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3001A - 打入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打入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3001A
CN110053001A CN201910048652.5A CN201910048652A CN110053001A CN 110053001 A CN110053001 A CN 110053001A CN 201910048652 A CN201910048652 A CN 201910048652A CN 110053001 A CN110053001 A CN 110053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driver
piston
compressed air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86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裕
结城隆司
木村光宏
高桥靖典
栗田就平
渡边英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076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0629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075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0415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075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3132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224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4386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224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9168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224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8354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266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4744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53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30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8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08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8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 B25C1/1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generated by detonation of a cartridge
    • B25C1/1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generated by detonation of a cartridge acting on an intermediate plunger or anv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8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 B25C1/1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generated by detonation of a cartridge
    • B25C1/18Details and accessories, e.g. splinter guards, spall minim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9/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fluid-pressure drive, i.e. driven directly by fluids, e.g. having several percussive tool bit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B25D9/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9/10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comprising a built-i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3/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 F02B63/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pumps, hand-held tools or electric generators; Portable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engine-driven devices for hand-held too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9/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 F01L9/1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ctuated non-mechanically by fluid means, e.g. hydraul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入工具,在利用燃料及空气的打入工具中,通过可靠地进行扫气而进行稳定的打入动作。打入工具具备:燃烧室,被供给燃料及压缩空气;汽缸,以能够使活塞移动的方式收纳上述活塞,上述活塞由对填充在燃烧室中的由燃料及空气构成的混合物进行点火后的燃烧压力进行驱动;阀,用于对向燃烧室内供给压缩空气的路径进行开闭;及控制部,在判断为活塞的复位已完成的情况下,控制阀以向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Description

打入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入工具。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出紧固件的打入工具。
背景技术
以往,利用由燃料和空气构成的混合物的打入工具得到广泛普及。在这种打入工具中,构成为在燃烧室中生成由燃料和空气构成的混合物之后,使混合物点火并燃烧而产生高压的燃烧压力来驱动汽缸内的活塞,并通过与活塞一体形成的打入器来击打并打出被供给到机头的钉。
在通常的打入工具中,在打入动作之后,一部分废气残留在燃烧室内。当在燃烧室内残留有废气的状态下进行下一次打入动作时,存在会使下一次的打入输出和燃烧室内的混合物的着火性能下降这样的问题。因此,以往,在打入动作之后实施将燃烧室内的废气向外部排出的扫气。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打入工具,在活塞/打入器移动时,利用处于活塞/打入器的下方的一部分空气来使排气阀工作,由此将来自燃烧室的燃烧生成物(废气)向大气中排出。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内燃式冲击工具,在通过触发器的拉动而使可燃气体流入到爆炸室之后,通过进一步拉动触发器而将加压空气供给到爆炸室,并在爆炸室内生成由可燃气体和加压空气构成的混合气体。另外,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内燃式紧固件打入工具,在随着手动扳机的工作而使多个凸轮旋转,由此将机体燃料导入到燃烧室内之后,将气体氧化剂导入到燃烧室内而形成氧化剂和燃料的混合物。
作为打入工具,已知通过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压力来打出紧固件的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和通过压缩空气来使活塞工作而打出紧固件的气压式打入工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及4)。
这样的打入工具根据目的而设定输出,通过提高输出来实现对于较硬的材质的打入。例如,如果利用对可燃性气体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时的燃烧压力来打出紧固件,则能够通过压缩空气具有的能量和由燃烧气体带来的热能而获得较大的输出(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285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1-587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4567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191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入工具中,设想了在活塞复位时进行扫气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向活塞吹送的空气而阻碍活塞的动作,因,活塞的复位延迟或者活塞未返回到初始位置。由此,存在活塞成为障碍而无法供给新的钉或者无法稳定地实施下一次打入动作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燃料及空气的打入工具中,能够通过可靠地进行扫气而进行稳定的打入动作的打入工具。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2所记载的打入工具中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即,在打入工具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具体而言,在向打入工具的燃烧室供给的空气的压力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或者在由于打入工具的连续使用而工具温度过度上升的情况下,存在超出打入工具的耐久度这样的问题。由此,存在打入工具会发生破损或者由于打入工具的动作不良而无法稳定地向被打入部件打入钉这样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燃料及压缩空气的打入工具中,能够进行稳定的打入动作的打入工具。
另外,在提高了打入工具的输出的情况下,打入时的反作用和冲击也变大,因此对把持工具的作业者的手的负担也变大。在以往的打入工具中,通过卷绕在把手上的橡胶等来减少振动,但在冲击较大的情况下,存在缓冲性能不充分这样的问题。另外,有时由于较大的冲击传递到设于把手等的开关而使开关发生误工作或破损。
另外,以往的高能量的打入工具通过利用金属一体形成主体与把手来提高刚性,因此存在重量变重而操作性较差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且能够充分地缓冲传递到把手的冲击的打入工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打入动作完成之后进行燃烧室内的扫气,因此能够防止活塞的复位不良,能够实现打入动作的稳定化。
根据本发明,在检测到打入工具的机构部的异常的情况下使机构部的动作停止,因此能够避免不稳定的状态下的打入。由此,能够实现打入动作的稳定化。
本发明如上所述,输出部与把手以相互能够移动的方式设有间隙地连接,因此在输出部工作时,输出部与把手相对地移动。并且,由于在间隙中配置有弹性部件,因此能够利用弹性部件来承受输出部与把手相对移动时的冲击。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抑制作用于把手的冲击振动。通过抑制作用于把手的冲击振动,能够减轻作用于作业者的负担,并且能够防止设于把手的开关发生误工作和破损。
另外,能够抑制作用于把手的冲击振动,因此能够以塑料等重量轻的材料构成把手。由此,能够使打入工具轻量化,能够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的立体图。
图2是打入工具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打入工具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4是示出打入工具的打入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打入工具的打入动作时的各装置的时序图(其1)。
图6是打入工具的打入动作时的各装置的时序图(其2)。
图7是打入工具的打入动作时的各装置的时序图(其3)。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的扫气动作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打入工具的其他扫气动作的流程图(其1)。
图10是示出打入工具的其他扫气动作的流程图(其2)。
图11是示出打入工具的其他扫气动作的流程图(其3)。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的异常检测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打入工具的侧视图。
图14是打入工具的侧视剖视图(在由输出部的轴与把手的轴确定的平面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
图15是打入工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16是示出打入工具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第一连接部附近的局部剖切立体剖视图。
图18是A-A线(参照图13)剖视图。
图19(a)是B-B线(参照图18)局部剖视图,图19(b)是X部放大图。
图20(a)是C-C线(参照图18)局部剖视图,图20(b)是Y部放大图。
图21(a)是D-D线(参照图18)局部剖视图,图21(b)是Z部放大图。
图22是E部(参照图13)放大图。
图23是E部(参照图13)放大图,图23(a)是主体外壳上移时的图,图23(b)是主体外壳下移时的图。
图24是E部(参照图13)放大图,图24(a)是主体外壳向后方移动时的图,图24(b)是主体外壳向前方移动时的图。
图25是变形例的打入工具的侧视剖视图(部分地省略主体外壳等)。
图26是F部(参照图25)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适当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存在扩大附图的尺寸比例而与实际的比例不同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打入工具10的结构例]
图1及图2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0的结构的一例。另外,在图1及图2中,将钉的打入方向设为下方,将其相反侧设为上方。另外,在图1及图2中,将工具主体12侧设为前方,将蓄电池70侧设为后方,将接触臂52侧设为下方,将汽缸盖30侧设为上方。另外,在与打入工具10的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以前方向为基准时的右侧设为打入工具10的右侧,并且将左侧设为打入工具10的左侧。
如图1及图2所示,打入工具10是向木材、石膏板、钢板,混凝土等被打入部件打入钉、卡钉、销等紧固件的工具,且具备:工具主体12、机头50、接触臂52、把手60、触发器62、蓄电池安装部68、气体容器收纳部64及钉匣54。
工具主体12由细长的大致圆筒形状构成,在工具主体12的内部收纳有进行打入动作的驱动机构20。
驱动机构20具有:汽缸22、顶阀24、套筒26、弹簧28、汽缸盖30、活塞34及打入器36。
汽缸22由具有比工具主体12小的直径的圆筒形状构成,且配置在工具主体12的内侧。在汽缸22内的上部侧设有供燃料及压缩空气分别填充的燃烧室32。燃烧室32是由汽缸22的内周面、套筒26的外周面及套筒26的下表面部划分出的空间部。
活塞34配置在汽缸22的内侧且套筒26的下方侧处即初始位置,能够伴随着在将填充在燃烧室32内的由燃料及压缩空气构成的混合物点火时产生的燃烧压力,而在汽缸22中沿着上下方向上滑动。在此,活塞34的初始位置是指,在汽缸22内活塞34与套筒26的下表面接触的位置,是通过对燃烧室32内的混合物进行点火时的燃烧压力而使活塞34在汽缸22内向下方移动之前的停止位置。打入器36一体地形成于活塞34的下端部,伴随着活塞34的移动而在机头50中移动,从而将从钉匣54供给的钉向被打入部件打入。
套筒26由圆筒体构成,配置在燃烧室32内。在套筒26的底面部设有与活塞34的上部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部26a。在套筒26的圆筒部的下端设有将燃烧室32与第一开口部26a连通的第二开口部26b。
顶阀24由上端开口且下端被堵住的圆筒体构成,配置在套筒26的内侧且活塞34的上方侧处。在顶阀24的外周部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有用于对顶阀24与套筒26的间隙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38、39。密封部件38比密封部件39更向径向突出。顶阀24构成为能够利用燃烧室32中的混合物燃烧时产生的燃烧压力而在套筒26内沿着上下方向移动,以使燃烧压力能够经由第一开口部26a及第二开口部26b而从燃烧室32内向配置有活塞34的汽缸22内流入。
弹簧28由压缩弹簧构成,配置在顶阀24的内侧且与打入器36配置在同轴上。弹簧28的上端与汽缸盖30抵接且下端与顶阀24的底面部抵接,对顶阀24向下方侧施力。
汽缸盖30以堵住燃烧室32的上端开口的方式安装于汽缸22的上端部。在汽缸盖30上分别设有用于向燃烧室32内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口(省略图示)及用于向燃烧室32内喷射压缩空气的空气喷射口(省略图示)。
燃料喷射阀130对燃料软管132的流路进行开闭,控制燃料向燃烧室32内的供给量。燃料喷射阀130设置在燃料软管132的中途,并且配置在汽缸22的上部后方侧。燃料软管132的一端部与汽缸盖30的燃料喷射口连接,燃料软管132的另一端部与气体容器收纳部64连接。
空气喷射阀140对空气软管142的流路进行开闭,控制压缩空气向燃烧室32内的供给量。空气喷射阀140设置在空气软管142的中途,并且配置在汽缸22的上部后方侧,在燃料喷射阀130的图1中的左侧并列地配置。通过将空气喷射阀140与燃料喷射阀130并列地配置,能够实现打入工具10整体的小型化。另外,在把持把手60时不受妨碍。另外,将燃料喷射阀130和空气喷射阀140配置在汽缸22上方的燃烧室32附近,因此燃料、压缩空气填充到燃烧室32内时的响应较好。空气软管142的一端部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连接,空气软管142的另一端部与空气塞144连接。在空气塞144连接有例如空气压缩机或储存压缩空气的空气罐等,构成为能够从打入工具10的外部向燃烧室32内取入压缩空气。
机头50一体地形成在工具主体12的下端部。在机头50的中心设有沿着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与汽缸22内连通的射出口51。射出口51对打入器36(活塞34)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引导。
接触臂52安装在机头50的前端外周部,构成为在按压于被打入部件时能够相对于机头50而相对地向上方移动。当接触臂52通过按压动作而移动到预定位置时,触发器62的操作变得有效。
把手60由作业者易于把持的大致圆柱状构成,从工具主体12的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侧面部朝着后方侧延伸设置。蓄电池安装部68设于把手60的后端部。在蓄电池安装部68中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蓄电池70。作为蓄电池70,例如能够使用电压为14.4V的锂电池等内置有二次电池的蓄电池。
触发器62是用于作业者对钉的打入动作进行操作的部位,以向把手60的前方下表面侧且钉匣54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气体容器收纳部64配置在把手60与钉匣54之间,从工具主体12的侧面部与把手60大致并行地延伸设置。在气体容器收纳部64中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燃料容器。
钉匣54安装在机头50的后部侧,构成为能够装填多个钉。钉匣54构成为与机头50的射出口51连通,并能够向机头50供给钉。
[打入工具10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打入工具10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如图3所示,打入工具10具备用于控制工具整体的动作的控制部100。控制部100具有:CPU、ROM及RAM。CPU通过将存储于ROM的程序在RAM展开并执行,来实现包含燃料及压缩空气的喷射定时的控制在内的预定的打入动作。更具体而言,控制部100执行如下的控制:在通过接触臂52向被打入部件的按压而使接触开关110接通时使燃料的喷射开始,在通过触发器62的操作而使触发器开关112接通之后使压缩空气的喷射完成。
在控制部100与接触开关110、触发器开关112、燃料容器检测开关114、温度传感器116、压力传感器118、120、燃料喷射阀130、空气喷射阀140、火花塞150及向控制部100等供给电力的蓄电池70分别连接。另外,在构成为不使用温度传感器116及压力传感器118、120的情况下,也能够省略它们而构成打入工具10。
接触开关110经由连杆部件而与接触臂52连接,当通过接触臂52向被打入部件的按压而相对于机头50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接通,并向控制部100输出表示接触臂52接通的接通信号。
触发器开关112设于触发器62附近,伴随着作业者对触发器62的牵拉操作而接通,并向控制部100输出表示触发器62接通的接通信号。
燃料容器检测开关114设于气体容器收纳部64的入口侧,当燃料容器安装于气体容器收纳部64时接通,并向控制部100输出表示安装有燃料容器的接通信号。
温度传感器116例如设置在燃烧室32内或燃烧室32附近。温度传感器116对工具主体12内的机械温度或打入工具10周边的环境温度进行检测,并向控制部100输出这些温度信息。
压力传感器118例如设置于在空气塞144与空气喷射阀140之间延伸设置的空气软管142。压力传感器118检测空气塞144是否与压缩机等空气源连接或者检测从压缩机等空气源供给的气压是否无异常,并向控制部100供给这些压力信息。
压力传感器120例如设置于燃烧室32内或在燃烧室32与空气喷射阀140之间延伸设置的空气软管142。压力传感器120对燃烧室32内的空气填充压力的异常进行检测,并向控制部100供给检测到的压力信息。也可以在燃烧室32与压力传感器120之间设有单向阀(未图示)。
燃料喷射阀130基于从控制部100供给的驱动信号而进行工作(开闭),来向燃烧室32内供给填充在阀内的计量室中的燃料。
空气喷射阀140基于从控制部100供给的驱动信号而进行工作(开闭),来向燃烧室32内喷射预定量的压缩空气。
点火单元的点火装置开关152基于从控制部100供给的控制信号而接通,并通过使火花塞150点火而使填充在燃烧室32内的混合物燃烧。
[打入工具10的动作例]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打入工具10打入时的控制部100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0中,控制部100判断是否触发器开关112断开且通过接触臂52向被打入部件的按压而接触开关110成为接通。控制部100在接触开关110及触发器开关112断开的情况下,继续监视接触开关110等的状态。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断为触发器开关112断开且接触开关110接通时,进入步骤S110。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100向燃料喷射阀130输出接通信号而使燃料喷射阀130工作并打开,并经过了预定时间后将燃料喷射阀130关闭。由此,向燃烧室32内喷射预定量的燃料。当步骤S110结束时,进入步骤S120。
在步骤S120中,控制部100判断是否由于接触臂52离开被打入部件而接触开关110断开,也就是说判断接触开关110是否为接通状态。控制部100在接触开关110继续接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0。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接触开关110断开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70。
在步骤S130中,控制部100判断接触开关110及触发器开关112这两方是否接通。控制部100在判断为接触开关110及触发器开关112中的至少一个开关断开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20。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断为接触开关110及触发器开关112这两方接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0。
在步骤S140中,控制部100向空气喷射阀140输出接通信号,使空气喷射阀140工作而打开,经过了预定时间后将空气喷射阀140关闭。由此,向燃烧室32内喷射预定量的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的喷射而燃烧室32内被搅拌,生成了由燃料及压缩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向燃烧室32内依次喷射燃料、压缩空气,因此燃料和压缩空气在燃烧室32内均匀地混合。由此,燃烧室32内的混合比不会偏向一方,因此能够防止产生异常的燃烧。当步骤S140结束时,进入步骤S150。
在步骤S150中,控制部100在进行混合物的点火之前,还判断接触开关110及触发器开关112这两方是否接通。控制部100在判断为接触开关110及触发器开关112这两方未接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70。在步骤S180中,如上所述地,控制部100执行用于将残留在燃烧室32内的燃料和混合物向外部排出的扫气。
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断为接触开关110及触发器开关112这两方接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60。
在步骤S160中,控制部100通过启动点火装置开关152而使火花塞150产生火花,使填充在燃烧室32内的混合物燃烧。由此,顶阀24打开,通过从燃烧室32流入的燃烧压力而使活塞34在汽缸22内进行往复移动,而进行打入动作。当步骤S160结束时,进入步骤S170。
在步骤S170中,控制部100判断是否检测到接触开关110断开且活塞34复位、或者接触开关110和触发器开关112断开且活塞34复位、或者触发器开关112断开且复位。活塞34的复位例如能够根据是否从触发器62的接通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来判断,或者根据是否从向点火装置开关152输出火花信号起经过了预定时间等来判断。控制部100进行监视直到满足这些条件中的任一个条件为止。
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断为接触开关110断开且活塞34复位到初始位置等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80。在步骤S180中,控制部100执行用于将残留在燃烧室32内的燃料(混合物)或燃烧后的废气从燃烧室32内向外部排出的扫气。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复执行这样的处理。另外,若在满足步骤S170的条件之后不立刻执行步骤S180,而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后实施步骤S180(扫气),则在扫气开始之前一定程度上排出残留在燃烧室32内的燃料或废气,能够抑制用于扫气的空气的消耗量。
[打入工具10的动作时的时序图]
图5示出本发明的打入工具10的打入动作时的各装置的时序图的一例。
如图5所示,在时刻t1下,当通过作业者将燃料容器66安装于气体容器收纳部64时,燃料容器检测开关114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燃料容器检测开关114接通。
在时刻t2下,当通过作业者将接触臂52按压于被打入部件时,接触臂52相对于机头50而相对地向上方移动,接触开关110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由此接触开关110接通。
当接触臂52在时段p1期间持续接通时,在时刻t3下,向燃料喷射阀130输出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由此,燃料喷射阀130打开,从汽缸盖30的燃料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喷射通过预先计算而求出的喷出时间的燃料。
在时刻t4下,向燃料喷射阀13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由此,燃料喷射阀130关闭,燃料从汽缸盖30的燃料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的喷射停止。
在时刻t5下,当在接触臂52接通的状态下通过作业者对触发器62进行了牵拉操作时,触发器开关112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触发器开关112接通。
当接触开关110及触发器开关112这两方在时段p2期间持续接通时,在时刻t6下,向空气喷射阀14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由此,空气喷射阀140打开,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喷射与设定的输出能量对应的喷出时间的压缩空气。另外,输出能量能够通过设于蓄电池安装部68附近的开关来选择弱、中、强之中的任一个等级。
在时刻t7下,向点火装置开关152供给的驱动信号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开始对火花塞150的电压的升压。在时刻t9下,火花塞150的直到放电电压为止的升压完成,对燃烧室32内的混合物进行点火。点火的定时考虑火花塞150的直到放电电压为止的升压时间来设定,并且设定成能够在压缩空气的喷射结束之后立刻对燃烧室32内的混合物进行点火而开始进行打入动作。
在时刻t8下,当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空气喷射时间时,供给到空气喷射阀140的驱动信号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由此,空气喷射阀140关闭,压缩空气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的喷射停止。
在时刻t9下,对燃烧室32内的混合物进行点火。由此,在压缩空气的喷射结束之后立刻使燃烧室32内的混合物燃烧,利用在其燃烧时产生的燃烧压力来使顶阀24打开,并通过使其燃烧压力流入汽缸22内而使活塞34在汽缸22内向下方移动,从而进行打入动作。
在时刻t10下,当钉向被打入部件的打入完成且作业者的手指离开了触发器62时,触发器开关112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触发器开关112断开。
在时刻t11下,当接触臂52离开被打入部件并返回到初始位置(前端从机头50突出的位置)时,接触开关110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接触开关110断开。
在接触开关110断开之后的时刻t12下,向空气喷射阀14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由此,空气喷射阀140打开,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喷射预先设定的喷出时间的压缩空气,从而实施用于排出燃烧室32内的废气的扫气。扫气优选在活塞34的复位完成而停止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以避免影响活塞34的复位动作。喷射压缩空气的扫气有可能妨碍活塞34的复位动作,但如果活塞34的复位可靠地完成的话,则不会对活塞34的复位造成影响。另外,如果是在活塞34的复位完成之后,则待对废气进行扫气的容积减少。由此,能够削减扫气所需的时间和喷出的压缩空气的量。此外,如果待进行扫气的容积减少,则还能够降低废气残留的可能性,由此能够减少废气对接下来的打入动作的影响。
另外,扫气也能够在上述定时以外的定时实施。例如,也可以是,在由温度传感器116测定出的燃烧室32内的温度超过预先设定的基准温度的情况下,通过对空气喷射阀140进行开闭控制而使压缩空气喷射到燃烧室32内,来执行使燃烧室32内及其周围自动地冷却的冷却模式。基准温度能够使用预先设定的数值或者由作业者设定任意的数值。另外,也可以是,将用于选择冷却模式的操作部设于打入工具10,并由作业者手动地执行冷却模式。也就是说,也可以是,能够通过作业者在任意的定时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向燃烧室32内喷射压缩空气。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通过接触臂52的操作来喷射燃料之后通过触发器62的操作来喷射压缩空气,因此与通过触发器62的操作而依次喷射燃料及压缩空气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从触发器62的接通到钉的打入为止的时间,能够提高打入工具10的触发器响应。
另外,通过使压缩空气的喷射开始与触发器62的操作联动,而即使在为了定位而重新放入接触臂的情况下,也无需消耗空气,因此能够抑制无用的空气消耗,能够提高作业量。另外,由于在接触臂52接通的情况下不进行压缩空气的喷射,而在触发器62接通之后使压缩空气的喷射完成,在仅进行接触臂52的操作的情况下,未向燃烧室32内供给燃烧所需的压缩空气,即使燃料(气体)的浓度升高,也能够防止在燃烧室32内产生规定以上的燃烧压力。由此,能够实现基于燃烧压力的稳定的打入力的稳定化及能够确保打入工具10的耐久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接触开关110接通时向燃烧室32内喷射燃料,接着在触发器开关112接通时向燃烧室32内喷射压缩空气,因此能够通过向燃烧室32内喷射的压缩空气来搅拌燃烧室32内的燃料。由此,燃料与压缩空气均匀地混合,因此能够提高打入动作的点火时的燃烧效率。
另外,由于考虑火花塞150的放电电压即电压升压的时间地设定火花塞150的点火定时,因此能够在最适当的定时(压缩空气的喷射结束紧后)进行燃料的点火。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燃料效率及触发器响应。
此外,出于使输出能量可变等的理由,即使在调整了压缩空气的喷射时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压缩空气的喷射结束紧后相应地在最适当的定时进行燃料的点火,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及触发器响应。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接着,对在接触开关110接通之后进行燃料的喷射及压缩空气的喷射这两方的情况下的控制的一例进行说明。图6示出本发明的打入工具10的打入动作时的第二时序图的一例。
如图6所示,在时刻t1下,当通过作业者将接触臂52按压于被打入部件时,接触臂52相对于机头50而相对地向上方移动,接触开关110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接触开关110接通。
当接触臂52持续接通了预定的时间时,在时刻t2下,向燃料喷射阀130输出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由此,燃料喷射阀130打开,从汽缸盖30的燃料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喷射通过预先计算而求出的喷出时间的燃料。
在时刻t3下,向燃料喷射阀13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由此,燃料喷射阀130关闭,燃料从汽缸盖30的燃料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的喷射停止。
在时刻t4下,向空气喷射阀14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由此,空气喷射阀140打开,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喷射与设定的输出能量对应的喷出时间的压缩空气。
在时刻t5下,当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空气喷射时间时,向空气喷射阀14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由此,空气喷射阀140关闭,压缩空气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的喷射停止。
在时刻t6下,当在接触臂52接通的状态下通过作业者对触发器62进行了牵拉操作时,触发器开关112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触发器开关112接通。
在时刻t7~t8下,向点火装置开关152供给的驱动信号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火花塞150点火。由此,进行打入动作。
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以接触开关110的接通为触发来进行控制,以进行燃料的喷射及压缩空气这两方的喷射。通过这样的控制,也能够在触发器62接通之后的、压缩空气的喷射之后立刻进行打入动作,因此,能够缩短从触发器62的接通到钉的打入为止的时间,能够提高打入工具10的操作性。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接着,对将压缩空气的喷射分成两次而分割地进行的情况下的控制的一例进行说明。图7示出本发明的打入工具10的打入动作时的各装置的时序图的一例。
如图7所示,在时刻t1下,当通过作业者将接触臂52按压于被打入部件时,接触臂52相对于机头50而相对地向上方移动,接触开关110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由此接触开关110接通。
当接触臂52持续接通了预定时间时,在时刻t2下,向燃料喷射阀130输出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由此,燃料喷射阀130打开,从汽缸盖30的燃料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喷射通过预先计算而求出的喷出时间的燃料。
在时刻t3下,向燃料喷射阀13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由此,燃料喷射阀130关闭,燃料从汽缸盖30的燃料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的喷射停止。
在时刻t4下,向空气喷射阀14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由此,空气喷射阀140打开,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进行第一次的压缩空气的喷射。例如,在第一次的压缩空气的喷射中,进行整体喷射时间中的1/4时间的喷射。
在时刻t5下,当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空气喷射时间时,向空气喷射阀14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由此,空气喷射阀140关闭,压缩空气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的喷射停止。
在时刻t6下,当在接触臂52接通的状态下通过作业者对触发器62进行了牵拉操作时,触发器开关112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触发器开关112接通。
在时刻t7下,向空气喷射阀14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由此,空气喷射阀140打开,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进行第二次的压缩空气的喷射。例如,在第二次的压缩空气的喷射中,进行整体喷射时间中的剩余的3/4时间的喷射。
在时刻t8下,当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空气喷射时间时,向空气喷射阀14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由此,空气喷射阀140关闭,压缩空气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的喷射停止。
在时刻t9~t10下,向点火装置开关152供给的驱动信号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火花塞150接通。由此,进行打入动作。
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以在接触开关110接通时进行第一次的压缩空气的喷射,并在触发器开关112接通时进行第二次的压缩空气的喷射的方式进行控制。通过这样的控制,也能够在触发器62接通之后、压缩空气的喷射之后立刻进行打入动作,因此,能够缩短从触发器62的接通到钉的打入为止的时间,能够提高打入工具10的操作性。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打入工具10的扫气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关于打入工具10的基本结构及动作,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因此对共通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打入工具10的动作时的时序图]
图8示出本发明的打入工具10的打入动作时的各装置的时序图及燃烧室32内的压力变动的曲线图。另外,在曲线图中,纵轴为压力,横轴为时间。
如图8所示,在时刻t1下,当通过作业者将接触臂52按压于被打入部件时,接触臂52相对于机头50而相对地向上方移动,接触开关110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接触开关110接通。
当接触开关110接通时,向燃料喷射阀130输出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由此,燃料喷射阀130打开,从汽缸盖30的燃料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喷射燃料。在时刻t2下,向燃料喷射阀13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由此,燃料喷射阀130关闭,燃料从汽缸盖30的燃料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的喷射停止。
在时刻t3下,当在接触臂52接通的状态下通过作业者对触发器62进行了牵拉操作时,触发器开关112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触发器开关112接通。
当接触开关110及触发器开关112这两方接通时,向空气喷射阀14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由此,空气喷射阀140打开,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喷射压缩空气。
在时刻t4~t5下,点火装置开关152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点火装置开关152接通。由此,对火花塞150的电压的升压开始。
在时刻t6下,当经过了预先设定的空气喷射时间时,向空气喷射阀14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高电平切换成低电平。由此,空气喷射阀140关闭,压缩空气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的喷射停止。
关于燃烧室32内的压力,如图8的曲线图所示,当向燃烧室32内喷射压缩空气时,燃烧室32内的压力伴随着压缩空气的喷射量而逐渐上升。
在时刻t4下当点火装置开关152接通时,在时刻t7下,火花塞的直到放电电压为止的升压完成,对燃烧室32内的混合物进行点火。由此,由于燃烧室32内的混合物燃烧而压力急剧地增加,在表示其燃烧压力的峰值的时刻t8下顶阀24打开,利用其燃烧压力而活塞34在汽缸22内向下方移动。伴随着活塞34的移动,开始进行燃烧室32内和汽缸22内(活塞34上方)的燃烧气体的排出。
在时刻t8以后,由于燃烧压力流入到汽缸22内而燃烧室32内的压力急剧地减少。
在时刻t9附接,活塞34触达而对被打入部件进行打入动作。此时,在打入工具10中产生冲击,随之燃烧室32内的压力上下振动。
在时刻t10下,活塞34在汽缸22内向上方移动而返回到初始位置。即,活塞34向初始位置的复位完成。在打入之后,对燃烧室32内和汽缸22内的燃烧气体进行排气。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触发器62的接通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控制部100判断为活塞34的复位已完成。这是因为压缩空气的喷射时间和活塞34的移动时间等能够通过预先计算来求出。另外,作为除了上述以外的活塞34的复位的检测方法,也可以是,根据从控制部100向点火装置开关152输出火花信号起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来判断,或者根据从对打入动作时产生的特有的声音、加速度、检测出畸变时起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来判断。另外,也可以是,由例如安装于活塞34的磁体及安装于汽缸22等的霍尔传感器构成用于对活塞34向初始位置的复位的完成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单元,通过控制部100来检测霍尔传感器的输出变化,从而判断活塞34的复位是否完成(打入动作是否完成)。另外,也能够使用设置在燃烧室32内的作为位置检测单元的压力传感器等来检测燃烧室32内的压力等的变化,并基于燃烧室32内的压力变化来判断活塞34的复位是否完成。另外,也能够使用作为位置检测单元的磁或激光等来检测活塞34的位置,由此判断活塞34的复位的完成。此外,也可以是,控制部100在从燃烧室32开始排气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判断为活塞34的复位已完成而向燃烧室32供给压缩空气。是否开始排气例如能够根据上的燃烧室32内或汽缸22内的压力变化来判断或者通过对活塞34的位置的变化进行检测来判断。
在时刻t11下,当钉向被打入部件的打入完成且作业者的手指离开了触发器62时,触发器开关112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触发器开关112断开。
在时刻t12下,当接触臂52离开被打入部件并返回到初始位置时,接触开关110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接触开关110断开。
当接触开关110断开时,在经过预定时间后的时刻t13下,向空气喷射阀140供给的驱动信号从低电平切换成高电平。由此,空气喷射阀140打开,从汽缸盖30的空气喷射口向燃烧室32内喷射预先设定的喷出时间的压缩空气,由此实施用于排出燃烧室32内的废气的扫气。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在检测到接触开关110的断开且检测到活塞34的复位的情况下,即在钉向被打入部件的打入完成之后执行扫气。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打入动作结束之后,自动地进行燃烧室32内的扫气而排出燃烧室32内的废气,因此能够使燃烧室32内成为复原的状态,能够使下一次打入动作的输出稳定。并且,能够提高对于混合物的着火性及作业性。
另外,可以充分预想到,由于打入钉的反作用而打入工具10抬起,在活塞34完成复位之前接触断开。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活塞34的复位完成之后使空气喷射阀140工作而进行扫气,因此能够进行可靠的扫气且抑制活塞34的复位不良。另外,也不会阻碍活塞34的复位动作,因此能够实现更稳定的打入动作。
在一般的打入工具10中,例如在低温环境下对着火性能的影响变大,因此需要燃烧室32内的更可靠的扫气。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打入动作结束之后实施扫气,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着火性能下降。另外,通过设为扫气时间可变的结构,能够减少空气消耗量。
另外,在从触发器62的接通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判断为活塞34的复位已完成的情况下,能够不需要活塞34的位移检测等,能够简化打入工具10的结构。
另外,在仅进行了接触臂52的接通动作的情况下,能够排出被喷射到燃烧室32内的燃料,还能够在由于某些理由而不点火的情况下对残留在燃烧室32内的混合物进行扫气。由此,以最适当的燃料与空气的比例进行下一次燃烧,因此能够实现打入动作的输出的稳定化且能够抑制燃料软管132和燃烧室32内的烟灰的产生。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不需要使用风扇及对其进行驱动的电动机的情况下进行扫气,因此能够简化打入工具10的结构。
另外,扫气也能够在接触开关110断开且检测到活塞34复位的情况以外的情况下实施。例如,也可以是,控制部100在接触臂52接通之后,在检测到触发器62未接通且接触臂52断开时进行扫气。由此,能够迅速地进行扫气。另外,当接触臂52再次接通时,不会向燃烧室32内供给过量的燃料,因此能够实现燃烧的稳定化。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图9是示出先安装燃料容器再安装空气源的情况下的扫气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在步骤S200中,控制部100基于燃料容器检测开关114的输出来判断燃料容器66是否安装于气体容器收纳部64。控制部100在判断为燃料容器66未安装于气体容器收纳部64的情况下,继续监视有无燃料容器66向气体容器收纳部64的安装。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断为燃料容器66安装于气体容器收纳部64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10。
在步骤S210中,控制部100通过对燃料喷射阀130进行开闭控制而使预先积存在燃料软管132内和燃料喷射阀130内的空气向燃烧室32内排出。也就是说,实施燃料喷射阀130的放气。在燃料软管132等内的空气的排出结束后,控制部100使燃料喷射阀130的工作停止。步骤S210结束后,进入步骤S220。
在步骤S220中,基于压力传感器118的输出来判断是否检测到例如空气压缩机等空气源对空气塞144的连接。控制部100在判断为未检测到空气源对空气塞144的连接的情况下,继续监视空气源对空气塞144的连接。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断为检测到了空气源对空气塞144的连接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30。
在步骤S230中,控制部100通过对空气喷射阀140进行开闭控制,而使向燃烧室32内喷射预定量的压缩空气来进行扫气。控制部100在进行了预定时间扫气之后,使空气喷射阀140的工作停止。
根据本变形例,在安装燃料容器66时进行放气,在安装空气源时进行扫气,因此能够在打入时使燃烧室32内保持于洁净的状态。由此,能够进行稳定的打入动作,并且还能够抑制由燃料变浓引起的烟灰的产生。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图10是示出先安装空气源再安装燃料容器的情况下的扫气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10所示,在步骤S300中,控制部100基于压力传感器118的输出来判断空气压缩机等空气源是否安装于空气塞144。控制部100在判断为空气源未安装于空气塞144的情况下,继续监视有无空气源向空气塞144的安装。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断为空气源安装于空气塞144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10。
在步骤S310中,控制部100通过对空气喷射阀140进行开闭控制,而向燃烧室32内喷射预定量的压缩空气来进行扫气。控制部100在进行了预定时间扫气之后,使空气喷射阀140的工作停止。步骤S310结束后,进入步骤S320。
在步骤S320中,控制部100基于燃料容器检测开关114的输出来判断燃料容器66是否安装于气体容器收纳部64。控制部100在判断为燃料容器66未安装于气体容器收纳部64的情况下,继续监视有无燃料容器66向气体容器收纳部64的安装。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断为燃料容器66安装于气体容器收纳部64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30。
在步骤S330中,控制部100通过对燃料喷射阀130进行开闭控制,而使预先积存在燃料软管132内和燃料喷射阀130内的空气排出到燃烧室32内来进行放气。在燃料软管132等内的空气的排出结束后,控制部100使燃料喷射阀130的工作。步骤S330结束后,进入步骤S340。
在步骤S340中,控制部100通过对空气喷射阀140进行开闭控制,而向燃烧室32内喷射预定量的压缩空气来进行扫气。由此,积存在燃烧室32内的燃料被向外部排出。控制部100在进行了预定时间扫气之后,使空气喷射阀140的工作停止。
根据本变形例,在安装了空气源后的燃料容器66安装时进行放气及扫气,因此能够在打入时将燃烧室32内保持于洁净的状态。由此,能够进行稳定的打入动作,并且还能够抑制由燃料变浓引起的烟灰的产生。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
图11是示出在安装空气源及燃料容器这两方之后进行扫气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11所示,在步骤S400中,控制部100判断是否空气压缩机等空气源安装于空气塞144且燃料容器66安装于气体容器收纳部64。控制部100在判断为不是空气源安装于空气塞144且燃料容器66安装于气体容器收纳部64的情况下,继续监视是有无它们的安装。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判断为空气源安装于空气塞144且燃料容器66安装于气体容器收纳部64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10。
在步骤S410中,控制部100通过对燃料喷射阀130进行开闭控制,而使预先积存在燃料软管132内和燃料喷射阀130内的空气向燃烧室32内排出来进行放气。燃料软管132等内的空气的排出结束后,控制部100使燃料喷射阀130的工作停止。步骤S410结束后,进入步骤S420。
在步骤S420中,控制部100通过对空气喷射阀140进行开闭控制,而向燃烧室32内喷射预定量的压缩空气来进行扫气。由此,积存在燃烧室32内的燃料被向外部排出。控制部100在进行了预定时间扫气之后,使空气喷射阀140的工作停止。
根据本变形例,在安装了空气源及燃料容器66时进行放气及扫气,因此也能够在打入时将燃烧室32内保持于洁净的状态。由此,能够进行稳定的打入动作,并且还能够抑制由燃料变浓引起的烟灰的产生。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基于打入工具10的状态信息来控制机械的动作。另外,关于打入工具10的基本结构及动作,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因此对共通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2是示出打入工具10的判断机械的异常的情况下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在步骤S500中,通过温度传感器116来检测(取得)工具主体12内的驱动机构20等的温度,控制部100从温度传感器116取得打入工具10中的例如驱动机构20等机械(机构部)的温度信息。步骤S500结束后,进入步骤S510。
在步骤S510中,控制部100判断打入工具10的机械的温度是否处于预先设定的规定值的范围内。控制部100在打入工具10的机械的温度处于规定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打入工具10的机械正常地动作,并继续监视打入工具10的机械的温度。另一方面,控制部100在打入工具10的机械的温度不处于规定值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判断为打入工具10的机械产生了异常,并进入步骤S520。
在步骤S520中,控制部100使打入工具10的机械的动作停止。具体而言,控制部100进行使燃料喷射阀130、空气喷射阀140及火花塞150中的至少一个不动作的控制,而使打入动作停止。当步骤S520结束时,进入步骤S530。
在步骤S530中,控制部100向作业者通知打入工具10的机械产生了异常。作为通知单元的一例,能够使用以预定的颜色亮灯或者以预定模式亮灯的LED等发光元件(发光体)或者进行警告音或语音引导的声音输出部。另外,关于亮灯模式和警告音的输出模式,也能够分别设定与异常内容对应的多个不同的通知模式。由此,作业者能够根据警告音或发光模式而准确地掌握在打入工具10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异常。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作为打入工具10的状态信息,说明了使用打入工具10的温度信息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控制部100能够使用向打入工具10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值、被喷射压缩空气的燃烧室32内的压力值及蓄电池70的电压值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是否处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的范围内来判断有无机械的异常。在此,向打入工具10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值能够由压力传感器118检测,燃烧室32内的压力值能够由压力传感器120检测,蓄电池70的电压值能够通过设置电压测定器来检测。
这样,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即使在由于打入工具10的连续使用而机械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该温度上升判断为异常而使打入动作停止,因此能够实现打入动作的稳定化。另外,还判断燃烧室32内的压力或来自空气源的供给压力等是否异常,因此能够防止燃烧室32和空气喷射阀140等的机械破损,还能够提高耐久度。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打入工具10的异常动作的产生,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打入工具10的安全性。
在此,有时由于打入动作时的冲击而发生开关的震颤,而产生开关的误检测。对此,能够通过进行硬性滤波或开关的高通或低通信号连续了预定时间以上后进行判定的软性滤波、从触发器62的接通或点火的指令的输出开始经过预定时间为止不进行开关的检测等的控制,来防止开关的误检测。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包含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了各种变更而得到的方式。另外,也可以是,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流程图及序列图进行了说明的处理并不一定要按照图示的顺序执行。另外,也可以采用追加的处理步骤,也可以省略一部分处理步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设为在接触开关110接通时向燃烧室32内喷射燃料,接着在触发器开关112接通时向燃烧室32内喷射压缩空气,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控制为,在接触臂52被按压于被打入部件而接触开关110接通时打开空气喷射阀140,向燃烧室32内喷射压缩空气,接着,在触发器62被牵拉操作而触发器开关112接通时打开燃料喷射阀130,向燃烧室32内喷射燃料。根据这样的控制,不仅能够提高上述工作响应,即使在反复进行接触臂52的接通的情况下,也不会喷射燃料,因此能够防止燃料的浪费。
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010是构成为通过对可燃性气体与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时的燃烧压力来打出紧固件的气体燃烧式的打入工具1010。另外,作为打入工具1010,不限于使用压缩空气的气体燃烧式的打入工具1010,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法打出紧固件的打入工具。例如,也可以是不使用压缩空气的通常的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也可以是通过压缩空气来打出紧固件的气压式打入工具。
如图13及图14所示,该打入工具1010具备:输出部1011、主体外壳1018、机头部1019、把手1020、燃料容器收纳部1027、钉匣1028及连接器1040。
输出部1011是产生用于打出紧固件的动能的部件,如图14所示,内置有燃烧室1012。燃烧室1012是用于使可燃性气体燃烧的空间。在该燃烧室1012中产生的燃烧压力用于作用于活塞1016而打出紧固件。
如图14所示,该输出部1011具备点火装置1013、汽缸盖1014、汽缸1015、活塞1016、打入器1017等而构成。
点火装置1013是用于在燃烧室1012内产生火花的部件,例如是通过使后述的蓄电池组1050的电压升压到高电压并使该高电压放电来产生火花的火花塞。该点火装置1013基于来自后述的控制装置1025的信号,在预定的定时执行点火动作。构成为当点火装置1013工作而对燃烧室1012内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时,在燃烧室1012内生成高压的燃烧气体,通过其燃烧压力而后述的活塞1016冲击性地滑动。
汽缸盖1014是与后述的汽缸1015一起形成燃烧室1012的部件。该汽缸盖1014以堵住筒状的汽缸1015的开口的方式被固定。在该汽缸盖1014上设有用于向燃烧室1012导入压缩空气及可燃性气体的供给路径。
汽缸1015是沿着输出部1011的轴向D1配置的筒状的部件。该汽缸1015的内部形成有对后述的活塞1016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进行引导的空间和用于形成燃烧室1012的空间。该汽缸1015由金属形成,以承受输出部1011的冲击。
活塞1016是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收纳在汽缸1015的内部的部件。当在燃烧室1012中产生了高压的燃烧气体时,使该燃烧气体作用于活塞1016而使活塞1016沿着打入方向动作。
打入器1017是用于击打紧固件的部件,且结合在活塞1016的前方。该打入器1017在执行打入动作时沿着紧固件的射出路径滑动,作用于射出路径内的紧固件以从射出口1019a打出该紧固件。
主体外壳1018是覆盖上述输出部1011的盖部件。本实施方式的主体外壳1018由塑料等合成树脂形成。
机头部1019是用于对紧固件朝着被打入件进行打入引导的部件,且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于输出部1011的前端。在该机头部1019的前端开口形成有打出紧固件的射出口1019a。当后述的触发器操作部1023被操作而进行打入动作时,紧固件从射出口1019a向被打入件打出。
该机头部1019构成为能够对输出部1011进行按压操作,如果不是被按压操作的状态,则即使触发器操作部1023被操作也不进行打入动作。具体而言,构成为通过按压机头部19而安全开关(未图示)接通,如果该安全开关不是接通的状态,则后述的触发器开关1024的信号无效。因此,如果不是将机头部1019按压到被打入件上的状态就无法打出紧固件,因此可确保安全性。
把手1020是供打入工具1010的使用者把持的部位,呈大致T字形地与输出部1011连接。即,如图13所示,该把手1020的轴向D2与输出部1011的轴向D1大致正交。本实施方式的把手1020是塑料等合成树脂制的,重量较轻。
在该把手1020以能够进行牵拉操作的方式设有触发器操作部1023。触发器操作部1023配置在把持把手1020时食指所搭的位置。当操作了该触发器操作部1023时,配置在把手1020的内部的触发器开关1024被按压而接通。从接通的触发器开关1024输出的信号被传递到配置在把手1020的内部的控制装置1025而被处理。具体而言,如果是上述安全开关和触发器开关1024均接通的状态,则控制装置1025执行预定的打入动作。
另外,在该把手1020的下端面设有能够对蓄电池组1050进行拆装的蓄电池安装部1026。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010由从内置有二次电池的蓄电池组1050供给的电力驱动,因此在蓄电池组1050安装于蓄电池安装部1026的状态下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蓄电池组1050能够从后方滑动而安装于蓄电池安装部1026。另外,构成为使蓄电池组1050能够向后方滑动而从蓄电池安装部1026拆下。
燃料容器收纳部1027是用于安装作为向燃烧室1012供给的可燃性气体的供给源的燃料容器的部位。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燃料容器收纳部1027形成为圆筒状。
钉匣1028是用于装填能够打出的多个紧固件的部件,与机头部1019连接。构成为装填在该钉匣1028中的紧固件被依次向机头部1019供给,供给到机头部1019的最前头的紧固件被打入器1017打出。本实施方式的钉匣1028能够收纳排列成一条直线的连接紧固件。
连接器1040是用于连接与空气压缩机等空气供给源连接的软管的插塞等而从外部输入压缩空气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010将经由连接器1040而从外部供给的压缩空气向燃烧室1012送出,用于紧固件的打入。
以上那样构成的打入工具1010如以下那样执行打入动作。即,在触发器操作部1023被操作而开始进行打入动作时,向燃烧室1012内供给预定量的可燃性气体和压缩空气。并且,如果向燃烧室1012内导入可燃性气体和压缩空气而生成混合气体,控制装置1025使点火装置1013工作而对混合气体进行点火。由此,燃烧室1012内的压力急剧地升高。当燃烧室1012内的压力升高时,由于燃烧压力而活塞1016进行滑动,并通过与活塞1016一体地滑动的打入器1017打出紧固件。
然而,本实施方式的输出部1011与把手1020构成为能够相互分离,且相互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有间隙G1(参照图20(b))地连接。并且,在该间隙G1中配置有弹性部件1034。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输出部1011和把手1020使用由轴部件1032、套管1033、弹性部件1034、螺母1035等构成的连接部件在连接部连接。该连接部优选的是沿着输出部1011的轴向D1设有多个。本实施方式的打入工具1010具备第一连接部1030和第二连接部1031这两个连接部。
另外,轴部件1032为金属制的螺栓,与螺母1035啮合。另外,套管1033是外装于轴部件1032的金属制的筒状部件。该套管1033以与轴部件1032的轴部大致相同的长度形成,且形成为能够插入轴部件1032。
弹性部件1034是外装于套管1033的筒状部件。该弹性部件1034具有一定的弹性,且由至少比金属的弹性极限大的材料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1034由橡胶制成,但不限于此,弹性部件1034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的。该弹性部件1034形成为尺寸比轴部件1032及套管1033短,且以覆盖套管1033的中间部的外周的方式安装。
另外,在汽缸1015一体地形成有与把手1020连接的连接部,上述轴部件1032等连接部件插入到该连接部中。这样,通过在汽缸1015上形成连接部,能够将连接部设于作为内燃机本身需要强度的汽缸1015,因此能够在不增加零件件数的情况下提高连接部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汽缸1015具备构成第一连接部1030的第一突出筒部1015a及构成第二连接部1031的第二突出筒部1015b。
第一突出筒部1015a及第二突出筒部1015b从汽缸1015的外周部向把手1020的方向突出地形成,且具备用于插入连接部件的贯通孔。该贯通孔沿着与由输出部1011的轴和把手1020的轴确定的平面垂直的方向贯通。另外,如图20所示,该贯通孔以比安装有套管1033的轴部件1032的直径大的直径形成,在该贯通孔与安装有套管1033的轴部件1032之间形成有间隙G1。并且,在该间隙G1中填充有弹性部件1034。
另外,如图16所示,把手1020接合左右的分割片(第一分割片1021及第二分割片1022)而形成。在该第一分割片1021及第二分割片1022上分别形成有构成第一连接部1030的前支撑部1021a、1022a及构成第二连接部1031的后支撑部1021b。前支撑部1021a、1022a及后支撑部1021b以向把手1020的前端突出的方式形成,且形成有用于插入连接部件的贯通孔。
如图17及图18所示,形成于第一分割片1021的前支撑部1021a与形成于第二分割片1022的前支撑部1022a相互相向地配置,且从两侧夹着第一突出筒部1015a。此时,一对前支撑部1021a、1022a的贯通孔与第一突出筒部1015a的贯通孔配置在同轴上。如图19及图21所示,前支撑部1021a、1022a的贯通孔形成为与安装有套管1033的轴部件1032大致相同的直径,且以避免在安装有套管1033的轴部件1032的周围产生间隙的方式支撑轴部件1032。
另外,与前支撑部1021a、1022a相同地,形成于第一分割片1021的后支撑部1021b与形成于第二分割片1022的后支撑部(未图示)也相互相向地配置,且从两侧夹着第二突出筒部1015b。此时,一对后支撑部(包含1021b在内)的贯通孔与第二突出筒部1015b的贯通孔配置在同轴上。与前支撑部1021a、1022a的贯通孔相同地,后支撑部1021b的贯通孔也以形成为与安装有套管1033的轴部件1032大致相同的直径,且以避免在安装有套管1033的轴部件1032的周围产生间隙的方式支撑轴部件1032。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部1011和把手1020由分别贯通两者的轴部件1032连接,在轴部件1032的周围配置有弹性部件1034。因此,在沿着轴部件1032的轴向观察时,输出部1011的第一突出筒部1015a与把手20的前支撑部1021a、1022a以重叠的方式配置。另外,输出部1011的第二突出筒部1015b与把手1020的后支撑部1021b以重叠的方式配置。这样,能够通过使输出部1011的连接部与把手1020的连接部重叠而使输出部1011与把手1020尽量靠近,因此能够抑制由输出部1011的反作用引起的把手1020的振动或旋转,能够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另外,第一突出筒部1015a及第二突出筒部1015b的贯通孔经由弹性部件1034而对轴部件1032进行支撑。因此,轴部件1032能够在弹性部件1034能够进行弹性变形的范围内在径向上移动。因此,输出部1011和把手1020在由输出部1011的轴和把手1020的轴确定的平面(图14中的剖面)上能够沿着360度全部方向相对移动。因此,即使在输出部1011产生冲击振动,也能够通过输出部1011和把手1020相对移动而缓和冲击,另外,能够通过弹性部件1034承受冲击而瞬间性地吸收冲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输出部1011和把手1020能够沿着全部方向相对移动,但不限于此。为了吸收输出部1011的打入时的反作用,也可以形成为仅能够沿着输出部1011的轴向D1相对移动。但是,出于打入时的反作用与机械重心的关系,在打入时产生机械要旋转的反作用,因此,为了缓和该反作用,优选的是,能够沿着输出部1011的轴向D1和与该轴向D1正交的方向D3中的至少两个方向相对移动。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外壳1018固定于输出部1011,因此在输出部1011与把手1020相对移动时,在主体外壳1018与把手1020之间也发生相对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2所示,为了在发生这样的相对移动时避免外壳破损,在输出部1011的轴向D1和与该轴向D1正交的方向D3这两个方向上,在主体外壳1018与把手1020之间设有间隙G2。
由此,如图23所示,在输出部1011与把手1020沿着输出部1011的轴向D1相对移动的情况下,通过输出部1011的轴向D1上的间隙G2扩大或缩小来防止外壳发生碰撞而破损。
另外,如图24所示,在该输出部1011与把手1020沿着与输出部1011的轴向D1正交的方向D3相对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与输出部1011的轴向D1正交的方向D3上的间隙G2扩大或缩小来防止外壳发生碰撞而破损。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将输出部1011与把手1020以能够相互移动的方式设置间隙G1地连接,因此在输出部1011工作时,输出部1011与把手1020相对地移动。并且,由于在间隙G1中配置有弹性部件1034,能够利用弹性部件1034来承受输出部1011与把手1020相对地移动时的冲击。由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抑制作用于把手1020的冲击振动。能够通过抑制作用于把手1020的冲击振动,来减轻作用于作业者的负担,并且能够防止设于把手1020的开关发生误工作和破损。
另外,能够抑制作用于把手1020的冲击振动,因此能够以塑料等重量轻的材料构成把手1020。由此,能够使打入工具1010轻量化,能够使其易于操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轴部件1032的周围配置弹性部件1034,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25及图26所示,设置新的连接部1036,并在此配置弹性部件1039。在该变形例中,如图26所示,通过从汽缸1015的外周突出的凸缘1037和设于把手1020的前端的接收槽1038形成连接部1036。凸缘1037插入于接收槽1038中,但未插入到深处,而能够向进深方向或者近前方向(与输出部101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D3)移动。另外,接收槽1038的两侧的内壁面是与输出部1011的轴向D1垂直的面,且面对凸缘1037。该接收槽1038的两侧的内壁面设有比凸缘1037的厚度大的间隔地配置,凸缘1037能够沿着输出部1011的轴向D1移动。并且,在该接收槽1038的两侧的内壁面安装有弹性部件1039。
在设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输出部1011与把手1020沿着输出部1011的轴向D1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凸缘1037被弹性部件1039按压而得到缓冲。另外,在输出部1011与把手1020沿着与输出部1011的轴向D1正交的方向D3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凸缘1037在接收槽1038中移动,两者不会发生干扰。
在设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抑制作用于把手1020的冲击振动。能够通过抑制作用于把手1020的冲击振动,来减轻作用于作业者的负担,并且能够防止设于把手1020的开关发生误工作和破损。
【A1】一种打入工具,具备:
燃烧室,被供给燃料及压缩空气;
汽缸,以能够使活塞移动的方式收纳上述活塞,上述活塞由对填充在上述燃烧室中的由燃料及空气构成的混合物进行点火后的燃烧压力进行驱动;
阀,用于对向上述燃烧室内供给压缩空气的路径进行开闭;及
控制部,在判断为上述活塞的复位已完成的情况下,控制上述阀以向上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A2】根据A1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打入工具具备用于对上述混合物进行点火的触发器,
上述控制部在从上述触发器的接通操作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判断为上述活塞的复位已完成而向上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A3】根据A1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控制部在从开始从上述燃烧室进行排气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判断为上述活塞的复位已完成而向上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A4】根据A1至A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打入工具具备检测上述活塞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位置检测单元的位置信息判断为上述活塞的复位已完成而向上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A5】根据A1至A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打入工具具备供用于供给燃料的燃料容器安装的安装部,
上述控制部在判断为上述燃料容器被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情况下,控制上述阀而向上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A6】根据A1至A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打入工具具备测定上述燃烧室的温度的温度测定部,
上述控制部在由上述温度测定部测定出的上述燃烧室的温度超过了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上述阀而向上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A7】根据A1至A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打入工具具备使上述阀进行开闭动作的操作部。
【A8】一种打入工具,具备:
燃烧室,被供给燃料及压缩空气;
汽缸,以能够使活塞移动的方式收纳上述活塞,上述活塞由对填充在上述燃烧室中的由燃料及空气构成的混合物进行点火后的燃烧压力进行驱动;
阀,用于对向上述燃烧室内供给压缩空气的路径进行开闭;
触发器,为了使填充在上述燃烧室中的由燃料及压缩空气构成的混合物燃烧而使点火装置工作;
接触部件,通过与被打入部件接触而使上述触发器的操作有效;及
控制部,在上述接触部件接通之后,在判断为在上述触发器未接通且上述接触部件断开了的情况下,控制上述阀以向上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附记]
【B1】一种打入工具,具备:
机构部,利用通过燃料与压缩空气的混合物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压力来进行打入动作;
取得部,取得上述机构部的状态信息;及
控制部,在基于由上述取得部取得的上述机构部的上述状态信息而检测出上述机构部的异常的情况下,以使上述机构部的动作停止的方式进行控制。
【B2】根据B1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控制部基于向上述机构部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值、被供给上述压缩空气的燃烧室内的压力值、上述机构部的温度及电源的电压值中的至少一个是否处于预定范围内来判断上述机构部的异常。
【B3】根据B1或B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打入工具具备用于对向燃烧室内供给燃料的路径进行开闭的第一阀,
上述控制部在检测出上述机构部的异常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上述第一阀不动作。
【B4】根据B1至B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打入工具具备用于对向燃烧室内供给压缩空气的路径进行开闭的第二阀,
上述控制部在检测出上述机构部的异常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上述第二阀不动作。
【B5】根据B1至B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具备对燃料及压缩空气的混合物进行点火的点火装置,
上述控制部在检测到上述机构部的异常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上述点火装置不动作。
【B6】根据B1至B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打入工具具备在检测出上述机构部的异常的情况下向作业者通知上述机构部的异常的通知部。
【B7】根据B1至B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通知部由点亮预定颜色的发光体及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部中的至少一个以上构成。
【C1】一种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出部,产生用于打出紧固件的动能;及
把手,用于供使用者把持,
上述输出部与上述把手以相互能够移动的方式设有间隙地连接,在上述间隙中配置有弹性部件。
【C2】根据C1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部与上述把手能够在由上述输出部的轴和上述把手的轴确定的平面上沿着上述输出部的轴向和与该轴向正交的方向中的至少两个方向相对移动。
【C3】根据C1或C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部和上述把手由分别贯通两者的轴部件连接,在上述轴部件的周围配置有上述弹性部件。
【C4】根据C1至C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部与上述把手的连接部沿着上述输出部的轴向设有多个。
【C5】根据C1至C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部具备结合有用于击打紧固件的打入器的活塞及对上述活塞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进行引导的汽缸,
在上述汽缸上设有与上述把手连接的连接部。

Claims (8)

1.一种打入工具,具备:
燃烧室,被供给燃料及压缩空气;
汽缸,以能够使活塞移动的方式收纳所述活塞,所述活塞由对填充在所述燃烧室中的由燃料及空气构成的混合物进行点火后的燃烧压力进行驱动;
阀,用于对向所述燃烧室内供给压缩空气的路径进行开闭;及
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活塞的复位已完成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阀以向所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打入工具具备用于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点火的触发器,
所述控制部在从所述触发器的接通操作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判断为所述活塞的复位已完成而向所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从开始从所述燃烧室进行排气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判断为所述活塞的复位已完成而向所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打入工具具备检测所述活塞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单元,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的位置信息判断为所述活塞的复位已完成而向所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打入工具具备供用于供给燃料的燃料容器安装的安装部,
所述控制部在判断为所述燃料容器被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阀而向所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打入工具具备测定所述燃烧室的温度的温度测定部,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温度测定部测定出的所述燃烧室的温度超过了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阀而向所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中,
所述打入工具具备使所述阀进行开闭动作的操作部。
8.一种打入工具,具备:
燃烧室,被供给燃料及压缩空气;
汽缸,以能够使活塞移动的方式收纳所述活塞,所述活塞由对填充在所述燃烧室中的由燃料及空气构成的混合物进行点火后的燃烧压力进行驱动;
阀,用于对向所述燃烧室内供给压缩空气的路径进行开闭;
触发器,为了使填充在所述燃烧室中的由燃料及压缩空气构成的混合物燃烧而使点火装置工作;
接触部件,通过与被打入部件接触而使所述触发器的操作有效;及
控制部,在所述接触部件接通之后,在判断为在所述触发器未接通且所述接触部件断开了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阀以向所述燃烧室供给压缩空气。
CN201910048652.5A 2018-01-19 2019-01-18 打入工具 Pending CN1100530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7521 2018-01-19
JP2018007633A JP7006298B2 (ja) 2018-01-19 2018-01-19 打込み工具
JP2018-007520 2018-01-19
JP2018007521A JP7004154B2 (ja) 2018-01-19 2018-01-19 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JP2018-007633 2018-01-19
JP2018007520A JP7031324B2 (ja) 2018-01-19 2018-01-19 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JP2018022482A JP7043868B2 (ja) 2018-02-09 2018-02-09 打ち込み工具
JP2018022480A JP7091687B2 (ja) 2018-02-09 2018-02-09 打ち込み工具
JP2018-022480 2018-02-09
JP2018-022482 2018-02-09
JP2018022481A JP7183543B2 (ja) 2018-02-09 2018-02-09 打ち込み工具
JP2018-022481 2018-02-09
JP2018026624A JP7047446B2 (ja) 2018-02-19 2018-02-19 打込み工具
JP2018-026624 2018-02-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3001A true CN110053001A (zh) 2019-07-26

Family

ID=65041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8652.5A Pending CN110053001A (zh) 2018-01-19 2019-01-18 打入工具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24831A1 (zh)
EP (1) EP3575040A1 (zh)
KR (1) KR102375298B1 (zh)
CN (1) CN110053001A (zh)
AU (1) AU2019200366B2 (zh)
CA (1) CA3030700C (zh)
NZ (1) NZ750054A (zh)
TW (1) TW2019363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6065A (zh) * 2021-05-14 2021-08-20 四川轻化工大学 激光点火式固钉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38422B2 (en) * 2018-01-19 2022-05-24 Max Co., Ltd. Driving tool
EP3520967A1 (en) * 2018-01-19 2019-08-07 Max Co., Ltd. Gas combustion type driving tool
US11975432B2 (en) 2020-03-25 2024-05-07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ed fastener driver with lifter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1672A (en) * 1965-04-06 1968-05-07 Nat Res Dev Impulse forming and like machines
US3850359A (en) * 1973-05-11 1974-11-26 Fastener Corp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4721240A (en) * 1986-07-02 1988-01-26 Senco Products, Inc. Cam-controlled self-contained internal combustion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20020020374A1 (en) * 1999-12-23 2002-02-21 Franz Buchel Portable, combustion-engined tool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tool operation
US20050001002A1 (en) * 2003-04-24 2005-01-06 Ulrich Schiestl Combustion-engined setting tool
WO2007048006A2 (en) * 2005-10-21 2007-04-26 Black & Decker Inc. Combustion-powered driving tool
US20090250499A1 (en) * 2008-04-01 2009-10-08 Christian Hahn Combustion-engined setting tool
US20100327039A1 (en) * 2008-01-04 2010-12-3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Combustion chamber and cooling system for fastener-driving tools
US20140069981A1 (en) * 2011-03-16 2014-03-13 Societe De Prospection Et D'inventions Techniques Spit Combustion fastening tool having lock featu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99587A (en) * 1974-11-20 1978-02-01 Max Co Ltd Internal combustion machines
JPS5712673B2 (zh) 1974-11-20 1982-03-12
US4739915A (en) 1986-07-02 1988-04-26 Senco Products, Inc. Simplified self-contained internal combustion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6634325B1 (en) * 2002-05-03 2003-10-21 Joseph S. Adams Fuel injection system for linear engines
US6983871B2 (en) * 2002-08-09 2006-01-10 Hitachi Koki Co., Ltd. Combustion-powered nail gun
CN1273270C (zh) * 2002-08-09 2006-09-06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以燃气为动力的射钉枪
JP4039371B2 (ja) 2004-02-09 2008-01-30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圧縮空気工具のエンドキャップ
JP2007222989A (ja) 2006-02-23 2007-09-06 Max Co Ltd ガスネイラにおける打撃ピストン保持構造
US8205582B2 (en) * 2007-03-26 2012-06-2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Exhaust check valve and piston return system
US8302832B2 (en) * 2007-06-21 2012-11-0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astener feeder delay for fastener driving tool
JP5003344B2 (ja) 2007-08-15 2012-08-15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US8523035B2 (en) * 2009-11-11 2013-09-03 Tricord Solutions, Inc. Fastener driving apparatus
EP2826599A1 (de) * 2013-07-16 2015-01-21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Steuerungsverfahren und Handwerkzeug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1672A (en) * 1965-04-06 1968-05-07 Nat Res Dev Impulse forming and like machines
US3850359A (en) * 1973-05-11 1974-11-26 Fastener Corp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4721240A (en) * 1986-07-02 1988-01-26 Senco Products, Inc. Cam-controlled self-contained internal combustion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20020020374A1 (en) * 1999-12-23 2002-02-21 Franz Buchel Portable, combustion-engined tool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tool operation
US20050001002A1 (en) * 2003-04-24 2005-01-06 Ulrich Schiestl Combustion-engined setting tool
WO2007048006A2 (en) * 2005-10-21 2007-04-26 Black & Decker Inc. Combustion-powered driving tool
US20100327039A1 (en) * 2008-01-04 2010-12-3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Combustion chamber and cooling system for fastener-driving tools
US20090250499A1 (en) * 2008-04-01 2009-10-08 Christian Hahn Combustion-engined setting tool
US20140069981A1 (en) * 2011-03-16 2014-03-13 Societe De Prospection Et D'inventions Techniques Spit Combustion fastening tool having lock featur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6065A (zh) * 2021-05-14 2021-08-20 四川轻化工大学 激光点火式固钉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NZ750054A (en) 2022-05-27
AU2019200366B2 (en) 2021-01-21
TW201936341A (zh) 2019-09-16
EP3575040A1 (en) 2019-12-04
CA3030700A1 (en) 2019-07-19
AU2019200366A1 (en) 2019-08-08
KR20190088914A (ko) 2019-07-29
US20190224831A1 (en) 2019-07-25
KR102375298B1 (ko) 2022-03-17
CA3030700C (en)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3001A (zh) 打入工具
JP4923436B2 (ja) 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US4075850A (en) Striking tool
US20040134961A1 (en) Combustion-engined setting tool
JP2008255813A (ja) ガス内燃式釘打機
CN100569459C (zh) 燃气式打入工具
CN101511547B (zh)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JP2005199397A (ja) 燃焼式動力工具
EP1529601B1 (en) Combustion power tool
EP3524390B1 (en) Driving tool
JP7091687B2 (ja) 打ち込み工具
JP7043868B2 (ja) 打ち込み工具
JP2005144608A (ja) 燃焼式作業工具
JP5344066B2 (ja) ガス内燃式釘打機
JP7183543B2 (ja) 打ち込み工具
JP4485263B2 (ja) 燃焼式作業工具
JP2009297839A (ja) 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JP4588524B2 (ja) 燃焼式作業工具
JP5365971B2 (ja) 燃焼式打込工具
JP2011245621A (ja) ガス内燃式釘打機
JP2005138231A (ja) 燃焼式作業工具
JP2008221436A (ja) 燃焼式動力工具
JP2005324309A (ja) 燃焼式作業工具
JPH04128173U (ja) ステツプル打ち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