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4346A -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4346A
CN109904346A CN201910152676.5A CN201910152676A CN109904346A CN 109904346 A CN109904346 A CN 109904346A CN 201910152676 A CN201910152676 A CN 201910152676A CN 109904346 A CN109904346 A CN 109904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
hole
guard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26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4346B (zh
Inventor
李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26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043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04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4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4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4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防护坝和发光单元,所述衬底具有预设孔、围绕所述预设孔布设的防护区以及与所述预设孔通过所述防护区间隔开的显示区,所述发光单元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防护坝沿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凸设于所述防护区,所述防护坝包括由近及远依次环绕在所述预设孔周围的第一坝、第二坝和第三坝。本发明还提供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及制备显示面板的方法。本发明可防止预设孔处的水氧侵蚀发光功能层。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属于触控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化显示装置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显示屏是这些显示装置中不可或缺的人机沟通界面。诸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英文全称为Orgnic Light-Emitting Diode,以下简称OLED),具有自发光、节能降耗、可弯曲、柔韧性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中。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通常包括有机发光单元和封装结构。所述有机发光单元用于实现发光,其材质通常对水汽、氧气敏感;所述封装结构用于封闭所述有机发光单元,以避免所述有机发光单元接触到水汽、氧气。
然而,为提高显示效果,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屏占比越来越高,也即所述有机发光单元的面积占比越来越大,这就对前置摄像头、前置听筒、指纹识别键等硬件结构的安装空间带来挑战。通常,需要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预设位置处开设安装孔,以便于安装前置摄像头、前置听筒、指纹识别键等硬件结构。但是,由于安装孔的开设,极易导致所述安装孔周围的所述有机发光单元因水汽、氧气侵蚀而受到损伤,进而造成所述安装孔边缘显示异常及传感不良,影响显示装置的产品品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孔周围发光单元易受到水汽、氧气侵蚀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其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避免安装孔周围的水汽和氧气进入发光单元,从而增大发光单元的使用寿命,保证显示装置的产品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防护坝和发光单元,所述衬底具有预设孔、围绕所述预设孔布设的防护区以及与所述预设孔通过所述防护区间隔开的显示区,所述发光单元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防护坝沿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凸设于所述防护区,所述防护坝包括由近及远依次环绕在所述预设孔周围的第一坝、第二坝和第三坝。
这样,通过设置三层式结构的所述防护坝,避免所述预设孔附近产生裂纹,利于阻断所述显示面板弯曲时裂纹的扩展,从而避免硬件对应的安装孔处的水汽、氧气通过裂纹进入所述发光单元;并且,增大了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预设孔的距离,使水汽和氧气进入所述发光单元的路径变得曲折,从而降低水汽、氧气进入所述发光单元的几率,提升所述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防护坝;优选地,所述封装结构为包括有机材料层的薄膜封装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坝的顶端和所述第三坝的顶端均不高于所述第二坝的顶端;优选地,所述第一坝的顶端和所述第三坝的顶端均低于所述第二坝的顶端;所述第一坝、所述第二坝、所述第三坝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凸起,优选的,所述第一坝、所述第二坝和所述第三坝分别具有一个或两个或以上凸起。
这样,通过将所述防护坝的三个坝设置为中间高两边低,可以防止薄膜封装结构中的有机材料层在成形过程中向所述预设孔内过度流动,避免该有机材料层构成水氧通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区具有容置孔,所述第一坝、所述第二坝和所述第三坝中的至少其一的下端区域嵌入所述容置孔中;
优选地,所述容置孔的数目设置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容置孔与所述第一坝、所述第二坝、所述第三坝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衬底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有机层、无机阻隔膜层和第一有机层,三个所述容置孔中的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无机阻隔膜层并深入所述第二有机层中。
这样,通过设置所述容置孔,并使所述防护坝嵌入所述容置孔内,所述防护坝在所述容置孔中与所述衬底形成不同方向的界面,这些增加的不同方向的界面能够阻断裂纹的扩展方向,从而防止所述预设孔附近产生的裂纹向所述显示区扩展,进而避免水汽和氧气沿裂纹进入所述发光单元。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垫层,所述封装垫层设置于所述容置孔的孔壁和所述防护坝之间;优选地,所述封装垫层覆盖所述容置孔壁且夹持于所述容置孔壁与所述防护坝之间设置。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封装效果以增强对水氧的阻挡。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面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制备防护坝;所述衬底具有预设孔、围绕所述预设孔布设的防护区以及与所述预设孔通过所述防护区间隔开的显示区,所述防护坝沿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凸设于所述防护区,所述防护坝包括由近及远依次环绕在所述预设孔周围的第一坝、第二坝和第三坝;
在所述预设孔中填充阻隔结构;所述阻隔结构覆盖所述预设孔的孔壁;
形成覆盖所述显示区的发光功能层;
将所述阻隔结构从所述预设孔中去除。
由此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较,无需单独设计掩膜板来遮盖预设孔位置,就能够使得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材料不会落在所述预设孔的孔壁处,避免水氧通路的形成,使硬件对应的安装孔处的水汽、氧气无法进入所述发光单元;且避免所述预设孔附近产生裂纹,利于阻断所述显示面板弯曲时裂纹的扩展方向,从而避免硬件对应的安装孔处的水汽、氧气通过裂纹进入所述发光单元;而且增大了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预设孔的距离,使水汽和氧气进入所述发光单元的路径变得曲折,从而降低水汽、氧气进入所述发光单元的几率,提升所述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在所述预设孔中填充阻隔结构”包括:
在所述预设孔中填充液态的阻隔结构,直至所述阻隔结构盈满所述预设孔,或者,直至所述阻隔结构盈满所述预设孔并覆盖所述第一坝;
利用与所述阻隔结构适配的固化媒介,将所述阻隔结构固化;
优选地,所述阻隔结构优选地设置为光敏固化胶和/或热敏固化胶。。
这样,通过采用液化的阻隔结构,使阻隔结构便于盈满所述预设孔以达到封堵所述预设孔的效果,并且还利于控制阻隔结构覆盖所述第一坝,从而降低水氧通路形成的可能性,达到避免水汽、氧气进入所述发光单元的效果,提升所述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将所述阻隔结构从所述预设孔中去除”之后包括,形成覆盖所述发光功能层和所述防护坝的封装结构;优选地,所述封装结构为包括有机材料层的薄膜封装结构,这样有利于增强封装效果。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坝的顶端和所述第三坝的顶端均不高于所述第二坝的顶端;优选地,所述第一坝的顶端和所述第三坝的顶端均低于所述第二坝的顶端。这样,通过将所述防护坝的三个坝设置为中间高两边低,可以防止薄膜封装结构中的有机材料层在成形过程中向所述预设孔内过度流动,避免该有机材料层构成水氧通路;还可以防止液态的阻隔结构流到所述显示区,而影响到所述发光功能层的形成,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不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制备防护坝”包括:在所述衬底的所述防护区加工出容置孔;利用旋涂工艺或气相沉积工艺或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容置孔处加工出所述防护坝;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利用旋涂工艺或气相沉积工艺或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容置孔处加工出所述防护坝”之前,利用沉积工艺在所述容置孔的孔壁形成无机材料的封装垫层。
这样,通过设置所述容置孔以及设置封装垫层,都可以在所述容置孔中与所述衬底形成不同方向的界面,这些增加的不同方向的界面能够阻断裂纹的扩展方向,从而防止所述预设孔附近产生的裂纹向所述显示区扩展,进而避免水汽和氧气沿裂纹进入所述发光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厚度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剖面线示例为图1中A-A线;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具体制作流程图;
图5a是依图4所示的制作流程提供的衬底的示意图,其中示意的衬底为初始状态;
图5b是依图4所示的制作流程在衬底上形成防护坝的示意图;
图5c是依图4所示的制作流程在衬底上形成阵列结构的示意图;
图5d是依图4所示的制作流程在衬底中加工出预设孔的示意图;
图5e是依图4所示的制作流程在预设孔中填充阻隔结构的示意图;
图5f是依图4所示的制作流程形成发光单元的示意图;
图5g是依图4所示的制作流程去除阻隔结构的示意图;
图5h是依图4所示的制作流程形成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厚度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具体制作流程图;
图8a是依图7所示的制作流程提供的衬底的示意图,其中示意的衬底为初始状态;
图8b是依图7所示的制作流程在衬底上加工出容置孔的示意图;
图8c是依图7所示的制作流程在容置孔中形成封装垫层的示意图;
图8d是依图7所示的制作流程在衬底上形成防护坝的示意图;
图8e是依图7所示的制作流程在衬底中加工出预设孔的示意图;
图8f是依图7所示的制作流程基板上形成阵列结构的示意图;
图8g是依图7所示的制作流程在预设孔中填充阻隔结构的示意图;
图8h是依图7所示的制作流程形成发光单元的示意图;
图8i是依图7所示的制作流程去除阻隔结构的示意图;
图8j是依图7所示的制作流程形成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中,存在硬件结构的安装孔周围有机发光单元易受到水汽、氧气侵蚀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第一,在加工安装孔的过程中,或者在显示面板后续使用中弯折或蜷曲时,由于应力,导致显示面板在安装孔附近容易产生裂纹,水汽、氧气会通过裂纹进入有机发光单元,导致有机发光单元受损;第二,在蒸镀形成有机发光功能层时,受到掩膜板自身结构不易调整的影响,有机发光功能层的材料(下文中称之为有机发光材料)会落在安装孔的孔壁及其附近,该部分有机发光材料距离外部环境较近并构成水氧通路,尤其是当采用薄膜封装时,由于安装孔的孔壁大致垂直于显示面板的延展面,使得安装孔的孔壁处的封装结构比预设厚度偏薄,这样就导致水汽、氧气沿该部分材料进入有机发光单元,导致有机发光单元受损。
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孔周围发光单元易受到水汽、氧气侵蚀的问题。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2所示的本发明一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优选设置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尤其是设置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下面的显示面板100主要以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作为实现方式对其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显示面板100大致呈沿第一面延展的薄板状(也即在所述第一面上具有较大表面积且在所述第一面的垂直方向上具有极小跨度),在图1中示意的即沿所述第一面的垂直方向的投影图。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附图中,所述第一面大致示例为平面,而实际实施中,例如当显示面板100设置为柔性结构时,所述第一面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曲面。
参图1,显示面板100设有安装孔105,安装孔105为能够使外部硬件结构(例如前置摄像头、前置听筒、指纹识别键等)嵌入显示面板100中的容纳空间。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中将该容纳空间命名为安装孔,但该名称并不限定本发明,也可以根据需要修改为其它名称,例如:通孔、容置槽、安装槽等。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面的平行截面上,安装孔105为圆形,当然,还可以设为其它形状,例如:椭圆形、矩形、梯形或三角形。
参图2,具体地,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发光单元13和封装结构14。
所述基板具体包括衬底11和第一防护坝15。
其中,衬底11为大致呈沿所述第一面延展地薄板状,其具有第一表面1101和第二表面1102,第一表面1101和第二表面1102在所述第一面的垂直方向上相对设置。为清楚地表达本申请内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以第一表面1101和第二表面1102的相对位置为参照,将所述第一面的垂直方向定义为厚度方向,其中,由第一表面1101沿所述厚度方向至第二表面1102的指向定义为“下”、“底”,反之,由第二表面1102沿所述厚度方向至第一表面1101的指向定义为“上”、“顶”。
在本实施例中,衬底11具有预设孔107、防护区106以及显示区103。
其中,显示区103为衬底11的一部分,该部分衬底11对应于显示面板100具有显示功能的区域或兼具显示及触控功能的区域,此处的对应指的是在厚度方向的投影的重叠关系。具体地,显示区103上方层叠设置发光单元13,发光单元13覆盖显示区103,这样,以使显示面板100在显示区103对应区域实现显示功能。通常情况下,发光单元13对水汽和氧气等外界因素十分敏感,接触到水汽和氧气的发光单元13的稳定性会变差并且寿命会降低。
封装结构14覆盖发光单元13和第一防护坝15,从而对发光单元13进行封装保护,以阻止水汽和氧气等外界因素侵入发光单元13内,以保证发光单元13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预设孔107为形成在衬底11中的容纳空间,衬底11具有侧壁1103,该侧壁1103围出预设孔107,其也可以称之为预设孔107的孔壁。预设孔107向下延伸地凹设于第一表面1101。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孔107沿所述厚度方向贯通衬底11的第一表面1101和第二表面110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孔107还可以自第一表面1101向下凹陷设置且不与第二表面1102相导通。
预设孔107的至少部分构成显示面板100的安装孔105,在本实施例中,部分封装结构14位于预设孔107内,这样,预设孔107中未被封装结构14占据的其余部分则构成安装孔10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若封装结构14未设置在预设孔107内的情况下,还可以是全部预设孔107构成安装孔105。
如之前所述,现有技术中,通常由于预设孔107的设置,而导致临近预设孔107的发光单元13受到水汽和氧气的侵蚀。
在本申请中,防护区106也为衬底11的一部分,其围绕预设孔107布设,显示区103与预设孔107通过防护区106间隔开。也即,显示区103与预设孔107不相接触,二者之间任意位置均被防护区106所间隔开来。在本实施例中,预设孔107和防护区106被显示区103所包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孔107还可以形成在衬底11的四周边缘处。
第一防护坝15沿所述厚度方向凸设(即向上凸伸)在防护区106,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表面1101上方。第一防护坝15设置为三层式结构,具体包括第一坝151、第二坝152和第三坝153,第一坝151、第二坝152和第三坝153由近及远依次围绕在预设孔107周围,也即第一坝151围绕预设孔107设置,第二坝152围绕于第一坝151背离预设孔107一侧,第三坝153围绕于第二坝152背离第一坝151一侧。
这样,通过设置三层式的第一防护坝15,一方面,使得显示面板100在预设孔107附近的结构得到强化,避免预设孔107附近产生裂纹,利于阻断显示面板100弯曲时裂纹的扩展,从而避免安装孔105处的水汽、氧气通过裂纹进入发光单元13,提升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增大了发光单元13与预设孔107的距离,使水汽和氧气进入发光单元13的路径变得曲折,从而降低安装孔105处的水汽、氧气通过裂纹进入显示区103处的发光单元13的几率,提升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再一方面,由于第一防护坝15的曲折表面,可以使得在制造过程中,无需单独设计掩膜板来遮盖预设孔位置,就能够大大降低水氧通路的形成几率,从而避免水氧侵蚀发光单元13,提升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
由上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部分封装结构14占据预设孔107的部分空间,则安装孔105由该部分封装结构14的边界102合围而出;被封装结构14占据的预设孔107部分空间以及衬底11的防护区106构成围绕在安装孔105周围的非显示区域102。
同时,封装结构14覆盖发光单元13、第一防护坝15以及预设孔107的孔壁,从而增强封装效果。
另外,衬底11还具有暗框区104,暗框区104为形成在衬底11的四周边缘处并包围显示区103的衬底11部分,其构成显示面板100四周的非显示边框。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四周侧壁101由衬底11的四周侧壁所限定,暗框区104位于显示面板100的四周侧壁101和显示区103第一边界101’之间。
暗框区104上凸伸设置有第二防护坝16,也即第二防护坝16沿所述厚度方向凸设在暗框区104上,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表面1101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防护坝16设置为两层式结构,其包括第一堤坝161和第二堤坝162,第一堤坝161和第二堤坝162由近及远依次围绕在显示区103外,也即第一堤坝161围绕显示区103设置,第二堤坝162围绕于第一堤坝161背离显示区103一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防护坝16也可以设置为三层式结构。
进一步地,显示区103形成在防护区106和暗框区104之间,相对应的,发光单元13优选地仅设置在第一防护坝15和第二防护坝16之间。当然,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结合后续制作方法)第三坝153、第二坝152、第一堤坝161靠近显示区103,其上方可能会形成多余的发光材料131,该多余的发光材料131在发光单元13制备过程中同步成形。而第一坝151、第二堤坝162上方不具有多余的发光材料131。
具体地,衬底11优选设置为柔性衬底。相应的,显示面板100为柔性结构,在某一时刻,显示面板100为如附图所示的沿所述第一面延展的平面形状,在另外的某一时刻,显示面板100的局部或全部可弯曲为曲面形状,在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100的曲面形状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设计需求而呈任意曲面。
本实施例中,衬底11包括第一有机层111、无机阻隔膜层112和第二有机层113,第一有机层111、无机阻隔膜层112和第二有机层113由上至下依次层叠布设。其中,第一有机层111的上表面构成衬底11的第一表面1101,第二有机层113的下表面构成衬底11的第二表面1102。
第一有机层111和第二有机层113均为聚酰亚胺层;无机阻隔膜层112的材质为Si3N4,也可以选自SiO2、SiNxOy、Al2O3中的至少一种。
发光单元13具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阴极、发光功能层和阳极,所述发光功能层又进一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子传输层、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在给显示面板100施加偏压时,所述阴极注入电子,所述阳极注入空穴,被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在所述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空穴传输层内以碰撞波的形式传输,并在所述发光层内复合,从而激发所述发光层分子产生单态激子,单态激子辐射衰减而发光。发光单元13具有自发光的特性,相较于LCD来说,发光单元13无需背光源和液晶层,因此厚度较薄;另外,其在暗画面时的功耗远低于LCD的恒定背光功耗;此外,发光单元13还具有可绕曲、不易碎裂的特性,可以满足显示面板100对耐弯曲的需求。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采用有机发光材料,其对水汽、氧气敏感。
封装结构14为薄膜封装结构,优选地,所述薄膜封装结构为第一无机层/中间有机材料层/第二无机层的叠层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的至少其一覆盖第二防护坝16、发光单元13、第一防护坝15以及预设孔107的孔壁。二者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原子层沉积(ALD)的方法生长而成。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材质可以分别选自氧化硅(SiO2)、氮化硅(SiN)、氧化铝(Al2O3)、氧化钛(TiO2)等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中间有机材料层覆盖发光单元13,且第三坝153和第二坝152之间具有所述中间有机材料层的边界(也即所述中间有机材料层未覆盖第一坝151)。所述中间有机材料层的材质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可采用闪蒸法、喷墨打印等工艺制得。
当然,所述薄膜封装结构的具体实现方式不限于此,其具体还可采用单层结构或其它多层结构,并且其材质也可以仅包括有机材料或者仅包括无机材料或者兼具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例如,当所述薄膜封装结构为单层有机薄膜封装结构时,所述薄膜封装结构的材质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再例如,当所述薄膜封装结构为单层无机薄膜封装结构时,所述薄膜封装结构的材质可以为透明的氧化物、氟化物、氮化硅等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封装结构接触覆盖第二防护坝16、发光单元13、第二防护坝15以及预设孔17的孔壁。
进一步地,第一坝151和第三坝153凸伸出防护区106的距离均不大于第二坝152凸伸出防护区106的距离,也即,第一坝151顶端和第三坝153顶端均不高于第二坝152顶端。优选地,第一坝151和第三坝153凸伸出防护区106的距离均小于第二坝152凸伸出防护区106的距离,也即,第一坝151顶端和第三坝153顶端均低于第二坝152顶端。这样,通过将第一防护坝15设置为中间高两边低的三层式结构,一方面,利用第三坝153和第二坝152可以防止封装结构14的材料(例如所述薄膜封装结构中的有机材料层)在成形过程中向预设孔107内过度流动,而影响到封装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第二坝152和第一坝151可以防止预设孔107内如后文中的液态阻隔结构18过度流动到显示区103上方,而影响到发光单元13的形成,使得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不良。
第一坝、所述第二坝、所述第三坝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凸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坝、所述第二坝和所述第三坝分别具有一个或两个或以上凸起,再具体实施时存在多种实现方式。例如,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坝、所述第二坝和所述第三坝分别具有一个凸起,所述第一坝的顶端、所述第二坝的顶端和所述第三坝的顶端分别由各自的凸起所构造出来;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坝具有一个凸起且其顶端由其凸起所构造出来,所述第二坝具有两个凸起且其顶端由其两个凸起中较高的一个所构造出来,所述第三坝具有多个凸起且其顶端由其多个凸起中最高的一个所构造出来;当然还具有其他实现方式,不再进行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阵列结构12。阵列结构12覆盖显示区103并且与衬底11的第一表面1101相接触叠置(也即衬底11的上方)。具体地,显示区103、阵列结构12、发光单元13由下往上依次层叠布设,发光单元13与阵列结构12相接触叠置。
阵列结构12具体用于对发光单元13进行驱动,其具体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英文全称Thin-film transistor,以下简称TFT)器件,所述TFT器件为低温多晶硅型、或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例如铟镓锌氧化物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显示面板100的显示装置,同样的,所述显示装置也具有显示面板100所具备的优良性能。例如,通过设置三层式的第一防护坝15,避免安装孔105处的水汽、氧气进入发光单元13,提升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保证所述显示装置的品质。
参图3至图5h,本发明还进一步地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上述显示面板100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所述制作方法进行介绍。所述制作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提供衬底11,在所述衬底11上制备第一防护坝15;
步骤,在预设孔107中填充阻隔结构18;其中,阻隔结构18至少覆盖预设孔107的孔壁;
步骤,形成覆盖显示区103的所述发光功能层;具体可利用掩膜板,采用蒸镀工艺形成发光单元13的所述发光功能层;
步骤,将阻隔结构18从预设孔107中去除;具体可采用清洗或者机械剥离的方式去除阻隔结构18,当然,不以此为限;
步骤,形成封装结构14。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先利用阻隔结构18封堵预设孔107,再形成所述发光功能层,之后移除阻隔结构18,这样,无需单独设计掩膜板来遮盖预设孔107位置,预设孔107上方的发光材料也会随阻隔结构18的移除而去除,使得预设孔107的孔壁不会存在发光材料,从而避免水氧通路的形成,使安装孔105处的水汽、氧气无法进入所述发光功能层,提升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同时,设置的三层式的第一防护坝15,使得显示面板100在预设孔107附近的结构得到强化,避免预设孔107附近产生裂纹,利于阻断显示面板100弯曲时裂纹的扩展,从而避免安装孔105处的水汽、氧气通过裂纹进入所述发光功能层,提升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三层式的第一防护坝15增大了发光单元13与预设孔107的距离,使水汽和氧气路径变得曲折,从而降低安装孔105处的水汽、氧气通过裂纹进入显示区103处的发光单元13的几率,提升显示面板100的使用寿命。
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形成覆盖显示区103的所述发光功能层”之前,可通过沉积工艺或其他工艺形成发光单元13的所述阳极,再在所述阳极表面蒸镀形成所述发光功能层;另外,所述步骤“形成覆盖显示区103的所述发光功能层”之后,可通过沉积工艺或其他工艺形成发光单元13的所述阴极。这样,即可形成完整的发光单元1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阳极的形成可以在阻隔结构18的填充操作之前或之后,所述阴极的形成可以在所述阻隔结构18的去除操作之前或之后。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在预设孔107中填充阻隔结构18”包括:
子步骤,在预设孔107中填充液态的阻隔结构18;
子步骤,利用与阻隔结构18适配的固化媒介,将液态的阻隔结构18固化。
优选地,阻隔结构18为光敏固化胶或热敏固化胶。
例如,若阻隔结构18为紫外光敏固化胶,则相适配的固化媒介即紫外光,利用紫外光照射液态的阻隔结构18,使液态的阻隔结构18固化;再例如,若阻隔结构18为高热敏固化胶,则相适配的固化媒介即高温,利用高温烘烤液态的阻隔结构18,使液态的阻隔结构18固化。
另外,在预设孔107中填充液态的阻隔结构18时,液态的阻隔结构18盈满预设孔107,甚至于优选如本实施例,参图5e,液态的阻隔结构18盈满预设孔107并覆盖第一坝151,这样,在形成发光单元13时蒸镀在阻隔结构18上的有机发光材料(此处用132标示),会随阻隔结构18一并移除,使得在预设孔107内甚至预设孔107内直至第一坝151和第二坝152之间的区域内均无发光材料遗留,从而避免水氧通路的形成。
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发光单元13的所述发光功能层形成中,未被阻隔结构18覆盖的第三坝153和第二坝152上会落上发光材料(此处用131标示),但该部分发光材料距离预设孔107较远,不会形成水氧通路,安装孔105处的水汽、氧气无法通过该部分发光材料进入发光单元13的所述发光功能层,进而使得发光单元13具有较强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封装结构14的形成采用薄膜封装工艺予以实现,也即封装结构14为薄膜封装结构。
所述薄膜封装结构优选为第一无机层/中间有机材料层/第二无机层的叠层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的至少其一覆盖第二防护坝16、发光单元13、第一防护坝15以及预设孔107的孔壁。二者可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原子层沉积(ALD)的方法生长而成。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材质可以分别选自氧化硅(SiO2)、氮化硅(SiN)、氧化铝(Al2O3)、氧化钛(TiO2)等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所述中间有机材料层覆盖发光单元13,且第三坝153和第二坝152之间具有所述中间有机材料层的边界(也即所述中间有机材料层未覆盖第一坝151)。所述中间有机材料层的材质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可采用闪蒸法、喷墨打印等工艺制得。
进一步地,第一坝151和第三坝153凸伸出防护区106的距离均不大于第二坝152凸伸出防护区106的距离,也即,第一坝151顶端和第三坝153顶端均不高于第二坝152顶端。优选地,第一坝151和第三坝153凸伸出防护区106的距离均小于第二坝152凸伸出防护区106的距离,也即,第一坝151顶端和第三坝153顶端均低于第二坝152顶端。这样,通过将第一防护坝15设置为中间高两边低的三层式结构,一方面,利用第三坝153和第二坝152,可以使封装结构14的材料(例如所述薄膜封装结构中的中间有机材料层)在越过第三坝153之后被第二坝152及时截停,防止封装结构14的材料(例如所述薄膜封装结构中的有机材料层)在成形过程中向预设孔107内过度流动,避免有机材料进入预设孔107内构成水氧通路而影响到封装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第二坝152和第一坝151,可以防止液态的阻隔结构18过度流动到显示区103上方,使得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不良,例如,当液态的阻隔结构18流动到显示区103上方的情况发生时,发光单元13的所述发光功能层会蒸镀在阻隔结构18上,随着阻隔结构18的移除,会使得本应保留的所述发光功能层被移除,造成显示面板100出现暗斑或显示颜色异常。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提供衬底11,在所述衬底11上制备第一防护坝15”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子步骤。
子步骤,提供初始状态的衬底11’
参图5a,在该子步骤中,上述的初始状态的衬底11’对应于衬底11不具有安装孔107时的结构。具体来讲,衬底11’具有预设区107’、防护区106以及显示区103,相较于衬底11,衬底11’的预设区107’不具有安装孔107而是依然由第一有机层111’、无机阻隔膜层112’和第二有机层113’构成;而当在衬底11’的预设区107’处形成安装孔107后,衬底11’即构成了衬底11。
具体来讲,衬底11’包括第一有机层111’、无机阻隔膜层112’和第二有机层113’,第一有机层111’、无机阻隔膜层112’和第二有机层113’由上至下依次层叠布设。其中,第一有机层111’和第二有机层113’均为聚酰亚胺层;无机阻隔膜层112’的材质为Si3N4,也可选自SiO2、SiNxOy、Al2O3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衬底11’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提供承载基板19,该承载基板19可设置为玻璃;在承载基板19上涂覆聚酰亚胺胶液,之后对聚酰亚胺进行固化,得到第二有机层113’;利用气相沉积法等沉积方法,在第二有机层113’上形成无机阻隔膜层112’;在无机阻隔膜层112’上再次涂覆聚酰亚胺胶液,之后对聚酰亚胺进行固化,得到第一有机层111’。
子步骤,在衬底11’的防护区106形成第一防护坝15。
参图5b,该子步骤中,可以采用喷墨打印、丝网印刷或涂布的方式加工出第一防护坝15;第一防护坝15中,第一坝151、第二坝152、第三坝153的材质可设置为相同或不同,具体可以为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且第一坝151、第二坝152、第三坝153三者可同步加工成型或异步加工成型,优选地三者采用相同材质相同工艺同步成型。
子步骤,在衬底11’的预设区107’加工出预设孔107
参图5d,该子步骤中,具体可通过激光打孔的方式,在衬底11’的预设区107’加工出预设孔10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参附图所示,所述步骤“制备衬底11和第一防护坝15”中,提供初始状态的衬底11’、形成第一防护坝15、加工预设孔107三个子步骤依序实施。但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为一种示例,附图及上述对各个子步骤的描述文字的语序先后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顺序的限定。
所述步骤“制备衬底11和第一防护坝15”中,提供初始状态的衬底11’要优先于形成第一防护坝15进行实施,除此之外,其他各个子步骤之间并无其它特定顺序的限制。例如,可先加工预设孔107再形成第一防护坝15,也可先形成第一防护坝15再加工预设孔107,还可以加工预设孔107、形成第一防护坝15同步实施;再例如,第二有机层113’、无机阻隔膜层112’、第一有机层111’的形成可以与预设孔107的加工交替穿插进行。这些情况均未脱离本发明的技艺宗旨,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衬底11’还具有暗框区104,相对应的,在所述步骤“在衬底11’的防护区106形成第一防护坝15”的同时,还可以在衬底11的暗框区104加工出第二防护坝16。
参图5d,该子步骤中,可以采用喷墨打印、丝网印刷或涂布的方式加工出第二防护坝16;第二防护坝16中,第一堤坝161、第二堤坝162的材质可以为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二者可设置为相同或不同;且第一堤坝161、第二堤坝162可同步加工成型或异步加工成型,优选地二者采用相同材质相同工艺同步成型。
进一步地,第二防护坝16优选与第一防护坝15采用相同材质相同工艺同步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在衬底11’上,暗框区104、显示区103、防护区106、预设区107’中任意相邻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分界线,这些名称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对衬底11’不同区域,以按照规划的加工方式或与其他构件的布设关系而进行的命名,这些名称并不限定本发明,也可以根据需要修改为其它名称。例如,基于第二防护坝16的设置,与第二防护坝16位置相对应的衬底11’部分区域被称之为暗框区104;基于第一防护坝15的设置,与第一防护坝15位置相对应的衬底11’部分区域被称之为防护区106等。
进一步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步骤,形成阵列结构12。
参图5c,阵列结构12形成在显示区103上方并与显示区103处的第一表面1101相接触,具体地,阵列结构12位于显示区103和发光单元13之间,发光单元13形成在阵列结构12表面。该步骤可以通过本领域现有的阵列工程(Array)工艺予以实现步骤S120,具体的阵列工程(Array)工艺本公开不再多加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参附图所示,形成阵列结构12、加工预设孔107、填充阻隔结构18三个步骤依序实施。但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为一种示例,附图以及对该三个步骤的描述文字的语序先后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顺序的限定。例如,三个步骤的实施顺序还可以为:(如实施例2)加工预设孔107、形成阵列结构12、填充阻隔结构18;或者为,加工预设孔107、填充阻隔结构18、形成阵列结构12。这些情况均未脱离本发明的技艺宗旨,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1)能够避免预设孔107附近产生裂纹,利于阻断显示面板100弯曲时裂纹的扩展;增大了发光单元13与预设孔107的距离,使水汽和氧气进入发光单元13的路径变得曲折,从而降低安装孔105处的水汽、氧气通过裂纹进入显示区103处的发光单元13的几率;
(2)无需单独设计掩膜板来遮盖预设孔107位置,就能够使得预设孔107的孔壁不会存在发光材料,从而避免水氧通路的形成,使安装孔105处的水汽、氧气无法进入发光单元13;
(3)可以防止所述薄膜封装结构中的有机材料层在成形过程中向预设孔107内过度流动,保证封装效果;同时,可以防止液态的阻隔结构18过度流动到显示区103上方而造成显示不良,又能保证阻隔结构18能尽可能多的覆盖预设孔107周围的区域,避免水氧通路的形成。
实施例2
参看图6,其中示意了显示面板100的另一具体实施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包含与实施例1相同的许多特征,为简洁起见,相同的许多特征的详细描述在此省略,且在这些图示及描述中被使用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构件。例如,本实施例中和实施例1中的第二防护坝结构相同,均标示为第二防护坝16。而针对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结构不同的构件,采用实施例1中对应构件的标号与字母“a”结合的方式,以便于与实施例1进行区分,例如,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中均具有第一防护坝但第一防护坝的具体结构不同,则在本实施例中标示为第一防护坝15a。
该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与实施例1的显示面板100的区别仅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在本实施例中,衬底11a的防护区106a具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向下凹设于衬底11a的第一表面1101。
第一防护坝15a的顶端沿所述厚度方向凸伸地设于防护区106a,也即第一防护坝15a的顶端位于第一表面1101上方;并且,第一防护坝15a中,第一坝151a、第二坝152a、第三坝153a的至少其一的下端区域嵌入所述容置孔中。这样,通过设置所述容置孔和与之适配的第一防护坝15a,以使得第一防护坝15a在所述容置孔中与衬底11a之间形成不同方向的界面,通过这些增加的不同方向的界面来阻断裂纹的扩展方向,从而防止预设孔107附近产生的裂纹向显示区103扩展,避免安装孔105处的水汽和氧气进入发光单元13内,防止发光单元13受损,延长显示面板100a的使用寿命。
前述的“第一坝151a、第二坝152a、第三坝153a的至少其一嵌入所述容置孔中”具有多种实现方式。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孔的数目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容置孔与第一坝151a、第二坝152a、第三坝153a一一对应,也即,第一坝151a、第二坝152a、第三坝153a分别嵌入各自相对应的一个所述容置孔内,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对水氧的阻隔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容置孔设置为1个,第一坝151a、第二坝152a、第三坝153a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嵌入该同一个容置孔中;或者,还可以是所述容置孔设置为2个,第一坝151a、第二坝152a、第三坝153a中的一个或两个嵌入两个所述容置孔的其中一个中,第一坝151a、第二坝152a、第三坝153a中的其余个体嵌入两个所述容置孔的另外一个中;等等,在此不再对其他变化的实施例进行枚举。
衬底11a包括第一有机层111a、无机阻隔膜层112a和第二有机层113a,第一有机层111a、无机阻隔膜层112a和第二有机层113a由上至下依次层叠布设。
优选地,三个所述容置孔中的至少一个自上而下贯穿第一有机层111a和无机阻隔膜层112a并深入第二有机层113a内,相对应的,第一坝151a、第二坝152a、第三坝153a三者中的至少一个的下端延伸至第二有机层113a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坝151a、第二坝152a、第三坝153a均大致设置为以第一表面1101所在平面为对称面的镜像对称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衬底11a还包括封装垫层17a,封装垫层17a接触所述容置孔的孔壁,其设置在所述容置孔的孔壁和第一防护坝15a之间至少部分区域,更优地,第一坝151a、第二坝152a、第三坝153a与各自相对应的所述容置孔之间均设置封装垫层17a。通过设置封装垫层17a,可以进一步增大对水氧的阻隔效果。
封装垫层17a的材质采用无机材质,例如选自SiO2、Si3N4、SiNxOy、Al2O3中的至少一种,其可采用沉积方式形成在所述容置孔的孔壁上。
另外,参看图7至图8j,其中示意了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另一具体实施情况,该制作方法具体可适用于图6示例的显示面板100a的制作,当然不限于此。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包含与实施例1相同的许多特征,为简洁起见,相同的许多特征的详细描述在此省略。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1、制备衬底11a和第一防护坝15a的具体实现方式,具体来说制备衬底11a过程中增加了所述容置孔和封装垫层17a的加工;2、阵列结构12与预设孔107的制备顺序。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制备衬底11a和第一防护坝15a”包括以下几个子步骤。
子步骤,提供初始状态的衬底11’a
参图8a,在该子步骤中,上述的初始状态的衬底11’a对应于衬底11a不具有安装孔107时的结构。具体来讲,衬底11’a具有预设区107’、防护区106a以及显示区103,相较于衬底11a,衬底11’a的预设区107’不具有安装孔107而是依然由第一有机层111’a、无机阻隔膜层112’a和第二有机层113’a构成;而在衬底11’a的预设区107’处当形成安装孔107后,衬底11’a即构成了衬底11a。
具体来讲,衬底11’a包括第一有机层111’a、无机阻隔膜层112’a和第二有机层113’a,第一有机层111’a、无机阻隔膜层112’a和第二有机层113’a由上至下依次层叠布设。其中,第一有机层111’a和第二有机层113’a均为聚酰亚胺层;无机阻隔膜层112’a的材质为Si3N4,也可选自SiO2、SiNxOy、Al2O3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衬底11’a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提供承载基板19,该承载基板19可设置为玻璃;在承载基板19上涂覆聚酰亚胺胶液,之后对聚酰亚胺进行固化,得到第二有机层113’a;利用气相沉积法等沉积方法,在第二有机层113’a上形成无机阻隔膜层112’a;在无机阻隔膜层112’a上再次涂覆聚酰亚胺胶液,之后对聚酰亚胺进行固化,得到第一有机层111’a。
子步骤,在衬底11’a的防护区106a加工出所述容置孔
参图8b,在该子步骤中,所述容置孔凹设于衬底11a的第一表面1101,其围绕预设区107’设置,所述容置孔的加工具体可采用刻蚀工艺予以实现。
优选地,所述容置孔的数目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容置孔181a、第二容置孔182a和第三容置孔183a,三者分别与第一坝151a、第二坝152a和第三坝153a一一对应。第一容置孔181a、第二容置孔182a和第三容置孔183a由近及远依次围绕在预设区107’外,也即第一容置孔181a围绕预设区107’设置,第二容置孔182a围绕于第一容置孔181a背离预设区107’一侧,第三容置孔183a围绕于第二容置孔182a背离第一容置孔181a一侧。
并且,第一容置孔181a、第二容置孔182a和第三容置孔183a三者中的至少一个的下端延伸至第二有机层113’a内。
子步骤,在所述容置孔的孔壁形成封装垫层17a
参图8c,在该子步骤中,封装垫层17a材料选自SiO2、Si3N4、SiNxOy、Al2O3、AlN等无机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形成封装垫层17a的实现可通过磁控溅射法、电子束蒸镀法或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将封装垫层17a的材料沉积在所述容置孔的孔壁。
优选地,第一容置孔181a、第二容置孔182a和第三容置孔183a三者的孔壁上均形成有封装垫层17a,进一步地,封装垫层17a覆盖第一容置孔181a、第二容置孔182a和第三容置孔183a三者的孔壁。
子步骤,在所述容置孔处加工出第一防护坝15a
参图8d,该子步骤中,可以采用喷墨打印、丝网印刷或涂布的方式加工出第一防护坝15a;第一防护坝15a的材质可以为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第一防护坝15a中,第一坝151a、第二坝152a、第三坝153a的材质可设置为相同或不同,且三者可同步加工成型或异步加工成型,优选地三者采用相同材质相同工艺同步成型。
其中,第一坝151a形成在第一容置孔181a处,第二坝152a形成在第二容置孔182a处,第三坝153a形成在第三容置孔183a处。
子步骤,在衬底11’a的预设区107’加工出预设孔107
参图8e,该子步骤中,具体可通过激光打孔的方式,在衬底11’a的预设区107’加工出预设孔10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参附图所示,所述步骤“制备衬底11和第一防护坝15”中,提供初始状态的衬底11’a、加工所述容置孔、形成封装垫层17a、形成第一防护坝15a、加工预设孔107五个子步骤依序实施。但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为一种示例,附图及上述对各个子步骤的描述文字的语序先后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顺序的限定。
在替代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存在其他实施顺序,例如:加工预设孔107还可以先于或同步于形成第一防护坝15a实施,或者,可以先于或同步于形成封装垫层17a实施,或者,还可以先于或同步于加工所述容置孔实施;甚至,加工所述容置孔、形成封装垫层17a、形成第一防护坝15a、加工预设孔107等还可以随第二有机层113’a、无机阻隔膜层112’a、第一有机层111’的形成而交替穿插实施。这些情况均未脱离本发明的技艺宗旨,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本实施例中,形成阵列结构12在加工预设孔107之后予以实施,当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如实施例1中形成阵列结构12在加工预设孔107之前予以实施,或者还可以形成阵列结构12、加工预设孔107的同步进行;当然,还可以将形成阵列结构12的实施调整至填充阻隔结构18之后或同步实施。
也就是说,附图仅为一种示例,附图以及对各个步骤的描述文字的语序先后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顺序的限定。除必要存在的实施顺序(例如填充阻隔结构18必须要在加工预设孔107之后)之外,通过对各个步骤之间实施顺序的调整或变化而形成的变化实施例,均未脱离本发明的技艺宗旨,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同样具有实施例1的有益效果,且还进一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所述容置孔和封装垫层17a,以使得第一防护坝15a在所述容置孔中与衬底11a之间形成不同方向的界面,通过这些增加的不同方向的界面来阻断裂纹的扩展方向,从而防止预设孔107附近产生的裂纹向显示区103扩展,避免外界环境的水汽和氧气进入发光单元13内,防止发光单元13受损,延长显示面板100a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防护坝和发光单元,所述衬底具有预设孔、围绕所述预设孔布设的防护区以及与所述预设孔通过所述防护区间隔开的显示区,所述发光单元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防护坝沿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凸设于所述防护区,所述防护坝包括由近及远依次环绕在所述预设孔周围的第一坝、第二坝和第三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防护坝;优选地,所述封装结构为包括有机材料层的薄膜封装结构;
所述第一坝的顶端和所述第三坝的顶端均不高于所述第二坝的顶端;优选地,所述第一坝的顶端和所述第三坝的顶端均低于所述第二坝的顶端;
所述第一坝、所述第二坝、所述第三坝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凸起,优选的,所述第一坝、所述第二坝和所述第三坝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区具有容置孔,所述第一坝、所述第二坝和所述第三坝中的至少其一的下端区域嵌入所述容置孔中;
优选地,所述容置孔的数目设置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容置孔与所述第一坝、所述第二坝、所述第三坝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衬底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有机层、无机阻隔膜层和第一有机层,三个所述容置孔中的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第一有机层和所述无机阻隔膜层并深入所述第二有机层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垫层,所述封装垫层设置于所述容置孔的孔壁和所述防护坝之间;
优选地,所述封装垫层覆盖所述容置孔壁且夹持于所述容置孔的孔壁与所述防护坝之间设置。
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6.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制备防护坝;所述衬底具有预设孔、围绕所述预设孔布设的防护区以及与所述预设孔通过所述防护区间隔开的显示区,所述防护坝沿所述衬底的厚度方向凸设于所述防护区,所述防护坝包括由近及远依次环绕在所述预设孔周围的第一坝、第二坝和第三坝;
在所述预设孔中填充阻隔结构;所述阻隔结构覆盖所述预设孔的孔壁;
形成覆盖所述显示区的发光功能层;
将所述阻隔结构从所述预设孔中去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所述预设孔中填充阻隔结构”包括:在所述预设孔中填充液态的阻隔结构,直至所述阻隔结构盈满所述预设孔,或者,直至所述阻隔结构盈满所述预设孔并覆盖所述第一坝;利用与所述阻隔结构适配的固化媒介,将所述阻隔结构固化;
优选地,所述阻隔结构为光敏固化胶和/或热敏固化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将所述阻隔结构从所述预设孔中去除”之后包括,形成覆盖所述发光功能层和所述防护坝的封装结构;
优选地,所述封装结构为包括有机材料层的薄膜封装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坝的顶端和所述第三坝的顶端均不高于所述第二坝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坝的顶端和所述第三坝的顶端均低于所述第二坝的顶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提供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制备防护坝”包括:在所述衬底的所述防护区加工出容置孔;利用旋涂工艺或气相沉积工艺或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容置孔处加工出所述防护坝;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利用旋涂工艺或气相沉积工艺或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容置孔处加工出所述防护坝”之前,利用沉积工艺在所述容置孔的孔壁形成无机材料的封装垫层。
CN201910152676.5A 2019-02-28 2019-02-28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99043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2676.5A CN109904346B (zh) 2019-02-28 2019-02-28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2676.5A CN109904346B (zh) 2019-02-28 2019-02-28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4346A true CN109904346A (zh) 2019-06-18
CN109904346B CN109904346B (zh) 2021-03-26

Family

ID=66945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2676.5A Active CN109904346B (zh) 2019-02-28 2019-02-28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0434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9837A (zh) * 2019-07-22 2019-10-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开孔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491913A (zh) * 2019-07-31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8147A (zh) * 2019-08-30 2019-1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99374A (zh) * 2020-07-17 2020-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US11557746B2 (en) 2020-01-02 2023-01-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6428A (zh) * 2017-02-03 2017-06-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170237038A1 (en) * 2016-02-16 2017-08-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7085475A (zh) * 2016-02-12 2017-08-2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7275363A (zh) * 2016-04-05 2017-10-2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321176A (zh) * 2018-02-02 2018-07-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364987A (zh) * 2018-02-24 2018-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037289A (zh) * 2018-08-01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09616506A (zh) * 2018-12-18 2019-04-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全屏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5475A (zh) * 2016-02-12 2017-08-22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170237038A1 (en) * 2016-02-16 2017-08-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7275363A (zh) * 2016-04-05 2017-10-2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6876428A (zh) * 2017-02-03 2017-06-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321176A (zh) * 2018-02-02 2018-07-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364987A (zh) * 2018-02-24 2018-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9037289A (zh) * 2018-08-01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09616506A (zh) * 2018-12-18 2019-04-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全屏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9837A (zh) * 2019-07-22 2019-10-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开孔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379837B (zh) * 2019-07-22 2022-04-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开孔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314279B2 (en) 2019-07-22 2022-04-2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hole form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10491913A (zh) * 2019-07-31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17226A1 (zh) * 2019-07-31 2021-02-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11508918B2 (en) 2019-07-31 2022-11-22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having moisture-block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panel
CN110518147A (zh) * 2019-08-30 2019-1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1557746B2 (en) 2020-01-02 2023-01-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799374A (zh) * 2020-07-17 2020-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N111799374B (zh) * 2020-07-17 2023-04-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4346B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4346A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61832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190024469A1 (en)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an encapsul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974213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8086191A1 (zh) Oled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TWI492436B (zh) 可撓式顯示面板
CN206976349U (zh) Oled显示面板
US20210202897A1 (en) Inorganic package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led package film,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103648B (zh) 柔性显示设备、柔性显示母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871157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8574054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US11329252B2 (en) Display mod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461648B (zh) 薄膜封装体及显示面板
CN109860411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oled显示装置
CN11019010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18214435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0311057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7156830A1 (zh) Oled器件的封装方法与oled封装结构
CN105810845A (zh) Oled器件封装结构、oled器件及显示屏
JP7404608B2 (ja) 封止構造、封止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CN109616580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9496874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02055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848087A (zh) 显示模组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37478A (zh) Oled封装结构、oled封装方法及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