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0709B - 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0709B
CN110040709B CN201910277831.6A CN201910277831A CN110040709B CN 110040709 B CN110040709 B CN 110040709B CN 201910277831 A CN201910277831 A CN 201910277831A CN 110040709 B CN110040709 B CN 110040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ron phosphate
iron
phosphorus
lithium i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78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0709A (zh
CN110040709A8 (zh
Inventor
谭强强
董子杰
冯海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Ma'anshan New Material Science Park Co ltd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Ma'anshan New Material Science Park Co ltd,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Zhongke Ma'anshan New Material Science Pa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778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0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0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07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0709A8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0709A8/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0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0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45Phosphates containing plural metal, or metal and ammo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54Reclaiming serviceable parts of waste accumul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一下步骤:(1)将废旧电池破碎拆解,分离废旧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2)分析步骤(1)得到的磷酸铁锂粉末中铁、磷、锂的摩尔比,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加入酸以及还原剂调节溶液pH小于1,加入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到混合液;(3)去除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液中的溶剂,并将得到的固体煅烧得到各组分分布均匀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所述方法不使用强酸和任何的碱性溶液,减少了对仪器设备的腐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使用纳米纤维素上的羧基吸附溶液中的磷、锂、铁元素,使磷、锂、铁元素能很好得分布在纳米纤维素上,克服了不均匀分布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旧锂电池回收再生领域,涉及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的不断短缺和不可再生促进了我们对于新型能源的开发,2009年以来在国家政策得支持下,新型汽车发展迅猛,2015年,新型汽车的销售量达到了33.11万辆,2017年的全年销售量达到了777万辆,在此背景下,锂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预测,2019年,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12gwh,2020年,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43gwh,报废量将大约50万吨,大量的锂电池的废弃物对我国的废弃物处理的环境保护提出来巨大的挑战。
废旧锂电池中含有镍、钴、锰、锂、铝、铜和LiPF6等多种金属,受经济限制,回收有价金属可以缓解我们的经济压力,更有效得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其次是金属造成的环境问题,LiPF6有强烈的腐蚀性,分解产物HF对大气、水都产生严重污染,金属离子则会在环境中积累最终进入人体,危害了动物和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回收利用磷酸铁锂是极其重要的。
在当前的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利用中,常规下使用大量的酸碱溶液造成对设备和环境的二次污染。CN 106684485 A“酸浸法回收处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使用了硫酸、硝酸、盐酸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设备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得污染。CN 106848473 A“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的锂的选择性回收方法”使用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法除铝,具有腐蚀性的碱性物质会造成设备的损耗和环境的污染。CN 108483418 A“一种磷酸铁锂废料处理工艺”中多次使用高温,增大了实验过程中的能耗,公开号为CN 105742744 A的专利“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产生的含锂废液中提取锂的方法”加入了碳酸锰,引入了其他元素杂质,操作复杂且耗时。CN 102956936 A“一种处理废旧汽车动力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回收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所述方法不使用任何碱性溶液和强酸溶液,工艺过程中不会造成污染,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制备得到的磷酸铁锂中各组分分布均匀,电化学活性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旧电池破碎拆解,分离废旧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
(2)分析步骤(1)得到的磷酸铁锂粉末中铁、磷、锂的摩尔比,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加入酸以及还原剂调节溶液pH小于1,加入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到混合液;
(3)去除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液中的溶剂,并将得到的固体煅烧得到各组分分布均匀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本发明中,使用了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在于纳米纤维素提供了碳源,重要的是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可以有效得吸附金属离子,使磷、铁、锂元素能与纳米纤维素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离废旧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在振动筛分和气流分选组合设备中进行。
作为本发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羧基化纳米纤维素与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后的原料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0.2~5,如1:0.2、1:0.5、1:1、1:2、1:3、1:4或1:5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1:1;
但是,本发明中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的加入量可根据所需材料的性能进行调整,并不仅限于上述比例。上述比例仅代表,在该比例下加入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最终制备得到的磷酸铁锂的性能更为优异。
优选地,步骤(2)所述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纳米纤维素加入去水中形成悬浮液,加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反应后得到所述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
优选地,所述纳米纤维素与水的质量比为1:0.5~2,如1:0.5、1:0.6、1:0.8、1:1、1:1.2、1:1.5、1:1.8或1:2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中,所述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并不仅限于上述方法,该方法仅为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的简单例子,其他本领域公知的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均可用于本发明中。
作为本发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酸包括磷酸。
优选地,所述磷酸的浓度为1~5mol/L,如1mol/L、1.5mol/L、2mol/L、2.5mol/L、3mol/L、3.5mol/L、4mol/L、4.5mol/L或5mol/L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磷酸与磷酸铁锂粉末的质量比为1~8:1,如1:1、2:1、3:1、4:1、5:1、6:1、7:1或8:1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2)所述还原剂为过氧化氢。
作为本发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的方法为:加入磷源、锂源或铁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磷源包括磷酸铵、磷酸铁或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实例有:磷酸铵和磷酸铁的组合、磷酸铁和磷酸的组合、磷酸和磷酸铵的组合或磷酸铵、磷酸铁和磷酸的组合等。
作为本发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锂源包括氢氧化锂和/或碳酸锂。
作为本发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铁源包括氧化铁、磷酸铁或氢氧化铁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组合典型但非限制性实例有:氧化铁和磷酸铁的组合、磷酸铁和氢氧化铁的组合、氢氧化铁和氧化铁的组合或氧化铁、磷酸铁和氢氧化铁的组合等。
作为本发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所述煅烧的温度为500~800℃,如500℃、550℃、600℃、650℃、700℃、750℃或800℃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步骤(3)所述煅烧的时间为5~24h,如5h、6h、8h、10h、12h、15h、18h、20h、22h或24h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1)将废旧电池破碎拆解,分离废旧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
(2)分析步骤(1)得到的磷酸铁锂粉末中铁、磷、锂的摩尔比,加入磷源、锂源或铁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加入磷酸以及过氧化氢调节溶液pH小于1,所述磷酸与磷酸铁锂粉末的质量比为1~8:1,加入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到混合液;
(3)去除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液中的溶剂,并将得到的固体500~800℃下煅烧5~24h得到各组分分布均匀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使用任何碱性溶液和强酸溶液,工艺过程中不会造成污染,操作简单,绿色环保。
(2)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磷酸铁锂中各组分分布均匀;
(3)使用了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在于纳米纤维素提供了碳源,重要的是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可以有效得吸附金属离子,使磷、铁、锂元素能与纳米纤维素均匀分布,增强了电化学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废旧电池的前期处理,将废旧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至电压为0V,再放入破碎机中破碎拆解,通过振动筛分和气流分选组合设备,以实现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的分离;将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悬浮液,加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的总质量与纳米纤维素的悬浮液质量比为4:1;在50℃的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h形成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通过分析得出磷酸铁锂废料中铁、磷、锂得摩尔比,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球磨加入到磷酸和过氧化氢,调节PH<1,加入到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悬浊液,在转速为500r/min的磁力搅拌器中搅拌3h;将上述滤液蒸干得结晶物,将结晶物置于惰性气体中,在600~700℃煅烧5~24h得到各元素分布均匀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将得到的材料组装成电池,测得在1C倍率下,电池的放电容量129mAh/g。
实施例2
废旧电池的前期处理,将废旧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至电压为0V,再放入破碎机中破碎拆解,通过振动筛分和气流分选组合设备,以实现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的分离;将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悬浮液,加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的总质量与纳米纤维素的悬浮液质量比为5:1;在50℃的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h形成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通过分析得出磷酸铁锂废料中铁、磷、锂得摩尔比,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球磨加入到磷酸和过氧化氢,调节PH<1,加入到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悬浊液,在转速为500r/min的磁力搅拌器中搅拌3h;将上述滤液蒸干得结晶物,将结晶物置于惰性气体中,在600~700℃煅烧5~24h得到各元素分布均匀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将得到的材料组装成电池,测得在1C倍率下,电池的放电容量135mAh/g。
实施例3
废旧电池的前期处理,将废旧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至电压为0V,再放入破碎机中破碎拆解,通过振动筛分和气流分选组合设备,以实现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的分离;将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悬浮液,加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的总质量与纳米纤维素的悬浮液质量比为6:1;在50℃的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h形成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通过分析得出磷酸铁锂废料中铁、磷、锂得摩尔比,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球磨加入到磷酸和过氧化氢,调节PH<1,加入到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悬浊液,在转速为500r/min的磁力搅拌器中搅拌3h;将上述滤液蒸干得结晶物,将结晶物置于惰性气体中,在600~700℃煅烧5~24h得到各元素分布均匀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将得到的材料组装成电池,测得在1C倍率下,电池的放电容量120mAh/g。
实施例4
废旧电池的前期处理,将废旧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至电压为0V,再放入破碎机中破碎拆解,通过振动筛分和气流分选组合设备,以实现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的分离;将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悬浮液,加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的总质量与纳米纤维素的悬浮液质量比为5:1;在40℃的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h形成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通过分析得出磷酸铁锂废料中铁、磷、锂得摩尔比,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球磨加入到磷酸和过氧化氢,调节PH<1,加入到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悬浊液,在转速为500r/min的磁力搅拌器中搅拌3h;将上述滤液蒸干得结晶物,将结晶物置于惰性气体中,在600~700℃煅烧5~24h得到各元素分布均匀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将得到的材料组装成电池,测得在1C倍率下,电池的放电容量115mAh/g。
实施例5
废旧电池的前期处理,将废旧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至电压为0V,再放入破碎机中破碎拆解,通过振动筛分和气流分选组合设备,以实现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的分离;将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悬浮液,加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的总质量与纳米纤维素的悬浮液质量比为5:1;在60℃的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h形成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通过分析得出磷酸铁锂废料中铁、磷、锂得摩尔比,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球磨加入到磷酸和过氧化氢,调节PH<1,加入到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悬浊液,在转速为500r/min的磁力搅拌器中搅拌3h;将上述滤液蒸干得结晶物,将结晶物置于惰性气体中,在600~700℃煅烧5~24h得到各元素分布均匀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将得到的材料组装成电池,测得在1C倍率下,电池的放电容量126mAh/g。
实施例6
废旧电池的前期处理,将废旧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至电压为0V,再放入破碎机中破碎拆解,通过振动筛分和气流分选组合设备,以实现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的分离;将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悬浮液,加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的总质量与纳米纤维素的悬浮液质量比为5:1;在50℃的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h形成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通过分析得出磷酸铁锂废料中铁、磷、锂得摩尔比,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球磨加入到磷酸和过氧化氢,调节PH<1,加入到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悬浊液,在转速为500r/min的磁力搅拌器中搅拌3h;将上述滤液蒸干得结晶物,将结晶物置于惰性气体中,在600~700℃煅烧5~24h得到各元素分布均匀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将得到的材料组装成电池,测得在1C倍率下,电池的放电容量122mAh/g。
实施例7
废旧电池的前期处理,将废旧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至电压为0V,再放入破碎机中破碎拆解,通过振动筛分和气流分选组合设备,以实现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的分离;将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悬浮液,加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的总质量与纳米纤维素的悬浮液质量比为5:1;在50℃的磁力搅拌器上搅拌5h形成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通过分析得出磷酸铁锂废料中铁、磷、锂得摩尔比,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球磨加入到磷酸和过氧化氢,调节PH<1,加入到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悬浊液,在转速为500r/min的磁力搅拌器中搅拌3h;将上述滤液蒸干得结晶物,将结晶物置于惰性气体中,在600~700℃煅烧5~24h得到各元素分布均匀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将得到的材料组装成电池,测得在1C倍率下,电池的放电容量132mAh/g。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结构特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结构特征,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结构特征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部件的等效替换以及辅助部件的增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7)

1.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1)将废旧电池破碎拆解,分离废旧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
(2)分析步骤(1)得到的磷酸铁锂粉末中铁、磷、锂的摩尔比,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加入酸以及还原剂调节溶液pH小于1,加入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到混合液;
(3)去除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液中的溶剂,并将得到的固体煅烧得到各组分分布均匀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废旧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在振动筛分和气流分选组合设备中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羧基化纳米纤维素与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后的原料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0.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羧基化纳米纤维素与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后的原料的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羧基化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纳米纤维素加入水中形成悬浮液,加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反应后得到所述羧基化的纳米纤维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素与水的质量比为1:0.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酸包括磷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的浓度为1~5mol/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与磷酸铁锂粉末的质量比为1~8: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还原剂为过氧化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的方法为:加入磷源、锂源或铁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源包括磷酸铵、磷酸铁或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包括氢氧化锂和/或碳酸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源包括氧化铁、磷酸铁或氢氧化铁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煅烧的温度为500~80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煅烧的时间为5~24h。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旧电池破碎拆解,分离废旧电池中的铜粉、铝粉和磷酸铁锂粉末;
(2)分析步骤(1)得到的磷酸铁锂粉末中铁、磷、锂的摩尔比,加入磷源、锂源或铁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调整锂、磷、铁的摩尔比,加入磷酸以及过氧化氢调节溶液pH小于1,所述磷酸与磷酸铁锂粉末的质量比为1~8:1,加入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得到混合液;
(3)去除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液中的溶剂,并将得到的固体500~800℃下煅烧5~24h得到各组分分布均匀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CN201910277831.6A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Active CN110040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7831.6A CN110040709B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7831.6A CN110040709B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Public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0709A CN110040709A (zh) 2019-07-23
CN110040709A8 CN110040709A8 (zh) 2019-09-20
CN110040709B true CN110040709B (zh) 2021-02-09

Family

ID=67276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7831.6A Active CN110040709B (zh) 2019-04-08 2019-04-08 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07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9192B (zh) * 2020-04-23 2021-12-1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从废旧锂电池中回收利用正极材料的方法、得到的产品和用途
CN112501426B (zh) * 2020-11-12 2021-12-14 中南大学 一种从磷酸铁锂电池废极粉中分离微细粒铜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7763A (zh) * 2010-04-09 2010-09-2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回收的方法
CN104115319B (zh) * 2012-02-15 2017-05-0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碳纤维复合材料、其制造方法、催化剂载体以及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
CN104341009B (zh) * 2014-10-17 2016-05-04 广西大学 一种纳米介孔氧化铁的制备方法
KR101708149B1 (ko) * 2016-05-20 2017-02-20 (주)이엠티 습식 분쇄법을 이용하여 폐 리튬전지 양극물질로부터 리튬화합물을 회수하는 방법
CN106532172B (zh) * 2016-12-23 2019-05-21 江西合纵锂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从失效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选择性浸出锂的方法
CN107083483A (zh) * 2017-04-18 2017-08-22 中科过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废旧锂离子电池金属回收的方法
CN108258355A (zh) * 2018-01-16 2018-07-0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适用于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方法
CN109193063B (zh) * 2018-10-29 2020-07-03 山西根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再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Simple and Inexpensive Filtratio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LiFePO4/C Powders;Kuo, Jing-Ting et 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20151031;第10卷(第10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0709A (zh) 2019-07-23
CN110040709A8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2481B (zh)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利用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7196004B (zh) 一种从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
US20220204355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lithium iron phosphate precursor by using retired 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y as raw material
CN111270072B (zh) 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利用方法
CN109088115A (zh)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利用制备三元正极材料方法
CN110148801B (zh) 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片的真空分离方法
CN106992329B (zh)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资源化回收再利用方法
CN106976852A (zh) 一种废旧电池中磷酸铁锂材料的绿色修复再生技术
CN106992328B (zh) 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铁镍电池中资源化再利用的方法
CN110592384B (zh) 一种从混合型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同时回收有价值的金属和铁的新型工艺
CN111082178A (zh) 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再生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0040709B (zh) 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再生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
CN108172926A (zh)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修复方法
CN104600389A (zh) 从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废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金属的方法
CN111048862A (zh) 一种高效回收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方法
CN112591806A (zh)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与再生的方法
CN104600284A (zh) 锰酸锂废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活性材料的再生方法
CN111807388A (zh)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选择性浸锂工艺
CN112777648B (zh) 简易固相回收法再生高性能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992283B (zh) 一种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资源化用于铁空气电池的方法
CN117712544B (zh) 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方法
CN113046559B (zh) 从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回收锂、钴、镍、锰的方法
CN111675251B (zh) 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7080605A (zh) 一种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回收方法
CN117886297A (zh) 一种使用废旧电池修复再生制备的氟磷酸铁钠正极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Applicant

Correct: Zhongke (Ma'anshan) New Material Science Park Co., Ltd.|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alse: Zhongke (Ma'anshan) New Material Science Park Co., Ltd.|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umber: 30-01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35

Correction item: Applicant

Correct: Zhongke (Ma'anshan) New Material Science Park Co., Ltd.|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alse: Zhongke (Ma'anshan) New Material Science Park Co., Ltd.|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Volume: 35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0

Address after: 100190 No. two, No. 1, North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Zhongguancun

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243000 2, 1669 north section of Huo Li Shan Road, Ma'anshan high tech Zone, Anhui

Patentee before: Zhongke (Ma'anshan) New Material Science Park Co.,Ltd.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