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7055B - 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7055B
CN109897055B CN201910151276.2A CN201910151276A CN109897055B CN 109897055 B CN109897055 B CN 109897055B CN 201910151276 A CN201910151276 A CN 201910151276A CN 109897055 B CN109897055 B CN 109897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compound
perylene diimide
diimide
organic
carbaz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12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7055A (zh
Inventor
李刚
王心宇
李丹丹
王帅花
徐文波
郝品
唐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512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70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7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7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7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70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经研究发现,联二咔唑中间的两个sp3杂化的氮原子,通过单键相连,使得两个平面构型的咔唑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再与苝二酰亚胺相连接后,能显著改善苝二酰亚胺成膜堆叠状况,并显著改变苝二酰亚胺的LUMO和HOMO能级的分布,从而满足有机太阳能转化的需求,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苝二酰亚胺(PDI)及其衍生物是具有优异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平面共轭稠环分子,PDI类分子原料易得,化学合成简单且易修饰而备受关注。其吸收光谱一般出现在400到600nm的可见区范围,摩尔消光系数在104M-1cm-1数量级;表现出优异的电子亲和能,其最低分子空轨道能级为(LUMO)为-4.0eV左右。同时它们具有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其结晶性薄膜的电子迁移率可以达到1cm2V-1s-1以上。此外,PDI还具有优异的化学、热和光稳定性以及化学结构的可设计性带来的性能可调控性而很早作为受体材料被广泛的研究,使得它们在有机太阳能转化、信号放大、光导体、荧光传感材料、激光材料、液晶材料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有机光伏(OPV)器件为太阳能转换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高效,经济,绿色的方法。经典的有机光伏器件活性层有聚合物和富勒烯组成,在过去二十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能量转换效率不断提高。可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富勒烯材料存在可见光区吸收弱,生产成本较高,能级调节范围窄、容易聚集导致器件不稳定等诸多缺点。因此,具有种类丰富、能带易调、可见光区吸光强等优点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逐渐发展起来。而PDI类材料就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替代品之一。
然而,发明人发现,PDI类材料作为受体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PDI具有大的π共轭平面,表现出强烈的自聚集倾向,在固态下容易形成晶体结构;同时,共平面分子间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容易导致激基缔合物的形成,激子很容易被其捕获,从而限制了激子的扩散和电荷的有效分离。因此降低PDI分子结构的平面性是抑制分子间聚集并调节薄膜形貌的有效途径。然而,PDI分子平面性的破坏又会降低电荷迁移率,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经研究发现,联二咔唑中间的两个sp3杂化的氮原子,通过单键相连,使得两个平面构型的咔唑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再与苝二酰亚胺相连接后,能显著改善苝二酰亚胺成膜堆叠状况,并显著改变苝二酰亚胺的LUMO和HOMO能级的分布,从而满足有机太阳能转化的需求,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81611310000021
式中R为不多于18个碳原子的任意烃基。
进一步的,所述R为不多于8个碳原子的任意烃基。
更进一步的,所述R为C5H11或C6H13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上述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联咔唑硼酸酯和溴代苝二酰亚胺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制备所述有机化合物的步骤。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1981611310000031
其中,R为不多于18个碳原子的任意烃基。
进一步的,所述R为不多于8个碳原子的任意烃基。
更进一步的,所述R为C5H11或C6H13
具体的,所述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碱性环境下,将联咔唑和溴代苝二酰亚胺溶于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四(三苯基磷)钯作为催化剂,甲基三辛基氯化铵作为助催化剂,反应生成所述有机化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或者其他极性非质子溶剂,进一步优选为甲苯。
进一步的,所述联咔唑硼酸酯、溴代苝二酰亚胺、碳酸钾、四(三苯基磷)钯和甲基三辛基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5~7:20~30:0.3~0.6:10~15。
进一步的,反应温度控制为100~140℃(优选为120℃),反应时间为40~50h(优选为48h);
进一步的,TCL跟踪至反应结束。
优选的,分离提纯方法采用柱色谱或薄层色谱分离提纯。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上述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太阳能转化材料、光导体、信号放大材料、激光染料、荧光探针、荧光聚集体或液晶材料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首次采用Suzuki偶联反应基于将联咔唑硼酸酯和溴代苝二酰亚胺制备出一种全新的有机化合物染料,与苝二酰亚胺相比,其显著改善苝二酰亚胺成膜堆叠状况,并显著改变苝二酰亚胺的LUMO和HOMO能级的分布,在光电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2)本发明反应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步骤简单,处理方便、污染少,对环境友好,合成成本低;同时反应产率较高,产率在70%左右;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产物的核磁氢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产物的紫外光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产物的核磁氢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产物的紫外光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及实施例2制备产物的光电性质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前所述,PDI类材料作为受体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PDI具有大的π共轭平面,表现出强烈的自聚集倾向,在固态下容易形成晶体结构;同时,共平面分子间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容易导致激基缔合物的形成,激子很容易被其捕获,从而限制了激子的扩散和电荷的有效分离。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1981611310000051
式中R为不多于18个碳原子的任意烃基。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R为不多于8个碳原子的任意烃基。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R为C5H11或C6H13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上述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联咔唑硼酸酯和溴代苝二酰亚胺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制备所述有机化合物的步骤。采用经典的Suzuki偶联反应,其反应条件温和,步骤简单,处理方便,污染少。
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BDA0001981611310000052
其中,R为不多于18个碳原子的任意烃基。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R为不多于8个碳原子的任意烃基。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R为C5H11或C6H13。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有机化合物,有效改变了苝二酰亚胺LOMO和HOMO的能级,从而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光电性能。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碱性环境下,将联咔唑硼酸酯和溴代苝二酰亚胺溶于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四(三苯基磷)钯作为催化剂,甲基三辛基氯化铵作为助催化剂,反应生成所述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或者其他极性非质子溶剂,进一步优选为甲苯。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咔唑硼酸酯、溴代苝二酰亚胺、碳酸钾、四(三苯基磷)钯和甲基三辛基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5~7:20~30:0.3~0.6:10~15。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添加比例,从而有效提高反应效率,提高反应产物收率。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反应温度控制为100~140℃(优选为120℃),反应时间为40~50h(优选为48h)。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TCL跟踪至反应结束。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分离提纯方法采用柱色谱或薄层色谱分离提纯。
本发明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上述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太阳能转化材料、光导体、信号放大材料、激光染料、荧光探针、荧光聚集体或液晶材料中的应用。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另外,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均为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具体操作可参看分子生物指南或产品说明书。
实施例1
Figure BDA0001981611310000071
在氮气保护下,反应瓶中加入150mg联二咔唑硼酸酯,800mg溴代苝二酰亚胺,7.16g碳酸钾,26mL水,52mL的甲苯,混合物用氮气鼓泡10分钟,此过程中加入1mL甲基三辛基氯化铵。称取123.3mg四(三苯基膦)钯加入反应瓶中,继续鼓泡10分钟。开启油浴锅加热至120℃,反应经过48小时后结束,所得粗产品经过薄层色谱分离提纯得到红棕色产品0.43g,产率为72%。
实施例2
Figure BDA0001981611310000072
在氮气保护下,反应瓶中加入150mg联二咔唑硼酸酯,744mg溴代苝二酰亚胺,7.16g碳酸钾,26mL水,52mL的甲苯,混合物用氮气鼓泡10分钟,此过程中加入1mL甲基三辛基氯化铵。称取123.3mg四(三苯基膦)钯加入反应瓶中,继续鼓泡10分钟。开启油浴锅加热至120℃,反应经过48小时后结束,所得粗产品经过薄层色谱分离提纯得到红棕色产品0.38g,产率为68%。
光电性能测试
Figure BDA0001981611310000081
采用PBDB-T作为给体,与示例中的化合物A和B分别组合制备成有机太阳能电池,对表面粗糙度小于1nm的由透明衬底层及透明导电阴极ITO所组成的基板进行清洗,清洗后用氮气吹干;在透明导电阴极ITO表面旋转涂覆PEDOT:PSS(4500rpm,40s,40nm)制备阳极缓冲层,并将所形成的薄膜进行热退火(150℃,15min);在阳极缓冲层上采用旋涂制备PBDB-T:A或B活性层(2000rpm,60s,95nm),质量比1:1;在光活性层表面旋涂阴极缓冲层乙酰丙酮锆(1~4mg/ml乙醇溶液,3000-6000rpm/min,8nm);在阴极缓冲层上蒸镀金属阴极Al(100nm)。在标准测试条件AM1.5,100mW/cm2进行测试性质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981611310000082
应注意的是,以上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所给出的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FDA0002381482320000011
式中R为
Figure FDA0002381482320000012
Figure FDA0002381482320000013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联咔唑硼酸酯和溴代苝二酰亚胺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制备所述有机化合物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
Figure FDA0002381482320000014
其中,R为
Figure FDA0002381482320000015
Figure FDA0002381482320000016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碱性环境下,将联咔唑硼酸酯和溴代苝二酰亚胺溶于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四(三苯基磷)钯作为催化剂,甲基三辛基氯化铵作为助催化剂,反应生成所述有机化合物;所述碱性环境由碳酸钾提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或者其他极性非质子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咔唑硼酸酯、溴代苝二酰亚胺、碳酸钾、四(三苯基磷)钯和甲基三辛基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5~7:20~30:0.3~0.6:10~15。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控制为100~140℃,反应时间为40~50h。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控制为12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时间为48h。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提纯方法采用柱色谱或薄层色谱分离提纯。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太阳能转化材料、光导体、信号放大材料、激光染料、荧光探针、荧光聚集体或液晶材料中的应用。
CN201910151276.2A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8970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1276.2A CN109897055B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1276.2A CN109897055B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7055A CN109897055A (zh) 2019-06-18
CN109897055B true CN109897055B (zh) 2020-05-05

Family

ID=66945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127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897055B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70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6663B (zh) * 2019-06-29 2021-08-0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5298B (zh) * 2007-01-18 2012-05-3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空穴传输型蓝色发光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US20160233448A1 (en) * 2013-09-23 2016-08-11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ultiple donor/acceptor bulk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CN104650083B (zh) * 2013-11-21 2016-08-1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基于三苯胺-苝二酰亚胺的星型三维共轭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226190B (zh) * 2015-08-27 2018-07-31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2412B (zh) * 2016-12-27 2019-05-03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苝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86157B (zh) * 2017-06-06 2019-07-23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苝二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7055A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A fused-ring based electron acceptor for efficient non-fullerene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small HOMO offset
CN108239072A (zh) 一种三嗪衍生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的应用
JP5243891B2 (ja) 光電変換素子用材料、光電変換素子、有機太陽電池及び装置
Du et al. Conjugated polymers with 2, 7-linked 3, 6-difluorocarbazole as donor unit for high efficiency polymer solar cells
JP2010270084A (ja) インドール誘導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薄膜太陽電池
TWI473804B (zh) 用於光伏打裝置之二萘嵌苯四羧醯亞胺衍生物
WO2011047624A1 (zh) 硫杂环稠合的萘四羧酸二酰亚胺衍生物、制法和应用
CN114644632B (zh) 基于双吡啶并吩嗪受体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12137853A1 (ja) ペリレンテトラカルボン酸ビスイミド誘導体、n-型半導体、n-型半導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装置
Ali et al. Dithieno [3, 2-b: 2′, 3′-d] thiophene (DTT): an emerging heterocyclic building block for future organic electronic materials & functional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Chen et al. Effect of aromatic π-bridges on molecular structures and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A-π-D-π-A small molecular acceptors based on indacenodithiophene
CN109897055B (zh) 一种基于联二咔唑和苝二酰亚胺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Huang et al. Construction of deep-blue AIE luminogens with TPE and oxadiazole units
Wickramsinghe et al. Symmetric pyrrolic squarai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organic photovoltaics
KR102422420B1 (ko) 축합 다환 화합물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용도
Tu et al. Carbazole-based polyimide as a hole-transporting material for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
CN109824703B (zh) 一种具有非平面核心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21275B (zh) 一种苯并三氮唑硼氮衍生物及其应用
Liu et al. Novel perylene bisimide derivative with fluorinated shell: A multifunctional material for use in optoelectronic devices
CN111138454B (zh) 一种基于茚并[1,2-b]咔唑的空穴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11235B (zh) 一种氧族元素稠合苝二酰亚胺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33675B (zh) 一种含苯并蒽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Deng et al. Preventing isomerization of the fused-ring core by introducing a methyl group for efficient non-fullerene acceptors
CN108863871B (zh) 一类芘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12014460A1 (ja) インデノペリレン化合物、インデノペリレン誘導体を含有してなる有機薄膜太陽電池用材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薄膜太陽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