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7521B -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7521B
CN110027521B CN201810030873.5A CN201810030873A CN110027521B CN 110027521 B CN110027521 B CN 110027521B CN 201810030873 A CN201810030873 A CN 201810030873A CN 110027521 B CN110027521 B CN 110027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magnetic attraction
piece
push rod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08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7521A (zh
Inventor
郑祖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308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275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27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7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7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7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4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 B60T7/04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travel or forc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8/0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 B60T8/32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0T8/34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 B60T8/40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wheel-braking force to meet varying vehicular or ground-surface conditions, e.g. limiting or varying distribution of braking force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e.g.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having a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responsive to a speed condition comprising an additional fluid circuit including fluid pressurising means for modifying the pressure of the braking fluid, e.g. including wheel driven pumps for detecting a speed condition, or pumps which are controlled by means independent of the braking system
    • B60T8/4072Systems in which a driver input signal is used as a control signal for the additional fluid circuit which is normally used for braking
    • B60T8/4081Systems with stroke simulating devices for driver inp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踏板感模拟器包括:外壳;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第二磁吸件可移动地设在外壳内,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移动推杆,移动推杆可移动地设在外壳上,移动推杆的一端伸入到外壳内且与第二磁吸件配合以推动第二磁吸件移动;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磁吸件相连,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定位在外壳或者第一磁吸件上。根据本发明的踏板感模拟器,通过设置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通过改变通入第一磁吸件和/或第二磁吸件内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移动推杆上推力的方向和大小,使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的踏板感效果和制动性能。

Description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车辆中的踏板主要采用液压传动机构或气压传动机构进行力传动。但是,液压传动机构或气压传动机构制动的踏板的响应速度较慢、制动性能差,给驾驶员的实际操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所述车辆包括踏板,所述踏板感模拟器具有制动性能好、机械性能好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踏板感模拟器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包括:外壳;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磁吸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移动推杆,所述移动推杆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移动推杆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二磁吸件配合以推动所述第二磁吸件移动,所述移动推杆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踏板相连;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定位在所述外壳或者所述第一磁吸件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通过设置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和/或第二磁吸件内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移动推杆上的助力的方向和大小,使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的踏板感和制动性能。通过在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可以提供踏板预置力,起到很好的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员的操作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还包括安装座、第二弹性件和移动部,所述安装座设在所述外壳外,所述移动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可移动且所述移动部与所述移动推杆相连以随所述移动推杆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外套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止抵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移动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推杆包括:制动连接杆,所述制动连接杆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踏板相连,所述制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形成为球形配合部;制动推杆,所述制动推杆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球形配合部的配合凹槽,所述制动推杆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以与所述第二磁吸件配合。
具体地,所述外壳上设有贯穿孔,所述制动推杆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制动推杆的位于所述外壳内的部分设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的横截面积的最大值大于所述贯穿孔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还包括隔磁件,所述隔磁件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分别设在所述隔磁件内,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隔磁件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还包括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止抵在所述第一弹簧座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还包括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座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磁吸件设在所述第二弹簧座上,所述移动推杆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二弹簧座上以推动所述第二弹簧座移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止抵在所述第二弹簧座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弹簧座内设有定位槽,所述移动推杆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定位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分别为电磁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电子控制单元;踏板,所述踏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车体上;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所述外壳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移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相连,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踏板的踏板情况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踏板感模拟器,踏板感模拟器内设有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和/或第二磁吸件内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移动推杆上的力的方向和大小,使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的踏板感效果和制动性能,进而可以提升驾驶员的操作舒适度。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与踏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踏板感模拟器100,
外壳1,贯穿孔11,安装座12,固定部12a,支撑部12b,第一连接部13,第一连接件13a,第二连接部14,第二连接件14a,
第一磁吸件2,
第二磁吸件3,
移动推杆4,制动连接杆41,球形配合部41a,装配槽41b,制动推杆42,配合凹槽42a,防脱部42b,传动杆43,传动球头43a,
第一弹性件5,第一弹簧座51,
第二弹性件6,第二弹簧座61,定位槽61a,
隔磁件7,
移动部8,
控制器件9,
踏板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100,该踏板感模拟器100可以用于车辆中。其中上述车辆包括踏板200,踏板200与踏板感模拟器100相连。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100,包括:外壳1、第一磁吸件2、第二磁吸件3、移动推杆4和第一弹性件5。
如图1所示,第一磁吸件2可以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第二磁吸件3可移动地设在外壳1内,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具体而言,外壳1内可以限定出安装空间,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均可以设在安装空间内。其中,第一磁吸件2固定在安装空间的一端,第二磁吸件3设在安装空间的另一端,第二磁吸件3可以朝向靠近或远离第一磁吸件2的方向移动。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可以为电磁铁,可以通过往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内通入不同方向的电流来改变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的磁性力的方向,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内电流的大小调节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的磁性力的大小。
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磁吸件2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空间的右端,第二磁吸件3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其中,第一磁吸件2为磁铁,第二磁吸件3为电磁铁。当踏板200需要向右方向的助力时,可以往第二磁吸件3内通入一定方向的电流,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磁性力,该磁性力可以驱动第二磁吸件3向右移动。当踏板200需要向左方向的助力时,改变通入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性力,该磁性力可以驱动第二磁吸件3向左移动。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第一磁吸件2设置成电磁铁,将第二磁吸件3设置成磁铁,还可以将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同时设置成电磁铁,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设置。
如图1-图2所示,移动推杆4可移动地设在外壳1上,移动推杆4的一端可以伸入到外壳1内且与第二磁吸件3配合以推动第二磁吸件3移动,移动推杆4的另一端适于与踏板200相连。具体而言,移动推杆4可以相对外壳1进行移动。具体而言,移动推杆4可以相对外壳1进行移动。移动推杆4可以起到传递踏板200的踩踏力的作用,当驾驶员踩踏板200时,可以将踩踏力通过移动推杆4传递至第二磁吸件3,由此可以驱动第二磁吸件3移动。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移动推杆4设在外壳1的左侧,移动推杆4的左端与踏板200相连,移动推杆4的右端伸入到外壳1内。当驾驶员踩踏板200时,移动推杆4可以将踩踏力传递至第二磁吸件3,由此,移动推杆4可以驱动第二磁吸件3向右移动。
如图1所示,第一弹性件5设在外壳1内,第一弹性件5的一端与第二磁吸件3相连,第一弹性件5的另一端定位在外壳1或者第一磁吸件2上。具体而言,第一弹性件5可以提供踏板预置力,还可以起到缓冲和复位的作用。第一弹性件5的固定端既可以与外壳1的内壁相连,也可以与第一磁吸件2相连。当踏板感模拟器100工作时,第一弹性件5发生弹性变形,第一弹性件5产生的弹性力通过移动推杆4反作用在踏板200上,由此可以提供踏板预置力以使驾驶员能够感知到踏板感,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员踩踏板200时的踏板感效果。当踏板感模拟器100停止工作时,第一弹性件5可以依靠自身弹性力驱动第二磁吸件3移动至初始位置。
具体而言,当驾驶员踩踏板200时,踏板200可以将踩踏力通过移动推杆4传递至第二磁吸件3上,第二磁吸件3移动并与外壳1配合以压缩第一弹性件5,第一弹性件5产生的弹性力通过移动推杆4反作用在踏板200上,由此可以提供踏板预置力。若第一弹性件5提供的踏板预置力大于实车的运行状态需要的踏板制动力,则踏板感模拟器100提供向右方向的助力。调节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内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磁性力。若第一弹性件5提供的踏板预置力小于实车的运行状态需要的踏板制动力,则踏板感模拟器100提供向左方向的助力,调节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内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性力。当踏板感模拟器100停止工作时,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的磁性力消失,第一弹性件5的弹性力可以将第二磁吸件3移动至初始位置。
由此,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使作用在移动推杆4上的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员踩踏板200时的踏板感效果,提升驾驶员的操作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100,通过设置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移动推杆4上的力的方向和大小,使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踏板感效果和制动性能。通过在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5,可以提供踏板预置力,起到很好的缓冲和减震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员的操作舒适度。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踏板感模拟器100还可以包括安装座12、第二弹性件6和移动部8,安装座12可以设在外壳1外,移动部8相对于安装座12可移动且移动部8与移动推杆4相连以随移动推杆4移动,第二弹性件6外套在安装座12上且第二弹性件6的两端分别止抵在安装座12和移动部8上,由此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制动性能。
具体而言,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可以在第二磁吸件3的移动方向上串联设置,由此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减震效果和制动效果。当驾驶员踩下踏板200时,移动推杆4可以推动移动部8移动,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同时被压缩,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的弹性力可以通过移动推杆4传递至踏板200,可以使驾驶员瞬间感受到踏板感。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串联连接还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工作可靠性。例如,当第一弹性件5或第一磁吸件2出现故障时,踏板感模拟器100仍可以正常的工作,不会对驾驶员的实际使用产生影响。
由此,通过上述设计,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串联连接并相互配合,可以给踏板200提供基础的踏板预置力以保证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制动感觉,还可起到很好的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员踩踏板200时的踏板感效果。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的磁性力可以补偿基础踏板力与目标踏板力之间的差距,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响应速度和制动效果,进一步可以提升驾驶员的操作舒适度。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安装座12可以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12b和固定部12a,固定部12a与外壳1的左端相连,支撑部12b的右端与固定部12a相连,支撑部12b的左端在从右向左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弹性件6和移动部8均外套在支撑部12b上,其中第二弹性件6的左端止抵在移动部8上,第二弹性件6的右端止抵在固定部12a上。由此,通过上述设计,可以简化安装座12的结构、方便装配。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移动推杆4可以包括制动连接杆41和制动推杆42。其中,制动连接杆41的第一端适于与踏板200相连,制动连接杆41的另一端形成为球形配合部41a,制动推杆42上设有用于容纳球形配合部41a的配合凹槽42a,制动推杆42的一端伸入到外壳1内以与第二磁吸件3配合,由此,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力传动效果。
具体而言,制动连接杆41可以起到传递踩踏力的作用。当踩踏板200时,制动连接杆41可以将踩踏力传递至制动推杆42,由此,制动推杆42可以推动第二磁吸件3移动。其中,制动连接杆41上的球形配合部41a与制动推杆42上的配合凹槽42a之间可以形成球面接触,由此可以提升制动连接杆41和制动推杆42之间的配合灵活性,球形配合部41a可以相对配合凹槽42a在空间中进行多角度旋转,从而可以提升制动连接杆41的传动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移动推杆4还包括传动杆43,传动杆43设在制动连接杆41和踏板200之间。制动连接杆41的左端设有装配槽41b,制动连接杆41的右端设有球形配合部41a。传动杆43与踏板200连接的一端设有传动球头43a,传动杆43的另一端伸入到装配槽41b内并可以在装配槽41b内左右移动。当踏板感模拟器100工作时,传动球头43a可以通过自身旋转将踏板200上的踩踏力转化成向右方向的推力并依次传递至制动连接杆41和制动推杆42,球形配合部41a可以通过旋转对推力的方向再次进行调整,使其适于与第二磁吸件3的移动方向平行。由此,通过上述设计,可以使踏板200和踏板感模拟器100之间的力传动更加平顺,不仅可以实现更好的踏板感效果,还可以延长踏板感模拟器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上可以设有贯穿孔11,制动推杆42可移动地设在贯穿孔11内,制动推杆42的位于外壳1内的部分设有防脱部42b,防脱部42b的横截面积的最大值大于贯穿孔11的横截面积,由此可以确保制动推杆42的正常运行。具体而言,贯穿孔11可以设在外壳1的远离第一磁吸件2的一端,制动推杆41可以通过防脱部42b与外壳1连接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当制动推杆42复位时,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可以依靠其自身弹性力推动制动推杆42恢复至初始位置,防脱部42b可以防止制动推杆42与第二磁吸件3的连接端从贯穿孔11内滑出,从而可以起到很好的连接效果。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踏板感模拟器100还包括隔磁件7,隔磁件7可以设在外壳1内,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分别设在隔磁件7内,第一弹性件5位于隔磁件7的外侧,由此可以减小磁性力对其他零部件的影响。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通电后,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磁场,隔磁件7可以防止磁场向周围扩散,从而可以防止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周围的零部件被磁化,确保踏板感模拟器100的正常运行。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踏板感模拟器100还包括第一弹簧座51,第一弹簧座51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第一磁吸件2可以固定在第一弹簧座51上,第一弹性件5的一端止抵在第一弹簧座51上,由此可以使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运行更加平稳。具体而言,第一弹簧座51可以起到固定和支撑第一弹性件5、第一磁吸件2的作用。当踏板感模拟器100工作时,第一弹簧座51可以防止第一磁吸件2在磁性力的作用下左右移动,由此可以确保踏板感模拟器100的正常运行。可选地,第一弹簧座51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外壳1连接在一起,第一磁吸件2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第一弹簧座51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踏板感模拟器100还包括第二弹簧座61,第二弹簧座61可以设在外壳1内,第二磁吸件3可以设在第二弹簧座61上,移动推杆4的一端可以设在第二弹簧座61上以推动第二弹簧座61移动,第一弹性件5的另一端止抵在第二弹簧座61上,由此可以使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运行更加平稳。具体而言,第二弹簧座61可以起到带动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磁吸件3运动的作用。例如,当制动推杆42向右移动时,在推力的作用下第二弹簧座61推动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磁吸件3同时向右移动,第一弹性件5被压缩。当第二磁吸件3需要恢复至初始位置时,第一弹性件5的弹性力可以驱动第二弹簧座61和第二磁吸件3向左移动,当第二弹簧座61的左侧壁止抵在外壳1的内壁上时,第二磁吸件3完成复位。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二弹簧座61内可以设有定位槽61a,移动推杆4的一端可以伸入到定位槽61a内,由此可以使移动推杆4与第二弹簧座61的配合结构更加简单。例如,定位槽61a可以设置成球形盲孔,制动推杆42的防脱部42b可以设置成球形,防脱部42b可以伸入到定位槽61a内并可以相对定位槽61a进行转动。由此,可以起到很好的传动作用,可以使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运行更加平稳。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分别为电磁铁,由此可以方便操作、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踏板感效果。具体而言,当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均为电磁铁时,可以根据需要提供的助力的大小和方向灵活改变通入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踏板感效果。例如,如图1所示,当踏板200需要向右方向的助力时,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中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磁性力。在该磁性力的作用下,第二磁吸件3可以通过第二弹簧座61带动制动推杆42向右移动。当踏板200需要向左方向的助力时,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中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性力。在该磁性力的作用下,第二磁吸件3可以推动第二弹簧座61和制动推杆42向右移动。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踏板感模拟器100还包括控制器件9,控制器件9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和电流放大器(图中未示出),信号接收单元与车辆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电流放大器分别和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电连接。当车辆行驶时,驾驶员根据实际路况和交通状况踩踏板200,车辆控制系统可以将驾驶员的脚踩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件9,信号接收单元可以通过接收到的信号种类综合计算出踏板感模拟器100需要提供的助力的大小和方向,实时控制电流放大器改变通入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中的电流大小,由此可以产生与实车运行状态相匹配的助力,实现很好的踏板感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外壳1上可以设有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分别位于外壳1的两端,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13a将第一连接部13与车体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14a将控制器件9与第二连接部14连接在一起,由此可以使踏板感模拟器100与车辆的装配方式更加简单。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部13设在外壳1的左端,第二连接部14设在外壳1的右端,第一连接部13、外壳1和第二连接部14为一体铸造件,第一连接件13a和第二连接件14a均包括螺栓和螺母。当踏板感模拟器100装配时,首先利用第二连接件14a将控制器件9与外壳1连接在一起,然后利用第一连接件13a将第一连接部13与车体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踏板200、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100和用于检测踏板200的踏板情况的检测装置。其中,车体上设有电子控制单元,检测装置与电子控制单元相连。踏板200可转动地设在车体上,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外壳1设在车体上,移动推杆4的另一端与踏板200相连,电磁铁(如图1所示的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具体而言,检测装置可以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和踏板200相连。检测装置可以采集驾驶员作用在踏板200上的脚踩信号并将其传递至电子控制单元,其中脚踩信号即为踏板200的踏板情况,脚踩信号至少可以包括踏板200的踩踏快慢和踏板200的踩踏深度。电子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接收到的信号种类综合计算出踏板感模拟器100需要提供的助力的大小和方向,实时改变通入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中的电流大小,由此可以实现很好的踏板感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踏板感模拟器100,踏板感模拟器100内设有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移动推杆4上的力的方向和大小,使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踏板感效果和制动性能,进而可以提升驾驶员的操作舒适度。
下面参照图1-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100,其中上述车辆设有踏板200和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100,包括:外壳1、第一磁吸件2、第二磁吸件3、移动推杆4、第一弹性件5、第二弹性件6、隔磁件7、移动部8和控制器件9。
如图1所示,外壳1的左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3,外壳1的右端设有第二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3、外壳1和第二连接部14为一体铸造件。外壳1内限定出安装空间,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均设在安装空间内,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均为电磁铁。第一磁吸件2设在安装空间的右端,第一磁吸件2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座51,第一弹簧座51与外壳1、第一弹簧座51与第一磁吸件2之间均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第二磁吸件3设在安装空间的左端,第二磁吸件3可以在安装空间内左右移动,第二磁吸件3的左端与第二弹簧座61相连。隔磁件7设在外壳1内且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分别设在隔磁件7内。第一弹性件5外套在隔磁件7上,第一弹性件5的左端止抵在第二弹簧座61上,第一弹性件5的右端止抵在第一弹簧座51上。
移动推杆4包括在从左往右依次连接的传动杆43、制动连接杆41和制动推杆42。制动连接杆41的左端设有装配槽41b,制动连接杆41的右端设有球形配合部41a。传动杆43的左端设有传动球头43a,传动球头43a与踏板200转动连接,传动杆43的右端伸入到装配槽41b内并可以在装配槽41b内左右移动。外壳1上设有贯穿孔11,制动推杆42的右端穿过贯穿孔11伸入到外壳1内并可以相对外壳1左右移动。制动推杆42的左端设有配合凹槽42a,球形配合部41a与配合凹槽42a组成球面接触。制动推杆42右端设有防脱部42b,防脱部42b大致形成为球形,防脱部42b的横截面积的最大值大于贯穿孔11的横截面积。第二弹簧座61的左侧侧壁上设有定位槽61a,防脱部42b伸入到定位槽61a内。
如图1所示,安装座12设在外壳1的左端,安装座12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部12b和固定部12a,固定部12a与外壳1的左端相连,支撑部12b的右端与固定部12a相连,支撑部12b的左端在从右向左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弹性件6和移动部8均外套在支撑部12b上,其中第二弹性件6的左端止抵在移动部8上,第二弹性件6的右端止抵在固定部12a上,移动部8可以相对支撑部12b左右移动。
如图1所示,控制器件9设在外壳1的右端,控制器件9通过第二连接件14a与第二连接部14连接在一起。控制器件9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和电流放大器(图中未示出),信号接收单元与车辆控制系统通信连接,电流放大器分别和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电连接。
具体而言,当踏板感模拟器100装配时,首先利用第二连接件14a将控制器件9与外壳1连接在一起,然后利用第一连接件13a将第一连接部13与车体连接在一起。当车辆行驶时,驾驶员根据实际路况和交通状况踩踏板200,制动推杆42向右移动并可以驱动移动部8和第二弹簧座61向右移动,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6件被压缩。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产生的弹性力通过移动推杆4反作用在踏板200上,由此可以提供踏板预置力。
车辆控制系统可以将驾驶员的脚踩信号传递至控制器件9,信号接收单元可以通过接收到的信号种类综合计算出踏板感模拟器100需要提供的助力的大小和方向。若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提供的踏板预置力大于实车的运行状态需要的踏板制动力,则踏板感模拟器100提供向右方向的助力。电流放大器调节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磁性力。若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提供的踏板预置力小于实车的运行状态需要的踏板制动力,则踏板感模拟器100提供向左方向的助力,电流放大器调节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使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磁性力。当踏板感模拟器100停止工作时,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之间的磁性力消失,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可以依靠其自身的弹性力是第二磁吸件3恢复至初始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踏板感模拟器100,通过设置第一磁吸件2和第二磁吸件3,可以通过改变通入到第一磁吸件2和/或第二磁吸件3内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移动推杆4上的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使踏板制动力与实车的运行状态相匹配,从而可以提升踏板感模拟器100的踏板感效果和制动性能。通过设置串联连接的第一弹性件5和第二弹性件6,可以给踏板200提供踏板预置力以保证踏板感模拟器100的制动感觉,还可起到很好的缓冲减震的作用,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员踩踏板200时的踏板感效果。踏板感模拟器100的结构简单、机械性能好、传动速度快,而且还可以提升车辆的集成程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所述车辆包括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感模拟器包括:
外壳;
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磁吸件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
移动推杆,所述移动推杆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移动推杆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二磁吸件配合以推动所述第二磁吸件移动,所述移动推杆的另一端适于与所述踏板相连,通过改变通入到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或所述第二磁吸件内的电流方向和大小来调节作用在所述移动推杆上的助力的方向和大小;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磁吸件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定位在所述外壳或者所述第一磁吸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第二弹性件和移动部,所述安装座设在所述外壳外,所述移动部相对于所述安装座可移动且所述移动部与所述移动推杆相连以随所述移动推杆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外套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止抵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移动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推杆包括:
制动连接杆,所述制动连接杆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踏板相连,所述制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形成为球形配合部;
制动推杆,所述制动推杆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球形配合部的配合凹槽,所述制动推杆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壳内以与所述第二磁吸件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贯穿孔,所述制动推杆可移动地设在所述贯穿孔内,所述制动推杆的位于所述外壳内的部分设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的横截面积的最大值大于所述贯穿孔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磁件,所述隔磁件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分别设在所述隔磁件内,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隔磁件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磁吸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止抵在所述第一弹簧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座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磁吸件设在所述第二弹簧座上,所述移动推杆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二弹簧座上以推动所述第二弹簧座移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止抵在所述第二弹簧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座内设有定位槽,所述移动推杆的一端伸入到所述定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分别为电磁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电子控制单元;
踏板,所述踏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车体上;
踏板感模拟器,所述踏板感模拟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感模拟器,所述外壳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移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相连,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用于检测所述踏板的踏板情况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相连。
CN201810030873.5A 2018-01-12 2018-01-12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1100275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0873.5A CN110027521B (zh) 2018-01-12 2018-01-12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0873.5A CN110027521B (zh) 2018-01-12 2018-01-12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7521A CN110027521A (zh) 2019-07-19
CN110027521B true CN110027521B (zh) 2021-09-21

Family

ID=67234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0873.5A Active CN110027521B (zh) 2018-01-12 2018-01-12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275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7283A (zh) * 2020-12-23 2021-03-23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制动助力器踏板感模拟器
WO2023168030A1 (en) 2022-03-03 2023-09-07 KSR IP Holdings, LLC Pedal pad assemblies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8119A1 (de) * 1999-04-22 2000-10-26 Bosch Gmbh Robert Pedalwertgeberanordnung
WO2003022616A1 (de) * 2001-08-31 2003-03-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schleissfreier fahrpedal-kick-down-schalter
CN101039830A (zh) * 2004-10-15 2007-09-19 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制动设备
CN102053648A (zh) * 2009-10-27 2011-05-11 株式会社东熙产业 用于车辆电子加速踏板产生迟滞特性的装置
WO2011097240A2 (en) * 2010-02-03 2011-08-11 Kelsey-Hayes Company Hydraulic brake system with controlled boost
DE102010027924A1 (de) * 2010-04-19 2011-10-20 Ab Elektronik Gmbh Fahrpedal
CN104249723A (zh) * 2013-06-28 2014-12-31 株式会社电装 设计成确保制动踏板运动稳定性的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
CN204978611U (zh) * 2015-02-11 2016-01-20 同济大学 双活塞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器
CN106274869A (zh) * 2016-11-14 2017-01-04 吉林大学 集成踏板感觉模拟器的制动主缸
CN206171435U (zh) * 2016-11-14 2017-05-17 吉林大学 集成踏板感觉模拟器的制动主缸
CN206406908U (zh) * 2017-01-17 2017-08-15 吉林大学 一种改进主缸的电机驱动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CN107107883A (zh) * 2014-10-29 2017-08-2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在车辆的操纵元件上进行力模拟的设备,优选踏板模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25510B2 (ja) * 2008-01-31 2012-09-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US20110303046A1 (en) * 2010-06-15 2011-12-15 Gentry Nicholas K Damper Element for Springs and Vehicle Pedal Assembl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3625537A (zh) * 2013-12-17 2014-03-12 重庆示展科技发展中心 转向电磁助力装置
CN106608250B (zh) * 2015-10-26 2019-03-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主动安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7444365B (zh) * 2017-09-19 2023-03-10 芜湖伯特利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线控制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8119A1 (de) * 1999-04-22 2000-10-26 Bosch Gmbh Robert Pedalwertgeberanordnung
WO2003022616A1 (de) * 2001-08-31 2003-03-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schleissfreier fahrpedal-kick-down-schalter
CN101039830A (zh) * 2004-10-15 2007-09-19 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制动设备
CN102053648A (zh) * 2009-10-27 2011-05-11 株式会社东熙产业 用于车辆电子加速踏板产生迟滞特性的装置
WO2011097240A2 (en) * 2010-02-03 2011-08-11 Kelsey-Hayes Company Hydraulic brake system with controlled boost
DE102010027924A1 (de) * 2010-04-19 2011-10-20 Ab Elektronik Gmbh Fahrpedal
CN104249723A (zh) * 2013-06-28 2014-12-31 株式会社电装 设计成确保制动踏板运动稳定性的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
CN107107883A (zh) * 2014-10-29 2017-08-2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在车辆的操纵元件上进行力模拟的设备,优选踏板模拟器
CN204978611U (zh) * 2015-02-11 2016-01-20 同济大学 双活塞被动式踏板感觉模拟器
CN106274869A (zh) * 2016-11-14 2017-01-04 吉林大学 集成踏板感觉模拟器的制动主缸
CN206171435U (zh) * 2016-11-14 2017-05-17 吉林大学 集成踏板感觉模拟器的制动主缸
CN206406908U (zh) * 2017-01-17 2017-08-15 吉林大学 一种改进主缸的电机驱动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踏板感觉可控的汽车制动踏板模拟器研究;金智林等;《系统仿真学报》;20101231;第22卷(第12期);第2795-279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7521A (zh) 2019-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65791A (en) Signal generator
CN110027521B (zh)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US6520045B2 (en) Vehicle pedal device assembly including two pedals whose non-operated positions are adjustable in vehicl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US9501083B2 (en) Accelerator and brake pedal device and vehicle using same
US6464306B2 (en) Brake pedal feel emulator with integral force and travel sensors
CN110027530B (zh)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0027529B (zh)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4876983A (zh) 制动机构、机械制动器、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及车辆
CN110027524B (zh)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KR101481345B1 (ko) 차량용 클러치페달의 답력 저감장치
KR100927695B1 (ko) 능동형 페달 장치
KR20120061445A (ko) 차량의 페달장치
CN113232742B (zh) 机器人及其腿部组件
CN110027526B (zh) 踏板模拟器和具有其的线控制动系统、车辆
JP2008309516A (ja) 張力センサおよび同張力センサを採用した車両用電動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CN110027527B (zh) 踏板模拟器和具有其的线控制动系统、车辆
JP6842049B1 (ja) 力フィードバックブレーキペダルシステム
JP2000504448A (ja) 自動車の単ペダル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単ペダルシステム形成方法
KR20210045061A (ko) 전자식 클러치시스템용 클러치페달장치
CN220910306U (zh) 制动调节机构、制动夹钳及车辆
CN213948398U (zh) 双向调节式电磁制动踏板模拟器
CN113928286B (zh) 制动模式切换装置和用于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
KR20210028305A (ko) 전자식 클러치시스템용 클러치페달장치
KR102610319B1 (ko) 스프링 답력 방식 페달
CN202871726U (zh) 空气断路器触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