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6390B - 一种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6390B
CN110066390B CN201910381473.3A CN201910381473A CN110066390B CN 110066390 B CN110066390 B CN 110066390B CN 201910381473 A CN201910381473 A CN 201910381473A CN 110066390 B CN110066390 B CN 110066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polyester
esterification
dibasic acid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14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6390A (zh
Inventor
宁珅
袁其岳
许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14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63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6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6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6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6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16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20Polyesters having been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reactive group or more than two reactive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91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3/914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酯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聚酯的原料包括如下组分:二元酸、多元醇、酯化催化剂、缩聚催化剂、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单体和助剂。本发明得到的聚酯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疏水性能好,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总称,主要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习惯上也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芳酯等线型热塑性树脂,是一类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工程塑料,也可制成聚酯纤维和聚酯薄膜。聚酯包括聚酯树脂和聚酯弹性体。聚酯树脂又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芳酯(PAR)等。聚酯弹性体(TPEE)一般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丁二醇和聚丁醇聚合而成,链段包括硬段部分和软段部分,为热塑性弹性体。
合成聚酯树脂若采用苯环的多元酸与多元醇反应,合成得到含有苯环结构的树脂,苯环的刚性特征赋予树脂以硬度,而苯环的稳定的结构特征赋予树脂以耐化学性。合成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主要是二元醇、二元酸和三元醇,个别的还有一元醇或一元酸。最常用的醇是新戊二醇,其酯化物的耐水性大大优于乙二醇和丙二醇。三元醇主要是三羟甲基丙烷、三羟乙基乙烷。最常用的芳香族二元酸是间苯二甲酸,由于间苯二甲酸的耐盐雾性、耐化学性和耐水性比邻苯二甲酸更优越,所以间苯二甲酸在聚酯树脂中的应用更为普遍。合成聚酯树脂中也使用脂肪族二元酸,如己二酸、壬二酸和癸二酸,以己二酸应用更为普遍。大多数树脂都含芳香族二元酸和脂肪族二元酸,芳香族二元酸与脂肪族二元酸的摩尔比是控制树脂Tg的主要因素。
常规的线性聚酯由于其分子结构特征,使得其耐水性能不佳,从而限制了它在某些方面的应用,为了拓展聚酯的应用,尤其在涂料方面,科研工作者采用了各种方法来改善聚酯的疏水性能,可分为改变材料表面化学组成和微观几何结构这两种方式来达到目的。涂层的疏水性能使得涂料有了一定的自清洁能力,从而使得它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聚酯树脂的改性技术主要分为有机硅改性树脂、含氟树脂以及构造粗糙的树脂表面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CN201810538289.0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所述水溶性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26-50重量份的多元醇、10-63重量份的聚硅氧烷、17-40重量份的多元酸以及0.01-0.05重量份的钛酸酯类催化剂的反应原料加入到反应器中,并往反应器中冲入氮气;反应完成后加入5-10重量份的封端剂进行封端,在加入10-25重量份的稀释剂反应,通过控制每一步反应温度、反应顺序等条件得到水溶性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该专利得到的水溶性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具有较好的光泽度、透明度、附着力,且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耐热性能,但是疏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0183842.4公开了一种超疏水聚酯树脂粉末涂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聚酯树脂45-50份,酚醛树脂22-26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7-20份,含氟疏水材料13-16份,沥青8-12份,碳酸镁6-9份,氢氧化铝粉末6-8份,硫酸钡1-3份,锌粉2-3份,固化剂3-5份,流平剂2-5份,消光剂1-2份,抗氧化剂1-3份,颜料分散剂1-2份。该专利提出的超疏水聚酯树脂粉末涂料,具有极佳的疏水性能,是一种防锈性能良好的粉末涂料,但是成分复杂,耐热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利于回收利用。
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354679.8公开了一种超疏水的聚酯防护漆,其配方的特征是:由聚酯树脂的苯乙烯溶夜、白水、兰水、石蜡苯乙烯溶液、氧化锌微粉、超细费托蜡微粉、二甲基酮、分散剂904S、碳酸钙高岭土组成的。该专利得到的聚酯防护漆同时具有微米级及纳米级双重粗糙结构,所以才具有荷叶效应的超疏水自洁功能,但是成分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利用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疏水性能好,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的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制备所述聚酯的原料包括如下组分:二元酸、多元醇、酯化催化剂、缩聚催化剂、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单体和助剂。
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为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己二醇、癸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为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为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酯化催化剂为醋酸锌、醋酸钠、钛酸四甲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酯化催化剂为醋酸锌、醋酸钠、钛酸四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缩聚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缩聚催化剂为醋酸锑、乙二醇锑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助剂为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丙酯、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助剂为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酸和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1.2-1.8。
更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酸和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1.4-1.6。
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酸和酯化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01-0.0004。
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酸与缩聚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01-0.0004。
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酸与助剂的摩尔比为1:0.0001-0.0004。
进一步地,所述二元酸与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单体的摩尔比为1:0.001-0.004。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二元酸、多元醇和酯化催化剂混合,进行酯化反应,得物质A;
(2)在物质A中加入缩聚催化剂和助剂,进行缩聚反应,制得基体树脂B;
(3)在基体树脂B中加入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单体进行反应,即得。
本发明从分子结构方面设计,引入了新的单体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对基体树脂进行改性,使得基体树脂中的部分羟基得到了保护,由于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单体的特殊结构和空间位阻效应,使得树脂具备了疏水性能,同时,该单体的加入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树脂的耐候性能。
与传统工艺一次性将所有单体酯化缩聚的合成方式不同,本发明先进行酯化缩聚合成基体树脂,再后续加入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单体进行反应,这主要是因为一次性加料会使得聚酯缩聚时的空间位阻加大,缩聚反应难度加大,从而容易发生一些副反应,分步加料可以有效避免副产物的生成,起到一定的封端效果,确保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完全参与反应,从而实现聚酯分子结构的定向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20-260℃。酯化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因素,提高温度不仅可以加速反应,也可以加速原料在体系中的溶解度,从而进一步促进酯化反应,提高酯化率。但是升高温度也会加速副反应的进行,使得反应产物中杂质增多,能耗提高。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30-25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搅拌速度为80-100r/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酯化率为90%以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酯化率为92%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55-275℃。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55-27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缩聚反应的时间为1-3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60-120r/min。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80-110r/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真空度为60-150Pa。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真空度为80-120Pa。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80-120℃。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90-110℃。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反应时间为10-60min。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反应时间为20-50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搅拌速度为150-300r/min。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搅拌速度为180-270r/min。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在氮气气氛下常压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从分子结构方面设计,引入了新的单体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对基体树脂进行改性,使得基体树脂中的部分羟基得到了保护,由于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单体的特殊结构和空间位阻效应,使得树脂具备了疏水性能,同时,该单体的加入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树脂的耐候性能。
与传统工艺一次性将所有单体酯化缩聚的合成方式不同,本发明先进行酯化缩聚合成基体树脂,再后续加入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单体进行反应,这主要是因为一次性加料会使得聚酯缩聚时的空间位阻加大,缩聚反应难度加大,从而容易发生一些副反应,分步加料可以有效避免副产物的生成,起到一定的封端效果,确保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完全参与反应,从而实现聚酯分子结构的定向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在2L的反应釜中,将5mol的对苯二甲酸,7.35mol的乙二醇,0.15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醋酸钠0.005%mol和钛酸四甲酯0.01%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速度设置80r/min,酯化温度控制在220℃,常压反应,控制酯化率达到90%以上;向反应釜中加入乙二醇锑0.03%mol和磷酸三苯酯0.01%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进行缩聚反应,搅拌速度为60r/min,缩聚温度控制在255℃,反应时间1h,真空度为60Pa;降温,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1%mol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于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80℃,反应时间为10min,搅拌速度为150r/min,出料。
实施例2
在2L的反应釜中,将5mol的间苯二甲酸,7.35mol的新戊二醇,0.15mol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醋酸锌0.02%mol和钛酸四乙酯0.02%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速度设置100r/min,酯化温度控制在260℃,压力为100KPa,控制酯化率达到90%以上;向反应釜中加入三氧化二锑0.03%mol和磷酸三甲酯0.01%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进行缩聚反应,搅拌速度为120r/min,缩聚温度控制在270℃,反应时间3h,真空度为150Pa;降温,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2%mol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于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120℃,反应时间为60min,搅拌速度为300r/min,出料。
实施例3
在2L的反应釜中,将5mol的己二酸,5.75mol的癸二醇,0.25mol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醋酸锌0.015%mol和钛酸四丁酯0.02%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速度设置100r/min,酯化温度控制在240℃,压力为100KPa,控制酯化率达到90%以上;向反应釜中加入醋酸锑0.01%mol和磷酸三丙酯0.01%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进行缩聚反应,搅拌速度为90r/min,缩聚温度控制在260℃,反应时间2h,真空度为100Pa;降温,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3%mol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于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100℃,反应时间为40min,搅拌速度为220r/min,出料。
实施例4
在2L的反应釜中,将5mol的对苯二甲酸,7.25mol的乙二醇,0.25mol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醋酸钠0.015%mol和钛酸四乙酯0.02%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速度设置100r/min,酯化温度控制在240℃,常压反应,控制酯化率达到90%以上;向反应釜中加入三氧化二锑0.03%mol和磷酸三苯酯0.01%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进行缩聚反应,搅拌速度为120r/min,缩聚温度控制在270℃,反应时间2h,真空度为100Pa;降温,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3%mol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于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100℃,反应时间为30min,搅拌速度为220r/min,出料。
实施例5
在2L的反应釜中,将5mol的对苯二甲酸,8.85mol的乙二醇,0.15mol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醋酸锌0.015%mol和钛酸四异丙酯0.02%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速度设置100r/min,酯化温度控制在240℃,压力为100KPa,控制酯化率达到90%以上;向反应釜中加入醋酸锑0.04%mol和磷酸三甲酯0.01%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进行缩聚反应,搅拌速度为120r/min,缩聚温度控制在270℃,反应时间2h,真空度为100Pa;降温,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4%mol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于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120℃,反应时间为30min,搅拌速度为220r/min,出料。
实施例6
在2L的反应釜中,将5mol的对苯二甲酸与7.35mol的乙二醇,0.15mol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醋酸锌0.015%mol和钛酸四丁酯0.02%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速度设置100r/min,酯化温度控制在240℃,压力为100KPa,控制酯化率达到90%以上;向反应釜中加入乙二醇锑0.04%mol和磷酸三乙酯0.01%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进行缩聚反应,搅拌速度为120r/min,缩聚温度控制在270℃,反应时间2h,真空度为100Pa;降温,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4%mol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于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100℃,反应时间为30min,搅拌速度为220r/min,出料。
实施例7
在2L的反应釜中,将5mol的对苯二甲酸与7.25mol的乙二醇,0.25mol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醋酸锌0.01%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速度设置100r/min,酯化温度控制在240℃,压力为100KPa,控制酯化率达到90%以上;向反应釜中加入乙二醇锑0.01%mol和磷酸三乙酯0.04%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进行缩聚反应,搅拌速度为120r/min,缩聚温度控制在270℃,反应时间2h,真空度为100Pa;降温,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4%mol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于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100℃,反应时间为30min,搅拌速度为220r/min,出料。
对比例1
和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没有添加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其余条件均相同。
对比例2
和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使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00)代替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其余条件均相同。
对比例3
和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使用环己基异氰酸酯代替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其余条件均相同。
对比例4
和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二元酸和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1.9,其余条件均相同,具体如下:
在2L的反应釜中,将5mol的对苯二甲酸与8.35mol的乙二醇,1.15mol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醋酸锌0.015%mol和钛酸四丁酯0.02%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速度设置100r/min,酯化温度控制在240℃,压力为100KPa,控制酯化率达到90%以上;向反应釜中加入乙二醇锑0.04%mol和磷酸三乙酯0.01%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进行缩聚反应,搅拌速度为120r/min,缩聚温度控制在270℃,反应时间2h,真空度为100Pa;降温,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4%mol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于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100℃,反应时间为30min,搅拌速度为220r/min,出料。
对比例5
和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二元酸和酯化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05,其余条件均相同,具体如下:
在2L的反应釜中,将5mol的对苯二甲酸与7.35mol的乙二醇,0.15mol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醋酸锌0.03%mol和钛酸四丁酯0.02%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速度设置100r/min,酯化温度控制在240℃,压力为100KPa,控制酯化率达到90%以上;向反应釜中加入乙二醇锑0.04%mol和磷酸三乙酯0.01%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进行缩聚反应,搅拌速度为120r/min,缩聚温度控制在270℃,反应时间2h,真空度为100Pa;降温,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4%mol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于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100℃,反应时间为30min,搅拌速度为220r/min,出料。
对比例6
和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二元酸和缩聚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05,其余条件均相同,具体如下:
在2L的反应釜中,将5mol的对苯二甲酸与7.35mol的乙二醇,0.15mol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醋酸锌0.015%mol和钛酸四丁酯0.02%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速度设置100r/min,酯化温度控制在240℃,压力为100KPa,控制酯化率达到90%以上;向反应釜中加入乙二醇锑0.05%mol和磷酸三乙酯0.01%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进行缩聚反应,搅拌速度为120r/min,缩聚温度控制在270℃,反应时间2h,真空度为100Pa;降温,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4%mol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于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100℃,反应时间为30min,搅拌速度为220r/min,出料。
对比例7
和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二元酸和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0.005,其余条件均相同,具体如下:
在2L的反应釜中,将5mol的对苯二甲酸与7.35mol的乙二醇,0.15mol三羟甲基丙烷加入反应釜中,醋酸锌0.015%mol和钛酸四丁酯0.02%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同时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速度设置100r/min,酯化温度控制在240℃,压力为100KPa,控制酯化率达到90%以上;向反应釜中加入乙二醇锑0.04%mol和磷酸三乙酯0.01%mol(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进行缩聚反应,搅拌速度为120r/min,缩聚温度控制在270℃,反应时间2h,真空度为100Pa;降温,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5%mol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按照对苯二甲酸的量)于反应釜中,温度控制在100℃,反应时间为30min,搅拌速度为220r/min,出料。
测试例1
将实施例1-7和对比例1-7得到的聚酯进行性能表征,其中聚酯的特性粘度是使用乌氏粘度计,采用邻氯苯酚作为溶剂,在温度35℃条件下测得,特性粘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053505610000081
式中:η:特性粘度,mL/g;ηsp:增比粘度;ηr:粘度比;c:聚合物浓度,mol/L;t:样品流出时间,s;t0:空白样流出时间,s。
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采用美国TA Q20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时氮气气氛下的流速为20mL·min-1,5mg的样品被放置在一个氧化铝样品盘,测试过程如下:样品以10℃·min-1的升温速率从-30℃被加热到180℃,在此状态下保持2min消除热历史,样品以10℃·min-1的降温速率冷却到-30℃。随后,样品经历二次升温过程,从-30℃以10℃·min-1的升温速率升到150℃,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二次升温获得。
将得到的聚酯取40g,使用30g DBE和30g 150#溶剂进行溶解,加入流平剂0.1g以及固化剂异氰酸酯5g,混合均匀,然后用22#线棒刮涂在马口铁板上,涂覆均匀,在200℃条件下烘干20min即可制备疏水型聚酯涂膜。
对聚酯涂膜进行疏水性能测试,疏水性能的测试采用接触角测试,该测试方法是采用外形图像分析法来进行表征,将液滴滴于疏水型聚酯涂膜表面,通过显微镜和相机获得液滴的外形图像,再运用数字图像处理和一些算法将图像中的液滴的接触角计算出来,通过接触角的大小来评价聚酯的疏水性能,当接触角小于90°时,疏水性能为差,接触角为90-100°时,疏水性能为中,接触角为100-120°时,疏水性能为良,接触角大于120°时,疏水性能为优。
具体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聚酯涂膜特性粘度、Tg、疏水性能测试结果
序号 特性粘度(dl/g) 玻璃化转变温度(℃) 接触角(°)
实施例1 0.1523 55.8 120
实施例2 0.1478 54.7 124
实施例3 0.1546 54.6 128
实施例4 0.1502 53.9 136
实施例5 0.1490 58.7 133
实施例6 0.1547 60.4 140
实施例7 0.1468 57.2 130
对比例1 0.1367 47.7 85
对比例2 0.1417 49.0 100
对比例3 0.1420 48.9 105
对比例4 0.1393 47.5 94
对比例5 0.1406 50.2 98
对比例6 0.1410 48.7 96
对比例7 0.1425 50.3 100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聚酯的原料包括如下组分:二元酸、多元醇、酯化催化剂、缩聚催化剂、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单体和助剂;
所述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多元醇为三羟甲基丙烷、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己二醇、癸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助剂为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丙酯、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二元酸和多元醇的摩尔比为1:1.2-1.8;
所述二元酸和酯化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01-0.0004;
所述二元酸与缩聚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001-0.0004;
所述二元酸与助剂的摩尔比为1:0.0001-0.0004;
所述二元酸与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单体的摩尔比为1:0.001-0.0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催化剂为醋酸锌、醋酸钠、钛酸四甲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缩聚催化剂为三氧化二锑、醋酸锑、乙二醇锑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二元酸、多元醇和酯化催化剂混合,进行酯化反应,得物质A;
(2)在物质A中加入缩聚催化剂和助剂,进行缩聚反应,制得基体树脂B;
(3)在基体树脂B中加入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单体进行反应,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20-260℃,搅拌速度为80-100r/min,酯化率为9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55-275℃,时间为1-3h,搅拌速度为60-120r/min,真空度为60-150Pa。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80-120℃,反应时间为10-60min,搅拌速度为150-300r/min,在氮气气氛下常压反应。
CN201910381473.3A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066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1473.3A CN110066390B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1473.3A CN110066390B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6390A CN110066390A (zh) 2019-07-30
CN110066390B true CN110066390B (zh) 2021-04-27

Family

ID=67370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1473.3A Active CN110066390B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63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2856B (zh) * 2019-11-01 2022-09-23 兰利军 一种pbt断臭袋的生产工艺
CN111978831A (zh) * 2020-09-08 2020-11-24 湖南连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亮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6006A1 (en) * 2008-02-21 2009-08-27 Hui Xu Covalently bound polysaccharide-based 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and method for their preparation
CN104761708A (zh) * 2015-03-10 2015-07-08 九洲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16006A1 (en) * 2008-02-21 2009-08-27 Hui Xu Covalently bound polysaccharide-based chiral stationary phases and method for their preparation
CN104761708A (zh) * 2015-03-10 2015-07-08 九洲生物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6390A (zh) 201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3678B (zh) 一种水性超支化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66390B (zh) 一种功能化涂料用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68235A (zh) 一种粉末涂料用双官能团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KR20020079879A (ko) 코팅용의 열경화성 분체 조성물
CN112142962A (zh) 一种高分子量透明聚酯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KR20170093011A (ko) 내열성 및 용제 용해성이 우수한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코팅 조성물
CN114133541A (zh) 一种高耐水解聚酯多元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水性聚氨酯树脂中的应用
US3748293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kyd-acrylic graft copolymers
KR920000488B1 (ko) 분체도료용 히드록실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제조 방법 및 분체도료 조성물
CN111440295B (zh) 一种耐水煮、高流平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50257B (zh) 一种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湿碰湿工艺中的应用
CN111748082A (zh) 一种粉末涂料专用高性能端羧基聚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N113307935B (zh) 一种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20230118952A (ko)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CN113201126A (zh) 半结晶聚酯树脂和粉末涂料
WO2012150300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esters
EP0351024A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esters
CN113105612B (zh) 一种可用于湿碰湿工艺的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1423450B1 (en) Process for making reactive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s from 2-methyl-1,3-propanediol
EP4259695B1 (en) Silicone resin
CN111909363B (zh) 耐高温、耐溶剂的哑光型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制备方法
JP2667896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および塗料用樹脂組成物
CN109824878B (zh) 一种耐燃气烘烤型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8772391A (zh) 一种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KR20240052318A (ko) 재사용 단량체를 포함하는 폴리에스테르 수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분체 도료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000 Room 301, 17 Blocks, Northwest District of Suzhou Namicheng, No. 99 Jinjih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ong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Room 301, 17 Blocks, Northwest District of Suzhou Namicheng, No. 99 Jinjih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CHANGYE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