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组件焊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金属组件焊机。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一种当电路出现故障时可切断电路对其实施保护的组合开关,断路器包括壳体、双金属组件等部件,双金属组件包括双金属片、铜线、杠杆塑料件以及动触头;而断路器在生产的过程中,其中的一道工序就是实现双金属片、铜线、杠杆塑料件与动触头四者之间的焊接。该工序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手工焊接实现,手工焊接不仅效率低且焊接质量难以保证,不适合企业的长期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金属组件焊机,该双金属组件焊机能提升生产效率、确保生产质量,适合企业的长期发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金属组件焊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用固定双金属片、铜线、杠杆塑料件与动触头并使四者保持于焊接状态的夹具,靠近于所述转盘外周缘的位置设有将双金属片传输至夹具的双金属上料机构,靠近于所述转盘外周缘的位置设有将杠杆塑料件传输至夹具的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靠近于所述转盘外周缘的位置设有将动触头传输至夹具并与杠杆塑料件保持于焊接状态的动触头上料机构,靠近于所述转盘外周缘的位置设有将铜线传输至夹具并使铜线两端分别与双金属片和动触头保持于焊接状态的铜线上料装置,靠近于所述转盘外周缘的位置设有用于焊接铜线与双金属片的第一焊机,靠近于所述转盘外周缘的位置设有用于焊接铜线、动触头与杠杆塑料件三者的第二焊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金属片在双金属上料机构的作用下输送至夹具中,转盘将带有双金属片的夹具转动至与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相对应的位置,通过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将杠杆塑料件输送至夹具中;带有杠杆塑料件与双金属片的夹具转动至对应于动触头上料机构的位置,通过动触头上料机构将动触头输送至夹具上的杠杆塑料件上方且与杠杆塑料件保持于装配状态。带有双金属片、杠杆塑料件与动触头的夹具转动至对应于铜线上料机构的位置,通过铜线上料机构将铜线传输至夹具中且铜线的一端与双金属片的焊接位置相抵、另一端与动触头的焊接位置相抵。而后转盘继续带动夹具转动至对应于第一焊机的位置,通过第一焊机实现双金属片与铜线之间的焊接,接着夹具转动至对应于第二焊机的位置,通过第二焊机实现铜线与动触头之间焊接固定的同时,实现了动触头与杠杆塑料件两者之间的热铆固定,从而完成双金属片、铜线、动触头、杠杆塑料件四者之间的机加工,提升生产效率、确保生产质量,适合企业的长期发展。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线上料装置依次包括用于焊接铜线的铜线焊接机构、对铜线焊接处进行剪切的剪线机构以及拉动铜线进行传输的拉线机构,所述拉线机构与剪线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将铜线短节抓取输送至夹具的铜线传输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状的铜线一端通过传输轨道依次穿过焊接机构、剪线机构、铜线传输机构至拉线机构,通过拉线机构拉动条状的铜线进行传输,焊接机构对铜线的局部进行焊接,当铜线被焊接的位置传输至剪线机构时,通过剪线机构对铜线的焊接位置进行裁剪,这样使铜线短节的两端不会出现散线的现象。铜线传输机构将裁剪后的铜线短节传输进夹具中,这样能提升铜线与双金属片、铜线与动触头焊接的牢固度。
进一步设置为:靠近于所述转盘外周缘的位置设有将夹具上的工件抓取输出的出料机构,位于所述出料机构的下方设有出料道,所述夹具围绕于转盘的圆心设置有多个,所述双金属上料机构、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动触头上料机构、铜线上料装置、第一焊机、第二焊机、出料机构围绕于转盘的圆心依次环绕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夹具能同时对应双金属上料机构、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动触头上料机构、铜线上料机构、第一焊机、第二焊机与出料机构,进一步提升了双金属组件的生产效率,并通过出料道实现工件的统一输出,方便了工件后期的整理工序。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线焊接机构包括第三碰焊机以及供铜线传输的传输轨道,所述第三碰焊机包括第三机体、滑移设置于第三机体的移动焊头、固设于第三机体且位于移动焊头正下方的固定焊头以及驱动移动焊头朝向固定焊头往复滑移的第三驱动件,所述固定焊头与移动焊头之间设有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抵触于固定焊头朝向移动焊头的一端面,所述第二限位板朝向第一限位板的一面与固定焊头的外周壁相持平,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第二限位板的一端面与移动焊头的外周壁相持平,所述移动焊头朝向固定焊头端面的正投影位置位于固定焊头与第二限位板上,所述第二限位板沿平行于移动焊头的移动方向滑移设置于第三机体,所述第三机体与第二限位板之间设有将第二限位板的位置高度复位至高于固定焊头的复位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性件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限位板的位置与第一限位板的位置相对应,使得铜线从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两者中间穿过时,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能对铜线相对的两侧进行限位。第三驱动件驱动移动焊头朝向固定焊头移动,移动中的移动焊头下端面同时抵触于铜线与第二限位板并对该两者进行继续施力,继续施力的移动焊头则带动滑移设置的第二限位板一起向下移动;而高度低于第一限位板的移动焊头外侧壁则与第一限位板朝向铜线的一面相抵,这样使得移动焊头在下压焊接的过程中,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能对铜线起到限位作用,从而确保铜线的焊接质量。并通过将第二限位板设置为滑移的方式,使得移动焊头的宽度在不缩小的前提下也能完成对于宽度小于移动焊头宽度铜线的焊接操作,确保移动焊头的结构强度,减少对移动焊头造成的磨损,延长碰焊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焊头外周壁靠近于第二限位板的位置开设有下平面,所述下平面贯穿固定焊头朝向移动焊头的一端面,所述下平面与铜线的传输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朝向第一限位板的一面与下平面相持平;所述移动焊头外周壁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位置开设有上平面,所述上平面贯穿移动焊头朝向固定焊头的一端面,所述上平面与铜线的传输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第二限位板的一面与上平面相持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平面的设置减少固定焊头与第二限位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使得第二限位板能与固定焊头之间实现更好的贴合,对铜线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从而提升铜线的焊接质量,减少铜线出现漏焊的现象。上平面的设置减少移动焊头与第一限位板之间形成的间隙,使得第一限位板能与移动焊头之间实现更好的贴合,对铜线起到更好的限位作用,从而提升铜线的焊接质量,减少铜线出现漏焊的现象。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焊机包括第二机体、上焊头以及位于上焊头下方的下焊头,所述上焊头与下焊头均滑移设置于第二机体使其两者之间相向或背向运动,所述第二机体上设有驱动上焊头滑移的上驱动件、驱动下焊头滑移的下驱动件,所述上焊头与下焊头错位设置,位于所述下焊头的正上方设有压块,所述第二机体上设有驱动压块朝向下焊头往复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杠杆塑料件与动触头嵌装于夹具上表面,夹具在转盘的带动下朝向第二焊机所在的位置移动并将动触头露出于夹具的位置移动至位于压块与下焊头之间的位置,当露出于夹具位置的动触头位于压块与下焊头之间的位置时,动触头位于杠杆塑料件上方的位置刚好位于上焊头的正上方。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压块朝向动触头移动,使压块抵接于动触头上方,下驱动件驱动下焊头朝向动触头移动并配合压块实现对动触头的压持固定。上驱动件驱动上焊头朝向动触头移动并抵紧于动触头,碰焊机的电流流经动触头与铜线,实现了动触头与铜线之间的焊接以及动触头与杠杆塑料件的热铆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金属上料机构包括第四振动盘,位于所述第四振动盘的一侧设有第四固定座,所述第四固定座上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的其中一侧壁设有与第四振动盘输出端连通且供双金属片滑移进第四滑槽的进料通道、另一侧壁设有出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与出料通道错位设置,所述第四滑槽内滑移设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固定座上设有驱动第四滑块往复滑移的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滑块侧壁设有用于接收来自于进料通道双金属片的第四放置槽,所述第四放置槽沿第四振动盘的输出方向贯穿第四滑块,所述第四固定座上位于出料通道的正投影位置开设有连通第四滑槽的穿孔,所述穿孔内滑移设置有驱动位于第四放置槽中的双金属片从出料通道输出的推杆,所述第四固定座上设有驱动推杆往复滑移的第五驱动件;
所述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包括第五振动盘,位于所述第五振动盘的一侧设有第五固定座,所述第五固定座上设有沿竖直方向滑移且两端导通的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槽侧壁设有与第五振动盘输出端连接且供杠杆塑料件传输进第五滑槽的第五滑道,所述第五滑槽内滑移设有推动杠杆塑料件滑移的第五滑块,所述第五固定座上设有驱动第五滑块往复滑移的第六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五滑槽的一侧设有用于抓取杠杆塑料件的第五抓取机构,所述第五抓取机构包括第五夹爪以及驱动第五夹爪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的第五移动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双金属片放置于第四振动盘中,双金属片在第四振动盘的作用下依次排列整齐的从第四振动盘的输出端通过进料通道输送至第四放置槽,第四驱动件驱动第四滑块带动位于第四放置槽中的双金属片滑移至对应于出料通道的位置,第五驱动构件驱动推杆朝向第四放置槽滑移,将位于第四放置槽中的双金属片通过出料通道直接推进夹具的中。
将杠杆塑料件放置于振动盘中,杠杆塑料件在第五振动盘的作用下依次排列整齐的从第五振动盘的输出端通过第五滑道输送至位于第五滑块上方,第六驱动件驱动第五滑块带动位于第五滑块上方的杠杆塑料件滑移出第五滑槽,第五移动构件配合第五夹爪将位于第五滑块上方的杠杆塑料件抓取并放置于夹具上。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头上料机构包括第七振动盘,位于所述第七振动盘的一侧设有第七固定座,所述第七固定座上设有沿竖直方向滑移且两端导通的第七滑槽,所述第七滑槽的一侧壁设有与第七振动盘输出端连接且供动触头传输进第七滑槽的第七滑道,所述第七滑槽内滑移设有推动动触头滑移的第七滑块,所述第七固定座上设有驱动第七滑块往复滑移的第七驱动件,位于所述第七滑槽的一侧设有用于抓取动触头的第七夹爪以及驱动第七夹爪沿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的第七移动构件,所述第七夹爪上设有随第七夹爪移动用于限制动触头脱离第七滑槽的限位柱,当所述限位柱抵触位于第七滑块上的动触头时,所述的第七夹爪夹持该动触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七移动构件驱动第七夹爪朝向第七固定座移动,将限位柱移动至位于第七滑槽上端的位置,动触头在第七振动盘的作用下依次排列整齐的从第七振动盘的输出端通过第七滑道滑移至位于第七滑块上方。第七驱动件驱动第七滑块带动位于第七滑块上方的动触头朝向第七滑槽的上端移动,而朝向第七滑槽上端移动的动触头被限位柱限位在第七滑道内而停止运动;此时,第七夹爪对位于第七滑块上方的动触头进行抓取,并在第七移动构件的作用下将动触头放置于夹具上。
进一步设置为:靠近于所述动触头上料机构的位置设有用于抵紧动触头与杠杆塑料件的抵紧构件,所述抵紧构件包括抵紧座、设置于抵紧座的抵紧驱动件以及被抵紧驱动件所驱动的定位针,当所述夹具转动至对应于动触头上料机构的位置时,所述定位针的正投影位置靠近于杠杆塑料件上供动触头嵌装的安装槽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触头上料机构将动触头放置于杠杆塑料件上的安装槽内,为确保动触头能牢固的固定于安装槽中,通过抵紧驱动件驱动定位针朝向杠杆塑料件移动,定位针穿设进杠杆塑料件内部时,安装槽的侧壁会因为定位针的作用力而向外凸起,从而就能实现动触头在于安装槽内部的抵紧,防止动触头脱离安装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具包括第八固定座,所述第八固定座上设有下线夹,所述第八固定座上滑移设有配合下线夹用于夹持固定铜线的上线夹,所述第八固定座上设有驱动上线夹朝向下线夹往复滑移的第八驱动构件,所述第八固定座上位于下线夹的一侧设有供双金属片放置的第八放置槽,位于所述第八放置槽上方设有将双金属片定位于第八放置槽的第八定位块,所述第八固定座上设有驱动第八定位块朝向第八放置槽往复滑移的第九驱动构件,所述第八固定座上位于下线夹相对于第八放置槽的另一侧设有供杠杆塑料件嵌装的第八嵌槽,当所述杠杆塑料件嵌装于第八嵌槽、动触头安装于杠杆塑料件、上线夹夹持铜线、双金属片放置于第八放置槽且被第八定位块定位时,所述双金属片、铜线、动触头、杠杆塑料件四者的焊接位置均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杠杆塑料件嵌装于第八嵌槽,通过第八嵌槽对杠杆塑料件进行限位固定,再将动触头安装于杠杆塑料件的安装槽上。将双金属片放置于第八放置槽,通过第九驱动构件驱动第八定位块朝向第八放置槽移动用于将双金属片固定于第八放置槽,最后将铜线放置于下线夹与上线夹之间,通过第八驱动构件驱动上线夹朝向下线夹移动,对铜线实现夹持固定,而此时,被限位固定的双金属片、铜线与动触头三者之间的焊接位置相抵。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了双金属片、铜线、杠杆塑料件与动触头四者之间的自动焊接,提升工作效率保证焊接质量,适合企业长期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夹具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夹具的另一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双金属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中第四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双金属上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9为实施例中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动触头上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11为实施例中动触头上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抵紧构件的立体图;
图13为实施例中铜线上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14为实施例中铜线焊接机构的立体图;
图15为实施例中铜线焊接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中拉线机构与铜线传输机构的立体图;
图17为实施例中剪线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18为实施例中第二焊机的立体图;
图19为实施例中第二焊机的局部爆炸图;
图20为实施例中出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中:1、底板;2、转盘;3、夹具;31、第八固定座;32、下线夹;33、上线夹;34、第八驱动构件;341、第八驱动杆;342、第八弹性件;35、第八放置槽;36、第八定位块;37、第九驱动构件;371、第九驱动杆;372、第九弹性件;38、第八嵌槽;4、双金属上料机构;41、第四振动盘;42、第四固定座;43、第四滑槽;44、进料通道;45、出料通道;46、第四滑块;47、第四驱动件;48、第四放置槽;49、穿孔;420、推杆;421、第五驱动件;5、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51、第五振动盘;52、第五固定座;53、第五滑槽;54、第五滑道;55、第五滑块;56、第六驱动件;57、第五抓取机构;571、第五夹爪;572、第五移动构件;5721、第五滑座;5722、第五气缸;5723、第五滑体;5724、第六气缸;6、动触头上料机构;61、第七振动盘;62、第七固定座;63、第七滑槽;64、第七滑道;65、第七滑块;66、第七驱动件;67、第七夹爪;68、第七移动构件;681、第七滑座;682、第八气缸;683、第七滑体;684、第九气缸;69、限位柱;7、铜线上料装置;71、铜线焊接机构;711、第三碰焊机;712、传输轨道;713、第三机体;714、移动焊头;715、固定焊头;716、第三驱动件;717、第一限位板;718、第二限位板;719、复位弹性件;720、下平面;721、上平面;72、剪线机构;721、第一切刀;722、第二切刀;723、第一齿条;724、第二齿条;725、电机;726、驱动齿轮;73、拉线机构;731;第一固定座;732、第一滑座;733、第一驱动件;734、第一夹爪;74、铜线传输机构;741、第三滑座;742、第三主驱动件;743、第三升降件;744、第三夹爪;8、第一焊机;9、第二焊机;91、第二机体;92、上焊头;93、下焊头;94、上驱动件;95、下驱动件;96、压块;97、第二驱动机构;971、第二驱动件;972、第二座体;973、第二联动块;974、第二滑块;975、第二斜滑槽;976、第二斜滑轨;01、出料机构;011、出料架;012、出料座;013、出料夹爪;014、第一出料气缸;015、第二出料气缸;02、出料道;04、抵紧构件;041、抵紧座;042、抵紧驱动件;043、定位针;06、第十一气缸;07、第十二气缸;08、杠杆塑料件;09、铜线;010、双金属片;011、动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至图20,一种双金属组件焊机,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的中央位置固定设置有凸轮分割器,凸轮分割器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盘2,通过凸轮分割器带动转盘2转动;底板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主驱动件,主驱动件为电机,电机的转轴通过皮带与凸轮分割器的输入轴连接,用于驱动凸轮分割器转动。转盘2上表面靠近外周缘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夹具3,夹具3围绕于转盘2的圆心设置有多个;底板1上表面围绕于转盘2的外周缘依次设置有双金属上料机构4、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5、动触头上料机构6、铜线上料装置7、第一焊机8、第二焊机9、出料机构01,底板1上位于出料机构01的正下方固设有出料道02。
夹具3包括第八固定座31,第八固定座31上表面固设有下线夹32,位于下线夹32的上方设有上线夹33,第八固定座31上设有驱动上线夹33沿竖直方向朝向下线夹32往复滑移的第八驱动构件34。第八固定座31上表面位于下线夹32的一侧开设有第八放置槽35,第八放置槽35的一端贯穿第八固定座31侧壁,当双金属片010放置于第八放置槽35时,双金属片010与第八放置槽35相适配;位于第八放置槽35的上方设有第八定位块36,第八固定座31上设有驱动第八定位块36沿竖直方向朝向第八放置槽35往复滑移的第九驱动构件37。第八固定座31上表面位于下线夹32相对于第八放置槽35的另一侧开设有第八嵌槽38,第八嵌槽38的一侧壁贯穿第八固定座31侧壁,当杠杆塑料件08放置于第八嵌槽38时,杠杆塑料件08与第八嵌槽38相适配。当杠杆塑料件08放置于第八嵌槽38、动触头011安装于杠杆塑料件08、铜线09被上线夹33与下线夹32夹持、双金属片010放置于第八放置槽35且被第八定位块36定位时,双金属片010、铜线09、动触头011、杠杆塑料件08四者的焊接位置均相抵。
第九驱动构件37包括沿竖直方向穿过第八固定座31且与第八固定座31滑移配合的第九驱动杆371以及套设于第九驱动杆371的第九弹性件372,第九驱动杆371靠近第八定位块36的一端与之固定连接,第九弹性件372通过第九驱动杆371驱动第八定位块36朝向第八固定座31上表面移动,第九弹性件372为弹簧。第八驱动构件34包括沿竖直方向穿过第八固定座31且与第八固定座31滑移配合的第八驱动杆341以及套设于第八驱动杆341的第八弹性件342,第八驱动杆341靠近上线夹33的一端与上线夹33固定连接,第八弹性件342通过第八驱动杆341驱动上线夹33朝向下线夹32移动,第八弹性件342为弹簧。
双金属上料机构4,包括第四振动盘41、第四送料件以及第四固定座42,第四送料件为直线振动送料器,直线振动送料器的一端与第四振动盘41的输出端连接;第四固定座42上开设有滑移方向与直线振动送料器输送方向垂直的第四滑槽43,第四滑槽43的两端均贯穿第四固定座42且滑移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第四滑槽43一侧壁开设有贯穿第四固定座42外侧壁的进料通道44、另一侧壁开设有贯穿第四固定座42外侧壁的出料通道45,出料通道45的高度高于进料通道44使得两者成错位设置。第四滑槽43内滑移设有第四滑块46,第四固定座42上位于第四滑槽43的下端设有第四驱动件47,第四驱动件47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第四固定座42固定连接、活塞杆与第四滑块4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第四送料件背对第四振动盘41的一端与进料通道44连通,第四滑块46朝向进料通道44的一侧壁开设有第四放置槽48,第四放置槽48沿直线振动送料器的输送方向贯穿第四滑块46,双金属片010可通过进料通道44传输进第四放置槽48;当位于第四放置槽48中的双金属片010被第四滑槽43侧壁所抵触时,下一个双金属片010位于第四滑槽43外部。第四滑槽43侧壁位于出料通道45的正投影位置开设有贯穿第四固定座42外壁的穿孔49。穿孔49内穿设滑移有与之适配的推杆420,位于第四固定座42的一侧固设有第五驱动件421,第五驱动件421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第四固定座42固定连接、活塞杆与推杆420背对第四滑槽43的一端固定连接;当气缸的活塞杆处于完全回缩的状态时,推杆420的自由端位于穿孔49内部。
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5,包括第五振动盘51、第五送料件以及第五固定座52,第五送料件为直线振动送料器,直线振动送料器的一端与第五振动盘51的输出端连接;第五固定座52上开设有滑移方向与直线振动送料器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五滑槽53,第五滑槽53的两端均贯穿第五固定座52且滑移方向与纵向方向平行。第五滑槽53的一侧壁开设有贯穿第五固定座52外侧壁的第五滑道54,第五滑道54与直线振动送料器背对第五振动盘51的一端连接,使得直线振动送料器上的杠杆塑料件08能通过第五滑道54滑移进第五滑槽53。第五滑槽53内滑移设有第五滑块55,第五固定座52上位于第五滑槽53的下方设有第六驱动件56,第六驱动件56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第五固定座52固定连接、活塞杆与第五滑块5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当其中一个杠杆塑料件08传输进第五滑槽53内部时,下一个杠杆塑料件08位于第五滑槽53外侧。
第五固定座52上位于第五滑槽53的一侧设有第五抓取机构57,第五抓取机构57包括第五夹爪571以及第五移动构件572,第五夹爪571可为气动手指。第五移动构件572包括沿横向滑移设置于第五固定座52的第五滑座5721、驱动第五滑座5721往复滑移的第五气缸5722、沿纵向滑移设置于第五滑座5721的第五滑体5723以及驱动第五滑体5723往复滑移的第六气缸5724;第五气缸5722缸体与第五固定座52固定连接、活塞杆与第五滑座5721固定连接,第六气缸5724的缸体与第五滑座5721固定连接、活塞杆与第五滑体5723固定连接,第五夹爪571固设于第五滑体5723。
动触头上料机构6,包括第七振动盘61、第七送料件以及第七固定座62,第七送料件为直线振动送料器,直线振动送料器的一端与第七振动盘61的输出端连接;第七固定座62上开设有滑移方向与直线振动送料器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七滑槽63,第七滑槽63的两端均贯穿第七固定座62且滑移方向与纵向方向平行。第七滑槽63的一侧壁开设有贯穿第七固定座62外侧壁的第七滑道64,第七滑道64的顶部与底部均沿第七滑槽63的贯穿方向贯穿第七固定座62,第七滑道64与直线振动送料器背对第七振动盘61的一端连接,使得直线振动送料器上的动触头011能通过第七滑道64滑移进第七滑槽63。滑槽第七内滑移设有第七滑块65,第七滑块65朝向第七滑道64延伸至与第七固定座62的外侧壁相持平的位置,第七固定座62上位于第七滑槽63的下方设有第七驱动件66,第七驱动件66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第七固定座62固定连接、活塞杆与第七滑块6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当其中一个动触头011通过第七滑道64传输进第七滑槽63内部时,下一个动触头011位于直线振动送料器内。
第七固定座62上位于第七滑槽63的一侧设有第七移动构件68,第七移动构件68包括沿横向滑移设置于第七固定座62的第七滑座681、驱动第七滑座681往复滑移的第八气缸682、沿纵向滑移设置于第七滑座681的第七滑体683以及驱动第七滑体683往复滑移的第九气缸684;第八气缸682的缸体与第七固定座62固定连接、活塞杆与第七滑座681固定连接,第九气缸684的缸体与第七滑座681固定连接、活塞杆与第七滑体683固定连接。第七滑体683上固设有横向放置且开口朝向第七滑槽63一侧的第七夹爪67,第七夹爪67位于直线振动送料器的正上方,第七夹爪67为气动手指。第七夹爪67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柱69,限位柱69的轴向与第七滑槽63的滑移方向平行设置;当限位柱69的下端面位于第七滑槽63的正上方,第七夹爪67能夹持位于第七滑块65上的动触头011。
靠近于所述动触头上料机构6的位置设有用于抵紧动触头011与杠杆塑料件08的抵紧构件04,抵紧构件04包括抵紧座041、固设于抵紧座041的抵紧驱动件042以及被抵紧驱动件042所驱动的定位针043。抵紧座041固设于第五固定座52,当夹具3转动至对应于动触头上料机构6的位置时,定位针043的正投影位置靠近于杠杆塑料件08上供动触头011嵌装的安装槽位置。抵紧驱动件042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抵紧座041固定连接、活塞杆与定位针043固定连接。
铜线上料装置7依次包括用于焊接铜线09的铜线焊接机构71、对铜线09焊接处进行剪切的剪线机构72以及拉动铜线09进行传输的拉线机构73,拉线机构73与剪线机构72之间设有用于将铜线09短节抓取输送至夹具3的铜线传输机构74。
铜线焊接机构71包括第三碰焊机711与传输轨道712,第三碰焊机711包括第三机体713、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第三机体713的移动焊头714、固设于第三机体713且位于移动焊头714正下方的固定焊头715以及驱动移动焊头714沿竖直方向朝向固定焊头715往复滑移的第三驱动件716,第三驱动件716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第三机体713固定连接、活塞杆与移动焊头714固定连接,传输轨道712固设于第三机体713。固定焊头715与移动焊头714之间设有第一限位板717与第二限位板718,第一限位板717与第二限位板718两者之间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二限位板718沿平行于移动焊头714的滑移方向滑移设置于第三机体713,第二限位板718下表面与第三机体713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性件719,复位弹性件719为弹簧。当复位弹性件719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限位板718与第一限位板717对应设置。
固定焊头715外周壁靠近于第二限位板718的位置开设有下平面720,下平面720贯穿固定焊头715朝向移动焊头714的一端面,下平面720与铜线09的传输方向平行设置,第二限位板718朝向第一限位板717的一面与下平面720相持平。移动焊头714外周壁靠近第一限位板717的位置开设有上平面721,上平面721贯穿移动焊头714朝向固定焊头715的一端面,上平面721与铜线09的传输方向平行设置,第一限位板717朝向第二限位板718的一面与上平面721相持平。移动焊头714朝向固定焊头715端面的正投影位置位于固定焊头715与第二限位板718上。
拉线机构73包括固定设置于底板1的第一固定座731、滑移设于第一固定座731的第一滑座732、驱动第一滑座732往复滑移的第一驱动件733以及固设于第一滑座732且开口朝向剪线机构72的第一夹爪734;第一驱动件733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第一固定座731固定连接、活塞杆与第第一滑座732固定连接。铜线传输机构74包括滑移设置于第一固定座731的第三滑座741、驱动第三滑座741往复滑移的第三主驱动件742、固设于第三滑座741的第三升降件743以及被第三升降件743所驱动的第三夹爪744,第三滑座741沿横向滑移且滑移方向与第一滑座732的滑移方向垂直设置。第三主驱动件742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第一固定座731固定连接、活塞杆与第三滑座741固定连接;第三升降件743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第三滑座741固定连接、活塞杆与第三夹爪744固定连接。第三夹爪744与第一夹爪734均为气动手指。
剪线机构72包括滑移设置于第一固定座731的第一切刀721以及滑移设置于第一固定座731且配合第一切刀721的第二切刀722,第二切刀722与第一切刀721均沿纵向滑移且两者之间的滑移方向平行设置,第二切刀722位于第一切刀721的正下方,第一固定座731内设有驱动构件。驱动构件包括与第一切刀721一体设置的第一齿条723、与第二切刀722一体设置的第二齿条724、固设于第一固定座731的电机725以及固设于电机725转轴且与第一齿条723和第二齿条724同时啮合的驱动齿轮726。
第二焊机9包括第二机体91以及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第二机体91的上焊头92与下焊头93,下焊头93位于上焊头92下方且两者之间错位设置。第二机体91位于上焊头92的上方设有驱动上焊头92往复滑移的上驱动件94,上驱动件94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第二机体91固定连接、活塞杆与上焊头92固定连接;第二机体91位于下焊头93的下方设有驱动下焊头93往复滑移的下驱动件95,下驱动件95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第二机体91固定连接、活塞杆与下焊头93固定连接。
位于下焊头93的正上方设有压块96,第二机体91上设有驱动压块96朝向下焊头93往复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97,第二驱动机构97包括第二驱动件971以及连接第二驱动件971与压块96的联动构件。联动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二座体972、第二联动块973以及第二滑块974,第二座体972固定设置于第二机体91,第二联动块973滑移设置于第二座体972内部且滑移方向与下焊头93的滑移方向平行设置,第二联动块973的底部穿出第二座体972与压块96固定连接。第二滑块974设置于第二座体972内部,第二驱动件971为气缸,气缸的缸体与第二机体91固定连接、活塞杆穿设进第二座体972与第二滑块974固定连接;第二滑块974对应于第二联动块973的位置一体设置有第二斜滑轨976、第二联动块973对应于第二斜滑轨976的位置开设有配合第二斜滑轨976的第二斜滑槽975。
出料机构01包括固设于底板1的出料架011、沿水平方向滑移设置于出料架011的出料座012、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于出料座012的出料夹爪013、驱动出料座012滑移的第一出料气缸014以及驱动出料夹爪013往复滑移的第二出料气缸015,出料夹爪013包括气动手指。第一焊机8、第二焊机9均为碰焊机,底板1上位于铜线传输机构74与转盘2之间的位置固设有第十一气缸06,第十一气缸06驱动第八驱动杆341向上移动,底板1上位于出料道02与转盘2之间的位置设有第十二气缸07,第十二气缸07同步驱动第八驱动杆341与第九驱动杆371向上移动。
工作过程:双金属上料机构4将双金属片010推进第八放置槽35,使得第八定位块36能将双金属片010压持固定于第八放置槽35。转盘2转动,将夹具3转动至对应于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5的位置,通过杠杆塑料件上料机构5将杠杆塑料件08放置于第八嵌槽38中;转盘2继续转动至对应于动触头上料机构6的位置,通过动触头上料机构6将动触头011放置于杠杆塑料件08的安装槽上,抵紧驱动件042驱动定位针043穿设进杠杆塑料件08,使得安装槽的侧壁能形成凸起,从而实现动触头011与杠杆塑料件08的抵紧固定。转盘2继续转动至对应于铜线传输机构74的位置,第十一气缸06驱动上线夹33远离下线夹32,通过铜线上料装置7将铜线09传输进上线夹33与下线夹32之间,第十一气缸06复位,使得上线夹33与下线夹32能对铜线09进行夹持固定。转盘2继续转动至对应于第一焊机8的位置,第一焊机8实现铜线09与双金属片010两者之间的焊接;转盘2继续转动至对应于第二焊机9的位置,压块96在第二驱动机构97的作用下抵接于动触头011上表面,下驱动件95驱动下焊头93朝向动触头011移动并配合压块96实现对动触头011的压持固定。上驱动件94驱动上焊头92朝向动触头011移动并抵触于动触头011,从而用于实现杠杆塑料件08与动触头011两者之间的热铆固定。上述的工作过程及整个运作过程均是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实现具体操作,PLC控制器能对整个运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手段为本领域的现有控制手段,PLC控制器的型号为西门子S-300,而PLC控制器能对气缸的行程、电机的转动、焊机的工作及夹爪的抓取进行控制的手段也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