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1830B -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1830B
CN109841830B CN201910113867.0A CN201910113867A CN109841830B CN 109841830 B CN109841830 B CN 109841830B CN 201910113867 A CN201910113867 A CN 201910113867A CN 109841830 B CN109841830 B CN 109841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lithium
source
negative electrode
electrod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38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1830A (zh
Inventor
杨书廷
贾伟晓
郑延辉
董红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nan Co ltd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nan Co ltd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nan Co ltd,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38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41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1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1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1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1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铌酸锂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材料通式为Li4xTi4x+ 1Nb2(1‑x)O7+5x,其中,0<x<1。该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钛源和铌源混合;加入锂源,混合均匀;步骤二:将上述混合物在保护性气氛中450‑1100℃保温,保温时间10‑14h。本发明制备的钛铌酸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和好的循环性能,在100个循环周期后仍保持大于130mAh/g的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3C数码产品、储能、通信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严苛。尖晶石钛酸锂是一种“零应变”材料,具有循环性能好、充放电电压平台稳定、安全性好、易制备等优点,是一种极具使用潜能的负极材料。但是钛酸锂材料放电容量低,且电子和离子导电能力较弱,循环性能差,限制了其在商业中的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容量和好的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铌酸锂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钛源和铌源混合;预处理:将混合后的钛源和铌源在500-800℃加热 2-4h,然后破碎、筛分;加入锂源,混合均匀;
步骤二:将所得混合物在保护性气氛中600-1100℃保温,保温时间10h。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一中,在加入锂源的同时,还加入有碳源。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时升温速度≤5℃/min。
优选地,所述钛源为锐钛型二氧化钛、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或板钛型二氧化钛;所述铌源为氢氧化铌和/或氧化铌;所述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或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碳源为蔗糖、葡萄糖、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的保温分两时段进行,
第一段,以≤5℃/min的速度升至690℃,恒温保温2h;
第二段,以≤3℃/min的速度继续升温至900℃,恒温保温8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优选地,所述保护性气氛为氮气或氩气气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钛铌酸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和好的循环性能。本发明制备的钛铌酸锂负极材料在100个循环周期后仍保持大于130mAh/g的容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1、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
①称取0.9mol二氧化钛(锐钛型)、0.4mol五氧化二铌、 0.2mol碳酸锂,在砂磨机上混合均匀;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升至690℃保温2h,然后升温至965℃保温10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③将步骤②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0.8Ti1.8Nb1.6O8
2、电性能测试:
将制得的Li0.8Ti1.8Nb1.6O8与超导碳、聚偏氟乙烯按照8:1:1的质量混合均匀后,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继续搅拌直至物料具有流动性后,将该浆料涂覆于铜箔上,干燥、裁片,得到极片。将该极片放入手套箱中,以金属锂片为对电极,采用聚丙烯隔膜,1mol/L的LiPF6/EC+DEC+EMC(其中,EC为碳酸乙烯酯,DEC为碳酸二乙酯,EMC为碳酸甲乙酯,三者的体积比为1:1:1)溶液为电解液,在充满干燥氩气的手套箱中组装成CR2032型扣式电池。
测试性能:制得的电池电性能测试恒流测试仪上进行,本发明所有的充放电测试均为恒流充放电,电压区间为1.0 V -3.0V,测试温度为25±2℃。测试过程及步骤如下:⑴0.1C放电至1.0V;⑵静置2min;⑶0.1C充电至3.0V;⑷静置2min;⑸循环100次。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制备一种钛铌酸锂负极材料,步骤如下:
①称取4.9996mol二氧化钛(锐钛型)和0.0002mol氢氧化铌用V型混合机混合均匀。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马弗炉中,升至500℃,保温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破碎,过250目筛;
③称取1.3332mol碳酸锂和1.3332mol硝酸锂的混合物,加入步骤②中得到的物料,再加入4.59g碳纳米管,用滚筒式罐磨机混合均匀;
④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升温至1100℃保温10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⑤将步骤④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3.999 6Ti4.9996Nb0.0002O11.9995/C。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制备一种钛铌酸锂负极材料,步骤如下:
①称取3.9996mol硝酸锂、4.9996mol二氧化钛(锐钛型)、0.0001mol五氧化二铌和4.59g导电炭黑,在滚筒式罐磨机上混合4h,频率400Hz;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气体流量先以1L/min通入30min之后,将其改为0.1L/min,以5℃/min的速度升至600℃保温2h,然后以3℃/min的速度升温至970℃保温10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③将步骤②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3.999 6Ti4.9996Nb0.0002O11.9995/C。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制备一种钛铌酸锂负极材料,步骤如下:
①称取1.0004mol二氧化钛(金红石型)和1.9998mol氢氧化铌用V型混合机混合均匀。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马弗炉中,以5℃/min的速度升至800℃,保温4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破碎,过250目筛;
③称取0.0002mol硝酸锂和0.0002mol氢氧化锂,加入步骤②中得到的物料及17.29g葡萄糖,用滚筒式罐磨机混合均匀;
④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以5℃/min的速度升至600℃保温2h;然后以3℃/min的速度继续升温至900℃保温8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⑤将步骤④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0.0004Ti1.0004Nb1.9998O7.0005/C。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制备一种钛铌酸锂负极材料,步骤如下:
①称取1.9998mol碳酸锂、4.9996mol二氧化钛(金红石型)、0.0002mol氢氧化铌和18.36g碳源,所述碳源为质量比为1:1:1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碳黑的混合物,在滚筒式罐磨机上混合4h,频率400Hz;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气体流量先以1L/min通入30min之后,将其改为0.1L/min。以5℃/min的速度升至690℃保温2h,然后以3℃/min的速度升温至950℃保温10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③将步骤②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负极材料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3.9996Ti4.9996Nb0.0002O11.9995/C。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制备一种钛铌酸锂负极材料,步骤如下:
①称取3.9996mol一水氢氧化锂、4.9996mol二氧化钛(板钛型)和0.0001mol五氧化二铌,再加入18.36g石墨烯,再在滚筒式罐磨机上混合4h,频率400Hz。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气体流量先以1L/min通入30min之后,将其改为0.1L/min;以5℃/min的速度升至450℃保温2h,然后以3℃/min的速度升温至1100℃保温8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③将步骤②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3.999 6Ti4.9996Nb0.0002O11.9995/C。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7
制备一种钛铌酸锂负极材料,步骤如下:
①称取0.0004mol一水氢氧化锂、1.0004mol二氧化钛(板钛型)和0.9999mol五氧化二铌,再加入8.22g蔗糖后在滚筒式罐磨机上混合4h,频率400Hz;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气体流量先以1L/min通入30min之后,将其改为0.1L/min。以5℃/min的速度升至450℃保温2h,然后以3℃/min的速度升温至925℃保温10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③将步骤②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0.0004Ti1.0004Nb1.9998O7.0005/C。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8
制备一种钛铌酸锂负极材料,步骤如下:
①称取1.0004mol二氧化钛(金红石型)和0.9998mol氢氧化铌、0.5mol五氧化二铌和31.12g淀粉后,在滚筒式罐磨机上混合4h,频率400Hz;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马弗炉中,以5℃/min的速度升至800℃,保温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破碎,过250目筛;
③称取0.0002mol碳酸锂混合②步骤中得到的物料,再在滚筒式罐磨机上混合4h,频率400Hz;
④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气体流量先以1L/min通入30min之后,将其改为0.1L/min。以5℃/min的速度升至690℃保温2h,然后以3℃/min的速度升温至900℃保温8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⑤将步骤④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0.0004Ti1.0004Nb1.9998O7.0005/C。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9
制备一种钛铌酸锂负极材料,步骤如下:
①称取1.0004mol二氧化钛(锐钛型)、1.9998mol氢氧化铌和31.12g淀粉后,在滚筒式罐磨机上混合4h,频率400Hz;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马弗炉中,以5℃/min的速度升至600℃,保温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破碎,过250目筛;
③称取0.0002mol碳酸锂混合②步骤中得到的物料,再在滚筒式罐磨机上混合4h,频率400Hz;
④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气体流量先以1L/min通入30min之后,将其改为0.1L/min,以5℃/min的速度升至690℃保温2h,然后以3℃/min的速度升温至900℃保温8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⑤将步骤④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0.0004Ti1.0004Nb1.9998O7.0005/C。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10
制备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①称取4.9996mol二氧化钛(锐钛型)、0.0001mol五氧化二铌,加入1.9998mol碳酸锂和41.31碳源,所述碳源为质量比为1:1:1的淀粉、蔗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后,在滚筒式罐磨机上混合均匀;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升至690℃保温2h,然后升温至965℃保温10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③将步骤②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3.9996Ti4.9996Nb0.0002O11.9995/C。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11
制备一种钛铌酸锂负极材料,步骤如下:
①称取3.9996mol硝酸锂、4.9996mol二氧化钛(锐钛型)、0.0001mol五氧化二铌,在滚筒式罐磨机上混合4h,频率400Hz;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升至1100℃保温10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③将步骤②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3.999 6Ti4.9996Nb0.0002O11.9995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12
制备一种钛铌酸锂负极材料,步骤如下:
①称取1.0004mol二氧化钛(锐钛型)、1.9998mol氢氧化铌、0.0002mol硝酸锂和0.0002mol氢氧化锂,用V型混合机混合均匀。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升温至450℃保温14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③将步骤④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0.0004Ti1.0004Nb1.9998O7.0005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实施例13
制备一种钛铌酸锂负极材料,步骤如下:
①称取1.0004mol二氧化钛(锐钛型)、1.9998mol氢氧化铌、0.0004mol氢氧化锂和31.12g淀粉后,用V型混合机混合均匀。
②将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升温至450℃保温14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③将步骤④得到的物料进行破碎,过250目筛,最终得到负极材料钛铌酸锂Li0.0004Ti1.0004Nb1.9998O7.0005/C。
采用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电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容量性能和循环性能,在100个循环周期后仍保持大于130mAh/g的容量。
以上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以上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表1
实施例 首次克容量(mAh/g) 首次效率(%) 第100个循环周的克容量(mAh/g) 0.1C充放电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
1 217.6 94.48 185.4      85.2
2 192.2 95.46   155.3      80.8
3 194.7 92.89   157.9      81.1
4 198.6 89.82   163.6      82.4
173.6 91.26   155.5      89.6
186.2 93.17   159.4   85.6
7 214.7 94.21   181.2   84.4
8 195.4 95.26   161.2   82.5
9 196.8 94.31   157.8   80.2
10 173.2 93.62   150.3      86.8
11 183.1 93.25   131.6      71.87
12 187.5 92.35   141.1      75.25
13 191.6 91.45   163.8      85.5

Claims (6)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钛源和铌源混合;预处理:将混合后的钛源和铌源在500-800℃加热 2-4h,然后破碎、筛分;
加入锂源,混合均匀;
步骤二:将所得混合物在保护性气氛中600-1100℃保温,保温时间10h。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加入锂源的同时,还加入有碳源。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时升温速度≤5℃/min。
4.一种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源为锐钛型二氧化钛、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或板钛型二氧化钛;所述铌源为氢氧化铌和/或氧化铌;所述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或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碳源为蔗糖、葡萄糖、淀粉、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碳黑中的一种或几种。
5.一种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保温分两时段进行,
第一段,以≤5℃/min的速度升至690℃,恒温保温2h;
第二段,以≤3℃/min的速度继续升温至900℃,恒温保温8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6.一种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性气氛为氮气或氩气气氛。
CN201910113867.0A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841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3867.0A CN109841830B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3867.0A CN109841830B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1830A CN109841830A (zh) 2019-06-04
CN109841830B true CN109841830B (zh) 2021-10-26

Family

ID=6688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3867.0A Active CN109841830B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1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6546A (zh) * 2020-12-09 2021-03-0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4234A (zh) * 2011-05-31 2011-11-16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碳包覆掺铌纳米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473901A (zh) * 2010-03-29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6558726A (zh) * 2015-09-24 2017-04-05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钛系负极锂离子电池
JP6138218B2 (ja) * 2015-11-25 2017-05-31 太平洋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用酸化物系負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69021A (zh) * 2017-02-28 2017-08-18 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铌改性的钛酸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516729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用于对称型二次电池的过渡金属层含锂层状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22930A (zh) * 2018-04-26 2018-10-09 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钛酸锂材料和钛酸锂电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3901A (zh) * 2010-03-29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2244234A (zh) * 2011-05-31 2011-11-16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碳包覆掺铌纳米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558726A (zh) * 2015-09-24 2017-04-05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钛系负极锂离子电池
JP6138218B2 (ja) * 2015-11-25 2017-05-31 太平洋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用酸化物系負極活物質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516729A (zh) * 2016-06-17 2017-12-2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用于对称型二次电池的过渡金属层含锂层状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69021A (zh) * 2017-02-28 2017-08-18 山东玉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铌改性的钛酸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622930A (zh) * 2018-04-26 2018-10-09 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钛酸锂材料的制备方法、钛酸锂材料和钛酸锂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1830A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9596B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58307B (zh) 一种利用磷酸铁锂废料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方法
CN102760876B (zh) 铌酸盐及其复合材料与其在二次锂电池中的应用
CN104617303A (zh) 一种复合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4739A (zh) 锡钴合金/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2287A (zh) 一种石墨烯磷酸铁锂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26521B (zh) 聚阴离子化合物KTi2(PO4)3及其碳包覆物的制备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3187556B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289131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885985A (zh) 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储能装置及电化学储能装置的预金属化方法
CN104319422A (zh) 一种用于提高富锂锰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方法
CN102157732A (zh) 一种二氧化钛/碳复合纳米管及其制备和应用
Hu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CuxMn2-xO4 (x≤ 0.10) Cathode Material by a Low-Temperature Molten-Salt Combustion Method
CN109286002B (zh) 一种千层树皮生物质碳负载红磷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1770A (zh) 一种Cr掺杂改性高电压尖晶石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4183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284476A (zh) 一种碳复合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75029A (zh) 一种三元硅酸盐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9232B (zh) 一种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810901A (zh) 一种Ti3+/Ti4+混合价态的掺杂铁元素的锂离子电池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84471B (zh) 层状卤化物双钙钛矿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06188A (zh) 锂离子电池用磷酸亚铁锂-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394989A (zh) 一种高功率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466163A (zh) 碳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921720B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