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3939A - 包括设置在两个散热装置之间的通风装置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包括设置在两个散热装置之间的通风装置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3939A
CN109973939A CN201811578793.XA CN201811578793A CN109973939A CN 109973939 A CN109973939 A CN 109973939A CN 201811578793 A CN201811578793 A CN 201811578793A CN 109973939 A CN109973939 A CN 109973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room
illumination module
air
ventil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87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3939B (zh
Inventor
克里斯多佛·克莱特奥
劳特菲·瑞德杰姆萨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Vision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Vision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Vision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Vision SAS
Publication of CN109973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3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3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3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2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ractors, transparent cover plates, light guides or filters
    • F21S41/25Projection len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30Ventilation or drainage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33Ventilation or drainage of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dla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2Forced cooling
    • F21S45/43Forced cooling using ga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7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40Cooling of lighting devices
    • F21S45/47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 F21S45/48Passive cooling, e.g. using fins, thermal conductive elements or openings with means for conducting heat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of the lighting devices, e.g. with fins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lighting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2/00Exterior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for illuminating purpo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07/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 F21W2107/1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n or in particular types of vehicles for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照明模组(1),所述照明模组(1)包括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包括:第一室(C1),所述第一室由第一散热装置(2)限定,并被设计成用于冷却所述照明模组(1)的至少一个第一照明元件(7);第二室(C2),所述第二室由第二散热装置(3)限定,并被设计成用于冷却所述照明模组(1)的至少一个第二照明元件(8);和第三室(C3),所述第三室由通风装置(6)限定。根据本发明,第三室(C3)将第一室(C1)与第二室(C2)彼此分隔开。

Description

包括设置在两个散热装置之间的通风装置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前灯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被设计成装配在这种前灯中的照明模组的冷却的领域。
背景技术
文献DE102014102870描述了一种照明模组,所述照明模组包括冷却本体,所述冷却本体包括基部,所述基部一方面具有上面接纳有发光装置的第一表面,所述基部另一方面具有上面形成有冷却结构的第二表面。照明模组还包括被设计成使冷却结构产生强制对流的通风单元。
上述文献的目的是提高照明模组的发光装置的冷却能力,同时保持该照明模组的紧凑性。为此,根据该文献,设计偏转通道,以使得该偏转通道使空气在通风单元的输出处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穿过冷却结构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之间偏转。
然而,所述文献在分别包括第一发光装置和第二发光装置的照明模组中没有应用,其中这些第一和第二发光装置被设计成提供第一照明功能和第二照明功能。在这种模组中,第一照明功能允许形成被称为远光的第一光束,而第二照明功能允许形成被称为近光的第二光束。
在该应用中,第一发光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一冷却本体上,而第二发光装置可以设置在不同于第一冷却本体的第二冷却本体上。上述文献中所呈现的方案不适于这种结构,因此不能使照明模组的第一和第二冷却本体中的每一个进行强制冷却。
另外,应用到这些照明模组的方案需要进行明显的结构改造,这将会增加这种照明模组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并提出了一种照明模组的特定结构,所述照明模组使得可以提高这些照明元件中的每一个的冷却,同时保持其紧凑性和制造成本。
为此,本发明涉及以一种用于照明的照明模组,所述照明模组包括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包括:
-第一室,所述第一室由第一散热装置限定,并被设计成用于冷却照明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一照明元件;
-第二室,所述第二室由第二散热装置限定,并被设计用于冷却照明模组的至少一个第二照明元件;和
-第三室,所述第三室由通风装置限定。
根据本发明,第三室将第一室和第二室彼此分隔开。
冷却回路则使得可以借助于通风装置通过第一和第二散热装置中的每一个的强制对流进行冷却。事实上,通风装置允许形成通过第一室的通风,并因此允许第一散热装置的强制冷却。在通风装置中循环的空气则被加速,并被朝向第二室引导,从而允许第二散热装置的强制冷却。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允许由置于第一室与第二室之间的单个通风装置通过散热装置中的每一个的强制对流来进行冷却,因此可以保持照明模组的紧凑性。
通风装置的这种定位在冷却回路的输入部/输出部处清除了重要的空间,这使得可以更加容易地容纳作为本发明的目的的照明模组的致动器。
冷却回路被有利地形成以便允许气流从第一室通过第三室循环到第二室。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特征,冷却回路的第一室、第二室和第三室一起形成照明模组的冷却回路。换句话说,冷却回路仅由第一室、第二室和第三室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一散热装置包括一口部,而第二散热装置包括一开口,所述口部形成冷却回路的第一室的输入部,而所述开口形成冷却回路的第一室的输出部。
因为第一室的输出部是第三室的输入部,因此应该注意的是第二散热装置的开口有利地使得可以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通第一室与第三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和第一散热器,且壳体容纳第一散热器,并且被称为第一口部的口部形成在壳体上,以使得第二口部面向第二散热装置的开口。
当第二口部被设置成面向所述开口时,第二口部和所述开口两者形成第一室的输出部。
开口可以包括与第二口部协作的固定支承表面。这种固定支承表面有利地使得可以将第一散热装置的壳体装配在第二散热装置上。这种装配因此有助于限制在第一室与第三室之间循环的气流的负载的损失。
有利地,壳体包括被设计成接纳第一散热器的容器。第一散热装置因此包括第一散热器和壳体。当第一散热器被接纳在该容器中时,由这些口部限定的壳体及其容器使得可以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室。
更具体地,第一散热器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包括彼此相反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前表面被设计成接纳至少一个第一照明元件,而所述后表面包括从所述后表面延伸的冷却结构。这种冷却结构用于增加第一散热器耗散的热量与穿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气流之间的交换表面。当第一散热器包括这种基部时,可以使用基部的后表面以封闭壳体的容器。
壳体因此优选地被形成以包围第一散热器,以在第一散热器上引导气流并强制空气与第一散热器之间进行热交换。
有利地,第一散热器的冷却结构由散热片形成。可选地,第一散热器的冷却结构由杆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第二散热装置容纳通风装置。由于该特定特征,可以进一步优化照明模组的紧凑性。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通风装置包括空气输入部和空气输出部,所述空气输入部和所述空气输出部分别形成冷却回路的第三室的输入部和冷却回路的第三室的输出部。
根据本发明的变形实施例,通风装置的空气输入部面向第二散热装置的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第二散热装置包括一孔口,并且通风装置的空气输出部形成冷却回路的第二室的输入部,而孔口形成冷却回路的第二室的输出部。
应该注意的是通风装置的空气输出部因此首先形成第三室的输出部,其次形成第二室的输入部。
根据本发明的变形例,第二散热装置包括罩和被称为第二散热器的散热器,且所述罩至少部分地遮盖第二散热装置的散热器,并且第二散热装置的开口至少部分地由罩限定。
罩和第二散热器使得可以限定第二室。因此,罩优选地被组装在第二散热器上以便允许第二室的输入部处的气流被分配在第二室中。
更具体地,第二散热器包括一板,所述板包括彼此相反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前表面被设计成接纳至少一个第二照明元件,而所述后表面包括从所述后表面延伸的冷却结构。这种冷却表面用于增加第二散热器耗散的热量与通过所述第二散热器的气流之间的交换表面。
有利地,冷却结构由杆形成。可选地,冷却结构由散热片形成。
有利地,罩遮盖第二散热器的板的后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板的后表面和罩一起限定一容积,通风装置被容纳在该容积中。
为了保持该容积,板的后表面有利地包括一平坦区域,通风装置抵靠所述平坦区域成一体。通过此装置,可以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将通风装置装入在该容积中。
通风装置有利地被第二散热器的冷却结构包围。更具体地,通风装置被第二散热器的杆包围。
有利地,至少一个第一照明元件使得可以提供照明模组的第一照明功能。第一照明模组允许形成被称为远光的第一光束。
有利地,至少一个第二照明元件使得可以提供照明模组的第二照明功能。第二照明模组允许形成被称为近光的第二光束。
照明模组的第一照明功能可以有利地由至少一个第一照明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二照明元件的组合来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第一照明元件和第二照明元件彼此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通风装置的空气输出和第二散热装置的孔口被设计成在相反的方向引导气流。该特定结构具有通过强制气流沿着辅助热交换的波动循环路径来优化第二室中的强制对流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通风装置的空气输出被设计成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定向气流,其中该气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通过空气输入部。
有利地,通风装置包括离心式风扇。这种离心式风扇被是鼠笼式,即,所述离心式风扇包括离心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照明模组包括至少遮盖第一散热装置的透镜支撑件,且透镜支撑件包括面向被称为第一口部的口部。凹部有利地允许当通风装置被致动时形成通风。
本发明还涉及与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灯,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的前灯,所述前灯包括如根据本文献的发明所述的照明模组。
有利的技术组合涉及本文献中所述的壳体,并且能够被设计成装配照明模组。
有利地,壳体包括下壁、上壁、和基部壁,所述下壁、上壁、和基部壁相互限定两个侧壁。
有利地,壳体的壁相互之间限定里面接纳有第一散热器的容器。
有利地,壳体的上壁用于形成至少第一照明元件的截止边缘。这种截止边缘形成没有光的区域。
截止边缘有利地由上壁的外前边沿限定,所述外前边沿形成分隔光束和无光区域的截止线。
有利地,被称为第一口部的口部形成在壳体的下壁中。
有利地,第二口部形成在壳体的基部壁中。
有利地,壳体的侧壁每一个都包括一切口,所述切口被设计成用于将如本文献中所述的被称为第一散热器的散热器定位在壳体的容器中。
该有利技术组合的另一个目的涉及一种如本文献中所述的被称为第一散热装置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壳体和如本文献中所述的被称为第一散热器的散热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细节和优点将在获悉以与附图相关的表示提供的以下说明书之后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照明模组的前部的下侧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照明模组的后部的下侧立体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照明模组的分解图;
图4显示第一散热器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显示第一散热装置在组装状态下的立体图,其中所述第一散热装置由图4中的壳体和容纳在该壳体中的第一散热器形成;
图6显示从被设计成容纳第一散热装置的照明模组的透镜支撑件的下部的上方观察的视图;
图7显示第二散热装置的第二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被显示从后面观察,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后表面被设计成接纳通风装置;
图8显示图1和图2中所示的照明模组的透视垂直横截面视图;以及
图9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在没有照明模组的透镜支撑件的上部的情况下的照明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照明模组1在图1中以该照明模组1的前下侧视图被显示,而在图2中以照明模组1的后下侧视图被显示。照明模组1被设计成装配车辆前灯(未示出)。照明模组1通过透镜支撑件4和罩31的组装而形成,且透镜支撑件4和罩31每一个都设置在单个散热器30上。为了允许由接纳在照明模组1中的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束的投射,照明模组1包括投射透镜5。根据该实施例。投射透镜5由照明模组1的透镜支撑件4支撑。透镜支撑件4更具体地由下部41和上部42形成。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和上部42一起接受(accept)投射透镜5。透镜支撑件4包括框架40,以便允许所述透镜支撑件4被固定在散热器30上。
在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中,照明模组1的透镜支撑件4,更具体地,所述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包括凹部4A,而罩31至少部分地限定一孔口3B。凹部4A和孔口3B分别形成照明模组1的冷却回路的输入和照明模组1的该同一冷却回路的输出。该冷却回路被设计成使气流F循环,并用于允许照明模组1的冷却。更具体地,所述冷却回路用于允许所述冷却回路所包括的散热装置的冷却。
参照图3,照明模组1以分解图被示出。因此,显示了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透镜支撑件4的上部42、投射透镜5、第一散热装置2、第二散热装置3、和通风装置6。
照明模组的透镜支撑件4通过该透镜支撑件1的下部41的框架40由散热器30的前表面32’组装而成,而罩31由散热器30的后表面32”组装而成。
更详细地,如之前所述的,第一散热装置2包括第一散热器20和壳体21,而第二散热装置3包括第二散热器30和罩31。通风装置6就其本身而言包括离心式风扇。要说明的是第二散热器30与图1和图2中所述的散热器相对应。
第一散热装置2和第二散热装置3以及通风装置6被组装在照明模组1中以便形成冷却回路。
参照图3,所示的照明模组1使得可以提供第一照明功能和第二照明功能。第一照明功能允许形成被称为远光的第一光束,而第二照明功能允许形成被称为近光的第二光束。
为了提供这些照明功能,照明模组1包括第一照明元件7和不同于第一照明元件7的第二照明元件8。有利地,第一照明元件7和第二照明元件8包括发光二极管。照明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第一照明元件7和第二照明元件8的组合来提供。优选地,第一照明功能由第一照明元件7和第二照明元件8的组合来提供,而第二照明功能由第二照明元件8提供。
以下将详细地描述第一散热装置2和第二散热装置3中的每一个。
参照图3,第一散热装置2包括第一散热器20和壳体21。第一散热器20包括基部22,所述基部包括彼此相反的前表面22’和后表面22”。基部22的后表面22”包括例如由从该基部22延伸的散热片23形成的冷却结构23。第一散热器20的散热片23更具体地从基部22的后表面22”延伸并垂直于所述后表面22”。基部22的前表面22’支撑前述第一照明元件7,所述第一照明元件7位于基部22的前表面22’的上边沿(high border)22A处。第一照明元件7可以沿着单个直线水平排列。
第一散热器20的两个臂24从第一散热器20的基部22侧向延伸。这些臂24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部分24A和第二部分24B,所述第一部分24A被设计成将第一散热器20定位在壳体21中,所述第二部分24B被设计成将第一散热器20固定在壳体21的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上。
每一个臂24的第一部分24A都平行于基部22的后表面22”从基部22侧向延伸,而每一个臂24的第二部分24B都在散热片23的定向方向上从第一部分24A延伸。更具体地,臂24的每一个部分24A、24B都从基部22垂直于散热片23延伸。
图4中更详细地显示了散热装置的壳体21。壳体21包括下壁21A、上壁21B和基部壁21C,其中所述下壁21A、所述上壁21B和所述基部壁21C之间限定两个侧壁21D。壳体21的壁21A-21D之间限定里面接纳有第一散热器20的容器25。被称为第一口部2A的口部2A形成在壳体21的下壁21A中,而第二口部2B形成在壳体21的基部壁21C中。壳体21的侧壁21D每一个都包括切口21D1,所述切口21D1被设计成允许臂24穿过,并允许将第一散热器20定位在壳体21的容器25中。要理解的是第一口部2A和第二口部2B被包括在第一散热装置2中。
如图5中所示,当第一散热器20被容纳在壳体21的容器25中时,臂24的第一部分24A邻接壳体21的切口21D1。在臂24的第一部分24A的该位置中,第一散热器20的基部22借助于其前表面22’封闭壳体21的容器25,以使得冷却回路的被称为第一室C1的室C1由壳体21的壁21A-21D中的每一个和第一散热器20的基部22(更具体地基部22的后表面22”)限定。壳体21的第一口部2A和第二口2B则分别形成第一室C1的输入部和输出部。第一散热器20的冷却结构23在该第一室C1中延伸。
任选地,用于空气通过的孔21E可以设置在下壁21A的基部壁21C与侧壁21D中的每一个的交叉处,如图4中所示。用于空气通过的这种孔21E具有消除第一散热器20与壳体21之间的机械干扰以例如确保第一照明元件7的位置的优点。
空气叶片L可以形成在基部22与壳体21的上壁21之间。该空气叶片L有利地使得可以将第一照明元件7释放的热量引导到第一室C1内部。
为了将图5中所示的第一散热装置2组装在图6中所示的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上,第一散热器20的臂24被接纳在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的腔41B中。臂24的第一部分24A则抵靠每一个腔41B的基部被支撑,而臂24的第二部分24B抵靠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的柱螺栓41C被支撑。形成在臂24的每一个第二部分24B中的孔24B1与形成在相对应的柱螺栓41C中的孔41C1相对应。在第一散热装置2在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上的组装位置中,壳体21的下壁21A被放置在包括前述凹部4A的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的下壁41D上,以便使得可以将壳体21的第一口部2A定位成与透镜支撑件4的凹部4A相对,并且将透镜支撑件4的凹部4A的输入部处的空气引导到第一室C1的输入部。壳体21的第一口部2A和透镜支撑件4的凹部4A有利地具有相同的形状。
如图5所示,第一照明元件7有利地相对于壳体21的上壁21B的外前边沿21B凹入。
再次参照图3,第二散热装置3包括第二散热器30和罩31。第二散热器30包括板32,所述板32包括彼此相反的前表面32’和后表面32”。板32的后表面32”包括例如由从该板32延伸的杆33形成的冷却结构,如图7中所示。
板32的前表面32’支撑前述第二照明元件8。
第二散热器30包括一开口34,所述开口34形成在该第二散热器的板32中,以便穿过板32的前表面32’和后表面32”中的每一个。开口34具体地延伸通过固定支承表面34A,以从板32的前表面32’突出。因此,将要理解的是开口34被包括在第二散热装置3中。
如图7中所示,板32的后表面32”包括被设计成接纳通风装置6的平坦区域35。平坦区域35没有冷却结构33,因此限定被设计成被通风装置6占据的空间。
开口34被有利地形成以便通到板32的后表面32”的该平坦区域35上。
参照图3,罩31被设计成被装配在板32的后表面32”上,以使得第二散热器30的冷却结构33被罩31遮盖。当罩31和后表面相互组装时,罩31的边缘和板32的后表面32”的边缘限定前述开口3B。因此,将要理解的是开口3B被包括在第二散热装置3中。
为了允许罩31被固定在板32的后表面32”上,第一孔可以设置在板32的后表面32”上,以便与形成在罩31中的孔相对应,以使得固定螺钉可以穿过罩31中的孔,从而被容纳在第一孔中,并允许将罩31固定在板32的后表面32”上。
罩31和第二散热器30的后表面32”一起限定冷却回路的第二室C2,所述第二室C2的输出部由第二散热装置3的开口3B形成。
为了允许将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固定在板32的前表面32’,第二孔32A可以设置在板32的前表面32’上,以便与形成在下部41的框架40中的孔40A相对应,使得固定螺钉可以穿过框架40的孔40A,从而被容纳在第二孔32A中,并允许将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的框架40固定在板32的前表面32’上。
当预先配备有第一散热装置2的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被装配在第二散热器30的板32上时,第二散热器30的开口34则面向前述第一散热装置2的第二口部2B。优选地,开口34的固定支承表面34A被设计成与第二口部2B配合在一起。固定支承表面34A和第二口部2B优选地具彼此互补以便使这种布置可行的形式。
参照图3,通风装置6被容纳在第二散热装置3中。更具体地,板32的后表面32”和罩31一起限定通风装置6被容纳在其中的容积V。
如图7所示,通风装置6设置在第二散热器30的板32的后表面32”的平坦区域35上。在通风装置6的这种布置中,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入部6A(图3所示)通到第二散热器30的板32的开口34上。此外,在这种布置中,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出部6B(图3和图7所示)通到冷却回路的第二室C2中。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入部6A和空气输出部6B分别形成冷却回路的第三室C3的输入部和输出部。第二散热器30的板32的开口34两者形成第一室C1的输出部和第三室C3的输入部。通风装置6可以通过被螺钉连接在第二散热器30的后表面32”的平坦区域35上被装配而成。
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出部6B形成第二室C2的输入部。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出部6B和第二散热装置3的开口3B每一个都被设计成在相反的方向上引导气流。根据这里所示的示例,空气输出部6B和开口3B在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平面上延伸。
通风装置6有利地包括离心式风扇,所述离心式风扇被构造成允许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出部6B将气流定向成垂直于该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入部。
电源插塞60被设计成给通风装置6供电。电源电缆可以被设置成穿过第二散热装置3的开口3B并连接到通风装置6的电源插塞60。
参照图8,照明模组1的冷却回路由第一室C1、第三室C3和第二室C2连续形成,所述第一室C1、所述第三室C3和所述第二室C2分别由第一散热装置2、通风装置6、和第二散热装置3限定。气流F被示出为经由通风装置通过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
从上述信息理解的是第三室C3将第一室C1和第二室C2与冷却回路分隔开。
更详细地,应该注意的是:
-第一室C1的输入部2A形成冷却回路的输入部;
-第一室C1的输出部2B形成第三室C3的输入部;
-第三室C3的输出部6B形成第二室C2的输入部3A;
-第二室C2的输出部3B形成冷却回路的输出部。
以下参照图8提供冷却回路的操作的描述,其中照明模组1由垂直横截面视图被示出。
图8中的横截面视图示出了照明模组1,该照明模组包括:
-第一散热装置2的第一口部2A,所述第一口部形成第一室C1的输入部2A,并具有与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的凹部4A相同的形状;
-第一散热装置2的第二口部2B,所述第二口部形成第一室C1的输出部2B;
-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入部6A,所述空气输入部6A形成第三室C3的输入部6A;
-第二散热装置3的开口34,所述开口34以流体连通的方式连通第一室C1的输出部2A和第三室C3的输入部6A;
-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出部6B,所述空气输出部6B形成第三室C3的输出部6B和第二室C2的输入部3A;
-第二散热装置3的开口3B,所述开口3B形成第二室C2的输出部3B。
当通风装置6被电动控制时,所述通风装置6在其空气输入部6A处产生通风(airdraft),所述通风使得可以将气流F从第一室C1的输入部2A引导到第一室C1的输出部2B。该通风有利地使得可以对第一散热器20的被容纳在第一室C1中的散热片23进行强制冷却。随后,气流F经由开口34被引导到第三室C3的输入部6A,从而在被从第三室C3的输出部6B排放到第二室C2中之前通过离心式风扇被加速,其中所述第三室C3的输出部6B还形成第二室C2的输入部3A。气流F然后被从第二室C2的输入部3A引导到罩31的与罩31的第二壁31B相反的第一壁31A,从而部分地限定第二散热装置3的开口3B。空气输出部6B被定向成使得气流F被朝向罩31的第一壁31A引导并撞上所述第一壁31A。这因此通过迫使气流F改变通过第二散热器30的冷却结构33的方向来优化第二室C2中的强制对流,从而增加散热器32与气流之间的热交换。
参照图9,照明模组1被示出为没有透镜支撑件4的上部42,但是具有透镜支撑件4的下部41。第一散热装置2和第二散热装置3相对于彼此设置以便提供照明模组1的第一和第二照明功能。更具体地,在这种布置中,由第一散热器20支撑的第一照明元件7和由第二散热器30支撑的第二照明元件8设置在其各自的散热器20、30上以例如被截止边缘分隔开。
截止边缘有利地由壳体21的上壁21B形成。更具体地,截止边缘由外前边沿21B1形成。截止边缘使得可以防止第一照明元件7在截止边缘上方发射光。这有利地使得可以提供第一照明功能,即被称为远光的第一光束的形成,所述第一光束由投射透镜5投射。要理解的是当提供第一照明功能时,使用第一照明元件7和第二照明元件8。
当需要照明模组1的第二照明功能时,由第二照明元件8发射的光有利地由投射透镜5投射以便形成被称为近光的第二光束。要理解的是,当提供第二照明功能时,不使用第一照明元件7。
将要认识的是本发明的特征、变形例和不同实施例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相互关联,只要这些组合不矛盾或相互排斥。如果在下文中以与所述的其它特征不同的方式描述的特征的选择足以提供技术优点,或使本发明区别于现有技术,尤其可以构思仅包括所述特征的选择的变形例。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车辆的照明模组(1),所述照明模组(1)包括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包括:
第一室(C1),所述第一室由第一散热装置(2)限定,并被设计成用于冷却所述照明模组(1)的至少一个第一照明元件(7);
第二室(C2),所述第二室由第二散热装置(3)限定,并被设计成用于冷却所述照明模组(1)的至少一个第二照明元件(8);和
第三室(C3),所述第三室由通风装置(6)限定,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室(C3)将所述第一室(C1)与所述第二室(C2)彼此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冷却回路的所述第一室(C1)、所述第二室(C2)和所述第三室(C3)一起形成所述照明模组(1)的冷却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第一散热装置(2)包括口部(2A),而所述第二散热装置(3)包括开口(34),并且其中所述口部(2A)形成所述冷却回路的第一室(C1)的输入部(2A),而所述开口(34)形成所述冷却回路的第一室(C1)的输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第一散热装置(2)包括壳体(21)和第一散热器(20),且所述壳体(21)容纳所述第一散热器(20),并且被称为第一口部(2A)的所述口部(2A)和第二口部(2B)形成在所述壳体(21)上,以使得所述第二口部(2B)面向所述第二散热装置(3)的开口(34)。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第二散热装置(3)容纳所述通风装置(6)。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通风装置(6)包括空气输入部(6A)和空气输出部(6B),所述空气输入部(6A)和所述空气输出部(6B)分别形成所述冷却回路的第三室(C3)的输入部(6A)和所述冷却回路的第三室(C3)的输出部(6B)。
7.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3或4的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入部(6A)面向所述第二散热装置(3)的开口(34)。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第二散热装置(3)包括孔口(3B),并且其中所述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出部(6B)形成所述冷却回路的第二室(C2)的输入部(3A),而所述孔口(3B)形成所述冷却回路的第二室(C2)的输出部(3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第二散热装置(3)包括罩(31)和被称为第二散热器(30)的散热器(30),且所述罩(31)至少部分地遮盖所述第二散热装置(3)的散热器(30),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散热装置(3)的开口(3B)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罩(31)限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30)包括板(32),所述板包括彼此相反的前表面(32’)和后表面(32”),所述前表面(32’)被设计成接纳至少一个第二照明元件(8),并且所述后表面(32”)包括从所述后表面延伸的冷却结构(3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板(32)的后表面(32”)和所述罩(31)一起限定一容积(V),所述通风装置(6)被容纳在所述容积(V)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板(32)的后表面(32”)包括一平坦区域(35),所述通风装置(6)抵靠所述平坦区域成一体。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出部(6B)和所述第二散热装置(3)的孔口(3B)被设计成在相反的方向上引导气流。
14.根据权利要求6-1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组(1),其中,所述通风装置(6)的空气输出部(6B)被设计成将气流定向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第一方向上,其中所述气流沿着所述第二方向通过所述空气输入部(6A)。
15.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灯,特别地用于机动车辆的前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灯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组(1)。
CN201811578793.XA 2017-12-22 2018-12-21 包括设置在两个散热装置之间的通风装置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Active CN109973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762903A FR3075929B1 (fr) 2017-12-22 2017-12-22 Module lumineux pour vehicule comprenant un dispositif de ventilation dispose entre deux dispositifs de dissipation de chaleur
FR1762903 2017-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3939A true CN109973939A (zh) 2019-07-05
CN109973939B CN109973939B (zh) 2021-09-28

Family

ID=61224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8793.XA Active CN109973939B (zh) 2017-12-22 2018-12-21 包括设置在两个散热装置之间的通风装置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8964B2 (zh)
EP (1) EP3502546B1 (zh)
CN (1) CN109973939B (zh)
FR (1) FR3075929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03537B1 (fr) * 2019-11-21 2022-06-24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lumineux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CN115059600B (zh) * 2022-08-15 2022-12-09 宁波从越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充气泵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6522A1 (de) * 2004-05-25 2005-12-08 Hella Kgaa Hueck & Co. Scheinwerfer mit wärmetauscher zur kühlung von leuchtmitteln
CN201547566U (zh) * 2009-11-23 2010-08-11 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成像灯led光源部件
CN103453422A (zh) * 2013-08-30 2013-12-18 安徽湛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Led汽车前照灯近光光学模组
EP3173688A1 (en) * 2014-07-23 2017-05-31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ighting fixture unit and headlamp for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9033B2 (en) * 2005-10-25 2008-02-12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Convectively cooled headlamp assembly
DE102007043961C5 (de) * 2007-09-14 2017-04-06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Beleuchtungseinrichtung mit Halbleiterlichtquelle
CN108431489B (zh) * 2015-12-15 2021-07-0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JP2017120736A (ja) * 2015-12-28 2017-07-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前照灯及び移動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6522A1 (de) * 2004-05-25 2005-12-08 Hella Kgaa Hueck & Co. Scheinwerfer mit wärmetauscher zur kühlung von leuchtmitteln
CN201547566U (zh) * 2009-11-23 2010-08-11 北京星光影视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成像灯led光源部件
CN103453422A (zh) * 2013-08-30 2013-12-18 安徽湛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Led汽车前照灯近光光学模组
EP3173688A1 (en) * 2014-07-23 2017-05-31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Lighting fixture unit and headlamp for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75929B1 (fr) 2021-01-29
US20190195463A1 (en) 2019-06-27
CN109973939B (zh) 2021-09-28
EP3502546A1 (fr) 2019-06-26
EP3502546B1 (fr) 2023-07-12
US10738964B2 (en) 2020-08-11
FR3075929A1 (fr)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5848B2 (en) Headlamp assembly having cooling channel
JP4589913B2 (ja) ハウジングとヒートシンクとを一体化したヘッドランプ組立体
JP5596328B2 (ja) 自動車の照明装置または信号装置における光モジュール用の単一ブロック放熱体
US7329033B2 (en) Convectively cooled headlamp assembly
JP4512084B2 (ja) 冷却チャネルを有するヘッドランプ組立体
JP5457061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CN106813184B (zh) 机动车辆前照灯照明模块以及关联的前照灯
US8047695B2 (en) Vehicle lamp
US8147109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of vehicle lamp and interposing element thereof
US20180023777A1 (en) Vehicle headlamp
CN109973939A (zh) 包括设置在两个散热装置之间的通风装置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JP7217934B2 (ja) 車両用灯具
JP4265427B2 (ja) 車両用灯具
CN110312892B (zh) 车辆用灯具
EP3141800B1 (en) Vehicle lamp
JP2014065340A (ja) 自動二輪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JP6064488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KR100536874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103574320B (zh) 发光模块和包括该发光模块的照明装置
JP6061071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JP5962990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JP6061070B2 (ja) 自動二輪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JP5999344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16100141A (ja) 発光装置
JP2010241223A (ja) 電気接続箱の放熱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