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8562A -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8562A
CN110018562A CN201910265459.7A CN201910265459A CN110018562A CN 110018562 A CN110018562 A CN 110018562A CN 201910265459 A CN201910265459 A CN 201910265459A CN 110018562 A CN110018562 A CN 110018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d block
curved
wire casing
dashpot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54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奕
孙平
曹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anzan Technology Co Ltd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anzan Technology Co Ltd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anzan Technology Co Ltd, Daichuan Medical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anz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654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85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8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85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76Non-optical details, e.g. housings, mountings, suppo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内窥镜的弯曲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弯曲块,相邻两个弯曲块之间通过连接部可转动连接。弯曲块包括第一弯曲块,第一弯曲块靠近一端端面处设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包括阻隔线槽及位于阻隔线槽两端的缓冲槽。第一弯曲块的端面与阻隔线槽之间为冲压部。冲压部朝向第一弯曲块的内侧凹陷,形成用于穿设牵引线的导向部。阻隔线槽用于阻隔冲压压力传导,缓冲槽用于缓冲冲压压力。上述内窥镜的弯曲部避免冲压压力影响整个弯曲部,使弯曲块保持完好,保证内窥镜的弯曲部的结构稳定,良率较高。

Description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部件,特别是一种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医疗及工业检测器械,其弯曲部是由牵引钢丝绳牵拉多个彼此相连的蛇骨关节的方法实现弯曲变向的。牵引钢丝绳通过一连接结构,连接在蛇骨关节的内侧,以实现对蛇骨关节的牵引。并且,相邻蛇骨关节相互铰链,从而实现相对转动。
但是,由于安装有连接结构的蛇骨关节结构复杂,连接结构的制作和装配工艺的精度要求较高,生产工艺或操作工艺稍有误差,则会导致蛇骨关节发生变形,使两个蛇骨关节之间的连接关系发生脱扣,影响弯曲部的使用。尤其对于内径较小的细径内窥镜,多个蛇骨关节之间依然采用安装连接结构的方式来实现穿引牵引钢丝绳就显得更为困难。
目前,为了便于加工,使用冲压工艺对弯曲块进行冲压形成连接结构。但是在冲压过程中,由于冲压压力较大容易致使弯曲块的其他位置也发生变形,导致制作弯曲部的良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制作,保证较高良率的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一种内窥镜的弯曲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弯曲块,相邻两个弯曲块之间通过连接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弯曲块包括第一弯曲块,所述第一弯曲块靠近一端端面处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阻隔线槽及位于所述阻隔线槽两端的缓冲槽,所述第一弯曲块的端面与所述阻隔线槽之间为冲压部,所述冲压部朝向所述第一弯曲块的内侧凹陷,形成用于穿设牵引线的导向部,所述阻隔线槽用于阻隔冲压压力传导,所述缓冲槽用于缓冲冲压压力。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槽与所述阻隔线槽为一体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槽为通孔或狭长形通槽。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槽对称设于所述阻隔线槽的两端。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槽包括第一分叉及第二分叉,所述第一分叉与第二分叉从所述阻隔线槽的端部分出,所述第一分叉朝向第一弯曲块设有所述冲压部的一端端面倾斜,所述第二分叉朝向所述第一弯曲块的另一端端面倾斜。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槽由所述阻隔线槽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弯曲块设有冲压部的一端端面倾斜。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隔线槽与所述第一弯曲块的另一端端面之间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用于缓冲冲压压力。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弯曲块依次连接形成所述弯曲部。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曲块包括第二弯曲块,所述第一弯曲块与所述第二弯曲块相间隔设置。
一种内窥镜,包括弯曲部及设于所述弯曲部内的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穿设于所述导向部内,所述牵引线串联连接多个所述弯曲块。
上述内窥镜的弯曲部,在冲压形成导向部的过程中,由于冲压压力在阻隔线槽处被阻隔,从而有效阻断冲压压力的传导。并且,缓冲槽可以将冲压压力缓冲分散,避免冲压压力对第一弯曲块产生其他影响。因此,上述弯曲块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能够减小冲压压力的影响,使弯曲部的结构保持稳定,保证制作弯曲部的良率较高。
并且,辅助槽可以进一步将冲压压力进行分散,对两弯曲块之间的连接部进一步保护,避免连接部发生变形脱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弯曲部的立体图;
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弯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内窥镜的弯曲部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弯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弯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弯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弯曲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弯曲块;11连接部、12、凹槽;13、凸起;14、抵接面;15、环形臂;16、环形槽;111、第一连接块;112、第二连接块;17、缓冲结构、171、阻隔线槽;172、缓冲槽;1721、第一分叉;1722、第二分叉;173、辅助槽;174、圆滑弧面;18、冲压部;19、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发明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发明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发明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见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的弯曲部。一种内窥镜包括弯曲部及设于弯曲部内的牵引线。牵引线牵引弯曲部,使弯曲部弯折,起到牵引弯曲部弯折的目的。
弯曲部牵引线串联连接多个弯曲块。弯曲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弯曲块。弯曲块包括位于内窥镜前端的首部弯曲块、位于内窥镜后端的尾部弯曲块及位于首部与尾部之间的中部弯曲块。首部弯曲块与尾部弯曲块的结构与中部弯曲块的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首部弯曲块的前端及尾部弯曲块的后端不设有用于连接弯曲块的连接部,以使首部弯曲块为最前端的弯曲块,尾部弯曲块为最后端的弯曲块。
下文以中部弯曲块为例进行说明:相邻两个弯曲块10之间通过连接部11连接。并且,具体地,相邻两弯曲块10之间设有两个连接部11,两连接部11沿弯曲块10的径向相对设置。即,相邻两个弯曲块10之间通过两个连接部11实现可转动连接,且两个连接部11位于同一直线上。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11包括凹槽12及凸起13。凸起13可转动收容于凹槽12内。凹槽12与凸起13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凸起13能够限位收容于凹槽12内。并且凹槽12的开口端收缩,以避免凸起13从凹槽12内脱离。具体的,凹槽12为圆形凹槽12,凸起13的形状为圆形。并且,由于凸起13及凹槽12位于弯曲块10的环形侧壁上,则凸起13与凹槽12均具有弧度。由于,相邻两个弯曲块10的内径大小相同,则凸起13与凹槽12的弯曲弧度大小相同。
其中一个弯曲块10的连接部11可以是凹槽12也可以是凸起13,只要与其连接的另一个弯曲块10的连接部11能够与之配合连接即可。例如,一个弯曲块10的连接部11为凹槽12的时候,则相邻弯曲块10配合设有凸起13,只要能够使相邻两个弯曲块10配合连接即可。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块10的一端设有两个凹槽12,另一端设有两个凸起13。因此,每个弯曲块10的形状即为一致形状。多个弯曲块10按照统一的方式排列制造即可,方便制造工艺的实现。
且两凹槽12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两凸起13位于同一直线上,两凹槽12所在的直线与两凸起13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当相邻三个弯曲块10发生相对转动的时候,上述四组凹槽12与凸起13相互配合,相邻三个弯曲块10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1位于四条平行线上。因此,上述弯曲部可以在四个方向上进行转动,可以较为自由准确的调整弯曲部的扭曲、转动角度。具有四个转动方向的弯曲部,适用于内径较大的腔体内,例如肠腔、胃腔等。
可以理解,相邻三个弯曲块10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1位于两条平行线上。则上述弯曲部能够在两个方向上进行转动,则弯曲部的转动角度能够较为方便控制。具有两个转动方向的弯曲部,适用于内径较小的腔体内,例如肺腔。
弯曲块10的端面于连接部11的两侧分别设有抵接面14,当相邻两个弯曲块10的两个抵接面14相互抵持的时候,则两个弯曲块10停止转动,则两个弯曲块10之间达到最大的夹角。凸起13在凹槽12内转动,当相邻两弯曲块10的抵接面14相抵接的时候,凸起13停止转动,达到凸起13与凹槽12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
请参见图3,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面14为圆弧形凹面。当两两抵接面14相互抵持的时候,圆弧形凹面可以使两两抵接面14保持较大面积接触,使两个弯曲块10能够较稳定保持定位。
请参见图2,圆弧形凹面的最低点与连接部11相对。当两个弯曲块10的抵接面14的最低点相互抵持的时候,则相邻两个弯曲块10的中心轴A-A与中心轴B-B之间形成最大夹角。该最大夹角的角度大小是根据内窥镜的使用需求进行设计得来的,对于不同型号及不同使用需求的内窥镜,相邻两个弯曲块10的中心轴之间的最大夹角也可以不同。
并且,抵接面14倒圆角。倒圆角后的抵接面14一方面可以提高弯曲部的表面光滑度,避免抵接面14的尖锐的侧棱影响内窥镜的运动。并且,当两个抵接面14相互抵持的时候,倒圆角后的抵接面14之间可以避免两个抵接面14之间发生干涉,保证两个弯曲块10之间的形成的夹角大小一致,提高内窥镜的弯曲精度。
凸起13在凹槽12内相对转动到最大角度,相邻两弯曲块10的抵接面14相抵接,使两弯曲块10之间处于最大弯曲角度并进入锁止状态。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13的两侧分别设有环形臂15,凹槽12的两侧分别设有环形槽16。环形臂15对应收容于环形槽16内。环形臂15可转动收容于环形槽16内。
本实施方式的弯曲部的弯曲块10之间通过连接部11连接,并且两个连接部11之间除了通过凸起13与凹槽12可转动连接,还通过环形臂15与环形槽16可转动连接,从而可以增强连接部11的连接强度。当弯曲部受力弯曲的时候,两个弯曲块10之间的受力可以通过分散在凸起13与凹槽12之间、环形臂15与环形槽16之间,避免受力集中,使两个弯曲块10之间的连接部11受力变形,而影响弯曲部的正常使用。
环形臂15和环形槽16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环形槽16对称设于凹槽12的两侧。环形臂15对称设于凸起13的两侧。因此,左右两侧的环形槽16的弧长及其对应的圆心角相等,左右两侧的环形臂15的弧长及其对应的圆心角相等。
并且,环形槽16的对称轴与多个环形臂15的对称轴相平行,以使环形槽16与环形臂15正交连接。因此,两对称轴之间的夹角即为两个弯曲块10之间相对转动的角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环形槽16的对称轴与多个环形臂15的对称轴相交。则环形槽16与环形臂15不正交。同样,当两个弯曲块10相对转动的时候,环形臂15也可以在环形槽16内相对转动。
环形臂15沿环形槽16弧形滑动轨迹对应的角度大于等于凸起13与凹槽12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当位于两弯曲块10的一侧的抵接面14相互抵持的时候,则环形臂15在环形槽16内滑动,也转动到最大角度。因此,两弯曲块10的中心轴之间形成的最大夹角,环形槽16与环形臂15之间配合关系的不会影响两个弯曲块10之间的最大夹角,保证弯曲部能够顺利达到弯曲角度的要求,正常使用。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臂15沿环形槽16内弧形滑动轨迹对应的角度等于凸起13与凹槽12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则,当两个位于两弯曲块10的一侧的抵接面14相互抵持的时候,则环形臂15在环形槽16内滑动,环形臂15的自由端也与环形槽16的一端相顶持,环形臂15在环形槽16内也转动到弧形滑动轨迹的最末端。则两个弯曲块10之间处于最大角度时的转动位置限定,即通过两个抵接面14相互抵持限位,也通过环形臂15与环形槽16之间的相互抵持进行限位。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臂15沿环形槽16内弧形滑动轨迹对应的角度等于13度。每个环形槽16对应的弧度至少大于13度。则凸起13与凹槽12相对转动的最大角度为13度。当两个弯曲块10的中心轴A-A与中心轴B-B之间的夹角为13度的时候,环形臂15的自由端也与环形槽16的末端也恰好相互抵持。
请参见图4,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环形臂15为多个,环形槽16为多个。多个环形臂15与多个环形槽16所对应的圆心角相同。多个环形臂15分别与多个环形槽16相互配合,以增大两个弯曲块10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好的分散两个弯曲块10之间的作用力,保证两弯曲块10之间稳定连接。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窥镜的弯曲部由激光切割技术制作而成。因此,为保证弯曲块10之间的转动的光滑度及各个接触部件之间的光滑性,在激光切割后用抛光方式对焊渣(熔渣)去除,来保证两节弯曲块10之间运动时候无阻碍。
并且,为保证凸起13在凹槽12内顺利滑动,及环形臂15在环形槽16内顺利滑动,则使凸起13与凹槽12的接触面为光滑面,环形臂15在环形槽16的接触面为光滑过渡面,以使两两接触面发生相对顺畅的转动。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块包括第一弯曲块111。
请参见图2,第一弯曲块111靠近一端端面处设有缓冲结构17。缓冲结构17包括阻隔线槽171及位于阻隔线槽171两端的缓冲槽172。
第一弯曲块111的端面与阻隔线槽171之间为冲压部18。冲压部18朝向第一弯曲块111的内侧凹陷,形成用于穿设牵引线的导向部19。则牵引线可以穿过导向部19,以使牵引线与第一弯曲块111进行连接,并实现对第一弯曲块111的弯折进行牵引引导的作用。
当对冲压部18冲压的时候,由于阻隔线槽171的存在,在导向部19形成的时候,冲压压力传递到阻隔线槽171处,阻断压力传导,避免冲压压力对冲压部18以外的部分产生影响,导致受力变形。
阻隔线槽171的开设位置具体可以为,凸起13设于第一弯曲块111的一端,则阻隔线槽171相对于凸起13设于第一弯曲块111的另一端。阻隔线槽171的开设位置最低限度的降低对第一弯曲块111的强度影响,保证第一弯曲块111自身的强度。
阻隔线槽171的两端设有缓冲槽172。缓冲槽172用于缓冲冲压压力。当对导向部19进行冲压的时候,缓冲槽172可以从阻隔线槽171的两端对冲压压力分散掉,以避免阻隔线槽171两端的冲压应力过于集中,导致第一弯曲块111发生变形。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槽172与阻隔线槽171为一体结构。阻隔线槽171与缓冲槽172为结构相同的线型通槽。则阻隔线槽171与缓冲槽172共同对冲压部18受到的冲压压力进行缓冲。可以理解,阻隔线槽171与缓冲槽172可以为通槽也可以为不通透的凹槽。阻隔线槽171同样可以达到阻隔冲压压力的作用,缓冲槽172也可以起到缓冲分散冲压压力的作用。
请参见图3,缓冲槽172包括第一分叉1721及第二分叉1722。第一分叉1721与第二分叉1722从阻隔线槽171的端部分出。其中,第一分叉1721朝向弯曲块设有冲压部的一端端面倾斜,第二分叉1722朝向弯曲块的另一端端面倾斜。
第一分叉1721与第二分叉1722增大缓冲槽172的总体长度、面积,可以更好的分散冲压部受到的冲压压力,释放冲压应力,并保证第一弯曲块111不会发生过度变形,使第一弯曲块111尽量保持原有形状。
可以理解,请参阅图4,缓冲槽172的第二分叉1722也可以省略掉。即缓冲槽172与阻隔线槽171呈折线形。并且,缓冲槽172的末端为圆滑弧面174。圆滑弧面174可以较好的分散冲压压力,避免冲压压力集中,使第一弯曲块111发生变形。
或者,缓冲槽172的形状还可以为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无规则图形等。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缓冲槽172与阻隔线槽171相互为独立结构。缓冲槽172分别设于阻隔线槽的两端。缓冲槽172不与阻隔线槽171连通,缓冲槽172的位置与阻隔线槽171飞端部的尽量靠近。因此,第一弯曲块111可以尽量减小由于开设缓冲槽172而对第一弯曲块111的强度产生的影响。
并且,缓冲槽172为通孔或狭长形的通槽。通孔可以为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无规则图形等。具体如图5、6所示,图5所示的缓冲槽172为圆形通孔。图6所示的缓冲槽172为狭长形的矩形槽。
可以理解,通孔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只要能够分散冲压压力即可。通槽的形状可以为直线形、曲线形或其他无规则形状,只要通槽能够对冲压压力进行释放分散即可。或者,通孔与通槽可以与阻隔线槽171为一体结构。
缓冲槽172由阻隔线槽171的端部朝向第一弯曲块111设有冲压部18的一端端面倾斜。沿着冲压压力的强度分布对应布设缓冲槽172,则缓冲槽172能够更好的缓冲分散掉冲压产生的应力,并减小该应力对第一弯曲块111产生的应力作用。
缓冲槽172对称设于阻隔线槽171的两端。冲压应力的分布关于阻隔线槽171的中线对称分布。则缓冲槽172能够对称分布在阻隔线槽171的两端,可以对冲压部18受到的冲压应力进行均匀分散,使第一弯曲块111受到的应力作用能够保持对称分布,避免冲压部18的两侧设有的应力不均匀,使第一弯曲块111发生不对称变形。
请再次参阅图2,并且,阻隔线槽171与第一弯曲块111的另一端端面之间设有辅助槽173。辅助槽173的长度大于阻隔线槽171的长度。辅助槽173用于进一步缓冲冲压压力。该缓冲槽191可以有效将对第一弯曲块111的冲压应力均匀分散掉,对冲压作用进行隔离,以减小冲压工序对第一弯曲块111造成的形变,防止连接部11的凸起13与凹槽12之间发生脱扣。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阻隔线槽171与辅助槽173的设置位置为,阻隔线槽171与辅助槽173关于同一轴线对称分布。阻隔线槽171的两端与辅助槽173的两端相互对称设置。当冲压部18冲压的时候,压力传导至阻隔线槽171。阻隔线槽171传导到冲压压力,再次传递到辅助槽173。辅助槽173与阻隔线槽171正相对,从而使压力均匀分散到辅助槽173上。
辅助槽173与阻隔线槽171之间的距离大小,可以根据第一弯曲块111的设计结构的空间大小,在空间尺寸允许的范围内,辅助槽173与阻隔线槽171之间的距离尽量大。
并且,阻隔线槽171的长度至少为辅助槽173的长度的1/2,则辅助槽173的长度在尽可能多的分散冲压压力的时候,避免由于开设辅助槽173而影响第一弯曲块111的整体强度。具体地,阻隔线槽1711的长度为辅助槽173的长度的5/7。则辅助槽173能够较好的分散掉冲压压力,并保证第一弯曲块111的整体强度。
辅助槽17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尽量分散应力。多个辅助槽173的长度可以不同,并列排布。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弯曲块111依次相连形成弯曲部。多个
第一弯曲块111均通过导向部19与牵引线连接。上述内窥镜的弯曲部,通过对阻隔线槽的一侧的冲压部进行冲压形成用于穿引牵引线的导向部。导向部即向弯曲块的内部凹陷。导向部的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并且,在冲压的过程中,冲压压力在阻隔线槽171处被阻隔,从而可以有效阻断冲压压力的传导,避免冲压压力传导至连接部,使连接部受力变形,阻碍两弯曲块之间的相对转动。并且,位于阻隔线槽两端的缓冲槽也可以将冲压压力缓冲分散,避免冲压压力对弯曲块产生其他影响。因此,上述弯曲块的缓冲结构能够减小冲压压力的影响,使弯曲部的结构保持稳定,保证制作弯曲部的良率较高。
并且,缓冲槽可以进一步将冲压压力进行分散,对两弯曲块之间的连接部进一步保护,避免连接部发生变形脱扣。
请参阅图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弯曲块10包括多个第一弯曲块组及多个第二弯曲块组。第一弯曲块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弯曲块111。第二弯曲块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弯曲块112。第一弯曲块组与第二弯曲块组相间隔设置。
第二弯曲块组还可以包括第二弯曲块112。第二弯曲块112可以不需要冲压冲压部18形成导向部19。第二弯曲块112可以不需要与牵引线连接。在多个第一弯曲块111之间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弯曲块112,牵引线可以保证对弯曲部的牵引效果。
第一弯曲块组与第二弯曲块112组的个数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
并且,每个第一弯曲块组包括的第一弯曲块的个数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每个第二弯曲块112组包括的第二弯曲块112的个数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上述内窥镜的弯曲部,间隔设置有不设有缓冲结构的第二弯曲块112,也可以保证牵引线能够顺利牵引弯曲部,使弯曲部顺利弯曲。因此,上述弯曲部的制作过程可以减少对第二弯曲块112进行冲压制作导向部19的操作工序,制作简单,便于制作。
并且,第二弯曲块112的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强,因此第二弯曲块112可以增强弯曲部的整体强度及稳定连接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的弯曲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弯曲块,相邻两个弯曲块之间通过连接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弯曲块包括第一弯曲块,所述第一弯曲块靠近一端端面处设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阻隔线槽及位于所述阻隔线槽两端的缓冲槽,所述第一弯曲块的端面与所述阻隔线槽之间为冲压部,所述冲压部朝向所述第一弯曲块的内侧凹陷,形成用于穿设牵引线的导向部,所述阻隔线槽用于阻隔冲压压力传导,所述缓冲槽用于缓冲冲压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与所述阻隔线槽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为通孔或狭长形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对称设于所述阻隔线槽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包括第一分叉及第二分叉,所述第一分叉与第二分叉从所述阻隔线槽的端部分出,所述第一分叉朝向第一弯曲块设有所述冲压部的一端端面倾斜,所述第二分叉朝向所述第一弯曲块的另一端端面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槽由所述阻隔线槽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弯曲块设有冲压部的一端端面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线槽与所述第一弯曲块的另一端端面之间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用于缓冲冲压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弯曲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弯曲块依次连接形成所述弯曲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弯曲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块包括第二弯曲块,所述第一弯曲块与所述第二弯曲块相间隔设置。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弯曲部及设于所述弯曲部内的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穿设于所述导向部内,所述牵引线串联连接多个所述弯曲块。
CN201910265459.7A 2019-04-03 2019-04-03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Pending CN1100185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5459.7A CN110018562A (zh) 2019-04-03 2019-04-03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5459.7A CN110018562A (zh) 2019-04-03 2019-04-03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8562A true CN110018562A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90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5459.7A Pending CN110018562A (zh) 2019-04-03 2019-04-03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856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5363A1 (zh) * 2018-12-25 2020-07-02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CN113768450A (zh) * 2021-08-11 2021-12-10 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的弯曲结构部
WO2023016494A1 (zh) * 2021-08-11 2023-02-16 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的弯曲结构部
WO2024007568A1 (zh) * 2022-07-05 2024-01-11 深圳库珀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曲导引鞘管及导引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00311A (ja) * 2008-06-23 2010-01-07 Olympus Corp 内視鏡湾曲部
JP2014100304A (ja) * 2012-11-20 2014-06-05 Hoya Corp 内視鏡の湾曲機構
CN108125665A (zh) * 2018-01-09 2018-06-08 浙江成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弯曲半径可变的内窥镜用无铆钉蛇骨组件
CN109512369A (zh) * 2018-12-25 2019-03-26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CN109528149A (zh) * 2018-12-25 2019-03-29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
CN208677340U (zh) * 2018-01-09 2019-04-02 浙江成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弯曲半径可变的内窥镜用无铆钉蛇骨组件
CN209746269U (zh) * 2019-04-03 2019-12-06 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00311A (ja) * 2008-06-23 2010-01-07 Olympus Corp 内視鏡湾曲部
JP2014100304A (ja) * 2012-11-20 2014-06-05 Hoya Corp 内視鏡の湾曲機構
CN108125665A (zh) * 2018-01-09 2018-06-08 浙江成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弯曲半径可变的内窥镜用无铆钉蛇骨组件
CN208677340U (zh) * 2018-01-09 2019-04-02 浙江成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弯曲半径可变的内窥镜用无铆钉蛇骨组件
CN109512369A (zh) * 2018-12-25 2019-03-26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CN109528149A (zh) * 2018-12-25 2019-03-29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
CN209746269U (zh) * 2019-04-03 2019-12-06 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5363A1 (zh) * 2018-12-25 2020-07-02 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CN113768450A (zh) * 2021-08-11 2021-12-10 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的弯曲结构部
WO2023016494A1 (zh) * 2021-08-11 2023-02-16 岱川医疗(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的弯曲结构部
WO2024007568A1 (zh) * 2022-07-05 2024-01-11 深圳库珀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可弯曲导引鞘管及导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8562A (zh)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CN109512369A (zh)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CN109528149A (zh) 内窥镜
CN109497915A (zh)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JPH045126Y2 (zh)
CN109497913A (zh)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CN109497914A (zh)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US20170156567A1 (en) Bending tube and endoscope apparatus including bending tube
US7172052B2 (en) Headphone
US10638215B2 (en) Headphone joint
CN209770313U (zh)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JP2006159305A (ja) ロボットの線条体案内装置及び線条体案内装置を備えたロボット
CN209750985U (zh) 内窥镜
CN109645937A (zh)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JP2007508102A (ja) 揺動式開創器ブレード組み立て体
KR102321453B1 (ko) 굽힘 힘이 증가된 관절 구조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튜브 삽입형 장치
US20200323599A1 (en) Articulating structure using rolling joint and pin coupling, and tube insert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9826639U (zh)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CN209595707U (zh)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KR20200132051A (ko) 구름 조인트와 돌기 부재를 이용한 관절 구조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튜브 삽입형 장치
CN209746269U (zh)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CN209595706U (zh) 内窥镜的弯曲部及内窥镜
JP2010536147A (ja) ロータリーインターフェース用バネ荷重コンタクト
JP2001138106A (ja) 突切り、溝入れ用のバイト
CN219982833U (zh) 内窥镜、蛇骨管及其蛇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206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