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3134A - 清洁设备和用于制造清洁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清洁设备和用于制造清洁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3134A
CN109843134A CN201680090067.6A CN201680090067A CN109843134A CN 109843134 A CN109843134 A CN 109843134A CN 201680090067 A CN201680090067 A CN 201680090067A CN 109843134 A CN109843134 A CN 109843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cleaning equipment
inlet tube
equipment described
dep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900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3134B (zh
Inventor
多米尼克·舍尔
安德烈亚斯·诺伊
弗洛里安·埃伯特
费利克斯·本辛
西蒙·耶特尔
马库斯·厄斯特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fred Kahn Europe & Co KG GmbH
Alfred Kaercher SE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lfred Kahn Europe & Co 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fred Kahn Europe & Co KG GmbH filed Critical Alfred Kahn Europe & Co 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9843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3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081Means for exhaust-air diffusion; Means for sound or vibration 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其包括至少一个噪声源(22)和带有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60)的空气导引装置(28),其中,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具有带入口管(62)的第一臂(61a)和带出口管(64)的第二臂(61b),出口管(64)横向于入口管(62)取向,入口管(62)具有沿第一深度方向(86)和沿第一宽度方向(88)延伸的入口(66),出口管(64)具有带沿第二深度方向(90)的深度(T2)和沿第二宽度方向(92)的宽度(B2)的出口(70),第一深度方向(86)和第二深度方向(90)彼此平行取向,并且第一宽度方向(88)和第二宽度方向(92)彼此横向取向,其中,宽度(B2)至少是深度(T2)的1.2倍。

Description

清洁设备和用于制造清洁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噪声源和带有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的空气导引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具有带入口管的第一臂和带出口管的第二臂,出口管横向于入口管取向,入口管具有入口,入口有沿第一深度方向和沿第一宽度方向的延伸,出口管具有出口,出口有沿第二深度方向的深度和沿第二宽度方向的宽度,第一深度方向和第二深度方向彼此平行取向,并且第一宽度方向和第二宽度方向彼此横向取向。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清洁设备的方法,清洁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噪声源和带有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的空气导引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具有带入口管的第一臂和带出口管的第二臂,出口管横向于入口管取向,入口管具有入口,入口有沿第一深度方向和沿第一宽度方向的延伸,出口管具有出口,出口有沿第二深度方向的深度和沿第二宽度方向的宽度,第一深度方向和第二深度方向彼此平行取向,并且第一宽度方向和第二宽度方向彼此横向取向。
背景技术
由WO 2015/043641公知有一种抽吸设备,该抽吸设备包括用于产生抽吸空气流的鼓风装置和空气导引装置,该空气导引装置具有带入口管和出口管的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其中,出口管横向于入口管取向。在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的过渡区域上布置有声反射装置,在该声反射装置上反射声音和/或吸收声音。
由2016年1月8日的未提前公开的国际申请PCT/EP2016/050277公知有一种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噪声排放在低于2000Hz频率范围内的噪声源和至少一个孔板式电容器,该孔板式电容器配属于至少一个噪声源。
由EP 1 559 359 A2公知有一种吸尘器,在该吸尘器中,抽吸装置沿圆周方向被两个半环形的排出通道包围,排出通道通入共同的排出通口中以排出被抽吸装置吸入的抽吸空气。
由JP 2005-352188公知有一种用于管的降噪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本文开头提及类型的清洁设备,在该清洁设备中可以达到高效的降噪。
该技术问题在本文开头提到的清洁设备中按照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即,宽度至少是深度的1.2倍。
按照本发明规定,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参照其深度“扁平地”构造。
已经表明,在出口管上的这种在出口上宽度至少是深度的1.2倍的扁平的构造方案中,可以达到针对声平的提高的传输损失以及因此实现高效的降噪。例如可以在能接受的压力损失下达到8dB(A)的降噪。
这种效果归因于,在进入入口管的基础模在出口管中激励出横模,横模在很大的宽度时在频谱中具有大量传输损失峰值并且因此达到了高效的降噪。
相应的流动转向元件可以在多种应用中装配。流动转向元件例如可以安装到抽吸设备中的针对排气的导引装置中或者安装在抽吸设备的过滤装置的用于清洁空气的导引装置中。流动转向元件也例如可以安装在清洁设备的冷空气导引机构中。
第二深度方向和第二宽度方向尤其彼此横向并且优选彼此垂直取向。
入口管和出口管彼此横向取向。它们可以例如彼此成90°±20°的角取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宽度方向和第二宽度方向彼此垂直。由此达到了高效的降噪。
在出口上的宽度和深度有利地涉及矩形包络线,该矩形包络线具有沿第二深度方向和第二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当在出口上存在矩形横截面(此时横截面的轮廓是包络线)时,或者当横截面不是矩形但具有矩形包络线时,可以达到降噪效果。然后就关于矩形包络线测量用于比例(该比例至少为1.2)的宽度和深度。
也可以规定,入口具有矩形包络线,该矩形包络线具有沿第一深度方向和第一宽度方向延伸的侧边。在入口上的横截面在此可以是矩形或者可以具有其它形状。
有利的是,宽度与深度(在出口上)的比例至少为1.5:1,并且特别是至少为2:1,并且特别是至少为3:1,并且特别是至少为4:1,并且特别是至少为5:1。原则上是这样的,宽度与深度的这个比例越高,降噪就越高效。例如从2:1的比例起达到了极为高效的降噪。
在此可能的是,出口管从出口直至与入口管的连接区域都具有相同的横断面。
此外可以规定,入口管从入口直至向出口管的过渡区域均具有相同的横断面。可以通过相应地构造入口管和出口管以简单的方式达到在流动转向元件中的均匀的流动速度。
有利的是,入口管在入口上具有和出口管在出口上相同的液压横截面并且特别是在入口上的横截面与在出口上的横截面具有相同的形状。由此保证了,在穿流时存在均匀的流动速度。液压横截面积由液压横断面DH得出为π·DH 2/4。液压横断面DH又得出为是垂直于主流动方向的(真实的)横截面积的四倍与该横截面的圆周的比例。
可以规定,出口管的出口形成了通入清洁设备的周边环境的通口或者出口管的出口流动作用地与通入周边环境的通口连接。流动转向元件由此可以例如促成在排出给周边环境之前针对空气的“最后一次转向”。
备选或附加也可能的是,入口管的入口形成了通口,该通口与噪声源或联接到该噪声源上的发声器处于流动作用的连接。直接从鼓风装置排出给抽吸鼓风装置的排出空气例如可以接合到流动转向元件的入口中,以便在高效降噪时达到高效流动导引。
有利的是,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的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液压横截面积至少在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的过渡区域之外是至少近似恒定不变的。由此可以最小化压力损失。可以达到均匀的流动速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入口管的带矩形横截面的区域或分区以及出口管的带矩形横截面的区域或分区彼此邻接,或者至少在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的过渡区域的端部上,横截面积是相同的(并且在此是矩形)。由此产生了一个简单的设计性构造方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臂在第一分区中具有非矩形横截面连同过渡为矩形横截面的第一过渡区域,和/或第二臂具有有着非矩形横截面的分区,连带着过渡为矩形横截面的第二过渡区域。由此在高效降噪的情况下产生了例如与应用的简单的兼容性。第一过渡区域和第二过渡区域可以例如具有圆形横截面。
在一个备选的实施方式中,入口管在入口上和/或出口管在出口上具有矩形横截面。这可以例如对特定的应用有利。然后不必设过渡区域,而是已经在入口和/或出口上就形成了矩形横截面。
但也可以规定,入口管在入口上和/或出口管在出口上具有非矩形横截面。这个非矩形横截面可以例如构造成卵形或椭圆形,可以具有8字形或类似形状的外轮廓。
有利的是,入口管和出口管彼此垂直取向和/或入口管的入口具有带第一法向矢量的通口面并且出口管的出口具有带第二法向矢量的通口面,其中,第一法向矢量和第二法向矢量彼此垂直。当入口管和出口管彼此垂直时,通过在出口管中由进入的基础模激励出的横模的相应的影响达到了高效降噪。
有利的是,入口管和出口管在外角区域中具有共同的棱边,该共同的棱边沿第一深度方向延伸。这个棱边尤其具有第一深度。
可以规定,参照流动转向元件的内部空间,棱边布置在凹部中。该凹部可以形成用于额外降低声音的声音凹部(Schallmulde)。就此而论可以参考WO 2015/043641 A1。
于是有利的是,在外角区域上的棱边上,入口管的第一壁和出口管的第二壁彼此成在60°和90°之间的角取向。当它们彼此成90°角取向时,那么就不形成声音凹部。当这个角处在60°和90°之间时,那么就形成了声音凹部,该声音凹部的深度取决于该角。
有利的是,在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的过渡区域在内角区域中具有关于第一深度方向弯曲的壁。这种弯曲的壁尤其是无棱边的。这种弯曲的壁对流动导引意义重大。可以通过流动转向将压力损失保持在很低。就此而论可以参考WO 2015/043641 A1。
弯曲的壁尤其与入口管和出口管的共同的棱边对置。由此可以在良好的压力损失值下达到高效降噪。
在弯曲的壁上的内半径尤其大于入口管的一半的液压直径。由此在流动转向时达到了压力损失的最小化。因此可以在涉及到降噪的很大的声学效果下达到了有最小的压力损失的流动转向。就此而论可以参考WO 2015/043641 A1。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气导引装置是用于冷空气的导引装置。原则上可以通过这种用于冷空气的导引装置将声音向外发送。当相应的流动转向元件布置在这个空气导引装置上时,可以达到高效降噪。
备选或者附加也可能的是,空气导引装置是用于过程空气的导引装置。抽吸设备的抽吸机组装置的排气按照这个意思是过程空气。它也可以针对用于抽吸设备的过滤装置的清洁空气(过程空气)的导引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清洁设备是抽吸设备。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流动转向元件可以达到高效降噪。
空气导引装置尤其是针对抽吸机组装置的排气的导引装置。抽吸机组装置的鼓风装置排出必须被向外导引的排气(干净空气)。这种空气可以是声音的传播介质。通过布置导引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转向元件可以以如下方式达到高效降噪,即,减少向外的声排放。
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排气的导引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轨道,在该轨道上布置着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其中,至少一个轨道尤其是弯曲的。这种弯曲的轨道例如在EP 1 559359 A2中说明。然后例如可以通过多条通道限定地排出排气。
可以有利的是,第一流动转向元件和第二流动转向元件关于抽吸机组装置对称地并且特别是镜像对称地(spiegelsymmetrisch)布置。由此可以通过至少两条通道排出较大的体积流,其中,达到了高效减噪。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被布置成:当抽吸设备按规定运行竖立在底板上时,出口管指向底板方向。由此在高效降噪的情况下达到了紧凑结构下的高效的过程空气排出。
也可以规定的是,在针对排气的导引装置的输入端上的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参照抽吸机组装置布置和/或在布置在针对用于排出到周边环境中的排气的输出端上。
也可能的是,空气导引装置是用于清洁抽吸设备的过滤装置的清洁空气的导引装置。
也可能的是,清洁设备构造成高压清洁机并且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例如布置在用于冷空气的导引装置上。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法,在该方法中,在预定的穿过空气导引装置的体积流的情况下,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的规格被设定为:在出口上,使宽度至少是深度的1.2倍。
为了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导引预定的体积流,确定横截面积。当(参照矩形包络线)在出口上的宽度至少是深度的1.2倍时,可以达到高效降噪。
通过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的这种扁平的构造方案可以达到高效降噪。
按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已经结合按本发明的清洁设备阐释的优点。
附图说明
对优选实施方式的接下来的说明用于结合附图详细阐释本发明。图中:
图1是作为清洁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抽吸设备的立体图局部图;
图2是按图1的清洁设备的另一个视图;
图3是与图1类似的视图,其中,移除了清洁设备的其它部分;
图4是流动转向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按图4的流动转向元件的剖视图;
图6是流动转向元件的另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用于有不同的宽度B与深度T的比例的流动转向元件的以dB(A)为单位的传输损失和压力损失;
图8(a)、(b)、(c)示意性示出了按图4的流动转向元件中针对不同的频率的声压的走向变化;
图9(a)根据频率示出了特定宽度的按图4的流动转向元件的以dB(A)为单位的传输损失;
图9(b)示出了根据用于按图4的流动转向元件的频率的传输损失,带有相比图9(a)更大的宽度(在深度相同时);
图10是另一个清洁设备(抽吸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局部图;
图11是另一个清洁设备(高压清洁机)的示意性局部图;
图12是流动转向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3是流动转向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是流动转向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以及
图15是流动转向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清洁设备的一个实施例是抽吸设备,该抽吸设备在图1至3中在局部图中示出并且用附图标记10标注。
抽吸设备10包括抽吸容器12,在该抽吸容器上布置有轮装置14。抽吸设备10能通过轮装置14竖立在底板16上。
在抽吸容器12上布置有用于抽吸软管的接头18。
抽吸设备10具有抽吸头20,抽吸头在图1至3中在局部图中示出。
抽吸头20可拆卸地定位在抽吸容器12上。
在抽吸头20中布置有抽吸机组装置22。抽吸机组装置22包括用于产生(负压)抽吸流的鼓风机24和马达以及特别是电动机。
抽吸设备10具有过滤装置,内部空间26能通过该过滤装置用由抽吸机组装置产生的抽吸流加载。与此对应的是抽吸设备10具有面朝内部空间26的脏污侧以及面朝抽吸头20的干净侧。
抽吸设备10具有空气导引装置28,该空气导引装置布置在抽吸头20上。空气导引装置28导引过程空气。空气导引装置28在抽吸头20上导引抽吸机组装置22的排气(干净空气)。通过作为针对排气的导引装置30的空气导引装置28能将这种排气排出到围绕抽吸设备10的周边环境(排出到涉及抽吸设备10的外部空间)。
布置在抽吸头20上的抽吸机组装置22,布置在区域33中,该区域具有至少近似圆形的横截面。
这个区域33由第一壁34和对置的第二壁36限定边界。无论是第一壁34还是第二壁36都是弯曲的。
第一壁部分38和对置的第二壁部分40连接在第一壁36上。第一壁部分38和第二壁部分40与第一壁34连接。
第一壁部分42和第二壁部分44连接在第二壁36上。第一壁部分42和第二壁部分44彼此间隔开。无论是第一壁部分42还是第二壁部分44,均与第二壁36连接。
第一壁34的第一壁部分38以及第二壁36的第一壁部分42彼此间隔开。它们至少近似彼此平行地定向。在它们之间形成了第一通道46。这个第一通道46向下朝着抽吸容器12以及向上沿反向闭合。(基于在图1至3中的局部图,没有展示向上的闭合的构造方案。)
在第一壁34的第二壁部分40和第二壁36的第二壁部分44之间形成了第二通道48。第二壁部分40和44至少近似彼此平行。它们彼此间隔开,以便形成第二通道48。第二通道48如第一通道46那样向上和向下闭合。
第二通道48至少近似平行于第一通道46定向。
第一通道46具有第一通口50,第一通道通过该第一通口通入区域33。第二通道48具有第二通口52,第二通道通过该第二通口通入区域33。
通过第一通道46、第二通道48和区域33形成了针对排气的导引装置30,导引装置相应地具有针对排气的导轨,导轨带有弯曲的区域(在区域33上)。
第一通道46和第二通道48至少近似与抽吸机组装置22镜像对称地布置和构造。相应的镜平面54居中地穿过抽吸机组装置22。镜平面54的法线尤其平行于轮装置14的后轮58的轮轴线56取向。当抽吸设备10通过轮装置14竖立在底板16上时,镜平面54尤其垂直于底板16取向。
在第一通道46和第二通道48的端部上布置着各一个流动转向元件60。在第一通道46和第二通道48上的相应的流动转向元件60布置在图1至3中用附图标记A1和A2标注的区域中。在第一通道46和第二通道48上的流动转向元件60原则上构造成相同的。
相应的流动转向元件60(第一流动转向元件和第二流动转向元件)关于抽吸机组装置22以及因此关于镜平面54(镜像)对称地布置。
流动转向元件60用于流动转向并且在此用于减少抽吸设备10的声排放。
在图4和5中展示的并且在那里用附图标记60'标注的流动转向元件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带入口管62的第一臂61a和带出口管64的第二臂61b。入口管62具有入口66,入口具有相应的进入通口68。空气能通过入口66接合。出口管64相应地具有带排出通口72的出口70。
流动转向元件60'的第一臂61a形成了入口管62。与此对应,入口66是流动转向元件60'的入口。第二臂61b由出口管64形成。与此对应,出口管64的出口70是流动转向元件60'的出口。
入口管66沿着第一轴线74延伸。出口管64沿着第二轴线76延伸。第一臂61a和第二臂61b彼此横向并且特别是彼此垂直取向。在入口66或出口70上的横截面的包络线是矩形,其中,这条包络线直接是这个横截面的界限。入口管62和出口管64相应地彼此横向以及特别是彼此垂直取向。第一轴线74和第二轴线76在此彼此横向并且特别是彼此垂直。
入口管62和出口管64在外角区域78中在棱边80上彼此相交。它们还在内角区域82上彼此相交。内角区域82与外角区域78并且特别是与棱边80对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规定,在内角区域82中存在从入口管62过渡到出口管64的无棱边的过渡区域。流动转向元件60'相应地在内角区域82上具有从入口管62过渡到出口管64的过渡区域84,过渡区域提供了无棱边的过渡。
流动转向元件60'在入口66和出口70上具有相同的液压横截面积。特别是至少在过渡区域84之外,在流动转向元件60'的流动长度(在入口66和出口70之间的流动导引部)上的液压横截面积至少近似恒定不变,以便实现相应的体积通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流动转向元件60'至少在过渡区域84外在其整个流动长度上具有矩形横截面。在此,从入口66至过渡区域84的入口管62尤其具有相同的横截面。此外,从出口70至过渡区域84的出口管64还具有相同的横截面。
在流动转向元件60'的实施例中(图4和5),在入口管62上垂直于第一轴线74取向以及在出口管64上垂直于第二轴线76取向的横截面是矩形的。
在入口管62上,(内部的)横截面沿第一深度方向86具有第一深度T1并且沿垂直于第一深度方向86的第一宽度方向88上具有第一宽度B1。第一深度方向86和第一宽度方向88在此分别垂直于第一轴线74取向。
出口管64(在过渡区域84外)沿第二深度方向90具有第二深度T2并且沿第二宽度方向92具有第二宽度B2。第二深度方向90和第二宽度方向92彼此垂直。第二深度方向90和第二宽度方向92垂直于出口管64的第二轴线76取向。
第一宽度B1和第二宽度B2尤其具有相同的大小(B)。此外,第一深度T1和第二深度T2尤其具有相同的大小(T)。
第一宽度方向88和第二宽度方向92彼此横向并且特别是彼此垂直。第一深度方向86和第二深度方向90彼此平行。
与此对应,沿着第一深度方向86或沿着第二深度方向90(并且因此横向于第一宽度方向88和第二宽度方向92)取向的棱边80,具有深度T1=T2=T。
如接下来详细阐释的那样,宽度B2和深度T2在出口70上彼此成特定的比例,即这个特定的比例至少是1.2:1。(基于在入口管62上和出口管64上有相同的矩形横截面的几何形状构造,这个比例也适用于宽度B1和深度T1。)
流动转向元件60'具有第一壁94a和平行对置的第二壁94b。第一壁94a和第二壁94b沿深度方向86或90彼此间隔开。
流动转向元件60'在入口66和出口70外通过第一壁区域96a和第二壁区域96b闭合。第一壁区域96a将第一壁94a和第二壁94b在外角区域78上连接起来,并且第二壁区域96b将第一壁94a和第二壁94b在内角区域82上连接起来。
无论是入口管62还是出口管64在过渡区域84外(以及特别是在入口66和出口70上)的矩形横截面的面积为B2×T2(=B1×T1)。
在过渡区域84上,涉及深度方向86或90时,第二壁区域96b为了无棱边的构造而被修圆地构造。
在过渡区域84内在内角区域82的外侧上的曲率圆100的相应的内半径R(图5),大于入口管62(在过渡区域84外)例如在入口66上的液压直径的一半。液压直径得出为是垂直于主流动方向的四倍的横截面积与该横截面的周长之比。
在当前情况下,液压直径是
入口管62的进入通口68具有法向矢量102。这个法向矢量尤其平行于或者反平行于第一轴线74取向。
排出通口72具有法向矢量104。这个法向矢量尤其平行于或者反平行于第二轴线76取向。
第一壁区域96a在入口管62上具有第一分区106a以及在出口管64上具有第二分区106b。
原则上可能的是,分区106a和分区106b在棱边80上以深度D垂直地彼此相交。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棱边80上构造有凹部108,在该凹部中,棱边80贴靠在流动转向元件60'的内侧上。
为了构成这个凹部108,第二壁区域96b的第二分区106b具有第一子区域110a和第二子区域110b。第一子区域110a与出口70邻接。第二子区域110b与棱边80以及与第一子区域110a邻接。
第一子区域110a平行于第二轴线76取向。
第二壁区域96b的第一分区106a平行于第一轴线74取向。
第二分区106b的第二子区域110b与第二轴线76成锐角地取向并且相应地与第一轴线74成钝角地取向。
在第二壁区域96b的第一分区106a(以及因此第一轴线74)和第二子区域110b之间的角112处在60°和90°之间。当这个角为90°并且因此第二子区域110b平行于第二轴线76时,没有构造凹部108。当角112偏离90°时,形成了有相应的深度的凹部。角尤其不应小于60°。
通过凹部108可以实现声音凹部,通过声音凹部能高效地减少声音。就此而论可以参考WO 2015/043641A1。
在清洁设备10的实施例中,相应的流动转向元件60'被这样布置在抽吸头20上,使得相应的入口管62连接在第一通道46上或第二通道48上。相应的入口管62至少近似与相应的第一轴线74平行于第一通道46或第二通道48的通道纵向。
出口管64朝着底板16指向。通过相应的出口70,排气能直接地或者通过相应的通口装置排出到抽吸设备10的周边环境中。
在流动转向元件60'的另一个实施例(图6)中,设有带入口管114的第一臂113a和带出口管116的第二臂113b,第一臂和第二臂彼此横向并且特别是彼此垂直取向。入口管114和出口管116由此也彼此横向并且特别是彼此垂直。入口管114具有矩形区域118。此外,出口管116具有矩形区域120。
入口管114在矩形区域118上具有入口119。这个入口具有带沿相应的宽度方向的宽度B1和沿相应的深度方向的深度T1的矩形横截面。
在矩形区域120上,出口管116具有出口121。这个出口具有带沿宽度方向的宽度B2和沿深度方向的深度T2的矩形横截面。
在矩形区域118上连接有第一臂113a的第一过渡区域122,输入端124安放在该第一过渡区域上。输入端124具有非矩形横截面。第一过渡区域122用于,提供从例如具有圆形通口面的非矩形入口124到带有入口119的矩形区域118的过渡。过渡在此是这样的,即,液压横截面积沿着沿入口管114的轴线的第一过渡区域122尤其至少近似保持恒定不变。
通入输出端128的第二过渡区域126以相同的方式连接在出口管116的矩形区域120上。输入端128同样具有非矩形横截面并且第二过渡区域126相应地用于过渡到矩形区域120。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输入端124和输出端128具有相同的横截面。
在流动转向元件60”中,第一臂113a由入口管114和第一过渡区域122形成。入口119与输入端124间隔开,其中,输入端124形成了第一臂113a的端部。第二臂113b以相同的方式由出口管116和第二过渡区域126形成。出口121与输出端128间隔开,其中,输出端128形成了第二臂113的端部。
流动转向元件60'用于消声的重要部分是在入口管114和出口管116之间的区域。
流动转向元件60”在内角区域上具有过渡区域130,该过渡区域相应地构造成无棱边地弯曲。在外角区域上有深度T=T1=T2的棱边132与过渡区域130对置,入口管114或出口管116在该棱边上直接相互连接。
流动转向元件60”不具有凹部。流动转向元件可以配设有这种凹部。
流动转向元件60'具有分区,即:带矩形横截面的矩形区域118和120。在这些分区的端部上,横截面具有面积B2×T2(=B1×T1)。
流动转向元件60'或60”可以例如和清洁设备10一起使用或者也使用在其它应用中。
按照本发明规定,流动转向元件60或60'或60”参照其在出口70或121上的深度T2“扁平地”构造。在矩形横截面上的宽度B2大于深度T2并且尤其至少是深度T2的1.2倍。
已经表明,在这种构造方案中,达到了对穿流的空气流的高效减声。
在图7中如在图6中一样针对不同的比例B2:T2示出了有基本构造方案的流动转向元件的测量值。在此示出了单位为dB(A)的传输损失。传输损失在此以负的刻度示出。这些值越是负的,那么就越能高效地在穿流相应的流动转向元件60”时减少噪声。
由按图7的图表例如可以看到,在宽度B2与深度T2的比例为5时完成了约8dB(A)的流动减少。
特别是当B2与T2的比例大于等于1.2时,实现了高效降噪。
在图7中还根据针对流动转向元件60”的比例B2:T2示出了流动中的压力损失。相应的压力损失考虑到所获得的强烈的降噪而是合理的。
记住图8和9阐释了通过扁平构造的流动转向元件60、60'、60”高效降噪的原因。
在图8(a)、(b)、(c)中示出了入口管114和出口管116。图8(a)、(b)、(c)在进入的声波的频率上有所不同。示出了针对声波的不同的频率f1、f2、f3的声压134的变化曲线。
在入口管中进入的声波在过渡到出口管116时引起了横模。横模的引起和传播取决于频率。
在图8(a)所示的有低频率的例子中,所产生的横模在出口管116中传播。
在按图8(b)的频率f2下,相应的横模无法传播。虽然引起了横模,但无法出来。这可以归因于在结合相应的频率f2构造流动转向元件60”时的几何比。
然后在频率再次上升时(图8(c)),所引起的横模可以出来。
原则上按图8(b)的情形是期望的情形,因为阻止了横模出来导致了降噪。
频率f2是一种最大的频率,在该频率下,横模正好不再能传播。
频率f最大得出为f最大=c/2B2,其中,c是声速。
当现在在预定的深度T2下将宽度B2选择得很大时,那么可以基于横模的传播的影响达到高效减声。
在图9(a)中示出了带有第一宽度B2的情形。这个宽度B2针对流动转向元件60”在所示例子中为5cm。
在图9(b)中,在相同的深度T2时,为流动转向元件60”选择15cm的宽度。
在图9(a)和9(b)中,根据频率相应地示出了传输损失。可以看到,在宽度较大的情况下,传输损失提高并且因此实现了降噪。
原则上由此来预定横截面的面积B2×T2,即,确定的体积流可以在空气导引装置28中流动。因此,乘积B2×T2通常尤其由抽吸机组装置22的相应的规格来预定。通过至少是1.2的B2:T2的比例的调整,可以达到高效降噪。
通过相应地影响横模达到高效降噪。(在图8中仅示出了横模。除了第一横模外也存在更高的横模。)
抽吸机组装置22形成了噪声源,该噪声源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发生器。噪声源在此例如不是单频的,而是具有频谱。通过按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可以达到高效降噪(参看图7和9(b))。
在清洁设备10中,流动转向元件60或60'或60”在一定程度上横向地安装,就意义而言,流动转向元件促成了在区域33上和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48上横向于导引装置30的导引平面的流动转向。在区域33中和通道46、48中的主流动方向平行于这个平面。流动转向元件60、60'、60”在抽吸设备10中促成了横向于此和特别是垂直于此的流动转向。
在清洁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设有针对排气的导引装置136,此时该清洁设备是抽吸设备并且在图10中示意性示出以及用附图标记134标注。这个导引装置与抽吸机组装置138连接。
导引装置136具有通道140,该通道通过通口装置142通入外部空间。这个通道140限定了一条弯曲的导轨。
通道140通过流动转向元件60(该流动转向元件可以构造成流动转向元件60'或60”)与抽吸机组装置138、也就是说与这个抽吸机组装置的排气通口流动作用地连接。
当使用流动转向元件60'为例时,入口管114就沿抽吸机组装置138和出口管116的方向通入通道140。入口124和通口装置142尤其至少近似对角地对置。流动转向元件60设法完成了从抽吸机组装置138起到通道140中的流动转向。空气然后(在流动转向元件60上降噪之后)被从通道140排出。
例如也可能的是,在导引装置136中布置有多个流动转向元件60并且一个流动转向元件60例如接在通口装置142的上游。
在抽吸装置的实施例10中,一个或多个流动转向元件60或多或少都直接接在进入外部空间的通口装置的上游。流动转向元件60没有导致从区域33进入通道46、48的流动转向。这通过这些区域和通道的相应构造完成。
在抽吸设备134的一个实施例中,流动转向元件60直接接在抽吸机组装置138的下游并且导致了排气进入导引装置136的区域中的流动转向。
清洁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是高压清洁机144(图11)。这种高压清洁机尤其具有泵单元146作为噪声源。
可以规定,高压清洁机具有空气导引装置148。这个空气导引装置尤其用于导引冷空气。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空气导引装置148上例如直接定位有配属于泵单元146的流动转向元件60。这个流动转向元件导致了流动转向,以便例如使冷空气能沿着壳体152的上侧150在壳体152内在通道154中沿着流动。流动转向元件60在此如上文所说明那样负责降噪,其中,尤其在相应选择B和T的比例的情况下能达到约8dB(A)的降噪。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具有矩形区域的流动转向元件60或60'或60”,其中,在出口上的相应的横截面上的宽度和深度的比例大于或至少为1.2。由此达到了高效降噪。所产生的压力损失是能接受的。
通过“扁平的”流动转向元件60的强烈降噪的物理效果,归因于引起了横模并且阻止了横模在出口管64或116中的传播。
相应的流动转向元件可以使用在如抽吸设备那样的多个清洁设备上(独立使用或者例如使用在车辆中)。相应的“受到噪声加载的”空气导引装置可以例如是过程空气导引装置或冷空气导引装置。在使用在抽吸设备中时,空气导引装置例如是针对排气的导引装置。空气导引装置也可以例如是用于清理过滤器的清洁空气的导引装置。
在制造清洁设备时,按照本发明这样来设定流动转向元件60的规格,使得在预定的体积流量下,调整出口70上B2与T2的比例。体积流量预定了入口66上和出口70上的横截面积。这样来选择B2与T2的比例,使得在功能上能接受的压力损失下达到了期望的降噪。
在这个上下文中也还能考虑到噪声源如抽吸机组装置22的频谱。
在上面所说明的流动转向元件60'或60”中,在相应的入口66或119上和相应的出口70或121上的横截面是相同的并且是矩形。
在图12中用立体图示出并且用附图标记200标准的流动转向元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臂202a由入口管204形成。垂直于第一臂202a去腥的第二壁202b由出口管206形成。入口管204具有入口208。出口管206具有出口210。入口208具有有沿第一宽度方向的宽度B1和沿第一深度方向的深度T1的矩形横截面。出口210是矩形并且具有沿第二宽度方向的宽度B2和沿第二深度方向的深度T2。第一深度方向和第二深度方向如在流动转向元件60'或60”中那样彼此平行。第一宽度方向和第二宽度方向彼此垂直。深度T1和深度T2是相同的。宽度B1和宽度B2是不同的。在出口210上的宽度B2尤其大于宽度B1
流动转向元件200的规格在此被设定成:在出口210上,使宽度B2与深度T2的比例如上面提到的那样至少为1.2:1或者更大,以便达到高效降噪。
流动转向元件212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3)又包括带入口216的入口管214和带出口220的垂直于入口管取向的出口管218。在入口216和出口220上的横截面是相同的。它们不是准确矩形,而是在矩形角上被修圆。
在出口220上(相应地也在入口216上)的横截面222具有矩形包络线224,其中,这个包络线224的矩形侧边具有沿(第二)宽度方向的宽度B2和垂直于宽度的沿(第二)深度方向的深度T2。相应的比例也适用于入口216。
这样来设定出口管218的规格,使得参考包络线224,宽度B2与深度T2的比例至少为1.2。
在流动转向元件230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4)中,设有带入口234的入口管232和带出口238的垂直于该入口管取向的出口管236。入口管232和出口管23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入口管232和出口管236之间的过渡区域外具有相同的横截面。
在这种过渡区域外在出口管236(和出口管232)上的横截面是卵形或椭圆形。
在出口238上(以及相应地也在入口234上)的横截面240具有矩形包络线242。这种矩形包络线242具有沿(第二)宽度方向的宽度B2和沿(第二)深度方向的深度T2
相应地在入口234上沿第一宽度方向和沿第二深度方向存在该比例。
这样来设定流动转向元件230的规格,使得在出口238上,宽度B2与深度T2的比例至少为1.2。
流动转向元件250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5)具有入口管252和出口管254。在入口管252上形成了入口256。在出口管254上形成了出口258。
入口管252和出口管254的横截面积在入口管252和出口管254之间的过渡区域外是相同的。
相应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特别是在出口258和入口256上)具有大致横放的8字形状。
在出口258上的横截面262的包络线260是沿(第二)宽度方向的宽度B2和沿(第二)深度方向的深度T2的矩形。这样来设定流动转向元件250的规格,使得这个宽度B2至少是深度T2的至少1.2倍。
否则的话,流动转向元件200、212、230、250原则上构造得和流动转向元件60或60'相同。它们尤其可以配设有对应凹部108的凹部。可能的是,过渡区域连接在相应的入口管和/或出口管上,如借助流动转向元件60”所说明那样。
在流动转向元件200、212、230、250中,在相应的出口210、220、238、25上,横断面直接地(在流动转向元件200中)或者针对矩形包络线224、242、260是如下这样的,即:宽度B2与深度T2的比例至少为1.2,以便达到高效降噪。
附图标记列表
10 抽吸设备
12 抽吸容器
14 轮装置
16 底板
18 接头
20 抽吸头
22 抽吸机组装置
24 鼓风机
26 内部空间
28 空气导引装置
30 针对排气的导引装置
33 区域
34 第一壁
36 第二壁
38 第一壁部分
40 第二壁部分
42 第一壁部分
44 第二壁部分
46 第一通道
48 第二通道
50 第一通口
52 第二通口
54 镜平面
56 轮轴线
58 后轮
60 流动转向元件
60' 流动转向元件
60” 流动转向元件
61a 第一臂
61b 第二臂
62 入口管
64 出口管
66 入口
68 进入通口
70 出口
72 排出通口
74 第一轴线
76 第二轴线
78 外角区域
80 棱边
82 内角区域
84 过渡区域
86 第一深度方向
88 第一宽度方向
90 第二深度方向
92 第二宽度方向
94a 第一壁
94b 第二壁
96a 第一壁区域
96b 第二壁区域
98a 主流动方向
98b 主流动方向
100 曲率圆
102 法向矢量
104 法向矢量
106a 第一分区
106b 第二分区
108 凹部
110a 第一子区域
110b 第二子区域
112 角
113a 第一臂
113b 第二臂
114 入口管
116 出口管
118 矩形区域
119 入口
120 矩形区域
121 出口
122 第一过渡区域
124 输入端
126 第二过渡区域
128 输出端
130 过渡区域
132 棱边
134 抽吸设备
136 导引装置
138 抽吸机组装置
140 通道
142 通口装置
144 高压清洁机
146 泵单元
148 空气导引装置
150 上侧
152 壳体
154 通道
200 流动转向元件
202a 第一臂
202b 第二臂
204 入口管
206 出口管
208 入口
210 出口
212 流动转向元件
214 入口管
216 入口
218 出口管
220 出口
222 横截面
224 包络线
230 流动转向元件
232 入口管
234 入口
236 出口管
238 出口
240 横截面
242 包络线
250 流动转向元件
252 入口管
254 出口管
256 入口
258 出口
260 包络线
262 横截面

Claims (36)

1.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噪声源(22)和带有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60;60';60”;200;212;230;250)的空气导引装置(28),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具有带入口管(62;114)的第一臂(61a;113a)和带出口管(64;116)的第二臂(61b;113b),所述出口管(64;116)横向于所述入口管(62;114)取向,所述入口管(62;114)具有沿第一深度方向(86)和沿第一宽度方向(88)延伸的入口(66;119),所述出口管(64;116)具有带沿第二深度方向(90)的深度(T2)和沿第二宽度方向(92)的宽度(B2)的出口(70;121),所述第一深度方向(86)和所述第二深度方向(90)彼此平行取向,并且所述第一宽度方向(88)和所述第二宽度方向(92)彼此横向取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B2)至少是所述深度(T2)的1.2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深度方向(90)和所述第二宽度方向(92)彼此横向取向,并且特别是彼此垂直取向。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宽度方向(88)和所述第二宽度方向(92)彼此垂直。
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口(70;121;220;238;258)处的宽度(B2)和深度(T2)涉及具有沿所述第二深度方向(90)和所述第二宽度方向(92)延伸的侧边的矩形包络线(224;242;260)。
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66;119;213;234;256)具有带沿所述第一深度方向(86)和所述第一宽度方向(88)延伸的侧边的矩形包络线。
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B2)与所述深度(T2)的比例至少为1.5:1,并且特别是至少为2:1,并且特别是至少为3:1,并且特别是至少为4:1,并且特别是至少为5:1。
7.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64)从所述出口(70)直至与所述入口管(62)的连接区域具有相同的横断面。
8.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62)从所述入口(66)直至向所述出口管(64)的过渡区域具有相同的横断面。
9.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62;114)在所述入口(66;124)处与所述出口管(64;116)在所述出口(70;128)处具有相同的液压横截面积,并且特别是,在所述入口(66;124)处的横截面与在所述出口(70;128)处的横截面具有相同的形状。
10.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64;116)的出口(70;128)形成通入所述清洁设备的周边环境的通口,或者所述出口管(64;116)的出口(70;128)与通入周边环境的通口流动作用地连接。
11.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62;114)的入口(66;124)形成与所述噪声源(22)或联接到所述噪声源上的发声器处于流动作用连接中的通口。
12.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60;60';60”)的在所述入口(66;124)与所述出口(70;128)之间的液压横截面积至少在所述入口管(62;114)与所述出口管(64;116)之间的过渡区域(84)之外是至少近似恒定不变的。
1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62;114)的入口(66;119)形成所述第一臂(61a;113a)的端部或者与所述第一臂(61a;113a)的端部间隔开。
1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64;116)的出口(70;121)形成了所述第二臂(61b;113b)的端部或者与所述第二臂(61b;113b)的端部间隔开。
1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62;114)的带有矩形横截面的区域或分区(118)以及所述出口管(64;116)的带有矩形横截面的区域或分区(120)彼此邻接,并且至少在所述入口管(62;114)与所述出口管(64;116)之间的过渡区域(84;130)的端部上,横截面积是相同的。
1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113a)在分区中具有非矩形横截面连同过渡为矩形横截面(113b)的第一过渡区域(122),并且/或者所述第二臂(113b)在分区中具有非矩形横截面连同过渡为矩形横截面的第二过渡区域(126)。
17.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62)在所述入口(66)处并且/或者所述出口管(64)在所述出口(70)处具有矩形横截面。
18.按照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232;252)在所述入口(234;256)处并且/或者所述出口管(236;254)在所述出口(238;258)处具有非矩形横截面。
19.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62;114)和所述出口管(64;116)彼此垂直取向,并且/或者所述入口管(62;114)的入口(66;124)具有带第一法向矢量(102)的通口面(68),并且所述出口管(64;116)的出口(70;128)具有带第二法向矢量(104)的通口面(72),其中,所述第一法向矢量(102)和所述第二法向矢量(104)彼此垂直。
20.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62;114)和所述出口管(64;116)在外角区域(78)中具有沿所述第一深度方向(86)延伸的共同的棱边(80;132)。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参照所述流动转向元件(60;60';60”)的内部空间,所述棱边(80)布置在凹部(108)中。
22.按照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角区域上的棱边(80;132)处,所述入口管(62;114)的第一壁和所述出口管(64;116)的第二壁彼此以60°至90°之间的范围内的角(112)取向。
23.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入口管(62;114)与所述出口管(64;116)之间的过渡区域(84;130)在内角区域中具有关于所述第一深度方向(86)弯曲的壁(96b)。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的壁(96b)与所述入口管(62)和所述出口管(64)的共同的棱边(80)对置。
25.按照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弯曲的壁(96b)处的内半径(R)大于所述入口管(62)的一半的液压直径。
2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装置(28)是用于冷空气的导引装置。
27.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装置(28)是用于过程空气的导引装置(30)。
28.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是抽吸设备(10)。
29.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装置(28)是针对抽吸机组装置(22)的排气的导引装置(30)。
30.按照权利要求29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对排气的导引装置(30)具有至少一个轨道,所述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60;60';60”)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轨道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轨道尤其是弯曲的。
31.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流动转向元件和第二流动转向元件关于所述抽吸机组装置(22)对称地并且特别是镜像对称地布置。
32.按照权利要求28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60;60';60”)被布置成:当所述抽吸设备(10)按规定运行竖立在底板(16)上时,使所述出口管(64)指向所述底板(16)方向。
33.按照权利要求29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60;60';60”)布置在针对排气的导引装置(136)的参照所述抽吸机组装置(138)的输入端上,并且/或者布置在针对用于排出到周边环境中的排气的输出端上。
34.按照权利要求28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装置(28)是针对用于清理所述抽吸设备的过滤装置的清洁空气的导引装置。
35.按照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作为高压清洁机的构造。
36.用于制造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清洁设备的方法,其中,在预定的穿过空气导引装置(28)的体积流的情况下,至少一个流动转向元件(60;60';60”)的规格被设定成:在出口(70;119;210;220;238;258)上,使宽度(B2)至少是深度(T2)的1.2倍。
CN201680090067.6A 2016-10-12 2016-10-12 清洁设备和用于制造清洁设备的方法 Active CN1098431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6/074501 WO2018068850A1 (de) 2016-10-12 2016-10-12 Reinigungs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reinigungsgerä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3134A true CN109843134A (zh) 2019-06-04
CN109843134B CN109843134B (zh) 2021-03-30

Family

ID=57133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90067.6A Active CN109843134B (zh) 2016-10-12 2016-10-12 清洁设备和用于制造清洁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25647B1 (zh)
CN (1) CN109843134B (zh)
WO (1) WO20180688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78564A1 (de) 2018-10-19 2020-04-23 Alfred Kärcher SE & Co. KG Saugmaschine mit schallwinkel
DE102021128167A1 (de) 2021-10-28 2023-05-04 Alfred Kärcher SE & Co. KG Reinigungsvorrichtung und Verwendung eines Strömungsumlenkungselements
DE102021128207A1 (de) 2021-10-28 2023-05-04 Alfred Kärcher SE & Co. KG Reinigungsvorrichtung mit Strömungsumlenkungselement mit Modenfilter und Verwendung eines Strömungsumlenkungselements mit Modenfilter
DE102021128206A1 (de) 2021-10-28 2023-05-04 Alfred Kärcher SE & Co. KG Reinigungsvorrichtung mit Strömungsumlenkungselement mit Einbauwandung und Verwendung eines Strömungsumlenkungselements mit Einbauwandung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7293A (en) * 1995-06-30 1997-12-16 Delta Neu (S.A.) Waste suction and storage device
EP1559359A2 (de) * 2004-01-30 2005-08-03 Alfred Kärcher GmbH & Co. Staubsauger
US20060037294A1 (en) * 2004-08-23 2006-02-23 Jang-Keun Oh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CN1871988A (zh) * 2005-06-03 2006-12-06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旋风集尘装置
CN101608632A (zh) * 2008-06-17 2009-12-23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电动鼓风机及搭载了电动鼓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CN103209630A (zh) * 2010-11-15 2013-07-17 阿尔弗雷德·凯驰两合公司 具有噪声抑制的能移动的地面清洁设备
CN104519779A (zh) * 2012-07-04 2015-04-15 尼尔菲斯克-阿德万斯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中的真空马达的消声器系统
CN105593534A (zh) * 2013-09-26 2016-05-18 阿尔弗雷德·凯驰两合公司 具有声音反射装置的抽吸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3370A (en) * 1982-03-30 1985-08-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cleaner with minimum noise
JP4476705B2 (ja) 2004-06-10 2010-06-0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消音機構
KR100802115B1 (ko) * 2006-12-07 2008-02-11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팬 모터 케이스
KR100809738B1 (ko) * 2007-03-12 2008-03-06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7293A (en) * 1995-06-30 1997-12-16 Delta Neu (S.A.) Waste suction and storage device
EP1559359A2 (de) * 2004-01-30 2005-08-03 Alfred Kärcher GmbH & Co. Staubsauger
US20060037294A1 (en) * 2004-08-23 2006-02-23 Jang-Keun Oh Cyclone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CN1871988A (zh) * 2005-06-03 2006-12-06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旋风集尘装置
CN101608632A (zh) * 2008-06-17 2009-12-23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电动鼓风机及搭载了电动鼓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CN103209630A (zh) * 2010-11-15 2013-07-17 阿尔弗雷德·凯驰两合公司 具有噪声抑制的能移动的地面清洁设备
CN104519779A (zh) * 2012-07-04 2015-04-15 尼尔菲斯克-阿德万斯有限公司 用于吸尘器中的真空马达的消声器系统
CN105593534A (zh) * 2013-09-26 2016-05-18 阿尔弗雷德·凯驰两合公司 具有声音反射装置的抽吸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3134B (zh) 2021-03-30
WO2018068850A1 (de) 2018-04-19
EP3525647A1 (de) 2019-08-21
EP3525647B1 (de) 2020-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3134A (zh) 清洁设备和用于制造清洁设备的方法
US10525952B2 (en) Aspirators for producing vacuum using the venturi effect
US5263897A (en) Fluid suction nozzle and fluid-treating apparatus
CN105378382B (zh) 具有双文丘里流动路径的文丘里装置
US8863353B2 (en) Vacuum cleaner having dirt cup assembly with internal air guide
CA2589219A1 (en) Vacuum cleaner with spiral air guide
CN1125920C (zh) 气密压缩机的吸气消声装置
CN107429709B (zh) 用于使用文丘里效应产生真空的装置
CN105593534B (zh) 具有声音反射装置的抽吸设备
CN107137014A (zh) 一种风道结构、风路结构及自动清洁设备
CN105864994A (zh) 空调器的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WO2022188212A1 (zh) 风道组件和清洁装置
DE3815320A1 (de) Staubsauger
CN105559688B (zh) 风道结构及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装置
JP2002317719A (ja) エンジンのエアクリーナ
CN207212758U (zh) 用于大小便护理机的风机组件以及大小便护理机
CN208024443U (zh) 消声器
JPH0712720Y2 (ja) コアンダ式流体吸引装置
CN209639327U (zh) 分流对冲结构、分液器、压缩机
KR102532717B1 (ko) 타워형 공기청정기용 필터구조
CN208652764U (zh) 一种新型四角出风空气净化器
CN219111221U (zh) 一种湿式除尘洗涤设备
CN209186581U (zh) 扫地机器人、其气体循环部件以及出风结构
JP2917255B1 (ja) バキュームカー等の気液分離装置
CN108290120A (zh) 爆气设备和包括其的空气扩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