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5211B - 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5211B
CN109865211B CN201711250925.1A CN201711250925A CN109865211B CN 109865211 B CN109865211 B CN 109865211B CN 201711250925 A CN201711250925 A CN 201711250925A CN 109865211 B CN109865211 B CN 109865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ractor
escape
connecting cable
free
protective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509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5211A (zh
Inventor
萧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2509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52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5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5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5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5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主要由逃生护具与驱动机构所组成,利用该逃生护具的护具单元来防护人体,并通过所承载重量依重力加速度的自由落体方式,以连动卷绕于该逃生护具的卷收器内的连接索释出,同时通过该驱动机构的本体上开设有与内部形成有一缓冲区的多个开孔设计,使受连动的该驱动机构的移动件于该本体内移动并形成一气体压力,通过开孔以由多至少往该静止区方向排列设置,来提供该气体压力以渐进方式向外排出,有效控制该连接索垂放的速度,如此不但能防止连接索过度垂放的缺陷,同时能有效提升逃生者垂降至安全处或地面等的功效,更确保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高楼逃生装置设计,尤其涉及一种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鉴于高楼的林立,因此在高楼建筑设计上均要适当安装有逃生设备以供使用,即室内的安全窗,或住家的阳台等逃生场所皆已广泛安装的逃生装置,使得如发生灾难事故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以增进受困者顺利逃生的机率,且得以自救、救人,有效降低伤亡情况;因此,在传统逃生装置上的设置,利用一固定支撑架上吊挂有一缓降器,并于该缓降器处连结有一支撑人体的安全带,使用时利用人体重量连动卷收于该缓降器内的绳索进行垂降释放,以便逃生者可垂降至地面脱困,但是,该逃生装置的缓降器因结构设计问题,无法针对楼层的不同来控制垂降的速度,同时鉴于发生灾难时逃生者情绪处于慌张与恐惧的状况下,更碍于逃生设备的穿戴繁琐,导致在进行逃生设备的使用时会有手忙脚乱的情况,而无法确实有效正确地使用该等逃生设备,进而会使逃生速度受到阻碍,同时若逃生者于高楼处以垂降逃生,速度呈自由落体方式下降进行,其更无法实时在快接触安全处或地面时来控制下降速度及顾虑使用人的人身安全,有效控制垂降速度,如此不但会使逃生者心生恐惧更会有直接坠至地面的危险,严重者便会造成逃生者因快速坠落而有危险伤害的情况产生,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其先利用自由落体式以快速连动连接索垂放,再利用驱动机构受到该连接索的连动并以渐进排放气体压力的方式,有效控制连接索的垂放速度,以减低快速垂降后的恐惧与慌张,以有效达成逃生垂降的安全性使用功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包括:一逃生护具,以及一与所述逃生护具连接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逃生护具具有一卷收器,一护具单元,以及一端与所述护具单元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卷收器上的连接索;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一本体,多个开设于所述本体周缘上且与所述本体内相连通的开孔,一端可伸置于所述本体内而另一端与所述卷收器对应并受连动的连动件,以及一设于所述连动件上并可于所述本体内移动的移动件,而所述本体内部形成有一缓冲区及一静止区,同时缓冲区与所述开孔呈对应设置,且所述开孔的开设由所述缓冲区往所述静止区方向以由多至少的渐进方式排列于所述本体上,使得所述移动件受到所述连动件的推进移动而于所述本体内产生气体压力,且所述气体压力可透过所述开孔由所述本体内向外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具单元为一可将人体的胸、腹部予以包覆的束带设计,同时所述束带上另设有一与所述连接索连结且防止松脱的安全扣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具单元为一摊开呈地毯以供乘坐于上的载具,同时当其四边端点与所述连接索连结可缩小体积,以使可将人体包覆于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具单元为一具中空构造的设计,且在邻近其一所述端点处另设有一自动充气组。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在于:当该逃生护具的卷收器因护具单元受到逃生者的穿戴且承载有重量,进而在逃生者以自由落体方式向外垂降时,以同时带动缠绕于该卷收器上的连接索进行释放,并使该连接索垂放至一定长度时,一并带动该连动件动作使得该移动件受到连动,而在移动时同时于该本体内产生一气体压力(简称气压),随该移动件不断被推进,其产生的气压得以利用该缓冲区处的开孔不断以递减方式向外释出,使得所进行垂放的连接索得以在该气体压力渐进向外释出的状况下有效受到控制,不但能防止连接索垂放速度过快或有过度垂放的缺失,更能有效率的提升逃生者垂降至安全处或地面的功效,更确保有效提升逃生垂降的安全性使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护具单元的另一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护具单元的又一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4至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3 高楼逃生装置
31 逃生护具
32 驱动机构
311 卷收器
312 护具单元
313 连接索
321 本体
322 开孔
323 连动件
324 移动件
A 安全扣环
B 开槽
C 自动充气组
D1 缓冲区
D2 静止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本发明提出的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3的一较佳实施例(图中以简图表示)中,该高楼逃生装置3包含有一逃生护具31,以及一与该逃生护具31连结的驱动机构32组成,同时在该高楼逃生装置3的架设得以结合在大楼的阳台内的梁柱上,或位于室内安全窗处的梁柱上,利用上述该等梁柱所具有的承载重力与特殊抗弯矩架构的设计,来有效消化由该逃生装置3承载人体重力所形成的重力加速度坠重量,当然更可在大楼的营建初期便可将该高楼逃生装置3纳入建材规划中,以便使该高楼逃生装置融合在建筑结构中;其中,该逃生护具31具有一卷收器311,一护具单元312,以及一端与该护具单元312连接而另一端缠绕于该卷收器311上的连接索313,而上述该卷收器311与该驱动机构32的连动件323呈对应的设置,当缠绕于上的该连接索313由该卷收器311内释放出一适当长度后,该卷收器311便会在该连接索313缠绕的数量减少的过程中与该驱动机构的连动件323呈啮合设置,且同步带动该连动件323连动,当然在上述由该卷收器311进行该连接索313适当长度的释放设计,可视所设置的楼层高度的不同进行不同往外快速垂放释出的预定设计;另,在本实施例中,该护具单元312为一可将人体的胸、腹部予以包覆的束带设计,如图1所示,同时该护具单元312上设有一与该连接索313连结且防松脱的安全扣环A设置,利用该护具单元312紧束于人体上,以使人体受到该护具单元312的紧迫压力而具有安定心灵的效果,同时更可利用该安全扣环A的设置,防止该护具单元312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松脱疑虑的情况产生;而该护具单元312也可为一摊(展)开呈地毯式以供乘坐于上的载具设计(如图2的简图所示),同时该护具单元312上形成有多个间隔镂空的开槽B设计,供端坐于内时其脚部可通过该等开槽B伸置于外,而当该护具单元312的四边端点与该连接索313连结时(如图2所示),再利用人体的重量使得该四边端点受到该连接索313集中束合时,该护具单元312的四边便会往内缩小集中,以使将人体(图中未示)完全包覆于内;再者,该护具单元312更可为一具中空构造且一摊(展)开呈地毯以供乘坐于上的载具设计,且在邻近其一端点处另设有一自动充气组C设置(图中以简图表示),同时当其四边端点与该连接索连结时同样可缩小体积,以供乘坐于内的人员来控制该自动充气组C将压缩于内的气体充斥于中空构造间,利用具有气体所形成的膨胀防护,可防护人体于逃生过程中避免与异物产生直接碰撞,即如图3简图所示,故利用上述具有包覆作用的该护具单元312的使用,可有效遮挡被包覆于内的人员的眼部会因楼层过高由上往下看而产生恐惧感,且更能大大降低逃生过程所形成的恐慌情绪,利于专注地进行垂降逃生,因此在该护具单元312的形态选用可视建商的选购来配置,当然也可视自行需求考量来加购选用,以下说明是以该护具单元312为束带设计为例说明。
该驱动机构32具有一本体321,多个开设于该本体321上的开孔322,一端可伸置于该本体321内而另一端与该卷收器311对应并受连动的连动件323,以及一设于该连动件323上并可于该本体311内移动的移动件324;其中,该本体321内部形成以有一缓冲区D1以及一静止区D2,同时开设于该本体321上的该等开孔322与该缓冲区D1呈相对设置;另,该等开孔322的开设数量以由多至少由该缓冲区D1往该静止区D2方向的递减渐进方式排列于该本体321上,同时该开孔322的开设更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即如根据楼层的不同来呈现不同排列数量的开设,相对的在该本体321构造与该卷收器311内所缠绕的该连接索313长度的设置,也相对根据楼层高低的不同,而呈不同尺寸形态的呈现,以下恕不赘述;再者,该连动件323会因相对应的该卷收器311受到缠绕于上的该连接索313向外部释出一适当的长度后即形成相啮合的方式呈现,且受到该卷收器311的带动,进而带动该移动件324于该本体321内的该缓冲区D1不断往该静止区D2方向移动,同时该移动件324在该本体内部移动过程中产生一气体压力(以下简称气压),因此当该移动件324越往该本体321内移动,其所形成的气压也就越大,相对地该移动件324便会受到充斥越大的气压的阻碍而减缓往该静止区D前进的移动速度,因此利用该缓冲区D1上处具有该等开孔322的设置,利用由多至少的渐进递减方式供该气压向外排出,以适时辅助该移动件324于该本体321内移动的速度,即为在该移动件324移动初期遇当该等开孔322数量较多可供气体大量排出时,该移动件324移动速度较快,反之,当越接近该静止区D2处的该等开孔322数量变少时其向外排出的气压也相对减少时,该移动件324的移动速度即会呈现趋近于缓慢,而当该移动件324移动至该静止区D2时,受限于该静止区D2没有该开孔322的设置,因此该移动件324之前移动所形成的气压便会充斥于该静止区D2中,使该移动件324在该气压的阻挡导致无法前进的状况下呈现停止,并同步一并牵制该卷收器311停止该连接索313的释放。
参阅图1、图4和图5,当发生紧急灾情事故时,逃生者在依据逃生指示来到安装有该高楼逃生装置3处,先行将具有束带作用功能的该护具单元312快速穿戴于自身上,其仅需简单3个步骤便可轻易快速完成,即为:1.张开该护具单元312围绕于身体驱干上,2.黏贴束紧,3.扣紧该安全环A,这样有效缩短了穿戴时间,用以争取逃生黄金时间,而后再利用该护具单元312上具有该安全扣环A的环绕且与该连接索313一端成紧固连结,使得逃生者得以因该护具单元312的紧束作用与该安全扣环A的双重防护措施下降低恐惧感,如此逃生者便可攀越安全墙向外进行逃生垂降,利用自体的重量使逃生垂降有如自由落体方式往下坠落,同时更在垂降过程中因人体降落时会有重力加速的作用,因而利用该重力加速度的原理来拉动缠绕于该卷收器311内的该连接索313释出,因此当由该卷收器311将该连接索313释出至已预先设定的长度后,其该卷收器311便会在该连接索313适当减少后便与该连动件323形成啮合,且一并连动该连动件323产生动作,这时进行垂降的使用者也在该连接索313不断释出至预设长度后已脱离原本发生灾害的楼层,且垂降的速度也因该卷收器311与该连动件323啮合的动作,进而趋于稳定。
接续上述,这时同样再利用逃生者自体的垂降重力以带动该连接索313再由该卷收器311释出,如此便可使该移动件324由于通过该连动件323受该卷收器311的连动,进而于本体321内产生移动,且该移动件324在不断受推移过程中会同时于该本体321内不断产生气压,这时利用该缓冲区D1处对应的开孔322以供该气压向外排出,通过该等开孔322以多至少的递减方式往该静止区D2方向排列,以协助该本体321内的气压进行释放,使得该移动件324得以再往该静止区D2方向移动,并令该连接索313得以在承受人体的重量过程中即由快速导出,同时该移动件324更可利用该开孔322数量减少而无法使气体压力释出而减缓移动速度的作用下,以控制逃生者利用该连接索313进行的垂降速度,直至该移动件324完全进入该静止区D2内而受到该气压的阻碍无法移动时,便会使该连接索313呈现停止,此时逃生者也停顿于安全处或地面;故,如此有效利用该驱动机构32的压力形成与释放原理,使得该逃生护具31与该驱动机构32在各自动作中形成相互牵制作用,且更可有效使该卷收器311在逃生者通过自由落体式的下降来释出该连接索313时,不会因为承载有重量的因素而呈过度释放的情况,且利用该驱动机构32的该本体321上的该等开孔322设计,可有效将该移动件324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气体压力以由多至少递减方式逐渐向外排出,且得以适时有效控制该连接索313的垂降速度,不但能防止该连接索313垂放速度过慢或过度垂放的缺陷,且更能有效提升逃生者垂降至安全处或地面等的功效,更确保有效提升逃生垂降的安全性使用功效。
归纳上述,本发明提出的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通过该逃生护具与该驱动机构各自在动作中形成的相互牵制作用,如此利用逃生护具的护具单元来防护人体,并通过所承载重量依重力加速度的自由落体方式,以连动该逃生护具的卷收器的连接索,使受连动的该移动件移动形成一气压,通过该等开孔的开设以提供该气压以渐进方式向外排出,以有效控制该连接索垂放的速度,如此不但能防止连接索过度垂放的缺陷,同时能有效率提升逃生者垂降至安全处或地面等的功效,更确保使用安全性,故确实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于是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逃生护具,以及一与所述逃生护具连接的驱动机构;
其中,所述逃生护具具有一卷收器,一护具单元,以及一端与所述护具单元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卷收器上的连接索;
所述驱动机构具有一本体,多个开设于所述本体周缘上且与所述本体内相连通的开孔,一端可伸置于所述本体内而另一端与所述卷收器对应并受连动的连动件,以及一设于所述连动件上并可于所述本体内移动的移动件,而所述本体内部形成有一缓冲区及一静止区,同时缓冲区与所述开孔呈对应设置,且所述开孔的开设由所述缓冲区往所述静止区方向以由多至少的渐进方式排列于所述本体上,使得所述移动件受到所述连动件的推进移动而于所述本体内产生气体压力,且所述气体压力可透过所述开孔由所述本体内向外排出;垂降过程中因人体降落时会有重力加速,利用该重力加速度的原理来拉动缠绕于该卷收器上的该连接索释出,该卷收器便会在该连接索适当减少后便与该连动件形成啮合,且一并连动该连动件产生动作,使受连动的该移动件在该本体内部移动形成一气压,通过该等开孔的开设以由多至少的渐进递减方式提供该气压向外排出,以控制该连接索垂放的速度,而当该移动件移动至该静止区时,受限于该静止区没有该开孔的设置,因此该移动件之前移动所形成的气压便会充斥于该静止区中,使该移动件在该气压的阻挡导致无法前进的状况下呈现停止,并同步一并牵制该卷收器停止该连接索的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护具单元为一可将人体的胸、腹部予以包覆的束带设计,同时所述束带上另设有一与所述连接索连结且防止松脱的安全扣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护具单元为一摊开呈地毯以供乘坐于上的载具,同时当其四边端点与所述连接索连结可缩小体积,以使人体包覆于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护具单元为一具中空构造的设计,且在邻近其一所述端点处另设有一自动充气组。
CN201711250925.1A 2017-12-01 2017-12-01 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 Active CN1098652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50925.1A CN109865211B (zh) 2017-12-01 2017-12-01 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50925.1A CN109865211B (zh) 2017-12-01 2017-12-01 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5211A CN109865211A (zh) 2019-06-11
CN109865211B true CN109865211B (zh) 2021-02-19

Family

ID=66914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50925.1A Active CN109865211B (zh) 2017-12-01 2017-12-01 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521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19376C2 (de) * 1980-05-21 1984-03-22 Hermani, Klaus Thomas, 6900 Lugano Abstandhalter
CN201492830U (zh) * 2009-08-18 2010-06-02 丁代存 高楼逃生器
CN201537328U (zh) * 2009-12-04 2010-08-0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气压阻尼式高楼逃生装置
CN102042280B (zh) * 2010-12-30 2012-11-14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活塞缸
CN204502188U (zh) * 2015-03-12 2015-07-29 国网河南禹州市供电公司 一种攀爬电杆用安全防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5211A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17277B1 (ko) 비상탈출장치
EP3030325A1 (en) Device for evacuating individuals
KR101035081B1 (ko) 아파트의 난간을 이용한 완강기
JP2010516422A (ja) 救命パラシュート
US20070137928A1 (en) Multistory building fast escape and rescue device using a body that slides through a pressurized tube
KR100860286B1 (ko) 개인용 라펠 탈출 안전장치
CN206319824U (zh) 高楼户外救人布筒梯
CN109865211B (zh) 自由落体式高楼逃生装置
RU17979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пасения людей из зданий в аварийных ситуациях
CN102247662A (zh) 紧急逃生用脱险装置
CN201410235Y (zh) 一种高楼逃生防眩缓降保护装置
KR20100004247A (ko) 안전하강수단과 자동개방수단을 구비한 비상탈출용 사다리
RU230557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вакуации людей с высотных сооружений
TWI724253B (zh) 自由落體式之高樓逃生裝置
JP2005506890A (ja) 建物、ボーリングプラットフォーム、船舶等のような建築物から人を救出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10131263U (zh) 高空逃生装置
KR101197519B1 (ko) 완강기
CN105107098A (zh) 高楼救援器
KR101004601B1 (ko) 무동력 구동방식의 정속하강 비상탈출장치
CN111450428A (zh) 一种背包式缓降逃生装置
TWI790166B (zh) 高樓逃生裝置
CN204972732U (zh) 高楼救援器
US10029129B2 (en) High-rise building escape apparatus
CN117122832A (zh) 高楼逃生装置
JP3024457U (ja) 自由落下速度緩和式滑走パイ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