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4179A - 袋型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袋型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4179A
CN110024179A CN201880004702.3A CN201880004702A CN110024179A CN 110024179 A CN110024179 A CN 110024179A CN 201880004702 A CN201880004702 A CN 201880004702A CN 110024179 A CN110024179 A CN 110024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 lead
secondary battery
type secondary
ba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47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4179B (zh
Inventor
朴鍾弼
崔丞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24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4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4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4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78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7Prismatic or flat cells, e.g.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5Pouches or flexible ba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8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ouch or flexible bag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6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in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5Ta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20Pressure-sensitiv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为了解决问题,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袋型二次电池包括:层压有包括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以及隔膜的电极组件;具有袋形状以容纳电极组件的电池壳体;连接至电极并且从电极的一侧伸出的电极接片;具有连接至电极接片的一端的第一电极引线;具有连接至第一电极引线的另一端的一端和伸出到电池壳体的外部的另一端的第二电极引线;以及将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二电极引线结合以将第一电极引线与第二电极引线彼此连接的连接部,其中在第一电极引线的另一端和第二电极引线的一端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倾斜表面。

Description

袋型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8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09443号的优先权的权益,通过引用将上述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作为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袋型二次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壳体中产生气体而压力增加时,使多个电极引线可靠地附接和分离以确保完全中断电连接的袋型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当无法获得要供应给建筑物的交流电力、或者根据被各种电子设备包围的生活环境需要直流电力时,使用通过物理反应或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以将产生的电能供应到外部的电池(Cell,Battery)。
在这些电池之中,通常使用原电池和二次电池,它们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化学电池。原电池是统称为干电池的可消耗电池。另一方面,二次电池是利用其中电流与材料之间的氧化和还原过程能够重复多次的材料制造的可再充电电池。
通常,二次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这种二次电池正被应用于诸如数码相机、P-DVD、MP3P、移动电话、PDA、便携式游戏设备(Portable Game Device)、电动工具(Power Tool)、电动自行车(E-bike)等之类的小型产品,以及诸如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之类的需要高功率的大型产品、用于存储多余电力或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存储装置、和备用电力存储装置。
通常通过层压正极(Cathode)、隔膜(Separator)和负极(Anode)来形成锂二次电池。此外,可基于对电池寿命、充电/放电容量、温度特性、稳定性等的考虑来选择正极、隔膜和负极的材料。在锂离子从正极的锂金属氧化物到负极的石墨电极嵌入(Intercalation)和脱嵌(Deintercalation)的同时进行锂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
通常,单元电池被组装以构成一个电极组件,每个单元电池具有正极/隔膜/负极的三层结构、或者正极/隔膜/负极/隔膜/正极或负极/隔膜/正极/隔膜/负极的五层结构。电极组件容纳在特定壳体中。
根据容纳电极组件的壳体的材料,这种二次电池分为袋型(Pouch Type)二次电池和罐型(Can Type)二次电池。在袋型(Pouch Type)二次电池中,电极组件容纳在由具有可变形状的柔性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袋中。此外,在罐型(Can Type)二次电池中,电极组件容纳在由具有预定形状的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的壳体中。
由于各种问题,诸如因外部冲击而导致的内部短路、因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而导致的热量产生、因所产生的热量而导致的电解质分解、以及热失控现象,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可劣化。特别是,二次电池的爆炸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例如,因电解质分解而导致的二次电池内的气体压力增加也可作为一个原因。
特别是,当二次电池被反复充电和放电时,由于电解质与电极活性材料之间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气体。在此,所产生的气体可使二次电池内部压力增加,从而引起诸如部件之间的结合力减弱、二次电池的壳体损坏、保护电路提前工作、电极变形、内部短路、爆炸等之类的问题。因而,在罐型(Can Type)二次电池的情况下,设置诸如CID滤波器和安全通气部之类的保护构件,以在壳体的内部压力增加时物理地中断电连接。然而,在根据相关技术的袋型(Pouch Type)二次电池的情况下,没有充分设置保护构件。
近年来,电极引线设置成多个。因而,在袋型(Pouch Type)二次电池中,当壳体的内部膨胀时,已提出物理地中断电连接,诸如中断多个电极引线之间的连接的技术。然而,在多个电极引线之间的连接没有被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即使壳体的内部膨胀,仍可从电极组件产生电力,然后电力被供应到外部。因而,由于电流没有被完全切断,所以不保证能够可靠地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壳体中产生气体而压力增加时,使多个电极引线可靠地附接和分离以确保完全中断电连接的袋型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下面的描述将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描述的其他目的。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袋型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在所述电极组件中层压有包括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以及隔膜;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具有袋形状以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电极接片,所述电极接片连接至所述电极并且从所述电极的一侧伸出;第一电极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具有连接至所述电极接片的一端;第二电极引线,所述第二电极引线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另一端的一端和伸出到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的另一端;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与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结合,以将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与所述第二电极引线彼此连接,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的所述一端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倾斜表面。
此外,所述袋型二次电池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所述另一端的一侧的台阶补偿部。
此外,所述台阶补偿部可设置成多个。
此外,当所述第一倾斜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所述另一端上时,多个台阶补偿部中的每一个都可具有在所述多个台阶补偿部进行层压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倾斜表面接触的一端,并且所述多个台阶补偿部的长度对应于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度按照层压的顺序逐渐增加。
此外,所述台阶补偿部可以是一体设置的。
此外,当所述第一倾斜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所述另一端上时,可在所述台阶补偿部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倾斜表面。
此外,所述第二倾斜表面可对应于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度。
此外,所述第二倾斜表面可接触所述第一倾斜表面。
此外,所述台阶补偿部可具有非导电性。
此外,所述台阶补偿部可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厚度和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之和对应的厚度。
此外,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通过所述连接部彼此结合的结合表面来说具有钝角。
此外,所述袋型二次电池可进一步包括绝缘部,所述绝缘部围绕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结合到所述电池壳体。
此外,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中的每一个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结合力可小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绝缘部之间的结合力。
此外,所述绝缘部可围绕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通过所述连接部彼此连接的部分。
此外,所述绝缘部可由具有电绝缘特性的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和光固化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此外,所述连接部可由包括导电材料的导电聚合物制成。
此外,所述连接部可具有1μm至500μm的厚度。
其他实施方式的特点包括在详细描述和附图中。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由于在第一电极引线的另一端和第二电极引线的一端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第一倾斜表面,所以可以可靠地分离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以确保完全中断电连接。
此外,在第一电极引线的另一端的一侧可设置台阶补偿部,以减小台阶部分的高度,从而防止绝缘部与电极引线之间的结合力减小并且不会增加工序数量。
本发明的效果不受前述描述的限制,因而本申请中涉及更多变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袋型二次电池的组装图。
图2是图解图1的袋型二次电池组装完成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袋型二次电池的体积膨胀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袋型二次电池中,沿图2的线A-A'截取的局部剖面图。
图5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袋型二次电池的体积膨胀的状态下,沿图2的线A-A'截取的局部剖面图。
图6是在图4的状态下,根据相关技术的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和连接部的放大图。
图7是在图5的状态下,根据相关技术的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和连接部的放大图。
图8是在图4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和连接部的放大图。
图9是在图5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和连接部的放大图。
图10是在图4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和连接部的放大图。
图11是在图4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和连接部的放大图。
图12是在图4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附加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引线、第二电极引线和连接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内容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将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实施方式来阐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内容彻底和完整,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此外,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相同的附图标记通篇表示相同的元件。
除非以不同方式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此外,除非在说明书中清楚且明显地定义,否则在常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不被理想地或过度地解释为具有形式上的含义。
在下面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仅用于解释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不限制本发明构思。在本申请中,除非特别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包括复数形式。“包括”和/或“包含”的含义不排除所提及的部件之外的其他部件。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袋型二次电池1的组装图,图2是图解图1的袋型二次电池1组装完成的状态的透视图。
通常,在制造锂二次电池的工序中,首先,将其中电极活性材料、粘合剂和塑化剂彼此混合的浆料施加到正极集流体和负极集流体,以制造正极板和负极板。之后,将负极板和正极板分别层压在隔膜(Separator)的两侧上,以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电极组件10,然后将电极组件插入到电池壳体13中,注入电解质,并且执行密封工序。
如图1中所示,电极组件(Electrode Assembly)10包括电极接片(Electrode Tab)11。电极接片11与电极组件10的正极和负极中的每一个连接,以伸出到电极组件10的外部,从而在电极组件1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提供电子移动的通路。电极组件10的集流板由涂覆有电极活性材料的部分和其上未施加电极活性材料的末端,即未涂覆部分构成。此外,可通过切割未涂覆部分或通过超声波焊接将单独的导电构件连接至未涂覆部分来形成电极接片11。如图1中所示,电极接片11可在相同方向上从电极组件10的一侧伸出,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电极接片11可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伸出。
在电极组件10中,电极引线(Electrode Lead)12通过点(Spot)焊连接至电极接片1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极引线12设置成多个。此外,在多个电极引线12中,第一电极引线(见图4的附图标记12a)连接至电极组件10的电极接片11,第二电极引线(见图4的附图标记12b)伸出到电池壳体(Battery Case)13的外部。下面将详细描述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此外,电极引线12的一部分被绝缘部14围绕。绝缘部14可设置成限制在其中上袋131和下袋132被热熔合的密封部内,使得电极引线12结合至电池壳体13。此外,可防止从电极组件10产生的电力通过电极引线12流到电池壳体13,并且可保持电池壳体13的密封。因而,绝缘部14可由不导电的具有非导电性的非导体制成。通常,尽管主要使用容易附接至电极引线12并且具有相对薄厚度的绝缘胶带作为绝缘部14,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使用各种构件作为绝缘部14,只要这些构件能够将电极引线12绝缘即可。
根据正极接片111和负极接片112的形成位置,电极引线12可在相同方向上延伸或者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延伸。正极引线121和负极引线122可由彼此不同的材料制成。就是说,正极引线121可由与正极板相同的材料,即,铝(Al)材料制成,负极引线122可由与负极板相同的材料,即,铜(Cu)材料或涂覆有镍(Ni)的铜材料制成。此外,电极引线12的伸出到电池壳体13外部的部分可设置成端子部并且电连接到外部端子。
在袋型二次电池1中,电池壳体13可以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袋。此外,电池壳体13容纳电极组件10,使得电极引线12的一部分,即端子部暴露,然后被密封。如图1中所示,电池壳体13包括上袋131和下袋132。容纳电极组件10的空间可设置在下袋132中,并且上袋131可设置在该空间上以覆盖该空间,使得电极组件10不会分离到电池壳体13的外部。如图1中所示,上袋131和下袋132可分离设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上袋131和下袋132可通过各种方式制造,也就是说,上袋131的一侧和下袋132的一侧可彼此连接。
当电极引线12连接至电极组件10的电极接片11并且绝缘部14设置在电极引线12的一部分上时,电极组件10可容纳在设置于下袋132中的空间中并且上袋131可覆盖该空间的上部。此外,当注入了电解质时,将设置在上袋131和下袋132中的每一个的边缘上的密封部密封,以制造如图2中所示的二次电池1。
图3是图解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袋型二次电池1的体积膨胀的状态的透视图。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13可优选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袋。下文中,将描述电池壳体13是袋的情况。
通常,容纳电极组件10的电池壳体13包括气体阻隔层(Gas Barrier Layer)和密封层(Sealant Layer)。气体阻隔层阻挡气体的引入和排出,铝箔(Al Foil)主要用作气体阻隔层。密封层设置在最内层并且直接接触电极组件10。此外,聚丙烯(PP)等主要用于密封层。此外,可进一步在气体阻隔层的上部设置表面保护层。表面保护层可设置在最外层并且经常与外部引起摩擦和碰撞。因而,主要具有耐磨性和耐热性的尼龙(Nylon)树脂或PET被用于表面保护层。
可通过将具有上述层压结构的膜加工成袋的形式来制造袋型电池壳体13。因而,当电极组件10容纳在袋型电池壳体13中时,注入电解质。之后,当上袋131和下袋132可彼此接触并且对密封部施加热压时,密封层可彼此结合,以密封电池壳体13。在此,由于密封层直接接触电极组件10,所以密封层必须具有绝缘特性。此外,由于密封层接触电解质,所以密封层必须具有耐腐蚀性。此外,由于电池壳体13的内部是完全密封的,从而防止材料在电池壳体13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移动,所以必须实现高密封性。就是说,密封层彼此结合的密封部必须具有优异的热结合强度。通常,诸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之类的聚烯烃类树脂可被用于密封层。特别是,聚丙烯(PP)在诸如抗张强度、刚性、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热性之类的机械性能以及诸如耐腐蚀性之类的化学性质方面出色,因而被主要用于制造密封层。
通常,在电极组件10中,通过氧化和还原反应进行充电和放电。在此,电解质与电极活性材料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气体。此外,由于电极组件10中的异常反应,过度充电或短路可产生异常多的气体。然而,由于在袋型电池壳体13中所有各层都由柔性材料制成,所以如果电池壳体13的内部压力增加,则如图3中所示袋型二次电池1的体积膨胀。近来,已提出了这样的技术,其中电极引线12设置成多个,以在二次电池1的体积膨胀时物理地中断电连接,诸如中断多个电极引线12之间的连接。然而,如果多个电极引线12之间的连接没有被完全中断,则仍然从电极组件10产生电力,并且向外部供应电力。因而,可能无法确保解决上述问题。
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袋型二次电池1中,沿图2中的线A-A'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袋型二次电池1中,如图4中所示,电极引线12设置成多个。就是说,电极引线12包括连接至电极组件10的电极接片11的第一电极引线12a和伸出到电池壳体13外部的第二电极引线12b。此外,第一电极引线12a的一个表面与第二电极引线12b的一个表面通过连接部15彼此结合,从而彼此连接。
将第一电极引线12a与第二电极引线12b彼此连接的连接部15可具有导电性的薄膜形状。特别是,优选地,连接部15具有1μm至500μm的非常薄的厚度。因而,即使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在它们之间形成台阶部分,台阶部分的尺寸也不会过大,并且从电极组件10产生的电力可容易释放到外部。为此,连接部15可由包括导电材料的聚合物制成。
导电材料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炭黑,诸如炭黑、乙炔黑、科琴黑、槽黑、炉黑、灯黑和夏黑;导电纤维,诸如碳纤维或金属纤维;金属粉末,诸如氟化碳粉末、铝粉、镍粉、金粉、银粉和铜粉;在一种金属上涂覆有不同种类金属的具有核/壳(Core/Shell)结构的粉末;导电晶须,诸如氧化锌和钛酸钾;导电金属氧化物,诸如钛氧化物;和导电材料,诸如聚苯撑衍生物。
聚合物可包括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thylenePropylene Diene Monomer,EPDM)树脂、氯化聚乙烯(Chlorinated Polyethylene,CPE)树脂、硅树脂、聚氨酯、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酯树脂、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酰亚胺(polyimide)和聚酰胺(polyamide)中的至少一种,最优选的是丙烯酸树脂。
如上所述,电极引线12的一部分被绝缘部14围绕。在密封上袋131和下袋132的工序中,相对高的压力可能施加至与电极引线12接触的部分,从而损坏电池壳体13的密封层。如上所述,由于密封层直接接触电极组件10,因此密封层可具有绝缘特性。然而,如果密封层被损坏,则电力可通过电极引线12流到电池壳体13。特别是,由于电池壳体13的气体阻隔层由诸如铝之类的金属制成,所以如果密封层被部分损坏,从而暴露出气体阻隔层,则由于与电极引线12的接触,电力可容易流动。
因而,绝缘部14可由不导电的具有非导电性的非导体制成。此外,绝缘部14具有高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因而,当上袋131和下袋132被热熔合时,绝缘部14可保持形状,从而即使密封层的一部分被损坏仍可防止电极引线12与气体阻隔层彼此接触。因而,可防止从电极组件10产生的电力通过电极引线12流到电池壳体13。此外,绝缘部14具有高的结合力。因而,绝缘部14可设置成限制在其中上袋131和下袋132被热熔合的密封部内,使得电极引线12结合至电池壳体13。通常,绝缘部14可由作为聚合物树脂的具有电绝缘性能的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和光固化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制成。通常,尽管主要使用容易附接至电极引线12并且具有相对薄厚度的绝缘胶带作为绝缘部14,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使用各种构件作为绝缘部14,只要这些构件能够将电极引线12绝缘即可。
如图4中所示,绝缘部14可围绕所有第一电极引线12a、连接部15和第二电极引线12b。如果第一电极引线12a或连接部15未被绝缘部14围绕,则即使电池壳体13膨胀,也不会对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施加排斥力。将在下面详细描述排斥力。
如下所述,当电池壳体13正常时,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必须稳定地彼此连接。当电池壳体13膨胀时,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必须容易彼此分离。因而,优选地,将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上,使得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彼此连接,而不是将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使得其侧表面彼此连接。然而,如图4中所示,在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彼此连接的部分上可设置有台阶部分,因而绝缘部14与电极引线12之间的结合力可减小。结果,为了减小台阶部分的高度,设置台阶补偿部(见图8的附图标记16)。下面将详细描述台阶补偿部16。
图5是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袋型二次电池的体积膨胀的状态下,沿图2的线A-A'截取的局部剖面图。
如上所述,当袋型电池壳体13的内部压力增加时,袋型二次电池1的体积膨胀。因而,如图5中所示,电池壳体13的外壁向外移动。在此,电池壳体13的外壁的上壁和下壁可具有比侧壁的面积大的面积并且没有被密封,这导致了更高的柔性。因而,电池壳体13的上壁可向上移动,并且电池壳体13的下壁可向下移动。
当二次电池1的体积膨胀时,如图5中所示,电池壳体13的外壁可向外移动,从而通过绝缘部14给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施加排斥力。因而,随着电池壳体13的内部压力逐渐增加,电池壳体13的外壁的移动力可更多地增加,并且施加至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的排斥力可更多地增加。当排斥力大于第一电极引线12a与第二电极引线12b之间的结合力时,如图5中所示,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可彼此分离。因而,可中断电连接,使得电力不再流动。然而,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与连接部15之间的结合力可小于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与绝缘部14之间的结合力。因而,当给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施加排斥力时,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与绝缘部14之间的结合力可得以保持,从而保持电池壳体13的密封,但第一电极引线12a与第二电极引线12b可彼此分离。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当电池壳体13的内部压力增加时,第一电极引线12a与第二电极引线12b彼此完全分离。此外,为了使第一电极引线12a与第二电极引线12b彼此完全分离,至少一个电极引线12的一端可具有第一倾斜表面(见图8的附图标记17)。下面将详细描述第一倾斜表面17。
图6是在图4的状态下,根据相关技术的第一电极引线120a、第二电极引线120b和连接部15的放大图,图7是在图5的状态下,根据相关技术的第一电极引线120a、第二电极引线120b和连接部15的放大图。
如上所述,当在电池壳体13中产生气体时,二次电池1的内部压力可增加,从而导致部件之间的结合力减弱、二次电池1的壳体损坏、保护电路提前工作、电极变形、内部短路、爆炸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电极引线12包括连接至电极组件10的电极接片11的第一电极引线12a和伸出到电池壳体13外部的第二电极引线12b。此外,第一电极引线12a的一个表面和第二电极引线12b的一个表面通过连接部15彼此结合并由此彼此连接。在此,第一电极引线12a具有连接至电极接片11的一端和连接至第二电极引线12b的另一端。此外,第二电极引线12b具有连接至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外端的一端和伸出到电池壳体13外部的另一端。因而,第一电极引线12a的所述另一端和第二电极引线12b的所述一端通过连接部15彼此连接。此外,优选地,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上,使得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彼此连接。
然而,如图6中所示,在将第一电极引线120a和第二电极引线120b彼此连接的第一电极引线120a的所述另一端和第二电极引线120b的所述一端中的每一个上都未设置倾斜表面。因而,当在电池壳体13中产生气体以使电池壳体13充分膨胀时,第一电极引线120a和第二电极引线120b必须完全分离。然而,如图7中所示,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另一端仍与第二电极引线120b接触。如果多个电极引线12之间的连接没有被完全中断,则仍然从电极组件10产生电力,并且向外部供应电力。因而,可能无法确保解决上述问题。
图8是在图4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引线12a、第二电极引线12b和连接部15的放大图。图9是在图5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引线12a、第二电极引线12b和连接部15的放大图。
如图8中所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另一端包括第一倾斜表面17。在此,第一倾斜表面17可相对于第一电极引线12a通过连接部15结合到第二电极引线12b的结合表面来说具有钝角。就是说,第一电极引线12a的结合表面可具有比设置在相对侧并连接至绝缘部14的相对表面短的长度。因而,当电池壳体13的内部压力增加以膨胀时,如图9中所示,第二电极引线12b可向外弯曲,从而可靠地将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彼此分离(在此,“分离”可指吸附的部分或附接的部分被分开)。就是说,可确保完全中断第一电极引线12a与第二电极引线12b之间的电连接。另一方面,结合表面的相对表面可具有比结合表面的长度大的长度。因而,第一电极引线12a与绝缘部14之间的结合力不会显著减小。
如上所述,当电池壳体13正常时,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必须稳定地彼此连接,从而将从电极组件10产生的电力稳定地供应到外部。另一方面,当电池壳体13膨胀时,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必须容易地彼此分离,以中断它们之间的电连接。因而,优选地,将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设置在不同的平面上,使得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彼此连接,而不是将第一电极引线12a和第二电极引线12b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使得其侧表面彼此连接。
然而,即使连接部15具有薄的厚度,由于第一电极引线12a与第二电极引线12b之间的厚度差异,仍会在第一电极引线12a与第二电极引线12b彼此连接的部分处设置台阶部分。然而,绝缘部14可包括在第一电极引线12a与第二电极引线12b彼此连接处用于围绕一部分电极引线12的部分。在此,绝缘部14与电极引线12之间的结合力可由于所形成的台阶部分而减小。结果,无法保持电池壳体13的密封,从而注入到电池壳体13中的电解质可泄漏到外部。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在通过绝缘部14围绕形成台阶部分的部分的同时执行两次密封工序的技术。因而,由于执行两次工序,因此工序是麻烦的并且数量增加。
因而,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如图8中所示,为了减小台阶部分的高度,在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台阶补偿部16。当设置多个台阶补偿部16时,所有台阶补偿部16a和16b彼此平行地层压。此外,层压的台阶补偿部16可具有与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厚度和连接部15的厚度之和对应的厚度。在此,优选地,对应是指台阶补偿部16的厚度与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厚度和连接部15的厚度之和相同。此外,即使在该工序中存在一些厚度差异,对应也可指该差异在最低程度地减小台阶部分的高度的误差范围内。
如上所述,台阶补偿部16可设置在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另一端的一侧,以减小台阶部分的高度,从而防止减小绝缘部14与电极引线12之间的结合力并且不增加工序数量。
在此,为了防止在台阶补偿部16与第一电极引线12a之间产生间隙,优选地,台阶补偿部16接触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另一端。如果设置多个台阶补偿部16a和16b,并且在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另一端上形成第一倾斜表面17,如图8中所示,则在台阶补偿部16a和16b进行层压的同时,台阶补偿部16a和16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接触第一倾斜表面17。此外,多个台阶补偿部16a和16b可具有对应于第一倾斜表面17的倾斜角度按照其层压顺序逐渐增加的长度。就是说,优选地,多个台阶补偿部16a和16b中的一个台阶补偿部的一端从另一个台阶补偿部的一端突出,以形成台阶形状,并且台阶补偿部16a和16b的所有另一端都设置在同一平面上。
为了防止从第一电极引线12a传输的电力泄漏到外部,优选地,台阶补偿部16由不导电的具有非导电性的非导体制成。
图10是在图4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引线12a、第二电极引线12b和连接部15的放大图。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台阶补偿部16a和16b设置成多个以便层压,并且台阶补偿部16a和16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接触设置在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另一端上的第一倾斜表面17。然而,由于在台阶补偿部16a和16b中的每一个上未设置倾斜表面,所以在多个台阶补偿部16a和16b中,台阶补偿部16a和16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比另一端更突出,从而形成楼梯形状。然而,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在多个台阶补偿部16c和16d中的每一个的一端上设置第二倾斜表面18。此外,台阶补偿部16c和16d的第二倾斜表面18具有相同的倾斜角度,并且每个第二倾斜表面18的倾斜角度对应于第一倾斜表面17的倾斜角度。在此,优选地,对应是指第二倾斜表面18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倾斜表面17的倾斜角度相同,但是即使出现一些角度差异,该差异也在误差范围内。因而,如图11中所示,当台阶补偿部16在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另一端的一侧设置在与第一电极12a相同的平面上时,优选地,设置在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另一端上的第一倾斜表面17与设置在台阶补偿部16的一端上的第二倾斜表面18彼此面接触,而不是彼此线接触。因而,即使多个台阶补偿部16c和16d中的一个台阶补偿部的一端比多个台阶补偿部16c和16d中的另一个台阶补偿部的一端更突出,第二倾斜表面18仍可具有相同的平面形状,而不是具有楼梯形状。因而,第一电极引线12a与台阶补偿部部16之间的间隙可更为减小,从而降低台阶补偿部16分离的可能性。
图11是在图4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引线12a、第二电极引线12b和连接部15的放大图。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台阶补偿部16e可不设置成多个,而是设置成一体作为一个台阶补偿部16e。因而,由于不需要进行层压台阶补偿部16的工序,所以可减少工序的数量。此外,当设置第二倾斜表面18时,由于不需要将第二倾斜表面18调整为设置在同一平面,所以制造工艺可更简化,并且还可减少缺陷率的发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各实施方式,尽管设置多个台阶补偿部16,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仅设置一个台阶补偿部16。
图12是在图4的状态下,根据本发明附加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引线12c、第二电极引线12d和连接部15的放大图。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另一端包括第一倾斜表面17。然而,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第一电极引线12c不包括第一倾斜表面17a。另一方面,如图12中所示,第二电极引线12d的一端包括第一倾斜表面17a。在此,第一倾斜表面17a可相对于第二电极引线12d通过连接部15结合到第一电极引线12c的结合表面来说具有钝角。就是说,第二电极引线12d的结合表面可具有比设置在相对侧并连接至绝缘部14的相对表面短的长度。
当电池壳体13膨胀时,如图9中所示,第二电极引线12b向外弯曲。然而,如图5中所示,第一电极引线12a可向外弯曲。在此,第二电极引线12d的一端可包括第一倾斜表面17a,从而更利于第一电极引线12c和第二电极引线12d的完全分离。
此外,尽管未示出,但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电极引线12b的一端全都可分别包括第一倾斜表面17。就是说,根据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第一电极引线12a的另一端或第二电极引线12b的一端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第一倾斜表面17。
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由于第一电极引线12c的另一端不包括第一倾斜表面17a,所以优选地,在台阶补偿部16上不设置第二倾斜表面18。因而,如图12中所示,尽管台阶补偿部16f和12g设置成多个,但多个台阶补偿部16f和16g可具有相同的长度。因此,多个台阶补偿部16f和16g中的每一个台阶补偿部的一端都可接触第一电极引线12c的另一端,从而可不产生间隙。结果,第一电极引线12c、台阶补偿部16和绝缘部14之间的结合力可不劣化。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改变技术构思或实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实施。因此,上面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而不是由前面的描述和其中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限定。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及其等同含义范围内做出的各种修改被认为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袋型二次电池,包括:
电极组件,在所述电极组件中层压有包括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以及隔膜;
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具有袋形状以容纳所述电极组件;
电极接片,所述电极接片连接至所述电极并且从所述电极的一侧伸出;
第一电极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具有连接至所述电极接片的一端;
第二电极引线,所述第二电极引线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另一端的一端和伸出到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的另一端;和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与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结合,以将所述第一电极引线与所述第二电极引线彼此连接,
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的所述一端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倾斜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所述另一端的一侧的台阶补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台阶补偿部设置成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当所述第一倾斜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所述另一端上时,多个台阶补偿部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在所述多个台阶补偿部进行层压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倾斜表面接触的一端,并且
所述多个台阶补偿部的长度对应于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度按照层压的顺序逐渐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台阶补偿部是一体设置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当所述第一倾斜表面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所述另一端上时,在所述台阶补偿部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倾斜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倾斜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倾斜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倾斜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台阶补偿部具有非导电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台阶补偿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的厚度和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之和对应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倾斜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通过所述连接部彼此结合的结合表面来说具有钝角。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进一步包括绝缘部,所述绝缘部围绕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结合到所述电池壳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中的每一个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结合力小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中的每一个与所述绝缘部之间的结合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绝缘部围绕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通过所述连接部彼此连接的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绝缘部由具有电绝缘特性的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和光固化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连接部由包括导电材料的导电聚合物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型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连接部具有1μm至500μm的厚度。
CN201880004702.3A 2017-08-29 2018-08-09 袋型二次电池 Active CN110024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09443 2017-08-29
KR1020170109443A KR102268402B1 (ko) 2017-08-29 2017-08-29 파우치 형 이차 전지
PCT/KR2018/009136 WO2019045310A1 (ko) 2017-08-29 2018-08-09 파우치 형 이차 전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4179A true CN110024179A (zh) 2019-07-16
CN110024179B CN110024179B (zh) 2022-02-22

Family

ID=65525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4702.3A Active CN110024179B (zh) 2017-08-29 2018-08-09 袋型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5147B2 (zh)
EP (1) EP3534434B1 (zh)
JP (1) JP7062181B2 (zh)
KR (1) KR102268402B1 (zh)
CN (1) CN110024179B (zh)
PL (1) PL3534434T3 (zh)
WO (1) WO201904531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0112A (zh) * 2019-07-23 2019-10-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62139A (ko) * 2019-11-20 2021-05-3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리드 제조 방법 및 파우치 형 이차 전지
KR20210138913A (ko) * 2020-05-13 2021-11-22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시스템
JP7347384B2 (ja) * 2020-09-24 2023-09-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US20220158280A1 (en) * 2020-11-13 2022-05-19 Sk Innovation Co., Ltd. Pouch-type battery cell
DE102021200181A1 (de) 2021-01-11 2022-07-1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atteriezelle sowie elektrisch angetriebenes Kraftfahrzeug
DE102021104722A1 (de) * 2021-02-26 2022-09-0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atteriezelle mit Trennvorrichtung, Batteriesystem und Kraftfahrzeug
DE102021104716A1 (de) * 2021-02-26 2022-09-0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Batteriezelle mit Klemmkontakt, Batteriesystem und Kraftfahrzeu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7504A (ja) * 1999-06-14 2000-12-26 Furukawa Battery Co Ltd:The 電池の極性表示装置
US6187472B1 (en) * 1997-02-24 2001-02-1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Thin battery
CN104603985A (zh) * 2012-10-18 2015-05-06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极引线及具有该电极引线的二次电池
KR20160049889A (ko) * 2014-10-28 2016-05-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160107643A (ko) * 2015-03-04 2016-09-19 주식회사 코캄 2차 전지의 그리드와 전극 탭의 연결 방법
CN106654137A (zh) * 2015-11-04 2017-05-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池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6590A (ja) 2000-03-01 2001-09-11 Kyoto Tokushu Kiki Kk 電池の電極把持具及び電極把持装置
JP2003109557A (ja) * 2001-09-28 2003-04-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非水電解質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12005000938B4 (de) 2004-04-26 2022-03-2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rennstoffzellenmodul mit verklebten Separatorkomponenten
JP2011076776A (ja) * 2009-09-29 2011-04-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極体の芯体露出部と集電用部材との溶接方法
US20110104520A1 (en) 2009-11-02 2011-05-05 Changbum Ahn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using the same
KR101472168B1 (ko) 2011-07-29 2014-12-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안전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중대형 전지팩
DE112012006312B4 (de) * 2012-05-02 2023-08-3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bgedichtete Sekundärbatterie
KR101808312B1 (ko) * 2013-09-26 2017-12-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전극 리드 조립체
JP6390344B2 (ja) 2014-10-24 2018-09-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984265B1 (ko) 2015-07-03 2019-05-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540916B1 (ko) 2016-12-05 2023-06-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과충전 안전장치
KR20180091324A (ko) 2017-02-06 2018-08-16 에이치엘그린파워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7472B1 (en) * 1997-02-24 2001-02-1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Thin battery
JP2000357504A (ja) * 1999-06-14 2000-12-26 Furukawa Battery Co Ltd:The 電池の極性表示装置
CN104603985A (zh) * 2012-10-18 2015-05-06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极引线及具有该电极引线的二次电池
KR20160049889A (ko) * 2014-10-28 2016-05-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160107643A (ko) * 2015-03-04 2016-09-19 주식회사 코캄 2차 전지의 그리드와 전극 탭의 연결 방법
CN106654137A (zh) * 2015-11-04 2017-05-1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蓄电池单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0112A (zh) * 2019-07-23 2019-10-1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11747A (ja) 2020-04-16
US11005147B2 (en) 2021-05-11
PL3534434T3 (pl) 2021-11-02
EP3534434B1 (en) 2021-04-14
US20190379032A1 (en) 2019-12-12
KR102268402B1 (ko) 2021-06-24
EP3534434A1 (en) 2019-09-04
WO2019045310A1 (ko) 2019-03-07
CN110024179B (zh) 2022-02-22
JP7062181B2 (ja) 2022-05-06
EP3534434A4 (en) 2020-02-05
KR20190023539A (ko)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4179A (zh) 袋型二次电池
JP5186529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4579880B2 (ja) 二次電池
KR100496305B1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0943570B1 (ko) 배터리 팩
JP7045580B2 (ja) パウチ型二次電池
CN110050362A (zh) 袋型二次电池
CN101400209A (zh) 保护电路板及使用该保护电路板的电池组
CN110088944A (zh) 包括使用导电聚合物的电极引线的袋形二次电池
KR101774517B1 (ko) 절연 특성이 강화된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20200161712A1 (en) Cable-Type Battery
KR102379765B1 (ko) 이차 전지 및 전지 모듈
JP2022554115A (ja) 電極リードの製造方法及び加圧機
US2011019528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KR20210061113A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11394093B2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KR20210120381A (ko) 전극 리드,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파우치 형 이차 전지
CN115088118A (zh) 电极引线、用于制造电极引线的方法和袋型二次电池
CN113841276A (zh) 可再充电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1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