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5807A - 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5807A
CN109855807A CN201811482557.8A CN201811482557A CN109855807A CN 109855807 A CN109855807 A CN 109855807A CN 201811482557 A CN201811482557 A CN 201811482557A CN 109855807 A CN109855807 A CN 109855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ir
towing rope
pipeline
main p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25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远方
倪雅
李紫跃
唐启
刘俊
左新龙
刘国彬
赵青青
杜超
白雪晖
刘贞
孟凡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UMT DAZHENG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UMT DAZHENG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UMT DAZHENG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UMT DAZHENG SURFAC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825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558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55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58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包括:多个主缆模型、除湿机、控制器,主缆模型的进风口均通过管道与除湿机的出风口连通,控制器与主缆模型、除湿机连接;主缆模型包括:主缆、用于固定主缆的索夹、支撑架、进风管路、出风管路、旁通管路;进风管路上设置风压机,进风管路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一阀门,主缆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二阀门,出风口处设在第三阀门;旁通管路的进风口处设置第四阀门,出风口处设置第五阀门;出风管路的出风口处设置第六阀门;出风管路的出风口与进风管路相连通。本发明中对主缆上密封胶的比选操作简单,且准确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缆索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主缆是悬索桥上的重要构件,主缆长期被暴露在空气中,甚至用于沿海中,非常容易受到腐蚀,影响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主缆的表面进行防护,减小主缆受腐蚀的程度。
在主缆防护的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密封胶对主缆进行密封,增强主缆的防护效果。但是,密封胶的种类繁多,为了选取密封效果好的密封胶,需要对多种密封胶进行比选。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公开如何对主缆防护用的密封胶进行比选。
因此,研究出一种操作简单,检测准确性好的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检测准确性好的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包括:多个主缆模型、除湿机、控制器,多个所述主缆模型相互独立并排设置,且所述主缆模型的进风口均通过管道与所述除湿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缆模型、除湿机连接;所述主缆模型包括:主缆、用于固定所述主缆的索夹、支撑架、进风管路、出风管路、旁通管路;所述主缆固定于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主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管路、出风管路相连通,所述旁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进风管路、出风管路相连通,所述主缆与所述旁通管路以并联方式连接,所述进风管与所述除湿机的出风口相连通;所述进风管路上设置风压机,所述风压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进风管路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一阀门,所述主缆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二阀门,出风口处设在第三阀门;所述旁通管路的进风口处设置第四阀门,出风口处设置第五阀门;所述出风管路的出风口处设置第六阀门;所述出风管路的出风口与所述进风管路相连通,且所述出风管路连接于所述风压机与第一阀门之间,所述进风管路、出风管路与旁通管路或主缆形成循环回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向管路中通入干空气,检测主缆上密封胶的气密性,进而测得主缆的防护效果;并且设置旁通管路与主缆并联,闭合主缆上的阀门,使旁通管路与进风管路、出风管路连通,对主缆以外的管路进行检测,消除影响因素,使主缆上密封胶的气密性检测更加准确。
优选的,所述出风管路靠近所述旁通管路的一端设置压力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压力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可以对管路中的气压和风速进行检测,使主缆上密封胶的气密性检测更加的准确。
优选的,所述除湿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温湿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主缆的两端连接法兰,并通过密封圈密封。
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如下:
步骤1:先对主缆进行防护涂抹密封胶,然后关闭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打开第一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启动除湿机,向进风管路、旁通管路、出风管路内通入干空气,然后关闭第一阀门,对主缆模型中未涂抹密封胶的接头部位进行漏气检查,并排除漏气情况;
步骤2:关闭第四阀门、第五阀门,打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六阀门,向主缆内部通入干空气,然后关闭第一阀门,对主缆上的接口部位进行漏气检查,并排除漏气情况;
步骤3:漏气情况检查完毕后,对主缆上密封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打开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六阀门,关闭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向主缆内部通入空气,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管路内的气压到达指定气压后,关闭第一阀门,在风压机的作用下干空气在进风管路、主缆、出风管路中循环流动,通过压力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检测管路中气体压力和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衰减程度,进而实现对主缆上密封胶气密性的检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对主缆上涂抹的密封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前需要先对管路进行捡漏,排除其他部位的漏气情况,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向管路中通入干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管路中的气压达到5KPa后,关闭第一阀门;然后将肥皂水缓慢均匀的涂抹于接头缝隙处,若发现漏气现象,则做好标记,待管路表面干燥后,对管路的接头处进行再次密封,再次密封后,间隔三天再次进行漏气检查,直至排除漏气现象。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向管路中通入干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管路中的气压达到5KPa后,关闭第一阀门;然后将肥皂水缓慢均匀的涂抹于主缆的接口处,若发现漏气现象,则做好标记,待管路表面干燥后,对管路的接口处进行再次密封,再次密封后,间隔三天再次进行漏气检查,直至排除漏气现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过在密封处涂抹肥皂水,若出现肥皂水冒泡的现象,则说明该密封处存在漏气现象,需要再次进行密封,然后再次进行检测直到将漏气现象排除,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需要检测主缆内部在2KPa、3KPa、4KPa、5KPa多种气压条件下,气体压力及流量随时间的衰减程度,实现对主缆上密封胶气密性的检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检测主缆上密封胶在不同气压下的气密性,然后进行比对,可以挑选出密封性能更好的密封胶,进而使主缆的防护效果更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在管路中增加旁通管路,在对主缆上密封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之前,关闭主缆利用旁通管路对管路中的接口处的密封性进行检测,排除影响因素可以提高对主缆上密封胶气密性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试验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主缆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主缆模型的原理图。
其中,图中,
1-主缆模型;
11-主缆;12-索夹;13-支撑架;14-进风管路;15-出风管路;16-旁通管路;17-风压机;18-第一阀门;19-第二阀门;20-第三阀门;21-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3-第六阀门;24-压力传感器;25-风速传感器;26-法兰;
2-除湿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包括:多个主缆模型1、除湿机2、控制器,多个主缆模型1相互独立并排设置,且主缆模型1的进风口均通过管道与除湿机2的出风口连通,控制器与主缆模型1、除湿机2连接;主缆模型1包括:主缆11、用于固定主缆11的索夹12、支撑架13、进风管路14、出风管路15、旁通管路16;主缆11固定于支撑架13顶部,主缆11的两端分别与进风管路14、出风管路15相连通,旁通管路16的两端分别与进风管路14、出风管路15相连通,主缆11与旁通管路16以并联方式连接,进风管路14与除湿机2的出风口相连通;进风管路14上设置风压机17,风压机17与控制器连接,进风管路14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一阀门18,主缆11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二阀门19,出风口处设在第三阀门20;旁通管路16的进风口处设置第四阀门21,出风口处设置第五阀门22;出风管路15的出风口处设置第六阀门23;出风管路15的出风口与进风管路14相连通,且出风管路15连接于风压机17与第一阀门18之间,进风管路14、出风管路15与旁通管路16或主缆11形成循环回路。本发明中将不同种类的密封胶粘贴在主缆11上,然后通过旁通管路16对管路中的接口处的密封性进行检测,排除接口处漏气的现象,再对主缆11上密封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可以避免接口处漏气对密封胶气密性检测的影响,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出风管路15靠近旁通管路16的一端设置压力传感器24、风速传感器25,压力传感器24、风速传感器25均与控制器连接。在对密封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时,需要检测管路中气体压力和流量随时间的衰减程度,压力传感器24和风速传感25器对管路中的气体压力和流量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实时的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会将检测结果进行记录,通过检测到的数据,对不同种类密封胶,在不同气压下的气密性进行比较,进而检测得到密封性好的密封胶。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进风管路14、出风管路15与旁通管路16或主缆11形成循环回路,当第一阀门18关闭后在风压机17的作用下,气体在循环回路中流动,并且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24和风速传感器25测量管路中气体压力和流速,其中图2-3中的箭头指示干空气流动的方向。
进一步地,除湿机2出风口处设置温湿传感器,由于主缆模型1中需要通入干空气,除湿器2出风口的温湿传感器可以对除湿机2输送出来的空气温湿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传输到控制器中,使控制器及时的对除湿机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主缆11的两端连接法兰26,并通过密封圈密封。
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如下:
步骤1:先对主缆11进行防护涂抹密封胶,然后关闭第二阀门19、第三阀门20,打开第一阀门18、第四阀门21、第五阀门22、第六阀门23,启动除湿机2,向进风管路14、旁通管路16、出风管路15内通入干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24检测到管路中的气压达到5KPa后,关闭第一阀门18,然后将肥皂水缓慢均匀的涂抹于接头缝隙处,若发现漏气现象,则做好标记,待管路表面干燥后,对管路的接头处进行再次密封,再次密封后,间隔三天再次进行漏气检查,直至排除漏气现象;
步骤2:关闭第四阀门21、第五阀门22,打开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19、第三阀门20、第六阀门23,向主缆内部通入干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24检测到管路中的气压达到5KPa后,关闭第一阀门18;然后将肥皂水缓慢均匀的涂抹于主缆的接口处,若发现漏气现象,则做好标记,待管路表面干燥后,对管路的接口处进行再次密封,再次密封后,间隔三天再次进行漏气检查,直至排除漏气现象;
步骤3:漏气情况检查完毕后,对主缆上密封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需要检测主缆11内部在2KPa、3KPa、4KPa、5KPa多种气压条件下,气体压力及流量随时间的衰减程度,打开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19、第三阀门20、第六阀门23,关闭第四阀门21、第五阀门22向主缆11内部通入空气,当压力传感器24检测到管路内的气压到达指定气压后,关闭第一阀门18,在风压机17的作用下干空气在进风管路14、主缆11、出风管路15中循环流动,通过压力传感器24和风速传感器25检测管路中气体压力和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衰减程度,进而实现对主缆上密封胶气密性的检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主缆模型(1)、除湿机(2)、控制器,多个所述主缆模型(1)相互独立并排设置,且所述主缆模型(1)的进风口均通过管道与所述除湿机(2)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缆模型(1)、除湿机(2)连接;
所述主缆模型(1)包括:主缆(11)、用于固定所述主缆(11)的索夹(12)、支撑架(13)、进风管路(14)、出风管路(15)、旁通管路(16);所述主缆(11)固定于所述支撑架(13)顶部,所述主缆(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管路(14)、出风管路(15)相连通,所述旁通管路(16)的两端分别与进风管路(14)、出风管路(15)相连通,所述主缆(11)与所述旁通管路(16)以并联方式连接,所述进风管路(14)与所述除湿机(2)的出风口相连通;
所述进风管路(14)上设置风压机(17),所述风压机(17)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进风管路(14)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一阀门(18),所述主缆(11)的进风口处设置第二阀门(19),出风口处设在第三阀门(20);所述旁通管路(16)的进风口处设置第四阀门(21),出风口处设置第五阀门(22);所述出风管路(15)的出风口处设置第六阀门(23);所述出风管路(15)的出风口与所述进风管路(14)相连通,且所述出风管路(14)连接于所述风压机(17)与第一阀门(18)之间,所述进风管路(14)、出风管路(15)与旁通管路(16)或主缆(11)形成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路(15)靠近所述旁通管路(16)的一端设置压力传感器(24)、风速传感器(25),所述压力传感器(24)、风速传感器(25)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2)的出风口处设置温湿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缆(11)的两端连接法兰(26),并通过密封圈密封。
5.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步骤如下:
步骤1:先对主缆(11)进行防护涂抹密封胶,然后关闭第二阀门(19)、第三阀门(20),打开第一阀门(18)、第四阀门(21)、第五阀门(22)、第六阀门(23),启动除湿机(2),向进风管路(14)、旁通管路(16)、出风管路(15)内通入干空气,然后关闭第一阀门(18),对主缆模型(1)中未涂抹密封胶的接头部位进行漏气检查,并排除漏气情况;
步骤2:关闭第四阀门(21)、第五阀门(22),打开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19)、第三阀门(20)、第六阀门(23),向主缆(11)内部通入干空气,然后关闭第一阀门(18),对主缆(11)上的接口部位进行漏气检查,并排除漏气情况;
步骤3:漏气情况检查完毕后,对主缆(11)上密封胶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打开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19)、第三阀门(20)、第六阀门(23),关闭第四阀门(21)、第五阀门(22)向主缆(11)内部通入空气,当压力传感器(24)检测到管路内的气压到达指定气压后,关闭第一阀门(18),在风压机(17)的作用下干空气在进风管路(14)、主缆(11)、出风管路(15)中循环流动,通过压力传感器(24)和风速传感器(25)检测管路中气体压力和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衰减程度,进而实现对主缆上密封胶气密性的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向管路中通入干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24)检测到管路中的气压达到5KPa后,关闭第一阀门(14);然后将肥皂水缓慢均匀的涂抹于接头缝隙处,若发现漏气现象,则做好标记,待管路表面干燥后,对管路的接头处进行再次密封,再次密封后,间隔三天再次进行漏气检查,直至排除漏气现象。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向管路中通入干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24)检测到管路中的气压达到5KPa后,关闭第一阀门(18);然后将肥皂水缓慢均匀的涂抹于主缆的接口处,若发现漏气现象,则做好标记,待管路表面干燥后,对管路的接口处进行再次密封,再次密封后,间隔三天再次进行漏气检查,直至排除漏气现象。
8.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需要检测主缆(11)内部在2KPa、3KPa、4KPa、5KPa多种气压条件下,气体压力及流量随时间的衰减程度,实现对主缆(11)上密封胶气密性的检测。
CN201811482557.8A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Pending CN1098558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2557.8A CN109855807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2557.8A CN109855807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5807A true CN109855807A (zh) 2019-06-07

Family

ID=6689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2557.8A Pending CN109855807A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558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8296A (zh) * 2021-05-31 2021-09-0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试样的密封性检测方法和轨道车辆
CN115585955A (zh) * 2022-09-14 2023-01-10 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牵引头气密性试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2905A (en) * 1968-10-18 1973-07-11 Pyrotenax Ltd Electric cables
CN202974578U (zh) * 2012-12-22 2013-06-05 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路密性试压装置
CN205157127U (zh) * 2015-11-24 2016-04-13 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管道高强度及密性试验工装
CN107796849A (zh) * 2017-11-23 2018-03-13 宁波迪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07615108U (zh) * 2017-11-30 2018-07-17 江苏中矿大正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胶自动刮涂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2905A (en) * 1968-10-18 1973-07-11 Pyrotenax Ltd Electric cables
CN202974578U (zh) * 2012-12-22 2013-06-05 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路密性试压装置
CN205157127U (zh) * 2015-11-24 2016-04-13 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管道高强度及密性试验工装
CN107796849A (zh) * 2017-11-23 2018-03-13 宁波迪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器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07615108U (zh) * 2017-11-30 2018-07-17 江苏中矿大正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胶自动刮涂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凤存: "基于热熔缠包带与硫化型橡胶密封剂防护的悬索桥主缆模型抗压性能研究", 《公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8296A (zh) * 2021-05-31 2021-09-0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试样的密封性检测方法和轨道车辆
CN115585955A (zh) * 2022-09-14 2023-01-10 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牵引头气密性试验装置
CN115585955B (zh) * 2022-09-14 2023-08-15 广州岭南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电缆牵引头气密性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3380B (zh) 混凝土原位无损气体渗透率的测量方法
CN104406745B (zh) 便携式柔性含湿工质泄漏检漏贴及其检漏方法
CN109855807A (zh) 一种主缆防护用密封胶比选试验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CN206546242U (zh) 橡胶密封圈密封性能检测装置
CN106679899A (zh) 一种风管严密性测试方法
CN205049303U (zh) 一种换热器导热管泄漏自动检测装置
CN104524723B (zh) 一种气流检测消防喷淋头、消防喷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7367357A (zh) 一种严密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4792476A (zh) 一种整车气密性的检测方法
CN210108647U (zh) 一种阀门的密闭性能和通风性能综合检测设备
CN110530584A (zh) 一种防水透气膜密封性能自动化测试方法和设备
CN205656106U (zh) 一种湿气环路顶部腐蚀测试装置
CN105241645B (zh) 通用机小流量空滤器进气阻力的检测设备
CN207556562U (zh) 具有高密封性一体式传感器防护罩的环境检测装置
CN205782025U (zh) 用于埋地燃气管道的温度测量装置
CN208505540U (zh) 一种阀门泄露检测装置
CN207864075U (zh) 一种滤清器快速测压差装置
CN218885563U (zh) 一种锅炉能效测试烟气取样装置
CN203299097U (zh) 混凝土原位无损气体渗透率测量装置
CN203772508U (zh) 一种大型通风设备空气泄漏率检测装置
CN206656445U (zh)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
CN108759994A (zh) 一种干式燃气表校漏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7557192U (zh) 具有一体式传感器防护罩的环境检测装置
CN106678491B (zh) 气密性检测封堵装置
CN206977871U (zh) 具有防水结构的环境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