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3345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3345A
CN109893345A CN201711304956.0A CN201711304956A CN109893345A CN 109893345 A CN109893345 A CN 109893345A CN 201711304956 A CN201711304956 A CN 201711304956A CN 109893345 A CN109893345 A CN 109893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absorber
surface side
respect
compression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049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3345B (zh
Inventor
崔文俊
王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3049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3345B/zh
Priority to JP2018218624A priority patent/JP7160645B2/ja
Publication of CN109893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3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3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3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其包括:正面片、背面片和其间的吸收体,分为腹侧部、背侧部和裆部,具有纵向和横向,吸收体包括液体保持性的吸收性芯和覆盖吸收性芯的包芯片,该包芯片由无纺布形成,包括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在吸收性芯中,以至少配置在裆部且在纵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个贯通间隙部,该贯通间隙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吸收性芯,在吸收性芯还形成有多个压缩凹部,多个该压缩凹部线状延伸并且多个该压缩凹部中的任一个压缩凹部与另外的任一个压缩凹部直接连通或经由其它的一个以上的压缩凹部连通,在贯通间隙部中,具有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被接合而得的接合部。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作为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已知具有纵长形状的吸收性主体的结构,该吸收性主体包括正面片、背面片和介于这两个片之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该吸收体通常采用的是由包括透水性的薄纸、无纺布等包芯片包覆吸收性芯而成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短裤型吸收性物品,其在吸收性芯中配置有折弯引导部333,该折弯引导部333是没有配置纸浆纤维等吸收性芯的构成材料的缺口部、吸收性芯的构成材料比其他部分少的低克重部、缝隙等,该折弯引导部333能够降低吸收性芯的弯曲刚性,使得吸收体的两侧部容易立起。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吸收性物品,在吸收层被槽71划分而形成的小吸收部8设置有压缩部10,从而能够促进体液的吸收、扩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CN103550034A
专利文献2:CN204798133U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利用形成为缺口部的折弯引导部333使得吸收体两侧部容易立起的技术。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折弯引导部333降低了吸收体两侧部的保形性,在穿戴者穿戴该短裤型吸收性物品时,容易由于穿戴者的腿部的运动导致吸收体反复被揉搓而破坏。
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为了促进体液的吸收、扩散而形成压缩部10的内容,但这样的结构所带来的促进体液吸收扩散的效果并不足够,希望能够提供进一步大幅提高体液吸收速度的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吸收体对体液的吸收速度并且使得吸收体的抗破坏性能显著提高的吸收性物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该纵长的吸收性主体包括:配置在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配置在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该两个片之间的吸收体,且该纵长的吸收性主体被划分为腹侧部、背侧部和裆部,并且具有从所述腹侧部经过所述裆部延伸至所述背侧部的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该吸收性物品中,所述吸收体包括液体保持性的吸收性芯和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包芯片,所述包芯片由无纺布形成,包括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在所述吸收性芯中,以至少配置在所述裆部且在纵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个贯通间隙部,该贯通间隙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吸收性芯,所述吸收性芯还形成有多个压缩凹部,多个该压缩凹部线状延伸并且多个该压缩凹部中的任一个所述压缩凹部与另外的任一个所述压缩凹部直接连通或经由其它的一个以上的所述压缩凹部连通,在所述贯通间隙部中,具有所述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和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被接合而得的接合部。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通过在吸收体中形成贯通间隙部和压缩凹部,能够提高吸收体对体液的吸收速度,并且使得吸收体的保形性大幅提高,穿戴时不易破坏,抗破坏性能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肌肤相对面侧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实施方式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的展开且伸长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Ⅰ-Ⅰ截面图。
图3是是表示压缩凹部与贯通间隙部交叉的部位的图1的Ⅱ-Ⅱ截面图。
图4表示压缩凹部在吸收体厚度方向上的形状的另一方式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在贯通间隙部中通过热封接合时的热封图案的一例的示意图。其中,图5(a)~图5(c)表示在纵向上连续延伸的图案,图5(d)~图5(f)表示在纵向上不连续地延伸的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吸收性物品的整体结构)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是图1中所示的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1(以下也称为“尿布1”),如图1所示,尿布1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2,该纵长的吸收性主体2包括透液性的正面片21、难透液性的背面片22和在这些片21、22之间配置的纵长的吸收体23,且被划分为腹侧部A、背侧部B和裆部C。正面片21和背面片22分别覆盖吸收体23的肌肤相对面的整个面和非肌肤相对面的整个面,从吸收体23的周缘延伸出来,在延伸出的部分通过粘接剂或热封合等熔接而固定。尿布1如图1所示形成为关于在纵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左右对称。
腹侧部A是穿戴时位于穿戴者的腹侧的部位,背侧部B为穿戴时位于穿戴者的背侧的部位,裆部C为配置在腹侧部A与背侧部B之间的部位。
所谓“肌肤相对面”是指构成尿布1的各部件的正背两面中在穿戴时配置于穿戴者的肌肤侧的面,所谓“非肌肤相对面”是指构成尿布1的各部件的正背两面中在穿戴时朝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的相反侧的面。
另外,尿布1的纵向(长度方向)X是从腹侧部A经过裆部C直至背侧部B的方向,尿布1的横向(宽度方向)Y是与尿布纵向X正交的方向。
尿布1如图1所示,在吸收性主体2的背侧部B的两侧部分别安装有向横向(Y方向)外侧延伸的可伸缩的侧片3,在该侧片3的外侧部安装有向横向外侧延伸的搭扣带4。在腹侧部A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具有与搭扣带4结合的搭着片5。尿布1在穿戴时,通过将背侧部B的一对搭扣带4、4与腹侧部A的搭着片5结合,形成腰开口部和一对腿开口部。
尿布1中,在吸收性主体2的沿纵向X的两侧部形成有立体皱褶形成用片24,在立体皱褶形成用片24的自由端部附近,以在纵向X上伸长的状态配置有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25,在穿戴时,利用该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25的收缩力,立体皱褶形成用片的自由端部立起而形成立体皱褶。另外,在裆部C中,在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25的两外侧还配置有腿部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26,在穿戴时,利用该腿部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26的收缩力形成位于比立体皱褶靠横向外侧的腿部皱褶。
尿布1的吸收体23中,如图1所示,在裆部C处,吸收体23的纵向的左右两侧缘向横向内侧凸状弯曲,整体上形成为在纵向上中央部向内侧缩细的沙漏形状。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构成材料进行说明。作为正面片21、背面片22、吸收体23,能够分别使用通常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使用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正面片21,例如能够使用亲水性且透液性的无纺布等。作为背面片22,例如能够使用不透液性或拨水性的树脂膜、或树脂膜和无纺布的层叠体等。树脂膜也可以具有透湿性。作为吸收体23能够使用纸浆纤维等纤维的集合体(也可以为无纺布)或在纤维的集合体中保持了高吸收性聚合物的颗粒而形成的吸收性芯231,由透水性无纺布构成的包芯片232包覆的部件等。在现有技术中有时使用透水性的薄纸来形成包芯片,但通过采用由无纺布构成的包芯片,能够提高柔软性、提高体液的吸收速度、并且使得通气性变好,因此本发明中作为包芯片的材料采用透水性的无纺布。
在尿布1中,吸收性芯231与包芯片232经由粘接剂(未图示)固定而形成吸收体23。而且,吸收体23经由粘接剂(未图示)与正面片21固定,且经由粘接剂(未图示)与背面片22固定。该包芯片232包括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2,当然也可以由一个包芯片包覆吸收性芯整体。用于形成吸收体23的粘接剂涂敷于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2的至少任一者。
作为用于固定吸收性芯231与包芯片232的粘接剂、用于固定吸收体23与正面片21或背面片22的粘接剂、用于固定立体皱褶形成用片24与正面片21的粘接剂等的各个粘接剂,只要为通常能够使用于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的材料,便可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能够使用热熔粘接剂。
另外,各粘接剂的涂敷图案优选为使用喷枪、涂敷枪等作为粘接剂涂敷机进行整面涂敷,也可以进行直线状、螺旋状、Ω字状、点状等的图案涂敷。
(贯通间隙部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吸收体23的中央部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吸收性芯231的贯通间隙部6。如图2所示,一对贯通间隙部6、6配置在裆部且在尿布1的纵向X上延伸。该一对贯通间隙部6、6的腹侧部侧的端部也可以设置于腹侧部A,其背侧部侧的端部也可以设置于背侧部B,即,该一对贯通间隙部6、6只要配置在包括与穿戴者的体液排出部相对的裆部的部位即可。另外,虽然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一对贯通间隙部6、6,但也可以设置1条或3条以上的贯通间隙部。
本实施方式的贯通间隙部6为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吸收性芯231的槽,是不存在吸水性聚合物或纸浆纤维等吸收体形成材料的区域。但是,贯通间隙部6中也可以存在克重比贯通间隙部6附近的没有被贯通或压缩的吸收体的形成材料的克重显著低(例如为1/4以下)的吸收体形成材料。该贯通间隙部6例如能够通过在积纤以形成吸收体时,在与该贯通间隙部6对应的部位不积纤的方式形成。
纵向X上的该一对贯通间隙部6、6的长度L1优选是吸收体23的纵向的长度L2的20%~70%,更优选为30%~60%。例如,在吸收体23整体的长度为370mm时,该贯通间隙部6的长度可以为140mm。该贯通间隙部6、6的宽度W1优选是吸收体23的横向的最大宽度W2的2%~20%,更优选为4%~10%。例如,在吸收体23的最大宽度W2为120mm,其缩细部(吸收体23中宽度变窄的部分)中的最窄的宽度为70mm时,该贯通间隙部6的宽度可以为5mm。通过像这样使贯通间隙部6的宽度与吸收体23的宽度相比大幅变小,不会由于该间隙部过宽而容易在外部被看到,导致影响到吸收性物品整体外观的设计性。另外,在图1中表示的吸收体23中,其腹侧部的宽度大于背侧部的宽度,例如在吸收体23的背侧部的宽度为100mm时,其腹侧部的宽度可以为120mm。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增大腹侧部的吸收扩散面积,在尿量较多的腹侧部能够防止漏尿。
如图1所示,该一对贯通间隙部6、6在横向上分别处于吸收体23的宽度最窄部分的大约1/3左右的位置。具体地说,两个贯通间隙部6各自的经过其横向中心的在纵向上延伸的中心线,将吸收体23的缩细部的宽度最窄的部分在横向上大致划分为三等分。即,从横向上的左侧的贯通间隙部6的中心线到吸收体的缩细部的宽度最窄部分的左侧边缘的距离、从右侧的贯通间隙部6的中心线到吸收体的缩细部的宽度最窄部分的右侧边缘的距离、一对贯通间隙部6的中心线的横向间距大致相等。例如,在吸收体23的缩细部中宽度最窄的部分的宽度为70mm时,两个贯通间隙部6的中心线的横向间距大致为23mm。该两个贯通间隙部6的中心线的横向间距的实际数值可能存在制造误差,优选该误差范围为±3mm,更优选为±1mm。
通过在与穿戴者体液的排出部相对的裆部设置这样的贯通间隙部6,与不形成贯通间隙部的平坦的吸收体相比,能够大幅提高体液的吸收速度,能够减轻由于肌肤与体液接触而引起的湿润感和瘙痒等问题。
在该实施方式的吸收体23中,具有覆盖吸收性芯231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和覆盖吸收性芯231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2在该贯通间隙部6被接合而形成的接合部。如图2所示,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2的接合部位于吸收体23的厚度方向上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即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在贯通间隙部6的形成位置凹陷,且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在吸收体的贯通间隙部6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位置接合于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2而形成接合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表示了两包芯片的接合部位于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内容,但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2只要在贯通间隙部6中被接合在一起而形成接合部即可。该接合部可以位于吸收体23的厚度方向上的肌肤相对面侧,也可以位于吸收体23的厚度方向上的中间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2的接合部存在于贯通间隙部6的纵向X的大致全长。所谓“大致全长”是指完整的全长的90%以上。
贯通间隙部6中的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2的接合部例如能够以下述方式形成。预先在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2中的至少一方的与贯通间隙部6的对应位置涂敷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剂,在该贯通间隙部中粘接剂涂敷的面积率优选为10%~100%,更优选为20%~80%,例如可以为50%。用两个包芯片2321、2322包覆吸收性芯231而获得吸收体23后,对吸收体23的贯通间隙部6从肌肤相对面侧例如利用热封用辊进行按压,通过热封加工使两个包芯片2321、2322在贯通间隙部6接合。在该贯通间隙部中热封加工的面积率优选为20%~100%,更优选为40~80%,例如可以为60%。通过像这样进行加热加压处理,能够将两个包芯片2321、2322彼此更牢固地接合。如上所述,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2在贯通间隙部6中的接合部是使用热熔胶且通过热封加工进行接合的。通过像这样结合使用热熔胶和热封加工,与仅使用其中任一种方式进行接合相比,能够使得接合效果更好,进而使得吸收体更稳定。通过热封而形成的接合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热封图案。在俯视吸收体时,例如作为在纵向上连续延伸的热封图案,可以举例表示图5(a)所示的在贯通间隙部整面地进行热封而得的图案、图5(b)所示的折线在纵向上连续延伸的图案以及图5(c)所示的曲线在纵向上连续延伸的图案。另外,作为在纵向上非连续延伸的热封图案,可以举例表示图5(d)~图5(f)所示的点、直条、曲线在纵向上不连续地延伸的图案。其中,优选的是在纵向上非连续延伸的图案。由此能够提高接合部的柔软性。
另外,本说明书中,“热封”不仅指热封合,还包括高频封合、超声波封合。
通过像这样将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2在贯通间隙部6中接合,能够固定吸收性芯,使得吸收性芯不易移动,从而使得吸收体的形状稳定,不易破坏。并且在具有一对贯通间隙部6、6时,通过使一对贯通间隙部6、6在横向上分别处于吸收体23的宽度最窄部分的大约1/3左右的位置,能够使吸收体的整体形状对称、平衡,使得吸收体的形状更为稳定,不易破坏。
(压缩凹部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吸收体23具有多个压缩凹部7。该压缩凹部7可以从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向非肌肤相对面侧、或者从非肌肤相对面侧向肌肤相对面侧凹陷,优选的是如图1、2所示从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向非肌肤相对面侧凹陷。多个该压缩凹部线状延伸,而且多个该压缩凹部中的任一个压缩凹部与另外的任一个压缩凹部直接连通或经由其它的一个以上的压缩凹部连通。例如,在图1中表示了在俯视吸收体时,多个线状的压缩凹部7交叉而形成为网状的例子,该网状结构具有菱形的单元格,该单元格的形状不限于菱形,也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等的形状。通过像这样使压缩凹部间连通,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收体的保形性,而且,能够形成供体液迅速扩散的连通的通道,从而提高体液的扩散速度。
多个压缩凹部7例如通过在周面形成有突起图案的压纹辊与表面平滑的砧辊之间对吸收体23进行加压的压纹加工而形成,在形成有压缩凹部7的部位,在吸收体23的厚度方向上,从该压缩凹部7的底面到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2之间的吸收体的部分的密度比其附近的没有被压缩的吸收体的部分的密度高。
通过像这样利用压纹加工在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形成压缩凹部,能够使得液体在吸收体表面迅速扩散,并且将所吸收的体液快速地引导至的非肌肤相对面侧,而且,由于通过压纹加工对部分吸收体进行压密化,使得吸收体具有高密度部,于是能够提高吸收体的刚性,使得吸收体整体形状和结构稳定。吸收体即使由于穿戴者的腿部运动等导致被反复揉搓,也不易破坏。
线状的压缩凹部7的宽度Wh(线宽)比贯通间隙部6的宽度W1小,优选为贯通间隙部6的宽度W1的20%~80%。例如在贯通间隙部6的宽度为5mm时,压缩凹部7的宽度可以为2mm。压缩凹部7的在吸收体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深度)h1优选为吸收体23的总厚度h2的20%以上,而且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当处于该数值范围时,吸收体的柔软性和保形性得以兼顾,因此优选。
在吸收体23的厚度方向上,压缩凹部7的宽度可以从肌肤相对面侧向非肌肤相对面侧、或者从非肌肤相对面侧向肌肤相对面侧连续地减小。优选的是,如图4所示,压缩凹部7的宽度从肌肤相对面侧向非肌肤相对面侧连续地减小。由此,通过压缩凹部形成的高密度部从边缘向中心具有密度差,液体容易从低密度部流向高密度部。能够提高吸收体对大量体液的吸收速度。
在图2、图3中表示了压缩凹部7通过对吸收体23(包括吸收性芯231和包芯片232)从肌肤相对面侧进行压纹加工而形成的结构,但压缩凹部7也可以通过对吸收体23从非肌肤相对面侧进行压纹加工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在吸收体23的厚度方向上,从该压缩凹部7的底面到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2321之间的部分成为密度比其附近的没有被压缩的吸收体高的吸收体。而且,在吸收体23的厚度方向上,压缩凹部7的横向的宽度随着从非肌肤相对面侧向肌肤相对面侧去而连续地减小。
压缩凹部7可以在整个吸收体23中设置,但只要设置在吸收体23的排泄相对部(裆部)、或排泄相对部及其附近即可。由此,吸收体23在裆部的保形性提高,易于获得舒适的穿戴感,并且对抑制液体渗漏也有效。
另外,如图1所示,在吸收体23中存在没有形成压缩凹部7的区域。例如对于吸收体23的外缘部分(例如距前后边缘25mm、距左右边缘10mm的范围)不进行压纹加工。由此能够提高穿戴舒适感。
另外,如图1所示,线状地延伸的多个压缩凹部7中至少一个压缩凹部7与贯通间隙部6交叉。在图1中表示了多个线状地延伸的压缩凹部7形成为网状,且多个压缩凹部7与一对贯通间隙部6、6多次交叉的例子。通过像这样使压缩凹部与贯通间隙部交叉,能够形成压缩凹部与贯通间隙部相连而得的扩散通道,能够使得被吸收至贯通间隙部中的大量体液,顺利且迅速地向压缩凹部扩散,从而能够提高体液的扩散速度。
以上,对本发明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也可以被分割为配置在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片部件和配置在穿戴者的背侧的背侧片部件,且将吸收性主体架设并固定于该两个片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吸收体并不仅限于应用于展开型一次性尿布,也能够应用于吸收从人体排出的体液的其它吸收性物品,例如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卫生巾、经期短裤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将花王(上海)产品服务有限公司的市售的婴儿用展开型一次性尿布(商品名妙而舒瞬爽透气,M号)中的吸收体(对应于本发明的包括吸收体和包芯片的部分)取下,将本发明的吸收体试验体配置于上述商品的被除去的吸收体的原配置位置,将其它部分恢复后,得到用于进行评价的婴儿用展开型一次性尿布。
在评价中使用的本发明的吸收体试验体中,吸收性芯包括克重200g/m2的纸浆纤维和克重286g/m2的高吸水性聚合物。无纺布包芯片采用10g/m2的SMS(纺粘-熔喷-纺粘)无纺布。形成有两个贯通间隙部。用于将吸收性芯与SMS无纺布包芯片粘接而形成吸收体的粘接剂采用热熔胶,涂敷于肌肤相对面侧SMS无纺布包芯片和非肌肤相对面侧SMS无纺布包芯片这两者。肌肤相对面侧的热熔胶以2.2g/m2进行螺旋状涂敷,非肌肤相对面侧的热熔胶以24g/m2进行整面涂敷。其中,贯通间隙部中的粘接剂涂敷的面积率为50%。在该贯通间隙部中热封加工的面积率为60%。多个压缩凹部形成为菱形的单元组成的网状,压纹加工时的加工压力为0.4MPa。将贯通间隙部中的肌肤相对面侧SMS无纺布包芯片和非肌肤相对面侧SMS无纺布包芯片接合的热封加工中的加工温度为170度。
在纵向X上,吸收体的总长为370mm,压缩凹部所存在的区域的长度为320mm,贯通间隙部的长度为140mm。在横向Y上,吸收体的腹侧部的最大宽度为120mm,背侧部的最大宽度为100mm,缩细部的最小宽度为70mm。贯通间隙部的宽度为5mm,左侧贯通间隙部的中心线与缩细部的宽度最小部分的左侧缘的间距为23.3mm,右侧贯通间隙部的中心线与缩细部的宽度最小部分的右侧缘的间距为23.3mm(即两个贯通间隙部各自的经过其横向中心的在纵向上延伸的中心线,将吸收体的缩细部的宽度最窄的部分在横向上划分为三等分)。压缩凹部所存在的区域在腹侧部的最大宽度为100mm,压缩凹部所存在的区域在背侧部的最大宽度为80mm,压缩凹部所存在的区域在裆部的最大宽度为48.5mm,每一个线状地延伸的压缩凹部的线宽为2mm。菱形加工而形成的压缩凹部中的平行的线与线之间的间距为20mm,线与线的交叉角为30度。
<比较例1>
作为比较例1,使用没有形成贯通间隙部和压缩凹部的吸收体,除此之外都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比较例2>
作为比较例2,使用形成有与实施例同样的压缩凹部(压纹加工),但没有形成贯通间隙部的吸收体,其它部分与实施例相同。
<比较例3>
作为比较例3,使用下述吸收体:与实施例同样地形成贯通间隙部,但是在贯通间隙部中,肌肤相对面的SMS无纺布包芯片和肌肤非相对面的SMS无纺布包芯片不接合,而且没有形成压缩凹部,其它部分与实施例相同。
(评价方法和结果)
<吸收速度>
使用加压WB(wet back)法分别测定实施例和比较例1~3中的尿布对液体的吸收速度。具体的测定方法如下。
在实验台上放置用于进行测量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尿布。将带有圆筒状开口的压克力板(聚甲基丙稀酸甲酯类板材)覆盖尿布。圆筒状开口的上方放置分液漏斗,开口的中心线为分液漏斗的注入点。而且,注入点位于尿布的纵向中心线CL上的、距吸收体前侧端部150mm的位置。从该分液漏斗的注入口中分3次每隔10分钟向吸收体注入40ml的着色为红色的人工尿,共注入120ml人工尿。
测量每次注入40ml人工尿所用的时间,由此得出液体的吸收速度(秒)。评价基准是吸收速度越快越好。
<吸收体破坏动作次数的测定方法>
将评价对象的尿布,以正面片成为内侧的方式在纵向上对折,用手指抓住作为人工尿的注入预定部的吸收体中心部的两侧,在上下方向上交替运动。重复50次这样的上下动作,之后使尿布的各部分伸长而平面扩展成图1所示的状态,在以正面片朝上的方式将尿布固定于水平面的状态下,如上所述注入人工尿40g,在吸收后在自然状态下放置3分钟。对尿布再次进行上述上下动作。该上下动作是用于模拟婴儿穿戴尿布时的腿部的运动。反复进行该上下动作直至吸收体破坏,以使吸收体破坏所需的上下动作的次数作为破坏动作次数。只要吸收体的一部分破坏(即吸收体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完全分离)就认为是“吸收体破坏”。
吸收体的破坏动作次数越多,则表示吸收体的保形性越好,穿戴时越不容易破坏。
上述测定方法中使用的人工尿的组成如下所述,尿素1.94质量%,氯化钠0.7954质量%,硫酸镁(七水化合物)0.11058质量%,氯化钙(二水化合物)0.06208质量%,硫酸钾0.19788质量%,聚氧乙烯醚0.0035质量%和离子交换水(余量)。
将以上述方式得到的吸收速度和吸收体破坏动作次数表示于下述表1。
[表1]
根据表1可知,吸收体平坦的比较例1和在吸收体形成有压缩凹部的比较例2的吸收体的吸收速度非常慢,形成有贯通间隙部的比较例3和本发明实施例的吸收速度在三次注入时均显著变快。特别的是,比较例3中由于形成有贯通间隙部而导致吸收体破坏动次数非常低,极易破坏,比较例1、2中吸收体的破坏次数变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破坏动作次数与比较例1~3的吸收体相比显著增多。即,相比于比较例1~3的吸收体,本发明的吸收体的保形性好,穿戴时不容易破坏。
由此可知,本发明通过在吸收体中同时形成贯通间隙部和压缩凹部,不仅能够大幅提高吸收体对体液的吸收速度,并且能够使得吸收体的保形性大幅提高,能够提供在穿戴时不易破坏,抗破坏性能显著提高的吸收性物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速度和抗破坏性能均优异的吸收性物品。
附图标记说明
1 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尿布)
2 吸收性主体
21 正面片
22 背面片
23 吸收体
3 侧片
4 搭扣带
5 搭着片
24 立体皱褶形成用片
25 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
26 腿部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
231 吸收性芯
232 包芯片
2321 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
2322 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
6 贯通间隙部
7 压缩凹部
A 腹侧部
B 背侧部
C 裆部
X 纵向
Y 横向
CL 中心线。

Claims (16)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纵长的吸收性主体,该纵长的吸收性主体包括:配置在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配置在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和配置在该两个片之间的吸收体,且该纵长的吸收性主体被划分为腹侧部、背侧部和裆部,并且具有从所述腹侧部经过所述裆部延伸至所述背侧部的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
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包括液体保持性的吸收性芯和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包芯片,所述包芯片由无纺布形成,包括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和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
在所述吸收性芯中,以至少配置在所述裆部且在纵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个贯通间隙部,该贯通间隙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吸收性芯,
在所述吸收性芯还形成有多个压缩凹部,多个该压缩凹部线状延伸并且多个该压缩凹部中的任一个所述压缩凹部与另外的任一个所述压缩凹部直接连通或经由其它的一个以上的所述压缩凹部连通,
在所述贯通间隙部中,具有所述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和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被接合而得的接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凹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贯通间隙部交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利用热熔型粘接剂被接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熔型粘接剂涂敷于所述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和所述非肌肤相对面侧包芯片中的至少任一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是在涂敷有所述热熔型粘接剂的部位通过热封加工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封加工得到的热封图案为在纵向上连续延伸的图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封加工得到的热封图案为在纵向上非连续延伸的图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部位于所述吸收体的厚度方向上的非肌肤相对面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2个所述贯通间隙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裆部,所述吸收体的纵向的左右两侧缘向横向内侧缩细,
2个所述贯通间隙部各自的经过其横向中心的在纵向上延伸的中心线,将所述吸收体的缩细部分的宽度最窄的部分在横向上划分为三等分。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凹部通过压纹加工而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压缩凹部的宽度从肌肤相对面侧向非肌肤相对面侧、或者从非肌肤相对面侧向肌肤相对面侧连续地减小。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凹部从所述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向非肌肤相对面侧凹陷。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凹部从所述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向肌肤相对面侧凹陷。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体中存在没有设置所述压缩凹部的区域。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体的外缘部分不存在所述压缩凹部。
CN201711304956.0A 2017-12-11 2017-12-11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109893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4956.0A CN109893345B (zh) 2017-12-11 2017-12-11 吸收性物品
JP2018218624A JP7160645B2 (ja) 2017-12-11 2018-11-21 吸収性物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4956.0A CN109893345B (zh) 2017-12-11 2017-12-11 吸收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3345A true CN109893345A (zh) 2019-06-18
CN109893345B CN109893345B (zh) 2022-04-12

Family

ID=66941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04956.0A Active CN109893345B (zh) 2017-12-11 2017-12-11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60645B2 (zh)
CN (1) CN1098933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3735A (zh) * 2019-07-19 2022-03-11 易希提卫生与保健公司 包括具有交替的吸收性材料的高密度区域和低密度区域的芯的吸收性物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62065A1 (en) * 2019-07-19 2022-11-17 Essity Hygiene And Health Aktiebolag Absorbent article
JP7388868B2 (ja) * 2019-10-17 2023-11-2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7452976B2 (ja) * 2019-10-17 2024-03-1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7402147B2 (ja) * 2019-12-23 2023-12-2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59677B2 (ja) * 2020-06-18 2024-04-02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7459676B2 (ja) 2020-06-18 2024-04-02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1857A (ja) * 1995-01-13 1996-07-30 Uni Charm Corp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1784246A (zh) * 2007-08-24 2010-07-2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体
CN205322616U (zh) * 2014-12-12 2016-06-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06999308A (zh) * 2014-12-10 2017-08-01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07106361A (zh) * 2014-12-10 2017-08-29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4864B2 (ja) 2009-06-15 2014-03-19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2014014667A (ja) 2012-06-11 2014-01-30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の吸収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JP5953288B2 (ja) 2013-11-28 2016-07-2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吸収体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6033765B2 (ja) 2013-12-26 2016-11-30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6531378B2 (ja) 2014-12-10 2019-06-19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647015B2 (ja) 2014-12-16 2020-02-14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380452B2 (ja) 2016-04-26 2018-08-29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1857A (ja) * 1995-01-13 1996-07-30 Uni Charm Corp 使い捨ておむつ
CN101784246A (zh) * 2007-08-24 2010-07-21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性物品及吸收体
CN106999308A (zh) * 2014-12-10 2017-08-01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107106361A (zh) * 2014-12-10 2017-08-29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N205322616U (zh) * 2014-12-12 2016-06-22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3735A (zh) * 2019-07-19 2022-03-11 易希提卫生与保健公司 包括具有交替的吸收性材料的高密度区域和低密度区域的芯的吸收性物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3345B (zh) 2022-04-12
JP7160645B2 (ja) 2022-10-25
JP2019103789A (ja) 2019-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3345A (zh) 吸收性物品
JP6158992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01203200B (zh) 具有改进适配性的吸收制品
CN104768508B (zh) 吸收性物品
CN1879583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5431117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5828761B (zh) 具有隆起的吸收性物品
JP2017038925A5 (zh)
CN102740818B (zh) 吸收性物品
TW200401628A (en) Absorptive article
TW200305390A (en) Absorbent art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328591B2 (ja)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JP5546441B2 (ja) 吸収性物品
TWI816817B (zh) 吸收性物品
CN105517516A (zh) 吸收性物品
CN102245142A (zh) 穿用物品的吸液结构体
TWI603725B (zh) Disposable diapers
JP6320467B2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1000481A (ja) 吸収性物品
WO2017030136A1 (ja) 吸収性物品
ES2901768T3 (es) Artículos absorbentes
WO2017002486A1 (ja) 吸収性物品
JP2004073759A (ja) 吸収性物品
CN103096853B (zh) 失禁用衬垫
JP2004298411A (ja) 吸収性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