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3768A - 胎圈线放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胎圈线放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3768A
CN109843768A CN201780053033.4A CN201780053033A CN109843768A CN 109843768 A CN109843768 A CN 109843768A CN 201780053033 A CN201780053033 A CN 201780053033A CN 109843768 A CN109843768 A CN 109843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d
volume
coil
coil carrier
p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30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约翰.R.拉索
保罗.加特利
凯文.拉兹
沃尔特.汤普森
克里斯托弗.约翰逊
科马斯.马哈茂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w National Standard Still Water Co Ltd
Bartell Machinery Systems LLC
Original Assignee
Dw National Standard Still Water Co Ltd
Bartell Machinery System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w National Standard Still Water Co Ltd, Bartell Machinery Systems LLC filed Critical Dw National Standard Still Wa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43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7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16Handling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supplying, storing, convey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2Fitting the bead-rings or bead-cores; Folding the textile layers around the rings or co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016Handling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supplying, storing, conveying
    • B29D2030/0044Handling tyre beads, e.g., storing, transporting, transferring and supplying to the toroidal support or to the dr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48Bead-rings or bead-cores; Treatment thereof prior to building the tyre
    • B29D2030/487Forming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the b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胎圈线放线系统,其具有配置成接收第一卷胎圈线的第一线圈载架和配置成接收第二卷胎圈线的第二线圈载架。该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配置成首先从第一卷胎圈线并且然后在用完第一卷胎圈线时从第二卷胎圈线而连续地放出胎圈线。

Description

胎圈线放线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文件要求享有根据35U.S.C第119(e)段的于2016年8月31日提交的临时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381,872的申请日的权益,该临时美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胎圈线放线系统。
背景技术
本节中的陈述内容仅提供与本公开内容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不能构成现有技术。
在轮胎工业中使用胎圈线来加强和固定在轮胎与车轮轮辋之间的连接点。胎圈线通常是由钢或其它材料制成的连续线,其缠绕在轮胎的内边缘周围以形成与车轮轮辋接合的脊。通常将胎圈线制造并作为大卷线材交付给轮胎制造商,然后用胎圈线放线机将其展开到轮胎上。
已知的胎圈线放线系统有若干缺点。例如,胎圈线卷轴必须连续旋转以从卷轴上展开胎圈线。众所周知,诸如胎圈线的旋转卷轴的运动部件有若干缺点,包括磨损、噪音以及对操作员增加的受伤风险。已知胎圈线放线系统也不能连续运行。一旦用完了一卷胎圈线,那么在操作人员用新卷轴手动更换胎圈线的耗尽卷轴的期间必须关闭整个轮胎胎圈线制造过程。这种关闭和手动更换胎圈线卷轴导致了生产率降低和劳动力需求增加。
因此,期望一种胎圈线放线系统,其能够在有限停止时间或无停止时间的情况下连续地放出胎圈线。还期望一种胎圈线放线系统,其具有有限数量的运动部件。
发明内容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种形式中,提供了一种胎圈线放线系统。该胎圈线放线系统包括:第一线圈载架,其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卷胎圈线;以及第二线圈载架,其被配置成接收第二卷胎圈线。此外,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被配置成首先从第一卷胎圈线并且然后在用完第一卷胎圈线时从第二卷胎圈线而连续地放出胎圈线。
胎圈线放线系统还可以包括该第一线圈载架,其配置成接收第三卷胎圈线,以在用完第一卷胎圈线时替换第一卷胎圈线,其中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还被配置成首先从第一卷胎圈线、然后在用完第一卷胎圈线时从第二卷胎圈线并且然后在用完第二卷胎圈线时从第三卷胎圈线而连续地放出胎圈线。此外,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可以被配置成从第一卷胎圈线和第二卷胎圈线被动地放出胎圈线。此外,第二线圈载架可以被配置成在用完第一卷胎圈线时通过附接到第二卷胎圈线的头端的第一卷胎圈线的尾端而从第二卷胎圈线自动开始放出胎圈线。
在本公开内容的另一种形式中,提供了一种胎圈线放线系统。该胎圈线放线系统包括:第一线圈载架,附接于第一线圈载架的第一卷胎圈线,第二线圈载架,和附接于第二线圈载架的第二卷胎圈线。此外,第一卷胎圈线配置成放出胎圈线,并且第二卷胎圈线配置成在用完第一卷胎圈线时自动开始从第二卷胎圈线放出胎圈线。另外,胎圈线从第一卷胎圈线到第二卷胎圈线是连续的。
在本公开内容的又一种形式中,提供了一种胎圈线放线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线圈载架上装载第一卷胎圈线,在第二线圈载架上装载第二卷胎圈线,将第一卷胎圈线的尾端附接到第二卷胎圈线的头端,并从第一卷胎圈线放出胎圈线。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来自第一卷胎圈线的胎圈线已经被放完之后从第二卷胎圈线放出胎圈线,其中胎圈线在来自第一卷胎圈线的胎圈线已经被放完之后从第二卷胎圈线自动放出。
根据本文提供的描述,其它适用领域将变得明显。应当理解的是,该描述和具体示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本文中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胎圈线放线系统的图示;
图2是线圈载架的图示;
图3是装载有成卷的胎圈线的胎圈线放线系统的图示;
图4是在从第一卷胎圈线转移到第二卷胎圈线的期间的胎圈线放线系统的图示;
图5是在从第一卷胎圈线转移到第二卷胎圈线的期间的胎圈线放线系统的另一图示;
图6是在从第一卷胎圈线转移到第二卷胎圈线的期间的胎圈线放线系统的又一图示;
图7是安装新的一卷胎圈线后的胎圈线放线系统的图示;
图8是在装载成卷的胎圈线的胎圈线放线系统的图示;
图9是带有保护罩的一卷胎圈线的图示;
图10是带有保护罩的一卷胎圈线的另一图示;并且
图11是带有保护罩的一卷胎圈线的又一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内容、应用或用途。应该理解的是,在整个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或相应的部件和特征。还应该理解的是,附图中使用的各种剖面线图案并不旨在限制可以与本公内容开一起使用的特定材料。剖面线图案仅仅是优选材料的示例,或者用于区分附图中所示的相邻或配合部件以便清楚起见。
图1示出了具有支撑框架12的胎圈线放线系统10。支撑框架12可包括水平支架13,水平支架13包括第一线圈支架14和第二线圈支架16。竖直支架18可从水平支架13垂直地延伸。滑轮20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各种装置可旋转地安装在竖直支架18上。
第一线圈载架22可以安装到第一线圈支架14上,并且第二线圈载架24可以安装到第二线圈支架16上。第一线圈载架22在图2中更详细地示出。第二线圈载架24在设计上可以与第一线圈载架22相似或相同。第一线圈载架22可以具有第一底部凸缘26(第二底部凸缘28在第二线圈载架24上)、第一顶部凸缘30(第二顶部凸缘32在第二线圈载架24上)以及将第一底部凸缘26和第一顶部凸缘30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中心芯部34(第二中心芯部36在第二线圈载架24上)。顶部凸缘30,32可以从它们各自的线圈载架22,24移除,以允许成卷的胎圈线(未示出)围绕中心芯部34,36安装。然后,可以将顶部凸缘30,32重新附接到它们各自的线圈载架22,24上,以固定成卷的胎圈线。用完的成卷的胎圈线可以被移除,并且新的成卷的胎圈线可以根据需要重复地附接。
现在参照图3,胎圈线放线系统10被显示为具有安装在第一线圈载架22上的第一卷胎圈线40和安装在第二线圈载架24上的第二卷胎圈线42。可以看出,胎圈线44从第一卷胎圈线40进给、绕过滑轮20并且到达输出位置(未示出)。而且,第一卷胎圈线40的尾端46延伸到第一卷胎圈线40的外面,并且因此能够由操作者接近。然后,第一卷胎圈线40的尾端46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连接到第二卷胎圈线42的头端48。臂杆50可以连接到支撑框架12,以帮助引导第一卷胎圈线40的尾端46到达第二卷胎圈线42的头端48。第一卷胎圈线40的尾端46与第二卷胎圈线42的头端48之间的连接允许第一卷胎圈线和第二卷胎圈线40,42之间的连续长度的胎圈线44。这样,当第一卷胎圈线40展开并最终耗尽时,胎圈线放线操作可以自动切换到第二卷胎圈线42,而不会中断。
图4示出了从第一卷胎圈线40到第二卷胎圈线42的这种转变的开始。如图所示,第一卷胎圈线40已从第一线圈载架22完全展开。由于第二卷胎圈线42的头端48连接到第一卷胎圈线40的末端46,因此第二卷胎圈线42的头端48将开始接收通过胎圈线放线过程施加给胎圈线44的张力。当来自第一卷胎圈线40的胎圈线44的最终量被解开时,施加到第二卷胎圈线42的头端48这一张力使臂杆50朝向滑轮20向上旋转。该臂杆50可有助于在从第一卷胎圈线40过渡到第二卷胎圈线42期间保持胎圈线44中的足够张力,同时也引导胎圈线44以确保平滑过渡。随着胎圈线44继续从胎圈线放线系统10拉出,臂杆50继续向上朝向竖直支架18而转动,如图5所示。当发生这种情况时,胎圈线44开始从第二卷胎圈线42退绕。最后,如图6所示,臂杆靠着竖直支架18,并且从第一卷胎圈线40到第二卷胎圈线42的过渡完成。此时,来自第二卷胎圈线42的剩余胎圈线44可以展开。
如果在第二卷胎圈线42完全耗尽之后想要继续操作胎圈线放线系统10,则可以在第一线圈载架22上放置新的一卷胎圈线60,以替换用完的第一卷胎圈线40,如图7所示。可以在胎圈线放线系统10仍然主动运行并且从第二卷胎圈线42放出胎圈线44时,用新的一卷胎圈线60来代替第一卷胎圈线40。这个新的一卷胎圈线的头端62可以附接到第二卷胎圈线42的尾端(未示出),以便当第二卷胎圈线42完全耗尽时,操作将自动切换回第一线圈载架22,并且新的一卷胎圈线60将开始放线。除了新的一卷胎圈线60之外,另外的成卷的胎圈线可以在另一线圈载架22,24保持着当前正由放线系统10展开的一卷胎圈线的期间继续替换在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22,24上的耗尽的成卷的胎圈线。这样,胎圈线放线系统10可以连续对胎圈线进行放线,而不会暂停连接新的一卷胎圈线,从而增加胎圈线放线系统10的整体的效率。
替换的成卷的胎圈线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安装在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22,24上。一般来说,成卷的胎圈线可以通过从第一顶部凸缘30或第二顶部凸缘32各自的线圈载架22,24上首先去除第一顶部凸缘30或第二顶部凸缘32,然后慢慢降低该卷胎圈线而在重力的帮助下,并且借助于机器或手动,而放置放到线圈载架22或24上。图8示出了支撑结构12的两个附加方面,它们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简化新的成卷的胎圈线的安装,同时限制与当前正在放出的其它卷的胎圈线的任何潜在干扰。在这些附加的每一个中,水平支架13的第一和第二线圈支架14,16都可以在线圈加载配置和线圈放线配置之间独立于彼此移动,以便于安装新的成卷的胎圈线。在一个例子中,第一线圈支架14在其线圈放线配置中朝向胎圈线放线系统10的中心线52倾斜,并且可以朝向线圈加载配置沿着A方向向下旋转,该线圈加载配置是更加水平、无倾斜角度的位置。在第一线圈支架是水平的而不是成角度的时候,其可以更容易地在第一线圈支架14上引导和安装新的一卷胎圈线。第二线圈支架16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操纵,而独立于第一线圈支架14。类似地,第一线圈支架14可沿B方向纵向滑动以将第一线圈支架14以及第一线圈载架22从线圈放线配置远离胎圈线放线系统10的中心线52移动,并且朝向线圈加载配置。这种运动可以允许第一线圈支架14和放线系统10的其余部分之间的额外间隙,从而允许更容易地安装新的一卷胎圈线,而不用担心或者不会与来自另一卷已经安装好的胎圈线的连续放线干涉。第二线圈支架16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操纵,独立于第一线圈支架14。此外,第一和第二线圈支架14,16可以设计成允许分别在B和A方向上的纵向和角度运动中移动。
在整个放线操作期间,加载在胎圈线放线系统10上的成卷的胎圈线40,42,60可以保持静止而不旋转。而是,可以采用被动放线系统,其中通过放线马达将张力施加给胎圈线44,并将胎圈线44从静止的成卷的胎圈线40,42,60上拉下来。因此,胎圈线44在展开时围绕线圈载架22的轴线旋转,从而围绕顶部凸缘30,32滑动。消除成卷的胎圈线40,42,60的驱动式、旋转放线简化了胎圈线放线系统10的制造和操作。
然而,标准的成卷的胎圈线可能不适用于上述胎圈线放线系统10。已知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利用胎圈线的驱动式放线,其中一卷胎圈线在放出胎圈线时自身旋转。然而,该胎圈线放线系统10使用被动式放线,其中胎圈线的卷轴或线圈不旋转。因为胎圈线44在线圈载架22,24的顶部凸缘30,32沿着周向被动地展开,因此所展开的胎圈线44在展开时自然地沿轴向扭转。实际上,胎圈线44在它从线圈载架22,24展开时对于围绕线圈载架22,24的每次完整360度旋转都轴向扭转360度。随着胎圈线44继续展开,在所展开的胎圈线44中形成越来越多的扭转,这可能最终导致胎圈线44扭曲、塑性变形,或者甚至完全从胎圈线放线系统10脱离。因此,如上所述在被动式放线系统中使用胎圈线44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挑战,其可以通过以特定方式制造和缠绕成卷的胎圈线来解决这一挑战。
具体而言,成卷的胎圈线40,42,60可以制造成每一转(perrevolution)具有内置的单个轴向扭转。实际上,当胎圈线44缠绕成线圈时,可以每一转添加单个轴向扭转。因此,当胎圈线44从胎圈线40,42,60的线圈展开时,轴向扭曲将不会被添加到所展开的胎圈线44;而是,该被动放线系统将相反地消除来自展开的胎圈线44的内置轴向扭转,从而使得直的、无扭转的胎圈线44从胎圈线40,42,60的线圈放出。
成圈的胎圈线与胎圈线放线系统10一起使用的另一个独特挑战是,胎圈线的尾端的可接近性。在传统的胎圈线放线系统中,成卷的胎圈线完全耗尽并且然后更换。因此,成卷的胎圈线的尾端不需要暴露并且操作者可以接近。然而,由于该胎圈线放线系统10被设计为通过在两个线圈载架22,24之间切换而对胎圈线44连续放线,因此待用在胎圈线放线系统10中的每一卷胎圈线44的尾端都必须露出。例如,第一卷胎圈线40包括暴露的尾端46,如先前在图3中所示并且现在于图9中示出的那样。制造具有暴露的尾端46的第一卷胎圈线40(除了与胎圈线放线系统10一起使用的所有其它成卷的胎圈线之外)允许尾端46容易地焊接或以其它方式附接到另一个线圈的头端,例如图3所示的第二线圈42的头端48。如果没有如图9所示露出尾端46,则该胎圈线放线系统10的有利的连续操作是不可能实现的。
然而,一卷胎圈线的暴露的尾端可能会在运输和交付过程中导致这卷胎圈线的尾端或其它部分的损坏。因此,可能需要保护成卷的胎圈线免于这种潜在的损坏。在一个例子中,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卷胎圈线40的尾端46可以使用内保护器70和外保护器72来保护。内保护器70可以具有开口74,尾端46可以通过开口74进给,如图10所示。内保护器70可以定位成邻近第一卷胎圈线40,并且然后外保护器72可以因此定位在第一内保护器70上方以完全密封尾端46,如图11所示。内保护器70和外保护器72可以用各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将整卷的胎圈线40包裹在拉伸性包裹物(未示出)中,而附接到第一卷胎圈线40。然后,第一卷胎圈线40可以如图11所示进行运输。一旦交付,可以在将第一卷胎圈线40安装在胎圈线放线系统10上之前移除保护器70和72中的一个或两个,以露出尾部46。
为了简化成卷的胎圈线的使用,成卷的胎圈线可以在不使用线轴的情况下运输并最终展开。而传统的成卷的胎圈线则带着刚性的中心线轴可行运输,并且围绕该刚性的中心线轴展开,这些线轴很重且价格昂贵。因此,当从线轴中用完胎圈线时,空的线轴经常被运回给制造商而不仅仅是处理线轴,从而导致运输成本增加。相反,该第一卷胎圈线40(以及与胎圈线放线系统10一起使用的任何其它成卷的胎圈线)可以在没有中心线轴或卷轴的情况下运输和展开。而是,如图9所示,胎圈线44可以缠绕在由诸如纸板之类的较便宜材料制成的简单的一次性芯部76上,该材料在一次使用后可以容易地处置。当将胎圈线缠绕到一次性芯部76上时,一次性芯部76可以放置在可收缩的卷轴上,可收缩的卷轴可在缠绕过程中稳定并支撑芯部76。因此,可以将胎圈线缠绕到一次性芯部76上,并且可收缩的卷轴支撑着芯部76。一旦胎圈线缠绕到芯部76上,可收缩的卷轴就可以收缩并从完成的一卷胎圈线中移除。为了在运输和储存期间进一步固定第一线圈40,可以在第一线圈40周围缠绕若干带78。在输送和将第一线圈40安装在胎圈线放线系统10上之后,可以切割或以其它方式移除这些带78,以释放第一线圈40。
虽然图1和图2中所示的支撑框架12以及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22,24具有特定的设计和形状,但它们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想到能够安装和保持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22,24的任何支撑框架12。此外,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22,24可以不需要支撑框架,而是可以彼此相邻地单独放置。此外,可以想到能够支撑并允许更换成卷的胎圈线的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22,24的任何设计。此外,除了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之外,还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线圈载架,包括使用三个或者四个总的线圈载架,它们可以在每个放线胎圈线之间切换。
虽然上述实施例将胎圈线放线系统10显示成垂直落地式,但该系统并不局限于此。该胎圈线放线系统10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安装在墙壁上、天花板上,以倒置方式、以水平方式,以及根据需要处于各种角度。
有利的是,上述胎圈线放线系统可以提高机器生产率,减少预防性维护,并且更少地更换磨损的运动部件。缺少运动部件也可以导致增加的安全性和降低噪音。此外,由于整卷的胎圈线可以在转换到新卷的胎圈线之前用完,因此与传统的胎圈线放线系统相比可以减少废弃胎圈线的量。
本公开内容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因此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实质的变型旨在落入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这些变型不应被视为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9)

1.一种胎圈线放线系统,包括:
第一线圈载架,其被配置成接收第一卷胎圈线;和
第二线圈载架,其被配置成接收第二卷胎圈线;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被配置成首先从所述第一卷胎圈线并且然后在用完所述第一卷胎圈线时从所述第二卷胎圈线而连续地放出胎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载架还被配置成接收第三卷胎圈线,以便在用完所述第一卷胎圈线时替换所述第一卷胎圈线;所述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还被配置成首先从所述第一卷胎圈线、然后在用完所述第一卷胎圈线时从所述第二卷胎圈线并且然后在用完所述第二卷胎圈线时从所述第三卷胎圈线而连续地放出胎圈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框架,所述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附接于所述支撑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水平支架和从所述水平支架延伸的竖直支架,所述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附接于所述水平支架;滑轮附接于所述竖直支架,所述滑轮被配置成接收从所述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放出的胎圈并且还被配置成将所述胎圈线朝着输出部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载架包括第一芯部和第一顶部凸缘,所述第一顶部凸缘被配置成能够移除以便适应所述第一卷胎圈线的安装;并且
所述第二线圈载架包括第二芯部和第二顶部凸缘,所述第二顶部凸缘被配置成能够移除以便适应所述第二卷胎圈线的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载架和第二线圈载架被配置成从所述第一卷胎圈线和第二卷胎圈线被动地对所述胎圈线进行放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载架能够在线圈加载配置和线圈放线配置之间独立于所述第二线圈载架移动;并且
所述第二线圈载架能够在线圈加载配置和线圈放线配置之间独立于所述第一线圈载架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载架能够在所述线圈加载配置和所述线圈放线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线圈加载配置中所述第一线圈载架大体水平,在所述线圈放线配置中所述第一线圈载架朝向所述胎圈线放线系统的中心线倾斜;并且
所述第二线圈载架能够在所述线圈加载配置和所述线圈放线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线圈加载配置所述第二线圈载架大体水平,在所述线圈放线配置中所述第二线圈载架朝向所述胎圈线放线系统的所述中心线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载架能在所述线圈加载配置和所述线圈放线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线圈加载配置中所述第一线圈载架滑动离开所述胎圈线放线系统的中心线,并且在所述线圈放线配置中所述第一线圈载架朝向所述中心线滑动;并且
所述第二线圈载架能在所述线圈加载配置和所述线圈放线配置之间滑动;在所述线圈加载配置中所述第二线圈载架滑动离开所述胎圈线放线系统的所述中心线,并且在所述线圈放线配置中所述第二线圈载架朝向所述中心线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圈载架还能在所述线圈加载配置和所述线圈放线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线圈加载配置中所述第一线圈载架大体水平,在所述线圈放线配置中所述第一线圈载架朝向所述胎圈线放线系统的所述中心线倾斜;并且
所述第二线圈载架还能在所述线圈加载配置和所述线圈放线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线圈加载配置中所述第二线圈载架大体水平,在所述线圈放线配置中所述第二线圈载架朝向所述胎圈线放线系统的所述中心线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所述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线圈载架被配置成通过附接于所述第二卷胎圈线的头端的所述第一卷胎圈线的尾端而在用完所述第一卷胎圈线时自动地开始从所述第二卷胎圈线对所述胎圈线进行放线。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线圈载架被配置成通过附接于所述第二卷胎圈线的头端的所述第一卷胎圈线的尾端而在用完所述第一卷胎圈线时自动地开始从所述第二卷胎圈线对所述胎圈线进行放线;并且
所述第一线圈载架被配置成通过附接于所述第三卷胎圈线的头端的所述第二卷胎圈线的尾端而在用完所述第二卷胎圈线时自动地开始从所述第三卷胎圈线对所述胎圈线进行放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所述的胎圈线放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附接于所述第一线圈载架的第一卷胎圈线,和附接于所述第二线圈载架的第二卷胎圈线。
14.一种胎圈线放线系统,包括:
第一线圈载架;
第一卷胎圈线,其附接于所述第一线圈载架;
第二线圈载架;和
第二卷胎圈线,其附接于所述第二线圈载架;
其中,所述第一卷胎圈线被配置成放出胎圈线,并且所述第二卷胎圈线被配置成在用完所述第一卷胎圈线时自动开始从所述第二卷胎圈线放出所述胎圈线;
所述胎圈线从所述第一卷胎圈线到所述第二卷胎圈线是连续的。
15.一种胎圈线放线方法,包括:
在第一线圈载架上装载第一卷胎圈线;
在第二线圈载架上装载第二卷胎圈线;
将所述第一卷胎圈线的尾端附接到所述第二卷胎圈线的头端;
从所述第一卷胎圈线放出胎圈线;以及
在来自所述第一卷胎圈线的所述胎圈线已经被放完之后从所述第二卷胎圈线放出所述胎圈线,其中在来自所述第一卷胎圈线的胎圈线已经被放完之后从所述第二卷胎圈线自动放出所述胎圈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圈线从所述第一卷胎圈线和第二卷胎圈线被动地放出,而不旋转所述第一卷胎圈线和第二卷胎圈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第三卷胎圈线替换已放完线的第一卷胎圈线;
将所述第二卷胎圈线的尾端附接到所述第三卷胎圈线的头端;以及在来自所述第二卷胎圈线的胎圈线已经被放完之后从所述第三卷胎圈线对所述胎圈线进行放线,其中在来自所述第二卷胎圈线的胎圈线已经被放完之后从所述第三卷胎圈线自动放出所述胎圈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圈线从所述第一卷胎圈线、第二卷胎圈线和第三卷胎圈线被动地放出,而不旋转所述第一卷胎圈线、第二卷胎圈线和第三卷胎圈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替换已放完线的第一卷胎圈线和将所述第二卷胎圈线的尾端附接到所述第三卷胎圈线的头端的这些步骤在从所述第二卷胎圈线放出胎圈线的步骤的期间执行。
CN201780053033.4A 2016-08-31 2017-08-25 胎圈线放线系统 Pending CN1098437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81872P 2016-08-31 2016-08-31
US62/381,872 2016-08-31
PCT/US2017/048607 WO2018044714A1 (en) 2016-08-31 2017-08-25 Bead wire payoff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3768A true CN109843768A (zh) 2019-06-04

Family

ID=61240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3033.4A Pending CN109843768A (zh) 2016-08-31 2017-08-25 胎圈线放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56616A1 (zh)
EP (1) EP3507223A4 (zh)
JP (1) JP2019529168A (zh)
KR (1) KR20190057298A (zh)
CN (1) CN109843768A (zh)
WO (1) WO20180447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6803A (zh) * 2019-11-12 2020-04-21 利辛县雨果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调直机扭力阻断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83477B1 (fr) * 2018-05-14 2020-06-19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tringle tressee pour bandage pneumatique, avec pliage d'un troncon excedentaire du fil de tress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4937A (en) * 1987-10-23 1988-07-05 Clipper Machines, Inc. Wire payoff apparatus
US6435437B1 (en) * 2001-08-06 2002-08-20 Rockford Manufacturing Group, Inc. Wire mandrel having a spring biased restraining arm in a wire uncoiler
CN201376810Y (zh) * 2008-12-31 2010-01-06 佛山市顺德区凯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放线装置
CN102190210A (zh) * 2011-05-25 2011-09-21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不停歇换盘机构
CN202272580U (zh) * 2011-09-12 2012-06-13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连续供线的供线装置
CN105293189A (zh) * 2014-08-02 2016-02-03 博尔富(江苏)实业有限公司 热处理双工位不间断放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66532A (en) * 1933-03-11 1934-07-17 Contincntal Steel Corp Nonrotative reel
US2774548A (en) * 1953-02-04 1956-12-18 Western Electric Co Wire payoff apparatus
US3175784A (en) * 1962-11-13 1965-03-30 Western Electric Co Filament guide
JPS532853Y2 (zh) * 1972-12-07 1978-01-25
JPS531677U (zh) * 1976-06-24 1978-01-09
JPS5454948A (en) * 1977-10-11 1979-05-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Winding and unwinding of wire
US4298174A (en) * 1980-05-21 1981-11-03 Wyrepak Industries, Inc. Wire take-off device
JPS59230967A (ja) * 1983-06-10 1984-12-25 Nippon Steel Weld Prod & Eng Co Ltd 溶接用ワイヤの取出し方法
US5971308A (en) * 1998-03-04 1999-10-26 National-Standard Company Wire transfer assembly
JP3892971B2 (ja) * 1998-05-26 2007-03-1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ビード成形における巻取速度自動制御方法
CN2344362Y (zh) * 1998-11-13 1999-10-20 刘克余 多球无接头绒线球及其成球装置
US20070175965A1 (en) * 2006-02-02 2007-08-02 Lincoln Glob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endless welding wire
JP2009091121A (ja) * 2007-10-10 2009-04-30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タイヤコードの供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4937A (en) * 1987-10-23 1988-07-05 Clipper Machines, Inc. Wire payoff apparatus
US6435437B1 (en) * 2001-08-06 2002-08-20 Rockford Manufacturing Group, Inc. Wire mandrel having a spring biased restraining arm in a wire uncoiler
CN201376810Y (zh) * 2008-12-31 2010-01-06 佛山市顺德区凯华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放线装置
CN102190210A (zh) * 2011-05-25 2011-09-21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不停歇换盘机构
CN202272580U (zh) * 2011-09-12 2012-06-13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连续供线的供线装置
CN105293189A (zh) * 2014-08-02 2016-02-03 博尔富(江苏)实业有限公司 热处理双工位不间断放线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6803A (zh) * 2019-11-12 2020-04-21 利辛县雨果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调直机扭力阻断装置
CN111036803B (zh) * 2019-11-12 2021-11-12 朱辰 一种调直机扭力阻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90057298A (ko) 2019-05-28
EP3507223A1 (en) 2019-07-10
WO2018044714A1 (en) 2018-03-08
EP3507223A4 (en) 2020-04-29
JP2019529168A (ja) 2019-10-17
US20180056616A1 (en)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3768A (zh) 胎圈线放线系统
CN110023220B (zh) 用于展开盘管的可扩张的滚筒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MXPA97004068A (en) Winding arrangement for rolling an extended and average flexible element of rolling or devan
HU213556B (en) Method for winding up respectively down a product of flexible material furthered continuously and tool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104203549B (zh) 单纤维卷绕装置
US9193489B2 (en) Method of providing non-twisted cable from a stationary box
US2017017437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ckaging coiled materials
CN106103323A (zh) 焊丝线圈包装
AU2013390707B2 (en) Belt replacement device
BR112014014723B1 (pt) método, e, instalação para controlar construção de pneus para rodas de veículo
KR100680751B1 (ko) 코일 처리 시스템 및 코어 상에 배치된 감긴 재료를 처리하는 방법
KR101043284B1 (ko) 케이블레이드 로프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CN106782930B (zh) 电力线缆回收装置
US20240076128A1 (en) Winch Assembly of a Load Handling Device
ITBO950077A1 (it) Procedimen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una struttura di protezione in film di materiale plastico su bobine e struttura di protezione
CN109649713A (zh) 一种钢绞线卷旋转托架以及大盘钢绞线打包装置
CN104955752A (zh) 卷绕装置
EP287733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ement control of annular anchoring structures in a process for building tyres for vehicle wheels
JP2750223B2 (ja) ケーブルまたはその他の部材のための巻取り式ストック方法およびストック装置および該ストック装置の使用方法
US3861615A (en) Coil forming and packaging
JPH0364428B2 (zh)
NL1018182C2 (nl)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opslaan van glasvezelkabel.
CN206782938U (zh) 一种钢带缠绕机
JP3246503U (ja) 巻取部材
JPH10324456A (ja) ワイヤ巻出し自動切り替え装置及び自動切り替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