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5861A - 具有自动可调节的焊丝夹持力的送丝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动可调节的焊丝夹持力的送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5861A
CN110035861A CN201680091042.8A CN201680091042A CN110035861A CN 110035861 A CN110035861 A CN 110035861A CN 201680091042 A CN201680091042 A CN 201680091042A CN 110035861 A CN110035861 A CN 110035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roller
arm
wire
motor
link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10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C·格里芬
D·T·维尔斯马
M·艾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AB Group Inc
Original Assignee
ESAB Grou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AB Group Inc filed Critical ESAB Group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35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5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2Automatic feeding or moving of electrodes or work for spot or seam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33Means for feeding electrodes, e.g. drums, rolls, motors
    • B23K9/1336Driv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32Supporting or 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forwar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2Automatic feeding or moving of electrodes or work for spot or seam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33Means for feeding electrodes, e.g. drums, rolls,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2Automatic feeding or moving of electrodes or work for spot or seam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33Means for feeding electrodes, e.g. drums, rolls, motors
    • B23K9/1333Deree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02Rotary devices, e.g. with helical forwarding surfaces
    • B65H51/04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 B65H51/08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arranged to operate in groups or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elements
    • B65H51/10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arranged to operate in groups or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elements with opposed coacting surfaces, e.g. providing n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6Wi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warding And Stor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用于焊接系统的送丝机具有在焊丝上自动产生的夹持力。送丝机包括具有下进给辊的传动机座。上进给辊能够定位在下辊附近,上辊和下辊构造成在其间接收焊丝。马达包括马达输出轴,下辊连接到马达输出轴。连接臂附接到上辊,并且在第一端附接到传动机座。臂在第二端附接到连接臂并联接到马达。臂和连接臂响应于由马达施加的扭矩而将上辊拉向下辊,使得上辊和下辊产生用于焊丝的夹持力,夹持力与马达的扭矩成比例。

Description

具有自动可调节的焊丝夹持力的送丝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整体上涉及一种焊接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焊丝夹持力特征部的送丝机。
背景技术
送丝机通常通过可调节的加载弹簧在进给辊之间产生夹持力。使用者通常通过转动螺纹杆上的螺母或者凸轮机构来手动地实现调节。通过弹簧的手动调节来限定焊丝上的夹持力,并且调节该夹持力以调节进给辊表面和焊丝之间的摩擦力,以使得不会发生焊丝打滑。
这样的手动调节的夹持装置的问题在于它们要依赖使用者适当地调节弹簧机构。缺乏经验的使用者可能会将弹簧机构过度拧紧,这可能会导致焊丝出现不合需要的变形,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焊丝浪费。当手动调节的特征部被使用者过度拧紧时,也可能会加速送丝机构上的磨损,原因在于该机构将承受的负荷高于为了实现操作期间的充分送丝所需的负荷。
鉴于这些问题以及其它问题,需要一种送丝机构,该送丝机构能够重复性地向通过送丝机构进给的焊丝提供适当的夹持力,同时最小化或消除焊丝或进给机构的过度拧紧和相关退化的可能性。针对这些考虑因素以及其他的考虑因素,本改进可以是有效的。
发明内容
该发明内容旨在以简化的形式选择性地介绍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该发明内容不应理解为明确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应理解为有助于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焊接系统的送丝机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包括传动机座,该传动机座包括下进给辊和能够选择性地定位在下进给辊附近的上进给辊。上进给辊和下进给辊可以构造成在其间接收焊丝。马达可以包括马达输出轴,并且下进给辊能够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马达输出轴。连接臂可以附接到上进给辊。连接臂可以在第一端处固定地附接到所述传动机座,并且可操作用以相对于所述下进给辊选择性地定位所述上进给辊。臂可以在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处可枢转地附接到连接臂。臂还可以联接到马达。所述臂和连接臂可以构造成响应于由所述马达施加的扭矩而将所述上进给辊拉向所述下进给辊,使得所述上进给辊和下进给辊构造成产生用于焊丝的夹持力。所述夹持力可以与所述马达的扭矩成比例。
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操作焊接系统所用的送丝机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包括:操作包括马达输出轴的马达,以及在上进给辊和下进给辊之间进给焊丝。上进给辊可以是能够选择性地定位在下进给辊附近。下进给辊可以连接到马达输出轴。连接臂可以附接到上进给辊,并且可以在第一端处销接至传动机座。连接臂可以是可操作用以相对于下进给辊选择性地定位上进给辊。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使臂在打开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枢转,其中所述臂可以在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连接臂。臂可以进一步联接到马达,并且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由马达通过马达输出轴向下进给辊施加扭矩,并且通过臂和连接臂向上进给辊施加扭矩,并且响应于由所述马达施加的扭矩通过所述臂和连接臂产生夹持力,从而将所述上进给辊拉向所述下进给辊。所述夹持力可以与所述马达的扭矩成比例。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描述所公开的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送丝机的实施例处于夹持位置的透视图;
图1A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送丝机的实施例处于夹持位置的前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送丝机的实施例处于非夹持位置的透视图;
图3A和3B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送丝机的马达组件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4A-4C是图1所示的送丝机的臂部的第一侧视图、第二侧视图和透视图;
图5A-5E示出了图1所示的送丝机的连接臂部分的侧视图和多个透视图;
图6A-6D示出了图1所示的送丝机的传动机座部分和进给辊的多个侧视图和透视图。
图7A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送丝机的传动机座部分、进给辊和连接臂部分的实施例处于夹持位置的侧视图;
图7B是示出了图2中的送丝机的传动机座部分、进给辊和连接臂部分的实施例处于非夹持位置的前视图;
图8A-8C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送丝机的进给辊的一部分的实施例的前视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操作送丝机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若干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主题能够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该解释为受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全面和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公开的主题的范围。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代相同的元件。
本公开涉及一种能够提供可自动调节的焊丝夹持力的送丝机组件,其可以消除现有送丝装置的要求夹持力由使用者手动调节的问题。如上所述,焊丝夹持力的手动调节依赖于使用者调节夹持机构以提供足够的夹持力来驱动焊丝、但不能提供太大的力以至于焊丝发生变形或损坏的技能。本文公开的装置包括这样的特征,其中根据马达的扭矩自动地调节焊丝夹持力。例如,马达可以安装成使得由马达产生的扭矩被施加到连杆,该连杆将相关的力传递到上进给辊。随着马达扭矩的增加,夹持力自动地增加,以提供足够的力来防止焊丝打滑,但不会提供太大的力以至于焊丝发生损坏。因此,所公开的装置消除了现有装置的使用者调节的方面,并且可以在送丝机操作期间得到夹持力的优化提供。
现在参照图1,示出了与本公开的非限制性示例性实施例相一致的用于焊接系统的送丝机100的透视图。送丝机100可以包括马达组件105、传动机座110、上进给辊115和下进给辊120。在设置在第一端135的传动机座枢转点145处,连接臂125能够可旋转地联接到传动机座110。连接臂125和传动机座110可以通过允许连接臂125和传动机座110之间的旋转移动的任何适当装置进行连接。在所示实施例中,在传动机座枢转点145处,连接臂125能够通过销连接件150可旋转地联接到传动机座110,使得连接臂的旋转轴线平行于上进给辊115和下进给辊120的旋转轴线。
在实际应用中,正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传动机座110自身将附接到送丝机壳体(未示出)的固定部分。
上进给辊115能够可旋转地附接到连接臂125,而下进给辊120可以联接到马达组件105的输出轴320(图3A)。这样设置,当焊丝(未示出)在下进给辊120和上进给辊115之间被进给时,进给辊能够旋转以接合焊丝,从而使焊丝沿期望的方向移动。
当连接臂125相对于传动机座110围绕传动机座枢转点145旋转时,上进给辊115随连接臂125而移动。这样,当连接臂125围绕传动机座枢转点145旋转时,上进给辊115可以朝向或远离下进给辊移动。该旋转首先允许焊丝在进给辊115、120之间穿过,并且还可以针对施加在上进给辊115和下进给辊120之间的焊丝上的夹持力提供相应的可调节能力,这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送丝机100处于夹持位置的实施例(即,上进给辊115紧邻下进给辊120),而图2示出了送丝机100处于打开的非夹持位置的实施例(即,上进给辊115摆动远离下进给辊120)。
连接臂125可以在第二端140处可枢转地联接到臂130,使得臂可以用于相对于下进给辊120定位连接臂125(和上进给辊115)。臂130可以是用于定位上进给辊115的任何类型的连接件,包括但不限于闩锁、束带、可移除的销、以及肘节。臂130还可以通过连杆155连结到马达组件105的马达安装件310(图3A和3B)。连杆155用作枢转连杆,正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那样,该枢转连杆允许将力可变化地施加到上进给辊115。在第一端116,连杆155可以在第一枢转点405处联接到臂130(图4A和4B),并且在第二端117,连杆155可以在第二枢转点410处通过销325联接到马达安装件310(图4A和4B)。在操作期间,可以调节臂130和连杆155,从而提供均匀的夹持力。例如,在使用期间,臂130和连杆155可以由于部件的配合而移位(例如在进给辊115、120不圆的情况下)。
图3A和3B进一步示出了马达组件105可以包括马达315、马达安装件310和马达输出轴320。在所示实施例中,马达输出轴320穿过传动机座110的开口并联接到下进给辊120,使得下进给辊与马达输出轴一起旋转。
参照图4A-4C,示出了臂130在第一枢转点405处联接到连杆155。臂130能够在第三枢转点415处联接到连接臂125(图1)。如此布置,连杆155能够在第一枢转点405处可枢转地联接到臂130,并且能够在第二枢转点410处可枢转地联接到马达安装件310。连杆155可以在第一枢转点405和第二枢转点415之间保持张紧,使得臂130可以通过连接臂125来定位上进给辊。臂130可以是能够可移除地连接到连杆155和/或能够可移除地从连杆155延伸。第一枢转点405和第二枢转点410均可以包括孔和销,以用于将各个元件可枢转地彼此附接。应当理解,孔和销的布置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枢转机构。
臂130可以包括手柄部分420,该手柄部分420设置在与第一枢转点405、第二枢转点410和第三枢转点415相对的一端。
如图4C所示,并且如前所述,连杆155可以通过第一枢转点405和第二枢转点410在每个端部116、117处可枢转地联接。这样设置,连杆155可以约束以及引导臂130的移动,这样相应地可以约束以及引导连接臂125和上进给辊115的移动。通过传动机座枢转点145,连接臂125相对于传动机座类似地被约束和引导。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由箭头“A”标识)旋转臂130以促使上进给辊115朝向下进给辊120移动从而处于图1所示的位置,而沿第二方向旋转臂(由箭头“B”标识)旋转臂以促使上进给辊远离下进给辊移动从而处于图2所示的位置。
参照图2,示出了送丝机100处于非夹持位置。可以看出,沿箭头“B”的方向移动臂130从而将臂配置在非夹持位置。当臂130在连接臂125的第二端140处枢转时,连接臂125在第一端135沿箭头“E”的方向旋转,从而使上进给辊115移动远离下进给辊120。通过联接连杆155和臂130的第一枢转点405、联接到马达安装件310的第二枢转点410、以及联接到连接臂125的第三枢转点415,连接臂125在第二端140受到约束。连接臂125在第一端135处被约束在传动机座110和连接臂125之间。
参照图1,示出了送丝机100处于夹持位置。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臂130从而将臂配置在夹持位置。当臂130在连接臂125的第二端140处枢转时,连接臂125在第一端135处沿箭头“F”的方向旋转,从而使上进给辊115朝向下进给辊120移动。通过联接连杆155和臂130的第一枢转点405、联接到马达安装件310的第二枢转点410、以及联接到连接臂125的第三枢转点415,连接臂125在第二端140仍然受到约束。连接臂125在第一端135处被约束在传动机座110和连接臂125之间。
可以看出,马达105通过多个附加元件间接地联接到传动机座11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马达105联接到马达安装件310,该马达安装件310可旋转地联接到连杆155。相应地,连杆155可旋转地联接到臂130,该臂130可旋转地联接到连接臂125。马达输出轴320联接到下进给辊120,使得当马达105旋转(以使下进给辊120旋转)时,相等且相反的扭矩倾向于使马达沿与马达输出轴320相反的方向旋转。该相反的旋转受到在上进给辊115和下进给辊120之间通过焊丝施加的夹持力的限制。该相反的旋转倾向于导致由马达安装件310通过第二枢转点410施加到连接连杆155的张力。该力相应地通过枢转点140和415施加到连接臂125。
参照图1A,通过平衡各种力和扭矩来限制马达安装件310的旋转。当焊丝(未示出)如箭头160所指示的那样被进给通过送丝机100时,下进给辊11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焊丝沿逆时针方向施加反向扭矩(如箭头“CT”所示),这相应地使上进给辊115逆时针转动。通过在马达安装件310的销325处的向上的力(如箭头“F1”所示),在连杆155的第二枢转点410处平衡围绕马达输出轴320的该反向扭矩CT。如上所述,连杆155保持张紧并且联接到臂130,该臂130也在第三枢转点415处联接到连接臂125。在第三枢转点415处通过臂130和连杆155的向下的力(如箭头“F2”所示)经由连接臂125施加到上进给辊115。F2可以与F1的方向相反并且具有同样的大小。连接臂125可以用作用于定位上进给辊115的连杆,将来自连杆155和臂130的力F1和F2放大以产生更大的力(如箭头“F3”所示)。F3是比F1和F2更大的力,正如图1A中的较大的箭头所示。来自焊丝夹持的反作用力如箭头“F4”所示。F4可以与F3的方向相反并且具有同样的大小,并且F4与马达输出轴320共线,以使得扭矩平衡保持不受影响。
再次参照图3A和3B,臂130在第二枢转点410处联接到马达安装件310。如上所述,在操作期间,马达305使马达输出轴320沿由箭头“C”所示的第一方向旋转,并且沿箭头“D”所示的第二方向经由马达安装件310以与臂130相反的方向施加扭矩。该扭矩导致施加到连接臂125的力,该力倾向于使连接臂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所示实施例中,马达输出轴320的旋转导致下进给辊12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这将促使在上进给辊和下进给辊之间进给的焊丝从左向右移动。
当焊丝通过传动机座110进给到上进给辊115和下进给辊120时,扭矩施加到马达组件105。来自扭矩的力也经由第一枢转点405和马达安装件310施加到连接臂125和上进给辊115。该力将上进给辊115拉向下进给辊120,将焊丝夹在它们之间。夹持力是由马达组件105施加的扭矩的函数。例如,当马达速度增加时,下进给辊120的旋转速度增加,从而以更快的速率通过系统进给焊丝。同时,如果经由马达安装件310施加到臂130的扭矩增加,这会导致由上进给辊115通过连接臂125和臂130施加更大的夹持力。因此,随着马达的扭矩变化,由上进给辊115施加到焊丝的夹持力就自动地进行调节。因此,夹持力与马达的扭矩成比例。这使得使用者无需针对不同的操作条件来手动地调节夹持力。
可以使用常规的摩擦力和几何计算来选择系统100的部件的几何形状。在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假设在焊丝与上下进给辊115、120之间没有发生打滑,从而使得静态摩擦公式(FS=μFn)适用。在本申请中,FS是恰好在焊丝打滑之前在焊丝与上下进给辊115、120之间的界面处沿着焊丝行进方向160所存在的摩擦。μ是静态摩擦系数,可以假设它近似为常数。Fn是法向力,其相对于送丝机100可以是夹持力。夹持力由上进给辊115和下进给辊120施加到它们之间的焊丝,垂直于焊丝行进方向160的轴线。该布置的好处是法向力或夹持力仅需要在焊丝和进给辊之间产生足够的静态摩擦力以克服通过例如焊炬衬垫、触头和/或卷筒制动器(未示出)这样的焊炬部件施加到焊丝上的阻力。该阻力可以与由马达310施加的扭矩相关。可以对第一枢转点405、第二枢转点410和第三枢转点415的几何形状、马达105及其相关部件的重心、以及不可调节弹簧的选择进行调节以限定马达扭矩和夹持力之间的期望关系。这些变量可以在各种应用中进行调节和优化。
现在参照图5A-5E,根据本公开示出了连接臂125的实施例。连接臂125可以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135、140,并且可以配置成在第一端135处连接到传动机座110并且在第二端540处连接到臂130。连接臂125的形状可以适应传动机座110和臂130的偏移。第一孔505可以设置在第一端135处的第一凸缘515中,第二孔510可以设置在第一端处的第二凸缘520中。正如下面更全面地描述的那样,连接臂125可以通过将连接臂125的第一凸缘515和第一孔505联接到传动机座110而可旋转地连接到传动机座110。在所示实施例中,该联接通过设置在孔505中的销实现,不过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枢转机构。
第二凸缘520中的第二孔510可以设置在连接臂125的第二端140处。第二孔510可以与臂130的第三枢转点415对准,正如上文关于图4A-4C所述。第三枢转点415可以包括用于接收销或其他连结机构(未示出)的孔。第三枢转点415可以设置在臂130的第二端140处,与连杆155相邻。因此,当连接臂125联接到臂130时,第二孔510可以与第三枢转点415同轴。
如上所述,上进给辊115能够可旋转地连接到连接臂125。上进给辊115可以经由连接臂的第一侧530a上的第三孔545a和连接臂的第二侧530b上的第四孔545b联接到连接臂125。第三孔545a和第四孔545b在相应的第一侧530a和第二侧530b上对准并同轴。如图5D和5E中更清楚地示出的那样,在第一侧530a和第二侧530b之间形成有凹部(pocket)555,该凹部可以接收上进给辊115。上进给辊115可以设置在凹部555中并且经由设置在第三孔125和第四孔545b中的销或其他的连结机构(未示出)可旋转地联接到连接臂125。
连接臂125的第一侧530a和第二侧530b可以通过表面550连结,从而形成凹部555。表面550可以弯曲成大于上进给辊115的直径,使得上进给辊115可以自由旋转而不会干涉连接臂125。
现在参照图6A-6D,描述了包括图6B-6G中的上进给辊115和下进给辊120的传动机座110的实施例。如上所述,连接臂125可以通过联接传动机座枢转点145与连接臂125的第一孔505而可旋转地连接到传动机座110。传动机座110可以包括在传动机座枢转点145处的前侧凸缘605和后侧凸缘650。前侧凸缘605包括第一传动机座孔655,并且后侧凸缘650包括第二传动机座孔665。第一和第二传动机座孔655、665可以彼此对准并同轴。销或其他的连结机构(未示出)可以延伸穿过凸缘605、650的传动机座孔655、665并且穿过连接臂125的第一孔505,以便将连接臂125可旋转地联接到传动机座110。
所示的传动机座110的形状大致为矩形,不过这并不重要,并且传动机座可以具有允许将其固定地联接到焊接系统的任何形状。在实施例中,传动机座110可以是框架。传动机座110可以固定地联接到送丝机系统(未示出),以使得传动机座110相对于送丝机系统是静止的。如上所述,马达输出轴310延伸穿过传动机座110中的开口635,在此它联接到下进给辊120。开口635可以包括用于接收马达输出轴320的轴承。
传动机座110还可以包括在传动机座110、610的相对侧640、645上的焊丝入口625和焊丝出口630。焊丝入口625可以设置在第一传动机座侧640上,并且焊丝出口630可以设置在第二传动机座侧645上。前侧凸缘605和后侧凸缘610也可以设置在第二传动机座侧645上,使得连接臂125的第一端135在第二传动机座侧645可旋转地连接到传动机座110。焊丝可以沿方向160进给,并且可以通过下进给辊12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上进给辊115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沿该方向160被拉动。
如上所述,马达输出轴320的旋转促使下进给辊120相对于静止的传动机座110旋转。上进给辊115可以经由连接臂125和臂130而相对于下进给辊120选择性地定位。当臂130经由第一枢转点405、第二枢转点410和第三枢转点415枢转时,连接臂125可以在传动机座枢转点145处相对于传动机座110旋转。所述的第一枢转点405、第二枢转点410和第三枢转点415以及传动机座枢转点145使得连接臂125能够并且因此使得上进给辊115能够相对于下进给辊120进行朝向下进给辊的移动和远离下进给辊的移动。
参照图7A、7B,当上进给辊115和下进给辊120处于非夹持位置时(图7B),可以在上进给辊115和下进给辊120之间进给焊丝。随后,上进给辊115可以朝向下进给辊120移动以在夹持位置向焊丝上施加夹持力(图7A)。此后,当力施加到趋向于使上进给辊115朝向下进给辊移动的连接臂125时,焊丝上的夹持力增加。当施加到连接臂125的力减小时,焊丝上的夹持力减小。如上所述,利用所公开的装置,施加到连接臂125的力与马达的扭矩成比例。因此,随着马达的扭矩(由于例如焊炬中的余烬、焊炬电缆中的弯曲、焊炬的长度或马达速度的增加等因素而)增加,经由臂130施加到连接臂125的力增加,这导致施加到上进给辊的夹持力增加。相反地,随着马达的扭矩减小,经由臂130施加到连接臂125的力减小,这导致施加到上进给辊的夹持力减小。
参照图8A-8C,示出了进给辊800的实施例。进给辊800可以包括构造成用于接收焊丝815、820的一个或多个凹槽805、810、805'、810'、805”、810”。例如,返回参照图1和2,下进给辊1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凹槽。上进给辊115可以包括凹槽,或者可以是如图1和图2所示的平坦表面。
下进给辊115中的凹槽可以包括与要使用的焊丝的直径大致匹配的直径。凹槽可以具有开口角825、830,该开口角可以是焊丝的夹持力的函数。例如,进给辊120可以具有凹槽805、810,该凹槽具有用于特定夹持力的期望的打开角度825、830和几何形状。例如,如图8A所示,凹槽805、810可以是V形。凹槽805”、810”可以是U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凹槽805'、810'可以包括滚花或锯齿状边缘和较浅的角度,形成k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进给辊115和/或下进给辊120可以是能够在送丝机100中移除和更换,以使得上进给辊115和下进给辊120能够基于要使用的期望焊丝进行更换。这就允许送丝机100能够适用于使用多种不同焊丝厚度的各种焊接系统。
图9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送丝机的方法的流程图900。在步骤905,焊接系统中的送丝机操作包括马达输出轴320的马达105。在步骤910,焊丝在上进给辊115和下进给辊120之间被进给。上进给辊115能够选择地定位成邻近下进给辊120,并且下进给辊120连接到马达输出轴320。连接臂125附接到上进给辊115并且在第一端135处销接至传动机座110,连接臂125可操作用以相对于下进给辊120选择性地定位上进给辊115。
在步骤915,使臂130在打开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枢转。臂130在与第一端135相对的第二端140处可枢转地附接到连接臂125,臂130进一步联接到马达105。在步骤920,马达105将扭矩经由马达输出轴320直接施加到下进给辊120,并且将与马达扭矩成比例的力经由臂130和连接臂125施加到上进给辊115。
响应于由马达105施加的扭矩,在步骤920施加的马达扭矩导致在步骤925的夹持力。夹持力与马达105的扭矩成比例。当马达扭矩增加时,将上进给辊115压向下进给辊120,从而增加了在它们之间进给的焊丝上的夹持力。相反地,当马达扭矩减小时,上进给辊115对焊丝的力减小。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那样,以单数形式记载并且以单词“一”或“一个”修饰的元件或操作应该理解为不排除多个元件或多个操作,除非明确地记载了这样的排除。此外,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引用不应解释为排除了另外的同样包括了所记载特征的实施例的存在。
本公开不受限于本文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范围。实际上,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除了本文描述的那些实施例之外,根据前面的描述和附图,本公开的其他各种实施例和变型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些其他的实施例和变型都应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此外,尽管已经在用于特定目的的特定环境中、在特定实施方式的背景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本公开的有效性不受限于此,并且本公开能够为了任意的目的而在任意的环境中有利地实现。因此,应当根据如本文所述的本公开的完整的范围和精神来对下附的权利要求进行解释。

Claims (23)

1.一种用于焊接系统的送丝机,包括:
传动机座,其包括下进给辊;
上进给辊,其能够选择性地定位在下进给辊附近,所述上进给辊和下进给辊构造成在上进给辊和下进给辊之间接收焊丝;
马达,其包括马达输出轴,所述下进给辊可旋转地连接到所述马达输出轴;
连接臂,其附接到所述上进给辊,所述连接臂在第一端处可旋转地附接到所述传动机座,所述连接臂可操作用以相对于所述下进给辊选择性地定位所述上进给辊;
臂,其在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连接臂,所述臂进一步联接到所述马达;
其中所述臂和连接臂构造成响应于由所述马达施加的扭矩而将所述上进给辊拉向所述下进给辊,使得所述上进给辊和下进给辊构造成产生用于焊丝的夹持力;并且
其中所述夹持力与所述马达的扭矩成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其中响应于克服焊丝在焊接系统中的摩擦阻力,所述夹持力由所述扭矩自动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丝机,其中由所述扭矩自动产生的所述夹持力在被进给通过焊接系统的焊丝上提供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其中在打开位置,处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连接臂通过所述臂的移动而旋转到使得所述上进给辊与所述下进给辊分离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在第一枢转点处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臂以及在第二枢转点处旋转地联接到所述马达的马达安装件,并且在所述臂和所述连接臂之间保持张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丝机,其中所述臂在第三枢转点处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连接臂,使得所述连接臂的移动受到所述第一枢转点、第二枢转点和第三枢转点的约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其中所述连接臂在传动机座枢转点处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传动机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丝机,其中所述连接臂在传动机座枢转点处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传动机座,使得所述连接臂的所述移动进一步受到所述传动机座枢转点的约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其中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侧、第二侧以及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表面,从而形成凹部,以使得所述上进给辊设置在所述凹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其中所述连接臂包括在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中的同轴孔,以使得所述上进给辊经由所述孔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连接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其中所述上进给辊和下进给辊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接收焊丝的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其中所述上进给辊是扁平的,并且所述下进给辊包括用于接收焊丝的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送丝机,其中所述凹槽的尺寸设定为对应于焊丝的尺寸,以使得上进给辊和下进给辊与焊丝的尺寸相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其中所述下进给辊构造成响应于由所述马达施加的扭矩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送丝机,其中所述上进给辊构造成响应于由所述马达通过所述臂和所述连接臂施加的扭矩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其中所述下进给辊构造成响应于由所述马达施加的扭矩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送丝机,其中所述上进给辊构造成响应于由所述马达通过所述臂和所述连接臂施加的扭矩而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18.一种用于操作焊接系统所用的送丝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操作包括马达输出轴的马达;
在上进给辊和下进给辊之间进给焊丝,所述上进给辊能够选择地定位在所述下进给辊附近,所述下进给辊连接到所述马达输出轴,连接臂附接到所述上进给辊并且在第一端处销接至传动机座,所述连接臂可操作用以相对于所述下进给辊选择性地定位所述上进给辊;
使臂在打开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枢转,所述臂在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处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连接臂,所述臂进一步联接到所述马达;
由所述马达通过所述马达输出轴向所述下进给辊施加扭矩,并通过所述臂和所述连接臂向所述上进给辊施加扭矩;并且
响应于由所述马达施加的扭矩,通过所述臂和所述连接臂产生夹持力,
其中所述夹持力与所述马达的扭矩成比例。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克服焊丝在焊接系统中的摩擦阻力,所述夹持力由所述扭矩自动产生。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扭矩自动产生的所述夹持力在被进给通过焊接系统的焊丝上提供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打开位置,处于所述第二端的所述连接臂通过所述臂的移动而旋转到使得所述上进给辊与所述下进给辊分离的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在第一枢转点处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臂以及在第二枢转点处旋转地联接到所述马达的马达安装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臂在第三枢转点处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连接臂,使得所述连接臂的移动受到所述第一枢转点、第二枢转点和第三枢转点的约束。
CN201680091042.8A 2016-11-23 2016-11-23 具有自动可调节的焊丝夹持力的送丝机 Pending CN1100358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6/063453 WO2018097823A1 (en) 2016-11-23 2016-11-23 Wire feeder with automatically adjustable wire clamping for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5861A true CN110035861A (zh) 2019-07-19

Family

ID=62195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1042.8A Pending CN110035861A (zh) 2016-11-23 2016-11-23 具有自动可调节的焊丝夹持力的送丝机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55644A1 (zh)
EP (1) EP3544759A4 (zh)
CN (1) CN110035861A (zh)
AU (1) AU2016430805A1 (zh)
BR (1) BR112019009546A2 (zh)
CA (1) CA3043304C (zh)
MX (1) MX2019005953A (zh)
WO (1) WO20180978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1928B (zh) * 2020-05-28 2022-02-1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原县供电公司 一种便于取用线缆的电力工用线缆施工架
TWI737461B (zh) * 2020-08-24 2021-08-21 煒森機械有限公司 成型機進料之夾持機構
WO2023233009A1 (en) * 2022-06-03 2023-12-07 Hans Følsgaard A/S A cable conveyer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7912A (en) * 1976-11-24 1979-12-11 Cuv "Progress" Apparatus for planetary feeding of electrode wire
EP1206993A2 (en) * 2000-10-19 2002-05-22 The Esab Group, Inc. Electrode wire feeder for an arc welding system
CN1411402A (zh) * 1999-10-20 2003-04-16 L·克里克斯 送丝器和连接件单元
CN1984744A (zh) * 2004-07-09 2007-06-20 弗罗纽斯国际有限公司 传送焊丝的设备
US7687742B2 (en) * 2003-07-22 2010-03-30 Lincoln Global, Inc. Wire gripper for a drive unit of a wire feeder
US20130008555A1 (en) * 2011-07-08 2013-01-10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Servo-controlled three axis wire straightening device
CN103433596A (zh) * 2013-07-25 2013-12-11 湖州天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焊机的自动送丝机构
US20140027429A1 (en) * 2007-05-31 2014-01-30 Lincoln Global, Inc. Method for dynamic feed pressure adjustment
CN205600111U (zh) * 2016-05-18 2016-09-28 宿州学院 一种用于焊接的推丝式送丝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06132A1 (de) * 1975-02-13 1976-08-26 Colombo Mikron Di Enrico Messa Fadenzufuehrvorrichtung
US8723082B2 (en) * 2004-07-09 2014-05-13 Fronius International Gmbh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a welding wire
US8450647B2 (en) * 2008-05-12 2013-05-2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Drive roll for a wire feeder
US9586283B2 (en) * 2011-03-29 2017-03-07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ire feeder tensioner with definitive settings
US9931706B2 (en) * 2013-03-12 2018-04-0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Adjustable drive shaft assembly
KR101664459B1 (ko) * 2014-11-06 2016-10-11 두산중공업 주식회사 용접용 로드 송급 장치 및 로드 송급 방법
EP3375559A1 (en) * 2014-11-07 2018-09-19 The Esab Group, Inc. Multifunction wire feeder for a portable weld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7912A (en) * 1976-11-24 1979-12-11 Cuv "Progress" Apparatus for planetary feeding of electrode wire
CN1411402A (zh) * 1999-10-20 2003-04-16 L·克里克斯 送丝器和连接件单元
EP1206993A2 (en) * 2000-10-19 2002-05-22 The Esab Group, Inc. Electrode wire feeder for an arc welding system
US7687742B2 (en) * 2003-07-22 2010-03-30 Lincoln Global, Inc. Wire gripper for a drive unit of a wire feeder
CN1984744A (zh) * 2004-07-09 2007-06-20 弗罗纽斯国际有限公司 传送焊丝的设备
US20140027429A1 (en) * 2007-05-31 2014-01-30 Lincoln Global, Inc. Method for dynamic feed pressure adjustment
US20130008555A1 (en) * 2011-07-08 2013-01-10 L&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Servo-controlled three axis wire straightening device
CN103433596A (zh) * 2013-07-25 2013-12-11 湖州天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焊机的自动送丝机构
CN205600111U (zh) * 2016-05-18 2016-09-28 宿州学院 一种用于焊接的推丝式送丝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97823A1 (en) 2018-05-31
CA3043304A1 (en) 2018-05-31
EP3544759A1 (en) 2019-10-02
US20190255644A1 (en) 2019-08-22
BR112019009546A2 (pt) 2019-07-30
AU2016430805A1 (en) 2019-05-23
MX2019005953A (es) 2019-08-26
CA3043304C (en) 2021-06-01
EP3544759A4 (en) 202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5861A (zh) 具有自动可调节的焊丝夹持力的送丝机
JP2002126939A (ja) チューブカッター
US6286815B1 (en) Wire puller
JP2013031921A (ja) 挟持工具
US20080093408A1 (en) Wire tensioning arrangement
JP6669945B2 (ja) ワイヤ結束機
KR102076579B1 (ko) 파이프용 와이어 권취장치
JPH0362611B2 (zh)
US11641094B1 (en) Wire puller
US6155032A (en) Automatic wrapper
JP4298548B2 (ja) テープによる結束機
JP2006161995A (ja) 物品の傾動安定支持装置
US3288337A (en) Welding electrodes feed apparatus
JP3652008B2 (ja) 結束機械
GB2570880A (en) Support device for monitor or display
CA2325790C (en) Wire puller
US11033999B2 (en) Clamp of bicycle workstand
JPH10129614A (ja) 結束機
JP2017097456A (ja) 操作レバー機構及び操作レバー機構のダンパー
JP2017080869A (ja) 切断機
US3463374A (en) Wire threader in an electric welding apparatus
JPH0468210B2 (zh)
CN110270691A (zh) 电爆炸设备及其送丝装置
TW202007039A (zh) 纜線輸送裝置
JP2019136857A (ja) テープ巻き付け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1001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