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0151A - 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0151A
CN109960151A CN201910386666.8A CN201910386666A CN109960151A CN 109960151 A CN109960151 A CN 109960151A CN 201910386666 A CN201910386666 A CN 201910386666A CN 109960151 A CN109960151 A CN 109960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function
closed loop
error
robust controller
rob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66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0151B (zh
Inventor
任维
毛耀
聂康
周翕
李志俊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91038666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601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60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0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0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0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针对被控对象存在的不确定性变化,通过对比期望的闭环模型与实际闭环模型的误差来设计相应的误差权函数,同时还要考虑驱动输入量的限制条件,然后根据这两项性能指标来求解系统的鲁棒控制器。其核心在于利用期望的闭环输出与实际闭环输出的误差来设计误差权函数的方式,以及驱动输入权函数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设计简单,鲁棒性能好,能实现指定的闭环带宽,可以有效地保证对象不确定性情况下的系统稳定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控制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主要用于当受控对象出现变化时的鲁棒控制。
背景技术
Zames针对LQG控制方法鲁棒性能较差的缺点,在1981年提出H∞控制原理。Doyle在H∞控制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突破,首先将标准的H∞控制问题归结为两个代数黎卡提方程的求解问题。目前基于H∞的鲁棒控制设计方法广泛地被研究和运用。谢雷提出了最优调节理论,分析了混合灵敏度问题和鲁棒控制系统设计的关系。UMENO,T针对直流伺服电机参数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两自由度控制器参数化的鲁棒设计方法。针对伺服系统中同时出现的结构不确定性和非结构化不确定性问题,Yao,J中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控制结合ESO的鲁棒控制方法。WG Lee采用LMI-based H∞设计原理设计了具有较好扰动抑制能力和跟踪性能的控制器。JAR Krishna Moorty在视轴稳定系统(LOS)使用H∞的混合灵敏度控制原理设计了一个高性能控制器。无论采用何种H∞改进算法其关键的核心依旧是如何合理的设计系统的指标和权函数,传统的H∞方法虽然最终能够达到系统鲁棒性的设计要求,但是无法指定系统的闭环带宽,而系统闭环带宽也是系统的核心指标。
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设计方法。通过合理地设计相应的驱动输入权函数和误差权函数,可以得到一个有效的鲁棒控制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现有的H∞鲁棒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实现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但是其定义的误差权函数反映的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偏差,按照该误差定义求解的鲁棒控制器,无法实现指定的闭环带宽。针对传统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的可实现指定带宽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设计精密稳定系统的一般控制结构框图,定义理想的闭环特性M,选用输入权函数Wu以及误差权函数Wp作为H∞的约束条件,Wu用来限制系统容许的最大控制输入,可以保证在极端不稳定条件下保护系统设备,Wp反映了实际闭环输出与理想的闭环输出之间的误差;
步骤(2):根据系统实际容许的最大控制输入和输出误差,确定Wu和Wp的权函数形式,Wu为一个代表最大驱动输入量的常数,通过对系统的误差测量和估计确定Wp,Wp权函数使用一阶低通滤波器以便避免产生一个非常高阶的鲁棒控制器;
步骤(3):将步骤(2)中的权函数代入H∞求解器,根据H∞的两个黎卡提方程关系式,镇定出一个次优的鲁棒控制器K。
其中,步骤(1)H∞的约束条件的设计,尤其是误差权函数Wp定义成了实际闭环输出与理想的闭环输出之间的误差;
其中,步骤(2)中Wp权函数具体设计成一个一阶低通滤波器以避免求解得到的控制器的阶次过高。
实施例如下:
步骤(1):根据一般化的H∞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定义反映驱动输入量约束条件的输入权函数和实际闭环输出与理想闭环输出的误差权函数。因此,H∞的混合灵敏度函数如下:
其中,Wp代表误差权函数,Wu代表输入权函数,S代表系统的输出传递函数,R代表控制输入传递函数。
步骤(2):根据实际系统允许的控制输入量设计输入权函数,并测量或估计实际系统的闭环输出与理想闭环输出之间的偏差,基于容许的最大误差设计一个合理的低通滤波器;
步骤(3):根据步骤(2)中设计的权函数,代入MATLAB的H∞求解器中,运算得到一个满足鲁棒稳定性能的次优鲁棒控制器;
步骤(4):将步骤(3)中求得鲁棒控制器代入闭环回路中,验证系统的闭环鲁棒稳定性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设计并定义了新的H∞鲁棒控制器设计的约束函数,较一般化基于H∞原理的混合灵敏度函数减少一个约束条件,简化了设计步骤;
(2)求解得到的鲁棒控制器可以满足指定的闭环带宽要求;
(3)设计得到鲁棒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描述了本发明中闭环回路中的鲁棒控制结构;
图2描述了本发明中一般化的鲁棒控制结构;
图3描述了次精密稳定平台的速度对象特性;
图4描述了次精密稳定平台的输出误差性能函数;
图5描述了次精密稳定平台的速度闭环传递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图1反映了精密稳定系统闭环回路中设计鲁棒控制器的结构图,可以看出整个系统只定义输入权函数和误差权函数两个约束指标。基于这两个约束指标的鲁棒控制器设计不仅能够满足系统的鲁棒稳定性能要求,还能实现特定闭环带宽的控制器设计。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图1将系统转化成图2所示的一般化的鲁棒控制器设计结构,则系统输入w到被控变量z的代价传递函数Tzw为:
z=Tzww
其中,
z1代表乘以输出误差权函数后的控制输入,z2代表乘以系统控制输入权函数后的系统输出,r代表系统的参考输入,d代表系统的扰动输入。
步骤(2):根据图2有:
z1=Wp((I-GC)-1GC-M)r+Wp(I-GC)-1d
z2=Wu(I-CG)-1Cr-WuC(I-GC)-1d
其中,Wp为系统的输出误差权函数,Wu为系统控制输入权函数,C代表闭环控制器,G代表被控对象,M为G的标称模型,I为单位矩阵。
因此,化简得到:
其中,
Si=(I-CG)-1
So=(I-GC)-1
To=SoGC
SiC=CSo
步骤(3):又因为图2的开环内联结构又可以描述为:
其中,e为系统的输入误差,Pzw为z到w的传递函数,Pzu为z到u的传递函数,Pew为e到w的传递函数,Peu为e到u的传递函数,P为传递函数矩阵。
那么:
z=Pzww+Pzuu=[Pzw+PzuC(I-PeuC)-1Pew]w=Fl(G,C)w
其中,P为系统的拓展传递矩阵。
则H∞优化问题为一般化的鲁棒问题,即寻找一个稳定控制器,满足下面条件:
其中,Fl(G,C)为关于G和C的下线性分式矩阵函数,γ为Fl(G,C)函数最小化过程中的上界变量。
步骤(4):根据实际系统的性能测量或估计合理的Wp和Wu,最后利用MATLAB的H∞求解器运算得到一个鲁棒控制器。
下面以双精密稳定系统为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和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1):双精密稳定实验平台由一个主精密稳定平台和一个次精密稳定平台构成。主精密稳定平台重叠在次精密稳定平台上面,主精密稳定平台用于实现高精度的光束偏转,次精密稳定平台用来抑制外界扰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能;
(2):利用频率响应测试仪测量次精密稳定平台的速度开环特性。根据图3可知,当主精密稳定平台的闭环控制带宽不同时,次精密稳定平台出现不同程度的特性变化;
(3):次精密稳定平台的速度闭环带宽设计要求为50Hz以上,那么开环0dB处对应的穿越频率应位于大约30Hz左右。Wp的权函数使用一阶低通滤波器以便避免产生一个非常高阶的鲁棒控制器,最终的设计为如图4所示。Wu=10-3用来限制系统容许的最大控制输入,可以保证在极端不稳定条件下保护系统设备。理想的闭环形式设计成二阶低通滤波器形式,因此为
(4):将所有权函数代入MATLAB的H∞求解器中,得到一个有效的鲁棒控制器,并完成相应的闭环实验。最终的闭环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闭环带宽为51.2Hz,满足系统闭环带宽的设计要求。

Claims (3)

1.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设计精密稳定系统的一般控制结构框图,定义理想的闭环特性M,选用输入权函数Wu以及误差权函数Wp作为H的约束条件,Wu用来限制系统容许的最大控制输入,可以保证在极端不稳定条件下保护系统设备,Wp反映了实际闭环输出与理想的闭环输出之间的误差;
步骤(2):根据系统实际容许的最大控制输入和输出误差,确定Wu和Wp的权函数形式,Wu为一个代表最大驱动输入量的常数,通过对系统的误差测量和估计确定Wp,Wp权函数使用一阶低通滤波器以便避免产生一个非常高阶的鲁棒控制器;
步骤(3):将步骤(2)中的权函数代入H求解器,根据H的两个黎卡提方程关系式,镇定出一个次优的鲁棒控制器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H的约束条件的设计,尤其是误差权函数Wp定义成了实际闭环输出与理想的闭环输出之间的误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Wp权函数具体设计成一个一阶低通滤波器以避免求解得到的控制器的阶次过高。
CN201910386666.8A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Active CN109960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6666.8A CN109960151B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6666.8A CN109960151B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0151A true CN109960151A (zh) 2019-07-02
CN109960151B CN109960151B (zh) 2022-07-19

Family

ID=67027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6666.8A Active CN109960151B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60151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4592A (zh) * 2007-01-25 2007-07-25 上海交通大学 干扰和时滞不稳定系统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控制方法
JP2008310601A (ja) * 2007-06-14 2008-12-25 Fujitsu Ltd フィードバック制御系の設計方法、設計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設計支援装置
US20100251811A1 (en) * 2007-11-30 2010-10-07 Meidensha Corporation Engine bench system control system
CN102323754A (zh) * 2011-07-29 2012-01-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区域极点配置的鲁棒增益调度控制方法
CN102426420A (zh) * 2011-11-27 2012-04-25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强鲁棒性的运动载体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
CN102621890A (zh) * 2012-03-30 2012-08-01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运动载体光电跟踪稳定平台的控制方法
EP2527934A2 (en) * 2010-11-04 2012-11-28 Honda Motor Co., Ltd. Control apparatus
CN104317192A (zh) * 2014-05-30 2015-01-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h∞混合灵敏度控制器的构造方法
CN104932463A (zh) * 2015-05-11 2015-09-23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在火电厂协调系统中鲁棒控制器的标准化设计方法
CN106647252A (zh) * 2016-09-26 2017-05-10 华南理工大学 电磁驱动微镜的h∞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839749A (zh) * 2017-11-08 2018-03-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动轮汽车转向路感及整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8345215A (zh) * 2018-01-12 2018-07-3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磁悬浮轴承鲁棒控制器构造方法
CN109617257A (zh) * 2019-01-22 2019-04-12 中国矿业大学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及其混合灵敏度鲁棒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4592A (zh) * 2007-01-25 2007-07-25 上海交通大学 干扰和时滞不稳定系统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控制方法
JP2008310601A (ja) * 2007-06-14 2008-12-25 Fujitsu Ltd フィードバック制御系の設計方法、設計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設計支援装置
US20100251811A1 (en) * 2007-11-30 2010-10-07 Meidensha Corporation Engine bench system control system
EP2527934A2 (en) * 2010-11-04 2012-11-28 Honda Motor Co., Ltd. Control apparatus
CN102323754A (zh) * 2011-07-29 2012-01-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区域极点配置的鲁棒增益调度控制方法
CN102426420A (zh) * 2011-11-27 2012-04-25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强鲁棒性的运动载体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
CN102621890A (zh) * 2012-03-30 2012-08-01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运动载体光电跟踪稳定平台的控制方法
CN104317192A (zh) * 2014-05-30 2015-01-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h∞混合灵敏度控制器的构造方法
CN104932463A (zh) * 2015-05-11 2015-09-23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在火电厂协调系统中鲁棒控制器的标准化设计方法
CN106647252A (zh) * 2016-09-26 2017-05-10 华南理工大学 电磁驱动微镜的h∞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839749A (zh) * 2017-11-08 2018-03-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动轮汽车转向路感及整车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8345215A (zh) * 2018-01-12 2018-07-31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磁悬浮轴承鲁棒控制器构造方法
CN109617257A (zh) * 2019-01-22 2019-04-12 中国矿业大学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及其混合灵敏度鲁棒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G.KELLETT,等: ""WEIGHTING FUNCTION SPECIFICATION IN H-infinite DESIGN"", 《IEEE COLLOQUIUM ON PRACTICAL METHODS FOR ROBUST CONTROL SYSTEM DESIGN》 *
WANG, FU-CHENG,等: "Precision Robust Control for a Three Dimensional PZT Stage", 《IEEE》 *
WON GU LEE,等: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and LMl-based H-infinite Controller Design for a Line of Sight Stabilization System"", 《KS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
YIQING YANG,等: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wo-degree-of-freedom tuned mass damper in milling vibration mitigation"", 《JOURNAL OF SOUNDAND VIBRATION》 *
YONG HUANG,等: ""Robust controller design and experiment for electric load simulator"",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PUTER THEORY AND ENGINEERING(ICACTE)》 *
侯德鑫,等: ""机电伺服系统鲁棒控制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
刘宏智: ""运动伺服系统二自由度鲁棒控制器设计"",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刘旌扬等: "水下机器人H_∞控制系统设计", 《海洋工程》 *
史鲲等: "BTT导弹横侧通道H_∞鲁棒控制器设计研究", 《计算机仿真》 *
周翕: ""不确定系统的分数阶鲁棒控制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张子健,等: ""机翼颤振的混合灵敏度H∞鲁棒控制器设计"", 《计算力学学报》 *
张子健等: "双回路鲁棒控制方法在弹性飞行器中的应用", 《飞行力学》 *
张民等: "PSO算法用于导弹鲁棒控制器性能权函数优化", 《应用科学学报》 *
王宇航等: "基于μ综合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律设计", 《航天控制》 *
翁敬良,等: ""基于操纵稳定性的EPS转向系统鲁棒控制策略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
臧怀泉等: "基于H_∞混合灵敏度控制的EPS操纵稳定性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
薛鹏,等: "基于混合灵敏度的磁悬浮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陈峻峰,等: ""基于LMI的磁轴承-转子系统鲁棒增益调度控制器设计"",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
陈立军,等: ""采用辐射能信号的燃烧系统H∞鲁棒控制"",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0151B (zh) 202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8071B (zh) 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非线性系统自抗扰控制方法
KR930003988B1 (ko) 제어계의 설계방법 및 그 설계지원장치
CN105159077B (zh) 直驱电机系统干扰补偿的有限时间连续滑模控制方法
CN107168101A (zh) 考虑调频及稳定约束的机组调速系统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CN107272421A (zh) 一种自抗扰控制系统及方法
Wakeland Bode compensator design
WO2022105356A1 (zh) 带有增量式调节功能的核电机组控制棒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12162483B (zh) 一种比例-积分控制器的最优参数获取方法
CN104932463A (zh) 一种在火电厂协调系统中鲁棒控制器的标准化设计方法
CN105490266B (zh) 基于多变量拟合的发电机调速系统参数优化建模方法
CN109960151A (zh) 一种基于模型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CN105549385A (zh) 多变量时滞非最小相位非方系统的解耦内模控制器、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Effendi et al. Linearization and decoupling controller for quadruple tank
CN111695221A (zh) 确保直流母线电压稳定运行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CN111077782B (zh) 一种基于标准型的连续系统u模型抗扰控制器设计方法
Nagammai et al. Design of optimal controllers for a three tank process
Misgeld et al. Didactic approach to multivariable control using IEC 61131 model-based design and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CN110320804A (zh) 一种非仿射动力学系统的控制方法
Chu IMC‐PID tuning method based on maximum sensitivity for uncertain multivariable systems
Engell Design of robust control systems with time-domain specifications
CN103970175B (zh) 一种惯性平台稳定回路闭环测试方法
CN104537174B (zh) 一种汽轮机组暂态模型的仿真方法
Basso The dark side of loop control theory
CN108880366A (zh) 一种减速箱试验台转矩加载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CN116470773B (zh) 一种变换器的比例积分参数计算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