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6568A - 留置导管 - Google Patents
留置导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96568A CN109996568A CN201880004603.5A CN201880004603A CN109996568A CN 109996568 A CN109996568 A CN 109996568A CN 201880004603 A CN201880004603 A CN 201880004603A CN 109996568 A CN109996568 A CN 1099965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it
- poly
- polyurethane resin
- repulsive force
- dihydric alcoh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017—Catheters; Hollow pro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ng-term hygiene care, e.g. urethral or indwelling catheters to prevent infec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9/00—Materials for catheters, medical tubing, cannulae, or endoscopes or for coating catheters
- A61L29/0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29/06—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9/00—Materials for catheters, medical tubing, cannulae, or endoscopes or for coating catheters
- A61L29/14—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入血管等脉管时硬、留置于脉管后软化且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的留置导管。该留置导管的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为0.10N以上,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为0.01~0.25N,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与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之比为3.5以上,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在留置5分钟后为0.027N以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留置导管。
背景技术
用于输液、输血等的留置针是可留置于血管的由塑料等形成的导管,以将其留置于血管内的状态连接从输液袋等收纳有输液或药液的容器延伸出的管而使用。在该留置针中插入具有由金属等形成的尖端的内针而一体地构成。该类型的留置针在将导管与内针一起穿刺到血管内后,从留置针中拔去内针后与上述方式同样地使用。
然而,为了实现留置针的主要目的、即注入输液·药液,重要的是确保所留置的导管的流路,因此对导管要求优异的耐扭结性。此外,穿刺时的操作性以及穿刺时和留置后的血管壁的相互作用受到导管的机械物性的影响,因此希望在穿刺时具有足够的硬挺度并在留置后软化。
以往,作为留置导管的材质,主要使用聚四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等氟树脂。氟树脂制导管由于穿刺时较硬且硬挺度强,因此操作性优异,容易进行血管确保。然而,这些氟树脂制导管在脉管留置后并不足够柔软,存在损伤血管壁的可能性。而且,耐扭结性不充分,有可能妨碍输液流路的确保。
鉴于这样的情况,最近已经开始使用由硬链段和软链段构成且软链段由聚醚构成的聚氨酯树脂作为留置针的导管材料。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由含有分子量不同的聚二元醇的多种聚氨酯树脂的聚氨酯树脂混合物构成的留置导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5707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插入血管时硬、留置于脉管后软化的留置导管。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留置导管虽然在留置于脉管后软化,但没有达到导管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而要恢复成导管原来的直线形状。被指出:由于其要恢复成原来形状的力而使导管的前端继续按压血管壁,因而有可能对血管的内壁组织造成损伤。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插入血管等脉管时较硬、留置于脉管后软化且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的留置导管。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提供了一种留置导管,其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为0.10N以上,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为0.01~0.25N,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与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之比为3.5以上,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在留置5分钟后为0.027N以下。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提供了一种留置导管,其含有聚氨酯树脂,上述聚氨酯树脂以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脂肪族二醇和芳香族聚二元醇或脂肪族聚二元醇为主成分,上述二异氰酸酯与上述聚二元醇的重量比为0.99~1.36,硬链段平均链长为1.00~3.01。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实施例中测定的推送力(pushability)和扭结距离下的试验样品的配置的示意图和试验中得到的图例。
图2示出实施例中测定的适应于脉管走向时的最大长度的测量方法。
图3是用于评价实施例中的留置形状的X射线透视图像。实施例或比较例的2张X射线透视图像相同,下层的X射线透视图像画线用以示出导管与血管后壁的角度。
图4是实施例中的用于病理学观察的血管平滑肌组织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不仅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表示范围的“X~Y”表示“X以上Y以下”。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操作和物性等的测定在室温(25±1℃)/相对湿度40~50%RH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第1方式》
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一种留置导管,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为0.10N以上,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为0.01~0.25N,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与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之比为3.5以上,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在留置5分钟后为0.027N以下。通过具有这样的构成,从而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留置导管能够在插入血管等脉管插时硬,脉管留置后软化,且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其结果,能够使导管容易地进入血管内。另外,脉管留置后的导管变得柔软,具有耐扭结性,因此能够减少血管的损伤(物理刺激),能够确保药剂等的给药途径。进而,脉管留置后的导管由于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即,导管的前端与血管平行),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血管的损伤(物理刺激),此外,能够抑制给药药剂以高浓度碰触血管壁,因此也能够减少化学刺激。
本说明书中,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是指使用管长20mm的导管以支点间距离15mm、推入距离(押し込み距離)1.5mm和推入速度20mm/min的条件进行3点弯曲试验而得到的排斥力的值。
具体而言,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是指以25℃的干燥状态在空气中将导管推入1.5mm时的排斥力的值。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是指在37℃的温水中浸渍3分钟后将导管在温水中推入1.5mm时的排斥力的值。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留置5分钟后的最大值是指在37℃的温水中浸渍3分钟后将导管在温水中推入1.5mm在不改变1.5mm的推入距离的情况下维持5分钟时的排斥力的值。在导管排斥力的测定中使用Autograph(EZ-L,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
在第1方式的留置导管中,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为0.10N以上。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小于0.10N时,插入血管等脉管时硬度不足,穿刺变得困难,因而不优选。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0.80N以下,优选为0.70N以下。
在第1方式的留置导管中,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为0.01~0.25N。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小于0.01N时,有可能在导管留置中因皮下组织所施加的压力而使导管管身压陷,因而不优选。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超过0.25N时,血管内留置后的软化并不充分,有可能使血管损伤,因而不优选。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优选为0.20以下,更优选为0.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5以下,特别优选为0.03以下。
在第1方式的留置导管中,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与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之比为3.5以上。如果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与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之比小于3.5,则穿刺时没有硬挺度,难以推入导管,或者有可能在留置中排斥力大而产生导管损伤血管壁的不良情况,因而不优选。从脉管留置后的软化的观点考虑,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与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之比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另外,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与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之比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100以下,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下。
在第1方式的留置导管中,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在留置5分钟后为0.027N以下。如果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在留置5分钟后超过0.027N,则导管不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因此有可能对血管施加物理刺激,或者损伤血管,因而不优选。从导管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的观点考虑,37℃的温水浸渍时的留置5分钟后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优选为0.025N以下,更优选为0.018N以下。37℃的温水浸渍时的留置5分钟后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
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可以通过用于留置导管的材料、导管的壁厚等而进行控制。
作为留置导管的材料,优选使用具有硬链段和软链段交替连接的结构的聚氨酯树脂。通过使用聚氨酯树脂,能够控制留置导管的硬度和柔软度。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留置导管公开了通过共混多种含有分子量不同的聚二元醇的聚氨酯树脂,从而使其兼具插入血管等脉管时的硬度和脉管留置后的柔软度,进而改善耐扭结性。但是,本发明人等发现仅通过共混多种含有分子量不同的聚二元醇的聚氨酯树脂,并不足以使留置后的导管以沿着脉管走向的方式变形。因此,本发明人等着眼于tanδ(粘质系数(粘質係数)),考虑通过控制硬链段平均链长的长度来控制tanδ的伴随着温度的变化,使留置导管在脉管留置后适应(变形成)脉管走向。
tanδ表示由弹性能到热能的转换效率,tanδ越大,越能够使积蓄的弹性能转换为热能。在脉管留置导管中,有时导管在留置中接触血管壁。此时,弹性能储存于导管,在所储存的弹性能的用作下继续压迫血管壁。如果弹性能转换为热能,则压迫血管壁的力消失,导管会变成沿着血管壁。这是由蠕变特性这样的性质而产生的。
为了提高蠕变特性,重要的是增大tanδ。得到如下见解:如上所述,通过控制硬链段平均链长的长度,从而在体温附近调整成tanδ较大时,该留置导管在脉管留置后在体温附近下保持沿着脉管的形状而适应脉管走向。即便使某材料变形,也因将所给予的弹性能转换为热而使恢复成原本形状的力变小,该材料将会维持其变形形状。进一步变形为另一形状时,与之前同样地转换为热并成为该形状而稳定。发现通过将这样的性状应用于插入、留置于脉管等体内的医疗器具而产生不对活体组织施加负荷这样迄今为止没有的作用。
应予说明,上述机理为推断,本发明不受上述推断限定。
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从能够进一步体现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考虑,是一种含有聚氨酯树脂的留置导管,优选上述聚氨酯树脂以二异氰酸酯、二醇系扩链剂和聚二元醇为主成分、上述二异氰酸酯与上述聚二元醇的重量比为0.99~1.36且硬链段平均链长为1.00~3.01的留置导管。应予说明,本发明的留置导管中含有的聚氨酯树脂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可以为单独1种,也可以共混2种以上。
以下,对聚氨酯树脂的主成分进行说明。
二异氰酸酯是构成硬链段的材料。作为二异氰酸酯,例如可以使用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例如,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例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环式二异氰酸酯(例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等。从成型性、机械物性的观点考虑,二异氰酸酯优选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更优选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二异氰酸酯的含量可以相对于下述聚二元醇的含量适当地调整成重量比为0.99~1.36。
作为二醇系扩链剂,只要为低分子量二醇,就没有特别限制。从成型性、机械物性的观点考虑,二醇系扩链剂优选为脂肪族二醇。作为脂肪族二醇,例如可举出1,4-丁二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1,6-己二醇等。其中,从能够进一步体现上述效果的观点考虑,脂肪族二醇更优选为1,4-丁二醇。
二醇系扩链剂的含量相对于二异氰酸酯、二醇系扩链剂和聚二元醇的总量(100重量%)例如为1~15重量%。
聚二元醇是构成软链段的材料。作为聚二元醇,没有特别限制。从能够进一步得到安全性、耐水性的观点考虑,聚二元醇优选为芳香族聚二元醇或脂肪族聚二元醇。作为芳香族聚二元醇,可举出邻苯二甲酸二甲基二醇酯(Dimethyl glycol phthalate)等。作为脂肪族聚二元醇,可举出聚己内酯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聚己二酸二醇、聚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等。其中,从能够进一步体现上述效果的观点考虑,脂肪族聚二元醇优选为聚己内酯二醇或聚四亚甲基二醇。聚氨酯树脂中含有的聚二元醇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
为了得到所希望的硬链段平均链长,聚二元醇的分子量可以适当地选择。对于聚二元醇的分子量,由于分子量过大时,反应不均匀进行,机械物性恶化,分子量过小时,成型性恶化,因此优选为200~2000,更优选为200~1000,进一步优选为250~550。
为了得到所希望的二异氰酸酯与聚二元醇的重量比,聚二元醇的含量可以适当地调整。聚二元醇的含量相对于二异氰酸酯、二醇系扩链剂和聚二元醇的总量(100重量%)例如为30~55重量%,优选为37~47重量%。
综上,在第1方式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留置导管中含有的聚氨酯树脂,上述二异氰酸酯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上述二醇系扩链剂为脂肪族二醇,上述聚二元醇为芳香族聚二元醇或脂肪族聚二元醇。另外,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上述脂肪族二醇为1,4-丁二醇,上述脂肪族聚二元醇为聚己内酯二醇或聚四亚甲基二醇。
对于留置导管中含有的材料的组成,例如可以通过使导管溶解于溶剂(DMSO-d6溶液),并进行1H-NMR测定、13C-NMR测定来确定二异氰酸酯、二醇系扩链剂和聚二元醇的种类以及分子量。
在第1方式的聚氨酯树脂中,二异氰酸酯与聚二元醇的重量比优选为0.99~1.36。如果二异氰酸酯与聚二元醇的重量比为0.99以上,则能够对留置导管赋予插入血管等脉管时所需的硬度。另外,如果二异氰酸酯与聚二元醇的重量比为1.36以下,则能够使脉管留置后的导管变得柔软。
在第1方式的留置导管中,聚氨酯树脂可以共混有2种以上的聚氨酯树脂。共混2种以上的聚氨酯树脂时,将由所共混的聚氨酯树脂的配合重量比算出的平均值作为“二异氰酸酯与聚二元醇的重量比”。例如,将二异氰酸酯与聚二元醇的重量比为0.99和1.28的2种聚氨酯树脂以75:25的配合重量比混合时,聚氨酯树脂的二异氰酸酯与聚二元醇的重量比根据{(0.99×75)+(1.28×25)}/100的公式进行计算,为1.06。
在第1方式的聚氨酯树脂中,硬链段平均链长优选为1.00~3.01。通过硬链段平均链长在这样的范围,能够使脉管留置后的导管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
硬链段平均链长是根据聚氨酯树脂中含有的聚二元醇、二异氰酸酯和二醇系扩链剂的分子量和组成比、假设为[OH]/[NCO]的摩尔比=1、利用下述式(3)而算出的值。具体而言,使用聚己内酯二醇(PCL)作为聚二元醇、使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作为二异氰酸酯并使用1,4-丁二醇(BD)作为二醇系扩链剂时,如果MDI和BD的重复单元为n个,则硬链段和软链段如下表示。
[OH]/[NCO]的摩尔比=1时,为[OH]=[NCO],因此如果将PCL、MDI和BD的分子量分别设为MPCL、MMDI和MBD,将软链段(PCL)的重量分率设为X,则表示成下述式(1)。
针对n求解上述式时,表示成下述式(2)。
如上所述,硬链段为(MDI-BD)n-MDI,因此硬链段平均链长为n+1,根据以下的式(3)进行计算。
根据式(3)可知硬链段平均链长的最小值为1.00。另外,硬链段平均链长可以根据聚酯树脂中含有的聚二元醇、二异氰酸酯和二醇系扩链剂的分子量以及组成比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硬链段平均链长优选为3.01以下。通过硬链段平均链长为3.01以下而使各硬链段以更细的链段的形式存在。因此,能够脉管留置后的导管变得柔软,同时适应脉管走向。硬链段平均链长更优选为2.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0以下。
在第1方式的留置导管中,聚氨酯树脂可以共混2种以上的聚氨酯树脂。共混2种以上的聚氨酯树脂时,将由所共混的聚氨酯树脂的配合重量比算出的平均值作为“硬链段平均链长”。例如,将硬链段平均链长为1.59和1.28的2种聚氨酯树脂以75:25的配合重量比混合时,聚氨酯树脂的硬链段平均链长根据{(1.59×75)+(1.28×25)}/100的公式进行计算,为1.51。
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一步法、预聚物法等进行制造。
《第2方式》
本发明的第2方式是一种含有聚氨酯树脂的留置导管,上述聚氨酯树脂以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脂肪族二醇和芳香族聚二元醇或脂肪族聚二元醇为主成分,上述二异氰酸酯与上述聚二元醇的重量比为0.99~1.36,硬链段平均链长为1.00~3.01。通过具有这样的构成,从而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留置导管在插入血管等脉管时较硬,脉管留置后软化且能够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其结果,能够使导管容易地进到血管内。另外,脉管留置后的导管由于变得柔软,具有耐扭结性,因此能够减少血管的损伤(物理刺激),能够确保药剂等的给药途径。进而,由于脉管留置后的导管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即,导管的前端与血管平行),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血管的损伤(物理刺激),此外,能够抑制给药药剂以高浓度碰触血管壁,因此还能够减少化学刺激。
本方式中的“聚氨酯树脂”、“二异氰酸酯与聚二元醇的重量比”和“硬链段平均链长”的说明与上述第1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留置导管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留置导管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挤出成型进行制作在留置导管中使用的材料(聚氨酯树脂等)。
《留置导管的用途》
本发明的留置导管在插入血管等脉管时较硬,脉管留置后软化且能够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因此,可以出于向体内注入输液·药液、输血、採血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等目的而留置在血管内使用。
实施例
利用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操作在室温(25℃)下进行。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和“份”分别表示“重量%”和“重量份”。
[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的测定]
(试验方法)
对于20mm长度的导管,在支点间距离15mm、推入距离1.5mm、推入速度20mm/min的条件下,使用Autograph(EZ-L,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进行3点弯曲试验。
(试验条件)
3点弯曲试验在25℃的干燥状态和37℃的温水浸渍状态这2种条件下进行。
在25℃的干燥状态的试验中,对在空气中将导管推入1.5mm时的排斥力进行测定。
37℃的温水浸渍状态的试验中,从温水浸渍3分钟后开始试验,对在温水中将导管推入1.5mm时的排斥力和推入1.5mm后在推入距离不变的情况下保持5分钟后的排斥力进行测定。
[硬链段平均链长的计算]
硬链段平均链长是根据聚氨酯树脂中含有的聚二元醇、二异氰酸酯和二醇系扩链剂的分子量和组成比、假设为[OH]/[NCO]的摩尔比=1、利用下述式(3)而算出的值。具体而言,使用聚己内酯二醇(PCL)作为聚二元醇、使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作为二异氰酸酯并使用1,4-丁二醇(BD)作为二醇系扩链剂时,如果MDI和BD的重复单元为n个,则硬链段和软链段如下表示。
[OH]/[NCO]的摩尔比=1时,为[OH]=[NCO],因此如果将PCL、MDI和BD的分子量分别设为MPCL、MMDI和MBD,将软链段(PCL)的重量分率设为X,则表示成下述式(1)。
针对n求解上述式时,表示成下述式(2)。
如上所述,硬链段为(MDI-BD)n-MDI,因此硬链段平均链长为n+1,通过以下的式(3)进行算。
应予说明,在实施例中,共混2种聚氨酯树脂时,如上所述,将根据2种聚氨酯树脂的配合重量比而算出的平均值作为硬链段平均链长。
[聚氨酯树脂的制作]
将作为聚二元醇的聚己内酯二醇(PCL)或聚四亚甲基二醇(PTMG)、作为二异氰酸酯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作为二醇系扩链剂的1,4-丁二醇(BD)按照下述表1的比例进行配合,通过一步法来制作聚氨酯树脂A~J。
[实施例1]
使用聚氨酯树脂A,以内径0.64mm和外径0.86mm进行挤出成型,然后,在80℃下进行4小时退火处理,制作导管1。
[实施例2]
使用聚氨酯树脂B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2。
[实施例3]
使用将聚氨酯树脂A和聚氨酯树脂B以75:25的重量比熔融共混而得的树脂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3。
[实施例4]
使用将聚氨酯树脂C和聚氨酯树脂B以67:33的重量比熔融共混而得的树脂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4。
[实施例5]
使用将聚氨酯树脂C和聚氨酯树脂A以60:40的重量比熔融共混而得的树脂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5。
[实施例6]
使用将聚氨酯树脂D和聚氨酯树脂C以25:75的重量比熔融共混而得的树脂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6。
[实施例7]
使用聚氨酯树脂C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7。
[实施例8]
使用将聚氨酯树脂E和聚氨酯树脂A以40:60的重量比熔融共混而得的树脂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8。
[实施例9]
使用聚氨酯树脂E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9。
[比较例1]
使用聚氨酯树脂F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10。
[比较例2]
使用聚氨酯树脂G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11。
[比较例3]
使用聚氨酯树脂H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12。
[比较例4]
使用聚氨酯树脂I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13。
[比较例5]
使用聚氨酯树脂J来代替聚氨酯树脂A,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导管14。
对上述制作的导管1~14和市售的留置针(Surflo(注册商标)(SR-OT2232C),Terumo株式会社)的导管(比较例6;ETFE制)测定各条件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并算出二异氰酸酯与聚二元醇的重量比和硬链段平均链长。应予说明,在实施例中,使用共混有2种聚氨酯树脂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将由2种聚氨酯树脂的配合重量比算出的平均值作为二异氰酸酯与聚二元醇的重量比。
将结果示于表2。
[评价:推送力和扭结距离的测定]
根据下述方法对上述制作的导管1~14和市售的留置针(Surflo(注册商标)SR-OT2232C,Terumo株式会社)的导管测定推送力和扭结距离。将结果示于表3。
(试验方法)
将导管切断为长度25mm而制成试验样品,利用直径0.56mm、长度1mm的夹具将导管固定。使用Autograph(EZ-L,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在空气中以推入速度50mm/min将试验样品推入,进行推入直到试验样品扭结为止或者直到20mm为止,测定推送力和扭结距离。
图1示出试验样品的配置的示意图和试验中得到的图例。像图1那样配置试验样品,从上方和下方推入,由此测定推送力和扭结距离。如图1的图例所示,将试验样品从上方和下方推入时,试验样品不变形,负载增加。但是,随着推入的进行,试验样品开始弯曲,因此负载降低。本试验中,将负载降低之前、即负载最大时的值作为“推送力”。随着推入进一步进行时,试验样品的内腔塌陷而开始堵塞(即,扭结),负载降低的变化较大,在图中产生拐点。在图上,判定从开始试验的时刻(起点)到图中产生拐点为止,将在该期间移动的负载传感器的移动距离作为“扭结距离”。
在此,将全部满足以下基准的试验样品评价为合格。
推送力
25℃干燥状态:0.25N以上
37℃温水浸渍时:0.80N以下
25℃干燥状态/37℃温水浸渍时:2.00以上
扭结距离
37℃温水浸渍时:10mm以上。
(试验条件)
在25℃的干燥状态和37℃的温水浸渍3分钟后这2个条件下进行测定。在37℃的温水浸渍3分钟后的试验中,将浸渍过的导管从温水中取出后在10秒以内开始测定。
[评价:对脉管走向的适应]
将导管切断为25mm的长度而制成试验样品,缠在直径8mm的圆柱上,使其在37℃的温水中浸渍3分钟。将导管从温水中取出,对10秒后的导管的最大长度(对脉管走向的适应)进行测定。如图2所示,最大长度是指缠过的试验样品的最大宽度。这里,将22mm以下评价为合格。
应予说明,比较例6的导管由于在测定时折断,因此不属于本评价的对象,但将测定值示于括弧内。
如表3所示,可知实施例的导管具有以下的效果。
(a)插入血管等脉管时(25℃干燥状态)由于具有足够的推送力(0.25N以上),因此能够使导管容易地进到血管内。
(b)脉管留置后的导管(37℃温水浸渍时)柔软,能够减少对血管的损伤(37℃温水浸渍时的推送力:0.8N以下,相对于37℃温水浸渍时的推送力的25℃干燥状态的推送力:2以上)。
(c)脉管留置后的导管(37℃温水浸渍时)具有耐扭结性,能够确保给药途径(扭结距离:12mm以上)。
(d)由于导管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因此能够减少对血管的物理刺激、对血管的损伤(对脉管走向的适应(最大长度):22mm以下)。
(e)由于导管适应沿着脉管走向的形状,因此能够使导管前端与血管平行,由于不会使给药药剂以高浓度碰触血管壁,因此能够减少化学刺激(对脉管走向的适应(最大长度):22mm以下)。
可知实施例1~5的导管由于所使用的聚氨酯树脂的硬链段平均链长在1.00~1.80的范围,因此与实施例6~9相比,37℃温水浸渍时的推送力(0.6N以下)与扭结距离(13mm以上)的平衡更优异。因此,可知在实施例1~5的导管中进一步体现出上述(b)和(c)的效果。
另一方面,可知在比较例的导管中,得不到上述(a)~(e)的效果中的至少一种。
可知比较例1、2、5和6的导管由于37℃温水浸渍时的推送力的值大(超过0.80N),因此脉管留置后的导管的柔软性不充分。
可知比较例1、2、4和6的导管的耐扭结性不充分(扭结距离:小于12mm)。
可知比较例3~5的导管对脉管走向的适应不充分(对脉管走向的适应(最大长度):超过22mm)。
可知比较例6的导管由于在评价对脉管走向的适应时折断,因此对脉管走向的适应不充分。
[留置形状的评价和病理学观察]
根据下述方法对上述制作的导管2、12和市售的留置针(Surflo(注册商标)SR-OT2232C,Terumo株式会社)的导管进行留置形状的评价和病理学观察。
(试验方法)
将物性评价用留置针(24G×3/4”)以穿刺角30°插入于家兔左右耳廓静脉,留置固定。填充生理食盐水后,放置24小时,实施以下的评价。
1)留置形状
留置24小时后,向留置针中注入碘海醇注射水(OMNIPAQUE 140:第一三共株式会社)进行造影,利用X射线循环器诊断系统(Infinix-Celeve-i,东芝医疗系统制)来拍摄X射线透视图像。对得到的X射线透视图像,从导管前端沿血管画线(在图3中用虚线表示),对该线与导管(在图3中用点划线表示)所成的角度(导管与血管后壁的角度)进行测定。将结果示于表4和图3。
2)病理学观察
留置24小时后,采取导管前端部周边的血管平滑肌组织,用福尔马林固定。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病理标本,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进一步对从组织标本中看到了血管的变性的载玻片,进行使用抗α-SAM抗体作为血管壁的平滑肌标记物的免疫染色,确认血管的异常状态。将结果示于表4和图4。
[表4]
根据表4和图3,对于实施例的导管,可知导管与血管后壁的角度为0°,导管适应沿脉管走向的形状。另一方面,对于比较例的导管,可知导管与血管后壁的角度大于实施例,对血管走向的适应不充分。
另外,如表4和图4所示,可知实施例的导管由于适应沿脉管走向的形状,因此导管前端部周边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没有缺损。另一方面,可知比较例的导管由于对血管走向的适应不充分,因此血管平滑肌组织的一部分或整周存在缺损。
本申请基于2017年3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044181号和2017年9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191304号,并将其公开内容通过参照整体引用。
Claims (7)
1.一种留置导管,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为0.10N以上,
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为0.01~0.25N,
25℃的干燥状态下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与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之比为3.5以上,
37℃的温水浸渍时的导管排斥力的最大值在留置5分钟后为0.027N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其中,含有聚氨酯树脂,
所述聚氨酯树脂以二异氰酸酯、二醇系扩链剂和聚二元醇为主成分,
所述二异氰酸酯与所述聚二元醇的重量比为0.99~1.36,
硬链段平均链长为1.00~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导管,其中,
所述二异氰酸酯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
所述二醇系扩链剂为脂肪族二醇,
所述聚二元醇为芳香族聚二元醇或脂肪族聚二元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导管,其中,
所述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所述脂肪族二醇为1,4-丁二醇,
所述脂肪族聚二元醇为聚己内酯二醇或聚四亚甲基二醇。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导管,其中,所述硬链段平均链长为1.00~2.30。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导管,其中,所述硬链段平均链长为1.00~1.80。
7.一种留置导管,含有聚氨酯树脂,
所述聚氨酯树脂以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脂肪族二醇和芳香族聚二元醇或脂肪族聚二元醇为主成分,
所述二异氰酸酯与所述聚二元醇的重量比为0.99~1.36,
硬链段平均链长为1.00~3.01。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44181 | 2017-03-08 | ||
JP2017-044181 | 2017-03-08 | ||
JP2017191304 | 2017-09-29 | ||
JP2017-191304 | 2017-09-29 | ||
PCT/JP2018/009073 WO2018164235A1 (ja) | 2017-03-08 | 2018-03-08 | 留置カテーテ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96568A true CN109996568A (zh) | 2019-07-09 |
Family
ID=63447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04603.5A Pending CN109996568A (zh) | 2017-03-08 | 2018-03-08 | 留置导管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90315B2 (zh) |
EP (1) | EP3530296B1 (zh) |
JP (1) | JP7100015B2 (zh) |
CN (1) | CN109996568A (zh) |
WO (1) | WO201816423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995298B2 (en) | 2014-07-23 | 2021-05-04 |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 Self-lubricating polymer composition |
US11613719B2 (en) | 2018-09-24 | 2023-03-28 |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 Self-lubricating medical articles |
EP3908629A4 (en) * | 2019-01-09 | 2022-09-14 | Avient Corporation |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COMPOUNDS WITH IMPROVED STAIN RESISTANCE |
US20220089870A1 (en) * | 2019-01-09 | 2022-03-24 | Avient Corporation |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compounds exhibiting enhanced stain resistance |
US11697733B2 (en) | 2019-01-09 | 2023-07-11 | Avient Corporation |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compounds exhibiting stain resistance and enhanced UV stability |
CN114948362A (zh) * | 2021-02-16 | 2022-08-30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支架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597A (zh) * | 1991-03-08 | 1992-10-28 | 株式会社日庄 | 医用导管 |
EP0962227A1 (en) * | 1998-06-02 | 1999-12-08 |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 Indwelling catheter |
CN1554687A (zh) * | 2003-12-26 | 2004-12-15 | 华南理工大学 | 亲水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KR100664531B1 (ko) * | 2006-01-26 | 2007-01-04 | (주) 태웅메디칼 | 형상기억합급을 이용한 가변상태 유지형 확장기구의제조방법과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확장기구 |
CN101090744A (zh) * | 2005-01-21 | 2007-12-19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732090A (zh) * | 2011-03-30 | 2012-10-17 | 佳能株式会社 | 喷墨墨、墨盒和喷墨记录法 |
CN102811759A (zh) * | 2010-03-26 | 2012-12-05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导丝 |
CN105983138A (zh) * | 2015-02-11 | 2016-10-05 | 北京迪玛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亲水润滑聚氨酯医用介入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53099A (en) | 1990-03-26 | 1995-09-26 |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 Catheter tubing of controlled in vivo softening |
IE67657B1 (en) * | 1990-03-26 | 1996-04-17 | Becton Dickinson Co | Catheter tubing of controlled in vivo softening |
JP2759305B2 (ja) * | 1991-03-08 | 1998-05-28 | 株式会社ニッショー | 医療用チューブ |
JP3734962B2 (ja) * | 1997-11-10 | 2006-01-11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留置カテーテル |
JP4570708B2 (ja) * | 1998-06-02 | 2010-10-27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分子量の異なる複数のポリグリコールを含有するポリウレタン樹脂からなる留置カテーテル |
JP4570707B2 (ja) * | 1998-06-02 | 2010-10-27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留置カテーテル |
EP1149598A3 (en) * | 2000-04-27 | 2002-03-06 |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 Catheter and medical tube |
JP2008104766A (ja) * | 2006-10-27 | 2008-05-08 | Kaneka Corp | 医療用チューブ |
JP2017044181A (ja) | 2015-08-28 | 2017-03-02 |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 両吸込渦巻ポンプ |
US10995175B2 (en) * | 2015-10-14 | 2021-05-04 |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materials for forming medical devices |
JP6949460B2 (ja) | 2016-04-07 | 2021-10-13 |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 光学体、窓材及びロールカーテン |
-
2018
- 2018-03-08 CN CN201880004603.5A patent/CN109996568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3-08 WO PCT/JP2018/009073 patent/WO2018164235A1/ja unknown
- 2018-03-08 JP JP2019503852A patent/JP7100015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3-08 EP EP18763291.4A patent/EP3530296B1/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9-05 US US16/561,535 patent/US1159031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597A (zh) * | 1991-03-08 | 1992-10-28 | 株式会社日庄 | 医用导管 |
EP0962227A1 (en) * | 1998-06-02 | 1999-12-08 |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 Indwelling catheter |
CN1554687A (zh) * | 2003-12-26 | 2004-12-15 | 华南理工大学 | 亲水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1090744A (zh) * | 2005-01-21 | 2007-12-19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导管及其制造方法 |
KR100664531B1 (ko) * | 2006-01-26 | 2007-01-04 | (주) 태웅메디칼 | 형상기억합급을 이용한 가변상태 유지형 확장기구의제조방법과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확장기구 |
CN102811759A (zh) * | 2010-03-26 | 2012-12-05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导丝 |
CN102732090A (zh) * | 2011-03-30 | 2012-10-17 | 佳能株式会社 | 喷墨墨、墨盒和喷墨记录法 |
CN105983138A (zh) * | 2015-02-11 | 2016-10-05 | 北京迪玛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亲水润滑聚氨酯医用介入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向明等: "《胶粘剂基础与配方设计》", 31 January 2002,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陈伟力等: "《水性聚氨酯原料的选择》", 《广东塑料》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00015B2 (ja) | 2022-07-12 |
US20190388593A1 (en) | 2019-12-26 |
EP3530296A1 (en) | 2019-08-28 |
EP3530296B1 (en) | 2022-01-05 |
US11590315B2 (en) | 2023-02-28 |
JPWO2018164235A1 (ja) | 2019-12-26 |
EP3530296A4 (en) | 2020-06-24 |
WO2018164235A1 (ja) | 2018-09-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96568A (zh) | 留置导管 | |
JP6854814B2 (ja) | 医療器具を形成するための熱可塑性ポリウレタン材料 | |
CN106967206B (zh) | 亲水润滑医用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JPH04221571A (ja) | 制御されたインビボ軟化性を備えた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 |
US6342047B1 (en) | Indwelling catheter | |
US10413701B2 (en) | Medical tube | |
JP2011188908A (ja) | 湿潤時に潤滑性を有する医療用具 | |
US20200179572A1 (en) | Catheter Tubing With Tailored Modulus Response | |
CN111372964B (zh) | 医疗装置 | |
US20100280487A1 (en) | Method of removing a stylette from a catheter | |
JP2759305B2 (ja) | 医療用チューブ | |
EP3613448B1 (en) | Alcohol resistant catheters and uses thereof | |
WO2022271985A1 (en) | Catheters comprising a hydrogel polymer | |
CN111655761A (zh) | 耐醇硅化聚碳酸酯聚氨酯和掺入所述耐醇硅化聚碳酸酯聚氨酯的医疗装置 | |
Onas et al. | The aging behavior of polyurethane-based ureteral catheters | |
DE102005001704A1 (de) | Biegsame Einstechnadel | |
Giusto | Vascular Access Catheter Materials and Evolution | |
JP2001046492A (ja) | 医療用チューブ | |
Wnek et al. | Cardiac Catheters/Tommy L. Miller, Juana Maria Alfaro, Deepak Banerjee, Benjamin Lee, Anthony J. Minisi | |
JP2017099596A (ja) | カテーテ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