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5380A - 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5380A
CN109915380A CN201910200546.4A CN201910200546A CN109915380A CN 109915380 A CN109915380 A CN 109915380A CN 201910200546 A CN201910200546 A CN 201910200546A CN 109915380 A CN109915380 A CN 109915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inlet pipe
water inlet
pump hou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05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15380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an Tai Ni Ke Mechan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晨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晨 filed Critical 陈晨
Priority to CN2019102005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15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15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5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15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5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该工艺中的离心泵包括泵体、入水管、出水管和控制器;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梯形设计,且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叶片靠近第二叶片的一侧侧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摆动杆;所述第二叶片靠近第一叶片的一侧侧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摆动杆;所述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连接处均通过第一弹簧固连有重力球;所述增压单元包括凸轮、增压舱和第一增压板;所述入水管左侧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气缸为双轴气缸;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滑动,可降低泵体的损伤,延长泵体使用寿命的同时可大幅度提高抽水效率,且有效防止气蚀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离心泵有立式、卧式、单级、多级、单吸、双吸、自吸式等多种形式,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
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离心泵通常在改变叶轮的形状提高离心泵的抽水效率,在改变叶轮形状的同时常常会使叶轮的使用寿命降低,同时水泵在抽水的过程中出现气蚀现象无法解决,导致抽水效率低下,且离心泵在抽水的过程中,由于水压的无法调节,泵体在水的高压冲击下,导致泵体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泵体在高压水的冲击下影响泵体的使用寿命、抽水过程中无法控制气蚀现象出现和叶轮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铸造成型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泵体分切成若干个拼接片;
步骤二:以步骤一所述的拼接片为模型,制造出与拼接片相同的模具型腔;
步骤三:将可发性的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乙烯甲酯制定的制模颗粒注入步骤二所述的模具型腔中,并通过加热积压熔合,形成与所述模具型腔形状相同的消失模模片;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的消失模模片按照最终成型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泵体形状进行拼接,并胶合成模型簇,并在胶合成的模型簇上安装浇注系统;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述的模型簇放置到粘接力测试仪中,进行粘结力检测,若模型簇粘接力检测要求达到,则后续模型簇按前模型簇的粘接要求进行粘接,若模型簇粘接力检测要求未达到,则后续模型簇加大粘接力度;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通过粘接力测试要求的模型簇,通过消失模铸造的方法进行铸造浇筑,浇筑形成所需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泵体;
步骤七:对步骤六所述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泵体进行清洗、固化、涂漆和入库;
步骤八:将步骤七所述的泵体上安装入水管、出水管、电机、传动轴、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和控制器,最终组装成为成型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
其中:所述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包括泵体、入水管、出水管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离心泵工作;所述入水管位于泵体左侧;所述出水管位于泵体顶部;所述入水管和出水管均连通泵体;所述泵体右侧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连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入泵体内设置;所述传动轴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可于传动轴表面滑动的同时传动轴可带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动;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均梯形设计,且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叶片位于第二叶片左侧;所述第一叶片靠近第二叶片的一侧侧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摆动杆;所述第一摆动杆以传动轴为圆心圆周布置;所述第二叶片靠近第一叶片的一侧侧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摆动杆;所述第一摆动杆与第二摆动杆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摆动杆与对应第二摆动杆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连接处均通过第一弹簧固连有重力球;工作时,初始时,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转动,从而使重力球转动,通过重力球的离心力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相对滑动,从而增强抽水压力,提高抽水速度,当泵体内压力增强后,由于水的阻力以及压力的作用,重力球所受离心力减少,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相背滑动,从而降低抽水气压,防止长时间的高气压工作对泵体造成损坏。
优选的,所述泵体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为磁铁制成;所述重力球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泵体底部设有传动单元;所述入水管内设有增压单元;工作时,重力球转动过程中,间歇性靠近和远离移动板,通过重力球与移动板之间的磁性,以及移动板自身重力使移动板间歇性上下滑动,配合传动单元控制增压单元工作,提高入水管内水的压强。
优选的,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气缸、传动舱和第一齿轮;所述传动舱固连于泵体底部,与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一气缸固连于第一滑槽内,且伸出端延伸至传动舱内;所述传动舱左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一气缸的伸出端侧壁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凸齿,第一凸齿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表面缠绕有麻绳,麻绳左端连接增压单元,为增压单元提供动力;工作时,移动板上下滑动时,挤压和放松移动板与第一气缸之间空间,使第一气缸伸出端伸缩,从而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一凸齿之间传动,间歇性放松和拉紧麻绳,为增压单元提供动力。
优选的,所述增压单元包括凸轮、增压舱和第一增压板;所述增压舱固连于入水管侧壁;所述入水管右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转动连接有凸轮,凸轮上设有扭簧,用于凸轮的恢复,且麻绳的左端缠绕于凸轮表面;所述入水管为方形管且入水管的右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增压板,且第一增压板下表面倾斜设置,凸轮转动时可间歇性挤压第一增压板;所述第一增压板与第一凹槽之间固连有第二弹簧;工作时,当麻绳放松时,由于扭簧的扭力使凸轮顺时针转动,推动第一增压板摆动,从而减少入水管入水面积,提高水的压强,当麻绳拉紧时,凸轮逆时针转动,第一增压板通过第二弹簧恢复。
优选的,所述入水管左侧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所述第一滑板“L”形设计,且第一滑板上端通过第三弹簧固连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上端通过第四弹簧固连第三滑板;所述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均弧形设计;所述第二凹槽上端固连有气囊;所述入水管上端内壁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固连有第二气缸和伸缩板;所述第二气缸连通气囊,气囊受到挤压时第二气压缸的伸出端向下移动;所述伸缩板数量为二,相对第二气缸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气缸和伸缩板的下端共同固连有第二增压板;工作时,由于第一增压板的摆动使入水管水的压强增加,第一滑板受到水的冲力大于自身重力,使第一滑板上移,从而使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上移,挤压气囊,使第二气缸伸出端下移,从而使第二增压板下移,通过第二增压板和伸缩板的配合,减少入水管入水量,配合第一增压板使入水管内的水进入泵体前始终保持高压状态,第一增压板恢复后,第一滑板继续受到水的冲力,不会恢复,从而使水压恒定,从而提高抽水速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为双轴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下轴固连第二增压板,上轴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凸齿;所述入水管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凸齿啮合;所述泵体内转动连接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通过多个形状相同的固定板相互转动连接而成;所述摆动板内设有麻绳;所述麻绳一端缠绕于第二齿轮表面,另一端穿过多个固定板固连于最右端固定板表面,初始时麻绳处于紧绷状态;工作时,第二气缸伸出端下移,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放松麻绳,使摆动板向下摆动,使入水管内的水进入泵体时撞击摆动板,从而使水中气泡破碎,同时摆动板在水的作用下,一直往复摆动,从而防止离心泵发生气蚀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通过设置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重力球,通过重力球所受离心力的改变控制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和降低泵体内的水压,提高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通过设置第一增压单元和第二增压板,通过第一增压板和第二增压板的配合,控制入水管内水压,从而提高离心泵的抽水效率。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通过设置摆动板,通过摆动板的松紧使摆动板摆动和伸直,通过摆动板的多节组成可使入水管内的水进入泵体时撞击摆动板,从而使水中气泡破碎,防止气蚀现象,提高抽水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摆动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泵体1、出水管11、传动轴12、第一叶片13、第二叶片14、第一摆动杆15、第二摆动杆16、第一弹簧17、重力球18、入水管2、第二凹槽21、第一滑板22、第二滑板23、第三滑板24、第三弹簧25、第四弹簧26、气囊27、第一滑槽3、移动板31、传动单元4、第一气缸41、传动舱42、第一齿轮43、第一开口44、增压单元5、凸轮51、增压舱52、第一增压板53、第二开口54、第一凹槽55、第二弹簧56、第三凹槽6、第二气缸61、伸缩板62、第二增压板63、第二齿轮64、摆动板65、固定板6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铸造成型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泵体分切成若干个拼接片;
步骤二:以步骤一所述的拼接片为模型,制造出与拼接片相同的模具型腔;
步骤三:将可发性的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乙烯甲酯制定的制模颗粒注入步骤二所述的模具型腔中,并通过加热积压熔合,形成与所述模具型腔形状相同的消失模模片;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的消失模模片按照最终成型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泵体形状进行拼接,并胶合成模型簇,并在胶合成的模型簇上安装浇注系统;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述的模型簇放置到粘接力测试仪中,进行粘结力检测,若模型簇粘接力检测要求达到,则后续模型簇按前模型簇的粘接要求进行粘接,若模型簇粘接力检测要求未达到,则后续模型簇加大粘接力度;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通过粘接力测试要求的模型簇,通过消失模铸造的方法进行铸造浇筑,浇筑形成所需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泵体;
步骤七:对步骤六所述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泵体进行清洗、固化、涂漆和入库;
步骤八:将步骤七所述的泵体上安装入水管、出水管、电机、传动轴、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和控制器,最终组装成为成型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
其中:所述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包括泵体1、入水管2、出水管11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离心泵工作;所述入水管2位于泵体1左侧;所述出水管11位于泵体1顶部;所述入水管2和出水管11均连通泵体1;所述泵体1右侧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连有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穿入泵体1内设置;所述传动轴12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可于传动轴12表面滑动的同时传动轴12可带动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转动;所述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均梯形设计,且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叶片13位于第二叶片14左侧;所述第一叶片13靠近第二叶片14的一侧侧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摆动杆15;所述第一摆动杆15以传动轴12为圆心圆周布置;所述第二叶片14靠近第一叶片13的一侧侧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摆动杆16;所述第一摆动杆15与第二摆动杆16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摆动杆15与对应第二摆动杆16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杆15和第二摆动杆16连接处均通过第一弹簧17固连有重力球18;工作时,初始时,电机带动传动轴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转动,从而使重力球18转动,通过重力球18的离心力使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相对滑动,从而增强抽水压力,提高抽水速度,当泵体1内压力增强后,由于水的阻力以及压力作用,重力球18所受离心力减少,使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相背滑动,从而降低抽水气压,防止长时间的高气压工作对泵体1造成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泵体1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31;所述移动板31为磁铁制成;所述重力球18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泵体1底部设有传动单元4;所述入水管2内设有增压单元5;工作时,重力球18转动过程中,间歇性靠近和远离移动板31,通过重力球18与移动板31之间的磁性,以及移动板31自身重力使移动板31间歇性上下滑动,配合传动单元4控制增压单元5工作,提高入水管2内水的压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动单元4包括第一气缸41、传动舱42和第一齿轮43;所述传动舱42固连于泵体1底部,与第一滑槽3连通;所述第一气缸41固连于第一滑槽3内,且伸出端延伸至传动舱42内;所述传动舱42左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44;所述第一齿轮43转动连接于第一开口44内;所述第一气缸41的伸出端侧壁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凸齿,第一凸齿与第一齿轮43啮合;所述第一齿轮43表面缠绕有麻绳,麻绳左端连接增压单元5,为增压单元5提供动力;工作时,移动板31上下滑动时,挤压和放松移动板31与第一气缸41之间空间,使第一气缸41伸出端伸缩,从而通过第一齿轮43和第一凸齿之间传动,间歇性放松和拉紧麻绳,为增压单元5提供动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增压单元5包括凸轮51、增压舱52和第一增压板53;所述增压舱52固连于入水管2侧壁;所述入水管2右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开口54;所述第二开口54内转动连接有凸轮51,凸轮51上设有扭簧,用于凸轮51的恢复,且麻绳的左端缠绕于凸轮51表面;所述入水管2为方形管且入水管2的右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55;所述第一凹槽55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增压板53,且第一增压板53下表面倾斜设置,凸轮51转动时可间歇性挤压第一增压板53;所述第一增压板53与第一凹槽55之间固连有第二弹簧56;工作时,当麻绳放松时,由于扭簧的扭力使凸轮51顺时针转动,推动第一增压板53摆动,从而减少入水管2入水面积,提高水的压强,当麻绳拉紧时,凸轮51逆时针转动,第一增压板53通过第二弹簧56恢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入水管2左侧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第二凹槽2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22、第二滑板23和第三滑板24;所述第一滑板22“L”形设计,且第一滑板22上端通过第三弹簧25固连第二滑板23;所述第二滑板23上端通过第四弹簧26固连第三滑板24;所述第二滑板23和第三滑板24均弧形设计;所述第二凹槽21上端固连有气囊27;所述入水管2上端内壁开设有第三凹槽6;所述第三凹槽6内固连有第二气缸61和伸缩板62;所述第二气缸61连通气囊27,气囊27受到挤压时第二气压缸的伸出端向下移动;所述伸缩板62数量为二,相对第二气缸61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气缸61和伸缩板62的下端共同固连有第二增压板63;工作时,由于第一增压板53的摆动使入水管2水的压强增加,第一滑板22受到水的冲力大于自身重力,使第一滑板22上移,从而使第二滑板23和第三滑板24上移,挤压气囊27,使第二气缸61伸出端下移,从而使第二增压板63下移,通过第二增压板63和伸缩板62的配合,减少入水管2入水量,配合第一增压板53使入水管2内的水进入泵体1前始终保持高压状态,第一增压板53恢复后,第一滑板22继续受到水的冲力,不会恢复,从而使水压恒定,从而提高抽水速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气缸61为双轴气缸;所述第二气缸61的下轴固连第二增压板63,上轴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凸齿;所述入水管2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64;所述第二齿轮64与第二凸齿啮合;所述泵体1内转动连接有摆动板65;所述摆动板65通过多个形状相同的固定板66相互转动连接而成;所述摆动板65内设有麻绳;所述麻绳一端缠绕于第二齿轮64表面,另一端穿过多个固定板66固连于最右端固定板66表面,初始时麻绳处于紧绷状态;工作时,第二气缸61伸出端下移,从而带动第二齿轮64转动,放松麻绳,使摆动板65向下摆动,使入水管2内的水进入泵体1时撞击摆动板65,从而使水中气泡破碎,同时摆动板65在水的作用下,一直往复摆动,从而防止离心泵发生气蚀现象。
工作时,初始时,电机带动传动轴1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转动,从而使重力球18转动,通过重力球18的离心力使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相对滑动,从而增强抽水压力,当泵体1内压力增强后,由于水的阻力以及压力作用,重力球18所受离心力减少,使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相背滑动,重力球18转动过程中,间歇性靠近和远离第一滑板22,通过重力球18与第一滑板22之间的磁性,以及第一滑板22自身重力使第一滑板22间歇性上下滑动,第一滑板22上下滑动时,挤压和放松第一滑板22与第一气缸41之间空间,使第一气缸41伸出端伸缩,从而通过第一齿轮43和第一凸齿之间传动,间歇性放松和拉紧麻绳,当麻绳放松时,由于扭簧的扭力使凸轮51顺时针转动,推动第一增压板53摆动,从而减少入水管2入水面积,当麻绳拉紧时,凸轮51逆时针转动,第一增压板53通过第二弹簧56恢复,由于第一增压板53的摆动使入水管2水的压强增加,第一滑板22受到水的冲力大于自身重力,使第一滑板22上移,从而使第二滑板23和第三滑板24上移,挤压气囊27,使第二气缸61伸出端下移,从而使第二增压板63下移,通过第二增压板63和伸缩板62的配合,减少入水管2入水量,配合第一增压板53使入水管2内的水进入泵体1前始终保持高压状态,第一增压板53恢复后,第一滑板22继续受到水的冲力,不会恢复,从而使水压恒定,第二气缸61伸出端下移,带动第二齿轮64转动,放松麻绳,使摆动板65向下摆动,使入水管2内的水进入泵体1时撞击摆动板65,从而使水中气泡破碎,同时摆动板65在水的作用下,一直往复摆动,从而防止离心泵发生气蚀现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铸造成型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泵体分切成若干个拼接片;
步骤二:以步骤一所述的拼接片为模型,制造出与拼接片相同的模具型腔;
步骤三:将可发性的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乙烯甲酯制定的制模颗粒注入步骤二所述的模具型腔中,并通过加热积压熔合,形成与所述模具型腔形状相同的消失模模片;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的消失模模片按照最终成型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泵体形状进行拼接,并胶合成模型簇,并在胶合成的模型簇上安装浇注系统;
步骤五:将步骤四所述的模型簇放置到粘接力测试仪中,进行粘结力测试,若模型簇粘接力测试要求达到,则后续模型簇按前模型簇的粘接要求进行粘接,若模型簇粘接力测试要求未达到,则后续模型簇加大粘接力度;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通过粘接力测试要求的模型簇,通过消失模铸造的方法进行铸造浇筑,通过浇筑形成所需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泵体;
步骤七:对步骤六所述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泵体进行清洗、固化、涂漆和入库;
步骤八:将步骤七所述的泵体上安装入水管、出水管、电机、传动轴、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和控制器,最终组装成为成型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
其中:所述的双叶片单轴离心泵包括泵体(1)、入水管(2)、出水管(11)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离心泵工作;所述入水管(2)位于泵体(1)左侧;所述出水管(11)位于泵体(1)顶部;所述入水管(2)和出水管(11)均连通泵体(1);所述泵体(1)右侧固连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固连有传动轴(12);所述传动轴(12)穿入泵体(1)内设置;所述传动轴(12)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可于传动轴(12)表面滑动的同时传动轴(12)可带动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转动;所述第一叶片(13)和第二叶片(14)均梯形设计,且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叶片(13)位于第二叶片(14)左侧;所述第一叶片(13)靠近第二叶片(14)的一侧侧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摆动杆(15);所述第一摆动杆(15)以传动轴(12)为圆心圆周布置;所述第二叶片(14)靠近第一叶片(13)的一侧侧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第二摆动杆(16);所述第一摆动杆(15)与第二摆动杆(16)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摆动杆(15)与对应第二摆动杆(16)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杆(15)和第二摆动杆(16)连接处均通过第一弹簧(17)固连有重力球(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底部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板(31);所述移动板(31)为磁铁制成;所述重力球(18)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泵体(1)底部设有传动单元(4);所述入水管(2)内设有增压单元(5);通过移动板(31)的上下滑动以及传动单元(4)的作用,控制增压单元(5)工作,提高入水管(2)内水的压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4)包括第一气缸(41)、传动舱(42)和第一齿轮(43);所述传动舱(42)固连于泵体(1)底部,与第一滑槽(3)连通;所述第一气缸(41)固连于第一滑槽(3)内,且伸出端延伸至传动舱(42)内;所述传动舱(42)左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44);所述第一齿轮(43)转动连接于第一开口(44)内;所述第一气缸(41)的伸出端侧壁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第一凸齿,第一凸齿与第一齿轮(43)啮合;所述第一齿轮(43)表面缠绕有麻绳,麻绳左端连接增压单元(5),为增压单元(5)提供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单元(5)包括凸轮(51)、增压舱(52)和第一增压板(53);所述增压舱(52)固连于入水管(2)侧壁;所述入水管(2)右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开口(54);所述第二开口(54)内转动连接有凸轮(51),凸轮(51)上设有扭簧,用于凸轮(51)的恢复,且麻绳的左端缠绕于凸轮(51)表面;所述入水管(2)为方形管且入水管(2)的右侧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55);所述第一凹槽(55)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增压板(53),且第一增压板(53)下表面倾斜设置,凸轮(51)转动时可间歇性挤压第一增压板(53);所述第一增压板(53)与第一凹槽(55)之间固连有第二弹簧(5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2)左侧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第二凹槽(2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22)、第二滑板(23)和第三滑板(24);所述第一滑板(22)“L”形设计,且第一滑板(22)上端通过第三弹簧(25)固连第二滑板(23);所述第二滑板(23)上端通过第四弹簧(26)固连第三滑板(24);所述第二滑板(23)和第三滑板(24)均弧形设计;所述第二凹槽(21)上端固连有气囊(27);所述入水管(2)上端内壁开设有第三凹槽(6);所述第三凹槽(6)内固连有第二气缸(61)和伸缩板(62);所述第二气缸(61)连通气囊(27),气囊(27)受到挤压时第二气压缸的伸出端向下移动;所述伸缩板(62)数量为二,相对第二气缸(61)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气缸(61)和伸缩板(62)的下端共同固连有第二增压板(63);通过第二增压板(63)配合第一增压板(53)可有效增强入水管(2)内水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61)为双轴气缸;所述第二气缸(61)的下轴固连第二增压板(63),上轴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凸齿;所述入水管(2)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64);所述第二齿轮(64)与第二凸齿啮合;所述泵体(1)内转动连接有摆动板(65);所述摆动板(65)通过多个形状相同的固定板(66)相互转动连接而成;所述摆动板(65)内设有麻绳;所述麻绳一端缠绕于第二齿轮(64)表面,另一端穿过多个固定板(66)固连于最右端固定板(66)表面,初始时麻绳处于紧绷状态,通过第二气缸(61)伸出端的下移,使第一齿轮(43)转动,从而放松麻绳,使摆动板(65)向下摆动,从而防止离心泵发生气蚀现象。
CN201910200546.4A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 Active CN109915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0546.4A CN109915380B (zh)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0546.4A CN109915380B (zh)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5380A true CN109915380A (zh) 2019-06-21
CN109915380B CN109915380B (zh) 2020-07-31

Family

ID=66965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0546.4A Active CN109915380B (zh) 2019-03-16 2019-03-16 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153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3165A (zh) * 2020-10-27 2021-01-29 张俊远 一种避免气蚀造成设备损坏的化工离心泵辅助装置
CN112727805A (zh) * 2021-02-04 2021-04-30 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壳体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的吸入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8451C (de) * 1933-05-08 1935-01-25 Escher Wyss Maschf Ag Kreiselpumpe
GB720526A (en) * 1951-11-15 1954-12-22 Nash Engineering Co Improvements in booster pumps
CN203425729U (zh) * 2013-07-05 2014-02-12 江洪 气液混合器
CN105275825A (zh) * 2015-11-20 2016-01-27 吉林东方石化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强自吸泵
CN107299874A (zh) * 2016-12-14 2017-10-27 江苏国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双离合机构的轴流式水泵水轮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8451C (de) * 1933-05-08 1935-01-25 Escher Wyss Maschf Ag Kreiselpumpe
GB720526A (en) * 1951-11-15 1954-12-22 Nash Engineering Co Improvements in booster pumps
CN203425729U (zh) * 2013-07-05 2014-02-12 江洪 气液混合器
CN105275825A (zh) * 2015-11-20 2016-01-27 吉林东方石化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强自吸泵
CN107299874A (zh) * 2016-12-14 2017-10-27 江苏国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双离合机构的轴流式水泵水轮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章雪峰: "浅析多功能泵控阀在水泵并联运行中的安全隐患简", 《中国有色金属》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3165A (zh) * 2020-10-27 2021-01-29 张俊远 一种避免气蚀造成设备损坏的化工离心泵辅助装置
CN112727805A (zh) * 2021-02-04 2021-04-30 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壳体径向剖分多级离心泵的吸入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5380B (zh) 2020-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5380A (zh) 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的制造工艺
CN109915384A (zh) 一种双叶片单轴离心泵
CN109695575A (zh) 一种免灌液式离心泵
CN107387846B (zh) 一种联动阀门机械式联动控制装置
CN201679672U (zh) 联强柱塞式自吸泵
CN112303274B (zh) 一种抗高压的阀门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07008041A (zh) 基于电磁力的污水污泥减量化脱水方法
CN208364473U (zh) 一种用于空气处理的离心风轮
CN208050370U (zh) 一种自动筛选机械配件收集装置
CN201953695U (zh) 滑动切换式气泵
CN110792582B (zh) 一种用于低脉冲场景的蠕动泵
CN208564891U (zh) 一种限位旋转柱塞
CN212202375U (zh) 双向高压大流量注浆泵
CN110802198B (zh) 一种灯具用砂模用砂处理设备
CN207876843U (zh) 一种三通装置
CN112228012A (zh) 一种油井用带有除砂功能的石油泵出装置
CN207104673U (zh) 一种装夹式自动抛丸机
CN112591163A (zh) 一种面粉生产用装袋装置
CN207130128U (zh) 一种基于电磁力的污水污泥脱水装置
CN107605719B (zh) 一种机械式联动控制推拉装置
CN112207079A (zh) 一种自动清除建筑钢梁上的水泥的震动机
CN205990992U (zh) 一种自动打气筒
CN112406018A (zh) 一种注塑机进料螺杆精细清理设备
CN201531430U (zh) 一种河渠自流泵
CN109268274A (zh) 一种离心泵及其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8

Address after: 325000 South trade community, Heping Village, Xincheng street, Ruian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Rui'an Tai Ni Ke Mechan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0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5 Lushi South Road,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en Che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Assignee: Zhejiang Anxunshi Pump Co.,Ltd.

Assignor: Rui'an Tai Ni Ke Mechanical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33000063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a double blade single shaft centrifugal pump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1107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