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9584B -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9584B
CN110069584B CN201711229514.4A CN201711229514A CN110069584B CN 110069584 B CN110069584 B CN 110069584B CN 201711229514 A CN201711229514 A CN 201711229514A CN 110069584 B CN110069584 B CN 110069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server
information
target point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295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9584A (zh
Inventor
沈迎志
王力
高健
薛磊
廉朝
韩晓晖
王方正
鲍家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gis Tian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rgis Tian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gis Tian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rgis Tian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295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9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9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9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9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9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0Correct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 G01S19/41Differential correction, e.g. DGPS [differential GP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01S19/45Determining position by combining measurements of signals fro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with a supplementary measur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01S19/45Determining position by combining measurements of signals fro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with a supplementary measurement
    • G01S19/46Determining position by combining measurements of signals fro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with a supplementary measurement the supplementary measurement being of a radio-wave signal typ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01S19/45Determining position by combining measurements of signals fro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with a supplementary measurement
    • G01S19/47Determining position by combining measurements of signals fro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with a supplementary measurement the supplementary measurement being an inertial measurement, e.g. tightly coupled inerti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 G06F16/903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32Satellite or aerial image; Remote sen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涉及信息采集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服务器端将匹配结果发送到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端与移动终端的交互匹配生成分析报告;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本发明的优越性为: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方便现场人员在无法独立处置时请求远程诊断、远程协助;实现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采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卫星、连续运行参考基站和实时差分移动站获得高精度已知点坐标数据,通过测距装置获得已知点与目标点距离,通过移动终端的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目标点图像信息,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获取已知点与目标点的方位角并利用平差公式提高方位角精度,从而计算出高精度目标点的坐标后通过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交互对目标点坐标进行修正提高精度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交会测量(intersection survey)是根据多个已知点的平面坐标(或高程),通过测定已知点到某待定点的方向或(和)距离(或测定其竖直角),以推求此待定点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技术和方法。以确定待定点平面坐标为目的者,称平面交会测量;以确定待定点高程者,称高程交会测量;以确定待定点三维坐标的,称空间交会测量;若仅在已知点设站进行观测称前方交会,仅在待定点设站进行观测称后方交会,既在待定点设站又在个别已知点设站进行观测称侧方交会。在平面和空间交会测量中,若经观测获得的仅有角元素称测角交会,而经观测获得的仅有边元素者称测边交会,经观测直接或间接获得的既有角元素又有边元素则称边角交会。在平面测角交会中,若控制点的平面位置是用解析法求得平面坐标值称解析交会,用图解法确定且直接展绘到图板上则称图解交会。
在许多应用中使用了用于测距的方法和系统。测距的方法和系统的示例不仅是大地测量应用中的极精确的测量,而且还是建筑安装或用于工业生产控制器领域中的测量任务。对于这些任务来说,使用固定的、可移动的或者还有手持的测距装置,这些测距装置执行针对选择目标点的光学距离测量。为此,通常发射激光束并且在目标上反射之后被再次接收和分析。各种测量原理可用于确定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相位测量或飞行时间测量。
由于工作的需要,野外工作人员需要携带很多的装备。在野外流动中作业,设备的重量对工作人员体力消耗巨大,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比如利用智能手机体积小、便于携带、成本低的特点。目前尚没有一种方法可通过卫星、连续运行参考基站和实时差分移动站获得高精度已知点坐标数据,通过测距装置获得已知点与目标点距离,通过移动终端的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目标点图像信息,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获取已知点与目标点的方位角并利用平差公式提高方位角精度,从而计算出高精度目标点的坐标;通过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交互对目标点坐标进行修正提高精度;解决环境恶劣不方便直接架设测量设备的目标点测量问题和目标点周围地形复杂存在对卫星信号遮挡、反射等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在外业测量中,测量人员站在同一位置即可测量周边通视范围内所有目标点,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将基础数据直接由测量设备传输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完成计算,有效减轻外业人员的工作量和降低人为数据计算的误差率;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结合与服务器交互,能及时发现服务器端数据库中数据的错误并及时更新;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能将现场详细情况发送至服务器,以便调配维护人员;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方便现场人员在无法独立处置时请求远程诊断、远程协助;实现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规范管理,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做好铺垫,在持续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中提升保障服务能力,为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平台支撑和信息资源的实时性、完整性做好铺垫。改变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达到真正的电子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从而实现智慧城市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可通过卫星、连续运行参考基站和实时差分移动站获得高精度已知点坐标数据,通过测距装置获得已知点与目标点距离,通过移动终端的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目标点图像信息,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获取已知点与目标点的方位角并利用平差公式提高方位角精度,从而计算出高精度目标点的坐标;通过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交互对目标点坐标进行修正提高精度;解决环境恶劣不方便直接架设测量设备的目标点测量问题和目标点周围地形复杂存在对卫星信号遮挡、反射等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在外业测量中,测量人员站在同一位置即可测量周边通视范围内所有目标点,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将基础数据直接由测量设备传输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完成计算,有效减轻外业人员的工作量和降低人为数据计算的误差率;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结合与服务器交互,能及时发现服务器端数据库中数据的错误并及时更新;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能将现场详细情况发送至服务器,以便调配维护人员;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方便现场人员在无法独立处置时请求远程诊断、远程协助;实现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规范管理,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做好铺垫,在持续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中提升保障服务能力,为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平台支撑和信息资源的实时性、完整性做好铺垫。改变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达到真正的电子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从而实现智慧城市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础数据获取:服务器利用连续运行参考基站传入的数据计算出差分参数,移动站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差分参数;移动站通过差分参数对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单点坐标;通过移动终端对待测未知点进行图像获取,并获取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待测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数据处理:对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取高精度方位角数值;利用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通过公式计算目标点位置坐标;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端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标的物匹配: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匹配结果发送到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端与移动终端的交互,对匹配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分析报告;
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础数据获取的具体步骤为:
单点坐标的解算:基于接收北斗卫星数据的连续运行参考基站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中,服务器计算差分参数,移动站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连续运行参考基站所提供的差分参数,通过差分参数对移动站接收到的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单点坐标;
待测未知点图像和起始点与未知点方位角获取:通过获得的单点坐标为起始点,通过移动终端的图像获取装置对待测未知点进行图像获取,并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获取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待测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
起始点与未知点距离测量: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获取高精度的方位角数值:对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取高精度方位角数值,
根据平差准则:VTD-1V=min  (1)
其中: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D为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的方差,
根据平差准则公式(1)求出观测值的改正数V,将改正数V代入平差公式(2)求得方位角数值;通过平差公式: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044
获得观测值的平差值,
其中: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042
为观测值的平差值,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L为观测值;
计算目标点位置坐标:通过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数值,通过公式(3)运算获得目标点位置坐标;
公式: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043
其中:Xb为目标点x坐标;Yb为目标点y坐标;Xa为起始点x坐标;Ya为起始点点y坐标;Sab为起始点与目标点的距离;βm为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方位角数值;
目标点坐标精度修正: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端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标的物匹配的具体步骤为:
数据匹配修正:将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结果数据,并将结果数据进行数据修正,获得修正后的高精度地上、地下和地面标的物信息;
数据精准度判断:服务器端将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勘测对上述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服务器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的精准度,并形成分析报告,将生成的分析报告发送至服务器端进行保存。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现场情况信息上报: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匹配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完全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图像信息更新: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匹配后的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更新图像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图像信息与属性信息和坐标信息进行融合。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属性信息更新: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而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更新属性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属性信息与图像信息和坐标信息进行融合。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更新测量: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图像信息和属性信息均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服务器端将测量指令发送至外业测量人员进行更新测量,并将更新测量后的坐标信息、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传输至服务器端;其中所述更新测量的具体步骤为:
服务器将目标点位置附近指定区域内的所有标的物信息发送至测量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现场信息比对判定;
坐标更新:判定服务器发送的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空间关系及相应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测量移动终端对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服务器,服务器更新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坐标信息,并将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更新后的坐标信息与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融合;
信息更新:判定服务器发送的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空间关系及相应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测量移动终端对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进行测量,并采集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并将测量结果上报服务器,服务器更新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坐标信息、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诊断及维护: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图像信息和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完全一致或部分一致,服务器端结合现场勘测结果将指令发送给维护人员,维护人员抵达现场进行诊断与维护;
其中所述诊断及维护的具体步骤为:
维护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判断是否能独立处置现场情况,当维护人员判定能独立处置现场情况,维护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置,若发现随身携带设备无法完成工作,便向服务器端发送消息,请求服务器端调配相应设备到现场;当维护人员判定不能能独立处置现场情况;维护人员将情况反馈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协商,指导维护人员将相关细节信息上传到服务器端供专家参考,专家制定处置方案,通过服务器发送给维护人员。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方位角数组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共同进行获取,且方位角数组中的单一方位角数值间比对后的方向误差范围在±0.5度之间;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行波测距装置。
由此可见:
本发明方法可通过卫星、连续运行参考基站和实时差分移动站获得高精度已知点坐标数据,通过测距装置获得已知点与目标点距离,通过移动终端的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目标点图像信息,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获取已知点与目标点的方位角并利用平差公式提高方位角精度,从而计算出高精度目标点的坐标;通过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交互对目标点坐标进行修正提高精度;解决环境恶劣不方便直接架设测量设备的目标点测量问题和目标点周围地形复杂存在对卫星信号遮挡、反射等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在外业测量中,测量人员站在同一位置即可测量周边通视范围内所有目标点,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将基础数据直接由测量设备传输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完成计算,有效减轻外业人员的工作量和降低人为数据计算的误差率;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结合与服务器交互,能及时发现服务器端数据库中数据的错误并及时更新;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能将现场详细情况发送至服务器,以便调配维护人员;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方便现场人员在无法独立处置时请求远程诊断、远程协助;实现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规范管理,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做好铺垫,在持续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中提升保障服务能力,为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平台支撑和信息资源的实时性、完整性做好铺垫。改变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达到真正的电子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从而实现智慧城市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数据获取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标的物匹配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的应用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的应用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提供的应用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础数据获取:服务器利用连续运行参考基站传入的数据计算出差分参数,移动站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差分参数;移动站通过差分参数对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单点坐标;通过移动终端对待测未知点进行图像获取,并获取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待测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数据处理:对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取高精度方位角数值;利用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通过公式计算目标点位置坐标;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端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标的物匹配: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匹配结果发送到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端与移动终端的交互,对匹配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分析报告;
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如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础数据获取的具体步骤为:
单点坐标的解算:基于接收北斗卫星数据的连续运行参考基站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中,服务器计算差分参数,移动站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连续运行参考基站所提供的差分参数,通过差分参数对移动站接收到的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单点坐标;
待测未知点图像和起始点与未知点方位角获取:通过获得的单点坐标为起始点,通过移动终端的图像获取装置对待测未知点进行图像获取,并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获取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待测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
起始点与未知点距离测量: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如图3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获取高精度的方位角数值:对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取高精度方位角数值,
根据平差准则:VTD-1V=min  (1)
其中: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D为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的方差,
根据平差准则公式(1)求出观测值的改正数V,将改正数V代入平差公式(2)求得方位角数值;通过平差公式: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081
获得观测值的平差值,
其中: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082
为观测值的平差值,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L为观测值;
计算目标点位置坐标:通过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数值,通过公式(3)运算获得目标点位置坐标;
公式: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083
其中:Xb为目标点x坐标;Yb为目标点y坐标;Xa为起始点x坐标;Ya为起始点点y坐标;Sab为起始点与目标点的距离;βm为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方位角数值;
目标点坐标精度修正: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端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如图4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标的物匹配的具体步骤为:
数据匹配修正:将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结果数据,并将结果数据进行数据修正,获得修正后的高精度地上、地下和地面标的物信息;
数据精准度判断:服务器端将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勘测对上述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服务器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的精准度,并形成分析报告,将生成的分析报告发送至服务器端进行保存。
如图5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现场情况信息上报: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匹配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完全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
图像信息更新: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匹配后的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更新图像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图像信息与属性信息和坐标信息进行融合。
属性信息更新: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而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更新属性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属性信息与图像信息和坐标信息进行融合。
更新测量: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图像信息和属性信息均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服务器端将测量指令发送至外业测量人员进行更新测量,并将更新测量后的坐标信息、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传输至服务器端;其中所述更新测量的具体步骤为:
服务器将目标点位置附近指定区域内的所有标的物信息发送至测量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现场信息比对判定;
坐标更新:判定服务器发送的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空间关系及相应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测量移动终端对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服务器,服务器更新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坐标信息,并将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更新后的坐标信息与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融合;
信息更新:判定服务器发送的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空间关系及相应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测量移动终端对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进行测量,并采集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并将测量结果上报服务器,服务器更新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坐标信息、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
诊断及维护: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图像信息和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完全一致或部分一致,服务器端结合现场勘测结果将指令发送给维护人员,维护人员抵达现场进行诊断与维护;
其中所述诊断及维护的具体步骤为:
维护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判断是否能独立处置现场情况,当维护人员判定能独立处置现场情况,维护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置,若发现随身携带设备无法完成工作,便向服务器端发送消息,请求服务器端调配相应设备到现场;当维护人员判定不能能独立处置现场情况;维护人员将情况反馈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协商,指导维护人员将相关细节信息上传到服务器端供专家参考,专家制定处置方案,通过服务器发送给维护人员。
具体实施案例中所述方位角数组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共同进行获取,且方位角数组中的单一方位角数值间比对后的方向误差为0.5度;所述测距装置为激光测距仪。
下面以一个更具体的一个细节方面的例子来对上述内容加以说明。
RTK移动站访问网络服务器获取北斗CORS基站的差分参数,然后利用差分参数对接收到的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起始点坐标,坐标数据传输至智能移动终端(手机或GNSS平板),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对待测未知点拍照并持续测量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通过测距仪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对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得到高精度方位角数值,
通过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数值,通过公式(3)运算获得目标点位置坐标;
公式: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101
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将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并将结果数据进行修正,获得修正后的高精度地上、地下和地面标的物信息;
服务器端将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外业人员依据现场勘测对上述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服务器匹配修正后的上述信息的精准度,并形成分析报告,将生成的分析报告发送至服务器端进行保存。
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外业人员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进行判定分析;当判定匹配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完全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
当判定匹配后的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更新图像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图像信息与属性信息和坐标信息进行融合。
当判定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而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更新属性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属性信息与图像信息和坐标信息进行融合。
当判定图像信息和属性信息均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服务器端将测量指令发送至外业测量人员进行更新测量,
服务器将目标点位置附近指定区域内的所有标的物信息发送至测量移动终端,测量人员通过现场信息比对判定;
当判定服务器发送的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空间关系及相应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测量移动终端对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服务器,服务器更新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坐标信息,并将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更新后的坐标信息与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融合;
当判定服务器发送的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空间关系及相应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测量移动终端对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进行测量,并采集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并将测量结果上报服务器,服务器更新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坐标信息、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
当现场出现损坏或存在较大风险时,服务器端结合现场勘测结果将指令发送给维护人员,维护人员抵达现场进行诊断与维护;
维护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判断是否能独立处置现场情况,当维护人员判定能独立处置现场情况,维护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置,若发现随身携带设备无法完成工作,便向服务器端发送消息,请求服务器端调配相应设备到现场;当维护人员判定不能能独立处置现场情况;维护人员将情况反馈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协商,指导维护人员将相关细节信息上传到服务器端供专家参考,专家制定处置方案,通过服务器发送给维护人员。
实施例2: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础数据获取:服务器利用连续运行参考基站传入的数据计算出差分参数,移动站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差分参数;移动站通过差分参数对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单点坐标;通过移动终端对待测未知点进行图像获取,并获取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待测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数据处理:对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取高精度方位角数值;利用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通过公式计算目标点位置坐标;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端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标的物匹配: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匹配结果发送到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端与移动终端的交互,对匹配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分析报告;
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如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础数据获取的具体步骤为:
单点坐标的解算:基于接收北斗卫星数据的连续运行参考基站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中,服务器计算差分参数,移动站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连续运行参考基站所提供的差分参数,通过差分参数对移动站接收到的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单点坐标;
待测未知点图像和起始点与未知点方位角获取:通过获得的单点坐标为起始点,通过移动终端的图像获取装置对待测未知点进行图像获取,并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获取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待测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
起始点与未知点距离测量: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如图3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获取高精度的方位角数值:对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取高精度方位角数值,
根据平差准则:VTD-1V=min  (1)
其中: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D为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的方差,
根据平差准则公式(1)求出观测值的改正数V,将改正数V代入平差公式(2)求得方位角数值;通过平差公式: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121
获得观测值的平差值,
其中: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122
为观测值的平差值,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L为观测值;
计算目标点位置坐标:通过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数值,通过公式(3)运算获得目标点位置坐标;
公式: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123
其中:Xb为目标点x坐标;Yb为目标点y坐标;Xa为起始点x坐标;Ya为起始点点y坐标;Sab为起始点与目标点的距离;βm为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方位角数值;
目标点坐标精度修正: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端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如图4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标的物匹配的具体步骤为:
数据匹配修正:将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结果数据,并将结果数据进行数据修正,获得修正后的高精度地上、地下和地面标的物信息;
数据精准度判断:服务器端将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勘测对上述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服务器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的精准度,并形成分析报告,将生成的分析报告发送至服务器端进行保存。
如图6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现场情况信息上报: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匹配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完全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
图像信息更新: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匹配后的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更新图像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图像信息与属性信息和坐标信息进行融合。
属性信息更新: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而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更新属性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属性信息与图像信息和坐标信息进行融合。
更新测量: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图像信息和属性信息均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服务器端将测量指令发送至外业测量人员进行更新测量,并将更新测量后的坐标信息、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传输至服务器端;其中所述更新测量的具体步骤为:
服务器将目标点位置附近指定区域内的所有标的物信息发送至测量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现场信息比对判定;
坐标更新:判定服务器发送的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空间关系及相应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测量移动终端对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服务器,服务器更新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坐标信息,并将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更新后的坐标信息与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融合;
信息更新:判定服务器发送的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空间关系及相应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测量移动终端对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进行测量,并采集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并将测量结果上报服务器,服务器更新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坐标信息、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
实施例3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础数据获取:服务器利用连续运行参考基站传入的数据计算出差分参数,移动站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差分参数;移动站通过差分参数对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单点坐标;通过移动终端对待测未知点进行图像获取,并获取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待测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数据处理:对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取高精度方位角数值;利用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通过公式计算目标点位置坐标;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端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标的物匹配: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匹配结果发送到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端与移动终端的交互,对匹配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分析报告;
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如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础数据获取的具体步骤为:
单点坐标的解算:基于接收北斗卫星数据的连续运行参考基站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中,服务器计算差分参数,移动站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连续运行参考基站所提供的差分参数,通过差分参数对移动站接收到的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单点坐标;
待测未知点图像和起始点与未知点方位角获取:通过获得的单点坐标为起始点,通过移动终端的图像获取装置对待测未知点进行图像获取,并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获取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待测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
起始点与未知点距离测量: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如图3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获取高精度的方位角数值:对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取高精度方位角数值,
根据平差准则:VTD-1V=min  (1)
其中: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D为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的方差,
根据平差准则公式(1)求出观测值的改正数V,将改正数V代入平差公式(2)求得方位角数值;通过平差公式: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141
获得观测值的平差值,
其中: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151
为观测值的平差值,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L为观测值;
计算目标点位置坐标:通过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数值,通过公式(3)运算获得目标点位置坐标;
公式: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152
其中:Xb为目标点x坐标;Yb为目标点y坐标;Xa为起始点x坐标;Ya为起始点点y坐标;Sab为起始点与目标点的距离;βm为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方位角数值;
目标点坐标精度修正: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端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如图4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标的物匹配的具体步骤为:
数据匹配修正:将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结果数据,并将结果数据进行数据修正,获得修正后的高精度地上、地下和地面标的物信息;
数据精准度判断:服务器端将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勘测对上述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服务器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的精准度,并形成分析报告,将生成的分析报告发送至服务器端进行保存。
如图7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现场情况信息上报: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匹配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完全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
图像信息更新: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匹配后的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更新图像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图像信息与属性信息和坐标信息进行融合。
属性信息更新: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而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更新属性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属性信息与图像信息和坐标信息进行融合。
具体实施案例中所述方位角数组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共同进行获取,且方位角数组中的单一方位角数值间比对后的方向误差为0.5度;所述测距装置为激光测距仪。
本实施例的技术构思与实施1技术构思基本相同,相同部分在此不加以赘述。
实施例4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础数据获取:服务器利用连续运行参考基站传入的数据计算出差分参数,移动站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差分参数;移动站通过差分参数对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单点坐标;通过移动终端对待测未知点进行图像获取,并获取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待测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数据处理:对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取高精度方位角数值;利用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通过公式计算目标点位置坐标;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端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标的物匹配: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匹配结果发送到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端与移动终端的交互,对匹配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分析报告;
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如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础数据获取的具体步骤为:
单点坐标的解算:基于接收北斗卫星数据的连续运行参考基站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中,服务器计算差分参数,移动站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连续运行参考基站所提供的差分参数,通过差分参数对移动站接收到的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单点坐标;
待测未知点图像和起始点与未知点方位角获取:通过获得的单点坐标为起始点,通过移动终端的图像获取装置对待测未知点进行图像获取,并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获取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待测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
起始点与未知点距离测量: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如图3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获取高精度的方位角数值:对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取高精度方位角数值,
根据平差准则:VTD-1V=min  (1)
其中: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D为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的方差,
根据平差准则公式(1)求出观测值的改正数V,将改正数V代入平差公式(2)求得方位角数值;通过平差公式: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171
获得观测值的平差值,
其中: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172
为观测值的平差值,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L为观测值;
计算目标点位置坐标:通过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数值,通过公式(3)运算获得目标点位置坐标;
公式:
Figure BDA0001487923200000173
其中:Xb为目标点x坐标;Yb为目标点y坐标;Xa为起始点x坐标;Ya为起始点点y坐标;Sab为起始点与目标点的距离;βm为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方位角数值;
目标点坐标精度修正: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端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如图4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标的物匹配的具体步骤为:
数据匹配修正:将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结果数据,并将结果数据进行数据修正,获得修正后的高精度地上、地下和地面标的物信息;
数据精准度判断:服务器端将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勘测对上述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服务器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的精准度,并形成分析报告,将生成的分析报告发送至服务器端进行保存。
如图8所示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现场情况信息上报: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匹配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完全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
具体实施案例中所述方位角数组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共同进行获取,且方位角数组中的单一方位角数值间比对后的方向误差为0.5度;所述测距装置为激光测距仪。
本实施例的技术构思与实施1技术构思基本相同,相同部分在此不加以赘述。
由此可见:
本发明方法可通过卫星、连续运行参考基站和实时差分移动站获得高精度已知点坐标数据,通过测距装置获得已知点与目标点距离,通过移动终端的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目标点图像信息,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获取已知点与目标点的方位角并利用平差公式提高方位角精度,从而计算出高精度目标点的坐标;通过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交互对目标点坐标进行修正提高精度;解决环境恶劣不方便直接架设测量设备的目标点测量问题和目标点周围地形复杂存在对卫星信号遮挡、反射等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在外业测量中,测量人员站在同一位置即可测量周边通视范围内所有目标点,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将基础数据直接由测量设备传输至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完成计算,有效减轻外业人员的工作量和降低人为数据计算的误差率;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结合与服务器交互,能及时发现服务器端数据库中数据的错误并及时更新;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能将现场详细情况发送至服务器,以便调配维护人员;移动终端同时获取目标点位置信息和图像信息,方便现场人员在无法独立处置时请求远程诊断、远程协助;实现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规范管理,为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做好铺垫,在持续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中提升保障服务能力,为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平台支撑和信息资源的实时性、完整性做好铺垫。改变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达到真正的电子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相互融合,从而实现智慧城市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Claims (9)

1.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础数据获取:服务器利用连续运行参考基站传入的数据计算出差分参数,移动站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差分参数;移动站通过差分参数对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单点坐标;通过移动终端对待测未知点进行图像获取,并获取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待测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数据处理:对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取高精度方位角数值;利用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通过公式计算目标点位置坐标;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端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标的物匹配: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匹配结果发送到移动终端,通过服务器端与移动终端的交互,对匹配结果进行分析并生成分析报告;
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诊断及维护: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图像信息和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完全一致或部分一致,服务器端结合现场勘测结果将指令发送给维护人员,维护人员抵达现场进行诊断与维护;其中所述诊断及维护的具体步骤为:维护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判断是否能独立处置现场情况,当维护人员判定能独立处置现场情况,维护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置,若发现随身携带设备无法完成工作,便向服务器端发送消息,请求服务器端调配相应设备到现场;当维护人员判定不能独立处置现场情况;维护人员将情况反馈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协商,指导维护人员将相关细节信息上传到服务器端供专家参考,专家制定处置方案,通过服务器发送给维护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数据获取的具体步骤为:
单点坐标的解算:基于接收北斗卫星数据的连续运行参考基站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中,服务器计算差分参数,移动站用户通过互联网对服务器进行访问,获取连续运行参考基站所提供的差分参数,通过差分参数对移动站接收到的北斗卫星数据进行差分解算获得单点坐标;
待测未知点图像和起始点与未知点方位角获取:通过获得的单点坐标为起始点,通过移动终端的图像获取装置对待测未知点进行图像获取,并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获取特定时间内起始点到待测未知点的方位角数组;
起始点与未知点距离测量:通过测距装置测量起始点与待测未知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获取高精度的方位角数值:对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取高精度方位角数值,
根据平差准则:VTD-1V=min(1)
其中: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D为特定时间内测得的方位角数据的方差,
根据平差准则公式(1)求出观测值的改正数V,将改正数V代入平差公式(2)求得方位角数值;通过平差公式:获得观测值的平差值,
其中:为观测值的平差值,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L为观测值;
计算目标点位置坐标:通过起始点坐标、起始点与目标点距离和起始点到目标点方位角数值,通过公式(3)运算获得目标点位置坐标;
公式:
其中:Xb为目标点x坐标;Yb为目标点y坐标;Xa为起始点x坐标;Ya为起始点y坐标;Sab为起始点与目标点的距离;βm为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方位角数值;
目标点坐标精度修正:将目标点图像和目标点坐标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端根据高精度地图、地形图、卫星影像数据,利用图像分析技术结合目标点图像,对目标点坐标进行精度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的物匹配的具体步骤为:
数据匹配修正:将服务器端修正后的目标点坐标与数字城市数据进行匹配分析结果数据,并将结果数据进行数据修正,获得修正后的高精度地上、地下和地面标的物信息;
数据精准度判断:服务器端将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发送到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勘测对上述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服务器匹配修正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的精准度,并形成分析报告,将生成的分析报告发送至服务器端进行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现场情况信息上报: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匹配后的图像信息、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完全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图像信息更新: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匹配后的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更新图像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图像信息与属性信息和坐标信息进行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属性信息更新: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而属性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移动终端将目标点现场情况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更新属性信息并将更新后的属性信息与图像信息和坐标信息进行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依据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需求,服务器端依据分析报告与移动终端使用者进行交互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具体应用方案为:
更新测量:服务器端将分析报告发送至移动终端中,移动终端使用者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分析报告判定图像信息和属性信息均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服务器端将测量指令发送至外业测量人员进行更新测量,并将更新测量后的坐标信息、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传输至服务器端;其中所述更新测量的具体步骤为:
服务器将目标点位置附近指定区域内的所有标的物信息发送至测量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现场信息比对判定;
坐标更新:判定服务器发送的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空间关系及相应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一致,测量移动终端对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服务器,服务器更新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坐标信息,并将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更新后的坐标信息与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融合;
信息更新:判定服务器发送的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空间关系及相应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与现场勘测结果不一致,测量移动终端对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进行测量,并采集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并将测量结果上报服务器,服务器更新指定区域内各标的物的坐标信息、属性信息和图像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位角数组通过移动终端的传感装置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和磁场传感器共同进行获取,且方位角数组中的单一方位角数值间比对后的方向误差范围在±0.5度之间;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激光测距仪、超声波测距仪、行波测距装置。
CN201711229514.4A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 Active CN110069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9514.4A CN110069584B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9514.4A CN110069584B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9584A CN110069584A (zh) 2019-07-30
CN110069584B true CN110069584B (zh) 2023-04-14

Family

ID=67364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29514.4A Active CN110069584B (zh) 2017-11-29 2017-11-29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95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43615B2 (ja) * 2019-12-23 2023-03-22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ガイダンスシステム
CN113536559B (zh) * 2021-07-06 2023-08-01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导线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8618A (zh) * 2010-12-09 2011-07-2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主动式动态定位方法
CN105509716A (zh) * 2015-11-26 2016-04-20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地理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01260B1 (en) * 2000-03-03 2005-05-3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ifferential GPS and/or glonass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y
CN101308205A (zh) * 2008-07-04 2008-11-19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从轨道卫星定位数据中自动获取关键数据的方法
AU2013204982B2 (en) * 2009-08-11 2014-08-28 Certusview Technologies, Llc Locating equipment communicatively coupled to or equipped with a mobile/portable device
CN102072725B (zh) * 2010-12-16 2012-11-07 唐粮 一种基于激光点云和实景影像进行空间三维测量的方法
CN103823228B (zh) * 2014-01-29 2016-11-23 北京红旗胜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定位系统、终端和定位方法
CN104977596B (zh) * 2015-06-08 2018-08-17 深圳北斗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云计算的高精度位置修正定位系统
CN106713245A (zh) * 2015-11-17 2017-05-24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地理数据的安全传输方法
CN106705966A (zh) * 2016-09-18 2017-05-24 北京星网卫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高精度绝对位置及姿态测量的稳定平台系统
CN106814349A (zh) * 2016-11-17 2017-06-09 吕凯归 一种高精度修正监视雷达测量误差的系统及修正方法
CN106680806A (zh) * 2016-11-24 2017-05-17 清华大学 一种多雷达点迹融合方法
CN106959460B (zh) * 2017-05-16 2024-05-28 广州市度量行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定位的gis采集器的目标点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8618A (zh) * 2010-12-09 2011-07-2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主动式动态定位方法
CN105509716A (zh) * 2015-11-26 2016-04-20 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地理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9584A (zh) 201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8541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cquiring two-dimensional images and three-dimensional point cloud data of a field to be surveyed
JP2005331499A (ja) 単又は複数不安定ゾーンを有するサイトにおける地上ベース測量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2147633A (zh) 一种电力线路安全距离检测方法
US9377298B2 (en) Surface determination for objects by means of geodetically precise single point determination and scanning
US20190271784A1 (en) GNSS Mobile Base Station and Data Collector with Electronic Leveling and Hands-Free Data Collection
CN112197741B (zh)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无人机slam技术测量倾斜角系统
CN115597659A (zh) 一种变电站智能安全管控方法
CN110069584B (zh) 一种基于移动端的信息采集和特征匹配的方法
KR100469801B1 (ko) 실시간 항측 기준점 측량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469077B1 (ko) 현지조사자료를 활용한 수치지도 업데이트 시스템
CN115962755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土石方算量方法
CN102884815B (zh) 确定视线中的对象的方法和设备
CN115166800A (zh) 联合gnss和三维激光扫描的滑坡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CN104183168A (zh) 建筑施工4d远程考核系统
Shi et al. Reference-plane-based approach for accuracy assessment of mobile mapping point clouds
JP2022111857A (ja) 衛星測位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装置
KR100874425B1 (ko) 옥외 광고물 크기 측정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옥외광고물의 크기 측정방법
CN206132070U (zh) 联用式三维姿态系统
JP2005106532A (ja) 道路断面計測装置、及び、道路断面計測方法
CN114236585B (zh) 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目标运动监测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532283B (zh) 基于消费级无人机协同gps监测基坑位移趋势的方法
CN113670276B (zh) 一种基于uwb的地下通道测绘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CN111504282B (zh) 一种流动超站仪模式地形测绘新方法及其系统
Štefanička et al. Development of a Web-Based indoor navigation system using an accelerometer and gyroscope: a case study at the faculty of natural sciences of Comenius university
CN106248084A (zh) 一种室内定位导航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

Assignee: Tianjin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Assignor: STARGIS (TIAN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5466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fo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feature matching based on mobile devic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414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Cross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22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