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5815A - 除臭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5815A
CN110035815A CN201680091390.5A CN201680091390A CN110035815A CN 110035815 A CN110035815 A CN 110035815A CN 201680091390 A CN201680091390 A CN 201680091390A CN 110035815 A CN110035815 A CN 110035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entioned
deodorization
deodoriser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13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村启志
金森昭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nc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nc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nc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nc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Publication of CN110035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58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38Removing components of undefined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38Removing components of un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44Organ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除臭装置,由于呈粒状或者块状地使用以无机的多孔质材料作为主体的物理的吸附材料本身,因此,可以将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的每单位容积的恶臭成分吸附量极大化。另外,由于加热机构(46)直接加热吸附材料(42),因此,没有浪费地将被吸附材料(42)吸附的恶臭成分升温,使之从吸附材料(42)中脱离,利用从冷却回路(30)中抽出的再生空气(CA)将该脱离的恶臭成分从除臭器(16a、16b、16c···)中挤出,由此,能够以少的能量消耗量进行吸附材料(42)的再生。并且,由于固定式除臭塔(18)配备有至少三台以上的除臭器(16a、16b、16c···),因此,与现有技术的旋转式的除臭装置一样,可以同时实施回流空气(CA)的除臭、吸附材料(42)的再生、吸附材料(42)再生之后的冷却这样的三个工序。

Description

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作为处理对象的空气中除去包含在该处理对象空气中的由甲醛、甲苯、氟利昂类、苯、氯代甲烷以及环己烷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或其它有机气体等构成的恶臭成分的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上述除臭的装置,在过去,有下面所述的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2-102645号公报)记载的装置。该现有技术是一种将作为恶臭成分的有机气体浓缩的装置,以下面所述的方式构成。
在蜂窝结构的吸附转动体的上游侧配置相同的蜂窝结构的湿气交换转动体,将经过该湿气交换转动体而被除湿的空气送入吸附转动体的吸附区及净化区。并且,利用加热器将透过净化区的空气加热,将被加热的空气再次送入吸附转动体的解吸区,使被吸附到吸附转动体中的有机气体、即恶臭成分脱离。
根据这种现有技术,即使被处理的空气(处理对象空气)的湿度高,也可以在被处理空气进入吸附转动体之前,将湿度降低,可以保持高的吸附转动体的恶臭成分吸附能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26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即,上述现有的有机气体浓缩装置是吸附转动体或湿气交换转动体始终旋转的所谓旋转式的装置,即使配置湿气交换转动体而可以保持高的吸附转动体的恶臭成分吸附能力,也不能完全消除从吸附转动体与将该吸附转动体分隔成吸附区及净化区用的分隔板的间隙产生的泄漏。因此,无论怎么改进从被处理气体中除去恶臭成分的效率,实质上,其数值的极限也就在95%左右,存在着难以满足与以前相比要求更高的环境标准(极其接近100%的除去效率)的最近的用户的需求的问题。
进而,在这种装置中使用的吸附转动体,是将合成沸石等吸附材料载置于将由陶瓷纤维等无机纤维构成的纸加工成蜂窝状而成的结构体中的转动体。因此,在将吸附转动体吸附的恶臭成分除去而使吸附材料再生时,利用加热器将透过净化区的空气加热,形成热风,不得不利用该热风不仅加热吸附材料而且还要同时加热蜂窝成形原材料,因此,在吸附材料的再生时,需要很大的能量。即,存在着难以降低运转成本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臭装置,所述除臭装置对于恶臭成分、特别是VOC或其它有机类的恶臭成分的去除性能优异,并且,能够降低运转成本,长时间稳定地运转。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以下面所述的方式构成除臭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除臭装置,具有:固定式除臭塔18,所述固定式除臭塔18至少配备有三台以上除臭器16a、16b、16c···,所述除臭器16a、16b、16c···的内部空间隔着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被划分成第一室12及第二室14;回流空气供应流路22,所述回流空气供应流路22的上游端被连接于回流空气入口20,下游端被连接于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所述回流空气供应流路22利用设置在中途的处理风机24将从除臭对象空间DR排出的回流空气RA可切换地供应给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中的任一个;除臭空气输送流路28,所述除臭空气输送流路28的上游端被连接于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二室14,下游端被连接于除臭空气出口26,所述除臭空气输送流路28将通过上述任一个除臭器16a、16b、16c···的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而被除臭的除臭空气DA向除臭空气出口26输送;冷却回路30,所述冷却回路30的一端被连接于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二室14,另一端被连接于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所述冷却回路30利用冷却风机34吸引被设置在该流路的途中的冷却装置32冷却的空气,可切换地输送到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中的任一个并使之循环;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所述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的上游端被连接到上述冷却回路30的一端与上述冷却装置32之间的流路上,下游端被连接于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二室14,将在上述冷却回路30循环的空气的一部分作为再生空气CA,可切换地向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二室14中的任一个输送;以及,再生空气排出流路40,所述再生空气排出流路40的上游端被连接于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下游端被连接于再生排气口38。上述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由粒状或者块状的吸附材料42、透气性的壳体44和加热机构46构成,所述吸附材料42以无机的多孔质材料为主体,物理地吸附空气中的恶臭成分,所述壳体44收纳该吸附材料42,并且,将上述除臭器16a、16b、16c···的内部空间划分成气体能够相互流通的两个室12、14,所述加热机构46被埋设到收纳在该壳体44内的上述吸附材料42中,由此,直接对该吸附材料42进行加热。用于利用外部空气补充作为上述再生空气CA被从上述冷却回路30中抽出的量的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管50,被连接到上述冷却回路30中的上述冷却风机34的抽吸侧。在上述再生空气排出流路40中,安装有用于使浓缩在再生空气CA中的恶臭成分分解的分解装置52。
本发明例如起到下面所述的作用和效果。
由于作为用于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的吸附材料,将以无机的多孔质材料作为主体的物理吸附材料本身形成为比表面积大的粒状或者块状来使用,因此,可以使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的每单位容积的恶臭成分吸附量极大化。
另外,由于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不含有粘结剂或树脂填料类等,因此,可以将对吸附材料进行加热来再生恶臭成分吸附力时的加热温度上升到200℃~300℃左右。因此,在吸附材料的恶臭吸附力再生时,通过在大约200℃~300℃的高温加热该吸附材料,可以迅速地使吸附材料吸附的VOC或其它有机类的恶臭成分从该吸附材料中脱离。
进而,由于在对吸附材料的恶臭成分吸附力进行再生时,被埋设在收纳于壳体内的吸附材料中的加热机构,只直接加热吸附材料,因此,使得被吸附材料吸附的恶臭成分没有浪费地升温而从吸附材料中脱离。因此,通过利用从冷却回路中抽出的再生空气将该脱离的恶臭成分从除臭器中压出,能够以少的能量消耗量进行吸附材料的再生。
并且,由于固定式除臭塔至少配备三台以上除臭器,因此,没有必要像过去的旋转式的除臭装置那样使用非常大的动力使吸附旋转体等旋转移动,只通过空气的流路、加热机构的接通、断这样的切换操作,就可以同时进行回流空气的除臭、吸附材料的再生、吸附材料再生后的冷却这样的三个工序。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前述除臭器16a、16b、16c···的内部空间被前述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在高度方向上一分为二,在上述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的上侧形成第一室12,在下侧形成第二室14。
在该情况下,像再生空气那样在除臭器内变成高温的气体从该除臭器的下侧进入,向上侧逸出,像除臭对象的回流空气冷却用的空气那样相对地变成低温的气体从除臭器的上侧进入,向下侧逸出。因此,使气体的流通顺畅,效率良好,降低运转成本。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在前述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的上游侧,设置加热前述再生空气CA的辅助加热机构36a。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轻吸附材料再生时的加热机构的负荷及除臭装置总的能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的流程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中的固定式除臭塔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在图1中的切换流体的流动的状态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图1至图3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首先,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的流程图。如该图所示,本发明的除臭装置,是用于向除臭对象空间DR供应除去了处理对象空气(回流空气RA)中的包括VOC或其它有机气体等的恶臭成分而净化了的空气的装置。作为该除臭对象空间DR,例如,可以列举出使用VOC的印刷工厂或涂装工厂的建筑物内空间、或者产生各种各样的臭气的医院·医疗设施或饭店等的室内空间等。
并且,该除臭装置大致由固定式除臭塔18、回流空气供应流路22、除臭空气输送流路28、冷却回路30、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及再生空气排出流路40构成。
固定式除臭塔18是经由回流空气供应流路22对从除臭对象空间DR返回的回流空气RA进行除臭的装置,配备有(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三台除臭器16a、16b、16c,所述除臭器的内部空间隔着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被划分成第一室12及第二室14。
如图2所示,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由粒状或者块状的吸附材料42、透气性的壳体44和加热机构46构成,所述吸附材料42以无机的多孔质材料作为主体,物理地吸附空气中的恶臭成分,所述壳体44收纳该吸附材料42,并且,将上述除臭器16a、16b、16c的内部空间划分成气体能够相互流通的两个室12、14,所述加热机构46通过被埋设在收纳于该壳体44内的上述吸附材料42中,对该吸附材料42直接进行加热。
作为形成上述吸附材料42的无机的多孔质材料,可以列举出沸石、硅胶、活性氧化铝等,但是,如果考虑到例如有机溶剂吸附特性这样的恶臭成分吸附特性、处理性等,则沸石是特别适合的。另外,该吸附材料42,只要是以无机的多孔质材料作为主体的、即相对于吸附材料42整体含有大于50质量%的无机的多孔质材料即可,除了全部用无机的多孔质材料构成以外,例如,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包含不到50质量%的活性炭等其它的吸附材料。
透气性的壳体44例如由金属丝网或耐热性的树脂网、或者冲孔金属或膨胀金属等不妨碍透气性而耐热性和机械强度优异的材料形成。
加热机构46是埋设在被收纳于壳体44内的吸附材料42中、可以直接加热该吸附材料42的加热机构,更具体地说,只要是能够直接加热吸附材料42本身以及/或者被吸附到吸附材料42的恶臭成分而使恶臭成分从吸附材料42中脱离的加热机构,可以为任何形式,适宜采用电热加热器、微波加热装置或高频感应加热装置等。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作为该加热机构46,使用将镍铬电热线等发热体46装填到由氧化铝管或石英管等构成的散热管46b中而成的封装加热器在水平方向上弯曲地埋设成大致平面状的加热机构。如果使用这样的加热机构46,则可以使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整体迅速地并且容易控制地升温。
顺便提及,在使用微波加热装置作为加热机构46,并且用金属形成壳体44的情况下,有必要用玻璃或者耐热性的树脂等涂敷其表面。
另外,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式除臭塔18,表示出了具备三台除臭器16a、16b、16c的情况,但是,设置在该固定式除臭塔18中的除臭器16a、16b、16c···的数目只要大于等于三台即可,可以根据作为目标的除臭空气的品质或需要量等来适当地选择。例如,通过像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那样使设置在固定式除臭塔18中的除臭器16a、16b、16c的数目为三台,除了能够同时进行如后面所述的回流空气RA的除臭、吸附材料42的再生、吸附材料42再生之后的冷却这三个工序之外,还可以将除臭装置的尺寸最小化,使得空间效率优异。另一方面,通过使设置在固定式除臭塔18中的除臭器16a、16b、16c···的数目大于等于四台,除了可以增加除臭空气的供应量之外,如后面所述,还可以在切换除臭运转的除臭器16a、16b、16c···时,抑制压力变动或者摆动等的发生。
另外,优选地,如图2所示,构成固定式除臭塔18的除臭器16a、16b、16c···被形成为其内部空间被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在高度方向上一分为二,上侧成为第一室12,下侧成为第二室14。通过这样,像再生空气CA那样在除臭器16a、16b、16c···内成为高温的气体从该除臭器16a、16b、16c···的下侧进入,向上侧逸出,像作为除臭对象的回流空气RA或冷却用的空气那样相对地变成低温的气体,则从VOC吸附器的上侧进入,向下侧逸出。因此,气体的流通顺畅,效率良好,可以降低运转成本。
回流空气供应流路22是向固定式除臭塔18供应从除臭对象空间DR返回的回流空气RA的流路,具有上游端被连接于回流空气入口20的管路22A。该管路22A例如由不锈钢管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在途中被分支成多个(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形成分支管22A1、22A2、22A3···,其下游端被连接于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另外,在管路22A的途中,设置将从除臭对象空间DR排出的回流空气RA向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输送的处理风机24,并且,根据需要,设置将在该管路22A内流通的回流空气RA冷却而降低露点温度的预冷却装置22c。
另外,在回流空气供应流路22的管路22A分支出的各个分支管22A1、22A2、22A3···分别安装有阀23a、23b、23c···,通过开闭操作这些阀23a、23b、23c···,切换回流空气RA的供应目的地。
除臭空气输送流路28是将通过任意除臭器16a、16b、16c的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而被除臭的除臭空气DA向除臭空气出口26输送的流路,具有下游端被连接于该除臭空气出口26的管路28A。另外,将离开除臭空气出口26的除臭空气DA经由除臭空气配管54及除臭空气导管56向除臭对象空间DR供应。上述管路28A例如由不锈钢管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在途中被分支成多个(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形成分支管28A1、28A2、28A3···,其上游端被连接于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二室14。另外,在管路28A的途中安装有用于除去除臭空气DA中的粉尘等的中等性能过滤器58。
在管路28A分支出的各个分支管28A1、28A2、28A3···分别安装有阀29a、29b、29c···,通过开闭操作这些阀29a、29b、29c···,切换除臭空气DR的供应源。
冷却回路30是用于不使恶臭成分吸附能力降低地将使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的加热机构46动作而使吸附材料42的恶臭成分吸附能力再生后的吸附材料冷却到除臭器16a、16b、16c能够使用的温度的回路,具有管路30A。该管路30A例如由不锈钢管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其一端分支而形成分支管30A1、30A2、30A3···,被连接于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二室14。另外,其另一端也分支而形成分支管30Aa、30Ab、30Ac···,被连接于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
在该冷却回路30的管路30A中,安装有使冷却回路30内的空气循环的冷却风机34,在该冷却风机34的抽吸侧的管路30A中设置对管路30A内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32。因此,被该冷却装置32冷却的空气被冷却风机34抽吸。另外,作为冷却装置32,例如,可以列举出利用使冷却器水流通的冷却盘管将空气冷却的装置等。
在管路30A分支出的各个分支管30A1、30A2、30A3···分别安装阀31a、31b、31c···,另外,在各个分支管30Aa、30Ab、30Ac···分别安装阀33a、33b、33c···。并且,通过开闭操作这些阀31a、31b、31c···以及33a、33b、33c···,可以切换由冷却回路30冷却的除臭器16a、16b、16c。
另外,从外部空气入口48导出的外部空气导入配管50的下游端,被连接于从上述冷却风机34的抽吸侧的管路30A中的分支点到该冷却风机34的抽吸侧之间。这里,外部空气导入配管50如后面所述,是利用外部空气补充作为再生空气CA被从冷却回路30中抽出的量的空气用的配管,例如,由不锈钢管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在该外部空气导入配管50上,根据需要,设置冷却外部空气用的辅助冷却装置50a。另外,图中的附图标记50b是预过滤器,附图标记50c是中等性能过滤器,它们是用于协同动作来除去向外部空气导入配管50导入的外部空气中的粉尘等的过滤器。
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的上游端具有冷却回路30的一端与上述冷却装置32之间的流路,更具体地说,具有连接于管路30A中的冷却装置32的上游侧的管路36A。该管路36A例如由不锈钢管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其下游侧分支而形成分支管36A1、36A2、36A3···,被连接于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二室14。另外,在各个分支管36A1、36A2、36A3···分别安装阀37a、37b、37c···。因此,该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可以将在冷却回路30中循环的空气的一部分作为再生空气CA可切换地输送到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二室14中的任一个。
另外,如图1所示,在该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的管路36A上,根据需要,设置加热上述再生空气CA的辅助加热机构36a。该辅助加热机构36a根据设置除臭装置的现场的能量情况来设定其热源。例如,在除臭装置的设置现场,作为热源可以廉价地得到饱和蒸气的情况下,如图1的例子所示,作为辅助加热机构36a,优选使用蒸气加热器。通过这样,可以减轻吸附材料42再生时的加热机构46的负荷及除臭装置总的能量成本。
再生空气排出流路40是经由被供应给除臭器16a、16b、16c···的再生空气CA,使得被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的吸附材料42浓缩并脱离的恶臭成分分解之后,向外部空气中排出用的流路,具有伴有恶臭成分的再生空气CA流通的管路40A。该管路40A例如由不锈钢管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其上游侧分支而形成分支管40A1、40A2、40A3···,被连接于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另外,在各个分支管40A1、40A2、40A3分别安装阀41a、41b、41c···。并且,该管路40A的下游端被连接于再生排气口38,在其下游端与管路40A的分支点之间,安装分解恶臭成分用的分解装置52。这里,该分解装置52只要是能够将恶臭成分分解成无臭且无害的状态,其分解方法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可以采用燃烧法、臭氧氧化法、催化剂分解法、等离子体分解法及光催化剂分解法等。
另外,图中的附图标记60是收集供应给除臭对象空间DR的除臭空气DA再次带有恶臭成分而形成的回流空气RA的回流空气导管,附图标记62是将向回流空气导管60内送入的回流空气RA向回流空气入口20输送的回流空气配管。
在使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除臭装置向除臭对象空间DR供应已经除去恶臭的除臭空气DA时,用各个除臭器16a、16b、16c···中的至少一台进行除臭空气DA的生成,用至少一台进行内部的吸附材料42的再生,用至少一台进行用于除臭空气DA生成准备的冷却。
例如,在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中,用下部的除臭器16c进行除臭空气DA的生成,并且,用中部的除臭器16b进行吸附材料42的再生,用上部的除臭器16a进行用于除臭空气DA生成准备的冷却。
当下部的除臭器16c的恶臭成分吸附能力达到极限时,为了得到作为目标的臭气除去水平的除臭空气DA,除臭器16a、16b、16c的切换成为必要。表示该切换后的状态的图为图3。即,对于处于图1的状态的除臭装置,对回流空气供应流路22的阀23c进行关闭操作,并且,对阀23a进行打开操作。另外,对除臭空气输送流路28的阀29c进行关闭操作,并且,对阀29a进行打开操作。进而,使除臭器16b的加热机构46的动作停止,另一方面,使除臭器16c的加热机构动作,对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的阀37b、再生空气排出流路40的阀41b及冷却回路30的阀31a和33a进行关闭操作,并且,对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的阀37c、再生空气排出流路40的阀41c及冷却回路30的阀31b和33b进行打开操作。通过这样,在上部的除臭器16a进行除臭空气DA的生成,并且,在中部的除臭器16b进行用于除臭空气DA生成准备的冷却,在下部的除臭器16c,加热机构46动作,进行吸附材料42的再生。
下面,依次实施这样的各个阀的切换操作,逐次进行除臭器16a、16b、16c的动作的切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除臭装置中,表示了由三台除臭器16a、16b、16c构成固定式除臭塔18的情况,但是,固定式除臭塔18也可以由四台以上的除臭器16a、16b、16c···构成。通过这样,可以增大生成的除臭空气DA的容量,并且,可以降低各种空气流通路径切换时的流路内的压力变动或与之相伴的波动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2:第一室,14:第二室,16a、16b、16c:除臭器,18:固定式除臭塔,20:回流空气入口,22:回流空气供应流路,24:处理风机,26:除臭空气出口,28:除臭空气输送流路,30:冷却回路,32:冷却装置,34:冷却风机,36: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a:辅助加热机构,38:再生排气口,40:再生空气排出流路,42:吸附材料,44:壳体,46:加热机构,48:外部空气入口,50:外部空气导入配管,50a:辅助冷却装置,52:分解装置,DA:除臭空气,DR:除臭对象空间,RA:回流空气,CA:再生空气。

Claims (3)

1.一种除臭装置,具有:
固定式除臭塔(18),所述固定式除臭塔(18)至少配备有三台以上除臭器(16a、16b、16c···),所述除臭器(16a、16b、16c···)的内部空间隔着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被划分成第一室(12)及第二室(14);
回流空气供应流路(22),所述回流空气供应流路(22)的上游端被连接于回流空气入口(20),下游端被连接于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所述回流空气供应流路(22)利用设置在途中的处理风机(24)将从除臭对象空间(DR)排出的回流空气(RA)可切换地供应给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中的任一个;
除臭空气输送流路(28),所述除臭空气输送流路(28)的上游端被连接于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二室(14),下游端被连接于除臭空气出口(26),所述除臭空气输送流路(28)将通过上述任一个除臭器(16a、16b、16c···)的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而被除臭的除臭空气(DA)向除臭空气出口(26)输送;
冷却回路(30),所述冷却回路(30)的一端被连接于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二室(14),另一端被连接于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所述冷却回路(30)利用冷却风机(34)吸引被设置在该流路的途中的冷却装置(32)冷却的空气,可切换地输送到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中的任一个并使之循环;
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所述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的上游端被连接到上述冷却回路(30)的一端与上述冷却装置(32)之间的流路上,下游端被连接于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二室(14),将在上述冷却回路(30)循环的空气的一部分作为再生空气(CA),可切换地向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二室(14)中的任一个输送;以及
再生空气排出流路(40),所述再生空气排出流路(40)的上游端被连接于上述各个除臭器(16a、16b、16c···)的第一室(12),下游端被连接于再生排气口(38),
所述除臭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由粒状或者块状的吸附材料(42)、透气性的壳体(44)和加热机构(46)构成,所述吸附材料(42)以无机的多孔质材料为主体,物理地吸附空气中的恶臭成分,所述壳体(44)收纳该吸附材料(42),并且,将上述除臭器(16a、16b、16c···)的内部空间划分成气体能够相互流通的两个室(12、14),所述加热机构(46)被埋设到收纳在该壳体(44)内的上述吸附材料(42)中,由此,直接对该吸附材料(42)进行加热,
用于利用外部空气补充作为上述再生空气(CA)被从上述冷却回路(30)中抽出的量的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管(50),被连接到上述冷却回路(30)中的上述冷却风机(34)的抽吸侧,
在上述再生空气排出流路(40)中,安装有用于使浓缩在再生空气(CA)中的恶臭成分分解的分解装置(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臭器(16a、16b、16c···)的内部空间被所述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在高度方向上一分为二,在上述恶臭成分吸附结构体(10)的上侧形成第一室(12),在下侧形成第二室(1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再生空气输送流路(36)的上游侧,设置加热所述再生空气(CA)的辅助加热机构(36a)。
CN201680091390.5A 2016-12-08 2016-12-08 除臭装置 Pending CN1100358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05087 WO2018104986A1 (ja) 2016-12-08 2016-12-08 脱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5815A true CN110035815A (zh) 2019-07-19

Family

ID=62491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1390.5A Pending CN110035815A (zh) 2016-12-08 2016-12-08 除臭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545403B2 (zh)
KR (1) KR102011260B1 (zh)
CN (1) CN110035815A (zh)
TW (1) TWI723238B (zh)
WO (1) WO20181049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56885B2 (ja) * 2019-12-06 2023-10-05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ガス分離装置およびガス分離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86483U (en) * 2010-01-13 2010-08-11 Harnkie Ind Co Ltd Adsorptive dryer capable of reducing regenerated discharge-gas
CN101912714A (zh) * 2010-08-16 2010-12-15 大拇指环保科技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两步法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CN202778225U (zh) * 2012-08-27 2013-03-13 厦门立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内热式无耗气加热再生之吸附式干燥机
CN203750387U (zh) * 2014-04-02 2014-08-06 上海石大机电有限公司 三塔型热泵节能吸附式干燥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821B2 (ja) * 1986-09-26 1995-02-01 三井石油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芳香族カルボン酸の製造方法
JPH06312117A (ja) * 1993-04-27 1994-11-08 Ebara Corp 溶剤回収方法
KR100287407B1 (ko) * 1998-12-03 2001-05-02 오희균 치조골 증대 장치
JP4562893B2 (ja) 2000-10-04 2010-10-13 株式会社西部技研 有機ガス濃縮装置
JP2005003900A (ja) * 2003-06-11 2005-01-06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KR20070008296A (ko) * 2005-07-13 2007-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온 주입 장치의 이온 소스 헤드
JP2008018302A (ja) * 2006-07-11 2008-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有機溶剤濃縮装置
JP2008062174A (ja) * 2006-09-07 2008-03-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有機溶剤除去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86483U (en) * 2010-01-13 2010-08-11 Harnkie Ind Co Ltd Adsorptive dryer capable of reducing regenerated discharge-gas
CN101912714A (zh) * 2010-08-16 2010-12-15 大拇指环保科技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两步法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CN202778225U (zh) * 2012-08-27 2013-03-13 厦门立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内热式无耗气加热再生之吸附式干燥机
CN203750387U (zh) * 2014-04-02 2014-08-06 上海石大机电有限公司 三塔型热泵节能吸附式干燥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04986A1 (ja) 2018-06-14
TWI723238B (zh) 2021-04-01
KR102011260B1 (ko) 2019-08-16
JP6545403B2 (ja) 2019-07-17
KR20190084134A (ko) 2019-07-15
TW201831843A (zh) 2018-09-01
JPWO2018104986A1 (ja)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9892B (zh) Ph20cp-便携式水和气候产生系统
US8551230B2 (en) PH2OCP—portable water and climatic production system
CN204015593U (zh) 一种可除臭除湿的多功能鞋柜
CN108036337B (zh) 室内浓缩燃烧器
CN109477649B (zh) 用于管理封闭环境中的空气条件的空气处理系统
JP4972987B2 (ja) ガス処理装置
JPWO2012005164A1 (ja) ヒートポンプユニットを具えた乾燥排ガス循環式乾燥システム
KR20190021706A (ko) 온실 흡착제습 시스템
JP6118760B2 (ja) Pm除去空気浄化装置
JP2012166128A5 (zh)
CN110035815A (zh) 除臭装置
JP2012166128A (ja) 除湿装置
JP5317885B2 (ja) ガス処理装置
CN205351505U (zh) 光触媒风管式空调机组
TW201842958A (zh) 脫臭裝置
KR101229985B1 (ko) 오염공기 전처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탈취 시스템
CN207950226U (zh) 一种电子除臭装置
KR20100051507A (ko) 저온 촉매를 구비한 음식물 처리기
TW382601B (en) Operation of dry-type dehumidifier, dry-type dehumidifing device and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CN109475811B (zh) 除湿装置
KR101313141B1 (ko) 악취가 제거된 열풍 공급장치
Wolstenholme The Latest Odor Control Issues and Solutions for Wastewater Systems
CN206449754U (zh) 一种空气净化除湿一体机
JP2010125397A (ja) 吸着剤の再生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4011972A (ja) 外気脱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111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