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4836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4836B
CN109884836B CN201910249763.2A CN201910249763A CN109884836B CN 109884836 B CN109884836 B CN 109884836B CN 201910249763 A CN201910249763 A CN 201910249763A CN 109884836 B CN109884836 B CN 1098848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signal
diode
electrod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97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4836A (zh
Inventor
马少龙
卢峰
姚绮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97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48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4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4836A/zh
Priority to US16/460,444 priority patent/US1163033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4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4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21Operation of devices; 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4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hermo-optic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2Thermal activation of liquid crystals exhibiting a thermo-optic effec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5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in which the switching element is a two-electrode devi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02Function characteristic reflectiv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with thermally addressed liquid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70/00Solid-state devices having no potential barriers, and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 H10N70/20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e.g. memristors
    • H10N70/231Multistable switching devices, e.g. memristors based on solid-state phase change, e.g. between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phases, Ovshinsky effe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像素包括显示单元和控制单元,显示单元至少包括加热元件和相变材料层;加热元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二极管包括二极管半导体层,二极管半导体层包括第一电极接触区、第二电极接触区和位于第一电极接触区和第二电极接触区之间的连接区;显示面板还包括:遮挡金属线,遮挡金属线覆盖连接区,且遮挡金属线与连接区绝缘;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第一信号端和第一信号源之间,或,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第二连接端与第二信号源之间。本发明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技术包括液晶显示、有机发光显示、无机发光显示、电子纸等,还有一种固态全反射显示,其利用一种相变材料,通过控制相变材料在晶态和非晶态之间切换,能够调整相变材料的折射率和/或吸收性。固态全反射显示装置自身不需要设置光源,而是利用环境光作为光源,通过反射环境光实现显示,其中通过对相变材料的折射率和/或吸收性的调整,来实现对环境光反射率的调整。其中,相变材料在相变完成之后,不必连续的施加功率以使器件维持当前状态,是其吸引各大厂商的优点。
固态全反射显示面板作为一种显示技术,分辨率越高,图像的显示效果越清晰,因此,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提升固态全反射显示的分辨率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解决了提升固态全反射显示的分辨率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像素包括显示单元和驱动显示单元的控制单元,显示单元至少包括加热元件和设置在加热元件之上的相变材料层;
加热元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
第一信号端电连接第一信号源,第二信号端电连接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电连接第二信号源;
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二极管包括二极管半导体层,二极管半导体层包括第一电极接触区、第二电极接触区和位于第一电极接触区和第二电极接触区之间的连接区;
显示面板还包括:遮挡金属线,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遮挡金属线覆盖连接区,且遮挡金属线与连接区绝缘;其中,
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第一信号端和第一信号源之间,或,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第二连接端与第二信号源之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包括遮挡金属线,遮挡金属线是为了保证二极管的连接区不受掺杂工艺影响而制作的与连接区交叠且绝缘的金属线。本发明中设置将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第一信号端和第一信号源之间,或,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第二连接端与第二信号源之间,遮挡金属线能够复用为显示面板中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能够减少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的设置条数,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占用的空间,节省出的空间能够适当的增加显示面板中像素的设置个数,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另外,在制作时仅需要对图形化的模板进行设计上的调整即能实现遮挡金属线作为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使用,工艺相对简单。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加热元件和控制单元电路连接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加热元件和控制单元电路连接示意图二;
图6为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加热元件和控制单元电路连接示意图三;
图8为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三;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四;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五;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六;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七;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晶体管俯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单元中二极体管俯视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二极管俯视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加热元件和控制单元电路连接示意图一。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显示区AA内设置有多个像素P,在显示区内像素P可以如图中示意的阵列式排布。
参考图2所示的,像素P包括显示单元A和驱动显示单元A的控制单元B,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101,像素P设置在基板101之上,其中,显示单元A至少包括加热元件11和设置在加热元件11之上的相变材料层12;可选的,显示单元A还包括如图所示的反射层13、间隔层14,反射层13和间隔层14位于加热元件11和相变材料层12之间,间隔层14位于反射层13远离加热元件11一侧。在相变材料层12之上还设置有覆盖层15。其中,反射层13和间隔层14都具有导热性能,并且间隔层14能够透射光。相变材料层12的制作材料为其折射率在加热脉冲的作用下是可逆可切换的。其中,通过调节间隔层14的厚度与相变材料层12相配合,并利用反射率随光的波长而变化的特性,能够实现调节反射层-间隔层-相变材料层这一器件的光学特性。
如图3所示,加热元件11包括第一连接端11D1和第二连接端11D2;控制单元B包括第一信号端BD1和第二信号端BD2;其中,第一信号端BD1电连接第一信号源S1,第二信号端BD2电连接第一连接端11D1,第二连接端11D2电连接第二信号源S2。本发明中控制单元B与加热元件11电连接,向加热元件11施加电流或电压后,实现对加热元件11进行加热,当加热元件11加热时,热量经由反射层13和间隔层14被快速传递到相变材料层12,以加热相变材料层12,能够控制相变材料层12从一个状态切换到另一个状态,从而实现切换折射率。
控制单元B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DI,即本发明中控制单元B中包括二极管DI的个数不做限定,控制单元B中也可以包括除二极管DI以外的其他元器件。继续参考图2所示,二极管DI包括二极管半导体层DIw,二极管半导体层DIw包括第一电极接触区C1、第二电极接触区C2和位于第一电极接触区C1和第二电极接触区C2之间的连接区L;显示面板还包括:遮挡金属线LS,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e上,遮挡金属线LS覆盖连接区L,且遮挡金属线LS与连接区L绝缘。
在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还包括开关晶体管,开关晶体管可以作为显示面板的驱动控制电路中的开关,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示意图。仅为了示意显示面板中包括有开关晶体管,并不限定开关晶体管的具体位置。如图4所示,开关晶体管T包括位于基板101之上的晶体管半导体层Tw、位于晶体管半导体层Tw远离基板101一侧的栅极g、位于栅极g远离晶体管半导体层一侧的源极s和漏极d;其中,栅极g与源极s和漏极d之间可以间隔有若干绝缘层;在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二极管DI可以复用开关晶体管T的制作工艺,比如二极管半导体层DIw与晶体管半导体层Tw可以位于同一膜层(即二极管半导体层DIw与晶体管半导体层Tw同层同材料但不接触),晶体管半导体层Tw包括如图所示的电极区Tw1、低掺杂区Tw2和沟道区Tw3,二极管半导体层DIw包括第一电极接触区C1、第二电极接触区C2和连接区L,由于二极管DI中的连接区L与开关晶体管T的低掺杂区Tw2对元素掺杂量的需求不同,其中,低掺杂区Tw2为一个低掺杂漏区,能够承受部分电压,防止热电子退化效应。为了避免在对开关晶体管T的低掺杂区Tw2进行掺杂时影响连接区L的性质,所以本实施例在连接区L之上制作遮挡金属线LS。
在本发明中可选的,图5为本发明中加热元件和控制单元电路连接示意图二。图6为图5对应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如图5所示,遮挡金属线LS电连接于第一信号端BD1和第一信号源S1之间,第一信号源S1用于输出第一信号,该种情况下,遮挡金属线LS作为第一信号端BD1和第一信号源S1之间的连接导线为控制单元B提供第一信号。图6仅以控制单元B中包括一个二极管DI进行示意,其中,二极管一端为第一信号端BD1,另一端为第二信号端BD2。如图6所示的,二极管DI与遮挡金属线LS、加热元件11均位于不同的膜层结构中,二极管DI的一端(比如第一电极接触区C1一端)作为第一信号端BD1(C1)通过相应的过孔O连接到遮挡金属线LS上,二极管DI的另一端(比如第二电极接触区C2一端)作为第二信号端BD2通过相应的过孔O连接到加热元件11的第一连接端11D1。在显示面板中包括驱动芯片,驱动像素显示的信号源(本申请中第一信号源和第二信号源)均由驱动芯片提供,所以在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各种由驱动芯片引出的金属线用于提供信号源。该实施方式中,将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第一信号端和第一信号源之间,即将遮挡金属线复用为传输第一信号的电路走线,不需要在显示面板中额外的设置电路走线来传递第一信号,从而能够减少在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的设置条数,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占用的空间,节省出的空间能够适当的增加显示面板中像素的设置个数,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
在本发明中可选的,图7为本发明中加热元件和控制单元电路连接示意图三。图8为图7对应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示意图。如图7所示,遮挡金属线LS电连接于第二连接端11D2与第二信号源S2之间。第二信号源S2用于输出第二信号,该种情况下,遮挡金属线LS作为第二连接端11D2与第二信号源S2之间的连接导线为加热元件11提供第二信号。图8仅以控制单元B中包括一个二极管DI进行示意,其中,二极管一端为第一信号端BD1,另一端为第二信号端BD2。如图8所示的,二极管DI与遮挡金属线LS、加热元件11均位于不同的膜层结构中,加热元件11的第二连接端11D2通过相应的过孔O连接到遮挡金属线LS上,加热元件11的第一连接端11D1连接二极管DI的第二电极接触区C2一端(第二信号端BD2),二极管DI的第一电极接触区C1一端(第一信号端BD1)连接到第一信号源。该实施方式中,将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第二连接端与第二信号源之间,即将遮挡金属线复用为传输第二信号的电路走线,不需要在显示面板中额外的设置电路走线来传递第二信号,从而能够减少在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的设置条数,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占用的空间,节省出的空间能够适当的增加显示面板中像素的设置个数,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8仅为了示意说明遮挡金属线LS与第一信号端BD1或第二连接端11D2的电连接关系,图中各元件和走线的相对位置仅是示意性表示,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包括遮挡金属线,遮挡金属线是为了保证二极管的连接区不受掺杂工艺影响而制作的与连接区交叠且绝缘的金属线。本发明中设置将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第一信号端和第一信号源之间,或,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第二连接端与第二信号源之间,遮挡金属线能够复用为显示面板中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能够减少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的设置条数,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占用的空间,节省出的空间能够适当的增加显示面板中像素的设置个数,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另外,在制作时仅需要对图形化的模板进行设计上的调整即能实现遮挡金属线作为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使用,工艺相对简单。
在一种实施例中,二极管一端为第一信号端,另一端为第二信号端。即控制单元仅包括一个二极管作为控制显示单元的开关。二极管在制作时能够实现提供较大的电流或电压,从而能够实现向加热元件提供大电流或电压,加热元件能够快速的加热,进而实现快速的将热量传递给相变材料层,保证相变材料层不同折射率之间的切换速度,避免切换延迟,从而能够提升显示面板显示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一。如图9所示,像素P包括显示单元A和控制单元B,图中仅示意出了显示单元A中的加热元件11,其中,控制单元B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多个像素P沿第一方向a排列成像素行PH,多个像素P沿第二方向b排列成像素列PL,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交叉,可选的,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彼此相互垂直并且均平行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遮挡金属线LS沿第一方向a延伸,位于同一像素行PH的多个像素P的控制单元B电连接相同的遮挡金属线LS;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b延伸的第二信号线X2,位于同一像素列PL的多个像素P的加热元件11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同一条第二信号线X2。该实施方式中,遮挡金属线LS用于向控制单元B传输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线X2用于向加热元件11传输第二信号。通过本实施例,在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遮挡金属线能够保护二极管的连接区不受开关晶体管的低掺杂区的掺杂工艺影响,同时遮挡金属线复用为传输第一信号的电路走线,不需要在显示面板中额外的设置电路走线来传递第一信号,从而能够减少在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的设置条数,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中走线占用的空间,节省出的空间能够适当的增加显示面板中像素的设置个数,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在制作时仅需要对图形化的模板进行设计上的调整即能实现遮挡金属线作为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使用,工艺相对简单。另外,通常情况下,传输第一信号的第一信号线和传输第二信号的第二信号线在延伸方向上存在交叉,所以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需要在不同的膜层结构中制作,本发明中将膜层结构中原有的遮挡金属线复用为第一信号线,能够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膜层厚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减薄,同时还可以减小走线占用的面积,节省显示面板的空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二。如图10所示,像素P包括显示单元A和控制单元B,图中仅示意出了显示单元A中的加热元件11,其中,控制单元B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多个像素P沿第一方向a排列成像素行PH,多个像素P沿第二方向b排列成像素列PL,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交叉;显示面板还包括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第一信号线X1,位于同一像素行PH的多个像素P的控制单元B电连接同一条第一信号线X1;遮挡金属线LS沿第二方向b延伸,位于同一像素列PL的多个像素P的加热元件11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相同的遮挡金属线LS。该实施方式中,遮挡金属线LS用于向加热元件11传输第二信号,第一信号线X1用于向控制单元B传输第一信号。在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遮挡金属线能够保护二极管的连接区不受开关晶体管的低掺杂区的掺杂工艺影响,同时遮挡金属线复用为传输第二信号的电路走线,不需要在显示面板中额外的设置电路走线来传递第二信号,从而能够减少在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的设置条数,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中走线占用的空间,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在制作时仅需要对图形化的模板进行设计上的调整即能实现遮挡金属线作为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使用,工艺相对简单。另外,通常情况下,传输第一信号的第一信号线和传输第二信号的第二信号线在延伸方向上存在交叉,所以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需要在不同的膜层结构中制作,本发明中将膜层结构中原有的遮挡金属线复用为第二信号线,能够有利于减少显示面板膜层厚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减薄。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三,如图11所示,以控制一个像素的电路为例,像素P包括显示单元A和控制单元B,图中仅示意出了显示单元A中的加热元件11,其中,加热元件11包括第一连接端11D1和第二连接端11D2;控制单元B包括第一信号端BD1和第二信号端BD2。显示面板还包括开关单元,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K1和第二开关单元K2,第一开关单元K1的控制端K11电连接第一开关信号源SK1,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一端K12电连接第一信号端BD1,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二端K13电连接第一信号源S1,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K21电连接第二开关信号源SK2,第二开关单元K2的第一端K22电连接第二连接端,第二开关单元K2的第二端K23电连接第二信号源S2。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单元K1用于控制向控制单元B输入第一信号(由第一信号源S1提供),当第一开关信号源SK1向控制端K11提供有效电平信号,第一开关单元K1开启,第一信号源S1提供的第一信号经第二端K13和第一端K12,传输到控制单元B的第一信号端BD1,然后又经第二信号端BD1将第一信号传递到加热元件11的第一连接端11D1;第二开关单元K2用于控制向加热元件11输入第二信号(由第二信号源S2提供),当第二开关信号源SK2向控制端K21提供有效电平信号,第二开关单元K2开启,第二信号源S2提供的第二信号经第二端K23和第一端K22,传输到加热元件11的第二连接端11D2;从而实现向加热元件11的两端施加电压信号,实现对加热元件11进行加热,当加热元件11加热时,热量经由反射层和间隔层被快速传递到相变材料层,以加热相变材料层,能够控制相变材料层从一个状态切换到另一个状态,从而实现切换折射率。该实施方式中,实现将遮挡金属线复用为显示面板中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减少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的设置条数,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另外,在制作时仅需要对图形化的模板进行设计上的调整即能实现遮挡金属线作为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使用,工艺相对简单。在上述基础上同时在第一信号源S1和第二信号源S2之间均各自增加相应的开关单元,避免第一信号源S1和第二信号源S2长时间处于供电状态,影响功耗,并且也会影响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该实施方式,能够在开关单元接收到有效电平信号后才相应的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提供给像素,设计上更加合理,同时有利于降低功耗。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1,一个开关单元K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晶体管T,开关晶体管T包括位于基板101之上的晶体管半导体层Tw、位于晶体管半导体层Tw远离基板101一侧的栅极g、位于栅极g远离晶体管半导体层Tw一侧的源极s和漏极d;二极管DI还包括第一电极Y1和第二电极Y2,第一电极Y1电连接第一电极接触区C1,第二电极Y2电连接第二电极接触区C2,第一电极Y1和第二电极Y2位于二极管半导体层DIw远离基板101一侧;其中,至少一个开关晶体管T的晶体管半导体层Tw与二极管半导体层DIw位于同一膜层,第一电极Y1、第二电极Y2、源极s和漏极d位于同一膜层,遮挡金属线LS与栅极g位于同一膜层。如图所示的晶体管半导体层Tw包括如图所示的电极区Tw1、低掺杂区Tw2和沟道区Tw3,二极管半导体层DIw包括第一电极接触区C1、第二电极接触区C2和连接区L,由于二极管DI中的连接区L与开关晶体管T的低掺杂区Tw2对元素掺杂量的需求不同,其中,低掺杂区Tw2为一个低掺杂漏区,能够承受部分电压,防止热电子退化效应。为了避免在对开关晶体管T的低掺杂区Tw2进行掺杂时影响连接区L的性质,所以通常在连接区L之上需要遮挡金属线LS。该实施方式中设置遮挡金属线与栅极在同一刻蚀工艺中制作,不需要额外增加工艺制程单独制作遮挡金属线,工艺相对简单,并且二极管半导体层可以与晶体管半导体层在同一刻蚀工艺中制作,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源极和漏极在同一刻蚀工艺中制作,即二极管制作时复用开关晶体管的工艺制程,工艺相对简单。同时该实施方式能够将遮挡金属线能够复用为显示面板中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能够减少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的设置条数,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占用的空间,节省出的空间能够适当的增加显示面板中像素的设置个数,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四,如图13所示,多个像素P沿第一方向a排列成像素行PH,多个像素P沿第二方向b排列成像素列PL,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交叉;位于同一像素行PH的多个像素P的控制单元B的第一信号端连接到同一个第一开关单元K1,位于同一像素列PL的多个像素P的加热元件11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到同一个第二开关单元K2。该实施方式中,实现将遮挡金属线复用为显示面板中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图13为为控制单元B传递第一信号的电路走线),减少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的设置条数,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另外,在制作时仅需要对图形化的模板进行设计上的调整即能实现遮挡金属线作为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使用,工艺相对简单。另外在第一信号源S1和第二信号源S2之间均各自增加相应的开关单元,避免第一信号源S1和第二信号源S2长时间处于供电状态,影响功耗。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设置第一开关单元电连接同一像素行的多个像素中的控制单元,第一开关单元开启后能够同时向同一行的多个像素中多个控制单元输入第一信号;设置第二开关单元电连接同一像素列的多个像素中的加热元件,第二开关单元开启后能够同时向同一行的多个像素中多个加热元件输入第二信号;不需要对每个像素单独的设置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开关单元的设置个数,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的空间,并且一个开关单元控制一行或一列的像素,控制方式更加简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线和信号总线,控制线包括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信号总线包括行信号总线和列信号总线;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线,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行信号总线;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第二控制线,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列信号总线。
可选的,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五,如图14所示,所有的第一开关单元K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信号源S1的一端)均连接同一条行信号总线HZX;所有的第二开关单元K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信号源S2的一端)均连接同一条列信号总线LZX。该实施方式在图13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设置所有的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同一条行信号总线,在控制显示面板显示时,行信号总线可以按时序输入第一信号,并与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配合,以实现将第一信号传输给第一信号线(如图14对应的是遮光金属线LS),所有的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同一条列信号总线,在控制显示面板显示时,列信号总线可以按时序输入第二信号,并与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配合,以实现将第二信号传输给第二信号线。该实施方式中,仅需要设置一条行信号总线和一条列信号总线即能实现向所有的第一信号线和所有的第二信号线传输信号,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信号总线的数量较少,有利于节省电路总线占据的空间。
可选的,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六,如图15所示,该实施方式在图13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设置各个第一开关单元K1的控制端K11连接不同的第一控制线KX1,各个第二开关单元K2的控制端K21连接不同的第二控制线KX2。能够实现对各第一开关单元和各第二开关单元的单独控制,在驱动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时,驱动控制的自由度更大。
在一种实施例中,以控制单元包括一个二极管,二极管一端为第一信号端,另一端为第二信号端;开关单元包括一个开关晶体管为例,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局部简化电路示意图七,如图16所示,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T2,所有的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第二端均连接同一条行信号总线HZX;所有的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第二端均连接同一条列信号总线LZX。各个第一开关晶体管T1的控制端连接不同的第一控制线KX1,各个第二开关晶体管T2的控制端连接不同的第二控制线KX2。该实施方式,通过一个二极管作为显示单元的控制单元,二极管能够提供较大的电流或电压,从而能够实现向加热元件提供大电流或电压,加热元件能够快速的加热,进而实现快速的将热量传递给相变材料层,保证相变材料层不同折射率之间的切换速度,避免切换延迟,从而能够提升显示面板显示效果。同时设置遮光金属线复用为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图中复用为传递第一信号的第一信号线),能够减少显示面板中设置的电路走线条数,从而节省电路走线占用的空间。然后通过设置一个第一开关晶体管连接一条第一信号线,一个第二开关晶体管连接一条第二信号线,使用开关晶体管作为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的开关单元,控制方式更加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13至图16对应的实施例均以图9所示的电路结构进行示意,上述实施方式同样适用于图10所示的电路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说明。另外,上述图13至图16对应的实施例中的第一开关单元K1和第二开关单元K2的结构均可以与图4中示意的开关晶体管T的结构相同,则在显示面板中第一开关单元K1和第二开关单元K2的晶体管半导体层Tw与二极管DI的二极管半导体层DIw位于同一膜层,第一开关单元K1和第二开关单元K2的栅极g与本发明中遮光金属线LS位于同一膜层。
可选的,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晶体管俯视示意图,如图17所示,示意出了开关晶体管中的晶体管半导体层Tw,晶体管半导体层Tw包括如图所示的电极区Tw1、低掺杂区Tw2和沟道区Tw3,两个低掺杂区Tw2分别位于沟道区Tw3的两侧,电极区Tw1与低掺杂区Tw2相邻。其中由一个电极区指向另一个电极区的方向f为沟道区的长度方向,沟道区的长度为d1,与方向f垂直的方向为沟道区的宽度方向,沟道区的宽度为d2,其中,开关晶体管的沟道区的宽长比为m,m=d2/d1其中,m≥10。开关晶体管在开态下的导通电流与开关晶体管中沟道区的宽长比有关,本发明设置开关晶体管的宽长比m≥10,即具有较大的宽长比,能够保证开关晶体管在开态下的较大的导通电流,从而能够满足导通电流较大的第一信号,进而保证向显示单元的加热元件提供较大的电流,保证加热元件能快速加热,进而实现快速的将热量传递给相变材料层,保证相变材料层不同折射率之间的切换速度,避免切换延迟,从而能够提升显示面板显示效果。
可选的,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单元中二极体管俯视示意图,如图18所示,示意出了二极管半导体层DIw,二极管半导体层DIw包括第一电极接触区C1、第二电极接触区C2和连接区L,二极管半导体层DIw的制作材料包括本征多晶硅材料,即Poly-Si;其中,第一电极接触区C1掺杂硼,第二电极接触区C2掺杂磷,连接区L还包括沟道掺杂区CHD和本征区LN,在沟道掺杂区CHD掺杂硼,沟道掺杂区CHD的硼掺杂浓度小于第一电极接触区C1的硼掺杂浓度;可选的,沟道掺杂区CHD的硼掺杂量级为E11~13,第一电极接触区C1的硼掺杂量级为E13~15,第二电极接触区C2的磷掺杂量级为E13~15。由第一电极接触区C1指向第二电极接触区C2的方向z上,第一电极接触区C1、沟道掺杂区CHD、本征区LN、第二电极接触区C2依次排列。该种排列方式能够有利于消除肖特基势垒,提升二极管的电性性能,同时该种方式设置第一电极接触区和第二电极接触区都位于二极管半导体层,即在同一膜层结构中,与第一电极接触区和第二电极接触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交叠排列设置相比,有利于显示面板膜层厚度的减薄。
继续参考图18所示的,由第一电极接触区C1指向第二电极接触区C2的方向z上,连接区L的长度为d3,在与方向z垂直的方向上,连接区的宽度为d4,二极管的连接区的宽长比为n,n=d4/d3其中,n≥10。二极管的导通电流与其连接区的宽长比有关,该实施方式中设置n≥10,即具有较大的宽长比,能够保证二极管能够提供较大的电流,从而能够满足向显示单元的加热元件提供较大的电流,保证加热元件能快速加热,进而实现快速的将热量传递给相变材料层,保证相变材料层不同折射率之间的切换速度,避免切换延迟,从而能够提升显示面板显示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一个二极管中的二极管半导体层中:第一电极接触区和第二电极接触区在第三方向上交替排列,第一电极接触区和第二电极接触区的个数总和为v,连接区的个数为v-1;与同一个二极管的连接区交叠的遮挡金属线的条数为v-1。当v=3时,连接区的个数为2,与同一个二极管的连接区交叠的遮挡金属线的条数为2;当v=4时,连接区的个数为3,与同一个二极管的连接区交叠的遮挡金属线的条数为3。
以v=4为例,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俯视示意图。如图19所示,示出了一个二极管的二极管半导体层DIw和与连接区L交叠的遮挡金属线LS,二极管半导体层DIw包括3个连接区L,与连接区L交叠的遮挡金属线LS为3条。其中,第一电极接触区C1和第二电极接触区C2在第三方向t上交替排列,以在第三方向t上一个连接区L的长度为d5,在垂直于第三方向t上一个连接区L的长度为d6为例,该实施方式中,一个第一电极接触区C1与一个第二电极接触区C2之间的区域均为连接区L,相当具有三个连接区L,在应用时,第一电极接触区C1连接第一电极(未示出),第二电极接触区C2连接第二电极(未示出),二极管的连接区L的宽长比n=3*d6/d5。该种设计方式相当于对一个二极管的连接区进行分区,能够实现制作宽长比较大的二极管,与单纯的设计增大连接区在一个方向上的宽度来实现增大宽长比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式能够大大减少一个二极管占据的空间大小。并且能够制作宽长比较大的二极管来满足快速向显示单元的加热元件提供较大的电流的需求,进而实现快速的将热量传递给相变材料层,保证相变材料层不同折射率之间的切换速度,避免切换延迟,从而能够提升显示面板显示效果。
可选的,图20为图19中二极管俯视示意图,如图20所示的,一个第一电极接触区C1指向一个第二电极接触区C2的方向上,连接区包括依次排列的沟道掺杂区CHD和本征区LN。
进一步的,图21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俯视示意图。如图21所示,仍然以v=4为例,与同一个二极管的连接区L交叠的所有遮挡金属线LS两两相互连接,图中仅是示意性表示出遮挡金属线相互连接的位置。该实施方式中首先能够将遮挡金属线能够复用为显示面板中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能够减少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的设置条数,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占用的空间,节省出的空间能够适当的增加显示面板中像素的设置个数,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进一步将与同一个二极管的连接区交叠的所有遮挡金属线两两相互连接,能够降低遮挡金属线整体的电阻,在遮挡金属线用于传输电信号时,能够降低功耗损失。
进一步的,仍然以v=4为例,图22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局部俯视示意图。如图22所示,二极管还包括第一电极Y1和第二电极Y2,第一电极Y1与第一电极接触区C1电连接,第二电极Y2与第二电极接触区C2电连接;在一个二极管中:第一电极Y1包括第一电极条Y1T,第二电极Y2包括第二电极条Y2T,在第三方向t上第一电极条Y1T与第二电极条Y2T交替排列,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第一电极条Y1T与第一电极接触区C1交叠且通过多个过孔K电连接,第二电极条Y2T与第二电极接触区C2交叠且通过多个过孔K电连接。该实施方式提供的二极管具有较大的宽长比,能够提供较大的导通电流,从而能够满足快速向显示单元的加热元件提供较大的电流的需求,进而实现快速的将热量传递给相变材料层,保证相变材料层不同折射率之间的切换速度,避免切换延迟,从而能够提升显示面板显示效果。同时将遮挡金属线能够复用为显示面板中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能够减少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的设置条数,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占用的空间,节省出的空间能够适当的增加显示面板中像素的设置个数,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进一步设置第一电极条通过多个过孔与第一电极接触区电连接,第二电极条通过多个过孔与第二电极接触区电连接,多个过孔的设计保证了第一电极条与第一电极接触区的导通性能,和第二电极条与第二电极接触区的导通性能,有利于降低功耗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图22以遮挡金属线LS电连接于第二连接端与第二信号源之间为例进行示意(可同时参考图7和图8对应的实施例说明),与同一个二极管的连接区绝缘交叠的多条遮挡金属线LS电连接后,通过第一过孔K1连接到加热元件的第二连接端(图中未示意),第一电极Y1通过第二过孔K2连接到加热元件的第一连接端(图中未示意)。也即遮挡金属线LS复用为传递第二信号的第二信号线,传递第一信号的第一信号线X1电连接二极管的第二电极Y2。另外,对于遮挡金属线LS电连接于第一信号端和第一信号源之间的情况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23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如图23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包括遮挡金属线,遮挡金属线是为了保证二极管的连接区不受掺杂工艺影响而制作的与连接区交叠且绝缘的金属线。本发明中设置将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第一信号端和第一信号源之间,或,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第二连接端与第二信号源之间,遮挡金属线能够复用为显示面板中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能够减少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的设置条数,有利于节省显示面板中电路走线占用的空间,节省出的空间能够适当的增加显示面板中像素的设置个数,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分辨率。另外,在制作时仅需要对图形化的模板进行设计上的调整即能实现遮挡金属线作为传递信号的电路走线使用,工艺相对简单。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像素,所述像素包括显示单元和驱动所述显示单元的控制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至少包括加热元件和设置在所述加热元件之上的相变材料层;
所述加热元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
所述第一信号端电连接第一信号源,所述第二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电连接第二信号源;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包括二极管半导体层,所述二极管半导体层包括第一电极接触区、第二电极接触区和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区和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区之间的连接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遮挡金属线,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方向上,所述遮挡金属线覆盖所述连接区,且所述遮挡金属线与所述连接区绝缘;其中,
所述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和所述第一信号源之间,或,所述遮挡金属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一端为所述第一信号端,另一端为所述第二信号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像素沿第一方向排列成像素行,多个所述像素沿第二方向排列成像素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所述遮挡金属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位于同一所述像素行的多个所述像素的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相同的所述遮挡金属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位于同一所述像素列的多个所述像素的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第二连接端电连接同一条所述第二信号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像素沿第一方向排列成像素行,多个所述像素沿第二方向排列成像素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位于同一所述像素行的多个所述像素的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同一条所述第一信号线;
所述遮挡金属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位于同一所述像素列的多个所述像素的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第二连接端电连接相同的所述遮挡金属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开关信号源,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源,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开关信号源,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板;
一个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晶体管,所述开关晶体管包括位于所述基板之上的晶体管半导体层、位于所述晶体管半导体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栅极、位于所述栅极远离所述晶体管半导体层一侧的源极和漏极;
所述二极管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区,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区,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二极管半导体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其中,
至少一个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所述晶体管半导体层与所述二极管半导体层位于同一膜层,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位于同一膜层,所述遮挡金属线与所述栅极位于同一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像素沿第一方向排列成像素行,多个所述像素沿第二方向排列成像素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位于同一所述像素行的多个所述像素的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连接到同一个所述第一开关单元,
位于同一所述像素列的多个所述像素的所述加热元件的第二连接端连接到同一个所述第二开关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线和信号总线,所述控制线包括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所述信号总线包括行信号总线和列信号总线;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线,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行信号总线;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线,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列信号总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有的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均连接同一条所述行信号总线;所有的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均连接同一条所述列信号总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一控制线,各个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二控制线。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晶体管,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沟道区的宽长比为m,其中,m≥1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极管半导体层的制作材料包括本征多晶硅材料;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区掺杂硼,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区掺杂磷,所述连接区还包括沟道掺杂区和本征区,在所述沟道掺杂区掺杂硼,所述沟道掺杂区的硼掺杂浓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区的硼掺杂浓度;
由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区指向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区、所述沟道掺杂区、所述本征区、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区依次排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极管的所述连接区的宽长比为n,其中,n≥1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所述二极管中的所述二极管半导体层中: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区和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区在第三方向上交替排列,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区和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区的个数总和为v,所述连接区的个数为v-1;
与同一个所述二极管的所述连接区交叠的所述遮挡金属线的条数为v-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与同一个所述二极管的所述连接区交叠的所有所述遮挡金属线两两相互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极管还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区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区电连接;
在一个所述二极管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电极条,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电极条,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条与所述第二电极条交替排列,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条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区交叠且通过多个过孔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条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区交叠且通过多个过孔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反射层和间隔层,所述反射层和所述间隔层位于所述加热元件和所述相变材料层之间,所述间隔层位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加热元件一侧。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910249763.2A 2019-03-29 2019-03-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884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9763.2A CN109884836B (zh) 2019-03-29 2019-03-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6/460,444 US11630333B2 (en) 2019-03-29 2019-07-02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blocking metal wire in control uni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9763.2A CN109884836B (zh) 2019-03-29 2019-03-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4836A CN109884836A (zh) 2019-06-14
CN109884836B true CN109884836B (zh) 2022-01-07

Family

ID=66935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9763.2A Active CN109884836B (zh) 2019-03-29 2019-03-2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0333B2 (zh)
CN (1) CN10988483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0528A (zh) * 1997-01-29 2000-04-12 考贝泰利公司 相变平板显示器件
CN103488001A (zh) * 2013-06-20 2014-01-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04701302A (zh) * 2015-03-18 2015-06-10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5938261A (zh) * 2016-06-16 2016-09-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显示器件
CN104730796B (zh) * 2015-03-09 2018-04-20 浙江大学 一种采用相变材料设计的非易失性显示单元和显示阵列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8936A (ja) * 2006-01-11 2007-07-26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表示装置
JP2015052730A (ja) * 2013-09-09 2015-03-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EP3203309A1 (en) 2016-02-04 2017-08-09 Bodle Technologies Limited Optical device with thermally switch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GB201717566D0 (en) * 2017-10-25 2017-12-06 Bodle Tech Ltd Display apparatus
GB201809760D0 (en) * 2018-06-14 2018-08-01 Bodle Tech Ltd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0528A (zh) * 1997-01-29 2000-04-12 考贝泰利公司 相变平板显示器件
CN103488001A (zh) * 2013-06-20 2014-01-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04730796B (zh) * 2015-03-09 2018-04-20 浙江大学 一种采用相变材料设计的非易失性显示单元和显示阵列
CN104701302A (zh) * 2015-03-18 2015-06-10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5938261A (zh) * 2016-06-16 2016-09-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显示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4836A (zh) 2019-06-14
US20200310168A1 (en) 2020-10-01
US11630333B2 (en) 202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0947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10256226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circuit
KR102040812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007833B1 (ko)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 기판
US821295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1207164B (zh) 高灵敏度光传感元件和使用该元件的光传感装置
KR101994657B1 (ko)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US9831276B2 (en) Display panel
CN102483889B (zh) 有源矩阵基板和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KR20130110490A (ko)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1429838A (zh) 具有透光区域的显示装置
CN112130389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50028088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200100181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및 디스플레이 단말기
CN10988483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28563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774532B (zh) 半導體裝置
US20230094885A1 (en) Display panel
CN114171565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273609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7122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140027761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display thereof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4355686B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CN11613711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14909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