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3212A - 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3212A
CN110033212A CN201811481212.0A CN201811481212A CN110033212A CN 110033212 A CN110033212 A CN 110033212A CN 201811481212 A CN201811481212 A CN 201811481212A CN 110033212 A CN110033212 A CN 110033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
vehicle
collecting
delivery
deliv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12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3212B (zh
Inventor
金冈庆
前田隼
室崎芳廣
辻村宽子
兼市大辉
阵内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33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32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3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32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3Tra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5Relationships between shipper or supplier and carrier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182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un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5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oods or merchandise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收取/递送请求部,被配置为向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承运人的终端通知关于请求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区域的信息;车辆检测部,被配置为检测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收取/递送区域内;以及收取/递送管理部,被配置为当车辆检测部检测到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收取/递送区域内时,将关于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停放位置的信息通知给承运人的终端。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当应用者指定的车辆被用作为邮包的收取/递送地点时,阻止车辆位置信息的不必要通知。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种行李箱共享系统已经被开发作为在收取/递送服务的应用者和邮包递送公司之间有效进行邮包(包裹)的收取和递送的手段,其中,由应用者指定的车辆的货舱被用作为邮包的收取/递送地点。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献第2006-206225号(JP2006-206225 A)提出了一种系统,其中,在邮包的收取或递送时,在邮包递送公司的收取/递送通信装置和被指定的车辆中提供的车辆通信装置之间进行认证处理,当认证成功时,可以锁定或解锁被指定的车辆。
发明内容
这里,在通过利用车辆收取和递送包裹的系统中,如上述的行李箱共享系统,在关于由应用者指定作为包裹的收取/递送地点的车辆(下文也称为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位置信息被通知给邮包递送公司之后,当应用者改变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位置时,首先向邮包递送公司通知的关于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位置信息变得不必要。例如,当应用者将家庭停车位设置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位置时,关于家庭停车位的位置信息被通知给邮包递送公司。在那之后,当应用者将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位置改变为另一地点时,尽管通知是不必要的,但家庭停车位的位置仍被邮包递送公司所知。从隐私保护的观点来看,希望阻止不必要地提供与应用者的隐私相关的信息。
进一步地,在通过追踪被指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来收取或递送包裹的递送系统中,即使应用者在应用者不希望被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追踪的区域中,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位置信息仍可以被提供给邮包递送公司。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其能够阻止被指定作为包裹的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的位置信息的不必要的提供,从而能够保护应用者的隐私。
根据本发明的申请人,当用于收取和递送包裹的递送车辆在由应用者请求用于包裹的收取/递送的收取/递送区域中移动时,向承运人的终端通知由应用者指定作为包裹的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的停放位置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并且该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收取/递送请求部、车辆检测部和收取/递送管理部。所述收取/递送请求部被配置为向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承运人的终端通知关于请求包裹的收取或递送的应用者希望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区域的信息。车辆检测部被配置为检测承运人用于收取或递送包裹的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收取/递送区域内。所述收取/递送管理部被配置为当车辆检测部检测到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收取/递送区域内时,向承运人的终端通知关于由应用者指定作为包裹的收取/递送目的地的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停放位置的信息。
在所述信息处理系统中,假设车辆被用作为包裹的收取/递送地点。包裹的收取/递送包括向应用者递送应用者的包裹的情况和收取由应用者发出的包裹的情况。所述收取/递送区域是应用者希望收取或递送包裹的预定范围之内的区域或地区。例如,收取/递送区域由城市/区/镇/村庄、邮政编码等指定。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向包裹的承运人(承运人的终端)通知关于包括所述预定范围的收取/递送区域的信息,而不通知例如被指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的停放位置等的具体位置信息。当没有具体地指定收取/递送目的地时,承运人可以开始向收取/递送区域移动。当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收取/递送区域内时,信息处理系统向承运人的终端通知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停放区域。也就是说,直到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收取/递送区域内后,才向承运人通知关于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具体停放位置的信息。因此,在递送车辆移动至收取/递送区域内之前取消或暂停收取/递送的情况下,不以不必要的方式提供关于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停放位置的信息,从而能够保护应用者的隐私。进一步地,在请求收取/递送的时候,应用者可以不指定最终的收取/递送目的地,从而可以实现灵活的收取/递送。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面,当车辆检测部检测到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收取/递送区域内时,车辆检测部可以判定在收取/递送区域内是否存在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当在收取/递送区域内存在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时,收取/递送管理部可以向承运人的终端通知关于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停放位置的信息,而当在收取/递送区域内不存在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时,收取/递送管理部可以向承运人的终端通知暂停包裹的收取或递送的指令,而不向承运人的终端通知关于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停放位置的信息。即使在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收取/递送区域内的情况下,当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正在移动时,例如,发生了如在收取/递送区域内不存在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情况。当在收取/递送区域内不存在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时,暂停收取/递送,从而关于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停放位置的信息不以不必要的方式向承运人提供,从而可以保护应用者的隐私。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面,收取/递送请求部可以向承运人的终端通知关于应用者不希望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的信息。当车辆检测部检测到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已经移动至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内时,收取/递送管理部可以向承运人的终端通知暂停包裹的收取或递送的指令,而不向承运人的终端通知关于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停放位置的信息。因此,在递送车辆跟踪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以便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情况下,在应用者不希望通过跟踪来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中,不允许包裹的收取或投放,从而保护应用者的隐私。
进一步地,在上述配置中,当承运人的终端被通知暂停包裹的收取或递送的指令时,收取/递送管理部可以向应用者的终端通知包裹的收取或递送被暂停。因此,应用者可以认识到包裹的收取或递送被暂停,并且可以请求重新收取/重新递送。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面,当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未被停放时,收取/递送管理部可以向应用者的终端发送催促应用者停放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通知。因此,当应用者停放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时,承运人的终端可以获取车辆的停放位置,以便承运人可以容易地收取或递送包裹。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面,当承运人的终端被通知暂停包裹的收取或递送的指令时,收取/递送管理部可以获取关于由应用者的终端重置的收取/递送区域的信息。因此,承运人可以重新收取或重新递送被暂停的包裹。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信息处理系统可以由一个以上诸如计算机的处理装置构成。在信息处理系统由多个处理装置构成的情况下,信息处理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在处理装置中散布地提供,并且处理装置相互合作以实现作为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
进一步地,本发明可以由方法的角度实现。例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通过计算机向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承运人的终端通知关于由请求包裹的收取或递送的应用者请求作为包裹的收取/递送地点的收取/递送区域的信息;检测承运人用于收取或递送包裹的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收取/递送区域内;以及当检测到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收取/递送区域内时,向承运人的终端通知关于由应用者指定作为包裹的收取/递送目的地的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停放位置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公开的关于信息处理系统方面的技术构思也适用于信息处理方法,只要不出现技术的分歧即可。
通过上述方面,可以避免被指定作为包裹的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的位置信息的不必要的提供,从而保护应用者的隐私。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行李箱分享系统的示意性配置的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例示构成在图1中示出的行李箱共享系统的车载装置、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和中心服务器的配置的框图;
图3是例示客户用户经由其登记包裹的收取/递送信息的收取/递送信息登记屏幕的视图;
图4是例示被存储在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中的收取/递送信息的数据结构的视图;
图5是例示被存储在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中的车辆管理信息的数据结构的视图;
图6是例示通过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执行收取/递送目的地通知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例示重新收取/重新递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除非另外指定,本实施例中描述的配置不旨在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只限制为这些配置。
第一实施例
系统配置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行李箱分享系统1的示意性配置的视图。行李箱共享系统1是用于实现收取/递送服务的系统,其中,由请求邮包(包裹)的收取/递送操作的客户指定的车辆10的货舱(行李箱)在客户和执行所请求的邮包的收取/递送操作的人之间共享,从而将货舱用作为收取/递送地点。相应地,“请求邮包的收取/递送操作的客户”和“执行包裹的收取/递送操作的人”都是使用车辆的货舱的用户,但是为了区分他们,前者被称为“客户用户”,后者被称为“收取/递送用户”。客户用户是“应用者”的一个示例,收取/递送用户是“承运人”的一个示例。进一步地,行李箱共享系统1是信息处理系统的一个示例。
在图1的一个示例中,行李箱共享系统1包括在车辆10中提供的车载装置10A、用于收取和递送的递送车辆20、用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用于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中心服务器400和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车载装置10A、用户终端200、用户终端50、中心服务器400和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通过网络N1相互连接。需要注意的是,网络N1是例如因特网的全球公共通信网络,例如,可以使用广域网(WAN)或其他通信网络。进一步地,网络N1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的电信网络和诸如WiFi的无线通信网络。进一步地,车载装置10A通过包括短距离无线通信等的网络N2连接至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需要注意的是,行李箱共享系统1中示意性的包含一个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但是其中可以包括两个或以上收取/递送服务器500。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是“承运人的终端”的一个示例,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是“应用者的终端”的一个示例。
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从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接收要收取或递送的物品(以下也称为收取/递送包裹)的登记。例如,在通过电子商务公司建立的商品购买网站上购买的产品被由收取/递送用户作为收取/递送包裹递送的情况下,客户用户可以通过安装于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中的应用程序(以下也称为预定应用程序)向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中登记关于收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信息,以使用行李箱共享系统1的服务。如稍后将在图4中描述的,收取/递送信息包括客户用户的识别信息、关于客户用户希望收集或递送包裹的区域(以下也可以称为收取/递送区域)和客户用户不希望收集或递送包裹的区域(以下也可以称为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的信息等。客户用户的识别信息还可以预先与在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中与客户用户链接的车辆10相关联,并且客户用户可以从包括车辆10的与客户用户相关的可能的收取/递送地点中适当地选择收取/递送地点来使用。被选择的收取/递送地点可以包含于收取/递送信息中。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描述是以客户用户的收取/递送地点是车辆10为前提进行的。进一步地,收取/递送信息也包括关于收取/递送包裹的状态的信息。可以说明关于收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是否完成的信息作为状态信息的示例。
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从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接收包裹的收取/递送的请求。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由客户用户登记的收取/递送信息。收取/递送用户开始向包含在收取/递送信息中的收取/递送区域移动。当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检测到递送车辆20已经移动至收取/递送区域内时,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位置信息。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位置信息可以基于包含于收取/递送信息中的车辆10的位置信息从中心服务器400中获取。当收取/递送用户到达车辆10时,收取/递送用户请求中心服务器400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布认证信息,以锁定或解锁要容纳收取/递送包裹的车辆10的货舱。该请求基于来自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的请求作为起点来执行。中心服务器400基于包含于收取/递送信息中的客户用户的识别信息,通过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与客户用户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车辆10的认证信息。收取/递送用户然后通过使用通过用户终端200获取的认证信息锁定或解锁车辆10的货舱,以便收取/递送用户能够访问车辆10的货舱来递送或收取所述收取/递送包裹。这里,认证信息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从用户终端200传输至车载装置10A的数字信息,并且由车载装置10A进行认证处理,使车载装置10A执行车辆10的货舱的锁定或解锁处理。进一步地,车辆10的货舱的锁定/解锁处理是导致车载设备10A(稍后详细描述)来锁定或解锁要容纳收取/递送包裹的车辆10的货舱的门的处理。
图2是示意性地例示构成在图1中示出的行李箱共享系统1的车载装置10A、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和中心服务器400的配置的框图。参考图2,将描述车载装置10A、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和中心服务器400的硬件配置和功能配置。
车载装置10A包括钥匙单元100和锁定/解锁装置300。钥匙单元100具有与智能钥匙的电子钥匙(以下称为便携式设备)相似的无线接口。通过与在车载装置10A中提供的现有的锁定/解锁装置300通信,可以在不使用物理钥匙的情况下执行车辆10的货舱或车舱的锁定和解锁(当不需要区分货舱和车舱时,以下也仅称为“车辆10的锁定和解锁”)。进一步地,钥匙单元100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并且基于在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上执行的认证处理的结果,确定钥匙单元100是否用作车辆10的电子钥匙。
如上所述,当收取/递送用户访问车辆10的货舱以递送或收取所述收取/递送包裹时,用户终端200请求中心服务器400经由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发布认证信息,以锁定和解锁货舱。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到钥匙单元100的认证信息通过预先存储在钥匙单元100中的认证信息验证。当认证处理成功时,用户终端200被接受作为能够合法地操作车载设备10A的终端。当用户终端200被认证时,钥匙单元100将预先存储在钥匙单元100中并且与认证信息相关联的车辆10的钥匙ID连同锁定/解锁信号一起发送到锁定/解锁装置300。当从钥匙单元100接收的钥匙ID与预先存储在锁定/解锁装置300中的钥匙ID一致时,锁定/解锁装置300锁定或解锁车辆10。钥匙单元100和锁定/解锁装置300通过在车辆10中设置的电池提供的电力来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钥匙单元100中预先存储的钥匙ID可以利用认证信息加密。在这种情况下,当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上的认证处理成功时,钥匙单元100可以利用认证信息来解密钥匙ID,并将其发送到锁定/解锁装置300。
这里,将详细描述锁定/解锁装置300。锁定/解锁装置300是用于锁定和解锁车辆10的车辆客舱和货舱的门的装置。例如,响应于经由射频(以下称为RF)频带的无线电波从车辆10的便携式设备发送的锁定信号和解锁信号,车辆10的车门被锁定和解锁。进一步地,锁定/解锁装置300还具有发送用于搜索便携式设备的低频(以下称为LF)频带的无线电波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代替所述便携式设备,钥匙单元100向锁定/解锁装置300发送RF频带的无线电波并从锁定/解锁装置300接收LF频带的无线电波,以便控制车辆10的车门的锁定和解锁。在下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是在锁定/解锁装置300的通信方限于钥匙单元100的前提下进行描述的。
锁定/解锁装置300包括LF发射器301、RF接收器302、验证ECU 303、车身ECU 304和门锁致动器305。LF发射器301是用于发射低频频带(例如,100KHz到300KHz)的无线电波,以便进行钥匙单元100的搜索(轮询)的装置。例如,LF发射器301设置在车辆控制台中的中央控制台或手柄附近。RF接收器302是用于接收从钥匙单元100发送的射频频带(例如,100MHz到1GHz)的无线电波的装置。RF接收器302设置在车舱内的任何位置。
验证ECU 303是用于基于经由RF频带无线电波从钥匙单元100发送的信号(锁定信号或解锁信号),执行锁定和解锁车辆10的车辆客舱和货舱的门的控制的计算机。例如,验证ECU 303由微型计算机构成。需要注意的是,在下面的描述中,锁定信号和解锁信号统称为锁定/解锁信号。术语“锁定/解锁信号”表示锁定信号和解锁信号中的至少任何一个。
验证ECU 303认证从钥匙单元100发送的锁定/解锁信号是从合法设备发送的。更具体地,验证ECU 303确定包含于锁定/解锁信号中的钥匙ID是否与预先存储于包含于验证ECU 303中的存储部(未示出)中的钥匙ID一致。然后,验证ECU 303基于确定的结果向车身ECU 304发送解锁命令或锁定命令。解锁命令或锁定命令经由诸如控制器局域网(CAN)的车载网络传输。
门锁致动器305是被配置为锁定和解锁车辆10的门的致动器(当乘客进出作为乘客空间的车舱时,车舱门打开和关闭,而在装载和卸载货舱时,货舱门打开和关闭)。门锁致动器305基于从车身ECU 304发送的信号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门锁致动器305可以被配置为独立地锁定和解锁车辆10中的车舱门和货舱门。
车身ECU 304是用于执行车辆10的车身控制的计算机。车身ECU 304具有基于从验证ECU 303接收的锁定命令或解锁命令来控制门锁制动器305同时地或者独立地执行车辆10的车舱门和货舱门的锁定和解锁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将验证ECU 303和车身ECU304集成。
现在对钥匙单元100进行描述。钥匙单元100是设置在车辆10的车舱内的预定位置(例如,杂物箱内)的装置。钥匙单元100具有经由与用户终端200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等来认证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的功能,以及基于认证结果通过使用RF频带无线电波来发送锁定/解锁信号的功能。钥匙单元100由LF接收器101、RF发射器102、短距离通信部103和控制部104组成。
LF接收器101是用于经由LF频带无线电波接收从锁定/解锁装置300发送的轮询信号的装置。LF接收器101包括被配置为接收LF频带无线电波的天线(以下称为LF天线)。RF发射器102是用于经由RF频带无线电波向锁定/解锁装置300发送锁定/解锁信号的装置。
短距离通信部103是用于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通信的装置。短距离通信部103通过使用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在短距离内进行通信(到能够在车舱内部和车舱外部之间进行通信的程度)。在本实施例中,短距离通信部103通过蓝牙(注册商标)低能量标准(以下称为BLE)进行数据通信。BLE是使用蓝牙的低功率电信标准,并且具有无需设备之间的配对通过检测对方即可立即开始通信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例示了BLE,但其他无线通信标准也是可用的。例如,可以使用近场通信(NFC)、超宽带(UWB)、WiFi(注册商标)等。
控制部104是被配置为经由短距离通信部103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以及执行认证用户终端200的控制和基于认证结果传输锁定/解锁信号的控制的计算机。例如,控制部104由微型计算机构成。
控制部104包括存储部1041和认证部1042。控制钥匙单元100的控制程序被存储在存储部1041中。控制部104可以通过由CPU(未示出)执行存储于存储部1041中的控制程序实现包括认证部1042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部104实现经由LF接收器101接收从锁定/解锁装置300作为LF频带无线电波发送的轮询信号的功能,经由RF发送器102向锁定/解锁装置300发送作为RF频带无线电波的锁定/解锁信号的功能,处理经由短距离通信部103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通信的功能,以及当由认证部1042对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的认证成功时生成锁定/解锁信号的功能等。
认证部1042基于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的锁定请求或解锁请求(以下统称为锁定/解锁请求)中包含的认证信息,执行对用户终端200的认证。更具体地,认证部1042将存储在存储部1041中的认证信息与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的认证信息进行比较,当它们具有预定关系时,认证部1042确定认证成功。当两条认证信息不满足预定关系时,认证部1042确定认证失败。这里,预定关系包括存储在存储部1041中的认证信息与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的认证信息一致的情况,使用两条认证信息的预定加密/解密等的处理结果一致的情况,以及对两条认证信息中的一条执行解密处理的结果与它们中的另一条一致的情况等。
当认证部1042成功地认证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时,响应于从用户终端200接收的请求所生成的锁定/解锁信号经由RF发射器102发送到锁定/解锁装置300。此后,根据描述的需要,将存储在钥匙单元100中的认证信息称为装置认证信息,将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的认证信息称为终端认证信息。
进一步地,钥匙单元100将钥匙ID与锁定/解锁信号一起发送到锁定/解锁装置300。钥匙ID可以预先以纯文本形式存储在钥匙单元100中,或者可以被存储为钥匙ID被通过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固有的密码加密的加密状态。当钥匙ID以加密状态存储时,可以通过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的认证信息解密这样加密的钥匙ID,从而可以获得原始的钥匙ID。
如此,车载装置10A基于作为起点的从用户终端200发送的认证信息,通过由钥匙单元100执行的认证处理来操作锁定/解锁装置300,并执行锁定和解锁车辆10的车辆客舱和货舱的一系列锁定/解锁处理。
现在对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进行描述。用户终端200是小型计算机,例如智能电话、移动电话、平板终端、个人信息终端和可佩戴计算机(智能手表等)。需要注意的是,用户终端200可以是通过例如是公共通信网络的英特网等的网络N1连接到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的个人计算机(PC)。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由短距离通信部201、通信部202、控制部203和输入/输出部204构成。
短距离通信部201是用通过与钥匙单元100的短距离通信部103相同的电信标准与钥匙单元100通信的装置。在图1中用N2表示在短距离通信部201和钥匙单元100之间形成的网络。通信部202是用于将用户终端200连接到网络N1的通信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200可以通过使用如第三代(3G)和长程演进(LTE)的移动通信服务经由网络N1与其他设备(例如,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等)通信。
控制部203是用于管理用户终端200的控制的计算机。控制部203执行例如获取终端认证信息的处理、生成包括所获取的终端认证信息的锁定/解锁请求的处理、以及将生成的锁定/解锁请求发送到钥匙单元100的处理等。需要注意的是,控制部203由微型计算机构成,例如,通过使CPU(未示出)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ROM等)中的程序来实现执行各种处理的功能。
进一步地,控制部203经由输入/输出部204与收取/递送用户进行交互。输入/输出部204是用于接收由收取/递送用户执行的输入操作并向收取/递送用户提供信息的装置。更具体地说,输入/输出部204由触摸板、其控制装置、液晶显示器及其控制装置构成。在当前实施例中,触摸板和液晶显示器由一个触摸屏显示器构成。
控制部203在输入/输出部204上显示操作屏幕,并生成与由收取/递送用户执行的操作相对应的锁定/解锁请求。例如,控制部203向触摸屏显示器输出用于解锁的图标和用于锁定的图标等,并基于由收取/递送用户执行的操作生成解锁请求或锁定请求。需要注意的是,由收取/递送用户执行的操作不限于经由触摸屏显示器执行的操作。例如,操作可以是经由硬件开关等执行的操作。
进一步地,控制部203执行从中心服务器400获取终端认证信息的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终端认证信息不是锁定/解锁装置300基于其来认证钥匙单元100的信息(钥匙ID),而是钥匙单元100基于其来认证用户终端200的信息(例如,与在车辆10中设置的钥匙单元100固有的认证信息相对应的认证信息)。更具体地,控制部203使通信部202经由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向中心服务器400发送终端认证信息的发布请求。这里使用的“终端认证信息的发布请求”包括用户终端200的识别信息和用于请求钥匙单元100固有的终端认证信息的发布的信号。接收终端认证信息的发布请求的中心服务器400向用户终端200发送车辆10中设置的钥匙单元100所固有的终端认证信息。由此,解锁车辆10的操作可以在用户终端200上执行。需要注意的是,当用户终端200不具有终端认证信息时,不能执行从操作屏幕到车辆10的锁定操作和解锁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由用户终端200获取的终端认证信息可以是一次性钥匙,当货舱门随着由收取/递送用户的收取/递送操作的结束而被锁定时,该一次性钥匙无效。例如,在从中心服务器400发送的终端认证信息被用户终端200接收时,终端认证信息被存储在用户终端200的存储部(未示出)中,之后,在当货舱门随着收取/递送操作的结束而被锁定时用户终端200接收到从钥匙单元100发送的锁定通知时,从存储部擦除所述终端认证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擦除存储在用户终端200的存储部中的终端认证信息的时刻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可以是从用户终端200接收到从中心服务器400发送的终端认证信息的时间点(中心服务器400向用户终端200发送终端认证信息的时间点)经过预定时间的时刻。进一步地,终端认证信息不限于上述一次性钥匙,并且可以是仅在预定时段期间有效的限制钥匙。无论终端认证信息是一次性钥匙还是限制钥匙,与终端认证信息对应的装置认证信息应当预先存储在钥匙单元100中。
现在描述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与用户终端200相似,用户终端50可以是小型计算机,例如智能电话、移动电话、平板终端、个人信息终端和可穿戴计算机(智能手表等),或者可以是个人计算机。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由通信部51、控制部52和输入/输出部53构成。
通信部51在功能上等同于通信部202,并且是用于将用户终端50连接到网络N1的通信装置。控制部52是用于管理用户终端50的控制的计算机。控制部52由微型计算机构成,例如,通过使CPU(未示出)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ROM等)中的程序来实现执行各种处理的功能。例如,控制部52执行预定应用程序,以便经由输入/输出部53执行向预定包裹递送公司的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的收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请求。输入/输出部53也在功能上与输入/输出部204相似,并且是用于接收由客户用户执行的输入操作和向客户用户提供信息的装置。
这里,将参考图3描述客户用户经由输入/输出部53执行收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请求的输入操作的屏幕。图3例示了客户用户通过其登记包裹的收取/递送信息的收取/递送信息登记屏幕。收取/递送信息登记屏幕SC1由预定的应用程序提供,以使用利用行李箱共享系统1的服务。在收取/递送信息登记屏幕SC1上,显示了用于客户用户信息SC11(ID,全名)、收取/递送包裹ID SC12、收取/递送类别SC13、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SC14、车辆位置SC15、收取/递送区域SC16和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SC17、以及标注“登记”的登记按钮SC18的各个栏。
客户用户信息SC11(ID,全名)是用于显示客户用户的信息的栏。客户用户的信息预先由预定的应用程序登记。收取/递送包裹ID SC12是用于输入收取/递送包裹的识别信息的栏。收取/递送包裹ID可以是收取/递送包裹的单号,或者可以在登记收取/递送信息时由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编号。收取/递送类别SC13是用于选择关于作为收取/递送目标的包裹是要递送还是收取的类别的栏。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SC14是让客户用户选择被指定作为包裹的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栏。例如,在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SC14中,通过预定的应用程序与客户用户相关联地预先登记的车辆10被显示为选项。车辆位置SC15是用于输入由客户用户指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停车位置的栏。客户用户可以通过将车辆10的停放位置输入到车辆位置SC15的栏中,来指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停放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在请求收取/递送时,即在登记收取/递送信息时,客户用户可以不将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停放位置具体地输入到车辆位置SC15的栏中。在客户用户没有指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停放位置的情况下,收取/递送用户可以在收取/递送时经由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从中心服务器400获取车辆10的停放位置。收取/递送区域SC16是用于输入客户用户希望收取或递送包裹的区域的地址的栏,该区域的地址例如,城市/区/镇/村庄、邮政编码等。用于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SC17的栏是用于输入客户用户不希望收取或递送包裹的区域的地址的区域,该区域的地址例如,城市/区/镇/村庄、邮政编码等。登记按钮SC18是用于将在收取/递送信息登记屏幕SC1上选择或输入的信息作为收取/递送信息发送到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的操作按钮。当按下登记按钮SC18时,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将接收到的收取/递送信息存储在收取/递送管理DB 503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2中,用户终端50不明确具有与短距离通信部201对应的配置,但是用户终端50可以具有这样的配置,使得锁定/解锁装置300被从用户终端50操作,以使控制部52像控制部203一样执行从中心服务器400获取终端认证信息的处理,并且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向钥匙单元100发送终端认证信息。
现在对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进行描述。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具有通用计算机的配置,并且当多个包裹递送公司参与行李箱共享系统1时,每个包裹递送公司准备至少一个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作为其自己的管理服务器。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是包括如下部件的计算机: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处理器(未示出),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主存储部(未示出),以及诸如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硬盘驱动器(HDD)和可移动介质的辅助存储部(未示出)。需要注意的是,可移动介质是,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存储器,或诸如光盘(CD)和数字化视频光盘(DVD)的光盘记录介质。在辅助存储部中,存储操作系统(OS)、各种程序和各种表格等,并且被存储在其中的程序被加载在主存储部的工作区域中执行,使得通过程序的执行控制每个组成部分等,从而使得可以实现与预定目标对应的功能。
进一步地,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包括通信部501。通信部501被连接到其他设备,并在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和其他设备(例如,中心服务器400、用户终端200等)之间进行通信。通信部501是例如,用于无线通信的局域网(LAN)接口板或无线电通信电路。LAN接口板或无线电通信电路被连接到诸如是公共通信网络的因特网的网络N1。
进一步地,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包括其中存储有收取/递送信息的收取/递送管理DB(数据库)503。形成收取/递送管理DB 503,使得收取/递送信息被存储在辅助存储部中,并且客户用户在其中与收取/递送信息相关联。建立收取/递送管理DB 503,以便要由处理器执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程序管理要存储在辅助存储部中的数据。收取/递送管理数据库503是,例如关系数据库。
这里,将参考图4描述存储在收取/递送管理DB 503中的收取/递送信息的配置。图4例示了收取/递送信息的数据结构。其中存储有收取/递送信息的收取/递送信息表具有用于客户用户ID、物品ID、收取/递送类别、收取/递送日期和时间、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ID、收取/递送区域、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以及收取/递送状态的字段。
指定客户用户的识别信息被存储在客户用户ID字段中。要递送或收取的包裹的识别信息被存储在收取/递送包裹ID字段中。收取/递送包裹ID可以是由邮包递送公司分派给作为收取/递送目标的包裹的单号(slip number)。指定收取/递送包裹是由收取/递送用户递送还是收取的信息被存储在收取/递送类别字段中。指示收取或递送所述收取/递送包裹的日期和时间的信息被存储在收取/递送日期和时间字段中。特别地,收取/递送时间可以是特定时间或可以是期间请求收取/递送的特定时段。由客户用户指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识别信息被存储在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ID字段中。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ID是由预设的应用程序等与客户用户ID相关联地预先登记的车辆10的识别信息。用于指定客户用户希望收取或递送包裹的区域的信息被存储在收取/递送区域字段中。收取/递送区域是由应用者请求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区域,而不指定车辆10的停放位置,并且收取/递送区域可以由例如城市/区/镇/村庄、由邮政编码指定的区域等指定。用于指定客户用户不希望收取或递送包裹的区域的信息被存储在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字段中。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是应用者没有请求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区域,并且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可以由例如城市/区/镇/村庄、由邮政编码指定的区域等指定。指示收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是否由收取/递送用户完成的信息被存储在收取/递送状态字段中。当收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完成时,收取/递送状态字段中设置“完成”,而当收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未完成时,在收取/递送状态字段中设置“未完成”。进一步地,在车辆10未停放在指定位置的情况下,或者在车辆10被停放在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的情况下,暂停收取/递送包裹,并且将“暂停”设置在收取/递送状态字段中。
进一步地,在收取/递送管理DB 503中还存储有车辆管理信息,其中客户用户与作为相应的收取/递送地点的车辆相关联。将参照图5描述车辆管理信息的配置。图5例示了车辆管理信息的数据结构。存储有车辆管理信息的车辆管理信息表具有用于客户用户ID、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ID、车辆类型、颜色、号码和车辆位置的字段。
指定客户用户的识别信息被存储在客户用户ID字段中。与客户用户相关联的车辆10的识别信息被存储在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ID字段中。客户用户可以与多辆车辆10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用户可以指定不同的车辆10作为用于作为收取/递送目标的各个包裹的收取/递送目的地。识别车辆10的信息(车辆类型、车辆的颜色、其号码)被存储在车辆类型字段、颜色字段和号码字段中,以便收取/递送用户可以找到被指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关于车辆10的停放位置的信息被存储在车辆位置字段中。车辆位置可以为通过客户用户经由用户终端50的输入来获取的,或者中心服务器400掌握的车辆10的位置信息可以经由在车辆10中提供的数据通信装置(未示出)从中心服务器400获取。
在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中,作为功能部分的控制部502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形成。控制部502执行向收取/递送管理DB 503的收取/递送信息的诸如登记、更新等管理控制,以及诸如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的收取/递送请求和收取/递送信息的通知的管理控制。控制部502包括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车辆检测部5022和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
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基于存储在收取/递送管理DB 503中的收取/递送信息,对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请求收取/递送包裹。例如,当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经由用户终端50从客户用户接收包裹的收取/递送的请求时,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通过将客户用户的识别信息与收取/递送包裹的识别信息(收取/递送包裹ID)、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识别信息(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ID)、收取/递送区域等相关联来生成与客户用户对应的收取/递送信息,并且将所述收取/递送信息存储在收取/递送管理DB 503中。进一步地,在生成收取/递送信息之后,由客户用户输入关于收取/递送日期和时间或者收取/递送区域的信息的改变的通知的情况下,根据改变更新存储的收取/递送信息。在具有“未完成”的收取/递送状态的收取/递送信息方面,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通知除了关于指定车辆10的停放位置的收取/递送地点的信息之外的收取/递送信息,因此,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请求包裹的收取/递送。收取/递送用户可以基于由用户终端200接收的收取/递送信息移动到被指定作为收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目的地的收取/递送区域。
车辆检测部5022检测用于收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的递送车辆2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内,或者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车辆检测部5022通过递送车辆20中提供的数据通信装置(未示出)获取,例如,基于由递送车辆20中提供的GPS接收器接收的信号测量的位置信息,使得车辆检测部5022可以获取递送车辆20的位置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车辆检测部5022可以经由网络N1获取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的位置信息,并将其作为递送车辆20的位置信息使用。进一步地,与递送车辆20相似,车辆检测部5022还可以获取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位置信息。车辆检测部5022能够从中心服务器400获取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位置信息。
车辆检测部5022能够通过使用从公共机构等提供的位置参考信息的数据库,将获取的用于递送车辆20或者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位置信息(关于通过GPS获得的纬度和经度的信息)转换为地址信息。当转换后的地址被包含在收取/递送区域中或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中时,车辆检测部5022能够检测递送车辆20或者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或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内。车辆检测部5022以预定的间隔获取这些车辆的位置信息,以便车辆检测部5022能够检测出递送车辆2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或者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
当检测到递送车辆2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时,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通知关于被指定作为包裹的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停放位置的信息。收取/递送用户通过由用户终端200接收关于车辆10的停放位置的信息,将车辆10指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使得收取/递送用户能够收取或递送包裹。
当检测到递送车辆2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时,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例如从中心服务器400获取关于被指定作为包裹的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当前位置的信息。当车辆10不存在于收取/递送区域中时,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可以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通知以指示暂停收取/递送,而不将关于车辆10的停放位置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200。
在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正在移动并且车辆10被跟踪以进行收取/递送的情况下,当检测到车辆1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时,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可以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通知以指示暂停收取/递送。
进一步地,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通过通信部501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通信,并更新包含在收取/递送信息中的关于收取/递送包裹的状态的信息。例如,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从用户终端200接收由收取/递送用户经由输入/输出部204输入的状态信息(例如,指示收取/递送的完成的信息),并更新相应的收取/递送信息。当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指示用户终端200暂停收取/递送时,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将收取/递送信息表中的收取/递送状态更新为“暂停”。
进一步地,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向用户终端200发送收取/递送的指令,使得收取/递送用户能够基于与客户用户相关联的收取/递送信息和车辆管理信息对车辆10收取或递送所述收取/递送包裹。需要注意的是,收取/递送的指令可以不只向用户终端200发送一次,还可以是数次。例如,在排定的收取/递送日的前一天,与次日的收取/递送有关的收取/递送指令可被共同地发送给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并且收取/递送指令可以在排定的收取/递送日再次发送。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二次传输时更新收取/递送信息的情况下,反映更新的内容。
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的任何功能组件或其中的一些处理可以由连接到网络N1的其他计算机执行。进一步地,由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执行的一系列处理可以由硬件执行,也可以由软件执行。
接下来将描述中心服务器400。中心服务器400也具有通用计算机的配置,其基本硬件配置与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相同。中心服务器400包括处理器(未示出)、主存储部和辅助存储部。相应地,存储在辅助存储部中的程序被加载到主存储部的工作区域中并被执行,从而通过程序的执行来控制每个组成部分等,从而使得能够实现与预定目的相对应的功能。进一步地,中心服务器400也包括通信部401。通信部401在功能上等同于包含在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中的通信部501,并且在中心服务器400与其他设备(例如,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等)之间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中心服务器400在辅助存储部中包括存储各种信息的用户信息DB 403和认证信息DB 404。这些数据库(DB)的建立使得要由处理器执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程序管理要存储在辅助存储部中的数据。用户信息DB403和认证信息DB 404是例如关系数据库。
使用车辆10的用户(例如,向车辆10递送收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用户或收取由此递送的收取/递送包裹的客户用户)的识别信息、与识别信息对应的密码等被存储在用户信息DB 403中。
与终端认证信息对应的车辆10的认证信息被存储在认证信息DB 404中。车辆10的认证信息是与车辆10的识别信息(钥匙ID)相关联的信息,例如,能够是在车载设备10A中提供的钥匙单元100固有的识别信息。进一步地,除了车辆10的认证信息之外,认证信息的有效期间(包括有效时段)和关于认证信息是否过期的信息等,可以被存储在认证信息DB 404中。认证信息的有效期间可以与认证信息一起被发送到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当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接收认证信息的有效期间时,用户终端200能够删除超过其有效期间的认证信息,从而使认证信息无效。进一步地,关于认证信息是否过期的信息指示认证信息是否被发送到用户终端200并有效,或者认证信息是否超过有效期间并过期。在认证信息被发送到用户终端200并且有效的情况下,认证信息管理部4021(在下面描述)防止以重叠的有效期间发布认证信息,从而使得有可能防止认证信息的冗余问题。
进一步地,在中心服务器400中,由处理器执行程序来形成作为功能部分的控制部402。控制部402执行与向用户终端200发布认证信息等有关的控制。更具体地,控制部402包括作为功能部分的认证信息管理部4021。
认证信息管理部4021管理用于锁定或解锁车辆10的认证信息的发布。更具体地,认证信息管理部4021经由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接收用于锁定或解锁车辆10的认证信息的发布请求。认证信息管理部4021接收认证信息和关于作为向其发布认证信息的目的地的用户终端200的信息的发布请求。认证信息管理部4021经由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向用户终端200发送与钥匙单元100对应的认证信息(终端认证信息)。认证信息管理部4021可以生成包括关于有效期间的信息的认证信息。即使在车载设备10A的钥匙单元100接收包括关于有效期间的信息的认证信息的情况下,当有效期间过期时,车载设备10A的钥匙单元100确定认证信息无效,并且不执行车辆10的锁定或解锁。
中心服务器400的功能组件的任一个或其中的一些处理能够由连接到网络N1的其他计算机执行。进一步地,由中心服务器400执行的一系列处理能够由硬件执行,并且也能够由软件执行。
图6是例示由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执行的收取/递送目的地通知处理的流程图。例如,在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从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接收收取/递送信息的登记时,开始处理的过程。
首先,在步骤S101中,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确定是否存在未完成的收取/递送请求。例如,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确定在收取/递送管理DB 503的收取/递送信息表中是否存在具有“未完成”的收取/递送状态的收取/递送信息,从而可以确定是否有未完成的收取/递送请求。当有未完成的收取/递送请求(步骤S101:是)时,处理前进至步骤S102。当没有未完成的收取/递送请求(步骤S101:否)时,结束在图6中所示的收取/递送目的地通知处理。
在步骤S102中,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通知包括由客户用户请求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收取/递送区域的收取/递送信息,以便请求作为收取/递送目标的包裹的收取/递送。需要注意的是,在步骤S102中通知给用户终端200的收取/递送信息不包括指定车辆10的停放位置的详细信息。收取/递送用户基于由用户终端200接收的关于收取/递送区域的信息开始向收取/递送区域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可以在收取/递送信息中包括关于客户用户不希望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的信息。因此,例如,在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正在移动的同时跟踪车辆10以收取/递送包裹的情况下,当检测到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已经进入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时,可以指示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暂停包裹的收取/递送。
在步骤S103中,车辆检测部5022在递送车辆20移动期间获取递送车辆20的位置信息。车辆检测部5022可以经由网络N1,获取基于在递送车辆20中所提供的GPS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测量的位置信息或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的位置信息,作为递送车辆20的位置信息。步骤S103的处理以预定的间隔重复地执行,使得车辆检测部5022能够检测到递送车辆2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内。
在步骤S104中,车辆检测部5022确定递送车辆20是否已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内。车辆检测部5022将在步骤S103中获取的递送车辆20的位置信息转换为地址信息,并确定转换后的地址包含在步骤S102中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通知的收取/传递区域中。当转换后的地址包括在收取/递送区域中时,车辆检测部5022能够确定递送车辆2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中。当确定(检测到)递送车辆2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内时(步骤S104: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05。当没有确定递送车辆2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内时(步骤S104:否),处理前进到步骤S107。
在步骤S105中,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获取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位置信息。例如,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可以经由中心服务器400获取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位置信息。
在步骤S106中,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确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是否存在于收取/递送区域中。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将步骤S105中获取的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位置信息转换为地址信息,并确定转换后的地址是否包括在步骤S102中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通知的收取/递送区域中。当转换后的地址包括在收取/递送区域中时,车辆检测部5022能够确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存在于收取/递送区域中。当确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存在于收取/递送区域中时(步骤S106:是),处理前进到S109。当确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不存在于收取/递送区域中时(步骤S106:否),结束图6中所示的收取/递送目的地通知处理。
在步骤S107中,车辆检测部5022确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是否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中。车辆检测部5022将在步骤S105中获取的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位置信息转换为地址信息,并确定转换后的地址是否包括在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中。需要注意的是,关于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的信息包括在步骤S102中向用户终端200通知的收取/递送信息中。当转换后的地址包括在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中时,车辆检测部5022能够确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中。当确定(检测到)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时(步骤S107: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108。当没有确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时(步骤S107: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03。
需要注意的是,步骤S107的处理是假设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正在移动时并且通过跟踪车辆10的位置来收取或递送包裹的处理。也就是说,由于对车辆10的跟踪,出现车辆10移动到客户用户不希望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的情况。车辆检测部5022能够检测到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已经移动到步骤S102中通知的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中。当检测到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中时,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指示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暂停包裹的收取/递送。由此,收取/递送用户可以暂停通过在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中跟踪的收取/递送。
在步骤S108中,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检测到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不存在于收取/递送区域中,并且车辆1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中,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指示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暂停包裹的收取/递送。例如,为了指示暂停收取/递送,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可以例如经由在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中安装的预定应用程序在输入/输出部204上显示指示暂停收取/递送的信息。进一步地,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可以通过E-mail、短消息服务(SMS)和多媒体消息服务(MMS)等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指示暂停收取/递送的消息。当收取/递送被暂停时,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可以经由预定应用程序或电子邮件、SMS、MMS等通知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包裹的收取/递送被暂停。
在步骤S109中,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通知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停放位置。当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没有停放时,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可以向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发送催促客户用户停放车辆10的通知。当车辆10被停放时,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通知其停放位置。将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停放位置通知给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并且结束在图6中所示的收取/递送目的地通知处理。
收取/递送用户基于被通知给用户终端200的车辆10的停放位置识别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收取/递送用户从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向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请求用于将车辆10解锁的认证信息。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请求中心服务器400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用于解锁车辆10的认证信息。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可以从中心服务器400获取认证信息,并将其从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发送。进一步地,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的收取/递送管理部5023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通知用于解锁车辆10的认证信息连同车辆10的停放位置。
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当行李箱共享系统1检测到递送车辆2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内时,行李箱共享系统1将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停放位置通知给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在递送车辆2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之前,行李箱共享系统1不将关于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具体停放位置的信息通知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因此,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停放位置的信息没有以不必要的方式提供给承运人,从而能够保护客户用户的隐私。进一步地,在请求收取/递送时,客户用户可以不指定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的最终停车位置,从而可以实现对收取/递送包裹的灵活收取和递送。
即使在递送车辆20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区域内的情况下,例如,当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正在移动时,也会发生车辆10不存在于收取/递送区域中的情况。在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不存在于收取/递送区域内的情况下,行李箱共享系统1不将关于作为收取/递送的目的地的车辆10的停放位置的信息通知给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因此,关于车辆10的停放位置的信息没有以不必要的方式提供给承运人,从而使得能够保护客户用户的隐私。
当检测到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已经移动到客户用户不希望通过跟踪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内时,行李箱共享系统1通知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暂停包裹收取/递送的指令。由此,可以不允许在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中的包裹的收取/递送,从而保护客户用户的隐私。
当包裹的收取/递送被暂停时,行李箱共享系统1通知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包裹的收取/递送被暂停。由此,客户用户可以了解包裹的收取/递送被暂停,并且可以请求重新收取/重新递送。
当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没有停放时,行李箱共享系统1向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发送催促客户用户停放车辆10的通知。当车辆10被停放时,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获取车辆10的停放位置,使得收取/递送用户能够容易地收取或递送包裹。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当由于作为收取/递送目的地的车辆10不存在于收取/递送区域中或者已经移动到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内而暂停包裹的收取/递送时,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接收来自客户用户的重新收取/重新递送的请求。在接收到重新收取/重新递送的请求之后,以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收取/递送的处理相似的方式执行重新收取或重新递送包裹的处理,因此这里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下面描述接收重新收取/重新递送的请求的处理
图7是例示重新收取/重新递送接收处理的流程图。在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向收取/递送用户的用户终端200通知暂停收取/递送包裹的指令时,开始该处理的过程。
首先,在步骤S201中,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确定是否存在暂停的收取/递送信息。例如,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确定在收取/递送管理DB 503的收取/递送信息表中是否存在具有“暂停”的收取/递送状态的收取/递送信息,从而能够确定是否存在暂停的收取/递送信息。当存在暂停的收取/递送信息(步骤S201:是)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02。当没有暂停的收取/递送信息时(步骤S201:否),在图7中所示的重新收取/重新递送接收处理结束。
在步骤S202中,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通知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暂停收取/递送。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可以经由在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中安装的预定应用程序在输入/输出部53上显示通知收取/递送被暂停的消息。进一步地,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可以经由电子邮件、SMS、MMS等通知包裹的收取/递送被暂停。
在步骤S203中,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确定是否存在重新收取/重新递送请求。例如,客户用户可以通过在用户终端50中安装的预定应用程序来显示收取/递送信息登记屏幕(如图3所示),并登记用于重新收取/重新递送的收取/递送信息。已登记的收取/递送信息被发送到收取/递送管理服务器500,以便更新(重置)其收取/递送信息表中相应的收取/递送信息。当登记了用于重新收取/重新递送的收取/递送信息时,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能够确定具有重新收取/重新递送请求。当具有重新收取/重新递送请求(步骤S203:是)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04。当没有重新收取/重新递送请求(步骤S203:否)时,结束图7中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204中,收取/递送请求部5021获取通过重新收取/重新递送请求重置的收取/递送信息。在步骤S205中,基于在步骤S204中获取的收取/递送信息,执行与图7中的步骤S102到步骤S109的处理相同的处理,从而结束图7中所示的处理。
第二实施例的效果
在行李箱共享系统1中,当包裹的收取/递送被暂停时,收取/递送用户能够通过获取关于在客户用户的用户终端50中重置的收取/递送区域的信息来重新收取或重新递送被暂停的包裹。
记录介质
使计算机、其他机器和装置(以下称为计算机等)实现发布控制的程序能够记录在可由计算机等读取的记录介质中。通过使计算机等读取和执行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计算机用作为中心服务器400。
在此,可由计算机等读取的记录介质是非暂时性记录介质,其中以电、磁、光、机械或化学方式存储例如数据或程序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计算机等从其中读取信息。在该记录介质中,可从计算机等中移除的记录介质是,例如软盘、磁光盘、CD-ROM、CD-R/W、DVD、蓝光盘、DAT、8mm磁带和如闪存的存储卡等。进一步地,固定到计算机等的记录介质包括硬盘、ROM(只读存储器)等。进一步地,固态驱动器(SSD)也可用作可从计算机等中移除的记录介质或固定到计算机等的记录介质。

Claims (7)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取/递送请求部,其被配置为向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承运人的终端通知关于请求所述包裹的收取或递送的应用者希望收取或递送所述包裹的收取/递送区域的信息;
车辆检测部,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承运人用于收取或递送所述包裹的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所述收取/递送区域内;以及
收取/递送管理部,其被配置为:当所述车辆检测部检测到所述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所述收取/递送区域内时,向所述承运人的所述终端通知关于由所述应用者指定作为所述包裹的收取/递送目的地的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停放位置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车辆检测部检测到所述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所述收取/递送区域内时,所述车辆检测部判定在所述收取/递送区域内是否存在所述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并且
当在所述收取/递送区域内存在所述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时,所述收取/递送管理部向所述承运人的所述终端通知关于所述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所述停放位置的所述信息;而当在所述收取/递送区域内不存在所述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时,所述收取/递送管理部向所述承运人的所述终端通知暂停所述包裹的所述收取或递送的指令,而不向所述承运人的所述终端通知关于所述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所述停放位置的所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取/递送请求部向所述承运人的所述终端通知关于所述应用者不希望收取或递送所述包裹的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的信息;并且
当所述车辆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已经移动至所述收取/递送不必要区域内时,所述收取/递送管理部向所述承运人的所述终端通知暂停所述包裹的所述收取或递送的指令,而不向所述承运人的所述终端通知关于所述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所述停放位置的所述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承运人的所述终端被通知暂停所述包裹的所述收取或递送的所述指令时,所述收取/递送管理部向所述应用者的所述终端通知所述包裹的所述收取或递送被暂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未被停放时,所述收取/递送管理部向所述应用者的所述终端传输催促所述应用者停放所述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通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承运人的所述终端被通知暂停所述包裹的所述收取或递送的所述指令时,所述收取/递送管理部获取关于由所述应用者的所述终端重置的所述收取/递送区域的信息。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计算机,向收取或递送包裹的承运人的终端通知关于由请求所述包裹的收取或递送的应用者请求作为所述包裹的收取/递送地点的收取/递送区域的信息;
检测所述承运人用于收取或递送所述包裹的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所述收取/递送区域内;以及
当检测到所述递送车辆已经移动至所述收取/递送区域内时,向所述承运人的所述终端通知关于由所述应用者指定作为所述包裹的收取/递送目的地的收取/递送目的地车辆的停放位置的信息。
CN201811481212.0A 2017-12-07 2018-12-05 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100332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5086A JP6897531B2 (ja) 2017-12-07 2017-12-07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7-235086 2017-1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3212A true CN110033212A (zh) 2019-07-19
CN110033212B CN110033212B (zh) 2023-04-18

Family

ID=66629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1212.0A Active CN110033212B (zh) 2017-12-07 2018-12-05 信息处理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727343B2 (zh)
JP (1) JP6897531B2 (zh)
CN (1) CN110033212B (zh)
DE (1) DE1020181308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54055B1 (en) * 2019-10-17 2020-12-01 The Travelers Indemnity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heft prevention and recover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4995A1 (en) * 2006-06-20 2008-01-03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Personalized Delivery Services
US20170017920A1 (en) * 2014-03-31 2017-01-19 Audi Ag Method for Dropping Off a Shipment in a Motor Vehicle, and Associated Motor Vehicle
CN106952064A (zh) * 2017-02-15 2017-07-14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后备箱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997518A (zh) * 2016-01-22 2017-08-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配送方法及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6225A (ja) * 2005-01-26 2006-08-10 Denso Corp 配達物受取システム、車両用配達物受取装置、車両による配達物の受取方法
JP2012252619A (ja) * 2011-06-06 2012-12-20 Panasonic Corp 小型基地局装置、在宅情報管理方法及び配送サービス支援システム
US10067217B2 (en) * 2014-02-17 2018-09-04 Bruce E. Stuckman Delivery beacon device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EP2911101A1 (en) * 2014-02-21 2015-08-26 Volvo Ca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dressing and identifying vehicles adapted for receipt of a delivered service while being unattended
US10643171B1 (en) * 2014-07-23 2020-05-05 Google Llc Dynamic adjustment of delivery location based on user location
US9821768B2 (en) * 2014-10-01 2017-11-21 Continental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LLC Geo-proximity vehicle alert and access system for security and package exchange efficiency
GB201420496D0 (en) * 2014-10-01 2014-12-31 Continental Intelligent Transporation Systems Llc Package delivery to and pick-up from a vehicle
US20160350711A1 (en) * 2015-06-01 2016-12-01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Alternative delivery destination system
GB201518968D0 (en) * 2015-08-24 2015-12-09 Continental Intelligent Transporation Systems Llc Package exchange service using local delivery services
US11900309B2 (en) * 2016-11-21 2024-02-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tem delivery to an unattended vehicle
CN110214283A (zh) * 2016-12-01 2019-09-0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无人看管的邮包递送服务
DE112016007471T5 (de) * 2016-12-19 2019-08-1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iefersysteme und methode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04995A1 (en) * 2006-06-20 2008-01-03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Personalized Delivery Services
US20170017920A1 (en) * 2014-03-31 2017-01-19 Audi Ag Method for Dropping Off a Shipment in a Motor Vehicle, and Associated Motor Vehicle
CN106997518A (zh) * 2016-01-22 2017-08-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物流配送方法及其设备
CN106952064A (zh) * 2017-02-15 2017-07-14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后备箱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97531B2 (ja) 2021-06-30
CN110033212B (zh) 2023-04-18
JP2019099358A (ja) 2019-06-24
US20230342704A1 (en) 2023-10-26
US20190180230A1 (en) 2019-06-13
US11727343B2 (en) 2023-08-15
DE102018130884A1 (de) 2019-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44165A1 (en) Carsharing system and carsharing method
JP702786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11158148B2 (en) Delivery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program stored therein
JP6897536B2 (ja) 認証情報制御システム、認証情報制御方法、及び、認証情報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363941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11270535B2 (en) Trunk-shar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for trunk-shar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trunk-sharing, and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program stored therein
JP2019100163A (ja) 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CN109840972B (zh) 中继装置、存储用于中继装置的程序的存储介质以及中继装置的控制方法
US2022011894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recording medium, and vehicle interior sharing system for delivering an object stored in an interior space of a vehicle
JP7283859B2 (ja) 駐車代行サービスの管理装置、その利用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95867A (ja) 配達支援装置、配達支援方法、配達支援プログラム
JP7081133B2 (ja) 認証情報提供サーバ及び施解錠方法
JP2019095866A (ja) 配達支援装置、配達支援方法、配達支援プログラム
JP2019086991A (ja) 配達支援装置、配達支援方法、配達支援プログラム
JP2019086990A (ja) 配達支援装置、配達支援方法、配達支援プログラム
JP6981219B2 (ja) 配送管理システム、サーバ、配送管理方法、情報処理方法
US2023034270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0060427A (zh) 信息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19095865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190287058A1 (en) Delivery management system, ke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vice, delivery management device, delivery management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program stored therein
JP7287516B2 (ja) 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端末
JP7192633B2 (ja)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およ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JP2019095864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