消色调色剂印刷的条形码(隐形条形码)等的识别信息。由此,能够在扫描仪对消色为人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的识别信息进行读取,并能够基于识别信息实现文档的管理。
接着,说明数字复合机1在管理印刷模式下印刷的印刷物。
图4是示出在管理印刷模式下印刷的印刷物的例子的图。
在图4示出的例子中,在管理印刷模式下,在纸张P上设置印刷区域R1和印刷区域R2。印刷区域R1是印刷作为管理对象的文档的图像(印刷图像)的区域。印刷区域R2是印刷作为表示识别信息的图像的条形码的区域。并且,在图4示出的例子中,在印刷区域R2印刷有表示作为识别信息的条形码的印刷位置的标记M。
即,在管理印刷模式下,数字复合机1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作为管理对象的文档的图像并印刷在印刷区域R1。另外,数字复合机1将用于管理作为管理对象的文档的识别信息印刷在印刷区域R2。在印刷区域R2中,用消色的消色调色剂或者非消色调色剂的任一种印刷识别信息。用户能够选择用消色的消色调色剂印刷识别信息还是用非消色调色剂印刷识别信息。
例如,向操作面板4的操作部输入将识别信息设为消色还是非消色。另外,在从PC7请求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印刷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用户对安装有打印机驱动器的PC7进行指示的方式将识别信息设为消色还是非消色。在该情况下,数字复合机1经由通信部74从PC7接收表示将识别信息设为消色还是非消色的信息。
并且,数字复合机1用非消色调色剂印刷表示识别信息的印刷位置的标记M。在图4示出的例子中,以表示印刷区域R2中的识别信息的印刷位置的方式印刷表示识别信息的印刷位置的标记M。也可以由用户选择是否印刷标记M。另外,也可以是在用消色的状态(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的消色调色剂印刷作为识别信息的条形码的情况下印刷标记M。另外,在用消色的状态的消色调色剂印刷作为识别信息的条形码的情况下,可以由用户选择是否印刷标记M。
此外,标记M并不限定于图4所示的记号,只要是表示识别信息的印刷位置的标记即可。例如,标记M可以是对印刷的识别信息(条形码)标注的下划线,也可以是表示识别信息(条形码)的印刷开始位置等符号标记。
接着,说明数字复合机1的在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印刷处理。
图5是用于说明数字复合机1的在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印刷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系统控制部5从操作面板4或者PC7接收管理印刷模式的印刷请求。
例如,用户在操作面板4指定管理印刷模式并指示印刷。在该情况下,用户在操作面板4指示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各种印刷设定。例如,用户指定印刷的图像以及识别信息等,并且选择并指示消色印刷作为识别信息的条形码还是非消色印刷作为识别信息的条形码。当指示以消色的状态印刷条形码(隐形条形码的印刷)时,用户进一步在操作面板4选择并指示是否非消色印刷标记M。在该操作面板4输入的信息被输送到系统控制部5。
另外,在PC7指示管理印刷模式的印刷的情况下,用户在PC7启动打印机驱动器,并指示管理印刷模式的印刷设定。另外,用户在PC7指定印刷的图像以及条形码的获取方法,并且选择并指示对条形码进行消色印刷还是非消色印刷。进一步,在指示消色印刷条形码时,用户在PC7选择并指示是否非消色印刷标记M。PC7将用户指示的信息作为印刷请求发送给数字复合机1。
在操作面板4输入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印刷指示的情况下(ACT11,是),或者从PC7接收到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印刷请求的情况下(ACT12,是),系统控制部5开始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印刷处理。开始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印刷处理时,系统控制部5获取文档的图像等印刷图像和识别信息。
在操作面板4输入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印刷指示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5获取用户指定的印刷图像(ACT13)。印刷图像可以是扫描仪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也可以是从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还可以是存储器中保持的图像。例如,在将设置于扫描仪3的原稿的图像设为印刷图像时,系统控制部5通过扫描仪3读取原稿,并从扫描仪3获取读取的原稿图像。
另外,在从PC7接收到管理印刷模式下的印刷请求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5获取从PC7发送的图像数据作为印刷图像(ACT13)。
另外,系统控制部5获取与印刷图像一起印刷在纸张上的作为条形码的识别信息(ACT14)。识别信息可以是用户指定的信息,也可以是系统控制部5发行的信息。另外,识别信息也可以是经由网络6从管理服务器等外部装置获取的信息。
在获取印刷图像和识别信息时,系统控制部5确定是以消色状态印刷作为识别信息的条形码还是以非消色状态印刷作为识别信息的条形码(ACT15)。每当在管理印刷模式下执行印刷时,选择是用消色状态的消色调色剂印刷条形码还是用非消色调色剂印刷条形码。例如,当用户在操作面板4指示以消色状态印刷条形码时,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以消色状态印刷条形码(ACT15,是)。另外,当在PC7选择消色印刷条形码时,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根据从PC7接收的请求而消色印刷条形码(ACT15,是)。
在判断为以消色状态印刷条形码时(ACT15,是),系统控制部5生成用消色调色剂形成的条形码的图像数据(ACT16)。在管理印刷模式下,用消色调色剂形成的图像是在定影处理中被消色的图像,并且是表示识别信息的图像(条形码)。因此,系统控制部5将获取的识别信息编码化来创建条形码,并将创建的条形码转换为印刷用的图像数据。
另外,在消色印刷条形码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5确定是否印刷表示条形码的印刷位置的标记M(ACT17)。用户能够选择是否印刷表示条形码的印刷位置的标记M。例如,当用户在操作面板4选择印刷标记M时,系统控制部5判断为非消色印刷表示条形码的印刷位置的标记M(ACT17,是)。另外,在PC7选择印刷标记M时,系统控制部5根据从PC7接收的请求判断以非消色印刷标记M(ACT17,是)。
在判断为印刷标记M时(ACT17,是),系统控制部5生成用于用非消色调色剂来形成印刷图像和标记M的图像的图像数据(ACT18)。即,在印刷标记M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5在印刷区域R1印刷印刷图像,并在印刷区域R2创建用于印刷标记M的印刷用的图像数据。
另外,在判断为不印刷标记M时(ACT17,否),系统控制部5生成用于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印刷图像的图像数据(ACT19)。即,在不印刷标记M的情况下,系统控制部5在印刷区域R1创建用于印刷印刷图像的印刷用的图像数据。
在创建消色调色剂以及非消色调色剂的印刷用图像数据后,系统控制部5在图像形成部30E以及30K分别形成调色剂像。即,系统控制部5基于消色调色剂的印刷用图像数据来控制图像形成部30E以及曝光装置31等从而形成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ACT20)。由此,在图像形成部30E的感光鼓41e上形成有用消色调色剂形成的条形码的图像。
另外,系统控制部5基于非消色调色剂的印刷用图像数据来控制图像形成部30K以及曝光装置31等来形成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ACT21)。由此,在印刷标记M的情况下,在图像形成部30K的感光鼓41k上形成有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的印刷图像。另外,在不印刷标记M的情况下,在图像形成部30K的感光鼓41k上形成有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的印刷图像。
另外,系统控制部5将在图像形成部30E形成的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和在图像形成部30K形成的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重叠转印(一次转印)在转印带32。系统控制部5将转印至转印带32的调色剂像进一步转印(二次转印)在纸张上(ACT22)。由此,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条形码的图像)和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在纸张上。
并且,系统控制部5将定影带52控制为非消色调色剂用定影温度(第二温度),并对转印有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和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的纸张进行定影处理(ACT23)。在非消色调色剂用定影温度(第二温度)下的定影处理中,将消色调色剂和非消色调色剂定影在纸张上,但消色调色剂成为消色的状态(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由此,在条形码为消色的状态下,定影处理后的纸张为除了条形码以外的图像为非消色的状态。在定影器14定影处理后的纸张排出到排纸部(ACT24),并完成一系列的印刷处理。
另外,当在消色的状态下不印刷条形码时,系统控制部5生成用非消色调色剂形成印刷图像的图像数据(ACT25),并在图像形成部30K形成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ACT26)。在该情况下,系统控制部5将非消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像转印在纸张上(ACT22),并以非消色调色剂用定影温度进行定影处理(ACT23)并排纸(ACT24)。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选择是用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的消色调色剂印刷与印刷图像(文档)一起印刷的条形码,还是用非消色调色剂印刷与印刷图像(文档)一起印刷的条形码。在选择用非消色调色剂印刷条形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用非消色调色剂印刷条形码。在该情况下,用非消色调色剂印刷的条形码成为用户可以视觉辨认的状态。另外,在选择为用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的消色调色剂印刷条形码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以非消色调色剂用定影温度对用消色调色剂形成的条形码的调色剂像进行定影处理。在该情况下,以消色的状态将用消色调色剂印刷的条形码定影在纸张上,并以用户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在纸张上。
即,根据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用户能够选择将与作为管理对象的图像一起印刷在纸张上的识别信息设为可以视觉辨认还是不能视觉辨认并进行印刷。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以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识别信息的情况也与以能够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识别信息的情况同样地,能够在一次印刷工序中执行印刷处理。
另外,使用消色调色剂形成的条形码通过非消色调色剂用定影温度(消色调色剂消色的温度)下的定影处理消色,但构成消色调色剂的树脂自身残留在纸张(介质)上。构成消色的状态的消色调色剂的树脂虽然人不能视觉辨认,但能够利用与纸张(介质)的反射率的差异而通过扫描仪读取。因此,用消色的状态的消色调色剂形成的条形码能够作为人不能视觉辨认的识别信息来利用。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用户能够选择将与作为管理对象的图像一起印刷的识别信息设为能够视觉辨认的状态还是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另外,通过以肉眼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识别信息,能够防止用非消色调色剂印刷的识别信息由于能够容易地被肉眼识别而被非正当地读取。另外,通过以肉眼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识别信息,能够避免在将印刷图像印刷在介质(例如,商品的外壳等)时成为设计的障碍。
此外,如上所述,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提供上述结构的数字复合机。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备使用黑色的非消色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部30K和使用消色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部30E的打印机。但并不限定于此,实施方式还可以应用在具有使用多种非消色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像的多个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例如,数字复合机可以具备五个图像形成部,一个图像形成部使用消色调色剂形成图像,其他四个图像形成部使用构成彩色的各色的非消色调色剂来进行图像形成。在该情况下,数字复合机还可以包含进行四颜色的非消色调色剂的彩色印刷和消色调色剂的黑白印刷的彩色激光打印机。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针对数字复合机的打印机是具备作为中间转印体的转印带32的打印机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还可以是具备转印鼓等作为转印体来代替转印带的打印机。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针对定影器具备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带5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中使用的定影装置也可以具备定影辊等代替定影带52。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第一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一图像形成材料形成图像;
第二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二图像形成材料形成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材料在比消色温度高的温度的加热下成为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
定影器,以比所述消色温度高的第一温度或者比所述消色温度低的第二温度,在介质上定影图像形成材料;以及
控制部,当选择了使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材料以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识别信息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定影器以所述第一温度,对转印有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一图像形成材料形成的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二图像形成材料形成的表示所述识别信息的图像的介质进行定影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指示是否以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所述识别信息,
当通过所述操作部指示了以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所述识别信息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定影器以所述第一温度,对转印有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一图像形成材料形成的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二图像形成材料形成的表示所述识别信息的图像的介质进行定影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印刷请求的通信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指示是否以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所述识别信息的操作部,
当通过所述通信部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到以不能视觉辨认的状态印刷所述识别信息的指示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定影器以所述第一温度,对转印有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一图像形成材料形成的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二图像形成材料形成的表示所述识别信息的图像的介质进行定影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还指示了印刷表示所述识别信息的印刷位置的标记时,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上还转印所述第一图像形成部使用第一图像形成材料形成的所述标记的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识别信息是条形码。
CN201910053898.1A 2018-01-25 2019-01-21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0083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0455 2018-01-25
JP2018010455A JP6932657B2 (ja) 2018-01-25 2018-01-25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3035A true CN110083035A (zh) 2019-08-02
CN110083035B CN110083035B (zh) 2022-05-24

Family

ID=65033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3898.1A Active CN110083035B (zh) 2018-01-25 2019-01-21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03096B1 (zh)
EP (1) EP3528053B1 (zh)
JP (1) JP6932657B2 (zh)
CN (1) CN110083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76941B2 (en) * 2014-09-22 2018-01-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color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23000519A (ja) * 2021-06-18 2023-0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文書判定システム、及び印刷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399A (zh) * 2009-04-27 2010-10-2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20120321335A1 (en) * 2011-06-14 2012-12-2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092020A (zh) * 2011-10-28 2013-05-08 株式会社东芝 具有消色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输送方法
US9213286B1 (en) * 2014-06-30 2015-12-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160144645A1 (en) * 2014-11-26 2016-05-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5225B2 (en) * 2011-06-23 2014-11-1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material
JP5832174B2 (ja) 2011-07-11 2015-12-16 株式会社東芝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消色装置及び文書管理方法
JP5834706B2 (ja) * 2011-09-28 2015-12-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検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87490B2 (ja) * 2015-10-09 2019-10-09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US9821591B1 (en) * 2017-01-23 2017-11-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sk form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399A (zh) * 2009-04-27 2010-10-2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US20120321335A1 (en) * 2011-06-14 2012-12-2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092020A (zh) * 2011-10-28 2013-05-08 株式会社东芝 具有消色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纸张输送方法
US9213286B1 (en) * 2014-06-30 2015-12-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160144645A1 (en) * 2014-11-26 2016-05-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32657B2 (ja) 2021-09-08
JP2019128473A (ja) 2019-08-01
US10303096B1 (en) 2019-05-28
EP3528053B1 (en) 2021-01-13
CN110083035B (zh) 2022-05-24
EP3528053A1 (en) 2019-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5401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9709783B (zh) 图像形成系统
JP20081519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6681114A (zh) 成像设备
CN10509389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08303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23517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obtaining good fixed condition regardless of type of gradation sequence processing
CN10584300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2372882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70539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83674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08746A (zh) 成像设备
JP2015069185A (ja) 消色装置及びそれを含む印刷システム
CN110275413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处理装置
CN109116701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042264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複写装置
JP2009063966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8036592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EP357905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79740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32502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432323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6963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2212724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9022746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