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3133B - 机器人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3133B
CN109843133B CN201780064435.4A CN201780064435A CN109843133B CN 109843133 B CN109843133 B CN 109843133B CN 201780064435 A CN201780064435 A CN 201780064435A CN 109843133 B CN109843133 B CN 109843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main body
hole
groov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44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3133A (zh
Inventor
高武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843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3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2Nozzles
    • A47L9/06Nozzles with fixed, e.g. adjustably fixed brushes or the like
    • A47L9/0686Nozzles with cleaning cloths, e.g. using disposal fabrics for covering the nozz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7/00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for additional purposes; Tables with suction openings for cleaning purposes; Containers for cleaning articles by suction;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cleaning of brushes;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taking-up liquids
    • A47L7/0057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for cleaning of brus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4Floor-sweep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8Floor-scrubb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8Means for supplying cleaning or surface treating agents
    • A47L11/4083Liquid supply reservoirs; Preparation of the agents, e.g. mix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3/00Implement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3/10Scrubbing; Scouring; Cleaning; Polishing
    • A47L13/50Auxiliary implements
    • A47L13/502Shakers for dust-cloths or mops; Bumper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7/00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for additional purposes; Tables with suction openings for cleaning purposes; Containers for cleaning articles by suction;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cleaning of brushes;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taking-up liquids
    • A47L7/0004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take up liquids, e.g. wet or dry vacuum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7/00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for additional purposes; Tables with suction openings for cleaning purposes; Containers for cleaning articles by suction;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cleaning of brushes;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taking-up liquids
    • A47L7/02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for additional purposes; Tables with suction openings for cleaning purposes; Containers for cleaning articles by suction;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cleaning of brushes;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taking-up liquids with driven tools for special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02Nozzles
    • A47L9/06Nozzles with fixed, e.g. adjustably fixed brushes or the like
    • A47L9/068Nozzles combined with a different cleaning side, e.g. duplex nozzles or dual purpose nozz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201/00Robotic cleaning machines, i.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or the clean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机器人吸尘器包括:主体,其沿着待清洁表面行进,吸入待清洁表面上的灰尘,并且过滤所述灰尘,然后排出空气;水箱单元,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下表面上,并且在其上安装有湿布;填充空间,其形成在所述水箱单元中,用于储存被供应到所述湿布的水;供水单元,其安装在所述水箱单元的下表面上,用于将所述填充空间内的水供应到所述湿布;空气入口,其形成在所述水箱单元的上表面上并且其中形成有气孔,外部空气通过所述气孔被引入所述填充空间中;以及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其用于在所述主体移动时打开所述气孔而在所述主体停下时覆盖所述气孔。

Description

机器人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吸尘器。
背景技术
通常,吸尘器是吸入并去除地面上的异物的家用电器。在吸尘器当中,自动进行清洁的吸尘器被称为机器人吸尘器。机器人吸尘器在利用可充电电池进行操作的电动机的驱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同时吸入并去除地面上的异物。
近年来,已经推出了具有用于吸入异物以及擦拭地面的构件的机器人吸尘器。另外,已经推出了允许将水供应到用于擦拭的构件使得水在没有变干的情况下进行整体清洁的机器人吸尘器。
在韩国专利公开No.10-2015-0014351中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吸尘器,在该机器人吸尘器中,在机器人主体后侧的下部部分处设置有被配置为供应水的拖把板,并且在拖把板的下部部分上设置有湿布,使得水被连续地供应到湿布。
然而,在上述相关技术中,提供了用于将水供应到与湿布接触的拖把板的底表面的供水部,但是没有形成用于将空气引入水箱中的气孔。因此,当水通过供水部供应到湿布时,空气不能顺畅地供应到水箱中。因此,水箱内的空气压力降低,不能顺畅地供应水。
在上述相关技术中,当在拖把板中形成气孔时,水箱内的空气压力增加,使得水被顺畅地供应。然而,即使当机器人吸尘器停下并因此不执行清洁时,也会连续地供应水,因此地板会被弄湿,并且会不必要消耗水。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吸尘器,在该机器人吸尘器中,因为设置了其上安装有湿布并且待供应到湿布的水被储存在其中的水箱单元,所以防止在机器人吸尘器停下的状态下水被供应到湿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吸尘器,在该机器人吸尘器中,当用于清洁的机器人吸尘器进行操作时,水箱单元内的水被稳定地供应到湿布。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吸尘器,在该机器人吸尘器中,形成用于调节水箱单元内的空气压力的气孔,以防止气孔被异物或污垢堵塞。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种机器人吸尘器,该机器人吸尘器包括:主体,该主体沿着待清洁表面行进,所述主体被配置为吸入并过滤待清洁表面上的灰尘,然后排出空气;水箱单元,该水箱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底表面上并且在所述水箱单元上安装有湿布;填充空间,该填充空间形成在所述水箱单元中,所述填充空间被配置为储存待供应到所述湿布的水;供水单元,该供水单元被安装在所述水箱单元的底表面上,所述供水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填充空间内的水供应到所述湿布;空气入口,该空气入口形成在所述水箱单元的顶表面中并且在所述空气入口中形成有气孔,外部空气通过所述气孔被引入所述填充空间中;以及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该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主体行进时打开所述气孔而在所述主体停下时覆盖所述气孔。
另外,所述空气入口可包括凹槽部,所述凹槽部从所述水箱单元的顶表面凹入所述填充空间中,并且所述气孔可形成在所述凹槽部的下端中。
所述凹槽部可延伸直至与所述填充空间的底表面相邻的位置。
所述空气入口还可包括凹槽部塞子,所述凹槽部塞子被配置为覆盖所述凹槽部的敞开的顶表面,并且可在所述凹槽部塞子中形成有流入孔,所述外部空气通过所述流入孔被引入所述凹槽部中。
另外,所述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包括:电磁体,该电磁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中,从而通过在所述主体行进时供应电力来产生磁力;以及孔切换构件,该孔切换构件被配置为通过在所述凹槽部内的竖直移动来打开和闭合所述气孔,所述孔切换构件在所述电磁体产生磁力时向上移动,以打开所述气孔。
另外,在所述主体中可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水箱单元的安装,并且在所述水箱单元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状态下,当所述主体可操作时,向所述电磁体供应电力。
另外,所述孔切换构件的高度可小于所述凹槽部的深度。
另外,所述凹槽部可具有从上侧逐渐向下减小的直径,并且所述孔切换构件可具有球形形状并且形成有与所述凹槽部的较小直径对应的直径。
另外,所述孔切换构件可具有板形,被配置为引导所述孔切换构件的竖直移动的多个肋可从所述凹槽部的内表面突出,并且所述多个肋可沿着所述凹槽部的所述内表面的周缘彼此间隔开,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另外,所述流入孔的至少一部分可被设置得比所述孔切换构件更靠外。
另外,所述流入孔可形成在与彼此相邻的所述肋之间的间隔空间对应的位置处。
另外,在所述孔切换构件的底表面上可设置有密封构件,并且所述密封构件可具有与所述凹槽部的底表面对应的形状。
另外,所述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包括孔切换构件,所述孔切换构件设置在所述凹槽部中,具有比所述凹槽部的直径小的直径,并且具有球形形状,其中,所述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在所述主体停下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气孔的顶表面上以覆盖所述气孔,并且所述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在所述主体行进时在所述主体的加速力造成的惯性作用下向所述气孔的一侧移动以打开所述气孔。
另外,所述凹槽部的底表面可朝向该底表面的中心向下倾斜,并且所述气孔可形成在所述凹槽部的所述底表面的中心。
另外,所述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的电磁阀,其中,所述电磁阀可包括:阀体,该阀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中,所述阀体被配置为通过在所述主体停下的状态下供应电力来产生磁场;以及轴,该轴在所述磁场的作用下从所述阀体中抽出,并且当被抽出时候穿过所述主体的底表面,以便被插入所述凹槽部中。
另外,在所述轴的端部部分上可设置有垫圈,并且在所述轴被插入所述凹槽部中的状态下,所述垫圈可接触所述凹槽部的底表面,以覆盖所述气孔。
另外,所述轴可设置在所述凹槽部的竖直上方,并且具有与所述凹槽部垂直的移动轴线。
另外,在所述主体中可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水箱单元的安装,并且在所述水箱单元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状态下,当所述主体停下时,可向所述电磁阀供应电力。
另外,在所述水箱单元的顶表面上的一侧的端部部分中可形成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被配置为将水供应到所述填充空间中,并且所述空气入口可设置在与所述注水孔相邻的位置处。
另外,所述供水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可被暴露于所述填充空间的内部和所述水箱单元的底表面,所述供水单元可吸收所述填充空间内的水以将所述水输送到所述湿布,并且可通过利用打开和闭合所述气孔调节所述填充空间的空气压力来控制待供应的水量。
有益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吸尘器可具有以下效果。
第一,可在水箱单元中形成填充空间,待供应到湿布的水被储存在填充空间中,并且可在水箱单元中设置有具有气孔的空气入口,外部空气通过气孔被引入填充空间中。另外,可设置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当用于清洁的主体行进时,可打开气孔,并且当主体停下时,覆盖气孔。由于上述特征,当主体操作以进行清洁时,外部空气可通过气孔被引入填充空间中,使得水被稳定地供应到湿布。当主体停下时,可阻止通过气孔引入外部空气,以阻止水被供应到湿布。因此,可在主体停下的状态下防止地面被弄湿,并且可防止在不必要的情形下供应水,以显著减少水的使用时间。
第二,空气入口可包括从水箱单元的顶表面凹入填充空间内部的凹槽部,并且可在凹槽部的下端形成有气孔。由于上述特征,导致在水被充足地填充在填充空间中的状态下,气孔会被水挡住。因此,当填充空间内的空气压力降低时,外部空气可在气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气孔引入。另外,当填充空间中的水量较少时,气孔不会被水挡住,而是敞开的。因此,当填充空间中的水量大时,可调节填充空间内的空气压力,使其降低,以稳定地调节供应到湿布的水量。另外,当填充空间中的水量较少时,外部空气可被顺畅地引入填充空间中,以将水顺畅地供应到湿布,由此有效地利用剩余的水。
第三,由于空气入口形成在水箱单元的顶表面中,因此可防止空气入口被异物和污垢堵塞。因此,可确保水箱单元的操作可靠性。
第四,可在主体中设置有检测水箱单元的安装的检测装置。另外,当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包括电磁体或电磁阀时,只有在水箱单元安装在主体上时才可供应被供应到电磁体或电磁阀的电力。因此,当安装好水箱单元并且不执行水清洁时,可阻止供应到电磁体或电磁阀的电力,以防止电力被不必要地消耗。
第五,当在水箱单元的顶表面中形成用于将水供应到填充空间中的注水孔时,注水孔可形成在水箱单元的顶表面的一侧的端部中。另外,空气入口可形成在其中形成有注水孔的水箱单元的顶表面的那一侧的端部上。因此,当在水箱单元倾斜的状态下填充水使得注水孔处于上侧时,在水被最大程度地填充之前,气孔不会沉入水中,以防止水通过气孔漏出。因此,水可被稳定地填充到水箱单元中,以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吸尘器的水箱单元安装在主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吸尘器的水箱单元安装在主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水箱单元的上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水箱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下侧观察图4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例示沿着图1中的线6-6’切割水箱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例示沿着图1中的线7-7’切割水箱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例示通过沿着图2中的线8-8’切割机器人吸尘器而获得的在机器人吸尘器停下的状态下气孔被覆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例示图8中的机器人吸尘器正在操作的状态下气孔被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箱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机器人吸尘器停下的状态下气孔被覆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机器人吸尘器正在操作的状态下气孔被覆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箱单元的立体图。
图1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机器人吸尘器停下的状态下气孔被覆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机器人吸尘器正在操作的状态下气孔被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6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箱单元的立体图。
图17是例示根据图16的实施方式的在机器人吸尘器停下的状态下气孔被覆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8是例示根据图16的实施方式的在机器人吸尘器正在操作的状态下气孔被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例示这些实施方式的示例。然而,本发明可以按许多不同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方式;确切地,包括在其他逆向发明中或落入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代实施方式将把本发明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吸尘器的水箱单元安装在主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并且图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吸尘器的水箱单元安装在主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机器人吸尘器100的主体110可具有近似多面体形状,包括顶表面、底表面和边缘表面。下文中,为了方便描述,与主体110的延伸方向中的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对应的主体110的边缘表面可被分别称为主体11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另外,主体110的设置在主体11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的边缘表面被称为侧表面。
可在主体110的底表面中形成喷嘴开口111。喷嘴开口111可被限定为含有异物的空气通过其被吸入主体110中的部分。另外,可通过切割主体110的底表面的前部部分的一部分来形成喷嘴开口111。
可在主体110的边缘表面的一侧形成排出孔112。排出孔112可被限定为被吸入主体110中的空气在异物被过滤的状态下通过其被排出到主体110的外部的部分。在该实施方式中,可在主体110的后表面的一侧设置排出孔112。
可在主体110中设置抽吸装置。另外,抽吸装置可提供抽吸力,以通过喷嘴开口111吸入包含异物的空气,并且通过排出孔112排出从中过滤了异物的空气。
另外,可在主体110中设置搅拌器140。搅拌器140可安装在主体中,以对应于喷嘴开口111的上侧。搅拌器140可用于通过喷嘴开口111从待清洁物体去除异物。
另外,可在主体110上设置用于移动机器人吸尘器100的轮150。轮150可包括驱动轮151和辅助轮152。驱动轮151可在由驱动电动机提供的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使得主体110行进。另外,可通过主体110的行进使辅助轮152滚动,并且辅助轮152在与驱动轮151间隔开的位置处支撑主体110。
可在主体110的底表面上设置一对引导肋113。当水箱单元20附接到主体110或从主体110拆卸时,引导肋113可用于引导水箱单元20的移动。引导肋113可被设置成在主体110的底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彼此间隔开,以从主体110的底表面向前和向后长长地延伸。
这里,在所述一对引导肋113中,后端之间的距离可相对大于前端之间的距离,使得容易插入水箱单元20。因此,水箱单元20可由所述一对引导肋113引导,从而安装在主体110的适当位置处。
可在主体110的底表面上设置限制水箱单元20向前移动的第一固定部115和第二固定部117。
通过允许主体110的一部分向下突出,第一固定部115可具有ロ或形状。第一固定部115可设置在主体的与每个引导肋113的后端后侧对应的后端处。
第一固定部115可设置在主体110的水平宽度的中心处。另外,辅助轮152可以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固定部115上。这里,辅助轮152还可从第一固定部115向下突出。因此,当使水箱单元20滑动以便安装在主体110上时,可通过接触水箱单元20来减小水箱单元20与主体11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水箱单元20顺畅地移动。
另外,可在第一固定部115中形成第一固定槽116,当水箱单元20沿着引导肋113向前移动时,水箱单元20的固定肋228被插入并被固定在第一固定槽116中。第一固定槽116可被形成为通过从第一固定部115的一侧凹进而向后敞开,使得水箱单元20的固定肋228被插入。
可通过允许主体110的一部分向下突出来形成第二固定部117。第二固定部117可设置在引导肋113的前端的前侧。这里,第二固定部117可成对设置,成对的第二固定部117在左右两个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对引导肋113的前侧。
可在第二固定部117中形成第二固定槽118,当水箱单元20沿着引导肋113向前移动时,水箱单元20的钩突起212被插入并被固定在第二固定槽116中。第二固定槽118可被形成为通过从第二固定部117的一侧凹进而向后敞开,使得水箱单元20的钩突起212被插入。
当固定肋228和钩突起212被插入第一固定部115和第二固定部117中时,可限制水箱单元20的向前移动,另外,水箱单元20可设置在准确的安装位置处。
可在主体110的底表面上形成限制部130,限制部130用于在固定肋228和钩突起212被插入第一固定部115和第二固定部117中的状态下防止水箱单元20被分离。
限制部130可被限定为水箱单元20的限制肋227被插入其中以进行钩限制的部分。限制部130可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15的后面,并且也可设置在主体110的水平方向上的中心处。
限制部130可包括输入/输出开口132和可移动构件131,限制肋227被插入输入/输出开口132中以进行钩限制,可移动构件131在水箱单元20沿着引导肋113可滑动地向前移动时可在输入/输出开口132内竖直移动。
可通过从主体110的底表面凹进来形成输入/输出开口132。另外,输入/输出开口132的后端可倾斜,以引导限制肋227的进出。
限制肋227可被设置成在水箱单元20的一侧可弹性变形。因此,当水箱单元20向前和向后移动时,限制肋227可弹性变形,以选择性地钩限制在输入/输出开口132上。
可在可移动构件131上设置弹性构件。因此,当限制肋227被插入输入/输出开口132中时,可移动构件131可向上移动。另外,当限制肋227与输入/输出开口132分离时,可移动构件131可在弹性构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这里,可移动构件131的下端可向下移动,以位于与输入/输出开口132的下端相同的高度处。
可在主体110中设置检测是否安装好水箱单元20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可设置在输入/输出开口132内,并且可移动构件131可提供用于检测装置检测的按钮的功能。例如,可在输入/输出开口132内部设置用于检测水箱单元20的安装的开关,并且该开关可通过可移动构件131的竖直移动来操作。因此,机器人吸尘器100可根据是否安装好水箱单元20来提供不同的操作模式。
水箱单元20可以可拆卸地设置在主体110上,并且可在水箱单元20上安装湿布。另外,可在水箱单元20中形成填充空间(参见图6的附图标记50),待供应到湿布的水可被填充在填充空间中。
如图1中例示的,水箱单元20可具有与主体110的底表面的一部分和后表面的一部分匹配的形状。
水箱单元20可根据上部构件200和下部构件300的联接形成整体形状。
详细地,上部构件200可被设置成形成水箱单元20的上部结构。另外,上部构件200可被划分成与下部构件300联接以形成填充空间50的水箱形成部210和由使用者操纵以拆卸水箱单元20的操纵部220。这里,水箱单元20的其中形成有填充空间50的区域可被限定为水箱部。
可在水箱形成部210的底表面中形成凹进空间,并且下部构件300可被形成为覆盖水箱形成部210的底表面的凹进空间。因此,填充空间50可形成在水箱形成部210和下部构件300之间。
操纵部220可不被设置为上部构件200的一部分,而是被设置为下部构件300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可通过将上部构件200的水箱形成部210联接到下部构件300来形成水箱部。操纵部220可与水箱形成部210形成一体或与下部构件300形成一体。在该实施方式中,将详细描述其中操纵部220被设置为上部构件200的一部分的结构的示例。
填充空间50可形成在水箱单元20的前部部分中,并且水箱形成部210可被限定为上部构件200的前部部分。另外,操纵部220可被限定为上部构件200的后部部分。
钩突起212可形成在水箱形成部210上。钩突起212可被限定为当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时被插入第二固定槽118中的部分。也就是说,钩突起212可被插入第二固定槽118中并固定到第二固定部117。为此,钩突起212可从水箱形成部210的前边缘向前突出。
操纵部220可以是由使用者操纵使得水箱单元2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到主体110并且延伸到水箱形成部210的后端的部分。另外,在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接触主体110的后表面的状态下,操纵部220可具有与主体的后表面对应的形状。
可在操纵部220和水箱形成部210之间形成第二开口222。第二开口222可通过切割操纵部220的一部分而形成,并且形成在与第一固定部115对应的位置处。在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的状态下,可通过第二开口222避免第一固定部115与水箱单元20之间的干涉。
固定肋228可形成在操纵部220上。固定肋228可被限定为当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时被插入第一固定槽116中的部分。也就是说,固定肋228可被插入第一固定槽116中并固定到第一固定部115。固定肋228可被形成为从操纵部220的与第二开口222的后端对应的一侧突出,并且在水平方向上长长地形成。
限制肋228可形成在操纵部220上。限制肋228可被限定为当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时受限制部130限制的部分。限制肋228可被形成为从操纵部220的一侧向上突出并且被形成为可弹性变形。详细地,限制肋228可设置在操纵部220的与固定肋228相邻的一侧。另外,为了使限制肋228弹性变形,可在操纵部220的与限制肋228相邻的一侧形成断开部229。
可在操纵部220中形成第一开口221。第一开口221可被设置成使得在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的状态下空气通过排出孔112排放。为此,可通过切割操纵部220的在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的状态下与排出孔112对应的部分来形成第一开口221。
另外,可在操纵部220上形成抓握部223。抓握部223可被形成为从操纵部220的上端向后突出。
下部构件300可被设置成覆盖填充空间50的下侧。下部构件300可联接到上部构件200,使得下部构件300的与上部构件200联接的部分被完全密封,以防止水泄漏到填充空间50中。
下部构件300可被设置成形成水箱单元20的底表面上的湿布所包围的区域中的大部分。另外,下部构件300可被设置为板形,并且下部构件300的底表面可具有完全平坦的板形状。因此,湿布可在安装在水箱单元20上的状态下紧密地附接到下部构件300的底表面。另外,湿布可被支撑在下部构件300上,以便紧密地附接到地面,由此来清洁地面。
可在下部构件300中设置用于将填充空间50内的水供应到湿布的供水单元。供水单元可包括:水输送构件70,其吸收填充空间50内的水,以将水输送到湿布;以及覆盖构件,其上安装有水输送构件70并且被安装在下部构件300上,以提供供水通道。
可在下部构件300上设置多个覆盖构件60。例如,覆盖构件60可相对于水平宽度的中心在左右两侧彼此对称地设置,并且分别设置在沿着水平方向被划分成三个部分的一对线上。
图3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水箱单元的上部结构的立体图。
操纵部220可竖直延伸成具有预定高度,以围绕主体110的后表面。
第二开口222可形成在水箱形成部210和操纵部220之间。另外,固定肋228可从操纵部220的与第二开口222的后端对应的一侧突出。
另外,限制肋227可设置在固定肋228的后面,并且限制肋227的至少一部分可与固定肋228形成一体。另外,限制肋227还可以比固定肋228更向上突出。因此,当固定肋228被插入第一固定部115中时,限制肋227可被插入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15后面的限制部130中并受其限制。另外,用于限制肋227的弹性变形的断开部229可形成在限制肋227的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侧。
可在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上设置用于固定湿布的湿布固定构件40。例如,湿布固定构件40可以是Velcro(维可牢尼龙搭扣),并且可在湿布上设置固定到湿布固定构件40的相对Velcro。
湿布固定构件40可设置在水箱形成部210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中的每个上,并且还可设置与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的左端和右端二者相邻设置的多个湿布固定构件40。因此,使用者可允许湿布围绕水箱单元20的与水箱形成部210对应的底表面,然后将湿布的两侧固定到湿布固定构件40。这里,湿布的一侧可被固定到设置在水箱形成部210的前端部分上的湿布固定构件40,而湿布的另一侧可在穿过第二开口222之后被固定到设置在水箱形成部210的后端部分上的湿布固定构件40。
其上设置有湿布固定构件40的水箱形成部210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中的每个可以是倾斜的。因此,由于湿布固定构件40是倾斜设置的,因此使用者能更容易地拆下湿布。另外,可在水箱形成部210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处的湿布围绕并接触水箱单元20的底表面的部分处设置多个突出的突起。因此,湿布可通过多个突起更牢固地固定到水箱单元20,从而防止湿布移动。
可在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上设置注水部230,在注水部230中形成注水孔(参见图4的附图标记233),该注水孔被穿孔形成从而将水供应到填充空间50中。另外,可在注水部230上设置打开和闭合注水孔233的塞子30。
注水孔233可形成在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上的左端部分或后端部分中。因此,当水被填充到水箱单元20中时,水箱单元20可倾斜,使得其中形成有注水孔233的一个端部部分设置在相对的端部部分上方,由此稳定地填充水。
可在水箱形成部210中形成用于调节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的空气入口400。
空气入口400可形成在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上的左端部分或后端部分中。这里,空气入口400可形成在其中形成有注水孔233的端部部分中。因此,当水箱单元20倾斜以装入水时,在装满水之前水不会接触空气入口400,以防止水通过空气入口400漏出。
另外,可在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中形成凹进的引导槽260。当水箱单元20滑动以便安装在主体110上时,辅助轮152可被插入引导槽260中,使得对准水箱单元20的初始安装位置。
详细地,引导槽260可在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中凹进并且向前敞开。另外,当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的准确位置处时,引导槽260可形成在与辅助轮152对应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可在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上的左/右宽度的中心处形成引导槽260。因此,当水箱单元20从后侧向前移动以便安装在主体110上时,辅助轮152可通过朝向引导槽260的前侧敞开的引导开口262被插入引导槽260中,然后沿着引导槽260移动。因此,可通过辅助轮152和引导槽260对准水箱单元20的初始安装位置。
另外,引导开口262可具有比其后部区域大的水平宽度,并且其大小向前逐渐增大。因此,当初始安装水箱单元20时,辅助轮152可被更容易地引导到引导槽260中,因此,可顺畅地安装水箱单元20。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水箱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5是从下侧观察图4时的分解立体图。
可在上部构件200的注水部230上形成塞子安置部232,塞子安置部232形成台阶形以从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中凹进。另外,注水孔233可形成在塞子安置部232的大致中心处。
塞子安置部232可以是在塞子30覆盖注水孔233的状态下塞子30安置在其上的部分。塞子安置部232可具有与塞子30对应的形状,并且以与塞子30的竖直高度对应的高度凹进。另外,注水孔233可被设置为用于将水注入填充空间50中并且通过冲压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而形成的通道。
另外,可在注水部230中形成塞子抓握槽231,使用者的手指插入塞子抓握槽231中,以抬起并打开塞子30的一侧。塞子抓握槽231可从塞子安置部232的一侧延伸并且比塞子安置部232进一步凹进。
塞子30可包括:塞子主体31,其安置在塞子安置部232上;塞子抓握部32,其从止动器主体32的一侧朝向塞子抓握槽231突出;以及塞子固定部33,其被固定到上部构件200的一侧。
塞子抓握部32可突出,以覆盖塞子抓握槽231的上部部分的一部分。因此,使用者可将手指插入到塞子抓握槽231中,以抬起塞子抓握部32,由此打开塞子30。
塞子固定部33可从塞子主体31的一侧向下突出,并且可在塞子安置部232的一侧形成塞子固定部33被压配从而固定到其中的槽或孔。
另外,可在塞子主体31的底表面上形成以与注水孔233对应的形状突出的密封部34。当塞子30覆盖注水孔233时,密封部34可被插入注入孔233中,以接触注水孔233的内周表面,由此密封注入孔233。
空气入口400可提供空气通过其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的通道。另外,空气入口400可被设置成根据主体110是否操作选择性打开空气通过其被引入的通道。
空气入口400可由从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凹进的凹槽部410和覆盖凹槽部的敞开顶表面的凹槽部塞子420形成。
凹槽部410可凹进到填充空间50的内部,以朝向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延伸。另外,可在凹槽部410的下端中形成空气通过其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的气孔416。
凹槽部410的周缘可在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上形成台阶形。另外,凹槽部塞子420的端部部分可安置在凹槽部410的周缘的台阶部分上。这里,凹槽部410的周缘的台阶部分可具有与凹槽部塞子420的厚度对应的深度,使得凹槽部塞子420的顶表面和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具有同一平面。
凹槽部塞子420可按各种方式联接,以这些方式,凹槽部塞子被融合以联接到水箱形成部210或者利用粘合剂粘附到水箱形成部210。
可在凹槽部塞子420中形成多个流入孔421,使得空气被引入凹槽部410中。多个流入孔421可被形成为穿过凹槽部塞子420的顶表面并且沿着凹槽部塞子420的边缘彼此间隔开。这里,可在与凹槽部410对应的区域中形成流入孔421,使得外部空气被引入凹槽部410中。
可在机器人吸尘器100中设置打开和闭合气孔416的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被设置成根据主体110是否操作来选择性打开和闭合气孔416。
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包括设置在凹槽部410中的孔切换构件450和设置在主体110上的电磁体(参见图8的附图标记160)。
另外,可在凹槽部410中设置孔切换构件450。
孔切换构件450可被容纳在凹槽部410中,并且通过凹槽部塞子420防止孔切换构件450被脱离到凹槽部410的外部。
在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的状态下,孔切换构件450可根据主体110的驱动在凹槽部410内竖直移动,以打开和闭合气孔416。
详细地,孔切换构件450可由永磁体或金属材料制成。另外,可在主体110中设置根据主体110的驱动而操作的电磁体160。另外,孔切换构件450可根据电磁体160的操作在凹槽部410内竖直地移动。
将参照图8更详细地描述空气入口400和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
下部构件300的底表面可具有平板形状。
可在下部构件300中设置其上安装有覆盖构件60的覆盖构件安装部320。覆盖构件安装部320的数量可以对应于覆盖构件60的数量。在该实施方式中,将详细描述提供一对覆盖构件安装部320的示例。
覆盖构件320可相对于水平宽度的中心在左右两侧彼此对称地设置,并且分别设置在沿着水平方向被划分成三个部分的一对线上。
覆盖构件安装部320可被设置成,使得在安装好覆盖构件60的状态下,覆盖构件60的底表面和下部构件300的底表面设置在同一平面上。详细地,覆盖构件安装部320可在下部构件300的底表面中凹进并从下部构件300的顶表面突出。这里,覆盖构件安装部320可凹进达与覆盖构件60的竖直高度对应的高度并且具有与覆盖构件6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另外,可在覆盖构件安装部320的凹进内表面中形成供应孔330,供应孔330提供填充空间50内的水通过其移动到湿布的通道。可通过冲压覆盖构件安装部320的内表面来形成供应孔330。
覆盖构件60可包括:覆盖构件主体61,其具有与覆盖构件安装部320对应的形状;以及插入安装部62,其从覆盖构件主体61的顶表面突出并被插入供应孔330中。另外,覆盖构件60可由诸如聚氨酯或橡胶这样的弹性材料制成。
覆盖构件主体61可被插入覆盖构件安装部320中,以匹配覆盖构件安装部320。另外,插入安装部62可具有与供应孔330对应的形状。插入安装部62可以在覆盖构件主体61被插入覆盖构件安装部320中的状态下被插入供应孔330中。另外,插入安装部62可被紧密地附接到供应孔330的内表面,使得供应孔330的内表面和插入安装部62的外表面相对于彼此密封。
另外,可在覆盖构件主体61的一侧设置输送构件安装部63,水输送构件70安装输送构件安装部63上。
输送构件安装部63可被设置成,使得水输送构件70从覆盖构件主体61的外部穿过覆盖构件主体61,并且被暴露于填充空间50的内部。详细地,输送构件安装部63可通过切割覆盖构件主体61的部分来形成并且穿过覆盖构件主体61。这里,输送构件安装部63可形成在插入安装部62的内部区域中。也就是说,插入安装部62可从输送构件安装部63的外部区域突出。
另外,输送构件安装部63可成对地设置在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使得水输送构件70的两端被分别插入输送构件安装部63中。这里,输送构件安装部63的大小可小于水输送构件70的周缘的大小,以防止在水输送构件70被插入的状态下水通过输送构件安装部63和水输送构件70之间的间隙漏出。另外,由于覆盖构件60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输送构件安装部63的切割的内表面可被设置用于对水输送构件70的周缘弹性施压。因此,在水输送构件70被安装在输送构件安装部63上的状态下,填充空间50内的水可仅通过水输送构件70而被输送到外部。
水输送构件70可由各种材料制成,以吸收和输送水。例如,水输送构件70可由织物材料(更具体地,非织造布)制成。
水输送构件70可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得在其两端都被插入输送构件安装部63中之后这两端都接触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
可在上部构件200的水箱形成部210的底表面上设置输送构件引导件280,输送构件引导件280将水输送构件70的端部部分引导到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
输送构件引导件280可设置在水箱形成部210的底表面上的与输送构件安装部63对应的位置处。另外,输送构件引导件280可从水箱形成部210的底表面向下突出。
详细地,输送构件引导件280可包括第一引导件281和第二引导件282,第一引导件281引导水输送构件70的两端从而使其在相反方向上彼此背离,第二引导件282将水输送构件70的两端朝向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引导。
第一引导件281可设置在输送构件安装部63的竖直上方。另外,第一引导件281可具有其中心部分最大程度地突出以从中心部分向外部倾斜地向上延伸的形状。也就是说,第一引导件281可从水箱形成部210的底表面呈“V”形地突出。因此,水输送构件70的两个端部部分可被沿着第一引导件281的两个倾斜表面引导,从而在相反方向上彼此背离。
第二引导件282可分别设置在相对于第一引导件281彼此相对的位置处。另外,第二引导件282可以以相对于第一引导件281朝向外部向下倾斜的形状突出。因此,水输送构件70的两个端部部分可沿着一对第二引导件282的倾斜表面被朝向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引导。
第一引导件281和一对第二引导件282可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水箱形成部210的底表面上,以将水输送构件70的两个端部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向下引导。这里,水输送构件70的两个端部部分可朝向第一引导件281和第二引导件282的倾斜表面对准。为此,可在覆盖构件60的底表面和下部构件300的底表面中的每个底表面上设置便于通过旋转覆盖构件60来对准位置的标记。
另选地,输送构件引导件280可被设置成,使得第一引导件281具有锥形形状,并且第二引导件282具有围绕第一引导件281形成的环形形状。也就是说,即使没有通过旋转覆盖构件60来对准覆盖构件60,水输送构件70也可被设置成由输送构件引导件280引导。
可在下部构件300上设置支撑部340,支撑部340用于改进上部构件200和下部构件300彼此联接时的联接力并且防止填充空间50发生变形。支撑部340可从下部构件300的顶表面向上突出。另外,可设置多个支撑部340。在该实施方式中,将详细描述设置一对支撑部的结构。
当下部构件3000被等分成左部分和右部分时,支撑部340可形成在左区域的中心部分和右区域中的中心部分处。这里,支撑部340可设置在覆盖构件安装部320的外端上。
可在水箱形成部210的底表面上的与支撑部340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支撑部联接部290,支撑部340的上端被插入支撑部联接部290中。可在支撑部联接部290上设置支撑部插入部291,支撑部插入部291从水箱形成部210的底表面突出并且支撑部340的上端被插入支撑部插入部291中。支撑部340的上端可接触支撑部联接部290的内部顶表面,并且在被插入支撑部插入部291的状态下由内部顶表面支撑。因此,可通过支撑部340和支撑部联接部290的联接结构来防止填充空间50扭曲或变形。另外,当上部构件200和下部构件300彼此联接时,联接位置可彼此对准。
另选地,支撑部340形成在上部构件200上并且支撑部联接部290形成在下部构件300上的结构可能是有可能的。
图6是例示沿着图1中的线6-6’切割水箱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6,覆盖构件60可在安装在覆盖构件安装部320上的状态下与覆盖构件安装部320匹配。另外,覆盖构件60的底表面可设置在与下部构件300的底表面相同的平面上。
可通过将覆盖构件的两端从下侧分别插入一对输送构件安装部63中来安装水输送构件70。另外,水输送构件70的两端可在填充空间50内在第一引导件281的引导下在相反方向上彼此背离,并且在第二引导件282的引导下朝向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向下引导。这里,水输送构件70的两个端部可接触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以吸收填充空间50内剩余的水。
另外,水输送构件70的一部分可被暴露于覆盖构件60的外部。也就是说,在水输送构件70的两个端部都被插入输送构件安装部63中的状态下,水输送构件70的一部分可由彼此间隔开的一对输送构件安装部63之间的区域支撑,并且被暴露于输送构件安装部63的底表面。另外,暴露于水输送构件70外部的部分可接触湿布。因此,水输送构件70可通过其设置在填充空间50中的部分吸收水,以直接将水通过其暴露于外部的部分输送到湿布。
这里,由于水输送构件70直接接触湿布以输送水,因此可根据由于湿布的湿度而引起的湿布吸水能力的变化来调节待供应水的量。因此,可实现向湿布稳定地供应水,以防止湿布过湿。
图7是例示沿着图1中的线7-7’切割水箱单元的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7,可在上部构件200的水箱形成部210的底表面中形成被设置为填充空间50的凹进空间,并且下部构件300可联接到上部构件200,以覆盖水箱形成部210的底表面的凹进空间。
可在上部构件200上形成下部构件接合部215,下部构件300的周缘的端部部分被安置在下部构件接合部215上。下部构件接合部215可沿着上部构件200的凹进空间的周缘形成并且是台阶状的,使得下部构件300的周缘的端部部分被容纳。另外,在下部构件300被安置在下部构件接合部215上的状态下,下部构件300的周缘表面和顶表面的边缘可接触下部构件接合部215的内表面。
当下部构件300被安装在下部构件接合部215的精确位置处时,下部构件300的支撑部340可被插入上部构件200的支撑部联接部290中。也就是说,支撑部340的上端部部分可被插入支撑部插入部291中,以接触支撑部插入部291的内部顶表面。因此,支撑部340可支撑上部构件200,以防止填充空间50变形并且在下部构件300安置在下部构件接合部215上的状态下保持准确位置。
可通过超声波融合、振动融合或热融合中的一种将上部构件200和下部构件300融合并彼此联接。
为此,在下部构件300和上部构件200彼此联接之前,可在下部构件接合部215的顶表面或下部构件300的周缘表面上形成用于融合的突起。另外,可通过超声波融合或热融合来熔化用于融合的突起,以将下部构件300联接到上部构件200。
超声波融合可以是竖直地产生超声波以利用两个部件之间的摩擦将它们彼此融合的融合方法。另外,振动融合是其中部件向左侧和右侧移动以产生摩擦并融合该部件的方法。另外,热熔合是热板被布置在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并且向相应部件的融合表面施加热以利用热熔化部件的方法。
图8是例示通过沿着图2中的线8-8’切割机器人吸尘器而获得的在机器人吸尘器停下的状态下气孔被覆盖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例示图8中的机器人吸尘器正在操作的状态下气孔被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凹槽部410可延伸直至与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相邻的位置。这里,其中形成有气孔416的凹槽部410的下端可在与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相邻的状态下与底表面间隔开预定距离。
根据凹槽部410的结构,如果在填充空间50中填充大量的水,则气孔416会被水挡住。另外,当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降低达预定水平或更高时,由于空气压力的差异,导致外部空气可通过气孔416被引入。因此,可调节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以稳定地控制供应到水输送构件70的水量,由此防止湿布过湿。
另外,当在填充空间50中存在少量水时,可打开气孔416,以连续地将空气供应到填充空间50中。也就是说,当填充空间50内的水量低于凹槽部410的下端时,气孔416不会被水挡住。因此,即使水量减少而使水压降低,水也可顺畅地供应到输送构件70,另外,可有效地使用剩余的水。
凹槽部410可从填充空间50的顶表面向下延伸,并且延伸的下端可与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间隔开。因此,可防止气孔4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的异物和由水产生的水垢堵塞。
可在主体110中设置电磁体160。通过在主体110停下的状态下限制电力供应,可使电磁体160不工作。当主体110操作时,电磁体160可通过供电来操作。这里,主体110停下的状态可以是主体110完全关闭的状态、主体110对接到充电座的状态或主体110由于出现错误而停下的状态。
电磁体160可在水箱单元20被安装在主体110上的状态下设置在空气入口400的竖直上方。因此,孔切换构件450可根据电磁体160的驱动而被稳定竖直地升高。
可在凹槽部410中形成空间415,孔切换构件450竖直移动通过空间415并且空间415被设置为空气移动通道。凹槽部410的空间415可逐渐向下变窄。
详细地,凹槽部410的空间415的上部部分可大于孔切换构件450的周缘。因此,在孔切换构件450向上移动的状态下,可在凹槽部410的内表面和孔切换构件450之间形成空气可通过其移动的通道。
另外,凹槽部410的空间415的下部部分可具有足以接触孔切换构件450的周缘的大小。因此,在孔切换构件450向下移动的状态下,在凹槽部410的内表面和孔切换构件450之间不可形成间隔的空间,因此,空气不会流动。
可在凹槽部410的内部区域中设置形成在凹槽部塞子420中的流入孔421。因此,外部空气可通过流入孔421引入凹槽部410中。
在该实施方式中,孔切换构件450可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球形形状。也就是说,孔切换构件450可以是金属球。
另选地,孔切换构件450可由可在电磁体中产生的磁力的作用下移动的各种材料制成,并且可应用能够覆盖气孔416的各种结构。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电磁体160和空气入口400的操作。
当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时,可由设置在主体110中的检测装置检测水箱单元20的安装。另外,机器人吸尘器100可根据使用者的设置使用填充在水箱单元20中的水以水清洁模式进行操作。
可控制电磁体160,使得只有当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时才供应电力。另外,可控制电磁体160进行操作,使得只有当轮150进行操作以允许主体110移动以进行清洁时才供应电力。
参照图8,在主体110停下的状态下,电磁体160不会进行操作。另外,孔切换构件450可通过其自身重力而设置在凹槽部410的下部部分处。这里,孔切换构件450的外周表面可接触凹槽部410的内表面,以覆盖外部空气通过其被引入气孔416中的通道。因此,通过形成在凹槽部分塞子420中的流入孔421引入空间415中的空气不可通过气孔4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
另外,由于空气没有通过气孔416引入填充空间50中,因此可降低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因此,可防止水通过水输送构件70被供应到湿布。
详细地,当填充空间50内的水被吸收至水输送构件70并被供应到湿布时,可减少填充空间50内的水量,以降低空气压力。这里,当外部空气通过空气入口400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时,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会增加,并且水可通过水传输构件70顺畅地供应到湿布。
然而,由于通过空气入口400引入空气受阻,因此外部空气不会通过空气入口400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因此,随着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减小,不可进行将水吸收到水输送构件70中,以阻止水被供应到湿布。
也就是说,当电力被切断,主体110被安装在充电座上进行充电或者发生错误使得主体110停下时,可防止充填空间50内的水被排出。因此,在主体110停下的状态下,水不会被排出,以防止底部被弄湿。另外,由于在不需要填充空间50内的水的情况下阻止排水以节省水,因此使用时间会大幅增加。
参照图9,在轮150进行操作以允许主体110进行清洁操作的状态下,电磁体160可进行操作,以产生磁力。另外,孔切换构件450可在电磁体160的磁力作用下移动到凹槽部410的上部部分。这里,孔切换构件450的外周表面可与凹槽部410的内表面间隔开,以敞开外部空气通过其被引入气孔416中的通道。因此,通过形成在凹槽部分塞子420中的流入孔421引入空间415中的空气可通过气孔4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
另外,由于空气通过气孔4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因此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会增加,并且水可被顺畅地供应到水输送构件70。
也就是说,在主体110进行清洁操作的状态下,填充空间50的水可通过水输送构件70被顺畅地供应到湿布。因此,可执行顺畅的水清洁。
形成在水箱单元中的空气入口的结构和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的结构可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并且可应用气孔能在设置在主体中的电磁体的磁力作用下打开的各种结构。
图10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箱单元的立体图。图1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机器人吸尘器停下的状态下气孔被覆盖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2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机器人吸尘器正在操作的状态下气孔被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入口。另外,由于除了空气入口和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的结构之外,上述构件是相同的,因此除了空气入口和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之外的其他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和名称并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可在水箱单元20的水箱形成部210中形成用于调节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的空气入口500。
空气入口500可形成在其中形成有注水孔233的端部部分中。
空气入口500可提供空气通过其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的通道。
空气入口500可由从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凹进的凹槽部510和覆盖凹槽部的敞开顶表面的凹槽部塞子520形成。
凹槽部510可凹进到填充空间50的内部,以朝向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延伸。另外,可在凹槽部510的下端中形成空气通过其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的气孔516。这里,其中形成有气孔516的凹槽部510的下端可在与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相邻的状态下与底表面间隔开预定距离。
凹槽部510的周缘可在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上形成台阶。另外,凹槽部塞子520的端部部分可安置在凹槽部510的周缘的台阶部分上。
凹槽部塞子520可按各种方式联接,以这些方式,凹槽部塞子被融合以联接到水箱形成部210或者利用粘合剂粘附到水箱形成部210。
可在凹槽部塞子520中形成多个流入孔521,使得空气被引入凹槽部510中。多个流入孔521可被形成为穿过凹槽部塞子520的顶表面并且沿着凹槽部塞子520的边缘彼此间隔开。这里,可在与凹槽部510对应的区域中形成流入孔521,使得外部空气被引入凹槽部510中。
可在机器人吸尘器100中设置打开和闭合气孔516的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被设置成根据主体110是否操作来选择性打开和闭合气孔516。
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包括设置在凹槽部510中的孔切换构件550和设置在主体110上的电磁体160。
孔切换构件550可被容纳在凹槽部510中,并且可以通过凹槽部塞子520防止孔切换构件550脱离到凹槽部510的外部。
在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的状态下,孔切换构件550可根据主体110的驱动在凹槽部510内竖直移动,以打开和闭合气孔516。
孔切换构件550可由永磁体或金属材料制成。另外,可在主体110中设置根据主体110的驱动而操作的永磁体160。另外,孔切换构件550可根据电磁体160的操作在凹槽部510内竖直地移动。
在水箱单元20被安装在主体110上的状态下,电磁体160可设置在空气入口500的竖直上方。因此,孔切换构件550可根据电磁体160的驱动而被稳定竖直地升高。
更详细地,孔切换构件550可呈具有预定厚度的盘形。另外,可在孔切换构件550的底表面上设置密封构件555。当孔切换构件550移动至凹槽部510的下部部分时,密封构件555可接触凹槽部510的底表面,以稳定地阻止空气流动通过气孔516。为此,密封构件可由具有预定弹力以减少噪声和冲击的材料制成,例如,由橡胶制成。
可在凹槽部510中形成空间515,孔切换构件550竖直移动通过空间515并且空间415被设置为空气移动通道。凹槽部510的空间515可呈与孔切换构件55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另外,空间515可比孔切换构件550更长地形成,使得孔切换构件550竖直地移动。
凹槽部510的内表面可与孔切换构件550的周缘间隔开,使得空气流过凹槽部510的空间515。也就是说,凹槽部510的内表面的周缘可大于孔切换构件550的周缘。
另外,在凹槽部510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在竖直方向上长长地突出的多个肋511。这多个肋511可沿着凹槽部510的内表面的周缘彼此间隔开。肋511可接触孔切换构件550的周缘表面,以引导孔切换构件550的竖直移动并且防止孔切换构件550横向地移动。另外,空气可流过多个肋511之间的空间。
流入孔521可被设置为与多个肋511之间的空间对应。因此,当孔切换构件550向上移动以接触凹槽部塞子520时,流入孔521不会被覆盖,而是可引入空气。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电磁体160和空气入口500的操作。
参照图11,在主体110停下的状态下,电磁体160不会进行操作。另外,孔切换构件550可通过其自身重力而设置在凹槽部510的下部部分处。这里,设置在孔切换构件550的底表面上的密封构件555可接触凹槽部510的底表面,以覆盖气孔516。因此,通过形成在凹槽部分塞子520中的流入孔521引入空间515中的空气不可通过气孔5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
因此,由于空气没有通过气孔5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因此可调节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以防止水通过水输送构件70被供应到湿布。
参照图12,当主体110移动以执行清洁时,电磁体160可进行操作,以产生磁力。另外,孔切换构件550可在电磁体160的磁力作用下移动到凹槽部510的上部部分。因此,通过形成在凹槽部分塞子520中的流入孔521引入空间515中的空气可通过气孔5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
另外,由于空气通过气孔5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因此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会增加,并且水可被顺畅地供应到水输送构件70。
本发明不限于在主体110中设置电磁体的结构。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入口和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被应用于形成在水箱单元中的气孔能根据主体110的驱动而选择性打开的各种结构。
下文中,将描述以下实施方式:在主体110中设置有电磁体的结构中,空气入口和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被配置为根据主体110是否操作来选择性打开气孔。
图13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箱单元的立体图。图1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机器人吸尘器停下的状态下气孔被覆盖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机器人吸尘器正在操作的状态下气孔被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另外,下文中,由于除了空气入口和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之外,上述构件和特征是相同的,因此除了空气入口和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之外的其他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和名称并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可在水箱单元20的水箱形成部210中形成用于调节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的空气入口600。
空气入口600可形成在其中形成有注水孔233的端部部分中。
空气入口600可提供空气通过其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的通道。
空气入口600可由从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凹进的凹槽部610和覆盖凹槽部的敞开顶表面的凹槽部塞子620形成。另外,可在凹槽部610中设置孔切换构件650。
凹槽部610可凹进到填充空间50的内部,以朝向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延伸。另外,可在凹槽部610的下端中形成空气通过其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的气孔616。这里,其中形成有气孔616的凹槽部610的下端可在与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相邻的状态下与底表面间隔开预定距离。
凹槽部610的周缘可在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上形成台阶。另外,凹槽部塞子620的端部部分可安置在凹槽部610的周缘的台阶部分上。
凹槽部塞子620可按各种方式联接,以这些方式,凹槽部塞子被融合以联接到水箱形成部610或者利用粘合剂粘附到水箱形成部210。
可在凹槽部塞子620中形成流入孔621,使得空气被引入凹槽部610中。流入孔621可被形成为穿过凹槽部塞子620的顶表面并且形成在凹槽部塞子620的中心处。可设置穿过凹槽部塞子620的顶表面并且沿着凹槽部塞子620的边缘彼此间隔开的多个流入孔421。这里,可在与凹槽部610对应的区域中形成流入孔621,使得外部空气被引入凹槽部610中。
可在机器人吸尘器100中设置打开和闭合气孔616的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被设置成根据主体110是否操作来选择性打开和闭合气孔616。
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包括设置在凹槽部510中的孔切换构件650。
孔切换构件650可被容纳在凹槽部610中,并且可以通过凹槽部塞子620防止孔切换构件650脱离到凹槽部610的外部。
在水箱单元20被安装在主体110上的状态下,孔切换构件650可根据主体110的驱动在凹槽部610内流动,以打开和闭合气孔616。
详细地,孔切换构件650可呈球形形状。
另外,可在凹槽部610中形成空间615,空间615被设置为移动通道并且孔切换构件650可移动地容纳在空间615中。空间615的宽度可大于孔切换构件650的直径。例如,空间615的横截面直径可大于孔切换构件650的直径。也就是说,凹槽部610的内表面可与孔切换构件650间隔开。
另外,空间615的底表面可从外侧向中心逐渐向下倾斜。另外,气孔616可形成在空间615的底表面的中心。也就是说,气孔616可穿过空间615的底表面的中心,以与填充空间50连通。
根据这种结构,在主体110停下的状态下,孔切换构件650可因空间615的底表面的倾斜而设置在空间615的底表面的中心处。另外,孔切换构件650可设置在气孔616上方以覆盖气孔616。
也就是说,如图14中例示的,在主体110停下的状态下,气孔616可被孔切换构件650覆盖。因此,通过形成在凹槽部分塞子620中的流入孔621引入空间615中的空气不可通过气孔6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
因此,由于空气没有通过气孔6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因此可调节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以防止水通过水输送构件70被供应到湿布。
参照图15,当主体110在移动方向上加速或改变以执行清洁时,孔切换构件650可在惯性作用下从空间615的底表面的中心移动到外侧。另外,可打开气孔616。因此,通过形成在凹槽部分塞子620中的流入孔621引入空间616中的空气可通过气孔6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
因此,由于空气通过气孔6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因此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会增加,并且水可被顺畅地供应到水输送构件70。
下文中,将描述以下的另一实施方式:在主体110中设置有电磁体的结构中,空气入口和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被配置为根据主体110是否操作来选择性打开气孔。
图16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水箱单元的立体图。图17是例示根据图16的实施方式的在机器人吸尘器停下的状态下气孔被覆盖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8是例示根据图16的实施方式的在机器人吸尘器正在操作的状态下气孔被打开的状态的剖视图。
另外,下文中,由于除了空气入口和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之外,上述构件和特征是相同的,因此除了空气入口和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之外的其他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和名称并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6,可在水箱单元20的水箱形成部210中形成用于调节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的空气入口700。
空气入口700可形成在其中形成有注水孔233的端部部分中。
空气入口700可提供空气通过其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的通道。另外,空气入口700可被设置成根据主体110是否操作选择性打开空气通过其被引入的通道。
可通过水箱形成部210的顶表面中的凹槽部710形成空气入口700。
凹槽部710可凹进到填充空间50的内部,以朝向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延伸。另外,可在凹槽部710的下端中形成空气通过其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的气孔716。这里,其中形成有气孔716的凹槽部710的下端可在与填充空间50的底表面相邻的状态下与底表面间隔开预定距离。
可在机器人吸尘器100中设置打开和闭合气孔716的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被设置成根据主体110是否操作来选择性打开和闭合气孔716。
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可以是设置在主体110中的电磁阀170。电磁阀170可根据主体110的操作而操作。
电磁阀170可包括在主体110所供应的电力的作用下产生磁场的阀体171和能出入阀体171的轴172。另外,可在轴172的端部部分上设置垫圈173。
当电力被供应到轴172时,可通过磁场从阀体171中抽出轴172。另外,轴172可进行操作,以被插入凹槽部710中。
另外,当阻止向阀体171供应电力时,轴172可被插入阀体171中,以便从凹槽部710的内部抽出。
为此,在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的状态下,电磁阀170可设置在空气入口700的竖直上方。也就是说,轴172可设置在空气入口70的竖直上方。另外,轴172可在竖直方向上长长地形成,以竖直地操作。
另外,轴172穿过的孔可形成在主体110的底表面中的与空气入口700对应的位置。在轴172被插入阀体171中的状态下,轴172的端部部分可通过形成在主体110的底表面中的孔暴露。这里,轴172的端部部分可处于完全插入主体110中的状态。
可控制电磁阀170,使得只有当水箱单元20安装在主体110上时才供应电力。另外,可控制电磁阀170,使得只有当主体110停下时才供应电力。
参照图17,在主体110停下的状态下,电磁阀170可处于操作状态。也就是说,轴172可处于被插入凹槽部710中的状态。另外,设置在轴172的端部部分上的垫圈173可接触凹槽部710的底表面,以覆盖气孔716。
因此,由于空气没有通过气孔7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因此可调节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以防止水通过水输送构件70被供应到湿布。
垫圈173可具有与凹槽部71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以便紧密地附接到凹槽部710的内周表面和底表面。因此,在轴172被插入凹槽部710中的状态下,垫圈173可紧密地附接到凹槽部710的内表面,以有效地防止空气流过气孔716。
另外,垫圈173可由具有预定弹力以减少冲击和噪声的材料制成,例如,由橡胶制成。
参照图18,在主体110执行清洁操作的状态下,电磁阀170不会进行操作。也就是说,会阻止供应到电磁阀170的电力,并且可从凹槽部710抽出轴172,以使凹槽部710的敞开的顶表面敞开。因此,外部空气可通过凹槽部710的敞开的顶表面被引入凹槽部710中,并且空气可通过气孔7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
因此,由于空气通过气孔716被引入填充空间50中,因此填充空间50内的空气压力会增加,并且水可被顺畅地供应到水输送构件70。
工业实用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吸尘器中,当机器人吸尘器执行水清洁时,水可被顺畅地供应到湿布,并且当停止水清洁时,可有效地防止不必要地消费水。
因此,水清洁时间会增加,可防止由于供应不必要的水而弄湿地板的问题,并且可大幅提升使用者的满意度,因此工业实用性将很高。

Claims (18)

1.一种机器人吸尘器,该机器人吸尘器包括:
主体,该主体沿着待清洁表面行进,所述主体被配置为吸入并过滤所述待清洁表面上的灰尘,然后排出空气;
水箱单元,该水箱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的底表面上并且在所述水箱单元上安装有湿布;
填充空间,该填充空间形成在所述水箱单元中,所述填充空间被配置为储存待供应到所述湿布的水;
水输送构件,该水输送构件被配置为吸收所述填充空间内的水,并将水输送到所述湿布;
供水单元,该供水单元安装在所述水箱单元的底表面上,所述供水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填充空间内的水供应到所述湿布;
空气入口,该空气入口形成在所述水箱单元的顶表面中并且在所述空气入口中形成有气孔,外部空气通过所述气孔被引入所述填充空间中;以及
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该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主体行进时打开所述气孔而在所述主体停下时覆盖所述气孔,并且
其中,所述空气入口包括凹槽部,所述凹槽部从所述水箱单元的顶表面凹入所述填充空间中,并且
所述气孔形成在所述凹槽部的下端中,并且
其中,所述凹槽部延伸直至与所述填充空间的底表面相邻的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水输送构件的端部接触所述填充空间的底表面,以吸收所述填充空间内剩余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所述空气入口还包括凹槽部塞子,所述凹槽部塞子被配置为覆盖所述凹槽部的敞开的顶表面,并且
在所述凹槽部塞子中形成有流入孔,所述外部空气通过所述流入孔被引入所述凹槽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所述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包括:
电磁体,该电磁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中,从而通过在所述主体行进时供应电力来产生磁力;以及
孔切换构件,该孔切换构件被配置为通过在所述凹槽部内的竖直移动来打开和闭合所述气孔,所述孔切换构件在所述电磁体产生磁力时向上移动,以打开所述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在所述主体中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水箱单元的安装,并且
在所述水箱单元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状态下,当所述主体操作时,向所述电磁体供应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所述孔切换构件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槽部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所述凹槽部具有从上侧逐渐向下减小的直径,并且
所述孔切换构件具有球形形状并且形成有与所述凹槽部的较小直径对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所述孔切换构件具有板形,
被配置为引导所述孔切换构件的竖直移动的多个肋从所述凹槽部的内表面突出,并且
所述多个肋沿着所述凹槽部的所述内表面的周缘彼此间隔开,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所述流入孔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得比所述孔切换构件更靠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所述流入孔形成在与彼此相邻的所述肋之间的间隔空间对应的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在所述孔切换构件的底表面上设置有密封构件,并且
所述密封构件具有与所述凹槽部的底表面对应的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所述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包括孔切换构件,所述孔切换构件设置在所述凹槽部中,具有比所述凹槽部的直径小的直径,并且具有球形形状,
其中,所述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在所述主体停下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气孔的顶表面上以覆盖所述气孔,并且所述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在所述主体行进时在所述主体的加速力造成的惯性作用下向所述气孔的一侧移动以打开所述气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所述凹槽部的底表面朝向该底表面的中心向下倾斜,并且
所述气孔形成在所述凹槽部的所述底表面的中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所述空气流入量控制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的电磁阀,
其中,所述电磁阀包括:
阀体,该阀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中,所述阀体被配置为通过在所述主体停下的状态下供应电力来产生磁场;以及
轴,该轴在所述磁场的作用下从所述阀体中抽出,并且当被抽出时候穿过所述主体的底表面,以便被插入所述凹槽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在所述轴的端部部分上设置有垫圈,并且
在所述轴被插入所述凹槽部中的状态下,所述垫圈接触所述凹槽部的底表面,以覆盖所述气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所述轴设置在所述凹槽部的竖直上方,并且具有与所述凹槽部垂直的移动轴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在所述主体中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水箱单元的安装,并且
在所述水箱单元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状态下,当所述主体停下时,向所述电磁阀供应电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在所述水箱单元的顶表面上的一侧的端部部分中形成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被配置为将水供应到所述填充空间中,并且
所述空气入口设置在与所述注水孔相邻的位置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吸尘器,其中,所述供水单元的至少一部分被暴露于所述填充空间的内部和所述水箱单元的底表面,
所述供水单元吸收所述填充空间内的水以将所述水输送到所述湿布,并且
通过利用打开和闭合所述气孔调节所述填充空间的空气压力来控制待供应的水量。
CN201780064435.4A 2016-10-19 2017-10-18 机器人吸尘器 Active CN109843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35506A KR101892814B1 (ko) 2016-10-19 2016-10-19 로봇 청소기
KR10-2016-0135506 2016-10-19
PCT/KR2017/011556 WO2018074852A1 (ko) 2016-10-19 2017-10-18 로봇 청소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3133A CN109843133A (zh) 2019-06-04
CN109843133B true CN109843133B (zh) 2024-02-09

Family

ID=62018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4435.4A Active CN109843133B (zh) 2016-10-19 2017-10-18 机器人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9344B2 (zh)
EP (1) EP3530167B1 (zh)
KR (1) KR101892814B1 (zh)
CN (1) CN109843133B (zh)
AU (1) AU2017347223B2 (zh)
WO (1) WO20180748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4548B (zh) * 2018-08-29 2023-09-05 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箱结构和清洁机器人
CN109077669B (zh) * 2018-08-29 2023-10-24 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箱和清洁机器人
CN110477811B (zh) * 2019-07-10 2022-02-15 深圳市伽利略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加装式智能扫地机水箱附件
KR102286287B1 (ko) 2019-07-31 2021-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청소기
KR102279788B1 (ko) 2019-07-31 2021-07-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청소기
KR102269273B1 (ko) 2019-07-31 2021-06-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청소기
CN110547727A (zh) * 2019-08-14 2019-12-10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机器人的流体施加方法及清洁机器人
CN110584549B (zh) * 2019-08-20 2021-05-28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机器人及智能清洁系统
CN110448234A (zh) * 2019-09-05 2019-11-15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清洁设备
CN112515585A (zh) * 2020-09-11 2021-03-19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箱及清洁机器人
CN112353324B (zh) * 2020-11-06 2022-06-28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扫地机器人的维护站
CN113243850A (zh) * 2021-02-10 2021-08-13 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和表面清洁设备的通信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76134A (ko) * 2008-12-26 2010-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의 노즐
KR20110105305A (ko) * 2010-03-18 2011-09-26 김정옥 청소기
KR20130102935A (ko) * 2012-03-08 2013-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 청소기
KR20140060450A (ko) * 2012-11-09 2014-05-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봇 청소기
KR20150014351A (ko) * 2013-07-24 2015-02-06 주식회사 모뉴엘 물걸레 로봇청소기 및 청소제어방법
CN204654821U (zh) * 2015-03-27 2015-09-23 宁波迷你博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湿拖吸尘器
CN204909318U (zh) * 2015-08-21 2015-12-30 深圳市智意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扫地机的清洁箱结构
CN204931580U (zh) * 2015-08-27 2016-01-06 科沃斯机器人有限公司 水箱及其清洁机器人
CN205064303U (zh) * 2015-10-18 2016-03-02 何树香 一种水泵自动排气阀
CN205306905U (zh) * 2015-10-16 2016-06-15 东莞缔奇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地面清洁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49584B1 (ko) 1995-10-18 1999-04-15 김광호 전원전압 공급회로
KR19980016009U (ko) * 1996-09-13 1998-06-25 김광호 냉장고 압력평형장치
KR100233369B1 (ko) * 1997-06-13 2000-01-15 윤덕하 흡입과 송풍을 겸비한 진공청소기
CN2727517Y (zh) * 2002-04-12 2005-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阀门装置
US8392021B2 (en) * 2005-02-18 2013-03-05 Irobot Corporation Autonomous surface cleaning robot for wet cleaning
JP5096898B2 (ja) * 2007-12-12 2012-12-12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メカニカルバルブ
KR101014468B1 (ko) * 2008-07-21 2011-0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의 노즐
KR101046844B1 (ko) * 2008-08-29 2011-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의 노즐
US8898844B1 (en) * 2011-07-08 2014-12-02 Irobot Corporation Mopping assembly for a mobile robot
EP2730204B1 (en) 2012-11-09 2016-1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obot cleaner
TWI508692B (zh) * 2013-02-08 2015-11-21 Self-propelled trailing machine
US9265396B1 (en) * 2015-03-16 2016-02-23 Irobot Corporation Autonomous floor cleaning with removable pad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76134A (ko) * 2008-12-26 2010-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의 노즐
KR20110105305A (ko) * 2010-03-18 2011-09-26 김정옥 청소기
KR20130102935A (ko) * 2012-03-08 2013-09-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 청소기
KR20140060450A (ko) * 2012-11-09 2014-05-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봇 청소기
KR20150014351A (ko) * 2013-07-24 2015-02-06 주식회사 모뉴엘 물걸레 로봇청소기 및 청소제어방법
CN204654821U (zh) * 2015-03-27 2015-09-23 宁波迷你博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湿拖吸尘器
CN204909318U (zh) * 2015-08-21 2015-12-30 深圳市智意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扫地机的清洁箱结构
CN204931580U (zh) * 2015-08-27 2016-01-06 科沃斯机器人有限公司 水箱及其清洁机器人
CN205306905U (zh) * 2015-10-16 2016-06-15 东莞缔奇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地面清洁机器人
CN205064303U (zh) * 2015-10-18 2016-03-02 何树香 一种水泵自动排气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7347223A1 (en) 2019-05-16
US11219344B2 (en) 2022-01-11
AU2017347223B2 (en) 2020-10-29
US20200046185A1 (en) 2020-02-13
KR20180042923A (ko) 2018-04-27
EP3530167A1 (en) 2019-08-28
EP3530167A4 (en) 2020-07-01
KR101892814B1 (ko) 2018-08-28
WO2018074852A1 (ko) 2018-04-26
EP3530167B1 (en) 2022-11-30
CN109843133A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3133B (zh) 机器人吸尘器
KR102470035B1 (ko) 진공 청소기와 도킹 스테이션을 포함하는 청소 장치
US11246467B2 (en) Water cleaning device and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US11937752B2 (en) Nozzle for cleaner
WO2018137408A1 (en) Liquid container and autonomous cleaning robot
CN211187044U (zh) 用于吸尘器的吸嘴
EP4023132A1 (en) Intelligent cleaning device
US20220313051A1 (en) Blocking plug and intelligent cleaning device
KR102013830B1 (ko) 로봇 청소기
KR101903229B1 (ko) 로봇 청소기
US11357381B2 (en) Nozzle for cleaner
KR101664686B1 (ko) 청소기
CN110123221A (zh) 下水器与湿式拖地装置以及干湿两用清洁头
TW202327503A (zh) 自清潔集塵座及集塵系統
KR102359206B1 (ko) 로봇 청소기 및 이를 관리하는 관리 기기
KR20070095558A (ko) 로봇청소기와 도킹 스테이션의 도킹 구조를 개선한 청소기시스템
KR101761087B1 (ko) 청소기 및 물 청소기구
WO2023031059A1 (en) Setting a position of at least one working member in a nozzle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