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8302A - 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8302A
CN109908302A CN201910281383.7A CN201910281383A CN109908302A CN 109908302 A CN109908302 A CN 109908302A CN 201910281383 A CN201910281383 A CN 201910281383A CN 109908302 A CN109908302 A CN 109908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can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813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毅
司徒红林
陈前军
王志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9102813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083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08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83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药:黄芪20~50份、莪术10~20份、太子参20~40份、茯苓10~20份、白术20~40份、薏苡仁20~40份、女贞子10~20份、枸杞子10~20份、肉苁蓉10~20份、山茱萸10~20份、制何首乌10~2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半枝莲15~3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以健脾补肾为主要治则,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划痕形成,而且能抑制细胞迁移侵入,具有显著的抗转移作用;通过细胞学实验证明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功效,临床实验证明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疗效。

Description

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医药是我国肿瘤治疗的特色,“治未病”思想更是为众多医家所倡导应用于预防肿瘤转移或复发。《内经》将转移称为“传舍”,认为肿瘤之所以转移,一是癌症的邪气盛,二是被转移的部位正气虚,形成痰凝血瘀毒聚的土壤和环境。
现有技术中,专利CN102266434A提供了一种由五月茶、油桐叶、瑞香根组成抗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主要针对肿瘤患者后期的“瘀、毒”病理状态,以解毒散结、活血祛瘀的治则配伍而成。
专利CN102772763A公开了一种由干姜、山楂、元参组成的抗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主要针对肿瘤患者后期的“瘀、毒”病理状态,同样以解毒散结、活血祛瘀的治则配伍而成。
专利CN105012845A公开了一种抗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10~30份、白术10~30份、薏苡仁10~30份、白豆蔻3~10份、浙贝母3~12份、牡蛎5~30份、当归5~15份、牛膝3~15份、桃仁3~10份和八月札10~40份;该中药组合物针对肿瘤患者后期的“痰、瘀、虚”病理状态,以化痰散结、活血祛瘀、益气健脾祛湿的治则配伍而成。
以上三篇专利文献均是通过中药治疗肿瘤转移,均是针对肿瘤患者后期的“瘀、毒”病理状态,以解毒散结、活血祛瘀为治则。实际上,基于肿瘤的“传舍”理论,中医认为正气亏虚、癌毒蛰伏是癌症复发转移之根本,癌毒之邪并非可以在机体任何部位随意停留,其停留之处必为所在脏器正气不足或停留之处所主脏腑正气亏虚。正气亏虚首当责先天肾气不足及后天脾胃失养,加之冲任失调,气滞痰凝血瘀,诱发转移形成,所以健脾补肾是预防肿瘤转移复发的主要治则,而现有技术均针对肿瘤患者后期“祛瘀”而忽视了补脾肾,治标不治本,达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在此基础上,急需创制一种以健脾补肾为主要治则的中药组合物,应用于肿瘤特别是乳腺癌转移的巩固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以健脾补肾为主要治则,应用于肿瘤特别是乳腺癌的巩固治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如下原料药:黄芪、莪术、太子参、茯苓、白术、薏苡仁、女贞子、枸杞子、肉苁蓉、山茱萸、制何首乌、白花蛇舌草以及半枝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主要有效成分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药:黄芪20~50份、莪术10~20份、太子参20~40份、茯苓10~20份、白术20~40份、薏苡仁20~40份、女贞子10~20份、枸杞子10~20份、肉苁蓉10~20份、山茱萸10~20份、制何首乌10~2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半枝莲15~30份。
发明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防治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应强调扶正,“养正积自除”,正气来复,邪毒自去。结合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标本兼治”。正气亏虚,首当责之脾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真阴真阳所藏之处,故扶正尤重脾肾,制定健脾补肾为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的基本治疗法则。
为此,本发明以黄芪、太子参、茯苓、白术以益气健脾,扶助气血,顾护后天,使气血生化有源,灌溉五脏六腑;以女贞子、枸杞子、制何首乌以滋补肾之阴精。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故治疗上以“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涌不竭”的原则,以肉苁蓉、山茱萸温煦肾阳而达阴阳并补,调摄冲任,固摄先天之效,使得正气得固,则驱邪外出,防止或延缓癌肿复发转移;“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方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薏苡仁联合莪术在治疗中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以清除余毒,达到攻补兼施之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药组合物还包括医学上可接受载体或赋形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药组合物可以按照常规制备方法制成片剂、胶囊、丸剂、泡腾剂、口服液或汤剂,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本发明所公开的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以健脾补肾为主要治则,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划痕形成,而且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证明该中药组合物能抑制细胞迁移侵入,具有显著的抗转移作用;通过细胞学实验证明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功效,临床实验证明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疗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药组合物为口服液或汤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药加水在常温下浸泡1~2h,然后加热至沸腾后煎煮1~2h,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原料药与水的料液比为1:10~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药组合物制备口服液或汤剂时,其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药煎煮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滤渣反复煎煮2~3次,将每次煎煮的滤液合并后灭菌,冷却至室温,即得。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复发转移药物中的应用,临床及基础研究数据表明该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肿瘤复发转移疗效显著。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作为抑制肿瘤转移的主要活性药,不仅适用于乳腺癌,同样适用于肺癌、前列腺癌、胃癌、结肠癌、食管癌、肝癌等其它恶性肿瘤转移的预防和治疗。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认为,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可以采用同一方法治疗。正气亏虚、癌毒蛰伏是癌症复发转移之根本,正气亏虚首当责先天肾气不足及后天脾胃失养,并终致气滞痰凝血瘀,诱发转移形成,所以健脾补肾是预防肿瘤转移复发的主要治则,故可以使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不同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
附图说明
图1为给药组(即图中中药组合物)和对照组中MDA-MB-231细胞在0h和48h的划痕图;
图2为给药组(即图中中药组合物)和对照组中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拮抗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药组合物,下面列举了本发明实施例1~5的组分和重量。
实施例1:
黄芪20份、莪术10份、太子参20份、茯苓10份、白术20份、薏苡仁20份、女贞子10份、枸杞子10份、肉苁蓉10份、山茱萸10份、制何首乌10份、白花蛇舌草15份以及半枝莲15份。
实施例2:
黄芪25份、莪术15份、太子参25份、茯苓15份、白术25份、薏苡仁25份、女贞子15份、枸杞子15份、肉苁蓉15份、山茱萸15份、制何首乌15份、白花蛇舌草15份以及半枝莲15份。
实施例3:
黄芪30份、莪术15份、太子参15份、茯苓20份、白术30份、薏苡仁30份、女贞子15份、枸杞子15份、肉苁蓉20份、山茱萸20份、制何首乌20份、白花蛇舌草15份以及半枝莲15份。
实施例4:
黄芪40份、莪术20份、太子参30份、茯苓20份、白术30份、薏苡仁30份、女贞子20份、枸杞子20份、肉苁蓉20份、山茱萸20份、制何首乌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以及半枝莲20份。
实施例5:
黄芪50份、莪术20份、太子参40份、茯苓20份、白术40份、薏苡仁40份、女贞子20份、枸杞子20份、肉苁蓉20份、山茱萸20份、制何首乌20份、白花蛇舌草30份以及半枝莲30份。
其中,实施例1~5的拮抗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药组合物按如下方法制备成汤剂或口服液:
将黄芪、莪术、太子参、茯苓、白术、薏苡仁、女贞子、枸杞子、肉苁蓉、山茱萸、制何首乌、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按各实施例重量份混合,得到混合料,按照料液比1:10加入水中,先在常温下浸泡2h,然后加热至沸腾后煎煮2h,过滤得第一滤液,将滤渣反复煎煮2次,每次过滤所得滤液与第一滤液合并后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包装即可。
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用于抑制肿瘤转移的效果,以乳腺癌疾病为例,按照实施例1所给出原料药的配比制备出的中药组合物进行如下试验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如无特殊说明,以下所用试剂、细胞均为市购。
试验1中药组合物对乳腺癌细胞转移抑制作用试验
1、试验方法
1)中药组合物对MDA~MB~231细胞迁移的影响
将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按照1×106/孔种六孔板,细胞融合度达100%后,用1ml枪头沿六孔板中央划痕,测定划痕距离,同时给药组施加中药组合物200μg/ml,对照组予以相应体积药物溶解介质。
48h后重新测定划痕距离,以判断中药组合物能否抑制细胞迁移。
2)Transwell侵袭试验
设置Transwell实验,将Transwell小室上层接种1×105个MDA~MB~231细胞,下层加入含10%血清的细胞培养液。同时给药组施加中药组合物200μg/ml,对照组予以相应体积药物溶解介质。
48h后取小室上层,用棉签抹去上层未侵袭细胞,对小室上层侵袭细胞进行计数并拍照。
2、实验结果
给药组(即图中中药组合物)和对照组中MDA~MB~231细胞在0h和48h的划痕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给药组细胞划痕间伤口愈合距离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给药组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迁移能力。
图2为给药组(即图中中药组合物)和对照组中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图,结果显示,给药组中穿过细胞个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提示给药组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
综上,试验结果显示此中药组合物能显著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提示对乳腺癌细胞具有转移抑制作用。
试验2临床效果改善试验
1、试验方法
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1例归为治疗组(中药组合物组),59例归为对照组(未服中药组),引入乳腺癌生存质量专用量表EuroQLQ-BR23,就生存质量进行比较。
2、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数据显示,中药治疗组的生理分、认知分、情感分、社会机能分、乳腺癌相关症状及生存质量总计分等上升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治疗组各症状改善的程度也均较对照组高(P<0.01)。
表1两组生存质量功能各维度情况比较
注:*经Wilcoxon秩和检验,治疗前后比较Ρ<0.01;Z表示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Z值;表中的t和Ρ是两组差值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的t和Ρ值。
表2两组生存质量症状各因素情况比较
注:*经Wilcoxon秩和检验,治疗前后比较Ρ<0.01;Z表示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Z值;表中的t和ρ是两组差值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的t和Ρ值。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有效成分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药:黄芪20~50份、莪术10~20份、太子参20~40份、茯苓10~20份、白术20~40份、薏苡仁20~40份、女贞子10~20份、枸杞子10~20份、肉苁蓉10~20份、山茱萸10~20份、制何首乌10~20份、白花蛇舌草15~30份、半枝莲15~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医学上可接受载体或赋形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为片剂、胶囊、丸剂、泡腾剂、口服液或汤剂。
4.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合物为口服液或汤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药加水在常温下浸泡1~2h,然后加热至沸腾后煎煮1~2h,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与水的料液比为1:10~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合物制备口服液或汤剂时,其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药煎煮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滤渣反复煎煮2~3次,将每次煎煮的滤液合并后灭菌,冷却至室温,即得。
7.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作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胃癌、结肠癌、食管癌或肝癌转移的主要活性药。
CN201910281383.7A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099083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1383.7A CN109908302A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1383.7A CN109908302A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8302A true CN109908302A (zh) 2019-06-21

Family

ID=66969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1383.7A Pending CN109908302A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0830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4925A (zh) * 2019-01-31 2019-04-26 蒋先仲 一种晚期结直肠癌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1358914A (zh) * 2020-04-07 2020-07-03 袁能忍 一种治疗白血病、肿瘤、艾滋病和衰老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925943A (zh) * 2021-11-20 2022-01-14 刘包欣子 一种治疗胃癌、结直肠癌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54534A (zh) * 2021-04-01 2022-10-1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防治胃癌、结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司徒红林等: "中药癌复康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4925A (zh) * 2019-01-31 2019-04-26 蒋先仲 一种晚期结直肠癌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1358914A (zh) * 2020-04-07 2020-07-03 袁能忍 一种治疗白血病、肿瘤、艾滋病和衰老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154534A (zh) * 2021-04-01 2022-10-1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防治胃癌、结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54534B (zh) * 2021-04-01 2023-06-06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治疗胃癌、结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25943A (zh) * 2021-11-20 2022-01-14 刘包欣子 一种治疗胃癌、结直肠癌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8302A (zh) 一种抑制肿瘤转移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434648A (zh) 一种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0013A (zh) 一种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复方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526498B (zh) 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
CN103041341B (zh) 用于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4266B (zh) 一种提高紫杉醇节律化疗治疗胃癌转移疗效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47502B (zh) 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98207A (zh)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1681C (zh) 治疗血小板减少、贫血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2258626B (zh) 中药复方藤黄霖、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O2021169682A1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11915A (zh) 一种复方中药组合物在抑制皮肤黑色素瘤肺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CN101642485B (zh) 一种含黄芪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2363023A (zh)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中药药物组合物
CN105902897A (zh) 一种治疗胰腺癌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
CN102406869B (zh) 护肠清毒微丸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690794B (zh) 抗肿瘤药物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6822764A (zh) 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致白血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10051811B (zh) 一种抗甲亢和护肝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331B (zh) 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
CN107362296B (zh) 治疗皮肤良性肿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8586A (zh) 一种调经止痛的中成药
CN101229272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77246A (zh) 一种治疗痰湿型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580A (zh) 一种治疗风温肺热病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