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8623A - 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8623A
CN110008623A CN201910300598.9A CN201910300598A CN110008623A CN 110008623 A CN110008623 A CN 110008623A CN 201910300598 A CN201910300598 A CN 201910300598A CN 110008623 A CN110008623 A CN 110008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installation
gas
selection strategy
minim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05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8623B (zh
Inventor
孙振华
王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New Olympic Pan Energy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New Olympic Pan Energy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New Olympic Pan Energy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New Olympic Pan Energy Network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005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8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8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8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8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8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蒸汽项目的目标设备选取策略;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其中,所述装机参数包括所述供能设备的类型、数量和所述供能设备的装机。本发明直接获取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确定与其匹配的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对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进行选取,无需通过业务人员线下使用传统计算及经验确定,解决现有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中存在的准确性低、耗时久和泛能网络平台可适用性以及可推广性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能源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采用分布式能源站等泛能解决方案进行供能的方式变得愈发重要。采用分布式能源站等泛能解决方案功能,需要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计算测量。目前,泛能网络平台等众多泛能解决方案可根据负荷情况自动进行供能方案的制定。因此,提出泛能解决方案时,各平台需要针对公建项目中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装机参数进行确定,以制定出标准的能源解决方案。
在相关技术中,针对公建项目中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进行确定,主要是通过业务人员线下通过传统计算及经验等方式获得的。
但是,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点:现有技术只能通过业务人员线下通过传统计算及经验等方式确定,对业务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如果业务人员的专业经验不足,往往会导致选型时存在准确性低、耗时久的问题,并且依赖人工经验可能会导致同一情况下选型存在差异,因此无法在泛能网络平台适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无需通过业务人员线下使用传统计算及经验等方式确定,使得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的准确性更高、耗时更短以及泛能网络平台可适用性以及可推广性更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蒸汽项目的目标设备选取策略;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其中,所述装机参数包括所述供能设备的类型、数量和所述供能设备的装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蒸汽项目的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包括:
将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分别与各自预设多个区间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以及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包括:
如果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一设备选取策略;
如果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获取所述蒸汽项目在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约束下的第一预测运行曲线,其中,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包括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时长与运行成本之间的第一子曲线,以及燃气锅炉的运行时长和运行成本之间的第二子曲线,根据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如果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或者第四预设条件,则获取所述蒸汽项目在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约束下的第二预测运行曲线,其中,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包括燃气轮机的运行时长与运行成本之间的第三子曲线,以及燃气锅炉的运行时长和运行成本之间的第二子曲线,根据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包括:
当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二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三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二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内燃机为供能设备,其中,所述燃气内燃机的数量为1台;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燃气内燃机的初始装机;
将所述初始装机与预设的内燃机设备选型表中每档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初始装机且与所述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候选装机;
获取所述燃气内燃机以所述候选装机当量满负荷运行的第一时长,如果所述第一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则降档选取所述候选装机,直至降档选取的所述候选装机对应的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时长,将所述降档选取的所述候选装机作为所述燃气内燃机的目标装机;
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三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内燃机为供能设备,其中,所述燃气内燃机的数量为1台;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内燃机的初始装机;
将所述初始装机与预设的设备选型表中每档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初始装机且与所述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所述燃气内燃机的目标装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包括: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四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五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四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轮机为供能设备,其中,所述燃气轮机的数量为1台;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一初始装机,以及根据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二初始装机;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装机和所述第二初始装机,在预设的燃气轮机设备选型表中查询,获取所述燃气轮机的候选装机;
获取所述燃气轮机以所述候选装机当量满负荷运行的第二时长,如果所述第二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则降档选取所述候选装机,直至降档选取的所述候选装机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时长,将所述降低选取的所述候选装机作为所述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
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五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轮机为供能设备,其中,所述燃气轮机的数量为1台;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一初始装机,以及根据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二初始装机;
将所述第一初始装机与预设的轮机设备选型表中每档蒸汽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所述第一初始装机且与所述第一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第一候选装机;
将所述第二初始装机与预设的轮机设备选型表中每档发电功率进行对比,选取等于或者小于所述第二初始装机且与所述第二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第二候选装机;
将所述第一候选装机和所述第二候选装机比较选取最小的候选装机作为所述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所述第四预设条件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包括: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六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七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六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轮机为供能设备;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总装机;
从所述燃机轮机的初始数量开始,根据所述初始电总装机和当前数量,获取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
如果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未处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内,则增加所述当前数量,并重新计算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处于所述发电功率范围内,再根据所述初始电装机确定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候选电装机,并将所述当前数量作为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一数量;
获取燃气轮机以所述候选电装机当量满负荷运行的第三时长,如果所述第三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则对所述候选电装机进行降档,直至降档后的所述候选电装机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长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时长,确定为所述燃气轮机的目标电装机;
按照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候选电装机降档的次数做减,得到所述燃气轮机的数量;
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七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轮机为供能设备;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总装机;
从所述燃机轮机的初始数量开始,根据所述初始电总装机和当前数量,获取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
如果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未处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内,则增加所述当前数量,并重新计算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处于所述发电功率范围内,再根据所述初始电装机确定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目标电装机,并将所述当前数量作为所述燃气轮机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配置余热蒸汽锅炉的数量与所述蒸汽项目中发电机的数量相等;从预设的余热蒸汽锅炉设备选型表中,选取小于或者等于所选发电机的烟气余热利用功率的装机作为所述余热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第一设备选取策略时,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仅选取燃气蒸汽锅炉作为供能设备;
获取所述蒸汽项目的最大蒸汽负荷和余热蒸汽锅炉的装机;
根据所述最大蒸汽负荷和余热蒸汽锅炉装机,获取所述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装机;
从所述燃气蒸汽锅炉的初始数量开始,根据所述蒸汽锅炉总装机和当前数量,获取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如果所述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超过预设单台装机,则对所述当前数量进行更新,如果所述当前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且重新获取到的所述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单台装机,则将重新获取到的所述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确定为所述单台第一类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将所述当前数量作为所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
如果更新后的所述当前数量大于所述预设的数量,则将所述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设置为最大单台装机,根据所述燃气蒸汽锅炉总装机和所述最大单台装机,获取所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
根据燃气蒸汽锅炉总装机、所述最大单台装机以及所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获取所述燃气蒸汽锅炉的剩余装机,根据所述剩余蒸汽装机,获取一台第二类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可以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来确定目标设备的选取策略,进而可以实现对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自动化算法获取到目标设备的选取策略,对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进行选取,无需通过业务人员线下使用传统计算及经验等方式确定,使得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的准确性更高、耗时更短以及泛能网络平台可适用性以及可推广性更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蒸汽项目的目标设备选取策略;装机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其中,所述装机参数包括所述供能设备的类型、数量和所述供能设备的装机。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装置,可以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来确定目标设备的选取策略,进而可以实现对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自动化算法获取到目标设备的选取策略,对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进行选取,无需通过业务人员线下使用传统计算及经验等方式确定,使得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的准确性更高、耗时更短以及泛能网络平台可适用性以及可推广性更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气蒸汽锅炉自动选型算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项目中辅助设备的选型方法和装置。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直接或者远程输入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具体地,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界面直接输入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或者语音或者远程下发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在获取到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之后可以进行缓存。
进一步地,根据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来确定蒸汽项目的目标设备选取策略,进而确定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装机参数,从而提供快捷准确的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选取方案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可以为燃气内燃机、燃气蒸汽锅炉、燃气轮机等不同种类的供能设备。
S102:根据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确定蒸汽项目的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针对蒸汽负荷和电负荷分别设置有不同的区间范围。针对不同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其分别所属的目标区间是不同的,目标设备的选取策略也会不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需要根据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来确定蒸汽项目的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最小蒸汽负荷量以及最小负荷量各自的预设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之前,可以预先设置各自根据不同的标准设备模型的参数所生成的预设区间。
可选地,针对最小蒸汽负荷量,可以根据标准设备模型中不同供能设备的参数生成多个区间,并逐一将其标记为不同的目标区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置具体的区间范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标准设备模型中不同供能设备的参数生成多个区间,标记区间0~0.6*标准设备模型中内燃机的最小蒸汽热功率为第一预设蒸汽区间;标记区间0.6*标准设备模型中内燃机的最小蒸汽热功率~0.7*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轮机的最小发电功率所对应的烟气余热利用功率为第二预设蒸汽区间;标记区间0.7*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轮机的最小发电功率所对应的烟气余热利用功率~0.7*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轮机的最大发电功率所对应的烟气余热利用功率为第三预设蒸汽区间;标记区间大于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轮机的最大发电功率所对应的烟气余热利用功率为第四预设蒸汽区间;标记区间大于0.6*标准设备模型中内燃机的最小蒸汽热功率为第五预设蒸汽区间;标记区间大于0.7*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轮机的最小发电功率所对应的烟气余热利用功率为第六预设蒸汽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标准设备模型中不同供能设备的参数满足:内燃机的最小蒸汽热功率<燃气轮机的最小发电功率所对应的烟气余热利用功率<燃气轮机的最大发电功率所对应的烟气余热利用功率。
可选地,针对最小电负荷量,可以根据标准设备模型中不同供能设备的参数生成多个区间,并逐一将其标记为不同的目标区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预先进行设置具体的区间范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标准设备模型中不同供能设备的参数生成多个区间,标记区间0~0.6*标准设备模型中内燃机的最小档发电机功率为第一预设电区间;标记区间0.6*标准设备模型中内燃机的最小档发电机功率~0.7*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轮机的最小发电功率为第二预设电区间;标记区间0.7*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轮机的最小发电功率~0.7*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轮机的最大发电功率为第三预设电区间;标记区间大于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轮机的最大发电功率为第四预设电区间;标记区间大于0.6*标准设备模型中内燃机的最小档发电机功率为第五预设电区间;标记区间大于0.7*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轮机的最小发电功率为第六预设电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标准设备模型中不同供能设备的参数满足:内燃机的最小档发电机功率<燃气轮机的最小发电功率<燃气轮机的最大发电功率。
S202:将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与多个区间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其各自所属的目标区间。
具体地,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负荷量与多个区间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所落入的目标区间。
例如,如果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为0.5倍的标准设备模型中内燃机的最小蒸汽热功率时,则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处于其第一预设蒸汽区间,即此时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第一预设蒸汽区间;如果用户输入的最小电负荷量为0.5倍的标准设备模型中内燃机的最小档发电机功率时,则用户输入的最小电负荷量处于其第一预设电区间,即此时用户输入的最小电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第一预设电区间。
S203:根据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确定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前,可以预先设置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的判断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蒸汽负荷和电负荷分别设置有多个区间范围,因此最小蒸汽负荷量的目标区间和最小电负荷量的目标区间可能存在多种组合情况,下面为了便于描述将不同的组合情况分别称为不同的条件。
具体地,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其第一预设蒸汽区间,或者用户输入的最小电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其第一预设电区间,可以称为两个目标区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其第二蒸汽预设区间且用户输入的最小电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其第五预设电区间,或者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其第五预设蒸汽区间且用户输入的最小电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其第二预设电区间,可以称为两个目标区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其第三预设蒸汽区间且用户输入的最小电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其第六预设电区间,或者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其第六预设蒸汽区间且用户输入的最小电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其第三预设电区间,可以称为两个目标区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其第四预设蒸汽区间且用户输入的最小电负荷量的目标区间为其第四预设电区间,可以称为两个目标区间满足第四预设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根据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负荷量各自的目标区间以及预设条件,确定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前,可以预先设置针对自动化算法进行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时可供选取的不同的设备选取策略。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为蒸汽项目选择供能设备,不仅需要考虑供能需求,还需要考虑运行成本。进一步地,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来判断选取那种类型的功能设备,能够更好地兼顾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兼顾成本可以在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的约束下,预测不同种类功能设备的运行曲线。具体地,获取蒸汽项目在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约束下的第一预测运行曲线和第二预测运行曲线。
其中,第一预测运行曲线包括:第一子曲线和第二子曲线。具体地,第一子曲线指的是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时长与运行成本之间的曲线;第二子曲线指的是及燃气锅炉的运行时长和运行成本之间的曲线。
其中,第二预测运行曲线包括:第三子曲线和第二子曲线。具体地,第三子曲线指的是燃气轮机的运行时长与运行成本之间的曲线。
为了兼顾供能需求和成本,本发明实施例中,同时考虑多个预设条件和第一和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来确定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如图3所示,S301:识别最小蒸汽负荷量的目标区间和最小负荷量的目标区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S302:确定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一设备选取策略,即仅选取燃气蒸汽锅炉作为供能设备。
如图4所示,S401:识别最小蒸汽负荷量的目标区间和最小负荷量的目标区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S402:获取蒸汽项目在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约束下的第一预测运行曲线。
S403:根据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确定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S4031:当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第一子曲线与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低于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二设备选取策略为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S4032:当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第一子曲线与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低于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三设备选取策略为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S4033:当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第一子曲线与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S4034:当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第一子曲线与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如图5所示,S501:识别最小蒸汽负荷量的目标区间和最小负荷量的目标区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或者第四预设条件。
S502:获取蒸汽项目在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约束下的第二预测运行曲线。
S503:根据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确定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S5031:当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第三子曲线与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四设备选取策略为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S5032:当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第三子曲线与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五设备选取策略为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S5033:当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第三子曲线与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S5034:当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第三子曲线与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S103:根据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其中,装机参数包括供能设备的类型、数量和供能设备的装机。
也就是说,在获取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后,可以获取得到不同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下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的不同装机参数。其中,装机参数包括:供能设备的类型、数量和供能设备的装机。
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一设备选取策略时,根据第一设备选取策略确定功能设备的装机参数的过程,首先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仅为燃气蒸汽锅炉。进一步地,获取蒸汽项目的最大蒸汽负荷和余热蒸汽锅炉的装机,根据最大蒸汽负荷和余热蒸汽锅炉装机,获取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装机。
从燃气蒸汽锅炉的初始数量开始,根据蒸汽锅炉总装机和当前数量,获取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如果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超过预设单台装机,则对当前数量进行更新,如果当前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且重新获取到的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单台装机,则将重新获取到的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确定为单台第一类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将当前数量作为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
如果更新后的当前数量大于预设的数量,则将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设置为最大单台装机,根据燃气蒸汽锅炉总装机和最大单台装机,获取所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根据燃气蒸汽锅炉总装机、所述最大单台装机以及所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获取燃气蒸汽锅炉的剩余装机,根据剩余蒸汽装机,获取一台第二类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
当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一设备选取策略时,根据第一设备选取策略确定功能设备的装机参数的过程,如图6所示,以获取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以及其装机。
需要说明的是,当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仅采用燃气蒸汽锅炉时,有两种规格的燃气蒸汽锅炉可供选择,包括: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和第二类燃气蒸汽锅炉。进一步地,在试图获取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及其装机前,可以预先建立不同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计算装机与其所对应的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实际装机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如表1所示:
表1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公式获取运行燃气蒸汽锅炉总装机。其中,运行燃气蒸汽锅炉总装机计算公式如下:
燃气蒸汽锅炉总装机=最大蒸汽负荷-余热蒸汽锅炉装机。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运行锅炉的初始数量n=2,利用如下公式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计算装机=运行燃气蒸汽锅炉总装机/n,获取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计算装机。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表1,通过图6中的IF函数获取不同的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计算装机所对应的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
需要说明的是,当获取到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后,首先需要判断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是否不超过预设单台装机。其中,预设单台装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预设单台装机可以为20。如果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超过20,则可以重新给运行锅炉的初始台数n进行赋值n=n+1,重复前述计算过程,直至获取到的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不超过20为止。如果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不超过20,需要进一步判断预先设置的运行锅炉的初始台数n是否大于预设燃气蒸汽锅炉数量。其中,预设燃气蒸汽锅炉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预设燃气蒸汽锅炉数量可以为4。如果n小于或者等于4,则停止计算。由此可知,此时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只采用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进而可以获取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和装机;如果n大于4,则可知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采用两种规格的燃气蒸汽锅炉,包括: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和第二类燃气蒸汽锅炉。此时,可以首先获取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为其最大单台装机。其中,最大单台装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设置最大单台装机为40。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公式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数量n1=运行蒸汽燃气锅炉总装机/40获取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n1。至此,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和装机已确定。接下来,通过公式剩余蒸汽负荷量=运行蒸汽燃气锅炉总装机-40*n1获取剩余蒸汽负荷量,并从第二类燃气蒸汽锅炉数量n2=1开始,重新执行上述步骤,根据表1,通过IF函数获取第二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和装机。
举例来说,当运行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装机为20时,根据n=2,可知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计算装机为10,进而根据表1可知,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为10。由于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未超过20,且n小于4,则停止计算,并可知此时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只采用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由此,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且运行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装机为20时,则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仅为燃气蒸汽锅炉,且需要装机为10的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2台。
举例来说,当运行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装机为60时,根据n=2,可知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计算装机为30,进而根据表1可知,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为40。由于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超过20,则可以重新给n进行赋值n=n+1=3,重复前述计算过程。此时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计算装机则为20,根据表1可知,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则为20。至此,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未超过20,且n小于4,则停止计算,并可知此时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只采用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由此,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且运行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装机为60时,则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仅为燃气蒸汽锅炉,且需要装机为20的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3台。
举例来说,当运行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装机为180,n=2时,可知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计算装机为90,此时,获取到的单台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超过预设单台装机20,则重新给n进行赋值n=n+1,重复前述计算过程,直至赋值为n=n+1=9时单台燃气蒸汽锅炉装机未超过20。由于此时n大于4,则可知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采用两种规格的燃气蒸汽锅炉,包括: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和第二类燃气蒸汽锅炉。此时,可以首先获取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为40,进而通过公式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数量n1=蒸汽燃气锅炉总装机/40来获取n1,即n1=4。接下来,通过剩余蒸汽负荷量=蒸汽燃气锅炉总装机-40*n1来获取剩余蒸汽负荷量,即剩余蒸汽负荷量=20,并从第二类燃气蒸汽锅炉数量n2=1开始,重复上述步骤,根据表1,通过IF函数获取第二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和装机。当n2=1时,获取到的单台第二类燃气蒸汽锅炉的实际装机未超过预设单台装机20,且n2小于4。由此可知,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且运行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装机为180时,则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仅为两种规格的燃气蒸汽锅炉,且需要装机为40的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4台,需要装机为20的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1台。
可选地,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二设备选取策略时,根据第二设备选取策略确定供能设备的装机参数的过程,首先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内燃机。其中,燃气内燃机的数量为1台。
进一步地,为了获取燃气内燃机的装机,可以首先根据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确定燃气内燃机的初始装机。进而可以将燃气内燃机的初始装机与预先建立的内燃机设备选型表中每一档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初始装机且与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候选装机。
进一步地,在根据候选装机确定燃气内燃机的目标装机前,还需要获取并判断候选装机当量满负荷运行的第一时长t1,并将t与预设时长T进行比较。其中,预设时长T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当t1大于或者等于T时,则停止计算,并获取候选装机作为燃气内燃机的目标装机;当t1小于T时,则降档选取候选装机,直至降档选取的候选装机对应的t1大于或者等于T,则将降档选取的候选装机作为燃气内燃机的目标装机。
需要说明的是,当t1小于T并降档选取候选装机时,如果预先建立的内燃机设备选型表内所有装机均无法使t1大于或者等于T,则将内燃机此级设备删除。
举例来说,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二设备选取策略时,则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内燃机,且数量为1台。进一步地,首先根据公式内燃机初始装机=min(最小电负荷/0.6,最小蒸汽负荷/0.97/0.55/0.6),获取内燃机的初始装机。然后用内燃机初始装机与设备选型表内的分档一列数据进行对比,取等于初始装机或比初始装机(分档列)小的最近的一档作为候选装机。进一步地,可以获取并识别该档内燃机候选装机供能期的当量满负荷运行小时数。如果识别结果满足当量负荷小时数大于或者等于(T+(K-T)*0.6)则停止计算,并获取该档内燃机为目标装机;如果识别结果不满足当量负荷小时数大于或者等于(T+(K-T)*0.6),则从新在设备选型表里取比内燃机初始装机小一档的装机,重复前述当量满负荷小时数的计算,直至满足为止。可选地,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三设备选取策略时,根据第三设备选取策略确定供能设备的装机参数的过程,首先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内燃机。其中,燃气内燃机的数量为1台。
进一步地,为了获取燃气内燃机的装机,可以首先根据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确定燃气内燃机的初始装机。进而可以将燃气内燃机的初始装机与预先建立的内燃机设备选型表中每一档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初始装机且与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目标装机。
举例来说,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三设备选取策略时,则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内燃机,且数量为1台。进一步地,首先根据公式内燃机初始装机=min(最小电负荷/0.6,最小蒸汽负荷/0.97/0.55/0.6),获取内燃机的初始装机。然后用内燃机初始装机与设备选型表内的分档一列数据进行对比,取等于初始装机或比初始装机(分档列)小的最近的一档作为目标装机。
可选地,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四设备选取策略时,根据第四设备选取策略确定供能设备的装机参数的过程,首先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轮机。其中,燃气内燃机的数量为1台。
进一步地,为了获取燃气轮机的装机,可以首先根据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确定燃气轮机的第一初始装机,以及根据用户输入的最小电负荷量确定燃气轮机的第二初始装机。进而可以将燃气轮机的第一初始装机和第二初始装机与预先建立的燃气轮机设备选型表中每一档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燃气轮机的候选装机。
进一步地,在根据候选装机确定燃气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前,还需要获取候选装机当量满负荷运行的第二时长t2,并将t2与预设时长T进行比较。其中,预设时长T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当t2大于或者等于T时,则停止计算,并获取候选装机作为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当t2小于T时,则降档选取候选装机,直至降档选取的候选装机对应的t2大于或者等于T,则将降档选取的候选装机作为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
需要说明的是,当t2小于T并降档选取候选装机时,如果预先建立的内燃机设备选型表内所有装机均无法使t2大于或者等于T,则将内燃机此级设备删除。
举例来说,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四设备选取策略时,则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轮机,且数量为1台。进一步地,首先根据公式燃气轮机初始蒸汽装机=最小蒸汽负荷/0.7,获取燃气轮机初始蒸汽装机;根据公式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最小电负荷/0.7,获取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然后分别用燃气轮机初始蒸汽装机与设备选型表内的蒸汽装机,以及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与发电功率进行对比,各自取等于或者小于的最近的一档作为候选装机,进而将各自选取得到的候选装机进行比较,选取其中最小的值作为燃气轮机的候选装机。进一步地,可以获取并识别该档燃气轮机候选装机供能期的当量满负荷运行小时数。如果识别结果满足当量负荷小时数大于或者等于(T+(K-T)*0.6)则停止计算,并获取该档燃气轮机为目标装机;如果识别结果不满足当量负荷小时数大于或者等于(T+(K-T)*0.6),则从新在设备选型表里取比燃气轮机初始装机小一档的装机,重复前述当量满负荷小时数的计算,直至满足为止。
可选地,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五设备选取策略时,根据第五设备选取策略确定供能设备的装机参数的过程,首先则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轮机。其中,燃气内燃机的数量为1台。
进一步地,为了获取燃气轮机的装机,可以首先根据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确定燃气轮机的第一初始装机,以及根据用户输入的最小电负荷量确定燃气轮机的第二初始装机。进而可以将燃气轮机的第一初始装机与预先建立的燃气轮机设备选型表中每一档蒸汽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第一初始装机且与第一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第一候选装机;将燃气轮机的第二初始装机与预先建立的燃气轮机设备选型表中每一档发电功率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第二初始装机且与第二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第二候选装机。
进一步地,将第一候选装机与第二候选装机进行比较,选取其中最小的候选装机作为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
举例来说,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五设备选取策略时,则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轮机,且数量为1台。进一步地,首先根据公式燃气轮机初始蒸汽装机=最小蒸汽负荷/0.7,获取燃气轮机初始蒸汽装机;根据公式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最小电负荷/0.7,获取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然后分别用燃气轮机初始蒸汽装机与设备选型表内的蒸汽装机,以及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与发电功率进行对比,各自取等于或者小于的最近的一档作为候选装机,进而将各自选取得到的候选装机进行比较,选取其中最小的值作为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
可选地,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六设备选取策略时,根据第六设备选取策略确定供能设备的装机参数的过程,首先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轮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了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轮机后,还需要进一步地获取燃气轮机的数量和装机。具体地,可以先根据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确定燃气轮机的初始电总装机。进而从燃气轮机的初始数量开始n,根据公式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初始电总装机/当前数量获取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
进一步地,在根据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确定燃气轮机的数量与装机前,还需要将其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进行比较。其中,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当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处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内时,根据初始电装机确定单台燃气轮机的候选电装机,并将n作为燃气轮机的第一数量n1;当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未处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内,则重新赋值给当前数量n=n+1,并从新计算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直至获取到的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处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内,再重复上述步骤获取单台燃气轮机的候选电装机及其第一数量n1
进一步地,为了确定单台燃气轮机的目标电装机,还需要获取候选电装机当量满负荷运行的第三时长t3,并将t3与预设时长T进行比较。其中,预设时长T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当t3大于或者等于T时,则停止计算,并获取候选装机作为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并获取第一数量作为燃气轮机的数量;当t3小于T时,则降档选取候选装机,直至降档选取的候选装机对应的t3大于或者等于T,则将降档选取的候选装机作为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并按照第一数量与候选电装机降档的次数相减,得到的数量为燃气轮机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当t3小于T并降档选取候选装机时,如果预先建立的内燃机设备选型表内所有装机均无法使t3大于或者等于T,则将内燃机此级设备删除。
举例来说,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六设备选取策略时,则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轮机。进一步地,首先根据公式燃气轮机初始电总装机=min(最小电负荷/0.7,最小蒸汽负荷*0.86/0.7),获取燃气轮机的初始电总装机。然后根据公式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燃气轮机初始电总装机/初始数量,获取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其中,初始数量从2开始计算。
进一步地,识别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是否在预设电功率范围内。其中,预设电功率范围为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内燃机最小档发电功率~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内燃机最大档发电功率。如果识别结果处于预设电功率范围内,则取设备选型表中等于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的那一档机型作为单台燃气轮机候选装机,或者取小于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的下一档机型作为单台燃气轮机候选装机;如果识别结果不处于预设电功率范围内,则从新给初始数量赋值=2+1,重复前述当量满负荷小时数的计算,直至满足为止。进一步地,可以获取并识别该档燃气轮机候选装机供能期的当量满负荷运行小时数。如果识别结果满足当量负荷小时数大于或者等于(T+(K-T)*0.6)则停止计算,并获取该档燃气轮机为目标装机;如果识别结果不满足当量负荷小时数大于或者等于(T+(K-T)*0.6),则重新在设备选型表里取比燃气轮机初始装机小一档的装机,重复前述当量满负荷小时数的计算,直至满足为止。
可选地,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七设备选取策略时,根据第七设备选取策略确定供能设备的装机参数的过程,首先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轮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了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轮机后,还需要进一步地获取燃气轮机的数量和装机。具体地,可以先根据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确定燃气轮机的初始电总装机。进而从燃气轮机的初始数量开始n,根据公式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初始电总装机/当前数量,获取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
进一步地,在根据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确定燃气轮机的数量与装机前,还需要将其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进行比较。其中,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当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处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内时,根据初始电装机确定单台燃气轮机的目标电装机,并将n作为燃气轮机的数量;当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未处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内,则重新赋值给当前数量n=n+1,并重新计算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直至获取到的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处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内,再根据初始电装机确定单台燃气轮机的目标电装机,并将n作为燃气轮机的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配置余热蒸汽锅炉的数量和装机时,可以首先获取蒸汽项目中的发电机的数量作为余热蒸汽锅炉的数量。进一步地,在预设的余热蒸汽锅炉设备选型表中,选取小于或者等于发电机的烟气余热利用功率的装机作为余热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
举例来说,当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七设备选取策略时,则确定供能设备的类型为燃气轮机。进一步地,首先根据公式燃气轮机初始电总装机=min(最小电负荷/0.7,最小蒸汽负荷*0.86/0.7),获取燃气轮机的初始电总装机。然后根据公式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燃气轮机初始电总装机/初始数量,获取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其中,初始数量从2开始计算。
进一步地,识别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是否在预设电功率范围内。其中,预设电功率范围为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内燃机最小档发电功率~标准设备模型中燃气内燃机最大档发电功率。如果识别结果处于预设电功率范围内,则取设备选型表中等于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的那一档机型作为单台燃气轮机目标装机,或者取小于单台燃气轮机初始电装机的下一档机型作为单台燃气轮机目标装机;如果识别结果不处于预设电功率范围内,则重新给初始数量赋值=2+1,重复前述当量满负荷小时数的计算,直至满足为止。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可以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来确定目标设备的选取策略,进而可以实现对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自动化算法获取到目标设备的选取策略,对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进行选取,无需通过业务人员线下使用传统计算及经验等方式确定,使得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的准确性更高、耗时更短以及泛能网络平台可适用性以及可推广性更高。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装置。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装置100,包括:获取模块11、策略确定模块12、装机参数确定模块13。
其中,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策略确定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蒸汽项目的目标设备选取策略;装机参数确定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其中,所述装机参数包括所述供能设备的类型、数量和所述供能设备的装机。
进一步地,策略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将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分别与各自预设多个区间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以及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进一步地,策略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一设备选取策略;
如果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获取所述蒸汽项目在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约束下的第一预测运行曲线,其中,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包括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时长与运行成本之间的第一子曲线,以及燃气锅炉的运行时长和运行成本之间的第二子曲线,根据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如果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或者第四预设条件,则获取所述蒸汽项目在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约束下的第二预测运行曲线,其中,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包括燃气轮机的运行时长与运行成本之间的第三子曲线,以及燃气锅炉的运行时长和运行成本之间的第二子曲线,根据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进一步地,策略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二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三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进一步地,装机参数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
配置所述燃气内燃机为供能设备,其中,所述燃气内燃机的数量为1台;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燃气内燃机的初始装机;
将所述初始装机与预设的内燃机设备选型表中每档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初始装机且与所述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候选装机;
获取所述燃气内燃机以所述候选装机当量满负荷运行的第一时长,如果所述第一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则降档选取所述候选装机,直至降档选取的所述候选装机对应的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时长,将所述降档选取的所述候选装机作为所述燃气内燃机的目标装机;
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三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内燃机为供能设备,其中,所述燃气内燃机的数量为1台;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内燃机的初始装机;
将所述初始装机与预设的设备选型表中每档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初始装机且与所述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所述燃气内燃机的目标装机。
进一步地,策略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四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五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进一步地,装机参数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
配置所述燃气轮机为供能设备,其中,所述燃气轮机的数量为1台;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一初始装机,以及根据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二初始装机;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装机和所述第二初始装机,在预设的燃气轮机设备选型表中查询,获取所述燃气轮机的候选装机;
获取所述燃气轮机以所述候选装机当量满负荷运行的第二时长,如果所述第二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则降档选取所述候选装机,直至降档选取的所述候选装机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时长,将所述降低选取的所述候选装机作为所述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
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五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轮机为供能设备,其中,所述燃气轮机的数量为1台;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一初始装机,以及根据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二初始装机;
将所述第一初始装机与预设的轮机设备选型表中每档蒸汽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所述第一初始装机且与所述第一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第一候选装机;
将所述第二初始装机与预设的轮机设备选型表中每档发电功率进行对比,选取等于或者小于所述第二初始装机且与所述第二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第二候选装机;
将所述第一候选装机和所述第二候选装机比较选取最小的候选装机作为所述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
进一步地,策略确定模块12,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六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七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进一步地,装机参数确定模块13,具体用于:
配置所述燃气轮机为供能设备;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总装机;
从所述燃机轮机的初始数量开始,根据所述初始电总装机和当前数量,获取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
如果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未处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内,则增加所述当前数量,并重新计算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处于所述发电功率范围内,再根据所述初始电装机确定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候选电装机,并将所述当前数量作为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一数量;
获取燃气轮机以所述候选电装机当量满负荷运行的第三时长,如果所述第三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则对所述候选电装机进行降档,直至降档后的所述候选电装机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长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时长,确定为所述燃气轮机的目标电装机;
按照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候选电装机降档的次数做减,得到所述燃气轮机的数量;
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七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轮机为供能设备;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总装机;
从所述燃机轮机的初始数量开始,根据所述初始电总装机和当前数量,获取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
如果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未处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内,则增加所述当前数量,并重新计算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处于所述发电功率范围内,再根据所述初始电装机确定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目标电装机,并将所述当前数量作为所述燃气轮机的数量。
进一步地,装机参数确定模块13,还用于:
配置余热蒸汽锅炉的数量与所述蒸汽项目中发电机的数量相等;
从预设的余热蒸汽锅炉设备选型表中,选取小于或者等于所选发电机的烟气余热利用功率的装机作为所述余热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
进一步地,装机参数确定模块13,还用于:
仅选取燃气蒸汽锅炉作为供能设备;
获取所述蒸汽项目的最大蒸汽负荷和余热蒸汽锅炉的装机;
根据所述最大蒸汽负荷和余热蒸汽锅炉装机,获取所述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装机;
从所述燃气蒸汽锅炉的初始数量开始,根据所述蒸汽锅炉总装机和当前数量,获取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如果所述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超过预设单台装机,则对所述当前数量进行更新,如果所述当前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且重新获取到的所述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单台装机,则将重新获取到的所述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确定为所述单台第一类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将所述当前数量作为所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
如果更新后的所述当前数量大于所述预设的数量,则将所述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设置为最大单台装机,根据所述燃气蒸汽锅炉总装机和所述最大单台装机,获取所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
根据燃气蒸汽锅炉总装机、所述最大单台装机以及所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获取所述燃气蒸汽锅炉的剩余装机,根据所述剩余蒸汽装机,获取一台第二类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实施例的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装置,可以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来确定目标设备的选取策略,进而可以实现对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的选取,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自动化算法获取到目标设备的选取策略,对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进行选取,无需通过业务人员线下使用传统计算及经验等方式确定,使得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的准确性更高、耗时更短以及泛能网络平台可适用性以及可推广性更高。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300,如图6所示,包括存储器31、处理器32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前述的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蒸汽项目的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其中,所述装机参数包括所述供能设备的类型、数量和所述供能设备的装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蒸汽项目的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包括:
将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分别与各自预设多个区间进行比较,确定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以及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包括:
如果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一设备选取策略;
如果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获取所述蒸汽项目在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约束下的第一预测运行曲线,其中,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包括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时长与运行成本之间的第一子曲线,以及燃气锅炉的运行时长和运行成本之间的第二子曲线,根据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如果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或者第四预设条件,则获取所述蒸汽项目在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约束下的第二预测运行曲线,其中,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包括燃气轮机的运行时长与运行成本之间的第三子曲线,以及燃气锅炉的运行时长和运行成本之间的第二子曲线,根据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包括:
当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二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三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一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一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一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内燃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二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内燃机为供能设备,其中,所述燃气内燃机的数量为1台;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燃气内燃机的初始装机;
将所述初始装机与预设的内燃机设备选型表中每档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初始装机且与所述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候选装机;
获取所述燃气内燃机以所述候选装机当量满负荷运行的第一时长,如果所述第一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则降档选取所述候选装机,直至降档选取的所述候选装机对应的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时长,将所述降档选取的所述候选装机作为所述燃气内燃机的目标装机;
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三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内燃机为供能设备,其中,所述燃气内燃机的数量为1台;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内燃机的初始装机;
将所述初始装机与预设的设备选型表中每档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所述初始装机且与所述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所述燃气内燃机的目标装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所述第三预设条件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包括: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四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五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四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轮机为供能设备,其中,所述燃气轮机的数量为1台;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一初始装机,以及根据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二初始装机;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装机和所述第二初始装机,在预设的燃气轮机设备选型表中查询,获取所述燃气轮机的候选装机;
获取所述燃气轮机以所述候选装机当量满负荷运行的第二时长,如果所述第二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则降档选取所述候选装机,直至降档选取的所述候选装机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时长,将所述降低选取的所述候选装机作为所述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
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五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轮机为供能设备,其中,所述燃气轮机的数量为1台;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一初始装机,以及根据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二初始装机;
将所述第一初始装机与预设的轮机设备选型表中每档蒸汽装机进行比较,选取等于或者小于所述第一初始装机且与所述第一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第一候选装机;
将所述第二初始装机与预设的轮机设备选型表中每档发电功率进行对比,选取等于或者小于所述第二初始装机且与所述第二初始装机的差值最小的装机作为第二候选装机;
将所述第一候选装机和所述第二候选装机比较选取最小的候选装机作为所述燃气轮机的目标装机。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和所述最小负荷量所属的目标区间满足所述第四预设条件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包括: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六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七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无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当所述第二预测运行曲线所满足的第二判断条件为所述第三子曲线与所述第二子曲线有交点,且在最大运行小时数处所述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低于所述燃气轮机的运行成本,确定第一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六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轮机为供能设备;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总装机;
从所述燃机轮机的初始数量开始,根据所述初始电总装机和当前数量,获取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
如果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未处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内,则增加所述当前数量,并重新计算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处于所述发电功率范围内,再根据所述初始电装机确定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候选电装机,并将所述当前数量作为所述燃气轮机的第一数量;
获取燃气轮机以所述候选电装机当量满负荷运行的第三时长,如果所述第三时长小于预设的时长,则对所述候选电装机进行降档,直至降档后的所述候选电装机对应的所述第三时长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的时长,确定为所述燃气轮机的目标电装机;
按照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候选电装机降档的次数做减,得到所述燃气轮机的数量;
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第七设备选取策略时,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配置所述燃气轮机为供能设备;
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确定所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总装机;
从所述燃机轮机的初始数量开始,根据所述初始电总装机和当前数量,获取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
如果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未处于预设的发动功率范围内,则增加所述当前数量,并重新计算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直至获取到的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初始电装机处于所述发电功率范围内,再根据所述初始电装机确定所述单台燃气轮机的目标电装机,并将所述当前数量作为所述燃气轮机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7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余热蒸汽锅炉的数量与所述蒸汽项目中发电机的数量相等;
从预设的余热蒸汽锅炉设备选型表中,选取小于或者等于所选发电机的烟气余热利用功率的装机作为所述余热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5或7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为所述第一设备选取策略时,则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包括:
仅选取燃气蒸汽锅炉作为供能设备;
获取所述蒸汽项目的最大蒸汽负荷和余热蒸汽锅炉的装机;
根据所述最大蒸汽负荷和余热蒸汽锅炉装机,获取所述燃气蒸汽锅炉的总装机;
从所述燃气蒸汽锅炉的初始数量开始,根据所述蒸汽锅炉总装机和当前数量,获取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如果所述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超过预设单台装机,则对所述当前数量进行更新,如果所述当前数量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数量,且重新获取到的所述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单台装机,则将重新获取到的所述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装机确定为所述单台第一类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将所述当前数量作为所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
如果更新后的所述当前数量大于所述预设的数量,则将所述单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设置为最大单台装机,根据所述燃气蒸汽锅炉总装机和所述最大单台装机,获取所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
根据燃气蒸汽锅炉总装机、所述最大单台装机以及所述第一类燃气蒸汽锅炉的数量,获取所述燃气蒸汽锅炉的剩余装机,根据所述剩余蒸汽装机,获取一台第二类蒸汽锅炉的目标装机。
12.一种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最小电负荷量;
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小蒸汽负荷量和所述最小电负荷量,确定蒸汽项目的目标设备选取策略;
装机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设备选取策略,确定所述蒸汽项目中供能设备装机参数;其中,所述装机参数包括所述供能设备的类型、数量和所述供能设备的装机。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
CN201910300598.9A 2019-04-15 2019-04-15 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008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0598.9A CN110008623B (zh) 2019-04-15 2019-04-15 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0598.9A CN110008623B (zh) 2019-04-15 2019-04-15 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8623A true CN110008623A (zh) 2019-07-12
CN110008623B CN110008623B (zh) 2023-06-27

Family

ID=67171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0598.9A Active CN110008623B (zh) 2019-04-15 2019-04-15 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862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0482A (zh) * 2019-07-23 2019-10-29 廊坊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供能设备的选型方法及系统
CN110400071A (zh) * 2019-07-23 2019-11-01 廊坊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供能的辅助设备的选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2105A (zh) * 2010-02-01 2010-07-21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许用最大滚动体负荷设置变桨轴承静载荷承载曲线的方法
CN101832330A (zh) * 2010-02-01 2010-09-15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由最大滚动体负荷设置偏航轴承动载荷承载曲线的方法
CN101956675A (zh) * 2010-10-28 2011-01-26 马可超 喷气式风力发电机
CN102073272A (zh) * 2011-02-24 2011-05-25 北京恩耐特分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整体规划优化的系统及其优化方法
WO2013060082A1 (zh) * 2011-10-23 2013-05-02 西安交通大学 燃气联合循环与太阳能发电联合制热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03400042A (zh) * 2013-08-07 2013-11-20 东南大学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优化配置方法
CN104950254A (zh) * 2015-05-18 2015-09-30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一次调频试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60159A (zh) * 2015-08-13 2015-12-16 新奥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源技术量化筛选方法
CN105909568A (zh) * 2016-05-16 2016-08-31 长沙湘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热压机组高中压工业供汽系统和调节方法
CN106295145A (zh) * 2016-08-02 2017-01-04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930792A (zh) * 2017-03-16 2017-07-07 林文华 蒸汽压缩机在火电机组汽轮机乏汽提质供热的应用系统中的调节方法
CN109117595A (zh) * 2018-09-25 2019-01-01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2105A (zh) * 2010-02-01 2010-07-21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许用最大滚动体负荷设置变桨轴承静载荷承载曲线的方法
CN101832330A (zh) * 2010-02-01 2010-09-15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由最大滚动体负荷设置偏航轴承动载荷承载曲线的方法
CN101956675A (zh) * 2010-10-28 2011-01-26 马可超 喷气式风力发电机
CN102073272A (zh) * 2011-02-24 2011-05-25 北京恩耐特分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整体规划优化的系统及其优化方法
WO2013060082A1 (zh) * 2011-10-23 2013-05-02 西安交通大学 燃气联合循环与太阳能发电联合制热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03400042A (zh) * 2013-08-07 2013-11-20 东南大学 一种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优化配置方法
CN104950254A (zh) * 2015-05-18 2015-09-30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一次调频试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60159A (zh) * 2015-08-13 2015-12-16 新奥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多能源技术量化筛选方法
CN105909568A (zh) * 2016-05-16 2016-08-31 长沙湘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热压机组高中压工业供汽系统和调节方法
CN106295145A (zh) * 2016-08-02 2017-01-04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930792A (zh) * 2017-03-16 2017-07-07 林文华 蒸汽压缩机在火电机组汽轮机乏汽提质供热的应用系统中的调节方法
CN109117595A (zh) * 2018-09-25 2019-01-01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筝: "综合需求响应研究综述及展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
马亚: "酒店分布式能源应用案例分析", 《能源与节能 》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0482A (zh) * 2019-07-23 2019-10-29 廊坊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供能设备的选型方法及系统
CN110400071A (zh) * 2019-07-23 2019-11-01 廊坊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共建供能的辅助设备的选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8623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8623A (zh) 蒸汽项目的供能设备选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0114968A (ja) 定検計画策定装置、方法、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EP132600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ssing performance of combined cycle power-plants
JP4946691B2 (ja) 電熱併給システムの設備計画支援装置、支援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10106501A1 (en) Automated design of an it infrastructure
JP3692294B2 (ja) ガスタービン高温部品の廃却損最小化方法及びシステム及びガスタービン保守最適化支援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H0816618B2 (ja) 発電プラント性能管理装置
JP2017182324A (ja) 発電計画の自動生成プログラム、発電計画の自動生成方法および発電計画生成装置
US7917339B2 (en) Heat trace system design
JP5384132B2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JP5342108B2 (ja) 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用運転計画装置および運転計画方法
US20120109588A1 (en) Manufacture of heat trace cable, design, install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method thereof
JP6957138B2 (ja) 発電計画策定装置、発電計画策定方法、および発電計画策定プログラム
JP5047014B2 (ja) 発電機需給計画装置及び発電機需給計画方法
CN110006197A (zh) 制冷机组的选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5122071B2 (ja) 電力供給計画作成システム及び電力供給計画の作成方法
JP4657987B2 (ja) 分散型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73945A (ja) 契約電力最適化装置
CN116644334B (zh) 在役核电机组和核电汽轮机的可靠性监控与增长方法
JP2007024397A (ja) 熱供給システムの経済性評価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06096A (zh) 制热机组的选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JP5711623B2 (ja) 変圧器管理装置、その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16628550B (zh) 在役核电机组和核电汽轮机的可靠性高精度预测方法
US11886157B2 (en) Operational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eam and power utility systems
JP6747606B1 (ja) エネルギー収支の可視化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