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0687B -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0687B
CN109830687B CN201811648332.5A CN201811648332A CN109830687B CN 109830687 B CN109830687 B CN 109830687B CN 201811648332 A CN201811648332 A CN 201811648332A CN 109830687 B CN109830687 B CN 109830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mixed
mixing
acetylene black
mix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483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30687A (zh
Inventor
柳鸣翔
陈林
杨全
喻赤平
夏润
胡凯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aocheng Lithi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aocheng Lith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aocheng Lithi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aocheng Lith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483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30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30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30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Prim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在室温为25±5℃,湿度为50%±20%条件下,将所述重量的乙炔黑加入和粉机进行搅拌;将所述重量的聚四氟乙烯乳液、异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取一半重量的混合液加入和粉机中,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搅拌15分钟后从和粉机底部的出口部放出总量约20%的混合粉料;将所述重量的金属粉末从和粉机入口部均匀的加入和粉机中,然后再将步骤三的混合粉料从和粉机入口部加入,最后再加入剩余的一半重量的混合液;再次进行混料,搅拌15分钟,完成整个和粉工艺。本发明具有物料混合均匀,放电平台和容量均匀性较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亚硫酰氯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
背景技术
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是实际应用电池系列中比能量最高的一种电池,比能量可达590W·h/kg和1100(瓦时每立方分米)。同时其有着储存寿命长的优点,目前广泛用于各种智能仪器、仪表及部分智能家居当中。其正极载体为乙炔黑和金属粉末以聚四氟乙烯为粘结剂混合而成的一种多孔结构载体。传统的混合方式是首先将乙炔黑及金属粉末全部倒入和粉机进行混料,然后在混入加有聚四氟乙烯乳液的液体,最后混合出料。此种方法因为乙炔黑和金属粉末的密度不同,所以在干混的时候就出现了“分层”现象,即金属粉末会“沉淀”在和粉机的底部,而乙炔黑在上部,所以不能均匀的混料。混料完后经常能够看到在乙炔黑的表面有大量的金属粉末。
现有技术使用高速搅拌机能将粉料混合均匀,但是其能耗高,成本较高,同时也很难控制聚四氟乙烯的延展度,增加后续工艺的复杂度。
现亟需研发一种混料均匀、成本较低的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乙炔黑和金属粉末在半干状态下进行混合,使乙炔黑和金属粉末能够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放电平台和容量均匀性较好,避免了直接混合因为密度不同而造成的分层、且电压平台高低不一,且容量极差也较大的现象,成本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和粉配方为:乙炔黑:8~12Kg,聚四氟乙烯乳液:1.0~2.0Kg,铜粉:0.95~1.05Kg,异丙醇:7~11Kg,去离子水:15~25Kg;
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室温为25±5℃,湿度为50%±20%条件下,将所述重量的乙炔黑加入和粉机进行搅拌;
步骤二:将所述重量的聚四氟乙烯乳液、异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取一半重量的混合液加入和粉机中,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步骤三:搅拌15分钟后从和粉机底部的出口部放出总量20%的混合粉料;
步骤四:将所述重量的金属粉末从和粉机入口部均匀的加入和粉机中,然后再将步骤三放出的混合粉料从和粉机入口部加入,最后再加入剩余的一半重量的混合液;
步骤五:再次进行混料,搅拌15分钟,完成整个和粉工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和粉配方为:乙炔黑:9~11Kg,聚四氟乙烯乳液:1.4~1.6Kg,铜粉:0.99~1.01Kg,异丙醇:9~11Kg,去离子水:19~21Kg。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和粉配方为:乙炔黑:10Kg,聚四氟乙烯乳液:1.5Kg,铜粉:1.00Kg,异丙醇:10Kg,去离子水:20Kg。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金属粉末为铜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铜粉的粒径为0.075mm,过200目;乙炔黑的粒径为30~45nm。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的乙炔黑和金属粉末在半干状态下进行混合,使乙炔黑和金属粉末能够均匀的混合在一起,避免了直接混合因为密度不同而造成的分层、物料表面出现大块的铜粉聚集的现象;本发明在和粉后的物料表面均匀;
(2)本发明采用首先投入一半的液体进行混合,然后再加入铜粉和剩余的一半溶液进行混合的方式和粉,和粉均匀;本发明因物料混合均匀,放电平台和容量均匀性较好;克服了现有技术因混合不均匀、分层导致的电压平台高低不一,且容量极差也较大的情况;
(3)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易于控制聚四氟乙烯的延展度,降低了后续工艺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试验的放电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放电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发明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和粉配方为:乙炔黑:8~12Kg,聚四氟乙烯乳液:1.0~2.0Kg,铜粉:0.95~1.05Kg,异丙醇:7~11Kg,去离子水:15~25Kg;
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室温为25±5℃,湿度为50%±20%条件下,将所述重量的乙炔黑加入和粉机进行搅拌;乙炔黑在包装袋里因为挤压等原因,有些会结块,此步骤将结块的乙炔黑重新打散;
步骤二:将所述重量的聚四氟乙烯乳液、异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取一半重量的混合液加入和粉机中,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步骤三:搅拌15分钟后从和粉机底部的出口部放出总量20%的混合粉料;
步骤四:将所述重量的金属粉末从和粉机入口部均匀的加入和粉机中,然后再将步骤三放出的混合粉料从和粉机入口部加入,最后再加入剩余的一半重量的混合液;
步骤五:再次进行混料,搅拌15分钟,完成整个和粉工艺(如图3所示)。
进一步地,和粉配方为:乙炔黑:9~11Kg,聚四氟乙烯乳液:1.4~1.6Kg,铜粉:0.99~1.01Kg,异丙醇:9~11Kg,去离子水:19~21Kg。
更进一步地,和粉配方为:乙炔黑:10Kg,聚四氟乙烯乳液:1.5Kg,铜粉:1.00Kg,异丙醇:10Kg,去离子水:20Kg。
更进一步地,金属粉末为铜粉。
更进一步地,铜粉的粒径为0.075mm,过200目;乙炔黑的粒径为30~45nm。
实施例
现将本发明应用于电池型号为ER14250的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对本发明应用于其他型号的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实施例1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和粉配方为:乙炔黑:8Kg,聚四氟乙烯乳液:1.0Kg,铜粉:1.05Kg,异丙醇:11Kg,去离子水:25Kg。
其和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室温为25±5℃,湿度为50%±20%条件下,将所述重量的乙炔黑加入和粉机进行搅拌;
步骤二:将所述重量的聚四氟乙烯乳液、异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取一半重量的混合液加入和粉机中,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步骤三:搅拌15分钟后从和粉机底部的出口部放出总量约20%的混合粉料。
步骤四:将所述重量的金属粉末从和粉机入口部均匀的加入和粉机中,然后再将步骤三放出的混合粉料从和粉机入口部加入,最后再加入剩余的一半重量的混合液;
步骤五:再次进行混料,搅拌15分钟,完成整个和粉工艺。
实施例2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和粉配方为:乙炔黑:10Kg,聚四氟乙烯乳液:1.5Kg,铜粉:1.00Kg,异丙醇:10Kg,去离子水:20Kg。
其和粉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和粉配方为:乙炔黑:12Kg,聚四氟乙烯乳液:2.0Kg,铜粉:0.95Kg,异丙醇:7Kg,去离子水:15Kg。
其和粉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和粉配方为:乙炔黑:11Kg,聚四氟乙烯乳液:1.6Kg,铜粉:0.95Kg,异丙醇:9Kg,去离子水:19Kg。
其和粉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和粉配方为:乙炔黑:9Kg,聚四氟乙烯乳液:1.4Kg,铜粉:0.99Kg,异丙醇:11Kg,去离子水:21Kg。
其和粉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和粉配方为:乙炔黑:10Kg,聚四氟乙烯乳液:1.8Kg,铜粉:1.01Kg,异丙醇:11Kg,去离子水:25Kg。
其和粉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和粉配方为:乙炔黑:12Kg,聚四氟乙烯乳液:2.0Kg,铜粉:1.05Kg,异丙醇:11Kg,去离子水:25Kg。
其和粉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试验:采用传统物料混合方法:在室温为25±5℃,湿度为50%±20%条件下,将所有物料一次性投入和粉机进行和粉。对比组1配方同实施例1;对比组2配方同实施例2;对比组3配方同实施例3;对比组4配方同实施例4;对比组5配方同实施例5;对比组6配方同实施例6;对比组7配方同实施例7。
放电条件为:330欧恒阻放电至2.0V,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试验的放电曲线如图2和图1所示,
图1中,标号11代表对比组1、标号22代表对比组2、标号33代表对比组3、标号44代表对比组4、标号55代表对比组5、标号66代表对比组6、标号77代表对比组7;图1中,对比试验组由于铜粉直接混合,未混合均匀,电压平台高低不一,且容量极差也较大。
图2中,标号1代表实施例1、标号2代表实施例2、标号3代表实施例3、标号4代表实施例4、标号5代表实施例5、标号6代表实施例6、标号7代表实施例7;本发明正极和粉方法和粉均匀,图2中,各实施例放电平台和容量均匀性较好。
结论:采用本发明和粉,铜粉混料均匀,放电平台和容量均匀性较好。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Claims (3)

1.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和粉配方为:乙炔黑:8~12Kg,聚四氟乙烯乳液:1.0~2.0Kg,铜粉:0.95~1.05Kg,异丙醇:7~11Kg,去离子水:15~25Kg;
由如下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
步骤一:在室温为25±5℃,湿度为50%±20%条件下,将所述重量的乙炔黑加入和粉机进行搅拌;
步骤二:将所述重量的聚四氟乙烯乳液、异丙醇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取一半重量的混合液加入和粉机中,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步骤三:搅拌15分钟后从和粉机底部的出口部放出总量20%的混合粉料;
步骤四:将所述重量的金属粉末从和粉机入口部均匀的加入和粉机中,然后再将步骤三放出的混合粉料从和粉机入口部加入,最后再加入剩余的一半重量的混合液;
步骤五:再次进行混料,搅拌15分钟,完成整个和粉工艺;
金属粉末为铜粉;
铜粉的粒径为0.075mm;乙炔黑的粒径为30~4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和粉配方为:乙炔黑:9~11Kg,聚四氟乙烯乳液:1.4~1.6Kg,铜粉:0.99~1.01Kg,异丙醇:9~11Kg,去离子水:19~21K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其特征在于:和粉配方为:乙炔黑:10Kg,聚四氟乙烯乳液:1.5Kg,铜粉:1.00Kg,异丙醇:10Kg,去离子水:20Kg。
CN201811648332.5A 2018-12-30 2018-12-30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 Active CN109830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8332.5A CN109830687B (zh) 2018-12-30 2018-12-30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48332.5A CN109830687B (zh) 2018-12-30 2018-12-30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0687A CN109830687A (zh) 2019-05-31
CN109830687B true CN109830687B (zh) 2021-11-19

Family

ID=66861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48332.5A Active CN109830687B (zh) 2018-12-30 2018-12-30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306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1849A (zh) * 2020-10-30 2021-02-05 武汉昊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985A (zh) * 2007-07-17 2008-01-0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高温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4875A (zh) * 2010-04-06 2010-08-04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6450171A (zh) * 2016-11-09 2017-02-22 深圳拓邦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极片锂离子电池
CN108063214A (zh) * 2017-11-10 2018-05-22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8565412A (zh) * 2018-03-21 2018-09-21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氟化碳混合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98477A (zh) * 2018-03-21 2018-09-28 武汉孚安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亚硫酰氯碳电极球丸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1985A (zh) * 2007-07-17 2008-01-0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高温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4875A (zh) * 2010-04-06 2010-08-04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6450171A (zh) * 2016-11-09 2017-02-22 深圳拓邦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极片锂离子电池
CN108063214A (zh) * 2017-11-10 2018-05-22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8565412A (zh) * 2018-03-21 2018-09-21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氟化碳混合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98477A (zh) * 2018-03-21 2018-09-28 武汉孚安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亚硫酰氯碳电极球丸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0687A (zh)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52603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01390B (zh) 富液式铅酸蓄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32229A (zh) 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1916861A (zh) 一种可提高蓄电池浅充放循环寿命的负极铅膏及制备方法
CN11163250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匀浆方法
CN106450211A (zh) 一种表面包覆复合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10872A (zh) 一种铅蓄电池正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0521A (zh) 一种钌修饰的氟化碳材料、制备及应用
CN106099119A (zh) 一种长寿命铅酸蓄电池极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830687B (zh) 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和粉方法
CN108400287A (zh) 采用振动-机械搅拌联用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浆料的方法
CN107681130A (zh) 一种固体电解质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943892B (zh) 一种内化成电池极板冬季合膏工艺
CN106067545A (zh) 一种用偏铝酸钠作原料包覆层状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6953094A (zh) 一种高循环、高电压改性富锂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428929A (zh) 一种2600mAh18650电芯的制备方法
CN100590913C (zh) 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及制备方法
CN103855399A (zh) 一种铅蓄电池正极铅膏
CN102709549A (zh) 管式铅酸蓄电池正极挤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60069B (zh) 一种可梯次利用电池的筛选方法
JP2009187776A (ja) 制御弁式鉛蓄電池
CN105826567B (zh) 一种动力型铅酸蓄电池用分散剂及动力型铅酸蓄电池用铅膏
CN100438153C (zh) 一种碱性电池的正极材料和制备方法
CN110474046A (zh) 尖晶石相锰酸锂包覆的富锂锰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61536B (zh) 制备多种比例层状前驱体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30040 No.1, Taichung Avenue, Gaoqiao Industrial Park, Wujia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Haocheng lithiu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40 No.1, Taichung Avenue, Gaoqiao Industrial Park, Wujia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HAN HAOCHENG ENERGY RESOURCES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