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4614B - 三嗪类idh抑制剂的可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嗪类idh抑制剂的可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4614B
CN110054614B CN201910047211.3A CN201910047211A CN110054614B CN 110054614 B CN110054614 B CN 110054614B CN 201910047211 A CN201910047211 A CN 201910047211A CN 110054614 B CN110054614 B CN 110054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fluoromethyl
acid
pyridin
dsc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72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4614A (zh
Inventor
赵立文
张瑾
陈程
许成龙
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anhom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anhom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anhom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anhom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54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4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4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4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学领域,涉及三嗪类IDH抑制剂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式I的(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与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可用于制备治疗以突变型异柠檬酸脱氢酶2的存在为特征的癌症的药物,

Description

三嗪类IDH抑制剂的可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学领域,具体涉及(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是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其家族包括IDH1、IDH2和IDH3三个成员,借助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I)或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II)作为辅助因子,催化异柠檬酸的氧化脱羧反应生成α-酮戊二酸(α-KG),同时分别生成NADH(还原型辅酶I)或NADPH(还原型辅酶II)。IDH同工酶有以下三种形式:依赖NADP的胞质的IDH1和线粒体的IDH2,依赖NAD的线粒体IDH3。IDH1基因位于染色体2q33.3,定位于细胞质和过氧化物酶体中;IDH2基因位于染色体15q26.1,定位于细胞线粒体。
已经在多种癌症中鉴别出IDH2突变,所述癌症例如神经胶质瘤、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等。IDH2的突变包括R140和R172等,这些突变发生在活性位点的关键残基处或附近(参见L.Dang等人,Nature,2009,462,739-44)。研究表明存在于癌细胞中的IDH2的突变导致所述酶具有催化α-酮戊二酸NAPH-依赖性还原为R(-)-2-羟基戊二酸(2-HG)的新的能力。已经在包含突变的肿瘤中检测到高水平的2-HG。例如,已经在患有含突变IDH的AML的患者的血浆中检测到高水平的2-HG(参见S.Gross等人,J.Exp.Med.,2010,207(2),339)。认为IDH2突变导致的高水平2-HG的产生促成癌症的形成和发展(参见L.Dang等人,Nature,2009,462,739-44)。因此,对突变型IDH2及其新生活性的抑制作为以突变型IDH2的存在为特征的癌症治疗进入药物研究人员视野。研制一种安全有效的IDH抑制剂成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一种三嗪类IDH抑制剂,该抑制剂的化合物结构如下式I所示,其化学名称为(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以下简称“式I化合物”):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021
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式I化合物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对IDH2具有好的抑制活性,非常有希望成为疗效更高、副作用更小的癌症治疗剂。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晶度高、热稳定性高、生物利用度高的IDH2抑制剂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具体地来说,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式I所示的(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02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式I化合物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为式I化合物的无机盐或有机盐,优选地,所述的可药用盐为盐酸盐、氢溴酸盐、磷酸盐、氨基磺酸盐、硝酸盐、对甲苯磺酸盐、苯磺酸盐、对氨基苯磺酸盐、甲磺酸盐、硫酸盐、乙酸盐、乙二酸盐、苯乙酸盐、丙酸盐、丙二酸盐、三氟乙酸盐、琥珀酸盐、乙醇酸盐、硬脂酸盐、抗坏血酸盐、双羟萘酸盐、羟基马来酸盐、谷氨酸盐、苯甲酸盐、水杨酸盐、2-乙酰氧基苯甲酸盐、反丁烯二酸盐、乙烷二磺酸盐、草酸盐、羟乙磺酸盐、柠檬酸盐、D-葡萄糖酸盐、乳酸盐、L-苹果酸盐、己二酸盐、龙胆酸盐、1-羟基-2-萘酸盐、乙二磺酸盐、琥珀酸盐、L-酒石酸盐、富马酸盐、α-酮戊二酸盐、马尿酸盐、马来酸盐或D-酒石酸盐,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可药用盐为盐酸盐、硫酸盐、马来酸盐、L-苹果酸盐、己二酸盐、柠檬酸盐、乙醇酸盐、丙二酸盐、苯甲酸盐、龙胆酸盐、1-羟基-2-萘酸盐、草酸盐、甲磺酸盐、乙二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氢溴酸盐、磷酸盐、乙酸盐、乳酸盐、富马酸盐、琥珀酸盐、L-酒石酸盐、马尿酸盐或烟酸盐,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可药用盐为马来酸盐、柠檬酸盐、乙醇酸盐、丙二酸盐、盐酸盐、硫酸盐、氢溴酸盐、甲磺酸盐或对甲苯磺酸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硫酸盐、氢溴酸盐、马来酸盐、柠檬酸盐、乙醇酸盐、丙二酸盐、甲磺酸盐或对甲苯磺酸盐,其中式I化合物与盐酸、硫酸、氢溴酸、马来酸、柠檬酸、乙醇酸、丙二酸、甲磺酸或对甲苯磺酸的化学配比为约1:0.1至约1:2,优选为约1:0.5至约1:1.2,更优选为约1:0.8至约1: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游离碱式I化合物与酸反应成盐的步骤,可根据本领域常规的成盐方法制备。
上述反应可在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进行,其中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碳原子数小于6的醇类、酮类、酯类、醚类、腈类溶剂和呋喃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乙酸乙酯、乙腈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更进一步优选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腈和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发明的(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2,4-二氯-6-(三氟甲基)吡啶-2-基)-1,3,5-三嗪的步骤;
2.使用步骤1中的2,4-二氯-6-(三氟甲基)吡啶-2-基)-1,3,5-三嗪制备4-氯-6-(6-(三氟甲基)吡啶-2-基)-N-(2-(三氟甲基)吡啶-4-基)-1,3,5-三嗪-2-胺的步骤;
3.制备(S)-1-苄基-3-(三氟甲基)吡咯烷-3-醇的步骤;
4.使用步骤3中的(S)-1-苄基-3-(三氟甲基)吡咯烷-3-醇制备(S)-3-(三氟甲基)吡咯烷-3-醇的步骤;
5.使用步骤4中的(S)-3-(三氟甲基)吡咯烷-3-醇和步骤2中4-氯-6-(6-(三氟甲基)吡啶-2-基)-N-(2-(三氟甲基)吡啶-4-基)-1,3,5-三嗪-2-胺制备(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以上(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步骤2中制备的(S)-3-(三氟甲基)吡咯烷-3-醇溶解于乙酸乙酯、甲苯和庚烷中,之后使用庚烷打浆和洗涤来进一步纯化。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的制备方法,其中式I化合物与酸的摩尔比为约1:0.5至约1:5,进一步优选为约1:0.8至约1:3,更进一步优选为约1:0.9至约1:2。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的甲磺酸盐的制备方法,其中(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与甲磺酸的摩尔比为约1:0.5至约1:5,进一步优选为1:0.8至约1:3,更进一步优选为约1:0.9至约1: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与甲磺酸的摩尔比为约1: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的甲磺酸盐的制备方法,其中滴加甲磺酸时内温为约0℃至约40℃。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滴加甲磺酸时内温为约5℃至约3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的甲磺酸盐的制备方法,其中反应温度为约10℃至约70℃。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反应温度为约20℃至约6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的甲磺酸盐的制备方法,其中反应时间为约0.5h至约8h。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反应时间为约3h至约6h。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式I化合物的可药用盐的溶剂合物,优选为式I化合物的可药用盐的水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可药用盐的环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丙酮、甲醇、乙醇、氯仿、苯、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乙醚、异丙醚、异丙醇、正己烷、正庚烷、正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或乙腈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含有(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或包含上述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优选地,所述癌症为以突变型异柠檬酸脱氢酶2的存在为特征的癌症,例如用作具有2-HG新变体活性的突变IDH2存在为特征的癌症。本发明还提供(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结晶或包含它们的药物组合物用作在残基140或172处具有突变,例如R140Q、R140G、R172K、R172M、R172S、R172G和R172W的IDH2的抑制剂的用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治疗是与具有2-HG新变体活性的突变IDH2相关的癌症。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癌症与具有在残基R140或172处具有突变,例如R140Q、R140G、R172K、R172M、R172S、R172G和R172W的2-HG新变体活性的突变IDH2相关。本发明提供本发明的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结晶或包含它们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以突变型IDH2的存在为特征的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癌症选自黑素瘤、乳头状甲状腺肿瘤、胆管癌、结肠癌、卵巢癌、肺癌、恶性淋巴肿瘤,肝、肾、膀胱、前列腺、乳腺和胰腺的癌和肉瘤,以及皮肤、结肠、甲状腺、肺和卵巢的原发和复发性实体瘤或者白血病等。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待治疗的癌症是成胶质细胞瘤(神经胶质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组织增殖性赘生物(MPN)、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肉瘤、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软骨肉瘤、胆管癌或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在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待治疗的癌症是成胶质细胞瘤(神经胶质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组织增殖性赘生物(MPN)、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黑色素瘤、软骨肉瘤、或血管免疫母细胞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
除非另外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术语“溶剂合物”是指通过与溶剂分子配位形成固态或液态的配合物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形式。水合物是溶剂合物的特殊形式,其中与水发生配位。在本发明范围内,溶剂合物优选是水合物。
术语“结晶”是指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形成的各种固体形态,包括晶型、无定形。
本发明化合物中的“氢”、“碳”、“氧”包括其所有同位素。同位素应理解为包括具有相同原子数但具有不同质量数的那些原子。举例来说,氢的同位素包括氕、氚和氘,碳的同位素包括13C和14C,氧的同位素包括16O和18O等。
本发明的“游离碱”是指(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
本发明的“盐酸盐”、“硫酸盐”、“马来酸盐”、“L-苹果酸盐”、“己二酸盐”、“柠檬酸盐”、“乙醇酸盐”、“丙二酸盐”、“苯甲酸盐”、“龙胆酸盐”、“1-羟基-2-萘酸盐”、“草酸盐”、“甲磺酸盐”、“乙二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或“氢溴酸盐”是指(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盐酸盐、硫酸盐、马来酸盐、L-苹果酸盐、己二酸盐、柠檬酸盐、乙醇酸盐、丙二酸盐、苯甲酸盐、龙胆酸盐、1-羟基-2-萘酸盐、草酸盐、甲磺酸盐、乙二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或氢溴酸盐。
本发明的“化学配比”是指摩尔比。
附图说明
图1为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晶型A、B的XRPD图;
图2为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3为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晶型B的TGA/DSC图;
图4为式I化合物的乙醇酸盐晶型A的XRPD图;
图5为式I化合物的乙醇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6为式I化合物的马来酸盐晶型A、B的XRPD图;
图7为式I化合物的马来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8为式I化合物的马来酸盐晶型B的TGA/DSC图;
图9为式I化合物的柠檬酸盐晶型A、B的XRPD图;
图10为式I化合物的柠檬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11为式I化合物的柠檬酸盐晶型B的TGA/DSC图;
图12为式I化合物的丙二酸盐晶型A的XRPD图;
图13为式I化合物的丙二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14为式I化合物的对甲苯磺酸盐晶型A、B的XRPD图;
图15为式I化合物的对甲苯磺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16为式I化合物的对甲苯磺酸盐晶型B的TGA/DSC图;
图17为式I化合物的甲磺酸盐晶型A的XRPD图;
图18为式I化合物的甲磺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19为式I化合物的硫酸盐晶型A、B、C的XRPD图;
图20为式I化合物的硫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21为式I化合物的硫酸盐晶型B的TGA/DSC图;
图22为式I化合物的硫酸盐晶型C的TGA/DSC图;
图23为式I化合物的己二酸盐晶型A、B的XRPD图;
图24为式I化合物的己二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25为式I化合物的己二酸盐晶型B的TGA/DSC图;
图26为式I化合物的L-苹果酸盐晶型A的XRPD图;
图27为式I化合物的L-苹果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28为式I化合物的乙二磺酸盐晶型A的XRPD图;
图29为式I化合物的乙二磺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30为式I化合物的苯甲酸盐晶型A的XRPD图;
图31为式I化合物的苯甲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32为式I化合物的1-羟基-2-萘甲酸盐晶型A的XRPD图;
图33为式I化合物的1-羟基-2-萘甲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34为式I化合物的草酸盐晶型A的XRPD图;
图35为式I化合物的草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36为式I化合物的龙胆酸盐晶型A的XRPD图;
图37为式I化合物的龙胆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38为式I化合物的氢溴酸盐晶型A的XRPD图;
图39为式I化合物的氢溴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40为式I化合物的乙醇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41为式I化合物的马来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42为式I化合物的柠檬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43为式I化合物的丙二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图44为式I化合物的甲磺酸盐晶型A的TGA/DSC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代表性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商购获得。
实施例1(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制备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071
步骤1 6-(三氟甲基)-吡啶甲酸甲酯的制备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072
将6-三氟甲基吡啶-2-甲酸(25g,130.8mmol)溶入300mL甲醇中,滴加氯化亚砜(23.3g,196.2mmol),滴毕加热回流反应12h。反应液浓缩干,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标题化合物。
步骤2 6-(6-(三氟甲基)吡啶-2-基)-1,3,5-三嗪-2,4-(1H,3H)-二酮的制备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073
将缩二脲(13g,126.3mmol)溶入300mL乙二醇二甲醚中,分批加入氢化钠(42g,1053mmol),加热50℃搅拌1h。加入6-(三氟甲基)-吡啶甲酸甲酯(21.6g,105.3mmol),加热85℃反应16h。反应液倒入水中,用浓盐酸调节pH,过滤,滤饼烘干,得标题化合物。
步骤3 2,4-二氯-6-(6-(三氟甲基)吡啶-2-基)-1,3,5-三嗪的制备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074
将6-(6-(三氟甲基)吡啶-2-基)-1,3,5-三嗪-2,4-(1H,3H)-二酮(35g,135.6mmol)溶入200mL三氯氧磷中,加入五氯化磷(100g,542.3mmol),加热105℃反应12h。反应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标题化合物。
步骤4 4-氯-6-(6-(三氟甲基)吡啶-2-基)-N-(2-(三氟甲基)吡啶-4-基)-1,3,5-三嗪-2-胺的制备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075
将2,4-二氯-6-(6-(三氟甲基)吡啶-2-基)-1,3,5-三嗪(7g,23.72mmol)溶入50mL四氢呋喃中,加入2-(三氟甲基)-吡啶-4-胺(4.2g,26.1mmol),碳酸钠(3.8g,35.6mmol),加热回流72h。反应液过滤,滤液柱层析纯化得标题化合物。
步骤5 4-(3-三氟甲基-3-羟基吡咯-1-基)-6-(6-(三氟甲基)吡啶-2-基)-N-(2-(三氟甲基)吡啶-4-基)-1,3,5-三嗪-2-胺的制备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081
将4-氯-6-(6-(三氟甲基)吡啶-2-基)-N-(2-(三氟甲基)吡啶-4-基)-1,3,5-三嗪-2-胺(43mg,0.10mmol)溶入5mL四氢呋喃中,加入3-三氟甲基吡咯-3-醇(19mg,0.12mmol),碳酸钠(16mg,0.15mmol),加热回流16h。反应液过滤,滤液柱层析纯化得标题化合物。
步骤6(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制备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082
将步骤5中制得的产物4-(3-三氟甲基-3-羟基吡咯-1-基)-6-(6-(三氟甲基)吡啶-2-基)-N-(2-(三氟甲基)吡啶-4-基)-1,3,5-三嗪-2-胺(260mg)溶解在30mL甲醇中进行制备性分离,制备性分离方法为:仪器:MGⅡpreparative SFC(SFC-1),制备柱:ChiralCelOD,250×30mm I.D.,5μm.,流动相:A:CO2、B:异丙醇(0.1%NH3H2O),梯度:B 30%,流速:60mL/min,,压力:100bar,柱温:38℃,检测波长:220nm。经制备性分离后,将后流出物经过40℃水浴真空旋干,得到标题化合物(135.0mg,保留时间为5.09min),ee=99.7%,1H NMR(500MHz,DMSO-d6):δ10.81(s,1H),8.55-8.81(m,3H),8.27-8.32(m,1H),8.08-8.11(m,1H),7.81-8.00(m,1H),6.67(s,1H),3.73-4.11(m,4H),2.18-2.38(m,2H),ES:m/z 540.2[M+H]+
二、(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盐型的制备
实施例2:(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盐型的制备
各称取适量(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分别溶于丙酮、四氢呋喃或乙酸乙酯中,使得(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浓度为80mg/mL(以下称为“游离碱储备液”);另称取与(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相同摩尔量的盐酸、硫酸、马来酸、L-苹果酸、己二酸、柠檬酸、乙醇酸、丙二酸、苯甲酸、龙胆酸、1-羟基-2-萘甲酸、草酸、甲磺酸、乙二磺酸、对甲苯磺酸、氢溴酸至HPLC小瓶中,移取0.25mL游离碱储备液加入小瓶后室温搅拌(转速为750rpm)一周。
各称取20mg(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和等摩尔比的盐酸、硫酸、马来酸、L-苹果酸、己二酸、柠檬酸、乙醇酸、丙二酸、苯甲酸、龙胆酸、1-羟基-2-萘甲酸、草酸、甲磺酸、乙二磺酸、对甲苯磺酸、氢溴酸,分别溶于0.3至0.5mL甲醇/水(9:1,v/v)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转速为750rpm)一周。
将以上浑浊样品离心分离,在50℃烘箱常压干燥2小时;澄清样品转移至5℃搅拌,若7天后仍未产生沉淀,添加适量反溶剂或转至室温下缓慢挥发,收集所得固体,制得(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盐酸盐晶型A(XRPD见图1、TGA/DSC见图2)、乙醇酸盐晶型A(XRPD见图4、TGA/DSC见图5)、马来酸盐晶型A(XRPD见图6、TGA/DSC见图7)、马来酸盐晶型B(XRPD见图6、TGA/DSC见图8)、柠檬酸盐晶型A(XRPD见图9、TGA/DSC见图10)、柠檬酸盐晶型B(XRPD见图9、TGA/DSC见图11)、丙二酸盐晶型A(XRPD见图12、TGA/DSC见图13)、对甲苯磺酸盐晶型A(XRPD见图14、TGA/DSC见图15)、甲磺酸盐晶型A(XRPD见图17、TGA/DSC见图18)、硫酸盐晶型A(XRPD见图19、TGA/DSC见图20)、硫酸盐晶型B(XRPD见图19、TGA/DSC见图21)、硫酸盐晶型C(XRPD见图19、TGA/DSC见图22)、己二酸盐晶型A(XRPD见图23、TGA/DSC见图24)、己二酸盐晶型B(XRPD见图23、TGA/DSC见图25)、L-苹果酸盐晶型A(XRPD见图26、TGA/DSC见图27)、乙二磺酸盐晶型A(XRPD见图28、TGA/DSC见图29)、苯甲酸盐晶型A(XRPD见图30、TGA/DSC见图31)、1-羟基-2-萘甲酸盐晶型A(XRPD见图32、TGA/DSC见图33)、草酸盐晶型A(XRPD见图34、TGA/DSC见图35)、龙胆酸盐晶型A(XRPD见图36、TGA/DSC见图37)、氢溴酸盐晶型A(XRPD见图38、TGA/DSC见图39),成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成盐的结果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091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101
参照实施例2-8的方法,用(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游离碱与不同的有机酸或者无机酸反应成盐,所制得的盐为磷酸盐、乙酸盐、乳酸盐、富马酸盐、琥珀酸盐、L-酒石酸盐、马尿酸盐和烟酸盐。
实施例3:(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盐酸盐的制备
称取99.8mg游离碱样品至0.7mL丙酮中,磁力搅拌得到悬浊液;量取16.5μL(36%-38%,质量浓度)盐酸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磁力搅拌2天;加入约1mg(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盐酸盐晶型A的晶种,磁力搅拌3天;离心悬浊液并测试湿样,得盐酸盐晶型B;继续搅拌过夜后,离心分离固体,50℃常压干燥2小时;收集干燥后得盐酸盐晶型B(XRPD见图1、TGA/DSC见图3)。
实施例4:(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乙醇酸盐的制备
称取99.8mg游离碱样品至1.1mL乙酸乙酯中,磁力搅拌得到悬浊液;称取14.9mg乙醇酸加入上述溶液中,磁力搅拌2天;加入约1mg乙醇酸盐晶型A的晶种,磁力搅拌3天;离心悬浊液,制得乙醇酸盐晶型A;继续搅拌过夜后,离心分离固体,50℃常压干燥2小时制得乙醇酸盐晶型A(XRPD见图4、TGA/DSC见图40)。
实施例5:(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马来酸盐的制备
称取99.6mg游离碱样品至0.8mL乙酸乙酯中,磁力搅拌得到悬浊液;称取23.5mg马来酸加入上述溶液中,磁力搅拌2天;加入约1mg马来酸盐晶型A的晶种,磁力搅拌3天;离心悬浊液得马来酸盐晶型A;继续搅拌过夜后,离心分离固体,50℃常压干燥2小时得马来酸盐晶型A(XRPD见图6、TGA/DSC见图41)。
实施例6:(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柠檬酸盐的制备
称取99.4mg游离碱样品至1.4mL乙酸乙酯中,磁力搅拌得到悬浊液;称取41.4mg柠檬酸加入上述溶液中,磁力搅拌2天;加入约1mg柠檬酸盐晶型A的晶种,磁力搅拌3天;离心悬浊液制得柠檬酸盐晶型A;继续搅拌过夜后,离心分离固体,50℃常压干燥2小时制得柠檬酸盐晶型A(XRPD见图9、TGA/DSC见图42)。
实施例7:(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丙二酸盐的制备
称取99.7mg游离碱样品至0.6mL乙酸乙酯中,磁力搅拌得到悬浊液;称取21.2mg丙二酸加入上述溶液中,磁力搅拌2天;加入约1mg丙二酸盐晶型A的晶种,磁力搅拌3天;离心悬浊液制得丙二酸盐晶型A;继续搅拌过夜后,离心分离固体,50℃常压干燥2小时制得丙二酸盐晶型A(XRPD见图12、TGA/DSC见图43)。
实施例8:(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对甲苯磺酸盐的制备
称取100.1mg游离碱样品至0.6mL四氢呋喃中,磁力搅拌得到悬浊液;称取38.4mg对甲苯磺酸加入上述溶液中,磁力搅拌2天;加入约1mg对甲苯磺酸盐晶型A的晶种,磁力搅拌3天;离心悬浊液制得对甲苯磺酸盐晶型B;继续搅拌过夜后,离心分离固体,50℃常压干燥2小时制得对甲苯磺酸盐晶型B(XRPD见图14、TGA/DSC见图16)。
实施例9:(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甲磺酸盐的制备
在50L反应釜中加入丙酮(14.2kg)、(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2.110kg,3.91mol),开启搅拌,加入金属清除剂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111
Thiol(0.147kg,0.20mol),室温搅拌1h。过滤,丙酮(4.74kg)洗涤,将滤液倒入50L反应釜中,补加丙酮(4.74kg)。将0.011kg甲烷磺酸(总甲烷磺酸质量的3%)于-20℃下缓慢滴入60mL丙酮中,将以上甲烷磺酸丙酮溶液缓慢滴入反应釜中,滴完加入(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甲磺酸盐甲磺酸盐甲磺酸盐晶种,室温搅拌1h。将剩余甲烷磺酸(0.365kg)分成4份,于-20℃下缓慢滴入丙酮(0.39kg)中,于低温下滴入反应釜中,滴完室温搅拌3h。抽滤,丙酮洗涤,滤饼60℃真空干燥12h以上,得标题化合物粗品共2.370kg,收率95.4%。
将(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甲磺酸盐甲磺酸盐甲磺酸盐粗品(2.360kg)加入20L四口烧瓶中,依次加入乙醇(5.06kg)、水(0.70kg),剧烈搅拌,升温至回流6h,关闭加热自然冷却析晶,抽滤,乙醇与水混合液洗涤滤饼,滤饼60℃真空干燥50h以上,得甲磺酸盐晶型A(XRPD见图17、TGA/DSC见图44)2.177kg,精制收率92.2%,纯度99.7%,比旋度为+35.3°。ESI-Ms m/z:540.1[M-CH3SO3H+H]+.1H NMR(500MHz,DMSO-d6):δ10.80(s,1H,重水交换后消失),9.24(br,2H,重水交换后消失),8.54-8.72(m,2H),8.46-8.47(d,1H),8.17-8.20(t,1H),7.97-7.99(d,1H),7.66-7.82(dd,1H),3.78-4.08(m,4H),2.56(s,3H),2.18-2.37(m,2H).
实施例10:(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氢溴酸盐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氢溴酸盐,不同的是将盐酸替换为氢溴酸,制得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11:(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硫酸盐的制备
参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氢溴酸盐,不同的是将盐酸替换为硫酸,制得标题化合物。
三、(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可药用盐的相关性质
实验例1:实施例2制得的新盐型的结晶、热性质研究
使用常规方法检测实施例2制得的(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盐酸盐晶型A、乙醇酸盐晶型A、马来酸盐晶型A、马来酸盐晶型B、柠檬酸盐晶型A、柠檬酸盐晶型B、丙二酸盐晶型A、对甲苯磺酸盐晶型A、甲磺酸盐晶型A、硫酸盐晶型A、硫酸盐晶型B、硫酸盐晶型C、己二酸盐晶型A、己二酸盐晶型B、L-苹果酸盐晶型A、乙二磺酸盐晶型A、苯甲酸盐晶型A、1-羟基-2-萘甲酸盐晶型A、草酸盐晶型A、龙胆酸盐晶型A、氢溴酸盐晶型A的结晶及热性质,实验结果如下:
盐酸盐晶型A(XRPD见图1)的TGA/DSC图谱(见图2)显示盐酸盐晶型A样品加热至130℃观察到1.1%的失重,进一步加热至180℃有3.6%的台阶式失重,推测为高温下脱酸所致(单盐酸盐完全脱酸理论失重为5.4%)。DSC曲线上在222.4℃(起点温度)处熔化并伴随着分解。
乙醇酸盐晶型A(XRPD见图4)的TGA/DSC结果(见图5)显示乙醇酸盐晶型A样品加热至120℃有6.2%的失重,且在DSC上162.8℃(起点温度)有熔化峰。
马来酸盐晶型A(XRPD见图6)的TGA/DSC结果(见图7)显示晶型A样品加热至130℃存在3.4%的失重,且在DSC上161.7℃(起始温度)处存在熔化峰。马来酸盐晶型B(XRPD见图6)的TGA/DSC结果(见图8)显示晶型B样品加热至120℃存在3.9%的失重,且在DSC上存在多个吸热峰。
柠檬酸盐晶型A(XRPD见图9)的TGA/DSC结果(见图10)显示样品加热至150℃存在2.8%的失重,且在198.7℃处(起始温度)观察到吸热峰,推测为熔化并伴随分解。柠檬酸盐晶型B(XRPD见图9)的TGA/DSC结果(见图11)显示样品加热至150℃存在5.7%的失重,且在72.9℃(峰值温度)和184.9℃(起点温度)有吸热峰。
丙二酸盐晶型A(XRPD见图12)的TGA/DSC结果(见图13)显示晶型A样品加热至160℃有3.7%的失重,且在DSC上199.1℃(起点温度)熔化并伴随分解。
对甲苯磺酸盐晶型A(XRPD见图14)的TGA/DSC结果(见图15)显示样品加热至150℃存在3.0%的失重,且在201.0℃和221.0℃(峰值温度)观察到吸热峰。
甲磺酸盐晶型A(XRPD见图17)的TGA/DSC结果(见图18)显示样品加热至200℃有2.6%的失重,且在DSC上284.3℃(起点温度)观察到熔化峰。
硫酸盐晶型A(XRPD见图19)的TGA/DSC结果(见图20)显示样品加热至130℃有3.8%的失重,且在DSC上83.3℃和215.2℃(峰值温度)处存在吸热峰。硫酸盐晶型B(XRPD见图19)的TGA/DSC结果(见图21)显示晶型B样品加热至120℃有6.3%的失重,且在DSC上90.7℃和155.6℃(峰值温度)处存在吸热峰。硫酸盐晶型C(XRPD见图19)的TGA/DSC结果(见图22)显示晶型C样品加热至150℃存在8.7%的失重,且在DSC上86.4和143.0℃(峰值温度)处存在吸热峰。
己二酸盐晶型A(XRPD见图23)的TGA/DSC结果(见图24)显示样品加热至130℃存在2.1%的失重,且在130~190℃和190~240℃温度区间观察到两个连续的台阶式失重,分别为12.4%和10.8%。通过比较游离碱和己二酸的分子量,推测所观察到的两个台阶式失重分别对应于脱去0.5分子己二酸的过程(理论失重分别为10.7%)。DSC曲线上在147.7℃和216.2℃处(起点温度)分别观察到尖锐的吸热峰。己二酸盐晶型B(XRPD见图23)的TGA/DSC结果(见图25)显示样品加热至120℃存在3.7%的失重。DSC曲线上在124.8℃(起点温度)、148.6℃(峰值温度)和199.2℃(起点温度)有吸热峰,136.2℃(峰值温度)观察到尖锐的重结晶放热峰。
L-苹果酸盐晶型A(XRPD见图26)的TGA/DSC结果(见图27)显示样品加热至130℃有1.8%的失重,且在81.5℃(峰值温度)和160.6℃(起点温度)观察到吸热峰。
乙二磺酸盐晶型A(XRPD见图28)的TGA/DSC结果(见图29)显示样品加热至150℃有5.7%的失重,且在114.8℃(峰值温度)和250.2℃(起点温度)存在吸热峰。
苯甲磺酸盐晶型A(XRPD见图30)的TGA/DSC结果(见图31)显示样品加热至130℃有6.9%的失重,且在DSC上154.3℃(起点温度)处存在尖锐的熔化峰。DSC曲线上100℃附近的微弱信号为基线波动所致。
1-羟基-2-萘甲酸盐晶型A(XRPD见图32)的TGA/DSC结果(见图33)显示样品加热至150℃有7.9%的失重,且在DSC上124.4℃(峰值温度)和180.1℃(起点温度)处存在吸热峰,在140.3℃(峰值温度)观察到放热峰。
草酸盐晶型A(XRPD见图34)的TGA/DSC结果(见图35)显示样品加热至130℃有8.8%的失重,且在DSC曲线上84.0℃和170.3℃(峰值温度)处存在吸热峰,其中后者伴随着样品的分解。
龙胆酸盐晶型A(XRPD见图36)的TGA/DSC结果(见图37)显示样品加热至150℃存在3.4%的失重,且在DSC曲线上72.3℃,144.8℃和232.8℃(峰值温度)处存在吸热信号,其中后者伴随着分解过程。
氢溴酸盐晶型A(XRPD见图38)的TGA/DSC结果(见图39)显示样品在180℃前有2.3%的失重,在DSC曲线上269.6℃(起始温度)处存在吸热峰。
结果显示盐酸盐晶型A、硫酸盐晶型A、马来酸盐晶型A、己二酸盐晶型A、柠檬酸盐晶型A、乙醇酸盐晶型A、丙二酸盐晶型A、甲磺酸盐晶型A、乙二磺酸盐晶型A、对甲苯磺酸盐晶型A、氢溴酸盐晶型A的结晶度高;马来酸盐晶型B、苯甲酸盐晶型A、柠檬酸盐晶型B、硫酸盐晶型B、硫酸盐晶型C、己二酸盐晶型B、1-羟基-2-萘甲酸盐晶型A、草酸盐晶型A的结晶度中;L-苹果酸盐晶型A、龙胆酸盐晶型A的结晶度低。
实验例2:实施例3-9制得的新盐型的结晶、热性质研究
使用常规方法检测实施例3-9制得的(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盐酸盐晶型B、乙醇酸盐晶型A、马来酸盐晶型A、柠檬酸盐晶型A、丙二酸盐晶型A、对甲苯磺酸盐晶型B、甲磺酸盐晶型A的结晶、热性质及成盐比,实验结果如下:
盐酸盐晶型B(XRPD见图1)的离子色谱(IC)结果表明实施例3制得的盐酸盐晶型B的摩尔比为0.84(酸/碱)。样品的HPLC纯度为99.9%。TGA/DSC(见图3)显示样品在150℃前观察到1.2%的失重,继续升温至200℃,观察到4.0%的台阶式失重,DSC曲线上在226.7℃(起点温度)有较宽的吸热峰。综合以上表征结果,推测可能为高温下脱酸所致(单盐酸盐完全脱酸理论失重为5.4%)。
乙醇酸盐晶型A(XRPD见图4)的1H NMR结果表明实施例4制得的乙醇酸盐晶型A的摩尔比为1.00(酸/碱),样品中未检测到乙酸乙酯的信号。样品的HPLC纯度为99.8%。TGA/DSC(图40)显示样品在120℃前观察到6.2%的失重,继续升温至210℃观察到11.8%的台阶式失重,DSC曲线上在162.8℃(起点温度)有熔化峰。综合以上表征结果,推测可能为高温下脱酸所致(单乙醇酸盐完全脱酸理论失重为12.4%)。
马来酸盐晶型A(XRPD见图6)的1H NMR结果表明实施例5制得的马来酸盐晶型A的摩尔比为1.02(酸/碱),样品中未检测到乙酸乙酯的信号。样品的HPLC纯度为99.9%。TGA/DSC(见图41)显示样品在130℃前观察到1.6%的失重,继续升温至210℃观察到18.1%的台阶式失重,DSC曲线上在171.8℃(起点温度)观察到熔化并伴随分解。综合以上表征结果,推测可能为高温下脱酸所致(单马来酸盐完全脱酸理论失重为17.7%)。
柠檬酸盐晶型A(XRPD见图9)的1H NMR结果表明实施例6制得的柠檬酸盐晶型A的摩尔比为1.03(酸/碱),样品中检测到微弱的乙酸乙酯的信号。样品的HPLC纯度为99.9%。TGA/DSC结果(图42)显示,样品在130℃前观察到1.5%的失重,继续升温至230℃观察到28.3%的台阶式失重,DSC曲线上观察到在195.5℃(起点温度)熔化并伴随着分解。综合以上表征结果,推测可能为高温下脱酸所致(单柠檬酸盐完全脱酸理论失重为26.3%)。
丙二酸盐晶型A(XRPD见图12)的1H NMR结果表明实施例7制得的丙二酸盐晶型A的摩尔比为1.04(酸/碱),样品中未检测到乙酸乙酯的信号。样品的HPLC纯度为99.8%。TGA/DSC数据如图43所示,结果表明样品在150℃前观察到2.4%的失重,继续升温至220℃观察到16.3%的台阶式失重,DSC曲线上观察到在199.5℃(起点温度)熔化并伴随着分解。综合以上表征结果,推测可能为高温下脱酸所致(单丙二酸盐完全脱酸理论失重为16.2%)。
对甲苯磺酸盐晶型B(XRPD见图14)的1H NMR结果表明实施例8制得的对甲苯磺酸盐晶型B的摩尔比为1.06(酸/碱),样品中未检测到四氢呋喃的信号。样品的HPLC纯度为99.9%。TGA/DSC数据(图16)显示,样品在180℃前观察到1.4%的失重,在219.3℃(起点温度)有熔化峰。
甲磺酸盐晶型A(XRPD见图17)的1H NMR结果表明实施例9制得的甲苯磺酸盐晶型A的摩尔比为0.99(酸/碱)。样品的HPLC纯度为99.7%。TGA/DSC数据(图44)显示,样品在200℃前观察到1.1%的失重,加热至285.9℃(起点温度)有熔化峰,并伴随着分解。
实验结果显示: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乙醇酸盐、马来酸盐、柠檬酸盐、丙二酸盐、对甲苯磺酸盐、甲磺酸盐中,式I化合物与盐酸的化学配比为1:0.84,式I的化合物与乙醇酸的化学配比为1:1,式I的化合物与马来酸的化学配比为1:1.02,式I的化合物与柠檬酸的化学配比为1:1.03,式I的化合物与丙二酸的化学配比为1:1.04,式I的化合物与对甲苯磺酸的化学配比为1:1.06,式I的化合物与甲磺酸的化学配比为1:0.99,式I化合物的马来酸盐、柠檬酸盐、对甲苯磺酸盐和甲磺酸盐具有较优的固态性质。
实验例3、U87-MG(IDH2-R140Q)突变细胞皮下移植瘤体内药效评价
1.实验材料
1.1受试化合物:以上实施例制备的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每个受试化合物用溶媒(2%无水乙醇:10%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151
:88%生理盐水(v/v/v))配制为相应浓度溶液。
对照化合物为WO2013/102431中公开的化合物409(参见说明书第134页),化学名为
2-methyl-l-(4-(6-(trifluoromethyl)pyridin-2-yl)-6-(2-(trifluoromethyl)pyridin-4-ylamino)-1,3,5-triazin-2ylamino)propan-2-ol(AG-221),参照WO2013/102431中描述的方法制备并通过氢谱和质谱鉴定。
1.2细胞: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购于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
过表达突变型IDH2(R140Q)的U87-MG细胞株[U87-MG(IDH2-R140Q)],由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简要步骤:
(1)将野生型IDH2亚克隆入Lenti-Puro载体(购自GenScript’s MGC library,Slot:IRAU-112-d-10;IRAT-17-b-7),通过点突变获得IDH2(R140Q)突变体,制备转染级携带有IDH2(R140Q)的重组慢病毒载体;
(2)检测病毒的滴度;
(3)使用构建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转导U87-MG宿主细胞,使用嘌呤霉素筛选稳定细胞,并通过qPCR和蛋白印迹确证IDH2(R140Q)的表达;
(4)通过有限稀释获得单克隆,并通过qPCR和蛋白印迹以及使用LC-MS检测2-羟基戊二酸(2-HG)含量来确认。
1.3试剂:MEM培养基,购自于美国Invitrogen公司;
胎牛血清(FBS),购自于美国Invitrogen公司;
胰蛋白酶,购自于美国Invitrogen公司;
2-羟基戊二酸(D-α-Hydroxyglutaric acid disodium salt,2-HG)标准品,购自于Sigma公司,Cat.No.SLBD 8946V,纯度≥95%;
非那西汀标准品(内标/IS):购自于Sigma公司,纯度≥98%;
乙腈/甲醇(色谱纯)购自Merck公司;
其余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1.4动物:
BALB/c nude mice,6-7周龄,雌性,18-22g,购自南京金莱畅公司。
1.5仪器:AB SCIEX API4500液质联用仪(LC-MS/MS),配有日本岛津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LC-30A)、美国AB质谱系统(API4500)、电喷雾离子源及Analyst 1.6.2工作站;
Milli-Q超纯水机(Millipore Inc);
TARGIN VX-II振荡器;
HITACHI CF16RXII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
Thermo电动移液器。
2.实验方法
2.1动物接种:
扩增U87-MG(IDH2-R140Q)和U87-MG细胞(野生型),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用于体内肿瘤接种。按2×106细胞量/小鼠(细胞悬液体积与Matrigel体积比为1:0.8),分别接种至每组3只小鼠身体右侧腰背部皮下。
2.2分组及给药:
无突变对照组使用U87-MG细胞株接种的裸鼠,受试化合物组和溶媒对照组使用U87-MG(IDH2-R140Q)接种的裸鼠。
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浓度的化合物溶液,给药体积为100μL/10g体重,对照组均给予相同体积的空白溶媒。
给药10天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匀浆,检测肿瘤中2-HG含量。
2.3LC-MS/MS分析条件
2.3.1色谱条件
色谱柱:Shim-pack XR-ODS 30L*2.0;流动相:乙腈-0.2%氨水,5mM乙酸铵水溶液;柱温:30℃;流速:0.4mL/min;梯度洗脱条件如下表2:
表2色谱洗脱条件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171
保留时间:tR,2-HG≈0.21min;tR,IS≈1.41min。
2.3.2质谱条件
选用大气压电离离子源(APCI),设定源参数分别为:喷雾电压(IonSprayVoltage/IS)-4500V,辅助气1(Ion Source Gas 1/GS 1,N2)55Arb,辅助气2(Ion SourceGas 2/GS 2,N2)55Arb,辅助气加热温度(Temperature/TEM)500℃,气帘气(Curtain Gas/CUR)25Arb,碰撞气(Collision Gas/CAD,N2)8Pa。
选用负离子模式(Negative)下多重离子反应监测(MRM)。2-HG的MRM参数为:母离子(Q 1Mass)为146.9Da,子离子(Q 3Mass)为129.0Da,去簇电压(DeclusteringPotential/DP)为-15.3V,碰撞电压(Collision Energy/CE)为-14.5eV。内标(IS)的MRM参数为:母离子(Q 1Mass)为178.0Da,子离子(Q3Mass)为149.0Da,去簇电压(DeclusteringPotential/DP)为-51V,碰撞电压(Collision Energy/CE)为-17eV。
2.4数据处理
经LC-MS/MS测得每组中各只动物肿瘤匀浆液2-HG浓度,计算百分比(2-HG%),计算公式如下,
2-HG%=(给药组瘤内2-HG浓度-U87-MG对照组瘤内2-HG浓度)/(U87-MG(IDH2-R140Q)对照组瘤内2-HG浓度-U87-MG对照组瘤内2-HG浓度)×100%
本发明的化合物给药后小鼠肿瘤内2-HG的相对百分含量(均值)如表3所示。
表3给药10天后瘤内2-HG%
组别 剂量(mg/kg) 2-HG%
U87-MG对照组 0
U87-MG(IDH2-R140Q)对照组 100
AG-221 25 -4
AG-221 12.5 9
AG-221 6.25 58
实施例1 6.25 -2
实验结果表明,在U87-MG(IDH2-R140Q)突变型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中,本发明的的化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抑制肿瘤内因IDH2突变导致的高水平2-HG的能力,实施例1的化合物以低剂量6.25mg/kg的剂量给药能够完全抑制2-HG至野生型对照组水平,而阳性化合物AG-221在高剂量25mg/kg才能达到相同的功效,两者剂量相差4倍。预计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好的抑制IDH2突变导致的促成肿瘤的生成和进展的作用。
实验例4、人急性髓性白血病NOD/SCID动物模型
1.实验材料
1.1受试化合物:以上实施例制备的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其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及对照化合物AG-221。每个受试化合物用溶媒(2%无水乙醇:
Figure BDA0001949604080000181
:88%生理盐水(v/v/v))配制为相应浓度溶液。
1.2细胞: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AM7577,由中美冠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提供;
1.3试剂:FITC anti-human CD45,货号304038,克隆号HI30,购自Biolegend;
1.4动物:
NOD/SCID小鼠,3-4周龄,雌性,购自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仪器: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BD;
2.实验方法
2.1动物接种:
每只小鼠按照100uL PBS中重悬2×106个细胞的量通过尾静脉接种。
2.2分组及给药:
每周取动物眼眶血,标记人CD45,检测阳性百分比,当外周血CD45+细胞比例达到5%后分组。在接种后第40天外周血CD45+细胞比例达到5%。分组后,每日一次灌胃给药,给药时间为14天。分组及给药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组别 动物数量 给药组 剂量(mg/kg)*
1 8 vehicle -
2 4 AG-221 45
3 8 AG-221 15
4 8 实施例1 45
5 8 实施例1 15
*注:动物的给药体积按照10μL/g体重进行调整。
2.3存活率和生存期的观察:
观察给药后动物的死亡率以及存活动物的生存期。给药14天后各组动物存活数量如表5所示。
表5
组别 给药组 剂量(mg/kg) 动物数量 存活动物数
1 vehicle - 8 1
2 AG-221 45 4 3
3 AG-221 15 8 6
4 实施例1 45 8 7
5 实施例1 15 8 7
实验结果表明,给药14天后,对照组动物仅有1只存活,阳性化合物AG-221高剂量(45mg/kg)组4只动物中有3只存活,阳性化合物AG-221低剂量(15mg/kg)组8只动物中有6只存活,而本发明化合物的低高剂量组均有7只动物存活。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使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治疗的小鼠生存率明显增加,实施例1的化合物45mg/kg以及15mg/kg剂量组动物存活率均略高与AG-221。本发明化合物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生存率。
实验例5、化合物口服暴露量评价
受试化合物:以上实施例制备的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或其水合物、溶剂合物或结晶。每个化合物用0.5%的CMCNa配制为混悬溶液,口服给药剂量以游离碱计为15mg/kg。
雄性SD大鼠,SPF级,购自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体重190-220g。
口服给药后于15,30min,1,2,6,10,24h自眼眶静脉丛采血于肝素化EP管中,暂置于碎冰上,离心取血浆处理后,使用LC-MS/MS进行检测,将测得的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绘制成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受试化合物 T<sub>1/2</sub>(h) Cmax(ng/ml) AUC(h*ng/ml)
实施例1 13.3 683.3 11873.1
实施例3 18.0 1310.0 24144.6
实施例8 23.6 1236.7 23106.8
实施例9 23.1 1376.7 25816.8
实施例10 20.2 1220.0 21590.1
实施例11 15.5 1085.7 18632.6
结果以平均值表示(n=3)
以上结果表明,式I化合物在成盐后显著提高在混悬给药情况下的动物口服体内暴露量,尤其是式I化合物的甲磺酸盐、式I化合物的对甲苯磺酸盐、式I化合物的盐酸盐以及式I化合物的氢溴酸盐的Cmax以及AUC均较游离碱提高一倍。
尽管以上已经对本发明作了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并不限于上文所作的详细描述,而应归属于权利要求书。

Claims (10)

1.式I所示的(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的可药用盐,
Figure FDA0003247059270000011
其中所述的可药用盐为马来酸盐、柠檬酸盐、乙醇酸盐、丙二酸盐、盐酸盐、硫酸盐、氢溴酸盐、甲磺酸盐或对甲苯磺酸盐,(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与盐酸、硫酸、氢溴酸、马来酸、柠檬酸、乙醇酸、丙二酸、甲磺酸或对甲苯磺酸的化学配比为1:0.1至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药用盐,其中(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与盐酸、硫酸、氢溴酸、马来酸、柠檬酸、乙醇酸、丙二酸、甲磺酸或对甲苯磺酸的化学配比为1:0.5至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药用盐,其中(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与盐酸、硫酸、氢溴酸、马来酸、柠檬酸、乙醇酸、丙二酸、甲磺酸或对甲苯磺酸的化学配比为1:0.8至1:1。
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药用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与酸反应成盐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成盐反应在有机溶剂或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碳原子数小于6的醇类、酮类、酯类、醚类、腈类溶剂和呋喃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0.5至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0.8至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S)-3-(三氟甲基)-1-(4-(6-(三氟甲基)吡啶-2-基)-6-(2-(三氟甲基)吡啶-4-氨基)-1,3,5-三嗪-2-基)吡咯烷-3-醇与酸的摩尔比为1:0.9至1:2。
9.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药用盐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0.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药用盐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910047211.3A 2018-01-19 2019-01-18 三嗪类idh抑制剂的可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0546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12597 2018-01-19
CN201810051259 2018-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4614A CN110054614A (zh) 2019-07-26
CN110054614B true CN110054614B (zh) 2021-12-28

Family

ID=67316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7211.3A Active CN110054614B (zh) 2018-01-19 2019-01-18 三嗪类idh抑制剂的可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46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92906A1 (en) * 2018-11-02 2020-05-07 Celgene Corporation Co-crystals of 2-methyl-1 -[(4-[6-(trifluoromethyl)pyridin-2-yl]-6-{[2-(trifluoromethyl) pyridin-4-yl]amino}-1,3,5-triazin-2-yl)amino]propan-2-o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WO2021057975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突变型idh2抑制剂及其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7347A1 (en) * 2015-05-07 2016-11-10 Teligene Lt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s idh2 inhibitors
WO2017016513A1 (zh) * 2015-07-30 2017-02-02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5-三嗪衍生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7207469A (zh) * 2015-10-21 2017-09-26 纽弗姆制药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氘代化合物以及其组合物和方法
WO2018014852A1 (zh) * 2016-07-21 2018-01-25 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异柠檬酸脱氢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9265444A (zh) * 2017-07-17 2019-01-25 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取代的三嗪类idh抑制剂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7347A1 (en) * 2015-05-07 2016-11-10 Teligene Lt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s idh2 inhibitors
WO2017016513A1 (zh) * 2015-07-30 2017-02-02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5-三嗪衍生物及其使用方法
CN107207469A (zh) * 2015-10-21 2017-09-26 纽弗姆制药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氘代化合物以及其组合物和方法
WO2018014852A1 (zh) * 2016-07-21 2018-01-25 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异柠檬酸脱氢酶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9265444A (zh) * 2017-07-17 2019-01-25 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取代的三嗪类idh抑制剂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4614A (zh) 2019-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09667B1 (ko) 돌연변이-아이소시트레이트 탈수소효소 저해제로서의 피리딘-2(1h)-온 퀴놀린 유도체
US7863278B2 (en) Isethionate salt of a selective CDK4 inhibitor
JP6772360B2 (ja) イソクエン酸デヒドロゲナーゼ阻害剤としての化合物、及びその応用
TWI722004B (zh) 1,3,5-三嗪衍生物及其使用方法
EP3194375B1 (en) Phenyl quinolinone derivatives as mutant-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s
TWI804933B (zh) 用作cdk7激酶抑制劑的化合物及其應用
AU2011311814B2 (en) Substituted pyridazine carboxamide compounds
JP2011515370A (ja) 4−アミノ−5−フルオロ−3−[5−(4−メチルピペラジン−1−イル)−1h−ベンズイミダゾール−2−イル]キノリン−2(1h)−オン乳酸塩の結晶形態及び2つの溶媒和物形態
AU2016303614A1 (en) Methods of preparing 6-(aryl or heteroaryl)-1,3,5-triazine-2,4-diols and 6-(aryl or heteroaryl)-1,3,5-triazine-2,4-diamines
CN110054614B (zh) 三嗪类idh抑制剂的可药用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5444B (zh) 取代的三嗪类idh抑制剂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应用
WO2021160087A1 (zh) 喹啉基膦氧化合物及其组合物和用途
CN110054615B (zh) 三嗪类idh抑制剂甲磺酸盐的晶型
CN110054617A (zh) 三嗪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0051673B (zh) 一种包含三嗪类idh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WO2022083706A1 (zh) FXIa抑制剂化合物的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
WO2019001307A1 (zh) 一种酰胺类化合物及包含该化合物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0054616B (zh) 三嗪类idh抑制剂的制备方法
WO2022002100A1 (zh) 新型苯并咪唑化合物
JP2023527204A (ja) 3,4-ジヒドロイソキノリン系化合物及びその使用
WO2023174235A1 (zh) 突变型idh1和idh2抑制剂及其应用
EP4286385A1 (en) Novel maleate of triazolopyrazine derivative, composition, use metho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EP4036086A1 (en) Heterocyclic derivative and use thereof
CN116063292A (zh) 一种含氮化合物、其中间体、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TW202146406A (zh) 新型吡嗪化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