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2261A - 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2261A
CN109892261A CN201711308917.8A CN201711308917A CN109892261A CN 109892261 A CN109892261 A CN 109892261A CN 201711308917 A CN201711308917 A CN 201711308917A CN 109892261 A CN109892261 A CN 109892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apua
mother
glass gall
normal f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089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2261B (zh
Inventor
孙永彬
陈晓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ldman Sachs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ldman Sachs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ldman Sachs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ldman Sachs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089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22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2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2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22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22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驯化亲体、产卵受精、固着发育、换缸分裂、降温刺激、换缸暂养以及幼体养殖。本发明利用成熟的野生巴布亚硝水母在人工控制光照强度、水体温度及盐度的条件下获得巴布亚硝水母的受精卵,然后在不同的阶段将其放于不同的环境下分开养殖,从而逐步发育成浮浪幼虫、水螅体、横裂体、碟状体、水母幼体以及成年巴布亚硝水母,该人工养殖方法可以实现大批量人工养殖巴布亚硝水母,而且巴布亚硝水母的存活率高、养殖周期短,有效增加市场观赏水母种类和数量。

Description

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母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水母形态各异,千姿百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近年来在国内外水族馆人工饲养展示。市场上观赏类水母种类主要是海月水母和澳洲斑点水母,且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增加市场观赏水母种类这一问题也亟待解决。
巴布亚硝水母体的伞呈半球状,具有大小白色斑点,伞缘形成浅浅的伞折,不具触手,悬垂的口腕通常呈短棒状,因此巴布亚硝水母在观赏这块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但是,目前有关巴布亚硝水母的养殖资料非常少,需要对巴布亚硝水母的个体生长规律和生活习性进行详尽的研究,才能实现大批量人工养殖巴布亚硝水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可以实现大批量人工养殖巴布亚硝水母,而且巴布亚硝水母的存活率高、养殖周期短,有效增加市场观赏水母种类和数量。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包括:
驯化亲体:捕获性成熟的野生巴布亚硝水母,并转移至室内的第一标准养殖缸中;
产卵受精:所述野生巴布亚硝水母在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中暂养6-8天后,将其按雌雄1:1-3:1 的比例转移至第二标准养殖缸中进行产卵,控制上述产卵环境的光照强度为10000-24000勒克斯,持续刺激4-8小时后光照强度降为500-1000勒克斯,使其产出卵子和精子并受精形成受精卵;
固着发育:将所述野生巴布亚硝水母从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中取出,并向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中投放悬浮于水体中的固着件,所述受精卵在6-8天后发育成浮浪幼虫,并从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的底部向水面通气以使所述浮浪幼虫漂浮并逐渐附着于所述固着件上,在10-12天后所述浮浪幼虫在所述固着件上发育成水螅体;
换缸分裂:20-30天后将载满所述水螅体的所述固着件转移至第三标准养殖缸中,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中的水体:每天保持6-8小时光照刺激,每天6-8小时紫外光照射消毒,20-28天后所述水螅体逐步发育成横裂体;
降温刺激:将载有所述横裂体的所述固着件转移至一容器中,所述容器中的水体与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中的水体一致,并将所述容器放置于温度范围为20-24摄氏度的生物恒温箱中,通过低温的刺激方式促使所述横裂体发育成碟状体;
换缸暂养:在3-5天后用吸管从所述容器的水体中吸取所述碟状体并使所述碟状体转移至碟状体养殖缸中暂养,所述碟状体养殖缸中持续通气以确保所述碟状体不至于沉底;
幼体养殖:在15-25天后所述碟状体发育成水母幼体,将所述水母幼体转移至第四标准养殖缸中进行养殖以发育成成年巴布亚硝水母,所述水母幼体的养殖密度随所述水母幼体的体型增大而逐渐减小。
实现上述方案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利用成熟的野生巴布亚硝水母在人工控制光照强度、水体温度及盐度的条件下获得巴布亚硝水母的受精卵,然后在不同的阶段将其放于不同的环境下分开养殖,从而逐步发育成浮浪幼虫、水螅体、横裂体、碟状体、水母幼体以及成年巴布亚硝水母,而且对不同成长阶段巴布亚硝水母分开养殖,有利于根据不同成长阶段巴布亚硝水母的生活需求提供相应生长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存活率,而且这种人工养殖方法可以实现大批量人工养殖巴布亚硝水母,养殖周期短,有效增加市场观赏水母种类和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每天向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所述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所述碟状体养殖缸投放一次丰年虾幼体。
实现上述方案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丰年虾幼体含有大量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巴布亚硝水母的高级营养活饵料,能够全面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的成长发育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丰年虾幼体的获取方法为:将低温休眠状态的丰年虾卵按照预设的投放比例投放于人工海水中,并进行通气处理以使所述人工海水呈沸腾状态,从而所述丰年虾卵孵化为丰年虾幼体,所述人工海水由海水素和纯净水混合而成,所述投放比例为:每二十升人工海水中投放150-200克丰年虾卵。
实现上述方案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丰年虾卵是一种可以晒干装罐的休眠卵,购买方便便于保藏,通过上述孵化方法可以实现快速得到大量的丰年虾幼体,效率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定期对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所述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所述碟状体养殖缸进行清洁处理。
实现上述方案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清洁处理有利于改善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的生活环境,从而在运用该方法养殖巴布亚硝水母时,提高了巴布亚硝水母的存活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清洁处理包括:每天用吸管吸取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所述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的底部的排泄物、未被消化的丰年虾幼体以及巴布亚硝水母各成长阶段的死亡尸体;以及,
每三到五天将水体及各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从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所述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所述碟状体养殖缸中取出,用抹布或者其他清洁工具对其内壁进行清洁,并更换与之前条件相同的新的水体。
实现上述方案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采用吸管吸取的方式能够实现在不损伤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它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固体杂质,进一步提高了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的成活率;用清洁工具清洁的方式更加彻底,且在更换新的水体后,进一步有利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存活发育。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所述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所述碟状体养殖缸均分别连通有用以去除水体中杂质且降低蛋白质及微生物含量的过滤箱,并增设水泵以形成水体循环系统。
实现上述方案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过滤箱在与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相连通的基础上,实现了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的水体循环,无需人工添加水体,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同时过滤箱还能有效去除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生活的水体杂质且降低蛋白质及微生物含量,进一步有利于提高存活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滤箱包括:箱主体,
两个设于所述箱主体内部以将所述箱主体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的隔板;
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对水体进行初步过滤以去除固态杂质的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珊瑚石以及铺设于所述珊瑚石上的过滤棉;
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对从所述第一腔室内流出的水体进行二次处理的蛋白分离器;以及,
设于所述第三腔室内的、对从所述第二腔室内流出的水体进行杀菌处理的紫外线灯。
实现上述方案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将巴布亚硝水母生活后的水体排至第一腔室内,通过过滤结构对脏水进行初步过滤以去除脏水中的固态杂质,过滤棉对水体中的固态杂质具有较佳的隔挡过滤作用,珊瑚石可以分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成分;经过滤后的水体流至第二腔室内后,蛋白分离器利用水中的气泡表面可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可溶性的有机物的原理,采用旋涡泵产生大量的气泡,将水体中的蛋白质分离;经蛋白分离处理后的水体流至第三腔室内后,紫外线灯将水体中的微生物杀死,实现了提高存活率的目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滤箱还包括:通过向水体中添加冷、热水的方式以调节所述箱主体内水温的温度调节系统,
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
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用于检测实时水温的温度传感器;
两根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分别连通有冷、热水源以向所述第二腔室内添加冷、热水的控温管;
设于所述控温管上的电磁阀;以及,
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阀的,根据所述实时水温与预设水温的对比结果控制所述电磁阀启闭的控制处理器。
实现上述方案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第二腔室内的实时水温后,控制处理器将预设水温与实时水温对比,在实时水温高于预设水温时,控制处理器控制对应的电磁阀开启,以向第二腔室内添加冷水;在实时水温低于预设水温时,控制处理器控制对应的另一电磁阀开启,以向第二腔室内添加热水,进而该过滤箱内的水温可控,从而可以实现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内的水体温度可控,更有利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所存活。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着件为呈波浪形状的、设有密布的通孔的聚乙烯板,或者,所述固着件为若干通过细线串起的、呈中空圆柱状的陶瓷块。
实现上述方案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聚乙烯板和陶瓷块均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同时聚乙烯板呈波浪形状且设有密布的通孔,增加了浮浪幼虫和水螅体的固着面积,若干陶瓷块通过细线串起且呈中空圆柱状同样增加了浮浪幼虫和水螅体的固着面积,从而固着件上可以供存活更多的浮浪幼虫和水螅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以及所述第四标准养殖缸内的水体:温度为24-27摄氏度,盐度值为28-33‰,溶氧含量为5-10毫克/升,由海水素和纯净水混合而成。
实现上述方案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上述条件的水体更有利于人工养殖巴布亚硝水母,巴布亚硝水母的存活率更高,而且这种水体可以由海水素和纯净水直接混合而成,制作方便,成本较低。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利用成熟的野生巴布亚硝水母在人工控制光照强度、水体温度及盐度的条件下获得巴布亚硝水母的受精卵,然后通各种技术手段逐步发育成浮浪幼虫、水螅体、横裂体、碟状体、水母幼体以及成年巴布亚硝水母,而且对不同成长阶段巴布亚硝水母分开养殖,有利于根据不同成长阶段巴布亚硝水母的生活需求提供相应生长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存活率;
其二,通过增加过滤箱及温度调节系统,实现巴布亚硝水母的生活水体循环,还能有效控制水体的质量和温度,进一步提高了养殖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巴布亚硝水母的不同成长阶段的顺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固着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过滤箱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过滤箱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已去除一侧壁以展示其内部结构;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固着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驯化亲体;102、产卵受精;103、固着发育;104、换缸分裂;105、降温刺激;106、换缸暂养;107、幼体养殖;201、野生巴布亚硝水母;202、受精卵;203、浮浪幼虫;204、水螅体;205、横裂体;206、碟状体;207、水母幼体;208、成年巴布亚硝水母;3、过滤箱;31、箱主体;311、第一腔室;312、第二腔室;313、第三腔室;32、隔板;33、过滤结构;331、珊瑚石;332、过滤棉;34、蛋白分离器;35、紫外线灯;37、温度调节系统;371、温度传感器;372、控温管;373、电磁阀;374、控制处理器;4、固着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一种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驯化亲体101、产卵受精102、固着发育103、换缸分裂104、降温刺激105、换缸暂养106以及幼体养殖107。
驯化亲体101:捕获性成熟的野生巴布亚硝水母201,并转移至室内的第一标准养殖缸中。
产卵受精102:野生巴布亚硝水母201在第一标准养殖缸中暂养7天(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时间还可以为6天或者8天)后,将其按雌雄2:1(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比例还可以为1:1或者3:1)的比例转移至第二标准养殖缸中进行产卵,控制上述产卵环境的光照强度为10000-24000勒克斯,持续刺激6小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时间还可以为4小时、5小时、7小时或者8小时)后光照强度降为500-1000勒克斯,使其产出卵子和精子并受精形成受精卵202。
固着发育103:将野生巴布亚硝水母201从第二标准养殖缸中取出,并向第二标准养殖缸中投放悬浮于水体中的固着件4,受精卵202在7天(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时间还可以为6天或者8天)后发育成浮浪幼虫203,并从第二标准养殖缸的底部向水面通气以使浮浪幼虫203漂浮并逐渐附着于固着件4上,在11天(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时间还可以为10天或者12天)后浮浪幼虫203在固着件4上发育成水螅体204。
换缸分裂104:15天(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时间还可以为10天、11天、12天、13天、14天、16天、17天、18天、19天或者20天)后将载满水螅体204的固着件4转移至第三标准养殖缸中,第三标准养殖缸中的水体:每天保持7小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时间还可以为6小时或者8小时)光照刺激,每天7小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时间还可以为6小时或者8小时)紫外光照射消毒,25天(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时间还可以为20天、21天、22天、23天、24天、26天、27天或者28天)后水螅体204逐步发育成横裂体205。
降温刺激105:将载有横裂体205的固着件4转移至一容器中,容器中的水体与第三标准养殖缸中的水体一致,并将容器放置于温度范围为22摄氏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温度还可以为20摄氏度、21摄氏度、23摄氏度或者24摄氏度)的生物恒温箱中,通过低温的刺激方式促使横裂体205发育成碟状体206。
换缸暂养106:在4天(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时间还可以为3天或者5天)后用吸管从容器的水体中吸取碟状体206并使碟状体206转移至碟状体养殖缸中暂养,碟状体养殖缸中持续通气以确保碟状体206不至于沉底。
幼体养殖107:在20天(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时间还可以为15天、16天、17天、18天、19天、21天、22天、23天、24天或者25天)后碟状体206发育成水母幼体207,将水母幼体207转移至第四标准养殖缸中进行养殖以发育成成年巴布亚硝水母208,水母幼体207的养殖密度随水母幼体207的体型增大而逐渐减小。
本方法利用成熟的野生巴布亚硝水母201在人工控制光照强度、水体温度及盐度的条件下获得巴布亚硝水母的受精卵202,然后在不同的阶段将其放于不同的环境下分开养殖,从而逐步发育成浮浪幼虫203、水螅体204、横裂体205、碟状体206、水母幼体207以及成年巴布亚硝水母208,而且对不同成长阶段巴布亚硝水母分开养殖,有利于根据不同成长阶段巴布亚硝水母的生活需求提供相应生长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存活率,而且这种人工养殖方法可以实现大批量人工养殖巴布亚硝水母,养殖周期短,有效增加市场观赏水母种类和数量。
本方法还包括:每天向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投放一次丰年虾幼体。丰年虾幼体的投放的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水体浑浊,不利于成功养殖。丰年虾幼体含有大量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巴布亚硝水母的高级营养活饵料,能够全面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的成长发育需求。
丰年虾幼体的获取方法为:将低温休眠状态的丰年虾卵按照预设的投放比例投放于人工海水中,并进行通气处理以使人工海水呈沸腾状态,从而丰年虾卵孵化为丰年虾幼体,人工海水由海水素和纯净水混合而成,投放比例为:每二十升人工海水中投放180克(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重量还可以为150克、160克、170克、190克或者200克)丰年虾卵。丰年虾卵是一种可以晒干装罐的休眠卵,购买方便便于保藏,通过上述孵化方法可以实现快速得到大量的丰年虾幼体,效率高。
本方法还包括:定期对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进行清洁处理。清洁处理有利于改善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的生活环境,从而在运用该方法养殖巴布亚硝水母时,提高了巴布亚硝水母的存活率。
清洁处理包括:每天用吸管吸取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的底部的排泄物、未被消化的丰年虾幼体以及巴布亚硝水母各成长阶段的死亡尸体;以及,每三到五天将水体及各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从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中取出,用抹布或者其他清洁工具对其内壁进行清洁,并更换与之前条件相同的新的水体。
采用吸管吸取的方式能够实现在不损伤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它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固体杂质,进一步提高了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的成活率;用清洁工具清洁的方式更加彻底,且在更换新的水体后,进一步有利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存活发育。
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以及第四标准养殖缸内的水体:温度为24-27摄氏度,盐度值为28-33‰,溶氧含量为5-10毫克/升,由海水素和纯净水混合而成。上述条件的水体更有利于人工养殖巴布亚硝水母,巴布亚硝水母的存活率更高,而且这种水体可以由海水素和纯净水直接混合而成,制作方便,成本较低。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固着件4为呈波浪形状的、设有密布的通孔的聚乙烯板,聚乙烯板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同时聚乙烯板呈波浪形状且设有密布的通孔,增加了浮浪幼虫203和水螅体204的固着面积,从而固着件4上可以供存活更多的浮浪幼虫203和水螅体204。
实施例二:一种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图5所示,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均分别连通有用以去除水体中杂质且降低蛋白质及微生物含量的过滤箱3,并增设水泵以形成水体循环系统。
过滤箱3在与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相连通的基础上,实现了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的水体循环,无需人工添加水体,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同时过滤箱3还能有效去除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生活的水体杂质且降低蛋白质及微生物含量,进一步有利于提高存活率。
结合图4和图5所示,过滤箱3包括:箱主体31,
两个设于箱主体31内部以将箱主体31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第一腔室311、第二腔室312、第三腔室313的隔板32;
设于第一腔室311内的、对水体进行初步过滤以去除固态杂质的过滤结构33,过滤结构33包括:珊瑚石331以及铺设于珊瑚石331上的过滤棉332;
设于第二腔室312内的、对从第一腔室311内流出的水体进行二次处理的蛋白分离器34;以及,
设于第三腔室313内的、对从第二腔室312内流出的水体进行杀菌处理的紫外线灯35。
将巴布亚硝水母生活后的水体排至第一腔室311内,通过过滤结构33对脏水进行初步过滤以去除脏水中的固态杂质,过滤棉332对水体中的固态杂质具有较佳的隔挡过滤作用,珊瑚石331可以分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成分;经过滤后的水体流至第二腔室312内后,蛋白分离器34利用水中的气泡表面可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可溶性的有机物的原理,采用旋涡泵产生大量的气泡,将水体中的蛋白质分离;经蛋白分离处理后的水体流至第三腔室313内后,紫外线灯35将水体中的微生物杀死,第三腔室313内的水体经过水泵泵送至原来的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内,既无需人工更换水体,又实现了提高水母存活率的目的。
过滤箱3还包括:通过向水体中添加冷、热水的方式以调节箱主体31内水温的温度调节系统37,
温度调节系统37包括:
设于第二腔室312内的,用于检测实时水温的温度传感器371;
两根伸入第二腔室312内的,分别连通有冷、热水源以向第二腔室312内添加冷、热水的控温管372;
设于控温管372上的电磁阀373;以及,
连接于温度传感器371、电磁阀373的,根据实时水温与预设水温的对比结果控制电磁阀373启闭的控制处理器374。
温度传感器371检测到第二腔室312内的实时水温后,控制处理器374将预设水温与实时水温对比,在实时水温高于预设水温时,控制处理器374控制对应的电磁阀373开启,以向第二腔室312内添加冷水;在实时水温低于预设水温时,控制处理器374控制对应的另一电磁阀373开启,以向第二腔室312内添加热水,进而该过滤箱3内的水温可控,从而可以实现第一标准养殖缸、第二标准养殖缸、第三标准养殖缸、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内的水体温度可控,更有利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所存活。
实施例三:一种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2和图6所示,固着件4为十五个通过细线串起的、呈中空圆柱状的陶瓷块。陶瓷块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同时陶瓷块通过细线串起且呈中空圆柱状同样增加了浮浪幼虫203和水螅体204的固着面积,从而固着件4上可以供存活更多的浮浪幼虫203和水螅体204。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驯化亲体(101):捕获性成熟的野生巴布亚硝水母(201),并转移至室内的第一标准养殖缸中;
产卵受精(102):所述野生巴布亚硝水母(201)在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中暂养6-8天后,将其按雌雄1:1-3:1 的比例转移至第二标准养殖缸中进行产卵,控制上述产卵环境的光照强度为10000-24000勒克斯,持续刺激4-8小时后光照强度降为500-1000勒克斯,使其产出卵子和精子并受精形成受精卵(202);
固着发育(103):将所述野生巴布亚硝水母(201)从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中取出,并向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中投放悬浮于水体中的固着件(4),所述受精卵(202)在6-8天后发育成浮浪幼虫(203),并从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的底部向水面通气以使所述浮浪幼虫(203)漂浮并逐渐附着于所述固着件(4)上,在10-12天后所述浮浪幼虫(203)在所述固着件(4)上发育成水螅体(204);
换缸分裂(104):20-30天后将载满所述水螅体(204)的所述固着件(4)转移至第三标准养殖缸中,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中的水体:每天保持6-8小时光照刺激,每天6-8小时紫外光照射消毒,20-28天后所述水螅体(204)逐步发育成横裂体(205);
降温刺激(105):将载有所述横裂体(205)的所述固着件(4)转移至一容器中,所述容器中的水体与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中的水体一致,并将所述容器放置于温度范围为20-24摄氏度的生物恒温箱中,通过低温的刺激方式促使所述横裂体(205)发育成碟状体(206);
换缸暂养(106):在3-5天后用吸管从所述容器的水体中吸取所述碟状体(206)并使所述碟状体(206)转移至碟状体养殖缸中暂养,所述碟状体养殖缸中持续通气以确保所述碟状体(206)不至于沉底;
幼体养殖(107):在15-25天后所述碟状体(206)发育成水母幼体(207),将所述水母幼体(207)转移至第四标准养殖缸中进行养殖以发育成成年巴布亚硝水母(208),所述水母幼体(207)的养殖密度随所述水母幼体(207)的体型增大而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每天向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所述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所述碟状体养殖缸投放一次丰年虾幼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丰年虾幼体的获取方法为:将低温休眠状态的丰年虾卵按照预设的投放比例投放于人工海水中,并进行通气处理以使所述人工海水呈沸腾状态,从而所述丰年虾卵孵化为丰年虾幼体,所述人工海水由海水素和纯净水混合而成,所述投放比例为:每二十升人工海水中投放150-200克丰年虾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定期对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所述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所述碟状体养殖缸进行清洁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处理包括:每天用吸管吸取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所述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碟状体养殖缸的底部的排泄物、未被消化的丰年虾幼体以及巴布亚硝水母各成长阶段的死亡尸体;以及,
每三到五天将水体及各成长阶段的巴布亚硝水母从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所述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所述碟状体养殖缸中取出,用抹布或者其他清洁工具对其内壁进行清洁,并更换与之前条件相同的新的水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所述第四标准养殖缸以及所述碟状体养殖缸均分别连通有用以去除水体中杂质且降低蛋白质及微生物含量的过滤箱(3),并增设水泵以形成水体循环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包括:
箱主体(31),
两个设于所述箱主体(31)内部以将所述箱主体(31)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第一腔室(311)、第二腔室(312)、第三腔室(313)的隔板(32);
设于所述第一腔室(311)内的、对水体进行初步过滤以去除固态杂质的过滤结构(33),所述过滤结构(33)包括:珊瑚石(331)以及铺设于所述珊瑚石(331)上的过滤棉(332);
设于所述第二腔室(312)内的、对从所述第一腔室(311)内流出的水体进行二次处理的蛋白分离器(34);以及,
设于所述第三腔室(313)内的、对从所述第二腔室(312)内流出的水体进行杀菌处理的紫外线灯(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还包括:通过向水体中添加冷、热水的方式以调节所述箱主体(31)内水温的温度调节系统(37),
所述温度调节系统(37)包括:
设于所述第二腔室(312)内的,用于检测实时水温的温度传感器(371);
两根伸入所述第二腔室(312)内的,分别连通有冷、热水源以向所述第二腔室(312)内添加冷、热水的控温管(372);
设于所述控温管(372)上的电磁阀(373);以及,
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371)、所述电磁阀(373)的,根据所述实时水温与预设水温的对比结果控制所述电磁阀(373)启闭的控制处理器(37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着件(4)为呈波浪形状的、设有密布的通孔的聚乙烯板,或者,所述固着件(4)为若干通过细线串起的、呈中空圆柱状的陶瓷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二标准养殖缸、所述第三标准养殖缸以及所述第四标准养殖缸内的水体:温度为24-27摄氏度,盐度值为28-33‰,溶氧含量为5-10毫克/升,由海水素和纯净水混合而成。
CN201711308917.8A 2017-12-11 2017-12-11 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 Active CN1098922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8917.8A CN109892261B (zh) 2017-12-11 2017-12-11 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8917.8A CN109892261B (zh) 2017-12-11 2017-12-11 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2261A true CN109892261A (zh) 2019-06-18
CN109892261B CN109892261B (zh) 2022-01-04

Family

ID=66942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08917.8A Active CN109892261B (zh) 2017-12-11 2017-12-11 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226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6335A (zh) * 2020-03-23 2020-06-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实验室海月水母水螅体的微观饲养方法
CN115104555A (zh) * 2022-08-29 2022-09-27 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有限公司 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9155A (zh) * 2011-11-08 2012-06-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海月水母无性快速繁殖方法
CN102524126A (zh) * 2012-01-05 2012-07-04 李新书 人工繁殖海月水母的方法
CN102907360A (zh) * 2012-10-29 2013-02-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
CN103621442A (zh) * 2013-11-27 2014-03-1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蜇室内全人工繁育方法
CN105052785A (zh) * 2015-07-20 2015-11-18 青岛海洋科技馆 巴布亚硝水母水螅体的获得方法
CN105104246A (zh) * 2015-07-20 2015-12-02 青岛海洋科技馆 巴布亚硝水母碟状体的产生和培育方法
US20160000053A1 (en) * 2014-07-02 2016-01-07 James Stime, JR. Water circulation device for jellyfish aquarium
CN106172174A (zh) * 2016-08-25 2016-12-07 腾兰芳 一种大鲵养殖水温度调节装置
CN107041326A (zh) * 2017-05-03 2017-08-15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双叉薮枝虫水母人工繁育方法
CN107347775A (zh) * 2017-07-20 2017-11-17 杭州敦和科技有限公司 水循环养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9155A (zh) * 2011-11-08 2012-06-2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海月水母无性快速繁殖方法
CN102524126A (zh) * 2012-01-05 2012-07-04 李新书 人工繁殖海月水母的方法
CN102907360A (zh) * 2012-10-29 2013-02-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白色霞水母规模化繁育方法
CN103621442A (zh) * 2013-11-27 2014-03-1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蜇室内全人工繁育方法
US20160000053A1 (en) * 2014-07-02 2016-01-07 James Stime, JR. Water circulation device for jellyfish aquarium
CN105052785A (zh) * 2015-07-20 2015-11-18 青岛海洋科技馆 巴布亚硝水母水螅体的获得方法
CN105104246A (zh) * 2015-07-20 2015-12-02 青岛海洋科技馆 巴布亚硝水母碟状体的产生和培育方法
CN106172174A (zh) * 2016-08-25 2016-12-07 腾兰芳 一种大鲵养殖水温度调节装置
CN107041326A (zh) * 2017-05-03 2017-08-15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双叉薮枝虫水母人工繁育方法
CN107347775A (zh) * 2017-07-20 2017-11-17 杭州敦和科技有限公司 水循环养殖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翠华 等: "光照和水流对巴布亚硝水母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的影响", 《水产科学》 *
柴兰高 等: "《山东农业百项实用技术》", 30 June 2006, 山东人民出版社 *
王文章 等: "巴布亚硝水母人工饲养试验", 《河北渔业》 *
邓景耀 等: "《海洋渔业生物学》", 31 October 1991, 农业出版社 *
陆忠康: "《简明中国水产养殖百科全书》", 28 February 20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高悦勉 等: "《海水养殖应用技术》", 31 December 2009, 东北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6335A (zh) * 2020-03-23 2020-06-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实验室海月水母水螅体的微观饲养方法
CN111296335B (zh) * 2020-03-23 2022-02-1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实验室海月水母水螅体的微观饲养方法
CN115104555A (zh) * 2022-08-29 2022-09-27 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有限公司 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
CN115104555B (zh) * 2022-08-29 2023-01-24 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有限公司 太平洋海刺水母繁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2261B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0608A (zh) 一种大鳞鲃鱼的培育方法
CN102257972A (zh) 鞍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方法
CN105660479B (zh) 澳洲龙纹斑的繁殖方法
US5144907A (en) Scallop aquaculture
CN105850814A (zh) 驼背鲈与鞍带石斑鱼的工厂化杂交育苗方法
CN111771772B (zh) 一种石斑鱼育苗方法
CN105900879B (zh) 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
CN111264423A (zh) 一种棘头梅童鱼的育苗方法
KR20160136986A (ko) 하부조명을 갖는 해마 자, 치어 양식수조
CN106942096A (zh) 一种多鳞铲颌鱼的人工繁殖培育方法
CN109892261A (zh) 巴布亚硝水母人工养殖方法
CN105532520B (zh) 一种宽体沙鳅苗种繁殖方法
CN110050732A (zh) 一种实验鱼类的水族箱养殖方法
Alagarswami et al. Hatchery technology for pearl oyster production
CN1194609C (zh) 松江鲈鱼水花鱼苗生产技术
CN209660193U (zh) 一种龙虾养殖系统
KR102436478B1 (ko) 대서양 연어(Salmo salar) 수정란 및 부화어 관리방법
US200901763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pagating benthic marine invertebrates
Sorgeloos et al. Production and use of Artemia in aquaculture
RU2614644C1 (ru) Способ интенсивного когортного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акарций (морских каланоидных копепод)
CN114027232A (zh) 一种侏儒蛤的引种繁育方法
RU2284105C2 (ru) Способ заводского культивирования молоди трепанга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10463648B (zh) 海水虾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4067972B (zh) 黄海大头鳕亲本培育及其受精卵孵化方法
CN102578006A (zh) 海水青鳉的实验室周年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