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3327B - 阀组 - Google Patents

阀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3327B
CN109863327B CN201780066142.XA CN201780066142A CN109863327B CN 109863327 B CN109863327 B CN 109863327B CN 201780066142 A CN201780066142 A CN 201780066142A CN 109863327 B CN109863327 B CN 109863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pening
pressure
passag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61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3327A (zh
Inventor
小川贵之
高下拓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B Corp filed Critical KYB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863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3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3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02Arrangements permitting limited transverse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vehicle underframe or bolster and bogie; Connections between underframes and bogies
    • B61F5/22Guiding of the vehicle underframes with respect to the bogies
    • B61F5/24Means for damping or minimising the canting, skewing, pitching, or plunging movements of the underfra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6Special sealings, including sealings or guides for piston-r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Abstract

本发明的阀组(B)的特征在于,具备使压力控制阀(V1)、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一体化而成的保持块(1)和安装在所述保持块(1)上的侧板(2),所述侧板(2)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开闭阀(V2)或者所述第二开闭阀(V3)与所述压力控制阀(V1)的连接通道(7)。

Description

阀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组。
背景技术
在以往,作为轨道车辆中抑制相对于车体行进方向在左右方向的震动的减震装置,利用夹装在车体与台车之间利用液压的减震器或致动器。
近年来,尤其是在震动剧烈的编组端车辆或带集电装置车辆、支付特別费用的特殊车辆中,为了提高轨道车辆的舒适感,进行过将减震器设为半主动减震器或对致动器也施加半主动减震器功能的研究。
在这样的半主动减震器或致动器中,例如,如JP2016-084841A所公开的那样,为了控制缸内压力,除了具备压力控制阀之外还具备在缸内的伸侧室与压侧室之间的通道和在压侧室与油箱之间的通道中设置的二个开闭阀。此外,压力控制阀和二个开闭阀是电磁阀,安装于与堵塞缸端部的底盖连结的阀组。
发明内容
这样,优点是阀组能够使压力控制阀和二个开闭阀一体化并可将它们一体组装在缸上,但是在内部设有多条通道。
具体而言,在阀组内,设有经由压力控制阀将伸侧室与油箱连通的通道、经由一个开闭阀将伸侧室与压侧室连通的通道以及经由另一个开闭阀将压侧室与油箱连通的通道。
在阀组中,组装有压力控制阀和二个开闭阀这三个阀,因此为了避免所述三个通道的干扰,无论如何必须将三个通道中的一个通道相对其他二个通道配置在缸的相反侧。因此,阀组变得大型化,向车辆等设置部位的搭载性变差。
另外,如JP2015-222110A所公开的那样,还提出了将安装压力控制阀的第一阀组和安装二个开闭阀的第二阀组连结来构成阀组的构造。然而,如果如此地构成阀组,则产生的问题是:必须按照各个阀组分别进行压力控制阀和二个开闭阀的出厂前检查,检查作业花费时间和成本。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组,能够小型化,并且能够削减要安装的阀的检查的时间和成本。
本发明的阀组以保持块和具有连接通道的侧板构成,其中,
保持块,其由压力控制阀、第一开闭阀以及第二开闭阀一体化而成;以及侧板,其安装于所述保持块,
所述保持块具有:
高压侧通道,其从自安装所述侧板的安装部偏离的位置开口,并与所述压力控制阀的上游和所述第一开闭阀接通;
开闭阀间通道,其从自所述安装部偏离的位置开口,并与所述第一开闭阀和所述第二开闭阀接通;
第一低压侧通道,其从所述安装部开口,并与所述压力控制阀的下游接通;以及
第二低压侧通道,其从自所述安装部偏离的位置开口,并向所述第二开闭阀和所述安装部接通,
所述侧板具有连通所述第一低压侧通道与所述第二低压侧通道来将所述第二开闭阀与所述压力控制阀连通的连接通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应用了一个实施方式的阀组的半主动减震器的图。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阀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阀组内形成的通道配置的图。
图4是表示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在一个实施方式的阀组内形成的通道配置的图。
图5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个变形例的阀组的侧板内形成的通道配置的图。
图6是概略地表示应用一个实施方式的阀组的致动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在附图中表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阀组B如图1至图4所示,具备安装压力控制阀V1、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的保持块1和安装在保持块1中的侧板2而构成。
而且,在本例中,阀组B与伸缩单元E连结,与伸缩单元E一起构成半主动减震器。伸缩单元E尽管未图示,但是夹装在轨道车辆的车体与台车之间,以发挥的阻尼力来抑制相对于车体的车辆行进方向在水平方向上的震动。
以下,针对各个部分详细地进行说明。伸缩单元E如图1所示,具备缸51、自由滑动地插入在缸51内的活塞52、插入在缸51内并与活塞52连结的连杆53、油箱56、整流通道57以及吸入通道58而构成。
缸51是筒状,在该图1中右端被盖59堵塞,在图1中左端安装有环状的连杆引导件60。另外,自由移动地插入在缸51内的连杆53自由滑动地插入在所述连杆引导件60内。该连杆53构成为:一端向缸51外突出,另一端与自由滑动地插入在缸51内的活塞52连结。此外,连杆53的外周与连杆引导件60之间被省略图示的密封部件密封,由此缸51内被维持在密闭状态。另外,缸51内被活塞52划分成插通连杆53的连杆侧室54和不插通连杆53的活塞侧室55。这些连杆侧室54和活塞侧室55被作为液体的例如工作油填充满。
在缸51的外周侧,设有两端与前述盖59和连杆引导件60连结的外筒61。在该外筒61与缸51之间设有环状间隙,在该环状间隙形成贮存液体的油箱56。具体而言,在油箱56中,作为液体填充工作油,除了工作油之外还填充气体,油箱56内的压力大致为大气压。另外,在油箱56内,收纳有被盖59和连杆引导件60夹持的管道62。此外,油箱56形成在缸51与外筒61之间,但是也可以设置在其他部位,例如也可以设置在相对于连杆侧室54和活塞侧室55串联配置的位置。
并且,活塞52中设有整流通道57。整流通道57连通活塞侧室55和连杆侧室54,在中途具备单向阀57a,设定在仅允许工作油从活塞侧室55朝向连杆侧室54流动的单向通行的通道。另外,盖59中设有吸入通道58。吸入通道58连通油箱56和活塞侧室55,在中途具备单向阀58a,设定在仅允许工作油从油箱56朝向活塞侧室55流动的单向通行的通道。此外,在本例中,整流通道57设置在活塞52之中,但是也可以设置在其他部位。
在盖59中设有:向侧部(图1中下端部)开口并且与管道62内连通的通道59a;从侧部(图1中下端部)开口并向活塞侧室55接通的通道59b;从侧部(图1中下端部)开口并且与吸入通道58的中途连接而与油箱56连通的通道59c。在连杆引导件60设有使连杆侧室54与管道62内连通的通道60a。通道60a经由管道62与通道59a接通,向连杆侧室54连通。
阀组B具备高压侧通道3、开闭阀间通道4、第一低压侧通道5、第二低压侧通道6以及连接通道7。另外,阀组B保持压力控制阀V1,并且经由安装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的阀部收纳部件9保持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在本例中安装在盖59的侧部(图1中的下端部)。此外,图1概念性地表示阀组B和阀部收纳部件9,未表示它们的具体形状。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高压侧通道3从阀组B的与盖59抵接的抵接面开口,并在中途分叉,与压力控制阀V1的上游和第一开闭阀V2接通。开闭阀间通道4从阀组B的与盖59抵接的抵接面开口,并在中途分叉,与第一开闭阀V2和第二开闭阀V3接通。第一低压侧通道5使压力控制阀V1的下游和连接通道7的一端连通。第二低压侧通道6从阀组B的与盖59抵接的抵接面开口,并在中途分叉,与第二开闭阀V3和连接通道7的另一端接通。
若将阀组B安装在盖59上,则高压侧通道3与和连杆侧室54接通的通道59a连接,开闭阀间通道4与和活塞侧室55接通的通道59b连接,第二低压侧通道6与和油箱56接通的通道59c连接。由此,高压侧通道3和开闭阀间通道4相配合,连通连杆侧室54和活塞侧室55,开闭阀间通道4和第二低压侧通道6相配合,连通活塞侧室55和油箱56。
压力控制阀V1在本例中为比例电磁安全阀,该比例电磁安全阀具备设置在高压侧通道3与第一低压侧通道5之间的阀部71和驱动阀部71的螺线管72。而且,压力控制阀V1能够根据提供给螺线管72的电流量来调节在阀部71中的开阀压,当电流量最大时开阀压最小,当不提供电流时开阀压为最大。而且,第一低压侧通道5如前述那样,经由连接通道7与和油箱56接通的第二低压侧通道6接通。由此,当连杆侧室54内的压力超过开阀压时,压力控制阀V1使压力流向油箱56,能够将连杆侧室54内的压力调节到开阀压,能够根据供给的电流量来控制连杆侧室54内的压力。
第一开闭阀V2在本例中为电磁开闭阀,该电磁开闭阀具备切换高压侧通道3和开闭阀间通道4的连接与切断的阀部73和驱动阀部73的螺线管74。第一开闭阀V2在通电时,连接高压侧通道3和开闭阀间通道4,在未通电时断开高压侧通道3和开闭阀间通道4的连通。因此,第一开闭阀V2在通电时,将连杆侧室54和活塞侧室55设为连通状态,在非通电时,断开连杆侧室54与活塞侧室55的连通。
第二开闭阀V3在本例中为电磁开闭阀,该电磁开闭阀具备切换开闭阀间通道4和第二低压侧通道6的连接与切断的阀部75和驱动阀部75的螺线管76。第二开闭阀V3在通电时,连接开闭阀间通道4和第二低压侧通道6,在未通电时断开开闭阀间通道4和第二低压侧通道6的连通。因此,第二开闭阀V3在通电时,将活塞侧室55和油箱56设为连通状态,在非通电时,断开活塞侧室55和油箱56的连通。
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在本例中,装配在收纳阀部73以及阀部75的阀部收纳部件9,经由阀部收纳部件9保持在阀组B上。
在使伸缩单元E发挥图1中左向阻尼力的情况下,使第一开闭阀V2开阀,使第二开闭阀V3闭阀,并且根据想要的阻尼力大小来调节对压力控制阀V1的通电量。该状态下,通过第二开闭阀V3来阻止活塞侧室55和油箱56的连通。从而,若通过外力将活塞52推向图1中右向使得伸缩单元E收缩,则工作油经由高压侧通道3和开闭阀间通道4向从被压缩的活塞侧室55扩大的连杆侧室54移动。而且,因为连杆53进入缸51内的体积量的工作油在缸51内过剩,所以所述体积量的工作油通过高压侧通道3、压力控制阀V1,经由第一低压侧通道5、连接通道7以及第二低压侧通道6向油箱56移动。从而,连杆侧室54内的压力被调节到压力控制阀V1的开阀压。另外,该情况下,因为连杆侧室54和活塞侧室55被高压侧通道3以及开闭阀间通道4连通,所以连杆侧室54的压力和活塞侧室55的压力相等。由此,伸缩单元E产生活塞52的连杆侧室54侧与活塞侧室55侧的受压面积差乘以所述压力而得到的值的左向阻尼力。而且,该情况下,因为连杆侧室54和活塞侧室55的压力能够利用压力控制阀V1来调节,所以在伸缩单元E以外力收缩时,能够控制克服该收缩的阻尼力的大小。
此外,在第一开闭阀V2开阀且第二开闭阀V3闭阀的状态下,如果伸缩单元E伸长,则如以下那样地动作。如果伸缩单元E伸长,则工作油从压缩的连杆侧室54通过高压侧通道3以及开闭阀间通道4向扩大的活塞侧室55移动。该情况下,尽管连杆53从缸51退出,但是从油箱56经由吸入通道58供给连杆53从缸51内退出的体积量的工作油。而且,因为连杆侧室54以及活塞侧室55成为油箱压,所以伸缩单元E相对于伸长不发挥抵抗伸长的阻尼力。
另一方面,在使伸缩单元E发挥图1中右向阻尼力的情况下,使第一开闭阀V2闭阀,第二开闭阀V3开阀,根据想要的阻尼力大小来调节对压力控制阀V1的通电量。在该状态下,通过第一开闭阀V2,来防止连杆侧室54与活塞侧室55的连通。当以外力使活塞52向图1中左向推压使得伸缩单元E伸长时,工作油从压缩的连杆侧室54通过高压侧通道3和压力控制阀V1,经由第一低压侧通道5、连接通道7以及第二低压侧通道6向油箱56移动。由此,连杆侧室54内的压力被调节到压力控制阀V1的开阀压。另外,连杆53从缸51退出,从油箱56经由吸入通道58供给连杆53从缸51内退出的体积量的工作油。由此,活塞侧室55内的压力成为油箱压。该情况下,因为连杆侧室54内的压力与压力控制阀V1的开阀压相等,活塞侧室55内的压力成为油箱压,所以伸缩单元E产生活塞52的连杆侧室54侧的受压面积乘以所述压力而得到的值的右向阻尼力。而且,该情况下,因为连杆侧室54的压力能够以压力控制阀V1来调节,所以在伸缩单元E以外力伸长之际能够控制克服该伸长的阻尼力的大小。
在第一开闭阀V2闭阀,第二开闭阀V3开阀的状态下,如果伸缩单元E收缩,则如以下方式动作。如果伸缩单元E收缩,则工作油从压缩的活塞侧室55经由整流通道57向连杆侧室54移动,并且通过开闭阀间通道4以及第二低压侧通道6向油箱56移动。由此,在第一开闭阀V2闭阀且第二开闭阀V3开阀的状态下伸缩单元E收缩时,连杆侧室54以及活塞侧室55成为油箱压,由此伸缩单元E相对于收缩不发挥克服收缩的阻尼力。
此外,在本例的伸缩单元E中,将活塞52的连杆侧室54侧的受压面积设定成活塞侧室55侧的受压面积的二分之一。由此,在产生在伸缩两侧相等的力的时候,在伸长侧和收缩侧连杆侧室54的压力相同,即便伸缩方向不同压力控制阀V1的通电量也相同,因此控制简单。除此之外,因为相对于伸缩单元E的位移量(行程量)通过压力控制阀V1的工作油量也相同,所以在伸缩两侧响应性相同这方面有利。此外,即便在未将活塞52的连杆侧室54侧的受压面积设定成活塞侧室55侧的受压面积的二分之一的情况下,能够以连杆侧室54的压力来控制伸缩单元E的伸缩两侧的力这方面也不会变化。
这样,半主动减震器能够作为仅向想要的方向发挥阻尼力的单向作用的减震器发挥功能。从而,例如在发挥阻尼力的方向是由于轨道车辆台车的震动而对车体施加震动的方向的情况下,在该方向能够使半主动减震器作为单向作用的减震器不产生阻尼力地发挥功能。由此,半主动减震器能够容易实现基于卡罗普(Karnopp)的天棚理论(Skyhooktheory)的半主动控制。
另外,在第一开闭阀V2和第二开闭阀V3均闭阀的情况下,若伸缩单元E伸缩则必然从缸51经由压力控制阀V1向油箱56排出工作油。由此,该情况下,在能够调节向压力控制阀V1的通电量的情况下,能够使半主动减震器作为可变阻尼减震器发挥功能。并且,在发生故障不能对压力控制阀V1、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通电时,压力控制阀V1的开阀压变得最大,半主动减震器作为主动减震器发挥功能。
此外,如果使压力控制阀V1为以所给与的电流量使开阀压成比例地变化的比例电磁安全阀,则开阀压的控制简单,但是压力控制阀V1不限于比例电磁安全阀。
接着,针对阀组B的具体构造详细地进行说明。尽管进行了说明,但是阀组B如图2至图4所示,具备安装了压力控制阀V1、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的保持块1和在保持块1上安装的侧板2。此外,为了容易理解,在图2至图4中,分别以箭头表示决定上下左右表里。
而且,保持块1具备在图3中以背面为与盖59抵接的抵接部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固定部1a和与在固定部1a的反盖侧即图3中表面侧连接的大致L字状的本体部1b。而且,侧板2为大致L字状,与保持块1的本体部1b上成为反盖侧的图3中的表面重叠固定。由此,在本例中,保持块1中安装侧板2的安装部A设置在本体部1b的反盖侧的图3中的表面。固定部1a中,设有从表面侧通向背面侧的多个螺栓插通孔1c,在盖59上对应于各螺栓插通孔1c的位置,设有未图示的螺栓孔。由此,通过螺栓插通孔1c向螺栓孔螺栓连接未图示的螺栓,能够将阀组B螺栓紧固到盖59上。
保持块1中设有前述的高压侧通道3、开闭阀间通道4、第一低压侧通道5以及第二低压侧通道6,另外,侧板2中设有连接通道7。
在保持块1的本体部1b中,设有插入压力控制阀V1的阀部71的阀孔8,高压侧通道3以及第一低压侧通道5与阀孔8连通。
另外,如图3所示,在保持块1的上端安装阀部收纳部件9,该阀部收纳部件9具备收纳第一开闭阀V2和第二开闭阀V3中的阀部73、75的阀孔9a、9b。阀部收纳部件9保持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的螺线管74、76。这样,在本例中,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经由阀部收纳部件9安装在保持块1上。
高压侧通道3由第一孔3a、第二孔3b以及第三孔3c构成,第一孔3a从保持块1的安装侧板2的安装部A相反侧的所述抵接部在图3中朝向表面侧开口并在中途弯曲,与本体部1b的图3中的上端接通,第二孔3b在本体部1b的图3中从右端开口向左向延伸,并通向阀孔8,第三孔3c从所述安装部A在图3中朝向背面侧开口,连通第一孔3a和第二孔3b。
第一孔3a中与本体部1b的上端接通的直线部位和第二孔3b以相互平行不相交的方式相对于保持块1朝向表里方向错开地设置。即,第一孔3a中与本体部1b的上端接通的直线部位和第二孔3b设置在弯曲位置。而且,在相对于这些第一孔3a和第二孔3b正交的第三孔c,第一孔3a和第二孔3b连通。
第一孔3a与收纳阀部73的阀孔9a接通,在第二孔3b的图3中右端,被插销10堵塞。另外,在第三孔3c的图3中表面侧端,被侧板2盖上堵塞。从而,被保持块1和侧板2夹持的圆盘状的密封部件11抵靠第三孔3c的开口部,防止工作油泄漏。由此,高压侧通道3从自保持块1的侧板2的安装部A偏离的位置开口,在中途分叉,与压力控制阀V1和第一开闭阀V2接通。
开闭阀间通道4如图3所示,以第四孔4a、V字状的第五孔4b以及第六孔4c构成,第四孔4a从保持块1的安装侧板2的安装部A相反侧的所述抵接部在图3中向表面侧开口并在中途弯曲,与本体部1b的图3中的上端接通,第五孔4b在本体部1b的图3中从上端向上端开口,第六孔4c从保持块1的安装部A在图3中朝向背面侧开口,连通第四孔4a和第五孔4b。
第四孔4a中与本体部1b的上端接通的直线部位和第五孔4b以相互平行不相交的方式相对于保持块1相表里方向错开地设置。即,第四孔4a与本体部1b的上端接通的直线部位和第五孔4b设置在弯曲位置。从而,在相对于这些第四孔4a和第五孔4b正交的第六孔4c,第四孔4a和第五孔4b连通。
第四孔4a的图3中上端被阀部收纳部件9盖上并被堵塞。另外,被保持块1和阀部收纳部件9夹持的圆盘状的密封部件13被第四孔4a的开口部抵靠,防止工作油泄露。第五孔4b的一个开口与收纳阀部73的阀孔9a接通,第五孔4b的另一个开口与收纳阀部75的阀孔9b接通。第六孔4c的图3中表面侧端被侧板2盖上并被堵塞。而且,被保持块1和侧板2夹持圆盘状的密封部件12被第六孔4c的开口部抵靠,防止工作油泄漏。
由此,开闭阀间通道4从保持块1的自侧板2的安装部A偏离的位置开口,在中途分叉通向第一开闭阀V2和第二开闭阀V3。
第一低压侧通道5在保持块1的图3中从表面侧的安装部A开口通向阀孔8。另外,第二低压侧通道6由第七孔6a和第八孔6b构成,第七孔6a从和保持块1的安装侧板2的安装部A相反侧的所述抵接部在图3中朝向表面侧开口在中途弯曲,与本体部1b的图3中的上端接通,第八孔6b从保持块1的安装部A在图3中朝向背面侧开口与第七孔6a接通。第七孔6a与本体部1b的上端接通的直线部位和第八孔4b相互正交,第七孔6a和第八孔6b连通。由此,第二低压侧通道6从保持块1的自侧板2的安装部A偏离的位置开口,在中途分叉一个向第二开闭阀V3接通,另一个向安装部A接通。
此外,在高压侧通道3、开闭阀间通道4以及第二低压侧通道6从保持块1的侧板2的安装部A偏离的位置开口的孔3a、4a、6a的开口端,也可以配置在保持块1的安装部A以外且配置在盖59的抵接面上。由此,保持块1的与盖59的抵接面在图3中背面以外且除了安装侧板2的表面的其它面为抵接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抵接面配置所述孔3a、4a、6a的开口端。
连接通道7如图3所示,具备从侧板2的背面侧即安装部A侧开口并通向侧板2的左端的第九孔7a和从侧板2的背面侧即安装部A侧开口并通向侧板2的上端的第十孔7b而构成。第九孔7a中通向侧板2左侧的直线部位和第十孔7b中通向侧板2上端的直线部位,以相互正交的方式相对于侧板2在表里方向相同的高度设置。此外,第九孔7a的左端开口被插销14堵塞,第十孔7b的上端开口也被插销15堵塞。
此外,尽管未图示,但是在侧板2设有多个螺栓插通孔,在保持块1上对应于这些螺栓插通孔的位置,设有多个螺栓孔。而且,若侧板2与保持块1的表面的安装部A重叠,则前述的螺栓插通孔和螺栓孔对置,若将未图示的螺栓插入螺栓插通孔,与螺栓孔螺栓连接,则侧板2被固定状态安装在保持块1上。
于是,连接通道7的第十孔7b与向保持块1的表面侧端开口的第一低压侧通道5对置且两者连通,连接通道7的第九孔7a与向保持块1的表面侧端开口的第二低压侧通道6的第八孔6b对置且两者连通。通过连接通道7,连通第一低压侧通道5和第二低压侧通道6。
若在保持块1上安装有侧板2的阀组B上,安装压力控制阀V1、与阀部收纳部件9一体化的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则它们就被组装起来。而且,若将安装有压力控制阀V1、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阀组B装配在盖59上,则第一孔3a与通道59a接通,高压侧通道3与连杆侧室54连通。另外,第四孔4a与通道59b连通,开闭阀间通道4与连杆侧室54和活塞侧室55连通,并且,第七孔6a与通道59c接通,第二低压侧通道6与油箱56连通。
由此,如前述那样,能够通过压力控制阀V1调节阻尼力的大小,通过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的开闭,使半主动减震器作为单向作用的减震器、可变衰减减震器或者主动减震器发挥功能。
而且,阀组B以保持块1和具有连接通道7的侧板2构成。如果如此地构成阀组B,则连通压力控制阀V1和第二开闭阀V3的连接通道7被设置在侧板2,因此形成必须避免在保持块1上形成的通道的连接通道7变得容易,并且,在形成连接通道7时不会对所述其他通道的配置造成影响。从而,阀组B内的通道配置的自由度提高,能够实现效率高的通道配置,能够使阀组B小型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阀组B中,能够在一个保持块1上安装压力控制阀V1、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将侧板2安装到保持块1来进行组装,因此阀V1、V2、V3的检查一次就可以完成,能够大幅削减检查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由此,根据本发明的阀组B,能够小型化并且能够削减所安装的阀V1、V2、V3的检查的时间和成本。
另外,在本例的阀组B中,保持块1具有:从自安装侧板2的安装部A偏离的位置开口并与压力控制阀V1的上游和第一开闭阀V2接通的高压侧通道3;从自安装部A偏离的位置开口并与第一开闭阀V2和第二开闭阀V3接通的开闭阀间通道4;从自安装部A开口并与压力控制阀V1的下游接通的第一低压侧通道5;以及从自安装部A偏离的位置开口并向第二开闭阀V3和安装部A接通的第二低压侧通道6,通过连接通道7连通第一低压侧通道5和第二低压侧通道6。
如此构成的阀组B中,因为连接通道7能够容易避开设置在保持块1的高压侧通道3和开闭阀间通道4,所以能够横向并排地配置压力控制阀V1、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阀组B的图3中表里方向的厚度变薄,小型化高效。
并且,在本例的阀组B中构成为高压侧通道3具有:从自保持块1的安装部A偏离的位置开口并与第一开闭阀V2接通的第一孔3a;与压力控制阀V1接通的第二孔3b;以及从安装部A开口并连通第一孔3a和第二孔3b的第三孔3c,开闭阀间通道4具有:从自保持块1的安装部A偏离的位置开口的第四孔4a;与第一开闭阀V2和第二开闭阀V3接通的第五孔4b;以及从安装部A开口连通第四孔4a和第五孔4b的第六孔4c,侧板2堵塞第三孔3c和第六孔4c的安装部A的开口。
如果如此地构成阀组B,则在形成高压侧通道3以及开闭阀间通道4时即便在保持块1的图3中从表面侧进行开孔加工,因为在侧板2堵塞表面侧的开口,所以不需要堵塞所述表面侧开口的插销。因为插销必须与孔螺栓连接,还需要密封,所以全长变长,但是由于不需要插销,因此保持块1的图3中表里方向的厚度能够变薄,能够变得比阀组B的整体的图3中表里方向的厚度还薄。另外,因为能够在侧板2堵塞表面侧的开口,所以不需要插销,在保持块1中设置的高压侧通道3以及开闭阀间通道4的加工成本也降低了。
如图5所示那样,在侧板21上分别设置从背面侧即与保持块1的抵接面开口并与孔3c、4c接通并且通向侧板21的上端的第一传感器用孔16以及第二传感器用孔17。而且,将第一压力传感器1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9分别安装在第一传感器用孔16以及第二传感器用孔17的上端侧开口。这样,能够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18接通第三孔3c来检测连杆侧室54内的压力,在第二开闭阀V3的开阀时能够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19接通第六孔4c来检测活塞侧室55内的压力。这样,如果在侧板21上设置检测第三孔3a的压力的第一压力传感器18和检测第六孔4c的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9,则能够进行阀V1、V2、V3的检查,并且还能够利用于控制伸缩单元E所产生的力。此外,控制时如果不需要压力传感器18、19,则检查时还可以利用图5的侧板21替代安装侧板2,在小型化的状态下出厂。
另外,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伸缩单元E的盖59上装配具备以电机63驱动的泵64的驱动单元D,以泵64向连杆侧室54供给工作油。这样,当驱动泵64时,伸缩单元E作为产生推力能自发伸缩的致动器发挥功能,通过压力控制阀V1能够调整推力,根据第一开闭阀V2、第二开闭阀V3的开闭能够控制推力的方向。
此外,在本例中,侧板2具有连通压力控制阀V1和第二开闭阀V3的连接通道7,但是在第一开闭阀V2和第二开闭阀V3的配置相反的情况下,也可以以通过连接通道连接连通压力控制阀V1和第一开闭阀V2的高压侧的通道。该情况下,以将与油箱56连通的低压侧的通道与压力控制阀V1和第二开闭阀V3接通的方式形成在保持块1内,使与连杆侧室54接通的高压侧的通道连接到第一开闭阀V2,并且经由连接通道与压力控制阀V1的上游连接即可。
另外,在本例中,经由阀部收纳部件9将第一开闭阀V2以及第二开闭阀V3安装在阀组B中,但是也可以将阀组B的阀部收纳部件9的构造集中到保持块1之中而使之成为单一部件。
以上,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只要不超过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能够进行改造、变形以及变更。
本申请基于2016年11月4日向日本国特许厅提出申请的日本特願2016-216510主张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引入本说明书之中。

Claims (3)

1.一种阀组,其中,具备:
保持块,其由压力控制阀、第一开闭阀以及第二开闭阀一体化而成;以及
侧板,其安装于所述保持块,
所述保持块具有:
高压侧通道,其从自安装所述侧板的安装部偏离的位置开口,并与所述压力控制阀的上游和所述第一开闭阀接通;
开闭阀间通道,其从自所述安装部偏离的位置开口,并与所述第一开闭阀和所述第二开闭阀接通;
第一低压侧通道,其从所述安装部开口,并与所述压力控制阀的下游接通;以及
第二低压侧通道,其从自所述安装部偏离的位置开口,并向所述第二开闭阀和所述安装部接通,
所述侧板具有连通所述第一低压侧通道与所述第二低压侧通道来将所述第二开闭阀与所述压力控制阀连通的连接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组,其中,
所述高压侧通道具有:
第一孔,其从所述保持块的自所述安装部偏离的位置开口,并与所述第一开闭阀接通;
第二孔,其与所述压力控制阀接通;以及
第三孔,其从所述安装部开口,并连通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
所述开闭阀间通道具有:
第四孔,其从所述保持块的自所述安装部偏离的位置开口;
第五孔,其与所述第一开闭阀和所述第二开闭阀接通;以及
第六孔,其从所述安装部开口,并连通所述第四孔和所述第五孔,
所述侧板堵塞所述第三孔和所述第六孔在所述安装部中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具有:
第一压力传感器,其检测所述第三孔的压力;以及
第二压力传感器,其检测所述第六孔的压力。
CN201780066142.XA 2016-11-04 2017-10-30 阀组 Active CN1098633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6510A JP2018071769A (ja) 2016-11-04 2016-11-04 バルブブロック
JP2016-216510 2016-11-04
PCT/JP2017/039025 WO2018084098A1 (ja) 2016-11-04 2017-10-30 バルブブロッ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3327A CN109863327A (zh) 2019-06-07
CN109863327B true CN109863327B (zh) 2020-11-06

Family

ID=62076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6142.XA Active CN109863327B (zh) 2016-11-04 2017-10-30 阀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71769A (zh)
CN (1) CN109863327B (zh)
WO (1) WO20180840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0355B2 (ja) 2020-04-09 2023-10-12 Kyb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装置
IT202000008053A1 (it) * 2020-04-16 2021-10-16 Tecna Spa Apparato di saldatura.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56472A (fr) * 1969-09-23 1971-03-01 Bosch Gmbh Rober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electrohydraulique
DE29810860U1 (de) * 1998-06-17 1998-08-13 Heilmeier & Weinlein Hydraulische Steuervorrichtung
JP3922865B2 (ja) * 2000-03-30 2007-05-30 豊興工業株式会社 制振用油圧ダンパ
US20140216871A1 (en) * 2011-07-28 2014-08-0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Ltd. Damper for railway vehicles
JP6397220B2 (ja) * 2014-05-12 2018-09-26 Kyb株式会社 シリンダ装置
JP6313693B2 (ja) * 2014-10-24 2018-04-18 Kyb株式会社 液圧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3327A (zh) 2019-06-07
WO2018084098A1 (ja) 2018-05-11
JP2018071769A (ja) 2018-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9477B2 (en) Compression isolator for a suspension damper
JP5731453B2 (ja) ダンパ
US9945441B2 (en) Cylinder device
US11199241B2 (en) Damper
CN109863327B (zh) 阀组
EP2599705B1 (en) Telescopic fork leg
US10087956B2 (en) Actuator unit
US20150354606A1 (en) Actuator unit
JP2009243634A (ja) 液圧緩衝器
US10895300B2 (en) Air spring with several damping devices
US20170218984A1 (en) Cylinder device
US6082243A (en) Fluid controlled switching unit
KR102531495B1 (ko) 유체압 실린더
JP2001153170A (ja) 定圧弁及び油圧制振装置
JP6654943B2 (ja) 鉄道車両用制振装置
US7681699B2 (en) Self-pumping hydropneumatic vibration damper
CN108138813B (zh) 液压设备
JP5106347B2 (ja) 液圧緩衝器
JP2000266099A (ja) 多段式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JP6143517B2 (ja) ダンパ
JP7022951B2 (ja) ダンパ
JPH0539204Y2 (zh)
KR20200048925A (ko) 공압 실린더
JP2008075794A (ja) 空圧緩衝器
JPH01172006A (ja) 緩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