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6445U -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6445U
CN206656445U CN201720367596.8U CN201720367596U CN206656445U CN 206656445 U CN206656445 U CN 206656445U CN 201720367596 U CN201720367596 U CN 201720367596U CN 206656445 U CN206656445 U CN 206656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 air
air
rotary dehumidifier
temperature humidity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675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鹏
古俊钰
王铭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S AIR-HANDL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S AIR-HANDL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S AIR-HANDL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S AIR-HANDL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675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6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6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64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包括转轮除湿机和干燥房,所述转轮除湿机包括对室外新风进行干燥的处理区,在车间干燥房和处理区之间设置有回风管道,在回风管道上至少设置有两个位于不同位置处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在回风管道上的位置可调整。该系统能够检测回风管道是否发生泄漏并能够检测出回风管道上的哪个位置发生了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轮除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转轮除湿是一种成熟可靠的低湿度环境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对环境湿度有严格要求的场合,如锂电池、医药、食品、半导体等行业。由于生产工艺对空气湿度非常敏感,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需要避免车间外部的湿空气泄露到车间内部,控制车间内的湿负荷。
转轮除湿系统由转轮除湿机和风管组成,其中风管又包括室外新风管、室内送风管、室内回风管和转轮除湿机再生风管。由于室内回风管内部是负压,如果密封效果差,室外湿空气极易泄露进入室内回风管,大幅增加转轮除湿机所承担的湿负荷。当泄露量超过转轮除湿机的设计除湿余量后,车间内部的相对湿度就无法保证,进而影响到产品质量。转轮除湿系统的回风管往往架设在洁净车间的顶部,施工空间狭小,且长度一般超过30米,由多段风管、弯头、软连接组成,泄露点检测的难度很大。
目前,在转轮除湿领域尚无检测回风泄露的简易有效的方法,如果车间湿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通常需要对全部回风管段重新进行打胶密封处理,费时费力,而且由于无法找到真正的泄露点,再次发生泄露的可能性很大。
在矿井通风领域,授权公告号CN 104131840B的实用新型专利介绍了一种基于空气状态参数的矿井外部漏风率的测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在回风井、风机房地面和风硐等三处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和大气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三处测点的大气压力、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各测点空气的含湿量和比焓值,从而实现对矿井外部漏风率的测定。由于矿井通风对漏风率要求低,且没有送、回风管系统,该方法没有涉及到泄露位置的检测;同时,由于需要采用温湿度传感器和大气压力传感器,增加了测量的复杂性和测量结果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通过对回风管道进行泄漏检测,能够较为准确地发现泄漏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包括转轮除湿机和干燥房,所述转轮除湿机包括对室外新风进行干燥的处理区,在车间干燥房和处理区之间设置有回风管道,其特征在于,在回风管道上至少设置有两个位于不同位置处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在回风管道上的位置可调整。
优选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为风管插入式温湿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回风管道包括回风主管和与干燥房连通的回风支管,所述回风主管一端与回风支管连通,另一端分别与一次回风口和二次回风口连通。
优选地,在回风支管和回风主管与一次回风口和二次回风口连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系统能够容易地检测回风管道中是否发生泄漏以及对泄漏的位置进行定位,进而避免了目前采用的对回风管道的所有接口处进行重新密封,甚至重新连接的麻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2)该温湿度传感器采用风管插入式温湿度传感器,使用非常方便,能够根据需要检测回风管道上几乎任意位置的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包括转轮除湿机1和车间干燥房8,所述转轮除湿机1和车间干燥房8通过送风管道和回风管道相连通,所述送风管道用以将经过转轮除湿机1干燥过的室外新风送入到车间干燥房8中,所述回风管道用以将车架干燥房流出的部分气体送回到转轮除湿机1中。
所述转轮除湿机1至少包括对室外新风进行干燥的处理区,室外新风从室外新风口2进入到处理区,位于处理区内的所述转轮对流经其的室外新风进行干燥,经过干燥后的室外新风通过送风口5并经过送风管道进入到车间干燥房8中。具体地,转轮以及处理区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所述回风管道包括与车间干燥房内部连通的多个回风支管9和一端与多个回风支管同时连通的回风主管7,所述回风主管7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在除湿机1上的一次回风口3和二次回风口4连通。所述一次回风口3与处理区的进风口连通,二次回风口4与处理区的出风口连通,由于回风管道内为微负压(即内部气压小于外部气压),这样如果泄漏,外界气体很容易进入到回风管道内进而增加了回风的湿度。回风管道中的回风相对外界湿度较低,将其通入到处理区中,能够减少处理区的湿负荷,进而能够节省能耗,如果回风管道发生泄漏,不仅增加处理区的湿负荷,甚至经过处理区处理的室外新风很可能达不到湿度的要求。并且采用回风技术也是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详述。
该检测系统还包括设置其中一个回风支管9上的温湿度传感器13和设置在回风主管14上的温湿度传感器14,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3和14能够检测两者之间的回风管道是否发生泄漏,下面结合具体的数据描述该检测方法的步骤:
1)读取温湿度传感器的参数,参数包括温度和相对湿度:
分别读取温湿度传感器13和14在某一时刻测点处的回风温度t和相对湿度φ,数值分别为:
t14=20.5℃,φ14=8%,t13=20.0℃,φ13=5%
2)计算两个测点处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ws
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表示空气的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T=t+273.15,进而,T14=20.5+273.15=293.65K,T13=20.0+273.15=293.15K,C1~C6为常数,取值为C1=-5.8002206E+03,C2=1.3914993E+00,C3=-4.8640239E-02,C4=4.1764768E-05,C5=-1.4452093E-08,C6=6.5459673E+00。
进而,lnpws14=C1/T14+C2+C3T14+C4T14 2+C5T14 3+C6lnT14=7.7883
lnpws13=C1/T13+C2+C3T13+C4T13 2+C5T13 3+C6lnT13=7.7574,
因此,计算得到两个测点处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pws14=2412.231Pa,pws13=2338.804Pa。
3)计算两个测点处的空气含湿量:
含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表示空气含湿量,单位kgw/kgda;pw表示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单位Pa;p表示大气压力,单位Pa,该处取标准大气压,即p=101325Pa。
并且,相对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φ为相对湿度,在步骤1中由温湿度传感器测得,pws为饱和水蒸气分压力,
在步骤2中已经计算得出,进而可以得出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pw=φpws,进而,空气含湿量的计算公式为:因此,两个检测点的空气含湿量为:
W14=0.62198×(8%×2412.231)/(101325-8%×2412.231)=1.187×10-3kgw/kgda
W13=0.62198×(5%×2338.804)/(101325-5%×2338.804)=7.187×10-4kgw/kgda,
根据含湿量的变化即可判断出是否发生泄漏,可以看出,由于W14的值明显大于W13的值,进而能够判断出两个检测点之间发生了泄漏。
4)计算两测点之间风管的漏湿量:
漏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mleak=ρairF(W2-W1) (d)
其中,mleak表示相邻两测点之间风管的漏湿量,单位kg/h;ρair表示空气密度,取值为1.2kg/m3;F表示系统回风量,单位m3/h,在一已经存在的系统中,回风量一般是一定的或者能够设定的;W1和W2为两测点的空气含湿量。
已知该系统的回风量F为50000m3/h,两测点之间风管的漏湿量:
mleak=1.2×50000×(1.187×10-3-7.187×10-4)=28.098kg/h
5)计算两测点之间的漏风量:
漏风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Fleak表示相邻两测点之间风管的漏风量,单位m3/h;Woa表示回风管外空气的含湿量,单位kgw/kgda,可以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测得。
进而根据测得的回风管外(相当于室外)空气的温湿度t0=35℃,φ0=60%,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到回风管外空气的含湿量W0=21.44×10-3kgw/kgda,则上述两个测点之间回风管段的漏风率为: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直观反映上述两个测点之间的回风管段泄露情况。根据国家规范《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91-2010的相关规定,对于非单向流的洁净室,系统允许漏风率的合格标准是低于2%。
由于上述实施例仅取了部分回风管段做检测,其漏风率已超过2%,说明这部分回风管段泄露较为严重,需要重点检查风管连接处的连接法兰是否存在密封不严的地方。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为风管插入式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将温湿度传感器插入到回风管道不同的位置,能够检测温湿度传感器之间的回风管道是否发生泄漏。同时,由于大部分泄漏多发生在回风管道与连接法兰处、风阀安装处、静压箱等的连接处,因此,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时,应优先将将两个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上述结构两侧的管道上以对上述连接处优选进行检测。
如果需要评估整个回风管段的密封情况,可以在一次回风口3和二次回风口4处的回风管道上插入温湿度传感器11和12,并采用与上述相同的步骤,与车间干燥房8内部回风支管9处的温湿度传感器13的参数进行比较。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3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包括转轮除湿机和干燥房,所述转轮除湿机包括对室外新风进行干燥的处理区,在车间干燥房和处理区之间设置有回风管道,其特征在于,在回风管道上至少设置有两个位于不同位置处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在回风管道上的位置可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为风管插入式温湿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道包括回风主管和与干燥房连通的回风支管,所述回风主管一端与回风支管连通,另一端分别与一次回风口和二次回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回风支管和回风主管与一次回风口和二次回风口连接的位置处均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
CN201720367596.8U 2017-04-10 2017-04-10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56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7596.8U CN206656445U (zh) 2017-04-10 2017-04-10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67596.8U CN206656445U (zh) 2017-04-10 2017-04-10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6445U true CN206656445U (zh) 2017-11-21

Family

ID=60317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6759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56445U (zh) 2017-04-10 2017-04-10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64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5318A (zh) * 2017-04-10 2017-06-23 上海云懋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5318A (zh) * 2017-04-10 2017-06-23 上海云懋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7781U (zh) 一种实验室多段通风节能控制系统
CN206212823U (zh) 温室大棚降温除湿装置
CN207422555U (zh) 一种发动机集装箱式热试间的通风循环系统
CN206656445U (zh)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
CN209310193U (zh) 实验室节能通风系统
CN108072110A (zh) 空调器加湿系统
CN207662594U (zh) 微型散热风扇气动性能测试系统
CN106885318A (zh) 一种基于转轮除湿机的回风泄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7263401U (zh) 一种防火阀门漏风量及耐火性能集成检测装置
CN207132519U (zh) 核电厂核岛用通风调节机组
CN206609107U (zh) 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的节能控制设备
CN212801014U (zh) 纸机热风平衡控制系统
CN208487745U (zh) 一种测定新风机组内部外部漏风率的装置
CN205807681U (zh) 一种变风量末端装置
CN206095876U (zh) 一种负压式复合传感器及新风机
CN207395090U (zh) 具有湿度检测控制装置的密封室
CN206740792U (zh) 一种一次风粉管风速测量装置
CN206626763U (zh) 管道静压自动调节装置以及排风系统设备
CN207112849U (zh) 烟气加热装置
CN208443166U (zh) 一种用于消除低温设备表面冷凝现象的干燥器
CN205316571U (zh) 一种高效节能加湿器
CN208536264U (zh) 一种双管式移动空调能效测试设备
CN108405165A (zh) 一种直吹式磨煤机的一次风流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579921A (zh) 一种风阀温度动作试验装置
CN209715135U (zh) 一种应用于药品稳定性试验箱的湿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