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5173B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5173B
CN109935173B CN201910253283.3A CN201910253283A CN109935173B CN 109935173 B CN109935173 B CN 109935173B CN 201910253283 A CN201910253283 A CN 201910253283A CN 109935173 B CN109935173 B CN 1099351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area
area
light emitting
control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32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5173A (zh
Inventor
符鞠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328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35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35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5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5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5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半包围第一显示区,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线呈U型,分界线的U型的开口朝向绑定区;第一显示区复用为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且第一显示区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发光区设置有多个Micro LED;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多个有机发光单元;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控制芯片,显示控制芯片用于为Micro LED和有机发光单元提供驱动信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降低了显示模组的驱动设计难度,减小了显示模组边框的宽度。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对显示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全面屏显示成为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
现有技术中的全面屏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光电子元件预留区和常规显示区,光电子元件预留区同时用于显示,其中,光电子元件预留区设置于常规显示区远离第一绑定区的一侧,即光电子元件预留区与第一绑定区分别设置于常规显示区的相对的两侧,常规显示区内发光单元的显示控制芯片绑定于第一绑定区。为将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入光电子元件预留区内的发光单元,采用如下两种设置方式:一、为光电子预留区设置专属显示控制芯片,并将该显示控制芯片直接或间接绑定于位于常规显示区靠近光电子元件预留区一侧的第二绑定区内;二、采用在显示面板边框走线的信号线连接光电子预留区内的发光单元和第一绑定区内的显示控制芯片。
上述第一种方式需要分别为光电子元件预留区和常规显示区设置对应的外围电源电路,驱动设计难度大,上述第二种方式中信号线从第一绑定区的相对侧沿显示面板边框延伸至第一绑定区,几乎跨越整个显示面板,信号线的长度大,电阻大,信号线上电信号的消耗大,且显示面板边框需要为信号线设置布线空间,导致显示面板的边框变宽,不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以减小显示面板的驱动设计难度,减小micro LED与显示控制芯片之间连接的信号线上的驱动信号消耗,提升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半包围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线呈U型,所述分界线的所述U型的开口朝向所述绑定区;
所述第一显示区复用为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且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发光区设置有多个Micro LED;
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多个有机发光单元;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控制芯片,所述显示控制芯片用于为所述Micro LED和所述有机发光单元提供驱动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为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
光学电子元件,所述光学电子元件位于所述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且所述光学电子元件位于所述Micro LED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面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半包围第一显示区,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线呈U型,分界线的U型的开口朝向绑定区,第一显示区复用为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且第一显示区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发光区设置有多个MicroLED,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多个有机发光单元,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控制芯片,显示控制芯片用于为Micro LED和有机发光单元提供驱动信号。使得无需为提供有机发光单元显示驱动信号的显示控制芯片和提供micro LED显示驱动信号的显示控制芯片分别设置对应的外围电源电路,仅需设置一个外围电源电路即可,进而降低了显示模组的驱动设计难度。另一方面,第一显示区靠近绑定区设计,可以减小与Micro LED电连接的信号线的长度,且电信号在信号线上的消耗较小,不会影响显示模组内第一显示区的正常显示;此外,由于上述信号线无需再在显示模组边框处布设,减小了显示模组边框的宽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虚线A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半包围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线呈U型,所述分界线的所述U型的开口朝向所述绑定区;
所述第一显示区复用为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且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发光区设置有多个Micro LED;
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多个有机发光单元;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控制芯片,所述显示控制芯片用于为所述Micro LED和所述有机发光单元提供驱动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半包围第一显示区,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线呈U型,分界线的U型的开口朝向绑定区,第一显示区复用为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且第一显示区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发光区设置有多个MicroLED,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多个有机发光单元,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控制芯片,显示控制芯片用于为Micro LED和有机发光单元提供驱动信号。使得无需为提供有机发光单元显示驱动信号的显示控制芯片和提供micro LED显示驱动信号的显示控制芯片分别设置对应的外围电源电路,仅需设置一个外围电源电路即可,进而降低了显示模组的驱动设计难度。另一方面,第一显示区靠近绑定区设计,micro LED与显示控制芯片的距离近,micro LED与显示控制芯片之间可采用透明导电信号线进行电连接,保证了上述信号线不会减小第一显示区的可透光区域的面积,且电信号在信号线上的消耗较小,不会影响显示模组内第一显示区的正常显示,此外,由于上述信号线无需再在显示模组边框处布设,减小了显示模组边框的宽度。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器件结构的示意图并非按照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面板11,显示面板11包括显示区100和位于显示区100一侧的绑定区200,显示区100包括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第二显示区120半包围第一显示区110,第一显示区110与第二显示区120之间的分界线呈U型,分界线的U型的开口朝向绑定区200。在图1中,以虚线示意出U型分界线。第一显示区110复用为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且第一显示区110包括发光区111和透光区112。发光区111设置有多个Micro LED201,第二显示区120设置有多个有机发光单元121,显示模组10还包括显示控制芯片230,显示控制芯片230用于为Micro LED201和有机发光单元121提供驱动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区110复用为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即光学电子元件设置于第一显示区110内,光学电子元件能够接收透光区112入射的外界自然光,进而实现其正常工作。
还需要说明的是,绑定区200用于间接或直接绑定显示控制芯片230,示例性的,显示控制芯片230可以位于绑定在绑定区200内显示基板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上,或者,显示控制芯片230可以绑定于绑定区200内的显示基板上,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面板11,显示面板11包括显示区100和位于显示区100一侧的绑定区200,显示区100包括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第二显示区120半包围第一显示区110,第一显示区110与第二显示区120之间的分界线呈U型,分界线的U型的开口朝向绑定区200,第一显示区110复用为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且第一显示区110包括发光区111和透光区112,发光区111设置有多个Micro LED201,第二显示区120设置有多个有机发光单元121,显示模组10还包括显示控制芯片230,显示控制芯片230用于为Micro LED201和有机发光单元121提供驱动信号。使得无需为提供有机发光单元显示驱动信号的显示控制芯片和提供micro LED显示驱动信号的显示控制芯片分别设置对应的外围电源电路,仅需设置一个外围电源电路即可,进而降低了显示模组的驱动设计难度。另一方面,第一显示区110靠近绑定区200设计,micro LED201与显示控制芯片230的距离近,信号线无需再在显示模组10边框处布设,减小了显示模组10边框的宽度。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显示模组10的基础上,有机发光单元121和Micro LED 201通过信号线310与显示控制芯片230连接,在第一显示区110内,信号线310采用透明材料形成。透明材料可以是氧化铟锡(ITO)。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显示区110的信号线310采用透明材料,不会对第一显示区110内的透光区112造成遮挡,从而不会影响位于第一显示区110内的光学元件对显示面板外界光线的采集。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信号线310包括分别用于为有机发光单元121传输数据信号和扫描线信号的数据线401和扫描线403,以及用于为micro LED201传输驱动信号线的第一驱动信号线402和第二驱动信号线404,上述信号线310均与显示控制芯片230连接。在图2中,以加粗方式示意出第一显示区110内采用透明材料形成的信号线310。图中扫描线403通过扫描驱动单元500与显示控制芯片230连接,并且图2中仅示例性地画出了单边驱动时扫描线403和显示控制芯片230的连接方式,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单元还可以是双边驱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micro LED 201具有主动式发光和被动式发光两种不同的驱动方式,本申请对micro LED 201具体的发光驱动方式并不做限定,图2仅示例性地给出了当micro LED 201为被动式发光时micro LED 201的驱动信号线402/404与显示控制芯片230的连接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显示区110内的信号线310不会阻挡自然光的入射,保证了光学电子元件能够接收到充足的自然光,避免了信号线310影响光学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透明导电材料的电阻较大,但由于第一显示区110内信号线310长度较短,不会造成明显的电信号消耗,不影响显示模组的正常显示。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显示模组10的结构与图2所示显示模组10的结构相似,不同的是,显示控制芯片230包括第一显示控制芯片231和第二显示控制芯片232,第一显示控制芯片231用于为有机发光单元121提供驱动信号,第二显示控制芯片232用于为Micro LED201提供驱动信号。
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显示控制芯片231通过数据线401和扫描线403与有机发光单元121连接,第二显示控制芯片232通过第一驱动信号线402和第二驱动信号线403与Micro LED201连接。
可选的,有机发光单元121和micro LED201的结构不同,达到同等发光强度时所需的驱动信号不同,为减少信号转换设计,设置显示控制芯片230包括为有机发光单元121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一显示控制芯片231,以及为micro LED201提供驱动信号的第二显示控制芯片23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一显示驱动芯片231和第二显示驱动芯片232均位于绑定区200,因此,可以共用同一外围电源电路,相比于现有技术同样能够达到减小驱动设计难度的有益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控制芯片231和第二显示控制芯片232可以分别设置于绑定区200内不同的基板上,示例性的,显示面板11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位于第二基板靠近出光面的一侧,第一显示控制芯片231可以设置于第二基板上,第二显示控制芯片232可以设置于第一基板上。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虚线A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11包括多条数据线401,数据线401用于为有机发光单元121传输数据信号,至少部分数据线401由第二显示区120经第一显示区110延伸至显示控制芯片230。如图5所示,在第一显示区110,至少部分数据线401位于Micro LED201的远离显示面板11的发光面501一侧,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1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数据线401与Micro LED201交叠。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线401几乎贯穿整个显示区100,走线的长度较长,为降低数据线401自身电阻,以减小电信号消耗,数据线401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形成,为不透光结构,因此部分数据线401沿最短路径经第一显示区110延伸至显示控制芯片23时,会减小第一显示区110内可透光区域的面积,影响光学电子元件接收到的光量。而micro LED201本身处于发光区,将第一显示区110内的数据线401设置于micro LED远离出光面501的一侧,能够减少数据线401对第一显示区110内可透光区域面积的影响。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显示区100和绑定区200沿第一方向Y排列,发光区111和透光区112均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多个发光区111和多个透光区112沿第二方向X交替排列,其中,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交叉。在一个发光区111,多个Micro LED201沿第一方向Y排列,至少部分数据线401从第二显示区120经第一显示区110的发光区111延伸至显示控制芯片230。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区111为非透光区,上述设置方式中发光区111沿第一方向Y贯穿第一显示区110,从第二显示区120经第一显示区110的发光区111延伸至显示控制芯片230的数据线401能够被完全隐藏,数据线401的走线不会占用透光区112,从而不会阻挡自然光入射至透光区112,光学电子元件能够接收到充足的自然光以实现其正常工作。
继续参见图6,至少两条数据线401从第二显示区120经第一显示区110中的同一发光区111延伸至显示控制芯片230。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使得数据线401在第一显示区110内的位置相对集中,用于覆盖数据线401的发光区111的个数较少,减少了需要针对性设计的发光区111的数量,降低了显示模组10的设计难度。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显示模组10包括显示面板11,显示面板11包括显示区100和位于显示区100一侧的绑定区200,显示区100包括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第二显示区120半包围第一显示区110,第一显示区110与第二显示区120之间的分界线呈U型,分界线的U型的开口朝向绑定区200。第一显示区110复用为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且第一显示区110包括发光区111和透光区112。发光区111设置有多个Micro LED201,第二显示区120设置有多个有机发光单元121,显示模组10还包括显示控制芯片230,显示控制芯片230用于为Micro LED201和有机发光单元121提供驱动信号。在一个发光区111内,多个Micro LED201沿第一方向Y排列为像素列,至少两列像素列沿第二方向X排列。在第二显示区120,显示面板11包括多条数据线401,数据线401用于为有机发光单元121传输数据信号,至少部分数据线401由第二显示区120经第一显示区110延伸至显示控制芯片230,在第一显示区110,至少部分数据线401位于Micro LED201的远离显示面板11的发光面一侧,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数据线401与Micro LED201交叠。显示区100和绑定区200沿第一方向Y排列,发光区111和透光区112均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多个发光区111和多个透光区112沿第二方向X交替排列,其中,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交叉,在一个发光区111,多个Micro LED201沿第一方向Y排列,至少部分数据线401从第二显示区120经第一显示区110的发光区111延伸至显示控制芯片230。在一个发光区111内,多个Micro LED201沿第一方向Y排列为像素列,至少两列像素列沿第二方向X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micro LED201的尺寸较小,单列micro LED201的宽度较小,包括单列micro LED201的发光区111的宽度较小,而受限于工艺极限和实际应用需求,数据线401具有一定宽度,且相邻数据线401相距一定距离,包括单列micro LED201的发光区111可覆盖的数据线401条数较小,数据线401的集中程度较小,需要采用更多发光区111进行针对性设计,导致设计难度较大。基于上述问题,设置每个发光区111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X排列的像素列,即至少两个micro LED201列,进而增大了单个发光区111的宽度,使得单个发光区111能够覆盖更多列数据线401,达到了降低设计难度的有益效果。
示例性的,数据线401的材料为金属。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计使得数据线401的电阻低,减小了数据线401上驱动信号的消耗,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1的显示效果。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图7所示显示模组10的基础上,第二显示区120包括第一子显示区101和第二子显示区102,在第二方向X上,第一子显示区101和第二子显示区102分别位于第一显示区110的相对两侧,沿第一方向Y,第一子显示区101和第二子显示区102的宽度与第一显示区110的宽度相同,且第一子显示区101和第二子显示区102均与第一显示区110相邻。在第一子显示区101和第二子显示区102,显示面板11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扫描线403,扫描线403用于为有机发光单元121传输扫描信号,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1的扫描线403与位于第二子显示区102的扫描线403不相连,且均未延伸至第一显示区110。
需要说明的是,扫描线403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形成,不透光,若延伸至第一显示区110内会减小透光区112的面积。因此,上述设置方式能够避免扫描线403对第一显示区110透光区112的影响。
继续参见图8,显示模组10还包括第一扫描驱动电路510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520,第一扫描驱动电路510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520分别位于显示区100的相对两侧,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1的扫描线403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510电连接,位于第二子显示区102的扫描线403与第二扫描驱动电路520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子显示区101和第二子显示区102内的扫描线403均能够就近连接至对应的扫描驱动电路,而无需布置较长的走线实现与同一扫描线403驱动电路的连接,避免了扫描线403走线密集,减少了显示模组10中扫描线403对应的走线的占用空间,且扫描驱动电路输出的扫描驱动信号直接输入对应的扫描线403,减小了扫描驱动信号的消耗。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均衡第一子显示区101或第二子显示区102扫描线403的负载,在第一子显示区101或第二子显示区102中,可以采用同一条扫描线403同时连接两行有机发光单元121。
继续参见图8,位于第一子显示区101的扫描线403与位于第二子显示区102的扫描线403可以均与显示控制芯片230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设置保证了第一子显示区101和第二子显示区102内扫描线403能够接收到同步的扫描驱动信号,有利于显示面板11显示的均一性。
值得注意的是,图5至图8均示意出的是每个micro LED列对应两条数据线,或每个发光区对应两条数据线,上述情况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本实施例中每个micro LED对应的数据线的条数还可以为三条或三条以上,每个发光区对应的数据线的条数也可以为三条或三条以上。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显示装置2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21,以及光学电子元件22,其中,光学电子元件22位于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第一显示区110),且光学电子元件22位于Micro LED201的远离显示面板的发光面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中显示面板的发光面为显示模组21背离光学电子元件22的一侧表面。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第一显示区110)也能用于显示,因此,所述显示装置20朝向用户侧的显示面可以进行全屏显示,从而得到全面屏显示装置。
示例性的,光学电子元件22可以包括摄像模组、光感传感器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例如,显示装置20为手机或平板,当光学电子元件22为摄像模组时,第一显示区110对应为手机或者平板的前置摄像头所在区域,发光区用于显示,透光区用于入射光线至前置摄像头内,用于前置摄像头采集外部图像;而当光学电子元件22为光感传感器时,光感传感器可以是用于感应外部光线,对显示装置20的光亮度进行调节的光感传感器,也可以是用于感应外部是否有指纹,从而进行指纹识别的光感传感器;光感传感器也通过第一显示区110的透光区接收外部光线,然后进行传感,而发光区用于与第二显示区120一起进行显示图像。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半包围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分界线呈U型,所述分界线的所述U型的开口朝向所述绑定区;
所述第一显示区复用为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且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发光区和透光区,所述发光区设置有多个Micro LED;
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多个有机发光单元;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显示控制芯片,所述显示控制芯片用于为所述Micro LED和所述有机发光单元提供驱动信号;所述显示控制芯片设置于所述绑定区内;
其中,在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用于为所述有机发光单元传输数据信号;
至少部分所述数据线由所述第二显示区经所述第一显示区延伸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至少部分数据线位于所述Micro LED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面一侧,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数据线与所述Micro LED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单元和所述Micro LED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显示控制芯片连接;
在第一显示区内,所述信号线采用透明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绑定区沿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发光区和所述透光区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发光区和多个所述透光区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在一个所述发光区,多个所述Micro LED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至少部分数据线从所述第二显示区经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发光区延伸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条所述数据线从所述第二显示区经所述第一显示区中的同一所述发光区延伸至所述显示控制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所述发光区内,多个所述Micro LED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为像素列,至少两列所述像素列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线的材料为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绑定区沿第一方向排列;
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第一子显示区和第二子显示区,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相对两侧,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宽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区均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相邻,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在所述第一子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子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扫描线,所述扫描线用于为所述有机发光单元传输扫描信号;
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所述扫描线与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所述扫描线不相连,且均未延伸至所述第一显示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相对两侧,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所述扫描线与所述第一扫描驱动电路电连接,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所述扫描线与所述第二扫描驱动电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第一子显示区的所述扫描线与位于所述第二子显示区的所述扫描线均与所述显示控制芯片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芯片包括第一显示控制芯片和第二显示控制芯片,所述第一显示控制芯片用于为所述有机发光单元提供驱动信号,所述第二显示控制芯片用于为所述Micro LED提供驱动信号。
1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为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光学电子元件,所述光学电子元件位于所述光学电子元件预留区,且所述光学电子元件位于所述Micro LED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面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电子元件包括摄像模组、光感传感器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910253283.3A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935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3283.3A CN109935173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3283.3A CN109935173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5173A CN109935173A (zh) 2019-06-25
CN109935173B true CN109935173B (zh) 2021-10-26

Family

ID=66988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3283.3A Active CN109935173B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351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9298B (zh) * 2019-06-28 2021-02-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透明显示面板
CN110310576B (zh) * 2019-06-29 2022-07-1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491909B (zh) * 2019-07-29 2021-12-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0459175A (zh) * 2019-08-09 2019-11-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32789A (zh) * 2019-08-22 2019-12-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534541A (zh) 2019-08-30 2019-12-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51926B (zh) * 2019-10-31 2021-12-2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83364B (zh) * 2019-10-31 2022-09-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67727B (zh) * 2019-10-31 2023-08-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028757B (zh) * 2019-12-25 2022-07-2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2259589A (zh) * 2020-10-22 2021-0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电子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13053254A (zh) * 2021-03-05 2021-06-2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273654B (zh) * 2021-04-30 2024-05-03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4020179A (zh) * 2021-10-25 2022-02-08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电磁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14495804B (zh) * 2022-04-08 2022-11-04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913820B (zh) * 2022-05-11 2023-01-31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Mini-LED分区设计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67461B (en) * 2002-10-25 2003-12-21 Giantplu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ethod for full-screen local display
EP1717782A2 (en) * 2005-04-27 2006-11-02 LG Electronics Inc. Dual pane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KR100813833B1 (ko) * 2002-08-23 2008-03-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 발광 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US8866373B2 (en) * 2009-12-29 2014-10-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4440369U (zh) * 2014-01-14 2015-07-01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高准确度的窄边框内嵌式平面显示触控结构
CN104898337A (zh) * 2015-06-30 2015-09-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JP2016218216A (ja) * 2015-05-19 2016-12-22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
US9754545B2 (en) * 2014-01-03 2017-09-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ethod of more quickly calibrating display panels and calibratio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7731153A (zh) * 2017-11-30 2018-02-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异形显示面板和异形显示装置
CN107942595A (zh) * 2017-12-21 2018-04-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665845A (zh) * 2018-06-28 2018-10-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717244A (zh) * 2018-05-18 2018-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08986678A (zh) * 2018-09-10 2018-12-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03955B2 (ja) * 2003-09-10 2011-06-15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装置
KR101746937B1 (ko) * 2015-08-31 2017-06-14 나영빈 휴대 단말기의 키패드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CN107180597B (zh) * 2017-05-23 2019-09-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电路
CN109061975A (zh) * 2018-10-26 2018-12-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3833B1 (ko) * 2002-08-23 2008-03-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 발광 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TW567461B (en) * 2002-10-25 2003-12-21 Giantplu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ethod for full-screen local display
EP1717782A2 (en) * 2005-04-27 2006-11-02 LG Electronics Inc. Dual pane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8866373B2 (en) * 2009-12-29 2014-10-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754545B2 (en) * 2014-01-03 2017-09-0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ethod of more quickly calibrating display panels and calibratio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204440369U (zh) * 2014-01-14 2015-07-01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高准确度的窄边框内嵌式平面显示触控结构
JP2016218216A (ja) * 2015-05-19 2016-12-22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
CN104898337A (zh) * 2015-06-30 2015-09-0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7731153A (zh) * 2017-11-30 2018-02-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异形显示面板和异形显示装置
CN107942595A (zh) * 2017-12-21 2018-04-2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17244A (zh) * 2018-05-18 2018-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08665845A (zh) * 2018-06-28 2018-10-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986678A (zh) * 2018-09-10 2018-12-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5173A (zh) 201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5173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85964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1648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8491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0428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516009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KR102558519B1 (ko) 표시 패널,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CN10906490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58444B (zh) 电子面板和包括该电子面板的电子装置
CN109637417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9949711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076709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666951B (zh) 显示装置
CN11695932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97939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098923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87399B (zh) 一种阵列基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3805378B (zh) 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19218586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3507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30147741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CN11076769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终端
CN111833747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212725309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3380186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