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7132A - 一种利用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07132A CN109907132A CN201711220365.5A CN201711220365A CN109907132A CN 109907132 A CN109907132 A CN 109907132A CN 201711220365 A CN201711220365 A CN 201711220365A CN 109907132 A CN109907132 A CN 1099071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catize
- raw material
- default
- pile fermentation
- t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5000020334 white te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5000013616 tea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41001122767 Theaceae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7
- 238000000855 fer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0000004151 fer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775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FFRBMBIXVSCUFS-UHFFFAOYSA-N 2,4-dinitro-1-naphthol Chemical group C1=CC=C2C(O)=C([N+]([O-])=O)C=C([N+]([O-])=O)C2=C1 FFRBMBIXVSCUF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05401 Aspergillus crista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22501 Hypericum x moserian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06 astringent tas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87 diges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5 peristal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41 probio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8291 probiotic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及系统,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能有效促使白茶发花。具体方案为:对白茶毛料汽蒸,产生第一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预设比例,产生调水原料;在预设渥堆环境温度、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所述调水原料渥堆,产生渥堆原料;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产生第二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预设密度,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在预设培育环境温度、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第二期培育茶砖。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白茶加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白茶,经过采摘、萎凋、烘干、筛检、复火等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砖形或其它形状的茶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调高,消费者对白茶的品质要求也随之不断提升,尤其是对茶叶的生态保健功能、口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冠突散囊菌Eurotiumcristatum)在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又称金花,是原本只在茯茶加工中才会在茶叶上产生的一种特有益生菌,对茶叶加工使茶叶上产生金花的工艺称为发花,茯茶上的金花赋予了茯茶不同于其他茶类的色、香、味,可有效降低茯茶冲泡出茶水的涩(Astringency),能增加茶水口感的润滑度,对饮用者还具有促进肠胃蠕动、去油腻促消化、降脂减肥、促进血液流通等保健功效。所以生产者开始对白茶进行发花尝试,希望能使白茶也长出金花,以提高白茶的生态保健功能和口感。
由于现今白茶制作工序受限于原料嫩度、黏性等,会造成压制成茶砖时的砖体紧实度、茶砖水分透析率等技术条件需求均与冠突散囊菌生长条件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条件需求很难得到满足,无法发花。
因此,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白茶茶砖中冠突散囊菌生长,更无法保证白茶的发花效率和金花产量,很难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及系统,可实现白茶茶砖中出现冠突散囊菌,并能快速可控的对白茶进行发花,提高白茶的发花效率和金花产量。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包括:
对白茶毛料汽蒸6~22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
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产生调水原料;
在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35cm~70cm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5~3H,产生渥堆原料;
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2~22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
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
在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
在预设时间内,在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15~27℃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白茶毛料汽蒸6~22s,具体包括:对白茶毛料汽蒸12s。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汽蒸,具体包括:在气压0.33~0.55Mp下汽蒸。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28%。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具体包括:
通过添加茶釉,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其中,所述茶釉为含水量为预设阈值的茶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具体为:27℃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具体为:50%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堆高35cm~70cm,具体为:堆高55cm。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渥堆1.5~3H,具体为:渥堆2H。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2~22s,具体包括: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6s。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具体包括:对预设重量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具体包括:在预制模具内,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1.05g/cm³。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型,具体包括:定型0.5~2H。
结合第一方面和其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型0.5~2H,具体为:定型0.75H。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为: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为:75%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为:55%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为:28℃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包括:
汽蒸设施,用于对白茶毛料汽蒸6~22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
调节设施,用于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产生调水原料;
渥堆设施,用于在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35cm~70cm的所述调节设施产生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5~3H,产生渥堆原料;
所述汽蒸设施,还用于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2~22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
压制设施,用于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
培育设施,用于在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压制设施产生的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
所述培育设施,还用于在预设时间内,在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15~27℃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自身产生的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白茶毛料汽蒸6~22s,具体包括:对白茶毛料汽蒸12s。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汽蒸,具体包括:在气压0.33~0.55Mp下汽蒸。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具体包括:
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28%。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具体包括:
通过添加茶釉,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其中,所述茶釉为含水量为预设阈值的茶水。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具体为:27℃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具体为:50%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堆高35cm~70cm,具体为:堆高55cm。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渥堆1.5~3H,具体为:渥堆2H。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2~22s,具体包括: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6s。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具体包括:对预设重量的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具体包括:在预制模具内,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具体包括:
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1.05g/cm³。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型,具体包括:定型0.5~2H。
结合第二方面和其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型0.5~2H,具体为:定型0.75H。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为: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为:75%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为:55%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为:28℃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茶加工方法及系统,能对白茶毛料汽蒸,产生第一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预设比例,产生调水原料;在预设渥堆环境温度、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所述调水原料渥堆,产生渥堆原料;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产生第二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预设密度,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在预设培育环境温度、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第二期培育茶砖。这样的白茶加工方法及系统,能使白茶加工过程满足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条件需求,所以本发明能快速可控的对白茶进行发花,并提高白茶的发花效率和金花产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利用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利用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可以用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可以用于白茶加工,参照图1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对白茶毛料汽蒸6~22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去除金花以外的杂菌。
102、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产生调水原料;
103、在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35cm~70cm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5~3H,产生渥堆原料;
104、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2~22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
这样做的好处是,两次汽蒸处理可抑制冠突散囊菌以外的微生物的污染,提高发花稳定性。
105、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
其中,可选的,所述定型可以是定型0.5~2H;所述定型可以是冷却定型,也可以是恒温定型或其他方式的定型,可以使用模具也可以不使用,只要能够实现定型即为本发明实施例包含。
106、在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
107、在预设时间内,在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15~27℃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
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是依据对所述第二培育茶砖不同的金花产量需求、口感的不同需求等限制条件而预设的时间;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是14~31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茶加工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生产工艺流程简单且有明确的操作标准,易于实现清洁化、流水化、机械化生产;使得发花周期大大缩短,16~22天即可完成发花过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实现茶砖内部金花生长茂密匀整,干茶砖中冠突散囊菌的菌落数可达到3.5×106个/克,金花颗粒大,颜色金黄鲜艳且发花普遍茂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茶加工方法,能对白茶毛料汽蒸,产生第一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预设比例,产生调水原料;在预设渥堆环境温度、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所述调水原料渥堆,产生渥堆原料;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产生第二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预设密度,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在预设培育环境温度、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第二期培育茶砖。这样的白茶加工方法及系统,能使白茶加工过程满足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条件需求,所以本发明能快速可控的对白茶进行发花,并提高白茶的发花效率和金花产量。
在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白茶加工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可以用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可以用于白茶加工,参照图2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对白茶毛料在气压0.33~0.55Mp下汽蒸12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
其中,汽蒸12s是汽蒸6~22s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气压0.33~0.55Mp下汽蒸是汽蒸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这样做的好处是,0.33~0.55Mp的高压汽蒸可以更有效的去除金花以外的杂菌。
本步是对白茶毛料汽蒸6~22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202、通过添加茶釉,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28%,其中,所述茶釉为含水量为预设阈值的茶水。
所述预设阈值为依据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进行调配设定,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不引进新的物质,保证白茶发花稳定性。
其中,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28%,是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步是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产生调水原料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203、在27℃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50%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55cm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2H,产生渥堆原料。
其中,27℃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为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50%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为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堆高55cm为堆高35cm~70cm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渥堆2H为渥堆1.5~3H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步是在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35cm~70cm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5~3H,产生渥堆原料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204、对预设重量的所述渥堆原料在气压0.33~0.55Mp下汽蒸16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
其中,汽蒸16s是汽蒸12~22s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气压0.33~0.55Mp下汽蒸是汽蒸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预设重量为依据用于汽蒸的设施容量或其他限制条件设定的重量。
这样做的好处是,两次汽蒸处理可抑制冠突散囊菌以外的微生物的污染,提高发花稳定性。
本步是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2~22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205、在预制模具内,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1.05g/cm³,并冷却定型0.5~2H,产生预制茶砖;
其中,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1.05g/cm³是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冷却定型是定型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定型0.5~2H是定型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可选的,定型0.75H是定型0.5~2H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步为,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206、在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75%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
其中, 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为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75%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为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步为在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207、在预设时间内,在55%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20℃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8℃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
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是依据对所述第二培育茶砖不同的金花产量需求、口感的不同需求等限制条件而预设的时间;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是14~31天;55%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为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为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28℃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为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步为,在预设时间内,在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15~27℃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生产工艺流程简单且有明确的操作标准,易于实现清洁化、流水化、机械化生产;使得发花周期大大缩短,16~22天即可完成发花过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实现茶砖内部金花生长茂密匀整,干茶砖中冠突散囊菌的菌落数可达到3.5×106个/克,金花颗粒大,颜色金黄鲜艳且发花普遍茂盛。
并且,因具体规范了白茶加工参数,使得白茶可以持续、稳定发花35天以上,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白茶的金花产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能对白茶毛料汽蒸,产生第一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预设比例,产生调水原料;在预设渥堆环境温度、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所述调水原料渥堆,产生渥堆原料;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产生第二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预设密度,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在预设培育环境温度、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第二期培育茶砖。这样的白茶制作茯茶加工方法及系统,能使白茶加工过程满足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条件需求,所以本发明能快速可控的对白茶进行发花,并提高白茶的发花效率和金花产量。
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系统,可以应用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可以应用于白茶加工,可以结合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白茶加工方法使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汽蒸设施401,用于对白茶毛料汽蒸6~22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
可选的,所述对白茶毛料汽蒸6~22s,具体可以是对白茶毛料汽蒸12s;所述汽蒸,具体可以是在气压0.33~0.55Mp下汽蒸。
调节设施402,用于将所述汽蒸设施401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产生调水原料;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具体可以是:通过添加茶釉,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其中,所述茶釉为含水量为预设阈值的茶水。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具体可以是: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28%。
渥堆设施403,用于在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35cm~70cm的所述调节设施402产生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5~3H,产生渥堆原料;
可选的,所述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具体可以是:27℃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
可选的,所述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具体可以是:50%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
可选的,所述堆高35cm~70cm,具体可以是:堆高55cm。
可选的,所述渥堆1.5~3H,具体可以是:渥堆2H。
所述汽蒸设施401,还用于对所述渥堆设施403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2~22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2~22s,具体可以是: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6s。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具体可以是:对预设重量的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
压制设施404,用于将所述汽蒸设施401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401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具体可以包括:在预制模具内,将所述汽蒸设施401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401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具体可以包括:将所述汽蒸设施401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1.05g/cm³。
可选的,所述定型,具体可以是:定型0.5~2H;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定型0.5~2H,具体可以是:定型0.75H。
培育设施405,用于在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压制设施404产生的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
可选的,所述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可以是: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可选的,所述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可以是:75%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所述培育设施405,还用于在预设时间内,在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15~27℃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自身产生的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
可选的,所述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可以是: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可选的,所述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可以是:55%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可选的,所述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可以是:28℃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茶加工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生产工艺流程简单且有明确的操作标准,易于实现清洁化、流水化、机械化生产;使得发花周期大大缩短,16~22天即可完成发花过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实现茶砖内部金花生长茂密匀整,干茶砖中冠突散囊菌的菌落数可达到3.5×106个/克,金花颗粒大,颜色金黄鲜艳且发花普遍茂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茶加工方法及系统,包含汽蒸设施401、调节设施402、渥堆设施403、压制设施404、培育设施405,能对白茶毛料汽蒸,产生第一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预设比例,产生调水原料;在预设渥堆环境温度、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所述调水原料渥堆,产生渥堆原料;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产生第二汽蒸原料;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预设密度,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在预设培育环境温度、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第二期培育茶砖。这样的白茶加工方法及系统,能使白茶加工过程满足冠突散囊菌的生长条件需求,所以本发明能快速可控的对白茶进行发花,并提高白茶的发花效率和金花产量。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设施,不限于装置、设备,还可能包括集成了各种装置、设备的生产车间等其他种类的生产设单位。各设施之间的产生物运输,可以采用人工运输,也可以采用机械运输、自动化运输;对各设施的工作参数监控,可采用人工方法进行监控,也可以采用结合物理测量装置的机械操控方法进行监控,还可以采用结合传感器、计算机的电子操控方法进行监控。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系统的运作、加工方法的运作,可由人工操作完成,也可通过预设的机械装置进行操控,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等先进设备进行半自动化、全自动化操控。只要一个加工系统包含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设施,即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系统所包含。只要一个加工方法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即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所包含。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8)
1.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白茶毛料汽蒸6~22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
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产生调水原料;
在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35cm~70cm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5~3H,产生渥堆原料;
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2~22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
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
在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
在预设时间内,在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15~27℃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白茶毛料汽蒸6~22s,具体包括:对白茶毛料汽蒸12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蒸,具体包括:在气压0.33~0.55Mp下汽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具体包括:
通过添加茶釉,将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其中,所述茶釉为含水量为预设阈值的茶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具体为:27℃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具体为:50%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堆高35cm~70cm,具体为:堆高5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渥堆1.5~3H,具体为:渥堆2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2~22s,具体包括: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6s。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渥堆原料汽蒸,具体包括:对预设重量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具体包括:
在预制模具内,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1.05g/cm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具体包括:定型0.5~2H。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0.5~2H,具体为:定型0.75H。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为: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为:75%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为:55%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为:28℃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20.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汽蒸设施,用于对白茶毛料汽蒸6~22s,产生第一汽蒸原料;
调节设施,用于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产生调水原料;
渥堆设施,用于在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下,对堆高35cm~70cm的所述调节设施产生的所述调水原料渥堆1.5~3H,产生渥堆原料;
所述汽蒸设施,还用于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2~22s,产生第二汽蒸原料;
压制设施,用于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并定型,产生预制茶砖;
培育设施,用于在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对所述压制设施产生的所述预制茶砖进行4~6天的第一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一期培育茶砖;
所述培育设施,还用于在预设时间内,在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下,将所述15~27℃的第一设培育环境温度梯度升温至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对自身产生的所述第一期培育茶砖进行第二期金花培育,产生第二期培育茶砖。
21.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白茶毛料汽蒸6~22s,具体包括:对白茶毛料汽蒸12s。
22.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蒸,具体包括:在气压0.33~0.55Mp下汽蒸。
23.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具体包括:
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28%。
24.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具体包括:
通过添加茶釉,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一汽蒸原料的含水量调节至15~32%,其中,所述茶釉为含水量为预设阈值的茶水。
25.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1℃~33℃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具体为:27℃的预设渥堆环境温度。
26.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5%~65%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具体为:50%的预设渥堆环境湿度。
27.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高35cm~70cm,具体为:堆高55cm。
28.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渥堆1.5~3H,具体为:渥堆2H。
29.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2~22s,具体包括: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16s。
30.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具体包括:对预设重量的所述渥堆设施产生的所述渥堆原料汽蒸。
31.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具体包括:
在预制模具内,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
32.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0.77~1.12g/cm³,具体包括:
将所述汽蒸设施产生的所述第二汽蒸原料的密度压至1.05g/cm³。
33.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具体包括:定型0.5~2H。
34.系统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0.5~2H,具体为:定型0.75H。
35.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15~27℃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为:2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36.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50~80%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为:75%的第一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37.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5~50%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具体为:55%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湿度。
38.系统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白茶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2~34℃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具体为:28℃的第二预设培育环境温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20365.5A CN109907132A (zh) | 2017-11-29 | 2017-11-29 | 一种利用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20365.5A CN109907132A (zh) | 2017-11-29 | 2017-11-29 | 一种利用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7132A true CN109907132A (zh) | 2019-06-21 |
Family
ID=66956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20365.5A Pending CN109907132A (zh) | 2017-11-29 | 2017-11-29 | 一种利用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07132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0680A (zh) * | 2015-05-26 | 2015-09-23 |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 浅度发酵的红砖茶的生产方法 |
CN106234654A (zh) * | 2016-06-24 | 2016-12-21 |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 | 一种紧压茶内外表面发花的方法 |
CN106676014A (zh) * | 2016-12-13 | 2017-05-17 | 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冠突散囊菌制备方法及冠突散囊菌 |
CN106689458A (zh) * | 2016-12-13 | 2017-05-24 | 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茯茶的综合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
-
2017
- 2017-11-29 CN CN201711220365.5A patent/CN10990713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0680A (zh) * | 2015-05-26 | 2015-09-23 | 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 | 浅度发酵的红砖茶的生产方法 |
CN106234654A (zh) * | 2016-06-24 | 2016-12-21 |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 | 一种紧压茶内外表面发花的方法 |
CN106676014A (zh) * | 2016-12-13 | 2017-05-17 | 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冠突散囊菌制备方法及冠突散囊菌 |
CN106689458A (zh) * | 2016-12-13 | 2017-05-24 | 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茯茶的综合加工方法及其产品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刘菲等: "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对白茶主要呈味物质的影响" * |
张星儿: "紧压白茶中冠突散囊菌研究进展" * |
蔡正安等: "冠突散囊菌在不同茶类及几种植物材料上"发花"的研究"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22352B (zh) | 一种黑茶散茶金花发花的方法及用于黑茶散茶金花发花工序的温湿度控制培养箱 | |
CN102640816B (zh) | 一种手工制作金花散茯茶的方法 | |
CN103283492B (zh) | 一种栽培银耳的方法 | |
CN102630772A (zh) | 一种促进茯砖茶砖表面生长金花的方法 | |
CN106676014A (zh) | 一种冠突散囊菌制备方法及冠突散囊菌 | |
CN107382119A (zh) | 一种生物砂浆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 |
JP2017532226A (ja) | 大型褐藻類の粉末の混練による調製方法および前記粉末から生産される剛性物体の製造方法 | |
CN106631245A (zh) | 一种用于铁皮石斛种植的颗粒缓释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311732A (zh) | 一种银耳栽培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907132A (zh) | 一种利用白茶制作茯茶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 |
CN109699761A (zh) | 一种普洱紧压茶加工方法及系统 | |
CN109588508A (zh) | 一种金花散茶加工方法 | |
CN108441442A (zh) | 一种从土壤中直接提取微生物菌种制备碳酸钙的方法 | |
CN107432334A (zh) | 一种茯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744327A (zh) | 一种红茶紧压茶加工方法及系统 | |
CN106467431A (zh) | 一种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205658053U (zh) |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的装置 | |
CN205830534U (zh) | 一种多用式再利用盆栽 | |
CN104030654B (zh) | 一种牛粪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88247B (zh) | 一种白酒用功能酶制剂的生产方法 | |
CN209314523U (zh) | 水培植物培育装置 | |
CN207877615U (zh) | 一种生物肥固体发酵罐 | |
CN207083902U (zh) | 胭脂虫养殖系统 | |
CN206150035U (zh) | 一种树木的假植结构 | |
CN207626255U (zh) | 一种适用于呙口菌包的透气处理的透气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