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1437B - 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1437B
CN109931437B CN201711355659.9A CN201711355659A CN109931437B CN 109931437 B CN109931437 B CN 109931437B CN 201711355659 A CN201711355659 A CN 201711355659A CN 109931437 B CN109931437 B CN 1099314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omponent
main body
pipelines
positioning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556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1437A (zh
Inventor
张志勇
苏晓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Optoelectronic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Nanch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viation Optical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556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314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31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1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1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1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管线布置构件包括用于布置在相邻两管线之间的构件主体,构件主体的用于朝向两管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的用于布置相应管线的定位凹部,构件主体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扎带以利用扎带将构件主体与相应管线紧固装配在一起的扎带连接结构。具体使用时,可利用利用连接在扎带连接结构上的扎带将构件主体与相邻的两管线对应固定装配在一起,进而有效实现管线分布。由于管线布置构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管线凹部,方便进行多管线的扩展,可有效满足多管线排布的场所。

Description

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飞机蒙皮等狭窄空间布线时,若存在多束线束,通常采用的方式为利用扎带将各线束分别固定在相应的安装面板上,为方便安装,通常需要在安装面板上对应各扎带分别开孔,以方便固定安装各扎带,其是将扎带直接连接在安装面板上。当在飞机蒙皮等狭窄空间内采用上述方式布线时,可以直接在飞机的结构面板上进行开孔,这种方式会影响飞机面板的强度及密封性能,影响飞机可靠性,也可以再增加安装面板结构,但是,这种增加安装面板的方式会增加较多重量,并占用较大的空间,影响飞机的制造成本。
实际上,对于线材集束或管材集束来讲,也有采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3833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所公开的软管安装方式,将多个软管填装在软管安装架的凹部中,然后在凹部开口处设置扎带以将软管捆扎固定在软管安装架上,软管安装架则可以固定设置在相应的安装基座如安装面板或架体上。
但是,无论是上述的直接将扎带连接在安装面板上的安装方式,还是上述的采用软管安装架配合扎带的安装方式,都是仅对应单个线束的,对于多管线布置来讲,需要对应各管线分别设置扎带或管线安装架,这就需要在安装基座上对应各线束分别设置多个开孔。这种安装方式不仅装拆较为繁琐,而且由于开孔较多,也影响安装基座的整体强度。实际上,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87907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适合应用于双线束的管线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具有分体式的两支架,两支架的相向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弧形槽,当将两支架相对扣合在一起时,四个弧形槽对应两两扣合以形成装夹定位两线束的两个抱箍结构,以实现相邻两线束的对应排布。利用这种管线固定支架确实可减少在安装面板上的开孔数量,但是,这种相对扣合以定位两线束的管线支架仅适合应用于双线束,不方便用于三个管线以上的排布布置,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应用于多管线排布的管线布置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形成两抱箍结构的双线束管线固定支架不适于多管线排布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管线布置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包括用于布置在相邻两管线之间的构件主体,构件主体的用于朝向两管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的用于布置相应管线的定位凹部,构件主体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扎带以利用扎带将构件主体与相应管线紧固装配在一起的扎带连接结构。
在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构件技术方案2:构件主体上沿着用于与所述两管线延伸方向所对应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凹部对,每个定位凹部对均包括两个相背布置的所述定位凹部。
在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构件技术方案3:任意相邻的两定位凹部对及位于两定位凹部对之间的构件主体部分形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工字型结构。
在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1或2或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构件技术方案4:所述定位凹部的内侧面为弧面。
在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1或2或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构件技术方案5:各定位凹部分别由所述构件主体上设有的朝着远离构件主体的方向相背延伸的两延伸臂形成,各延伸臂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扎带连接结构。
在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构件技术方案6:各延伸臂均为弧形结构。
在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构件技术方案7:各延伸臂均为弹性臂。
在管线布置构件的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构件技术方案8:各延伸臂上的扎带连接结构沿相应延伸臂延伸方向依次布置有多个。
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用上述管线布置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管线布置结构,包括依次相邻布置的管线,还包括对应任意相邻的两管线布置的管线布置构件,管线布置构件包括位于相邻两管线之间的构件主体,构件主体的朝向两管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布置相应管线的定位凹部,构件主体上设有扎带连接结构,构件主体的扎带连接结构上连接有将构件主体与相应管线紧固装配在一起的扎带。
在管线布置结构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结构技术方案2:所述构件主体上沿着与所述两管线延伸方向所对应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凹部对,每个定位凹部对均包括两个相背布置的所述定位凹部。
在管线布置结构的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结构技术方案3:任意相邻的两定位凹部对及位于两定位凹部对之间的构件主体部分形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工字型结构。
在管线布置结构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结构技术方案4:所述依次相邻布置的管线为成排布置的至少三根管线,所述的至少三根管线包括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管线布置构件的中间管线,中间管线两侧的管线布置构件为旁侧管线布置构件,将中间管线与相应两侧的旁侧管线布置构件紧固装配在一起的扎带连接在两侧的旁侧管线布置构件之间。
在管线布置结构的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结构技术方案5:所述定位凹部的内侧面为弧面。
在管线布置结构的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结构技术方案6:各定位凹部分别由所述构件主体上设有的朝着远离构件主体的方向相背延伸的两延伸臂形成,各延伸臂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扎带连接结构。
在管线布置结构的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结构技术方案7:各延伸臂均为弧形结构。
在管线布置结构的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结构技术方案8:各延伸臂均为弹性臂。
在管线布置结构的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改进而得到管线布置结构技术方案9:各延伸臂上的扎带连接结构沿相应延伸臂延伸方向依次布置有多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管线布置构件中,在构件主体的朝向两管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的定位凹部,该定位凹部用于布置相应管线,并且,在构件主体上还设有扎带连接结构,这样在具体使用时,可利用利用连接在扎带连接结构上的扎带将构件主体与相邻的两管线对应固定装配在一起,进而有效实现管线分布。由于管线布置构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管线凹部,方便进行多管线的扩展,可有效满足多管线排布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管线布置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构件的左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用图1所示管线布置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用图1所示管线布置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3和图4中的扎带均为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线布置构件不仅可适于在狭小扁平空间内多线束的快速布置,适于在狭小扁平空间内多管件的快速分布,所以,上述管线指的是线束、管件等结构。使用时,将相应的线束或管件对应放置在构件的定位凹部,再利用连接在构件上的扎带将线束或管件捆扎在布置构件上,从而形成多个线束或管线的依次布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管线布置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线布置构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管线布置构件在使用时通常如图3所示对应布置在相邻两管线之间,管线布置构件主要包括构件主体2,构件主体2用于布置在相邻两管线之间,构件主体2具有用于朝向相邻两管线的相对两侧,构件主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布置相应管线的定位凹部,即左侧定位凹部51和右侧定位凹部52,实际上,每个定位凹部分别由构件主体上设有的朝着远离构件主体的方向相背延伸的两延伸臂形成,两延伸臂为相对布置的上延伸臂和下延伸臂,如图2所示,具体来说,形成左侧定位凹部51的左侧上延伸臂511和左侧下延伸臂512,以及形成右侧定位凹部52的右侧上延伸臂521和右侧下延伸臂522。两延伸臂均为弧形结构,以使得定位凹部的内侧面形成与相应管线对应的弧面。
为使得相应管线与构件主体固定装配在一起,形成各定位凹部的两延伸臂上分别设有扎带连接结构,该扎带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扎带以利用扎带将构件主体与相应管线紧固装配在一起。
各延伸臂上的扎带连接结构沿延伸臂延伸方向依次布置有多个,在使用时,可根据具体连接情况,选择合适位置的扎带连接结构来连接扎带,然后将减去扎带的多余长度,可有效提高紧固装配效果。具体的,各延伸臂上的扎带连接结构为用于穿装扎带的扎带穿孔50。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地的提高构件主体与相应管线的紧固装配效果,使得各延伸臂均为弹性臂,这样可有效张紧扎带。
实际上,为提高管线布置构件与相应管件的紧固装配效果,构件主体在沿着用于与两管线延伸方向所对应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有两个定位凹部对,对应为第一定位凹部对1和第二定位凹部对3,每个定位凹部对均包括两个相背布置的上述的定位凹部。这样一来,在相对较短的距离上,可以形成对应两定位凹部对的两点紧固,有效提高了管线布置构件与相应管线的紧固装配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定位凹部对及位于两定位凹部对之间的构件主体部分形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工字型结构,这样可以减少成本,也方便紧固装配。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管线布置构件既可以用于排布线束,也可以用于排布管材,所以,将其定为管线布置构件。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管线布置构件上,定位凹部的内侧面为弧形,这样方便与常规的圆形管材或线束对应适配。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凹部的内侧面也可以矩形结构,此时,可与对应呈矩形的管件、线束适配。
本实施例中,构件主体上在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有两个定位凹部对,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单个定位凹部对,或者是设置三个以上的定位凹部对。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凹部对的两定位凹部相背对应,在其他实施例中,属于同一定位凹部对的两定位凹部也可以在构件主体的长度方向上错开设定距离分布。
本实施例中,各定位凹部对分别由相背延伸的两延伸臂形成,并将扎带连接结构设置在延伸臂上,这样方便连接扎带,拆装均较为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构件主体也可以为块结构,在块结构的相背两侧设置凹槽与形成相应的定位凹部,此时,可以在块结构的上下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扎带连接结构如连接环来连接扎带。
本实施例中,各延伸臂上的扎带连接结构为扎带穿孔。在其他实施例中,扎带连接结构也可以在设置在延伸臂上的扎带连接环,或者是其他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各延伸臂上的扎带连接结构布置有多个,这样可以对应不同径向尺寸的管线,提高通用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单个扎带连接结构,此时,可主要依靠扎带自身将管线与构件主体紧固装配在一起,此时,如果延伸臂为弹性臂时,紧固效果也会相对更好一些。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线布置结构,其主要利用管线布置构件将依次布置的管线紧固装配在一起,而形成布线结构。下面结合两实施例具体介绍管线布置结构。
如图3所示,管线布置结构的实施例1:
实施例1中的管线布置结构具体为线束排布结构,其包括成排的依次布置的三根线束,三根线束的两两线束之间设置管线布置构件,两管线布置构件为第一构件101和第二构件102,管线布置构件的结构与上述管线布置构件实施例中的构件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每个管线布置构件的两侧定位凹部中分别布置有相应的管线,再利用连接在管线布置构件上的相应扎带将构件主体与相应的线束紧固装配在一起,最终使得三根线束与所有的管线布置构件均紧固装配在一起。
当将这种管线布置结构应用在狭小空间处时,利用这些管线布置构件将三根线束对应紧固装配在一起,这样可以仅固定线束的两端,有效减少了在安装面板上开孔的数量,避免开孔过多而影响安装面板的强度。
上述的三根线束包括两侧分别设有管线布置构件的中间线束以9及仅单侧设置有管线布置构件的外侧线束8,中间线束9两侧的管线布置构件为旁侧管线布置构件,将中间线束8与相应两侧的旁侧管线布置构件紧固装配在一起的扎带连接在两侧的旁侧管线布置构件之间。具体来说,就是相对布置的两旁侧管线布置构件之间的两个上延伸臂通过扎带连接,两个下延伸臂也通过扎带连接,即图3中,对应第一构件右侧的定位凹部的上延伸臂B点与对应第二构件左侧的定位凹部的上延伸臂C点通过第二扎带5连接,对应第一构件右侧的定位凹部的下延伸臂F点与对应第二构件左侧的定位凹部的下延伸臂G点通过第四扎带7连接。这样可有效减少扎带与线束的接触面积,尽量减少扎带对线束的挤压和磨损。
而对于外侧线束来讲,相应的扎带则连接在管线布置构件的上延伸臂和下延伸臂之间,即图3中,第一构件左侧的上延伸臂的A点与下延伸臂的E点之间利用第一扎带4连接,第二构件右侧的上延伸臂的D点与下延伸臂的H点之间利用第三扎带6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对应每个管线布置构件的两侧定位凹部来讲,也可以分别利用连接在上延伸臂和下延伸臂上的扎带进行固定,也就是说,对于第一构件右侧的定位凹部来讲,可以利用扎带将上延伸臂的B点与下延伸臂的F点连接起来,而对于第二构件左侧的定位凹部来讲,可以利用扎带将上延伸臂的C点与下延伸臂的G点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方式中,扎带与线束的接触面积要相对大一些。
本实施例中,依次布置的管线包括成排布置的三根线束,在其他实施例中,这种布置形式也可以应用于管件结构。当然,可将其应用于四根以上的管线布置结构。
本实施例中,多个线束成排的依次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管线也可以按照其他具体布置形式分布,此时,需要注意管线布置构件的布置位置即可。
如图4所示,管线布置结构的实施例2:
实施例2中的管线布置结构中的管线为两根并行布置的线束106,两线束106主要利用线束之间的管线布置构件103对应紧固装配在一起。此处的管线布置构件与上述管线布置构件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时,主要利用对应两侧定位凹部的两侧扎带将相应两线束与构件主体固定装配在一起,具体来说,对应两侧定位凹部的两侧扎带分别与相应侧的上延伸臂和下延伸臂连接,进而利用两侧扎带将线束与管线布置构件紧固装配在一起。
即图4中,左侧的上延伸臂的W点与下延伸臂的Z点之间利用第五扎带104连接,右侧的上延伸臂的X点与下延伸臂的Y点之间也利用第六扎带105连接。
上述两个管线布置结构实施例中,附图中的扎带仅为示意说明,具体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扎带。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线布置结构即可应用于两个管线的排布,也方便应用于三根以上的管线排布,扩展应用较为方便,使用范围交广,拆装均较为方便。

Claims (9)

1.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布置在相邻两管线之间的构件主体,构件主体的用于朝向两管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布置相应管线的定位凹部,构件主体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扎带以利用扎带将构件主体与相应管线紧固装配在一起的扎带连接结构;各定位凹部分别由所述构件主体上设有的朝着远离构件主体的方向相背延伸的两延伸臂形成,各延伸臂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扎带连接结构;各延伸臂均为弧形结构;各延伸臂均为弹性臂;各延伸臂上的扎带连接结构沿相应延伸臂延伸方向依次布置有多个;所述扎带连接结构为扎带穿孔;在使用时,根据具体连接情况,选择合适位置的扎带穿孔来连接扎带,然后减去扎带的多余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布置构件,其特征在于:构件主体上沿着用于与所述两管线延伸方向所对应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凹部对,每个定位凹部对均包括两个相背布置的所述定位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布置构件,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定位凹部对及位于两定位凹部对之间的构件主体部分形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工字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管线布置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部的内侧面为弧面。
5.一种管线布置结构,包括依次相邻布置的管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任意相邻的两管线布置的管线布置构件,管线布置构件包括位于相邻两管线之间的构件主体,构件主体的朝向两管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布置相应管线的定位凹部,构件主体上设有扎带连接结构,构件主体的扎带连接结构上连接有将构件主体与相应管线紧固装配在一起的扎带;各定位凹部分别由所述构件主体上设有的朝着远离构件主体的方向相背延伸的两延伸臂形成,各延伸臂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的扎带连接结构;各延伸臂均为弧形结构;各延伸臂均为弹性臂;各延伸臂上的扎带连接结构沿相应延伸臂延伸方向依次布置有多个;所述扎带连接结构为扎带穿孔;在使用时,根据具体连接情况,选择合适位置的扎带穿孔来连接扎带,然后减去扎带的多余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主体上沿着与所述两管线延伸方向所对应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凹部对,每个定位凹部对均包括两个相背布置的所述定位凹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定位凹部对及位于两定位凹部对之间的构件主体部分形成中间低两边高的工字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相邻布置的管线为成排布置的至少三根管线,所述的至少三根管线包括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管线布置构件的中间管线,中间管线两侧的管线布置构件为旁侧管线布置构件,将中间管线与相应两侧的旁侧管线布置构件紧固装配在一起的扎带连接在两侧的旁侧管线布置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部的内侧面为弧面。
CN201711355659.9A 2017-12-16 2017-12-16 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 Active CN109931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55659.9A CN109931437B (zh) 2017-12-16 2017-12-16 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55659.9A CN109931437B (zh) 2017-12-16 2017-12-16 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1437A CN109931437A (zh) 2019-06-25
CN109931437B true CN109931437B (zh) 2021-02-05

Family

ID=66980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55659.9A Active CN109931437B (zh) 2017-12-16 2017-12-16 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3143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17317A1 (de) * 1980-05-06 1981-11-12 Arthur Böhm Kunststoffverarbeitung, 8676 Schwarzenbach, Saale Abstandshalter
CN201547401U (zh) * 2009-12-02 2010-08-11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扎带连接器
CN106195579A (zh) * 2015-04-30 2016-12-07 上海伊凡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将物体固定在柱体上的紧固方法及紧固连接装置
CN106740557A (zh) * 2016-11-21 2017-05-3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线固定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1437A (zh) 201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87543B2 (ja) 電気絶縁された導線を敷設するための導線敷設路
CN102444752B (zh) 电缆固定部件
US7943854B1 (en) Wire twist optimizing grommet
US10148075B2 (en) Fastening clip and fastening assembly
CN105830295A (zh) 带保护件的电线
CA2231283A1 (en) Assembly for protecting and fastening pipes to a supporting structure, particularly of a vehicle
US20220243842A1 (en) Multi-conduit flexible retention mechanism
JP3529128B2 (ja) エネルギー案内チェーン
EP0159136B1 (en) Single-wire carrier edge protector trim strip
CN101523677B (zh) 将电缆固定在结构体上的支座
JP2006223087A (ja) ハーネス用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とそれを用いた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070120015A1 (en) Protection hose arrangement for conductors installed in an aircraft
CN109931437B (zh) 一种管线布置构件及使用该构件的管线布置结构
US7304234B2 (en) Covering sheet and method of bending linear member with the same
JP2007292312A (ja) 管連結部材
IE86566B1 (en) Cable tray system and a connecting device therefor
US2404110A (en) Cable harness clamp
KR200177564Y1 (ko) 에이치-빔용 클램프 어셈블리
JP3127687B2 (ja) ハーネスサポート
GB2467039A (en) Cladding support bracket having S-shaped profile
JP2011244642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グロメット
CN219523827U (zh) 扎带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JP6169417B2 (ja) 配線支持構造
CN220298437U (zh) 一种管线布置结构及车辆
CN219696717U (zh) 一种t型线夹及引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6

Address after: 1st Floor, Building 2, Zone B, Avi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ity, No. 1031 Hangcheng Avenue, Nanch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330224

Patentee after: AVIC Optoelectronic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Nanch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71003 No.10 Zhoushan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VIC JONHON OP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