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1155A -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1155A
CN109981155A CN201711455870.8A CN201711455870A CN109981155A CN 109981155 A CN109981155 A CN 109981155A CN 201711455870 A CN201711455870 A CN 201711455870A CN 109981155 A CN109981155 A CN 109981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s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information
sci
wave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558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1155B (zh
Inventor
向铮铮
罗俊
苏宏家
张锦芳
卢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558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1155B/zh
Priority to RU2020124581A priority patent/RU2768848C2/ru
Priority to EP18894222.1A priority patent/EP3709531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22750 priority patent/WO20191288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1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1155A/zh
Priority to US16/905,067 priority patent/US1139444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1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1155B/zh
Priority to US17/749,534 priority patent/US11611384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SCI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CSI‑RS,所述至少一个CSI‑RS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采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SCI的指示动态地发送用于波束训练的CSI‑RS,从而提高了波束训练的灵活性和波束训练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在过去几十年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基于模拟通信系统的第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为代表的第二代(2Generation,2G)无线通信系统,以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为代表的3G无线通信系统,再到现在已经在全世界广泛商用并且取得巨大成功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的4G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支持的业务也从最初的语音、短信,发展到现在支持无线高速数据通信。与此同时,全世界范围内的无线连接数量正在经历持续地高速增长,各种新的无线业务类型也大量涌现,例如物联网、自动驾驶等,对下一代5G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车辆到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可以看作是设备到设备(Device toDevice,D2D)通信的一种特殊情形。通过车辆与车辆之间直接进行通信,可以实时地获取其他车辆的状态信息以及路面情况,从而更好地辅助车辆驾驶甚至实现自动驾驶。图1是现有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V2V通信的场景示意图,行驶中的车辆可以通过V2V通信直接与附近的其他车辆进行通信。在车辆和车辆之间直接进行通信之前,需要通过波束训练来确定车辆与车辆通信所使用的波束,以便更好地对抗高频信号的衰落。但是现有技术均是基站和通信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训练,并且波束训练参考信号由基站通过RRC信令半静态配置,缺少灵活性,波束训练的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提高波束训练的灵活性和波束训练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首先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SCI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然后根据SCI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CSI-RS,该至少一个CSI-RS用于第二通信设备确定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通过SCI指示动态地发送用于波束训练的CSI-RS,从而提高了波束训练的灵活性和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设备接收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的标识以及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的资源标识中的至少一项。从而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确定信号强度最强的波束,并通过该信号强度最强的波束与第二通信设备通信。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CI包括第二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CSI-RS的调度指示以及CSI-RS的传输信息中的至少一项,CSI-RS的传输信息包括CSI-RS的时频资源信息、CSI-RS的资源标识以及CSI-RS的扰码标识中至少一项。CSI-RS的调度指示可以为1bit信息,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设备当前调度的是CSI-RS。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CI包括时间偏移量K,时间偏移量K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CSI-RS后的第K个子帧上发送反馈信息,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从而实现资源合理调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CI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设备在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上发送反馈信息,以便更好的实现资源复用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CSI-RS还用于信道测量,SCI包括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CSI-RS用于信道测量和波束训练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CI包括CSI-RS的配置信息,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CSI-RS的占用带宽、扰码标识、天线端口以及信号密度中的至少一项,CSI-RS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预先配置并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其中,CSI-RS的配置信息可以是由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预先约定宽波束对齐,每个宽波束内包含多个窄波束,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同一宽波束内的多个窄波束分别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CSI-RS。由于多个窄波束的发射方向不同,因此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每个窄波束时的波束的信号强度或CSI-RS的信号强度可能不同。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多个窄波束之后,可以确定信号强度最强的波束或者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的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首先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SCI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然后根据SCI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最后确定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通过SCI的指示动态地接收用于波束训练的CSI-RS,从而提高了波束训练的灵活性和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通信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的标识以及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的资源标识中的至少一项。从而第一通信设备可以根据该反馈信息确定信号强度最强的波束,并通过该信号强度最强的波束与第二通信设备通信。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CI包括第二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CSI-RS的调度指示以及CSI-RS的传输信息中的至少一项,CSI-RS的传输信息包括CSI-RS的时频资源信息、CSI-RS的资源标识以及CSI-RS的扰码标识中至少一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果SCI中包括时间偏移量K,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时间偏移量K,在接收到CSI-RS后的第K个子帧上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从而实现资源合理调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果SCI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在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上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实现资源复用。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CSI-RS可以用于波束训练,也可以用于信道测量。第二通信设备如果接收到的SCI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则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CSI-RS是用于信道测量,还是用于波束训练,还是用于信道测量和用于波束训练。如果CSI-RS用于信道测量,则根据CSI-RS测量信道的秩(Rank)、信道增益、信道方向等等。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SCI包括CSI-RS的配置信息,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CSI-RS的占用带宽、扰码标识、天线端口以及信号密度中的至少一项,CSI-RS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预先配置并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通信设备,该第一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第一通信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由硬件/软件实现,其硬件/软件包括与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通信设备,该第二通信设备被配置为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第二通信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由硬件/软件实现,其硬件/软件包括与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连接通信,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波束训练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供的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一通信设备行为相对应的模块。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是硬件。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连接通信,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波束训练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设计中第二通信设备行为相对应的模块。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是硬件。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V2V通信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训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波束训练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2V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2V自包含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设备、第二通信设备以及基站,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可以直接通信,也可以通过基站与第二通信设备通信。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是指提供到用户的语音和/或数据连接的设备,也可以被连接到诸如膝上型计算机或台式计算机等的计算设备,或者其可以是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的独立设备。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如车辆、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程站、接入点、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均可以也可以为芯片,如处理器等等。基站可以为接入点、节点B、演进型节点(Environment Bureau,eNB)或5G基站(Nextgeneration base station,gNB),指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接入网络中的设备。通过将已接收的空中接口帧转换为IP分组,基站可以作为无线终端和接入网络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接入网络可以包括因特网协议网络。基站还可以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的管理进行协调。
基于上述无线通信系统,LTE V2V通信包含两种通信模式:第一种通信模式是基于基站调度的V2V通信,V2V通信设备可以根据基站的调度信息在被调度的时频资源上发送V2V通信的控制消息和数据。第二种通信模式是V2V通信设备在V2V通信资源池所包含的可用时频资源中自行选择通信所用的时频资源,并在所选择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控制消息和数据。两种通信模式各有优缺点,可以灵活运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
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训练方法的示意图。该方法是通过基站和通信设备之间进行波束训练,来确定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所使用的波束。包括:S301,基站与通信设备之间预先约定宽波束对齐。图3中所示通信设备的3个宽波束(宽波束1、宽波束2、宽波束3)与基站的3个宽波束存在对应关系,每个宽波束内包含至少一个窄波束。S302,通信设备通过宽波束2包含的多个窄波束分别向基站发送用于波束训练的参考信号。S303,基站接收到通信设备分别通过多个窄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之后,确定多个窄波束中信号强度最强的窄波束,然后向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信号强度最强的窄波束。S304,通信设备接收到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之后,选择该信号强度最强的窄波束与基站进行通信。但是,该方法应用于基站和通信设备之间的波束训练,并且基站通过RRC信令半静态配置来周期性的发送参考信号,缺少灵活性,波束训练的效率也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训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401,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具体实现中,当检测到第一通信设备需要与第二通信设备通信、且需要第二通信设备进行波束训练时,第一通信设备产生用于波束训练的CSI-RS。第一通信设备在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CSI-RS之前,可以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SCI,该SCI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CSI-RS。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CSI-RS的调度指示以及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CSI-RS的资源标识以及所述CSI-RS的扰码标识中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调度指示可以为1bit信息,用于通知第二通信设备当前调度的是CSI-RS。
可选的,所述SCI包括时间偏移量K,所述时间偏移量K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CSI-RS后的第K个子帧上发送所述反馈信息,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调度。
可选的,所述SCI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反馈信息,以便更好的实现资源复用。
可选的,所述CSI-RS还用于信道测量,所述SCI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SI-RS用于所述信道测量和所述波束训练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所述SCI包括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占用带宽、扰码标识、天线端口以及信号密度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预先配置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其中,CSI-RS的配置信息可以是由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发送给第一通信设备的。
S402,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SCI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CSI-RS,所述至少一个CSI-RS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具体实现中,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预先约定宽波束对齐,每个宽波束内包含多个窄波束,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同一宽波束内的多个窄波束分别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CSI-RS。由于多个窄波束的发射方向不同,因此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每个窄波束时的波束的信号强度或CSI-RS的信号强度可能不同。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多个窄波束之后,可以确定信号强度最强的波束或者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
例如,如图5所示,车辆1通过同一宽波束内的3个窄波束(窄波束1、窄波束2和窄波束3)同时向车辆2和车辆3发送CSI-RS 1、CSI-RS 2、CSI-RS 3。其中,窄波束1承载CSI-RS1,窄波束2承载CSI-RS 2,窄波束3承载CSI-RS 3。由于窄波束1的方向朝向车辆2的方向,窄波束2和窄波束3偏向车辆2的方向,车辆2在接收到窄波束1、窄波束2和窄波束3时,可以确定窄波束1的信号强度最强,相应的CSI-RS 1的信号强度最强,因此车辆2选择窄波束1与车辆1通信。由于窄波束3的方向朝向车辆3的方向,窄波束1和窄波束2偏向车辆3的方向,车辆3在接收到窄波束1、窄波束2和窄波束3时,可以确定窄波束3的信号强度最强,相应的CSI-RS 3的信号强度最强,因此车辆3选择窄波束3与车辆1通信。
可选的,CSI-RS可以用于波束训练,也可以用于信道测量。第二通信设备如果接收到的SCI中包含第二指示信息,则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CSI-RS是用于信道测量,还是用于波束训练,还是用于信道测量和用于波束训练。如果CSI-RS用于信道测量,则根据CSI-RS测量信道的秩(Rank)、信道增益、信道方向等等。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SCI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CSI-RS之后,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如下步骤:
S403,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的标识以及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的资源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具体实现中,第二通信设备确定信号强度最强的波束或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之后,可以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包含有信号强度最强的波束的标识或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的资源标识的反馈信息。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反馈信息之后,根据信号强度最强的波束的标识或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的资源标识,从至少一个波束中选择该信号强度最强的波束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可选的,如果所述SCI中包括时间偏移量K,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K,在接收到所述CSI-RS后的第K个子帧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从而实现资源合理调度。
例如,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2V子帧的结构示意图。该V2V子帧中包括车辆1发送的SCI和CSI-RS、以及车辆2发送的反馈信息。车辆1在第N个子帧上发送SCI和CSI-RS,车辆2接收第N个子帧上发送的SCI和CSI-RS。如果SCI中包含时间偏移量K为3,则车辆2在第N+3个子帧上向车辆1发送反馈信息。
可选的,如果所述SCI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以便更好的实现资源复用。
例如,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V2V自包含子帧的结构示意图。该V2V自包含子帧包括车辆1发送的SCI和对应的CSI-RS,并且在第K个子帧内配置有多个固定大小的时频资源。车辆1可以向其他车辆发送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SCI,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其他车辆发送反馈信息所使用的时频资源。如果车辆2接收到的SCI中指示的时频资源索引为1,则车辆2在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1上向车辆1发送反馈信息。如果车辆3接收到的SCI中指示时频资源索引为2,则车辆3在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2上向车辆1发送反馈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首先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SCI;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SCI之后,根据SCI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CSI-RS,然后根据CSI-RS确定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该方法通过通信设备之间的波束训练,来确定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所使用的波束。该方法通过SCI指示动态地发送用于波束训练的CSI-RS,从而提高了波束训练的灵活性和波束训练的效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5G无线通信系统(低频场景和高频场景),也可以用于下一代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中。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发送模块801、接收模块802,其中,各个模块的详细描述如下。
发送模块801,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发送模块801,还用于根据所述SCI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CSI-RS,所述至少一个CSI-RS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可选的,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的标识以及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的资源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CSI-RS的调度指示以及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CSI-RS的资源标识以及所述CSI-RS的扰码标识中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SCI包括时间偏移量K,所述时间偏移量K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CSI-RS后的第K个子帧上发送所述反馈信息,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其中,所述SCI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CSI-RS还用于信道测量,所述SCI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SI-RS用于所述信道测量和所述波束训练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占用带宽、扰码标识、天线端口以及信号密度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预先配置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模块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
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包括接收模块901、处理模块902和发送模块903,其中,各个模块的详细描述如下。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接收模块901,还用于根据所述SCI,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CSI-RS;
处理模块902,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可选的,发送模块903,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的标识以及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的资源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CSI-RS的调度指示以及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CSI-RS的资源标识以及所述CSI-RS的扰码标识中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SCI包括时间偏移量K;
发送模块903,还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K,在接收到所述CSI-RS后的第K个子帧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其中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其中,所述SCI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903,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CSI-RS还用于信道测量;
处理模块9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CSI-RS用于所述信道测量和所述波束训练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占用带宽、扰码标识、天线端口以及信号密度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预先配置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模块的实现还可以对应参照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应描述,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和功能。
当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为芯片时,处理模块902可以是处理器,发送模块801、发送模块903可以是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接收模块802或接收模块901可以是输入接口、管脚或电路等。收发模块例如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处理模块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第一通信设备或第二通信设备内的芯片执行图4所涉及的方法。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终端内的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请继续参考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第一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第一通信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002,至少一个存储器10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4。
其中,处理器10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总线10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总线10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的通信接口1002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存储器10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非挥发性动态随机存取内存(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相变化随机存取内存(Phase Change RAM,PRAM)、磁阻式随机存取内存(Magetoresistive RAM,MRAM)等,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闪存器件,例如反或闪存(NOR flash memory)或是反及闪存(NAND flash memory)、半导体器件,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存储器1003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存储器1003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1001执行存储器1003中所执行的程序。
通过通信接口1002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通过通信接口1002根据所述SCI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CSI-RS,所述至少一个CSI-RS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可选的,处理器10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通信接口1002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的标识以及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的资源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CSI-RS的调度指示以及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CSI-RS的资源标识以及所述CSI-RS的扰码标识中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SCI包括时间偏移量K,所述时间偏移量K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CSI-RS后的第K个子帧上发送所述反馈信息,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其中,所述SCI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CSI-RS还用于信道测量,所述SCI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SI-RS用于所述信道测量和所述波束训练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占用带宽、扰码标识、天线端口以及信号密度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预先配置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进一步的,处理器还可以与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配合,执行上述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的操作。
请继续参考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第二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102,至少一个存储器11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104。
其中,处理器1101可以是前文提及的各种类型的处理器。通信总线11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1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总线11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的通信接口1102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存储器1103可以是前文提及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存储器1103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101的存储装置。存储器1103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且处理器1101执行存储器1103中上述通信设备所执行的程序。
通过通信接口1102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根据所述SCI,通过通信接口1102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CSI-RS;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可选的,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通信接口1102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波束的标识以及最大接收信号强度的CSI-RS的资源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CSI-RS的调度指示以及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CSI-RS的资源标识以及所述CSI-RS的扰码标识中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SCI包括时间偏移量K,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K,在接收到所述CSI-RS后的第K个子帧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其中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其中,所述SCI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CSI-RS还用于信道测量,所述SCI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可选的,处理器11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CSI-RS用于所述信道测量和所述波束训练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SCI包括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占用带宽、扰码标识、天线端口以及信号密度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预先配置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进一步的,处理器还可以与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相配合,执行上述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的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2)

1.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SCI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CSI-RS,所述至少一个CSI-RS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的标识以及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的资源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CSI-RS的调度指示以及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CSI-RS的资源标识以及所述CSI-RS的扰码标识中至少一项。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时间偏移量K,所述时间偏移量K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CSI-RS后的第K个子帧上发送所述反馈信息,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SI-RS还用于信道测量,所述SCI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SI-RS用于所述信道测量和所述波束训练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占用带宽、扰码标识、天线端口以及信号密度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预先配置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8.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SCI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CSI-RS;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的标识以及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的资源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CSI-RS的调度指示以及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CSI-RS的资源标识以及所述CSI-RS的扰码标识中至少一项。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时间偏移量K,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K,在接收到所述CSI-RS后的第K个子帧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其中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13.如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SI-RS还用于信道测量,所述SCI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CSI-RS用于所述信道测量和所述波束训练中的至少一种。
14.如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占用带宽、扰码标识、天线端口以及信号密度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预先配置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15.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SCI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至少一个CSI-RS,所述至少一个CSI-RS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的标识以及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的资源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CSI-RS的调度指示以及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CSI-RS的资源标识以及所述CSI-RS的扰码标识中至少一项。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时间偏移量K,所述时间偏移量K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述CSI-RS后的第K个子帧上发送所述反馈信息,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5-19任一项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SI-RS还用于信道测量,所述SCI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CSI-RS用于所述信道测量和所述波束训练中的至少一种。
21.如权利要求15-2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占用带宽、扰码标识、天线端口以及信号密度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预先配置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22.一种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SCI,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CSI-RS;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CSI-RS中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波束。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对应的波束的标识以及所述信号强度最强的CSI-RS的资源标识中的至少一项。
24.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设备标识、所述CSI-RS的调度指示以及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传输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时频资源信息、所述CSI-RS的资源标识以及所述CSI-RS的扰码标识中至少一项。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时间偏移量K;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偏移量K,在接收到所述CSI-RS后的第K个子帧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其中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所述第K个子帧内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所述反馈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2-26任一项所述的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CSI-RS还用于信道测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CSI-RS用于所述信道测量和所述波束训练中的至少一种。
28.如权利要求22-27任一项所述的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SCI包括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CSI-RS的占用带宽、扰码标识、天线端口以及信号密度中的至少一项,所述CSI-RS的配置信息由基站预先配置并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29.一种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通信总线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通信总线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8-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455870.8A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9981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55870.8A CN109981155B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RU2020124581A RU2768848C2 (ru) 2017-12-27 2018-12-21 Способ подстройки луча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EP18894222.1A EP3709531A4 (en) 2017-12-27 2018-12-21 BEAM TRAINING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8/122750 WO2019128873A1 (zh) 2017-12-27 2018-12-21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6/905,067 US11394449B2 (en) 2017-12-27 2020-06-18 Beam training based on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17/749,534 US11611384B2 (en) 2017-12-27 2022-05-20 Beam training based on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55870.8A CN109981155B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1155A true CN109981155A (zh) 2019-07-05
CN109981155B CN109981155B (zh) 2021-08-13

Family

ID=67066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55870.8A Active CN109981155B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394449B2 (zh)
EP (1) EP3709531A4 (zh)
CN (1) CN109981155B (zh)
RU (1) RU2768848C2 (zh)
WO (1) WO2019128873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7872A1 (zh) * 2019-08-14 2021-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信息反馈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介质
CN112713974A (zh) * 2019-10-25 2021-04-27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映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88910A1 (zh) * 2019-11-06 2021-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旁链路csi上报控制方法、旁链路csi上报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1238635A1 (zh) * 2020-05-27 2021-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342443A (zh) * 2019-09-04 2022-04-12 索尼集团公司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CN114600388A (zh) * 2019-09-12 2022-06-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选择性csi报告的群播侧链路csi-rs
WO2024026801A1 (zh) * 2022-08-04 2024-0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侧行链路sl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123967A1 (en) * 2018-12-18 2020-06-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0227850A1 (en) * 2019-05-10 2020-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management for sidelink
WO2021034572A1 (en) * 2019-08-16 2021-02-25 Convida Wireless, Llc Beam management for new radio vehicle communications
CN112584427B (zh) * 2019-09-27 2024-04-30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装置间信道测量值的方法和设备
WO2021114043A1 (zh) * 2019-12-09 2021-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120083A1 (en) * 2019-12-19 2021-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indication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cheduled sidelink transmission
WO2021134477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JP7177115B2 (ja) * 2020-04-07 2022-11-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通信装置
WO2021232340A1 (en) * 2020-05-21 2021-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busy measurement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US20210376977A1 (en) * 2020-06-01 2021-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grouping for full-duplex operation
US11742925B2 (en) * 2020-07-30 2023-08-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codebook inaccuracy when using hierarchical beam operations
KR20230098793A (ko) * 2020-11-03 2023-07-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ue 통신 환경에서의 mmwave v2x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764856B2 (en) * 2020-12-09 2023-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frequency range 2 (FR2) sidelink re-discovery
US11758536B2 (en) * 2020-12-29 2023-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FR2 beam alignment over data slots
US11736341B2 (en) * 2021-02-05 2023-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failure indications between sidelink user equipments
US11910373B2 (en) * 2021-07-13 2024-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discovery messages for beam training and onboarding of initiator user equipments to sidelink user equipment groups
US20230128447A1 (en) * 2021-10-21 2023-04-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ggyback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on sidelink shared channel
KR20240034673A (ko) * 2022-09-06 2024-03-1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서 빔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24058947A1 (en) * 2022-09-16 2024-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management block for sidelink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2947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的消除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7360625A (zh) * 2016-05-09 2017-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9525A (en) * 1995-06-06 1997-04-08 Globalstar L.P.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for 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RU2120180C1 (ru) * 1997-08-13 1998-10-10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дофон"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многолучевых сигнал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CN108449299B (zh) * 2011-10-07 2022-01-14 英特尔公司 用于低功率无线网络中的通信的方法和设置
WO2013058673A1 (en) * 2011-10-20 2013-04-25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Radio Gigabit" System and method of relay communication with electronic beam adjustment
US10524142B2 (en) * 2014-04-28 2019-12-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12118078B (zh) * 2014-11-14 2024-02-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通信系统以及反馈方法
WO2016148464A1 (en) * 2015-03-13 2016-09-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vanced feedback an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s f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7222049A (zh) * 2015-04-08 2023-12-12 苹果公司 用于增强的设备到设备(d2d)的控制信令机制
US20170026962A1 (en) * 2015-07-23 2017-01-2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Beam detection and track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211964B2 (en) * 2015-07-29 2019-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SI reporting
WO2017026477A1 (ja) * 2015-08-13 2017-02-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信号送信方法及び信号受信方法
CN113949497B (zh) * 2015-08-13 2024-03-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6793092B (zh) * 2015-11-19 2022-07-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资源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KR102137898B1 (ko) * 2015-11-24 2020-07-24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시그널링을 관리하는 무선 디바이스, 무선 네트워크 노드 및 이의 수행 방법
EP3399663A4 (en) 2016-02-03 2019-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REFERENCE SIGNAL AND FOR GENERATING CHANNEL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640364B2 (ja) * 2016-02-03 2020-02-05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によりトリガされた半静的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活性化を実行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ES2823197T3 (es) * 2017-01-06 2021-05-06 Asustek Comp Inc Método y aparato para gestión de haces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CN116318301A (zh) * 2017-03-09 2023-06-23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波束恢复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0312988B2 (en) * 2017-09-15 2019-06-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Two reference signal beam reporting and ident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2947A (zh) * 2015-07-31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的消除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7360625A (zh) * 2016-05-09 2017-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OTEVIO: "《3GPP R1-165067》", 27 May 2016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27872A1 (zh) * 2019-08-14 2021-02-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接收、信息反馈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及介质
CN114342443A (zh) * 2019-09-04 2022-04-12 索尼集团公司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程序
CN114600388A (zh) * 2019-09-12 2022-06-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选择性csi报告的群播侧链路csi-rs
CN112713974A (zh) * 2019-10-25 2021-04-27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映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13974B (zh) * 2019-10-25 2023-06-16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映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88910A1 (zh) * 2019-11-06 2021-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旁链路csi上报控制方法、旁链路csi上报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1238635A1 (zh) * 2020-05-27 2021-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4026801A1 (zh) * 2022-08-04 2024-0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侧行链路sl波束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20124581A3 (zh) 2022-01-27
RU2768848C2 (ru) 2022-03-25
EP3709531A1 (en) 2020-09-16
US11611384B2 (en) 2023-03-21
US20220278734A1 (en) 2022-09-01
US20200322032A1 (en) 2020-10-08
US11394449B2 (en) 2022-07-19
RU2020124581A (ru) 2022-01-27
CN109981155B (zh) 2021-08-13
EP3709531A4 (en) 2020-12-16
WO2019128873A1 (zh)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1155A (zh)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7429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management procedure configuration
CN111294814B (zh) 传输配置方法、网络设备、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65196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512582A (zh) 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RU2748706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20200068545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11317453B2 (e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reducing mutual inter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terminal device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8024355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指示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1049628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327346B (zh) 一种信道跳频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15043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31989B (zh) 端口码分复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导频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591719A (zh) 回报控制信息的装置
CN113812195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13929A (zh) 一种信道跳频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4009786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hanced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 framework
CN103828258A (zh) 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CN110912625B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9787553B1 (en) Partial channel filtering
WO2024109130A1 (en) Support of multi-cell kpm reporting
CN11097137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102367157B1 (ko) 참조 신호의 전송 방법, 단말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CN115175327A (zh) 一种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5915426A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与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