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5434B -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5434B
CN109945434B CN201910213690.1A CN201910213690A CN109945434B CN 109945434 B CN109945434 B CN 109945434B CN 201910213690 A CN201910213690 A CN 201910213690A CN 109945434 B CN109945434 B CN 1099454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ir conditioner
indoor
inner pip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36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45434A (zh
Inventor
肖彪
范建波
黄允棋
司徒姗姗
何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2136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5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5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5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45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5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其中控制方法,用于空调处于低风速制热模式时,包括:监测步骤,监测室内温度,在室内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湿度和空调当前的第一内管温度,其中,预设条件包括:当前室内温度比第一时长前的室内温度至少高x℃;计算步骤,根据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确定最低换热温度,其中,最低换热温度是维持当前室内温度所需要的内管温度;调节步骤,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其中,第一温度范围为:大于最低换热温度且小于第一内管温度。利用空气热物理特性,提高室内上层空气和下层空气之间的热对流,使房间空气更加均匀,同时能满足热量需求。

Description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背景技术
对于空调,特别是壁挂式空调器,当其工作在制热运行时,当空调的室内机在低风速下运行时,蒸发器换热效果变差,冷凝温度变高,使出风温度变高。同时根据空气热物理性质,热空气上飘,导致与室内底部的空气温度差增大,由于风速较低,导风板设定角度如何,热风都难以向室内的底部移动,尤其是在低湿度的环境状态下,由于较高温度的热空气保持在室内的上部,室内垂直方向存在较大的温度差,使用户在长时间下也无法感受有制热效果,降低了用户体验。
因此,提高室内空气温度的均匀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制热模式的控制方法、空调和空调,用于提高室内空气温度的均匀型,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用于空调处于低风速制热模式时,包括:
监测步骤,监测室内温度,在室内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湿度和空调当前的第一内管温度,其中,预设条件包括:当前室内温度比第一时长前的室内温度至少高x℃;
计算步骤,根据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确定最低换热温度,其中,最低换热温度是维持当前室内温度所需要的内管温度;
调节步骤,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其中,第一温度范围为:大于最低换热温度且小于第一内管温度。
可选的,在计算步骤之后,在调节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步骤,判断第一内管温度是否大于最低换热温度,如果是,则执行调节步骤,如果否,则不执行调节步骤。
可选的,预设条件还包括:空调的目标室内温度与当前室内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y℃。
可选的,在监测步骤之前还包括:统计步骤,统计不同室内温湿度的情况下,空调的内管温度与室内垂直温差的对应关系;
调节步骤包括:根据对应关系、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确定第二温度范围,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二温度范围内;
其中,第二温度范围内的内管温度对应的室内垂直温差小于垂直温差阈值。
可选的,还包括:
复检步骤,监测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升高空调的内管温度。
可选的,通过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和/或膨胀阀开度调节内管温度。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用于空调处于低风速制热模式时,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室内温度,在室内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湿度和空调当前的第一内管温度,其中,预设条件包括:当前室内温度比第一时长前的室内温度至少高x℃;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确定最低换热温度,其中,最低换热温度是维持当前室内温度所需要的内管温度;
调节单元,用于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其中,第一温度范围为:大于最低换热温度且小于第一内管温度。
可选的,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计算单元根据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确定最低换热温度之后,在调节单元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之前,判断第一内管温度是否大于最低换热温度,如果是,则调节单元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如果否,则调节单元不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
可选的,预设条件还包括:空调的目标室内温度与当前室内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y℃。
可选的,还包括: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不同室内温湿度的情况下,空调的内管温度与室内垂直温差的对应关系;
调节单元用于:根据对应关系、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确定第二温度范围,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二温度范围内;
其中,第二温度范围内的内管温度对应的室内垂直温差小于垂直温差阈值。
可选的,还包括:
复检单元,用于在调节单元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后,监测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升高空调的内管温度。
可选的,通过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和/或膨胀阀开度调节内管温度。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包括本申请提出的任一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通过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最低换热温度和第一内管温度之间,使得空气密度增加,利用空气热物理特性,提高室内上层空气和下层空气之间的热对流,从而将室内上层的热空气送到地面,使房间空气更加均匀,同时能满足用户对热量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组成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空调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空调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现有技术中,当空调处于低风速制热模式时,由于出风温度减小,气流与空调内机的换热管接触时间长,同时蒸发器换热效果变差,导致冷凝温度变高,所以出风温度会增高,由于出风温度增高,热空气的密度小于冷空气,出风口吹出的热空气将长时间滞留在房间的上部,导致位于房间下部的用户无法感受到热气,降低了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出的方法用于空调处于低风速制热模式时,低风速模式为出风速度小于等于5米时的模式,优选低风速模式为空调出风速度小于等于3米时的模式,包括:
监测步骤,监测室内温度,在室内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湿度和空调当前的第一内管温度,其中,预设条件包括:当前室内温度比第一时长前的室内温度至少高x℃;
计算步骤,根据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确定最低换热温度,其中,最低换热温度是维持当前室内温度所需要的内管温度;
调节步骤,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其中,第一温度范围为:大于最低换热温度且小于第一内管温度。
具体的,本申请提出的方法具体用于控制空调内机,在空调处于低风速制热模式时,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检测一次室内温度,间隔时长可以是10分钟,然后根据检测到的室内温度确定当前室内温度相比于上一次检测到的室内温度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如果增加了则判断是否增加x℃,x优选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2,如果是增加了表明当前的第一内管温度是能够使的室内温度增加的温度,第一内管温度是当前时刻室内机换热管的温度,优选为换热管表面的温度,随之获取并记录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可以通过检测室内机入风口处的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作为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根据当前室内温湿度确定最低换热温度,假设当前室内温度为25℃,则最低换热温度为保持室内为25℃时需要的空调室内机的换热管的温度,需要注意的是,最低换热温度与环境热负荷状态有关,为了更加准确确定最低换热温度,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空调的出风速度、室内房间体积、室内墙壁材料、室外温湿度确定的最低换热温度,对于任何一个指定的房间,可以是通过大量实验确定的不同的出风速度、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任一给定的室内温度所需要的空调内机的换热管的温度,即内管温度。然后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到第一温度范围,由于最终调节的空调的内管温度大于最低换热温度,所以可以保证室内温度不会降低,而是处于增加状态,同时内管温度小于第一内管温度,所以出风温度相对于之前而言会有所降低,因为出风温度有所降低,所以气体密度会增大,然后气流下沉,下沉的气流会与房间底部的气流更接近,从而加速与房间底部进行热交换,在热空气与房间底部的较冷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会进一步增大热空气的密度,逐渐下沉与房间底部的空气形成热对流。虽然出风温度有所降低,但是一方面,出风温度仍然高于室内温度,室内处于加热状态,所以用户并不会感到凉意,另一方面,由于出风其他的密度增大促进了热对流和热交换,因此可以使得用户明显感受到房间底部温度升高从而提高舒适性,而现有技术中,空调内机的管温过高将导致热空气上升到房间的顶部,虽然热空气的温度较高,但需要较长时间才会下沉到房间的底部,在初始阶段主要是依靠热交换而不是热对流对房间升温,空气热交换的效率远小于热对流,所以房间顶部升温较快,房间底部却升温较慢,导致用户体验低。
可选的,在计算步骤之后,在调节步骤之前,还包括:判断步骤,判断第一内管温度是否大于最低换热温度,如果是,则执行调节步骤,如果否,则不执行调节步骤。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判断第一内管温度是否大于最低换热温度的目的在于保证空调有足够的输出能力可以满足符合要求,通常情况下空调工作时的内管温度是其能够达到的最大内管温度,特别是当空调为定频空调时,如果空调工作时的内管温度仍然不能大于最低换热温度,表明空调很可能无法有足够的输出能力,不能满足需求,此时如果强制提高空调的内管温度,会造成空调损伤,影响使用寿命还容易造成危险。
可选的,预设条件还包括:空调的目标室内温度与当前室内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y℃。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用于空调没有达到设定的目标室内温度时,并且是室内处于升温状态,而且即将接近目标室内温度的时候,具体的y优选为3-8,在本申请提出的方法中,因为降低了空调的内管温度,虽然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但是从总体上来讲,降低了房间整体的热量,因此,本实施例中限定了当前室内温度接近目标室内温度,防止因为空调的内管温度降低导致室内出现明显的温降。
可选的,在监测步骤之前还包括:统计步骤,统计不同室内温湿度的情况下,空调的内管温度与室内垂直温差的对应关系;调节步骤包括:根据对应关系、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确定第二温度范围,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二温度范围内;
具体的,第二温度范围内的内管温度对应的室内垂直温差小于垂直温差阈值。在本实施例中,预先通过大量实验,在各个室内温湿度的情况下,设定不同的空调内管温度,然后测定达到热平衡状态(即室内温度不变)时室内的垂直温差,垂直温差可以用房间顶部的温度和房间底部的温度差表示,也可以进一步用房间顶部和底部的温度差除以房间的高度,即用温度梯度表示。当选用了第二温度范围内的任一温度作为内管温度时,室内的垂直温差都小于第二垂直温差阈值,所以垂直温差会较小,即室内的温度较为均匀,同时因为第二温度范围是第一温度范围的子集,所以不会导致室内温度下降。
可选的,如图2所述,本申请提出的方法还包括:复检步骤,监测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升高空调的内管温度。具体的,在实际的情况中,通过估算得到的最低换热温度可能会产生偏差,即估算出的最低换热温度低于实际上的最低换热温度,此时如果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的过于靠近估算出的最低换热温度,会导致空调的热管温度过低甚至低于正确的最低换热温度,造成空调出风温度无法满足室内的热负荷需求,造成室内温度逐渐降低,这样无疑会降低用户体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节了空调的热管温度之后,需要监测室内温度,如果室内温度出现下降,则对应升高空调的内管温度直到室内温度达到设定的目标室内温度,这样可以防止因为对最低换热温度估算过低导致得室内温度下降的问题。优选的,将在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将内管温度升高到第一内管温度。可选的,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和/或膨胀阀开度调节内管温度。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提出的方法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空调开机制热运行时,当检测到内风机运行为低风档时,检测当前运行状态下的室内空调进风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值,依照相对湿度和温度值确定当前进风的密度等空气物理状态。接着计算室内温度T内环与用户设定的目标室内温度T设定的差值,保证在房间已有一定热量,即T设定-T内环≤Y℃。当符合该条件下,再进行判断T内环在最近10min内是否有一定的温升,即判断当前室内温度T内环与10分钟前的室内温度T内环10min前的差值是否小于Y℃。确定有温升效果后,则判断当前内管温度T内管是否大于最低换热温度Z,若是,最后通过压缩机频率和电子膨胀阀开度调节将T内管温度限制在第一温度范围内,并同时返回内环每10min的温升状态计算,保障房间处于温升状态。具体的,其中Y值依据不同热负荷需求选择,建议选取范围3-8℃;X值建议选取0-2℃; Z值建议选取范围40-50℃;第一温度范围选取40-55℃,第一温度范围的值比Z 值大;
更具体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定制热、低风档、目标温度28℃开机自由温升运行。运行一段时间后,设当前房间内环境温度状态为T内环=25℃,相对湿度45%,外环境温度-5℃,T内管=52℃,Y值选取4℃,X值选取1℃,Z 值选取48℃,10min前内环境温度T内环10min前=23.5℃,第一温度范围内优选的温度为50℃,那么控制流程执行如下:
首先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因为T设定-T内环=28℃-25℃=3℃≤Y=4℃,进入下一判断;T内环-T内环10min前=25℃-23.5℃=1.5℃≥X=1℃,满足预设条件,进入下一判断;此时T内管=52℃>Z=48℃,有足够能力满足负荷需求;最后通过频率和电子膨胀阀限制T内管=50℃下稳定运行,并重复循环判断。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用于空调处于低风速制热模式时,如图4所示,包括监测单元10、计算单元20和调节单元30:
监测单元10,用于监测室内温度,在室内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湿度和空调当前的第一内管温度,其中,预设条件包括:当前室内温度比第一时长前的室内温度至少高x℃;
计算单元20,用于根据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确定最低换热温度,其中,最低换热温度是维持当前室内温度所需要的内管温度;
调节单元30,用于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其中,第一温度范围为:大于最低换热温度且小于第一内管温度。
具体的,本申请提出的控制装置具体用于控制空调内机,在空调处于低风速制热模式时,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检测一次室内温度,间隔时长可以是10分钟,然后根据检测到的室内温度确定当前室内温度相比于上一次检测到的室内温度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x优选为大于0且小于2,如果是增加了表明当前的第一内管温度是能够使的室内温度增加的温度,第一内管温度是当前时刻室内机换热管的温度,优选为换热管表面的温度,随之获取并记录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可以通过检测室内机入风口处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作为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根据当前室内温湿度确定最低换热温度,假设当前室内温度为25℃,则最低换热温度为保持室内为25℃时需要的空调室内机的换热管的温度,需要注意的是,最低换热温度与环境热负荷状态有关,为了更加准确确定最低换热温度,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空调的出风速度、室内房间体积、室内墙壁材料、室外温湿度确定的最低换热温度,对于任何一个指定的房间,可以是通过大量实验确定的不同的出风速度、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任一给定的室内温度所需要的空调内机的换热管的温度,即内管温度。然后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到第一温度范围,由于最终调节的空调的内管温度大于最低换热温度,所以可以保证室内温度不会降低,而是处于增加状态,同时内管温度小于第一内管温度,所以出风温度相对于之前而言会有所降低,因为出风温度有所降低,所以气体密度会增大,然后气流下沉,下沉的气流会与房间底部的气流更接近,从而加速与房间底部进行热交换,在热空气的与房间底部的空气热交换之后会进一步增大密度,逐渐下沉与房间底部的空气形成热对流。虽然出风温度有所降低,但是一方面,出风温度仍然高于室内温度,室内处于加热状态,所以用户并不会感到凉意,另一方面,由于出风其他的密度增大促进了热对流和热交换,因此可以使得用户明显感受到房间底部温度升高从而提高舒适性,而现有技术中,空调内机的管温过高将导致热空气上升到房间的顶部,虽然热空气的温度较高,但需要较长时间才会下沉到房间的底部,在初始阶段主要是依靠热交换而不是热对流对房间升温,空气热交换的效率远小于热对流,所以房间顶部升温较快,房间底部却升温较慢,导致用户体验低。
可选的,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在计算单元根据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确定最低换热温度之后,在调节单元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之前,判断第一内管温度是否大于最低换热温度,如果是,则调节单元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如果否,则调节单元不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
可选的,预设条件还包括:空调的目标室内温度与当前室内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y℃。具体的y优选为3-8,在本申请提出的控制装置中,因为降低了空调的内管温度,虽然可以提高用户体验,但是从总体上来讲,降低了房间整体的热量,因此,本实施例中限定了当前室内温度接近目标室内温度,防止因为空调的内管温度降低导致室内出现明显的温降。
可选的,本申请提出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不同室内温湿度的情况下,空调的内管温度与室内垂直温差的对应关系;
调节单元用于:根据对应关系、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在第一温度范围内确定第二温度范围,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二温度范围内;
其中,第二温度范围内的内管温度对应的室内垂直温差小于垂直温差阈值。
可选的,如图5所示,还包括:复检单元40,用于在调节单元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后,监测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升高空调的内管温度。具体的,在实际的情况中,通过估算得到的最低换热温度可能会产生偏差,即估算出的最低换热温度低于实际上的最低换热温度,此时如果将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的过于靠近估算出的最低换热温度,会导致空调的热管温度过低甚至低于正确的最低换热温度,造成空调出风温度无法满足室内的热负荷需求,造成室内温度逐渐降低,这样无疑会降低用户体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调节了空调的热管温度之后,需要监测室内温度,如果室内温度出现下降,则对应升高空调的内管温度直到室内温度达到设定的目标室内温度,这样可以防止因为对最低换热温度估算过低导致得室内温度下降的问题。可选的,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和/或膨胀阀开度调节内管温度。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包括本申请提出的任一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用于空调处于低风速制热模式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步骤,监测室内温度,在室内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湿度和空调当前的第一内管温度,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当前室内温度比第一时长前的室内温度至少高x℃;
计算步骤,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确定最低换热温度,其中,所述最低换热温度是维持当前室内温度所需要的内管温度;
调节步骤,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温度范围为:大于所述最低换热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一内管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计算步骤之后,在调节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步骤,判断所述第一内管温度是否大于所述最低换热温度,如果是,则执行所述调节步骤,如果否,则不执行所述调节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空调的目标室内温度与当前室内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y℃。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监测步骤之前还包括:统计步骤,统计不同室内温湿度的情况下,空调的内管温度与室内垂直温差的对应关系;
所述调节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在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内确定第二温度范围,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内的内管温度对应的室内垂直温差小于垂直温差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监测步骤之前还包括:统计步骤,统计不同室内温湿度的情况下,空调的内管温度与室内垂直温差的对应关系;
所述调节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在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内确定第二温度范围,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内的内管温度对应的室内垂直温差小于垂直温差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2、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检步骤,监测所述室内温度,当所述室内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升高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检步骤,监测所述室内温度,当所述室内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升高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检步骤,监测所述室内温度,当所述室内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升高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2、5、7、8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和/或膨胀阀开度调节所述内管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和/或膨胀阀开度调节所述内管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和/或膨胀阀开度调节所述内管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和/或膨胀阀开度调节所述内管温度。
13.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用于空调处于低风速制热模式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室内温度,在室内温度满足预设条件时,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湿度和空调当前的第一内管温度,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当前室内温度比第一时长前的室内温度至少高x℃;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确定最低换热温度,其中,所述最低换热温度是维持当前室内温度所需要的内管温度;
调节单元,用于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温度范围为:大于所述最低换热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一内管温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确定最低换热温度之后,在调节单元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之前,判断所述第一内管温度是否大于所述最低换热温度,如果是,则所述调节单元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如果否,则所述调节单元不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空调的目标室内温度与当前室内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y℃。
16.根据权利要求13-1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不同室内温湿度的情况下,空调的内管温度与室内垂直温差的对应关系;
所述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在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内确定第二温度范围,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内的内管温度对应的室内垂直温差小于垂直温差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不同室内温湿度的情况下,空调的内管温度与室内垂直温差的对应关系;
所述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当前室内温度和当前室内湿度在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内确定第二温度范围,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二温度范围内的内管温度对应的室内垂直温差小于垂直温差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3-14、1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检单元,用于在所述调节单元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后,监测所述室内温度,当所述室内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升高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检单元,用于在所述调节单元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后,监测所述室内温度,当所述室内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升高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复检单元,用于在所述调节单元将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调节至第一温度范围内后,监测所述室内温度,当所述室内温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升高所述空调的内管温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3-14、17、19、2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和/或膨胀阀开度调节所述内管温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和/或膨胀阀开度调节所述内管温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和/或膨胀阀开度调节所述内管温度。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和/或膨胀阀开度调节所述内管温度。
25.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24任一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CN201910213690.1A 2019-03-20 2019-03-20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Active CN109945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3690.1A CN109945434B (zh) 2019-03-20 2019-03-20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3690.1A CN109945434B (zh) 2019-03-20 2019-03-20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5434A CN109945434A (zh) 2019-06-28
CN109945434B true CN109945434B (zh) 2020-05-05

Family

ID=67011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3690.1A Active CN109945434B (zh) 2019-03-20 2019-03-20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54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6305A (zh) * 2019-10-08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导风吊顶风即盘管低垂直温差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3375301B (zh) * 2020-12-11 2022-04-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1153A (ja) * 2000-01-17 2001-07-27 Funai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2005147613A (ja) * 2003-11-19 2005-06-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673093A (zh) * 2012-09-13 2014-03-2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CN103982988A (zh) * 2014-05-08 2014-08-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防止一拖多空调过度制热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71416A (zh) * 2014-08-22 2016-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运行模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023940A (zh) * 2017-03-30 2017-08-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制热运行的控制方法
CN107178873A (zh) * 2017-05-26 2017-09-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变频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18159476A (ja) * 2017-03-22 2018-10-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CN108800313A (zh) * 2018-04-02 2018-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方法
CN109442690A (zh) * 2018-10-29 2019-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9489186A (zh) * 2018-10-24 2019-03-19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1153A (ja) * 2000-01-17 2001-07-27 Funai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2005147613A (ja) * 2003-11-19 2005-06-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3673093A (zh) * 2012-09-13 2014-03-2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
CN103982988A (zh) * 2014-05-08 2014-08-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防止一拖多空调过度制热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71416A (zh) * 2014-08-22 2016-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运行模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JP2018159476A (ja) * 2017-03-22 2018-10-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CN107023940A (zh) * 2017-03-30 2017-08-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制热运行的控制方法
CN107178873A (zh) * 2017-05-26 2017-09-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变频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800313A (zh) * 2018-04-02 2018-1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方法
CN109489186A (zh) * 2018-10-24 2019-03-19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442690A (zh) * 2018-10-29 2019-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5434A (zh)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0007B (zh)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散热管的防凝露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195922B (zh) 一种导风角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256284B (zh) 一种空调扫风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9724202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46770B (zh) 空调的频率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4613593A (zh) 空调器及其电加热控制方法
WO2018233147A1 (zh) 新风机及其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931587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8758973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8731211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057468A1 (zh) 空调器的滤尘网的堵塞程度的判定方法及空调器
CN109945434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CN106288243A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01345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92085B (zh) 一种空调器制冷运行控制方法
CN110594960A (zh) 一种空调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8592332B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95955B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WO2021057469A1 (zh) 空调器的滤尘网的堵塞程度的判定方法及空调器
CN108917094A (zh)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457540B (zh) 一种室外风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243049A (zh) 一种空调制热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10081560B (zh) 风机运行频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380142A (zh) 一种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CN106338132B (zh) 一种空调电路板冷却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