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7662B - 水稻试验田划格器 - Google Patents

水稻试验田划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7662B
CN109937662B CN201910217018.XA CN201910217018A CN109937662B CN 109937662 B CN109937662 B CN 109937662B CN 201910217018 A CN201910217018 A CN 201910217018A CN 109937662 B CN109937662 B CN 109937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lind hole
grid
hol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70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7662A (zh
Inventor
刘百龙
王威豪
冯锐
石瑜敏
韦善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02170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37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37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7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7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7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Adjustment And Processing Of Gra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试验田划格器,其包括:两个滚轮,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滚轮均为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多个横杆,其均水平位于两个所述滚轮之间;多个压格条,其沿横杆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任一压格条为圆环形。本发明提供的划格器可一次性在水稻试验田间划出符合规格的格子,相较于常规划行器需要横竖划两次才能划出格子,本发明提供的划格器节省时间和劳动力,而且确保试验精确和准确度,易于标准化操作。

Description

水稻试验田划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用划行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试验田划格器。
背景技术
水稻进行田间试验时,为了确保试验精度常常需要人工进行划格。常用的是采用拉绳的方法,但是拉绳常出现划行弯曲,同时占用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低。近年来开发出的划行器只能划行,划格子要通过横竖两次才能达到目的,使用不便、导致划格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试验田划格器,其可一次性在水稻试验田间划出符合规格的格子,相较于常规划行器需要横竖划两次才能划出格子,本发明提供的划格器大大节省时间和劳动力,而且确保试验精确和准确度,易于标准化操作。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水稻试验田划格器,其包括:
两个滚轮,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滚轮均为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
多个横杆,其均水平位于两个所述滚轮之间,多个横杆相互平行且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布,任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滚轮连接,多个横杆形成水平的圆柱体,且圆柱体的轴线过任一滚轮的圆心;
多个压格条,其沿横杆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任一压格条为圆环形,压格条的圆心位于多个横杆形成的圆柱体的轴线上,压格条与所有的横杆连接;多个横杆和多个压格条随两个滚轮在田间滚动,在田间画出多个规则的方格。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还包括手柄,其包括类U形的第一连接杆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中部固定连接的动力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开口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滚轮的中部轴承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任一压格条套设于多个横杆形成的圆柱体的外部,压格条的圆周内壁与所有的横杆外壁紧贴。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任一横杆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导向柱,导向柱的个数与压格条的个数相等,任一导向柱和相对应的横杆垂直;任一压格条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布的弧形结构的划格条,一个横杆对应设置一个划格条,任意两个相邻的划格条通过弹性带连接,任一弹性带始终为被拉伸状态;任一划格条的凸面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设有第一盲孔,一个划格条对应一个导向柱,任一导向柱始终容纳于相对应的划格条的第一盲孔内,第一盲孔不限制导向柱沿划格条的径向的移动;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横杆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盲孔的底部连接;任一第一弹簧设置为:当第一弹簧自然伸长时,划格条与横杆不接触,且划格条的两端均位于相对应的横杆的内侧;当第一弹簧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时,划格条的第一凹槽与横杆紧贴,划格条两端突出于横杆外壁。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还包括调节机构,其包括:
第一筒体,其水平位于圆柱体内,且轴线过两个滚轮的圆心,所述第一筒体两端敞口,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滚轮固定连接,另一端水平延伸并穿出另外一个滚轮;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沿轴线方向设有条状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面贯通,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弧形第二通孔,一个压格条对应设置一个第二通孔,任一第二通孔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上,且与第一通孔连通;
多个第二筒体,一个压格条对应设置一个第二筒体,任一第二筒体转动套设于第一筒体的外部,第二筒体内壁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条状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两端贯通;
多个第二连接杆,一个划格条对应设置一个第二连接杆,任一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和相对应的划格条的凹面中部铰接,另一端和相邻的第二筒体的外壁铰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二筒体之间设有扭簧,第二连接杆的延长线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筒体的轴线无交点;扭簧设置为:扭簧自然状态时,第一弹簧为自然状态;扭簧拉伸状态时,第一弹簧为压缩状态;
转轴,其为筒体结构,所述转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所述转轴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二盲孔,一个第二筒体对应设置一个第二盲孔;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三盲孔,一个第二盲孔对应设置一个第三盲孔,第三盲孔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盲孔垂直,且第三盲孔的底部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盲孔内部连通;任一第三盲孔内设有一个挡位柱,挡位柱下端设有沿其径向贯通的第三通孔,任一挡位柱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凹槽的宽度;任一挡位柱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三盲孔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与此第二弹簧相对应的挡位柱的自由端突出于转轴的圆周面,且突出高度不小于转轴的外壁与第二筒体的内壁的直径差;第二弹簧压缩至极限位置时,与此第二弹簧相对应的挡位柱的自由端与转轴的圆周面齐平,挡位柱的第三通孔与第二盲孔贯通;
限位杆,其与所述转轴平行,且可容纳于第三凹槽内,所述限位杆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的限位柱,一个第二盲孔对应设置一个限位柱,任一限位柱的端部可穿过第二盲孔、第三盲孔,并穿过第三通孔内,实现对挡位柱的限位。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摇手,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卡槽,所述摇手的端部可卡设于卡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与转轴的直径比为1:1.1:0.7。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划格器可一次性在水稻试验田间划出符合规格的格子,相较于常规划行器需要横竖划两次才能划出格子,本发明提供的划格器节省时间和劳动力,而且确保试验精确和准确度,易于标准化操作;
2、本发明在进行划格时,拖拽动力杆,可为人手动拖拽,也可采用其他动力源带动,第一连接杆带动两个滚轮在水稻试验田中向前滚动,进而带动多个横杆、多个压格条在田间滚动,进而在水稻试验田中划出有规则的格子;
3、压格条可设置为卡箍式的圆环结构,压格条环抱于多个横杆形成的圆柱体的外部,压格条的内壁与任一横杆的外壁紧贴,随后将卡箍的两端部连接,进而完成压格条的定位,压格条的沿横杆轴线方向的位置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压格条的个数根据计划划格的大小调整;
4、压格条由多个弧形的划格条拼装而成,任一划格条可相对横杆沿多个横杆形成的圆柱体的径向移动,当某个压格条需要划格时,将其对应的多个划格条朝着圆柱体的外侧移动至,划格条的两端突出于横杆外壁,即划格条的两端突出于圆柱体的圆周面,当滚轮滚动时,该压格条对应的多个划格条可在水稻试验田内划格,且划的是虚线;当某个压格条不需要划格时,将其对应的多个划格条朝着靠近圆柱体轴线的方向移动至,圆柱体内部,划格条的两端与横杆互不干涉,当滚轮在水稻试验田内滚动时,由于该压格条对应的多个划格条收容于圆柱体的内部,故不能在水稻田内划格,实现对行距和株距的调节;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机构可将无需划格的多个压格条,一并收缩至圆柱体内部,起始位置时:所有的第二筒体内壁上的第二凹槽与第一筒体的第一通孔沿第一筒体的径向贯通,且一个第二通孔对应一个第二凹槽;第一弹簧、扭簧均为自然状态,任一第二连接杆和与其对应的划格条的切线的夹角为最小,所有的第二连接杆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任一划格条、任一弹性带均收容于圆柱体内部,即所有的压格条均收容于圆柱体内部,当滚轮滚动时,所有的压格条不能在水稻试验田内划格,此时只有横杆可进行划行;当需要在水稻试验田内划格时,根据计划划格的大小,将需要进行划格的压格条对应的多个划格条移动至突出于圆柱体圆周面的位置,具体调整为:将不需要进行划格的压格条对应的挡位柱按压至第三盲孔内,然后将限位杆放入至第三凹槽内,限位杆的限位柱穿过第二盲孔进入第三盲孔,并伸入至第三通孔内,将按压至第三盲孔内的挡位柱进行限位,限位杆可卡设于第三凹槽内;随后将转轴从第一筒体的另一端端面的敞口插入至第一筒体内,未被按压至第三盲孔内的挡位柱的自由端位于第一通孔内,并沿着第一通孔的长度方向移动,转轴插入到位后,一个挡位柱对应一个第二凹槽,未被按压至第三盲孔内的挡位柱的自由端穿过第一通孔伸入相对应的第二凹槽内;随后绕转轴的轴线方向转动转轴,转轴的转动带动挡位柱转动,将未被按压至第三盲孔内的挡位柱朝着靠近第二通孔的方向转动,且未被按压的挡位柱带动需要划格的压格条对应的第二筒体转动,第二筒体的转动带动多个第二连接杆转动,任一第二连接杆与划格条的切线的夹角逐渐增大,第二连接杆将与其相对应的划格条朝着远离圆柱体的轴线的方向推,当转轴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扭簧被拉伸至极限位置,需要划格的压格条对应的多个划格条均被推送至与其相对应的横杆内壁紧贴的极限位置,且此多个划格条的两端突出于圆柱体的圆周面,最后将转轴固定,需要划格的压格条对应的多个划格条伸出圆柱体,不需要划格的压格条对应的多个划格条收容于圆柱体内,转轴的转动实现对所有的压格条的位置的调节,无需一一调节,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
6、所述转轴带动挡位柱从第一通孔转动至第二通孔时,所述摇手的端部可卡设于卡槽内。实现对转轴的定位,避免转轴的随意转动给划格工作时带来不便;
7、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转轴的直径比需要保证转轴能够伸进第一筒体内部,并为挡位柱预留空间,第二筒体和转动套设于第一筒体的外部,当多个扭簧为自然状态时,第二筒体上的第二凹槽与第一筒体上的第一通孔沿第一筒体的径向相对设置,保证挡位柱可穿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二凹槽内,实现第二筒体与转轴的联动,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二筒体相对第一筒体的相对转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和所述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试验田划格器,其包括:
两个滚轮1,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滚轮1均为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
多个横杆2,其均水平位于两个所述滚轮1之间,多个横杆2相互平行且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布,任一横杆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滚轮1连接,多个横杆2形成水平的圆柱体,且圆柱体的轴线过任一滚轮1的圆心;
多个压格条3,其沿横杆2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任一压格条3为圆环形,压格条3的圆心位于多个横杆2形成的圆柱体的轴线上,压格条3与所有的横杆2连接;多个横杆2和多个压格条3随两个滚轮1在田间滚动,在田间画出多个规则的方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划格器可一次性在水稻试验田间划出符合规格的格子,相较于常规划行器需要横竖划两次才能划出格子,本发明提供的划格器节省时间和劳动力,而且确保试验精确和准确度,易于标准化操作。本发明根据计划格子的大小和数量确定滚轮1的直径、横杆2的长度和数量及压格条3的数量。实际应用中,在两个滚轮1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边缘上设置多个卡位,任一横杆2的两端部设置能卡设于卡位的卡块,实现横杆2的两端与滚轮1可拆卸连接,在划格工作时,压格条3划行部分突出于横杆2,横杆2的两端与两个滚轮1的边缘连接,横杆2的外侧突出于滚轮1,保证滚轮1在水稻试验田中滚动,多个横杆2和多个压格条3能够划出规则的格子;
多个横杆2和多个压格条3形成圆柱体,两头的滚轮1可选用圆盘状侧板代替,任一压格条3、任一横杆2的宽度均为2cm;例如:计划每个格的尺寸为13.3cm╳20cm,滚轮1在水稻试验田中滚动一圈,可以划8行,每行划11个格;则可以计算出滚轮1的半径r=16.9cm,横杆2的个数为8个,且为均匀间隔设置,任一横杆2的长度为220cm;压格条3为10个,且均匀间隔设置在横杆2上。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还包括手柄,其包括类U形的第一连接杆41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41中部固定连接的动力杆42,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开口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滚轮1的中部轴承连接。经拖拽动力杆42,第一连接杆41带动两个滚轮1在水稻试验田中向前滚动,进而带动多个横杆2、多个压格条3在田间滚动,进而在水稻试验田中划出有规则的格子。
如图1所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任一压格条3套设于多个横杆2形成的圆柱体的外部,压格条3的圆周内壁与所有的横杆2外壁紧贴。压格条3可设置为卡箍式的圆环结构,压格条3环抱于多个横杆2形成的圆柱体的外部,压格条3的内壁与任一横杆2的外壁紧贴,随后将卡箍的两端部连接,进而完成压格条3的定位,压格条3的沿横杆2轴线方向的位置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压格条3的个数根据计划划格的大小调整。
如图2所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任一横杆2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导向柱,导向柱的个数与压格条3的个数相等,任一导向柱和相对应的横杆2垂直;任一压格条3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布的弧形结构的划格条31,一个横杆2对应设置一个划格条31,任意两个相邻的划格条31通过弹性带32连接,任一弹性带32始终为被拉伸状态;任一划格条31的凸面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设有第一盲孔,一个划格条31对应一个导向柱,任一导向柱始终容纳于相对应的划格条31的第一盲孔内,第一盲孔不限制导向柱沿划格条31的径向的移动;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横杆2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盲孔的底部连接;任一第一弹簧设置为:当第一弹簧自然伸长时,划格条31与横杆2不接触,且划格条31的两端均位于相对应的横杆2的内侧;当第一弹簧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时,划格条31的第一凹槽与横杆2紧贴,划格条31两端突出于横杆2外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压格条3由多个弧形的划格条31拼装而成,任一划格条31可相对横杆2沿多个横杆2形成的圆柱体的径向移动,当某个压格条3需要划格时,将其对应的多个划格条31朝着圆柱体的外侧移动至,划格条31的两端突出于横杆2外壁,即划格条31的两端突出于圆柱体的圆周面,当滚轮1滚动时,该压格条3对应的多个划格条31可在水稻试验田内划格,且划的是虚线;当某个压格条3不需要划格时,将其对应的多个划格条31朝着靠近圆柱体轴线的方向移动至,圆柱体内部,划格条31的两端与横杆2互不干涉,当滚轮1在水稻试验田内滚动时,由于该压格条3对应的多个划格条31收容于圆柱体的内部,故不能在水稻田内划格,实现对行距和株距的调节。
如图3~5所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还包括调节机构,其包括:
第一筒体51,其水平位于圆柱体内,且轴线过两个滚轮1的圆心,所述第一筒体51两端敞口,所述第一筒体5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滚轮1固定连接,另一端水平延伸并穿出另外一个滚轮1;所述第一筒体51上设有沿轴线方向设有条状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筒体51的另一端面贯通,所述第一筒体51上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弧形第二通孔,一个压格条3对应设置一个第二通孔,任一第二通孔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筒体51的轴线上,且与第一通孔连通;
多个第二筒体52,一个压格条3对应设置一个第二筒体52,任一第二筒体52转动套设于第一筒体51的外部,第二筒体52内壁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条状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两端贯通;
多个第二连接杆53,一个划格条31对应设置一个第二连接杆53,任一第二连接杆53的一端和相对应的划格条31的凹面中部铰接,另一端和相邻的第二筒体52的外壁铰接,第二连接杆53与第二筒体52之间设有扭簧,第二连接杆53的延长线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筒体52的轴线无交点;扭簧设置为:扭簧自然状态时,第一弹簧为自然状态;扭簧拉伸状态时,第一弹簧为压缩状态;
转轴54,其为筒体结构,所述转轴5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体51的直径,所述转轴54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凹槽541,所述第三凹槽541的底部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二盲孔542,一个第二筒体52对应设置一个第二盲孔542;所述转轴54上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三盲孔543,一个第二盲孔542对应设置一个第三盲孔543,第三盲孔543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盲孔542垂直,且第三盲孔543的底部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盲孔542内部连通;任一第三盲孔543内设有一个挡位柱544,挡位柱544下端设有沿其径向贯通的第三通孔,任一挡位柱544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凹槽的宽度;任一挡位柱544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三盲孔543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与此第二弹簧相对应的挡位柱544的自由端突出于转轴54的圆周面,且突出高度不小于转轴54的外壁与第二筒体52的内壁的直径差,此时挡位柱544伸出,将转轴54与第二筒体52联动,转动转轴54,带动挡位柱544转动,进而带动相对应的第二筒体52相对第一筒体51的转动,挡位柱544所在的位置正好可从第一通孔转动至第二通孔,挡位柱544的转动带动相对应的第二筒体52转动,进而带动多个扭簧被拉伸,进而带动多个第一弹簧被压缩,从而将多个划格条31推送至多个划格条31的两端均突出于横杆2外侧;第二弹簧压缩至极限位置时,与此第二弹簧相对应的挡位柱544的自由端与转轴54的圆周面齐平,挡位柱544的第三通孔与第二盲孔542贯通;挡位柱544收缩,此时相对应的第二筒体52与转轴54不联动,转轴54的转动不能带动此第二筒体52的转动,与此第二筒体52相对应的多个划格条31就不能被向外推送,即此第二筒体52相对应的压格条3不能在田地内划线;
限位杆55,其与所述转轴54平行,且可容纳于第三凹槽541内,所述限位杆55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的限位柱551,一个第二盲孔542对应设置一个限位柱551,任一限位柱551的端部可穿过第二盲孔542、第三盲孔543,并穿过第三通孔内,实现对挡位柱544的限位。根据所需行距或株距,将不需要画线的压格条3对应的挡位柱544向下按压,将第二弹簧按压至的极限位置,此时挡位柱544上的第三通孔与第二盲孔542贯通,将限位杆55嵌入第三凹槽541内,此时多个限位柱551伸入相对应的多个第二盲孔542内,并继续伸入被按压的挡位柱544的第三通孔内,从而使得被按压的挡位柱544被限位柱551进行限位,未被按压的挡位柱544与限位柱551互不干涉,且此挡位柱544的自由端突出于转轴54的圆周面,最终实现需要划线的第二筒体52与转轴54的联动,无需划线的第二筒体52与转轴54不联动,实现对行距或株距的一键调节,相比现有技术,不需要对每个划格条31一一进行位置调节,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机构可将无需划格的多个压格条3,一并收缩至圆柱体内部,起始位置时:所有的第二筒体52内壁上的第二凹槽与第一筒体51的第一通孔沿第一筒体51的径向贯通,且一个第二通孔对应一个第二凹槽;第一弹簧、扭簧均为自然状态,任一第二连接杆53和与其对应的划格条31的切线的夹角为最小,所有的第二连接杆53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任一划格条31、任一弹性带32均收容于圆柱体内部,即所有的压格条3均收容于圆柱体内部,当滚轮1滚动时,所有的压格条3不能在水稻试验田内划格,此时只有横杆2可进行划行;当需要在水稻试验田内划格时,根据计划划格的大小,将需要进行划格的压格条3对应的多个划格条31移动至突出于圆柱体圆周面的位置,具体调整为:将不需要进行划格的压格条3对应的挡位柱544按压至第三盲孔543内,然后将限位杆55放入至第三凹槽541内,限位杆55的限位柱551穿过第二盲孔542进入第三盲孔543,并伸入至第三通孔内,将按压至第三盲孔543内的挡位柱544进行限位,限位杆55可卡设于第三凹槽541内;随后将转轴54从第一筒体51的另一端端面的敞口插入至第一筒体51内,未被按压至第三盲孔543内的挡位柱544的自由端位于第一通孔内,并沿着第一通孔的长度方向移动,转轴54插入到位后,一个挡位柱544对应一个第二凹槽,未被按压至第三盲孔543内的挡位柱544的自由端穿过第一通孔伸入相对应的第二凹槽内;随后绕转轴54的轴线方向转动转轴54,转轴54的转动带动挡位柱544转动,将未被按压至第三盲孔543内的挡位柱544朝着靠近第二通孔的方向转动,且未被按压的挡位柱544带动需要划格的压格条3对应的第二筒体52转动,第二筒体52的转动带动多个第二连接杆53转动,任一第二连接杆53与划格条31的切线的夹角逐渐增大,第二连接杆53将与其相对应的划格条31朝着远离圆柱体的轴线的方向推,当转轴54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扭簧被拉伸至极限位置,需要划格的压格条3对应的多个划格条31均被推送至与其相对应的横杆2内壁紧贴的极限位置,且此多个划格条31的两端突出于圆柱体的圆周面,最后将转轴54固定,需要划格的压格条3对应的多个划格条31伸出圆柱体,不需要划格的压格条3对应的多个划格条31收容于圆柱体内,转轴54的转动实现对所有的压格条3的位置的调节,无需一一调节,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所述转轴54的一端设有摇手545,所述第一筒体51的另一端卡槽,所述摇手545的端部可卡设于卡槽内。所述转轴54带动挡位柱544从第一通孔转动至第二通孔时,所述摇手545的端部可卡设于卡槽内。实现对转轴54的定位,避免转轴54的随意转动给划格工作时带来不便。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第一筒体51、第二筒体52与转轴54的直径比为1:1.1:0.7。保证转轴54能够伸进第一筒体51内部,并为挡位柱544预留空间,第二筒体52和转动套设于第一筒体51的外部,当多个扭簧为自然状态时,第二筒体52上的第二凹槽与第一筒体51上的第一通孔沿第一筒体51的径向相对设置,保证挡位柱544可穿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二凹槽内,实现第二筒体52与转轴54的联动,转轴54的转动带动第二筒体52相对第一筒体51的相对转动。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4)

1.水稻试验田划格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两个滚轮,其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滚轮均为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
多个横杆,其均水平位于两个所述滚轮之间,多个横杆相互平行且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布,任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滚轮连接,多个横杆形成水平的圆柱体,且圆柱体的轴线过任一滚轮的圆心;在两个滚轮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边缘上设置多个卡位,任一横杆的两端部设置能卡设于卡位的卡块,实现横杆的两端与滚轮可拆卸连接;
多个压格条,其沿横杆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设,任一压格条为圆环形,压格条的圆心位于多个横杆形成的圆柱体的轴线上,压格条与所有的横杆连接;多个横杆和多个压格条随两个滚轮在田间滚动,在田间画出多个规则的方格;
手柄,其包括类U形的第一连接杆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中部固定连接的动力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开口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滚轮的中部轴承连接;
调节机构,其包括:
第一筒体,其水平位于圆柱体内,且轴线过两个滚轮的圆心,所述第一筒体两端敞口,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滚轮固定连接,另一端水平延伸并穿出另外一个滚轮;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沿轴线方向设有条状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面贯通,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弧形第二通孔,一个压格条对应设置一个第二通孔,任一第二通孔的圆心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上,且与第一通孔连通;
多个第二筒体,一个压格条对应设置一个第二筒体,任一第二筒体转动套设于第一筒体的外部,第二筒体内壁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条状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两端贯通;
多个第二连接杆,一个划格条对应设置一个第二连接杆,任一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和相对应的划格条的凹面中部铰接,另一端和相邻的第二筒体的外壁铰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二筒体之间设有扭簧,第二连接杆的延长线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筒体的轴线无交点;扭簧设置为:扭簧自然状态时,第一弹簧为自然状态;扭簧拉伸状态时,第一弹簧为压缩状态;
转轴,其为筒体结构,所述转轴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所述转轴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二盲孔,一个第二筒体对应设置一个第二盲孔;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沿其轴线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第三盲孔,一个第二盲孔对应设置一个第三盲孔,第三盲孔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盲孔垂直,且第三盲孔的底部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盲孔内部连通;任一第三盲孔内设有一个挡位柱,挡位柱下端设有沿其径向贯通的第三通孔,任一挡位柱的直径小于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凹槽的宽度;任一挡位柱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三盲孔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与此第二弹簧相对应的挡位柱的自由端突出于转轴的圆周面,且突出高度不小于转轴的外壁与第二筒体的内壁的直径差;第二弹簧压缩至极限位置时,与此第二弹簧相对应的挡位柱的自由端与转轴的圆周面齐平,挡位柱的第三通孔与第二盲孔贯通;
限位杆,其与所述转轴平行,且可容纳于第三凹槽内,所述限位杆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方向均匀间隔布的限位柱,一个第二盲孔对应设置一个限位柱,任一限位柱的端部可穿过第二盲孔、第三盲孔,并穿过第三通孔内,实现对挡位柱的限位;
其中,任一横杆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导向柱,导向柱的个数与压格条的个数相等,任一导向柱和相对应的横杆垂直;任一压格条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布的弧形结构的划格条,一个横杆对应设置一个划格条,任意两个相邻的划格条通过弹性带连接,任一弹性带始终为被拉伸状态;任一划格条的凸面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设有第一盲孔,一个划格条对应一个导向柱,任一导向柱始终容纳于相对应的划格条的第一盲孔内,第一盲孔不限制导向柱沿划格条的径向的移动;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横杆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盲孔的底部连接;任一第一弹簧设置为:当第一弹簧自然伸长时,划格条与横杆不接触,且划格条的两端均位于相对应的横杆的内侧;当第一弹簧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时,划格条的第一凹槽与横杆紧贴,划格条两端突出于横杆外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其特征在于,任一压格条套设于多个横杆形成的圆柱体的外部,压格条的圆周内壁与所有的横杆外壁紧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摇手,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卡槽,所述摇手的端部可卡设于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试验田划格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与转轴的直径比为1:1.1:0.7。
CN201910217018.XA 2019-03-21 2019-03-21 水稻试验田划格器 Active CN109937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7018.XA CN109937662B (zh) 2019-03-21 2019-03-21 水稻试验田划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7018.XA CN109937662B (zh) 2019-03-21 2019-03-21 水稻试验田划格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7662A CN109937662A (zh) 2019-06-28
CN109937662B true CN109937662B (zh) 2023-09-12

Family

ID=67010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7018.XA Active CN109937662B (zh) 2019-03-21 2019-03-21 水稻试验田划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3766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40474A (fr) * 1954-12-15 1957-07-23 Machine à distribuer les engrais et à semer
CN105993328A (zh) * 2016-05-17 2016-10-12 李加振 烟草种植过程中精确定苗装置
CN107548642A (zh) * 2017-09-18 2018-01-09 浙江大学 稻田小区试验的划行器
CN207040199U (zh) * 2017-06-01 2018-02-27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种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可调式试验田划行器
CN108738500A (zh) * 2018-08-20 2018-11-06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田间试验小区精准点播定位装置
CN208353900U (zh) * 2018-06-15 2019-01-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可调式水田划行器
CN209845714U (zh) * 2019-03-21 2019-12-2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水稻试验田划格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40474A (fr) * 1954-12-15 1957-07-23 Machine à distribuer les engrais et à semer
CN105993328A (zh) * 2016-05-17 2016-10-12 李加振 烟草种植过程中精确定苗装置
CN207040199U (zh) * 2017-06-01 2018-02-27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种经济作物研究所) 一种可调式试验田划行器
CN107548642A (zh) * 2017-09-18 2018-01-09 浙江大学 稻田小区试验的划行器
CN208353900U (zh) * 2018-06-15 2019-01-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一种可调式水田划行器
CN108738500A (zh) * 2018-08-20 2018-11-06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田间试验小区精准点播定位装置
CN209845714U (zh) * 2019-03-21 2019-12-2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水稻试验田划格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7662A (zh)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4734B (zh) 一种水晶工艺品加工切割设备
CN109937662B (zh) 水稻试验田划格器
US4367893A (en) Gripping device
CN216658170U (zh) 塑料管材生产线中的打孔装置
CN209845714U (zh) 水稻试验田划格器
CN102487736B (zh) 蔬菜贴接自动嫁接机
CN112317802B (zh) 一种波纹管批量化开孔装置
CN113787856B (zh) 一种具有计算功能的高等数学教学用尺及使用方法
KR20190069146A (ko) 수동식 파이프 밴딩장치
CN114056633A (zh) 一种缠绕膜包装用缠绕包装装置
CN211773647U (zh) 一种静力压桩机
CN210936549U (zh) 一种金属管材用的矫直装置
CN209337858U (zh) 一种并丝机
CN219132549U (zh) 一种降解膜打孔装置
CN111618169A (zh) 一种布水管自动送料预打孔设备
CN212822474U (zh) 一种锻造设备液压送料装置
CN219771008U (zh) 一种圆形纸筒输送装置
CN219561591U (zh) 一种管道切割设备
CN209716322U (zh) 一种省力式钢筋定位切割机床
CN213002968U (zh) 一种立杆管材45°角切割装置
CN212321068U (zh) 一种轴承内圈旋转装置
CN210208280U (zh) 一种多孔均匀打孔工装
CN214495058U (zh)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压料装置
CN219485824U (zh) 一种管材切割装置
CN102266977B (zh) C口型自动割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Bailong

Inventor after: Wang Weihao

Inventor after: Feng Rui

Inventor after: Shi Yumin

Inventor after: Wei Shanfu

Inventor before: Feng Rui

Inventor before: Liu Bail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Weihao

Inventor before: Shi Yumin

Inventor before: Wei Shanfu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